|
当你站在科幻文学大门之外时,你或许会很清楚地为科幻下一个定义。“科幻?不就是科学加幻想吗?”或者,“科幻?不就是预言科学进步的文学吗?”可一旦你真走进这扇大门,那五花八门的定义就会让你如置身云雾之中。 比如下面这几个关于科幻小说的论断: 1、科幻小说预测的只是似乎合理的科学发现,它可以说是科学家的温床。(美)阿西莫夫转引自《科幻小说教学研究资料》26页 2、科学幻想小说最可贵之处,在于“幻想”。(叶永烈转引自《论科学幻想小说》) 3、科学幻想小说(这一概念),描述的不是一种小说,而是一种创作方法。……科幻小说的这种创作方法,可以在表达主题思想方面获得一些优势。它可以将显示生活中的素材在科学和逻辑的主导下夸张、变形,将现实世界虚化的世界。其最终结果可以将主题深化。(郑文光《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论文集》) 把这些论断放在一处,你很难认为它们描述的是同一种文学。 科幻界内部对科幻文学最大的争论是科幻究竟姓“科”还是姓“文”。科学派的观点是科幻作品必忠实于科学。其中的科学论述必须恰当、准确,不得言及“怪力乱神”。文学派则认为不必那么认真,科幻文学中的科学描述只是一种表现手法。 这个争论从科幻文学开宗立派时就存在了。凡尔纳指责威尔斯的科幻小说内容不科学,威尔斯则争辨说自己并不是在写科学,而是在写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八十年代初,中国科幻界就有一场科幻姓“科”还是姓“文”的争论,余波至今未散。一些科学家,如爱因斯坦,认为科幻文学中的科学论述多不真实。(《论科学幻想小说》58页,)这也间接介入了科幻文学的内部争论。 当然,有的人会说,这些概念之争并没有什么意义。什么是科幻小说?那些封面上写明“科幻小说”的作品就是科幻小说?!有的科幻作家也持类似见解:“我在孕育一个故事时,很少去考虑这些问题。只有出版商才对这些(科幻小说与非科幻小说的)区别有顾虑。”(美诺曼·斯拉德转引自《科幻小说教学研究资料》。) 但是,定义问题也就是定位问题,作为一个专业作家,你要写什么样的作品?写给哪些读者?什么样的杂志社或出版社能接受你这种类型的作品?都是必须要考虑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科幻世界》今年第三期上发表了王晋康的《太空雕像》,不少读者来信评价这一作品。有的说,《太空雕像》中关于人性和情感的描写有长足进步。有的则说,《太空雕像》中的科学知识明显少于作者以前的作品,说明作者的水平在退步。持这两种观点的人虽然都是“科幻迷”,但显然不是同一类型的读者。 不光是单个作品,就是《科幻世界》杂志本身也常常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批评。有的来信认为《科幻世界》日前的作品过于虚幻,应该增加一些科普内容。另外一些读者则认为,科幻是“疯子发言的地方”,应该注重幻想,把《宇航员信箱》之类的栏目去掉。 显然,不解决科幻文学的定向,科幻文学无论是微观还是整体的发展都会遇到障碍。 在这个问题上,不少科幻界人士都有一个误解,他们认为科幻姓“科”或姓“文”的问题已经解决。因为今天人们都公认科幻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其实小说当然是文学,这本来不言自明。姓“科”与姓“文”之争的根本在于科幻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应该怎样去对待科学。是把它当作要表达的主题,当作“道”还是把它当作表达其它主题的工具,当作“器”。 仔细研究一下中外科幻文学发展史就会发现,科幻文学并非是铁板一块。而是由几种形似而神非的文学组成的集合体,这就象一家有兄弟姐妹几人。别人看到他们,说:他们是一家人,所以你们应该性格外向,或者,你们是一家人,所以你们应该在物理学方面都有成绩。这样的观点显然很荒谬。兄弟姐妹之间只是姓氏相同,外貌相似,其它如脾气秉性、以往经历、未来前程等,肯定不会一致。但如果根本就不清楚眼前站着的是兄弟数人,便很有可能提这样的问题。科幻文学的定义或定位问题之所以延续至今没有解决。就在于人们误把“科幻文学家族”当成了一个单一的考察对象。 根据创作的出发点和创作规律的不同,科幻文学至少还可以分为四个“亚类型”它们是:科普幻想小说、科学预言小说、科学寓言小说、科学传奇小说。 