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科幻文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一节 科幻文学在文学中的位置

  科幻文学能在文学界占什么样的位置,恐怕是最令科幻界人士感兴趣的问题。在科幻文学一个多世纪的奋斗史中,争取自己在文学界中的地位是其中的主旋律。最初,科幻文学只是地摊文学(西方),或宣传品(中国)。科幻界人士当然不满足于这样的地位。于是不断地提高科幻文学的文学品味,如新浪潮运动。或将一些有科幻色彩的主流文学作品拉入科幻行列以壮声势,如将《蝇王》和《我们》列为科幻代表作。另一方面,主流文学作者时常选用科幻文学的题材和手法丰富自己的创作,但大多耻于承认自己写了科幻小说。一个世纪下来,科幻文学有了浓厚的文学色彩,主流文学中也有不少科幻的影子。但科幻在主流文学界仍然是一种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学种类。
  面对这种状况,科幻界有不同的反映。一种把眼光放在了今后。认为科幻文学早晚能进入文学主流,甚至是主流中的主流,将来是科幻文学大行其道的时代。另一种观点稍微泄气一些,认为科幻文学,或推而广之的科幻艺术是一种文化形式,与文学无可比性。进不进入主流文学殿堂都没有关系。
  这样一个问题需要从科幻文学、主流文学、社会需求这三个方面去分析。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需求。在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七十多个世纪里,二十世纪是最不寻常的一个世纪。在这个世纪里,科学技术通过前几个世纪的积累,彻底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中间,文明社会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科学技术,人们的行为特点也与科学技术水乳交融,可以说今天的人从孩童时代起就打上了科学技术的烙印。艺术是以反映生活为基础的,而在科学环境中形成的现代人的生活当然需要一种能将其反映出来的艺术。
  另一方面,二十世纪又是飞速发展的一个世纪。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老年人的经验失去作用,老年人不及年轻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二十世纪的每个人,只要他(她)的年纪足够大,都能遇到一次甚至几次社会变动。
  能感受到以前的社会阅历变成无用之物的情况。在这种社会环境中,
  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未来。最需要了解的东西就是未来。因此,能描绘未来的艺术就比传统艺术更受欢迎。
  就目前的各种艺术形式而言,除被称为第八艺术的电影艺术之外,都是从田园牧歌的传统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其基本艺术原则和技巧处处渗透着农业社会的历史痕迹。缓慢的节奏、内向的情感、田园景色和农业社会遗留下来的价值观构成了传统艺术的主旋律。这里不光包括小说,还包括诗歌、散文等其它文学形式,也包括绘画、音乐等其它艺术形式。所有这些艺术形式中的传统理念,都在二十世纪社会生活的种种冲击下动摇。其中一些纯粹的传统艺术如戏剧等基本已走向死亡。而像小说这样永远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则面临着更新的巨大压力。
  作为对社会变化的反映,各种艺术门类中都不约而同响起了现代派、抽象派、表象主义的声音:夸张、变形、扭曲、怪诞,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白描,对社会生活荒唐、无意义的现实的白描,成为从小说到诗歌、到美术等各门艺术的变革主旋律。这种变革作为探索、尝试是可以接受的,但迄今为止,没有哪一种艺术门类里的这种变革能赢得社会大众的认可。各种先锋派艺术都是在民众欣赏活动之外“冲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二十世纪、尤其是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普通群众大多受过一定的科学教育。在发达国家里甚至普遍受过高等教育。这样一些艺术消费者允许文学作品中有荒诞和夸张,但一定要有某种科学上的真实性。因此,社会需要一种介于传统写实性的艺术和荒诞色彩的现代派艺术之间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可以打开人们的视野,同时又在真实和幻想之间找到平衡。不能说这种艺术一定就是科幻艺术,但从目前已经存在的艺术形式来看,科幻艺术是最接近这一要求的艺术形式。
  当然,社会需求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将科幻艺术推上历史舞台,也对科幻艺术本身不断施加变革的压力。科幻艺术是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时候产生的,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一批科幻作品也是那个时候留下的。几乎在每一个国家里科幻艺术也都是在其工业化革命时期引入和发展的。尽管这个时代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潮流又使得那时的科幻作品显得落伍了。由于科幻艺术整体上还带有工业化时代的风格,科幻艺术本身的变革也已经提到日程上来。

第二节 科学在科幻艺术中的位置

  对于这个问题,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最初,人们认为科幻艺术是宣传科学的工具。这种观点不仅在中国有,在欧美、前苏联都有。只不过没有像其在我国的影响那样大。根据这种观点,科学是主人,科幻是仆人、是工具。但即使这样界定,科学界对科幻艺术仍然没有什么兴趣。在正统科学家的眼里,科幻中的科学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伪科学”。科幻则是一种效率低下的宣传方式。
  后来,主要由于科幻艺术工作者对科幻艺术独立性的力争,人们开始认同一种观点:科幻中的科学,只是一种题材、或一种背景、或一种表现手法、甚至只是一个道具。从纯粹的创作技术角度来看,这种观点没有什么问题,而且科幻界人士可以利用这个观点反击一切能使科幻艺术失去独立地位的“工具论”观点。只是在这种观点里,科学又成了文学艺术的工具,可以由作者们任意剪裁、扭曲。科学的真实性和价值观也得不到尊重。而一些科幻艺术家心目中科幻艺术的最高境界——科学与艺术的水乳交融,也有可能因为这种观点影响力的扩大而越来越远。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人类实践,有其自身的美学规律。科学具有神奇美:科学知识给与人们的,往往是