顾名思义,这种科幻小说把普及科学当成其最根本的任务。 当雨果·根斯巴克创办世界上第一本专业科幻杂志时,就认为科幻小说是在给科学知识这副苦药包上糖衣,让人们轻松服下。不久前去世的美国科幻作家卡尔·萨根在评论科幻小说时说过这样的话:“在一个虽然植根于科学,却在确保科学为人们所真正理解方面,又几乎无所作为的文明社会中,利用一切机会传播科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转引自《科幻小说教学研究资料》13页)。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作家阿西莫夫便创作了不少科普式的科幻小说。这些小说虽有外太空航行,机器人之类超现实的情节,但作品的主要内容总要围绕一些已知的科学理论展开。他的《奇异的航程》最具有科普幻想小说的特点。这部小说就像是一个生动的人体解剖学教程。 然而,科普幻想小说最受重视的地方却是咱们中国。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它被中国科幻界当作科幻小说的唯一“合法”样式。早在本世纪初鲁迅用文言文翻译凡尔纳的《地球到月球》时,就陈述了这样的观点:“盖胪陈科学,常人视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然则假小说之能力,被优孟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浸淫脑筋,不生。”(《论科幻小说》16页)。科幻作家顾均正认为:“……科学小说入人之深,也不下于纯文艺作品。那么我们能不能,并且要不要利用这一类小说来多装一点科学的东西。以作者及科学教育的一助呢?”《论科学幻想小说》17页。在这种原则指导下,他的科幻小说里充满了各种公式和数据。 解放以后,大批科普作家改写科幻,使那时的科幻作品与科普形成了紧密的血缘关系,大量科学前沿课题被结合进科幻创作,如合成蛋白、器官移植、激光技术、组织再生、宇航、天文、考古……种类之多不可计数。使得科幻题材空前丰富。仅此一项,中国科幻并不输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幻作品。不仅如此,中国科幻作者在如何用科幻来宣传科学方面也作了大量技术上的探索。 由于过分重视科普幻想小说,压抑了其它类型科幻小说的发展。中国科幻小说作者纷纷挣脱束缚,历经十几年的努力,科幻文学内部已经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最早开放的科普幻想小说之花却日见萎缩。如今只有安徽的绿杨先生一人坚持这方面的探索。在《鲁文基系列》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传统科普幻想小说的基本特色:丰富的知识内涵,解谜式的情节和朴实无华的文风。 纵观中外科幻文学史,科普幻想小说一脉尽管渊源深长,但却没有产生有普遍影响的作品。这也是中国科幻作者抛弃这一形式的基本原因。但这并非意味着科普幻想小说是一种没有前途的体裁。而是因为以前人们在创作科普幻想小说时,遵循着一个错误的原则,那就是把宣传科学等同于宣传某种具体的科学知识。这样就等于取消了科普幻想小说的独立地位。人们自然会把科普幻想小说与其它科普形式摆在一起,比较它们的“宣传效率”。二十年前在中国曾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一篇数万字的科幻作品中,往往真正讲述科学知识的部分只有数百字,这岂不是对纸张的一种极度浪费?”(《论科幻小说》9页)我们在发笑之余,也应该想一想提问者的出发点:一篇平庸的科普式幻想小说在传播知识的效率上,肯定比不过文笔优美,趣味盎然的科普文章。今天,当影视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之后,学习科学不再是需要“头悬梁、锥刺股”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拐弯抹角编个故事来宣传某个公式、定理,显然是少慢差费的事。 用文学来宣传科学,一定要把科学当成一个整体来宣传,要宣传科学的内在精神,科学之“道”,这才是科普幻想小说的立身之本。现代科学诞生数百年,在文学中找到的舞台仍然只是科幻小说。那些科学家传记由于必须要保持真实性,没有什么想象空间,还算不上真正的文学。也就是说,如果科幻小说排除了科学,科学在文艺舞台上就无立锥之地。而用文学来宣传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日渐深入的今天,这个结论不仅不过时,反而需要大力提倡,从另一方面说,科普幻想小说只有能反映科学的内在精神,它才能写出上乘之作,而非充填着琐碎知识的“小乘之作” 迄今为止,能接近于反映“科学之道”的科普幻想作品为数极少,我们试举两例。一是刘兴诗先生的《美洲来的哥伦布》,在这部作品里,主人公威利驾驶着原始的独木舟,拿着原始的石制鱼叉,战狂风,斗恶浪,历尽艰辛由墨西哥漂流到英格兰,却并非为了寻宝,而是为证实一个科学假设,即五千年前印弟安人曾乘独木舟来到英格兰。二是新近上映的美国影片《龙卷风》。女主人公为了求得科学实验数据,一次次扑向可以吞蚀一切的龙卷风,其献身精神比影片本身的特技校果更能震撼观众的心。 纵观这两部作品,我们可以得出写好科普幻想小说的经验:如果我们只是想介绍具体的科学知识,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就只能成为工具,这样一来,情节不能充分展开,人物性格也得不到深入挖掘。应该把重点放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去。在这样的过程中,情节是丰富的,人物也是立体的、生动的。科学精神也能得到真实的反映。作品的文学层次也能充分提升。 如果你准备在科普幻想小说方面作些尝试,你必须对科学有系统而全面的了解,包括接触真正的科学家,接触真正的科研机构,从这些处在科学前沿的人和事中体味科学的精神内涵。这是一个艰苦的工作,不少文学作者不缺天赋,独缺勤奋,不愿或不敢啃科学知识这块硬骨头。但对于科幻小说的作者来说。这是立身之本,是作品水平的最终保证。 一个了解科幻文学的人,对科幻最直观的印象,恐怕就是科幻文学讲了许多新奇的科学发明。其实,这只是科幻文学中的一种:科学预言小说。 科学预言小说在科幻文学史中也有悠久的历史。凡尔纳的《大炮俱乐部》被认为是优秀的科学预言。几十年后,美国宇航员正是沿着凡尔纳计算的轨道完成自己的月球之旅。威尔斯的后期作品中精确地预言了空军、原子武器……克拉克的《太阳风帆》《天堂的喷泉》提供了两种技术上可行的宇航方式。加拿大科幻作家吉布森则预言了网络时代的到来。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人们为什么要把科学预言写成小说,而非论文或专著呢?最重要的恐怕就是要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因为小说是写给大众看的,宣传效果更为明显。在这方面,灾难性的预言小说是最杰出的代表。冷战时期那些精确描述“核冬天”的作品一次次冲击着人们的理智。在普通民众心目中牢固建立了核战争等于人类集体毁灭的概念。为人类最终告别核战危胁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关于人口危机和环境危机的科幻作品也在不时为人们敲响新的警钟。 当然,不少科幻作品也在作积极的科学预言。这方面的典型是王晋康关于人类进化问题的多篇科学预言作品。这些作品渗透着作者本人的信念:用科学手段促使人类本身的进化,是早晚都要实现的事情。与其顽冥不化地去阻止这个时代的到来,不如早作准备,在心理上和道德上适应那个时代。(参考附录四) 科学预言小说面临着一个独特的问题,那就是预言的兑现问题。支持科幻文学的人常举出科幻作品最终兑现,或者说似乎最终兑现的预言作例子,以此证明科幻文学的神奇。反对者当然能举出更多反而的例子。这种用是否兑现来评判科学预言小说价值的作法是不妥当的,因为这是在考较作者的科学水平,而非文学水平。而且把科学预言小说推入一个两难境地:如果作品中的预言落空,作品就没有价值;如果作品中的预言兑现,作品也会像过时的新闻一样没有价值。 这个问题也告诉大家,如果你要创作科学预言小说,你要把重点放在某项科学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上而不要放在预言本身的精确性上。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长处,丰富情节、塑造人物。凡尔纳的作品中的科学预言或已兑现,或已证明为错误,但这些作品却流传至今。而像《午夜航班》这样预言飞艇时代的作品却没有流传下来,正是因为上面这个原因。 我们这里介绍的一些科学预言小说,大都出自专业科学家之手,对于小说中的预言,他们都作过精心研究。大家具备这样的条件,但可以走另一条路,了解科学家正在研究的前沿课题,选择其中那些可以制造戏剧性效果的课题,为我所用地改造成科幻题材。如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门类加在一起已逾两千,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前沿课题,即使只有十分之一可以开发成科幻题材,就有两百多个题材。创作空间十分广大。当然,作者本身不需要作专门的科学研究,但仍然需要了解科学家进行专项研究的过程,这样你的作品才能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科学预言小说与科学预言文章是不同的,后者在介绍科学预言时,要用“将来完成时”,而科学预言小说则要用“现在完成时”。甚至用“过去完成时”。把尚未实现的东西当成已经实现的东西去写,而这正是考较作者想像力的地方。 在心理学界,有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之争。前者认为,人性的基本规律只有在于病态人格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后者认为,人性的基本规律更多地体现在卓越人物身上。两者殊途同归,都把探索人性的目光放在少数特殊样本上。 科学寓言小说也遵循类似的原则,那就是把人物安置在超现实的背景下,使其展示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展现的人性侧面。这是科学寓言小说的出发点。应该说这不是什么新观点。从古代的神话作品、寓言作品,到近现代的荒诞作品都遵循这一原则。但是,今天是科学时代,文学面对的是受过科学教育的读者,这就要求作家必须给超现实的背景赋予科学上的合理解释,使之具有艺术上的真实性。科学寓言作品正是在这一点上拥有优势,不仅取代了传统寓言作品的地位,而且盖过了荒诞作品的社会影响力。 到目前为止,科学寓言作品可以是整个科幻文学的中流砥柱,科幻文学的艺术水准基本上是由这类作品体现的。科幻文学的开山之作《弗兰肯斯坦》就是一部科学寓言。凡尔纳写过警世作品《机器岛》和《流星追逐记》。威尔斯深入钻研了这种创作手法,并使之在自己的创作中得到充分发挥。三大反乌邦小说成为科学寓言作品的典范。优秀的科学寓言小说《蝇王》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作家布雷德伯里专攻此道,留下了像《霜与火》这样的名篇。 在中国前辈科幻作家中,郑文光为科学寓言小说作了不少理论探索。如今,韩松、杨平等青年科幻作家正在这条创作道路上作着探索。 在整个科幻阵营中,科学寓言作品是最有条件与纯文学作品对话的。甚至能够在题材和手法上对纯文学形成优势。具有“哲学小说”的特点,因而发展前景广阔。但这并非意味着谁都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写科学寓言,作者必须要有哲学修养和思想深度。否则只能在作品中留下一些怪诞的场景和情节,而思想深度并非单纯提高文学技巧所能达到的,是文学之外的功夫。需要大量的人生阅历。我们可以对大家作这样的提醒:“没有金刚钻,不揽磁器活。” 以新、奇、怪为追求,专注于描写怪异故事的科幻小说,都可归为科学传奇的范畴。如果单就数量而论,科幻小说中十有八九都是这类作品。以至于早期的科幻杂志要取《惊异故事》之类的名字。 科学传奇小说也有自己的价值取向,那就是比赛想像力。看谁的题材更新颖,情节更奇特,在这类科幻小说中,“幻”字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这里,我们有必要对科幻中的幻想成份作一下界定。八十年代初的中国科幻作品以科普为本,重科不重幻,以至于被指摘为想像力不足。经过十多年的演变,中国科幻作品已经有矫枉过正的倾向,不仅作品中充斥大量看似新奇,实则空洞无物的幻想。而且有不少人从理论上拔高科幻中的“幻想”,认为它是科幻的精华、特色,甚至认为科幻中的幻想可以改变中国人保守封闭的思想方式。起到改造民族素质的作用。 其实,想像力任何人都有。仅就文学内部而言,如果你读了《围城》,你肯定会从那些精妙的比喻中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如果单纯比较科幻作品与武侠作品的想像力,恐怕不少科幻作者只能在金庸、古龙面前折服。再往远看,没有多少科幻作家单就想像力而言能超得过卡夫卡。如果走出文学的圈子,你绝不能说梵高、毕加索等人的想像力不及科幻作者。跨出艺术领域,你会发现在社会各行各业,都有一大批富于创造力的人。 这里面最关键的是科学是否需要想像力。因为不少科幻作品都把科学家写成没有想像力的“陪衬人”,以至这种写法成了科幻创作中的一个模式。另一些人则很天真地认为,“科学幻想”可以弥补科学家的不足。 其实,绝大部分科幻作者和科幻读者并未接触过真正的科学研究。他们接触的往往只是载有科学知识的教材。教材的编写要求是只写已经确认的知识,不写正在争论的问题,而教师在使用这些教材时,又把它们与令人有不良记忆的考试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们误以为科学就是一堆封闭僵化的知识。 真正的科学研究是围绕着一系列科学假说进行的。所谓假说,是一种虚实结合的理论体系,实的部分是现成的科学知识,虚的部分完全要靠科学家们的想像力去补充。然后在实验中加以印证,留真去伪。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想像力从来就是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成份。“科学比绝大多数科幻小说更微妙,更深奥,更使人敬畏。”(卡尔·萨根 转引自《科幻小说教学研究资料》12页)这句话出自一个科幻作家之口,应该对大家有所启发。 科幻小说中的幻想成份被过度拔高,恐怕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在诸多艺术形式中,大概只有科幻小说正式打出“幻想”的旗号,使人们误认为其它艺术不需要想像。其实,不仅任何艺术门类都以想像力为基础,甚至任何人类实践活动中都存在着想象力的成份。只不过体现形式不同罢了。 其二,误认为写了并不存在的事就是有想像力的表现。有没有想像力不光要看你写的东西在现实中是否存在,而且要看它在别人的作品中是否存在,是否有原创性。因此,威尔斯的《大战火星人》是有想像力的,而《独立日烽火》则是想像力贫乏的仿制品。 其三,如今的科幻读者以大中学生为主。他们更看中作品的想像力,以弥补校园生活的单调和枯燥。这是一个强大的外界因素。 在这里,我们只是给科幻创作中过分推崇想像力的倾向降一降温,并非要否定想像力在科幻文学中的价值,毕竟想像力仍然是科幻魅力之所在。 ※ ※ ※ 在以往有关科幻文学类型划分的文章中,人们普遍用硬科幻、软科幻这两个概念,在西方科幻界,“硬科幻”是指以自然科学为主要题材的科幻作品。“软科幻”是指以社会科学为主要题材的科幻作品。在我国,“硬科幻”指注重科学内容的作品,“软科幻”指注重文学色彩的作品。但总得来说,硬科幻与软科幻的概念,是一种经验上的、感觉上的概念,缺乏精确含义。甚至可以听到这样的评论:西方的硬科幻比我们的软科幻还注重文学性,西方的软科幻比我们的硬科幻还注重科学性。这说明上面两个概念是多么的不明确。 总得来说,科普幻想小说与科学预言小说属于传统的硬科幻范畴,它们以科学为本,把科学当成主角,科学寓言小说和科学传奇小说属于传统的软科幻范畴。它们把科学当成配角和道具,其主旨是科学以外的东西。 一些科幻大家,如凡尔纳、阿西莫夫,其作品覆盖了上面所有这些科幻文学类型。但作为一个初入门者,我们建议大家从上述四种类型中选择自己所擅长的去写。先专攻一点,后兼及其余。 除了上面这些科幻类型外,还有一种“边缘科幻”。即其它文学样式与科幻文学的交叉产物。如武侠科幻,侦探科幻、言情科幻等。《007系列》是这方面的典型,该系列作品中有太空城、海底城、激光武器、电磁干扰武器,它们都成了演绎惊险故事的道具。最近,香港武打明星成龙推出的贺岁片《我是谁》,也加进了科幻因素。 这类“边缘科幻”一般是其他作家借用科幻影响力的结果。科幻因素在这些作品中属于调味品。尽管它们也可以贴上科幻的标签,但其创作套路与科幻基本无关,故不在这讨论。 ------------------ 科幻桃花源推出 http://flying01.yeah.net |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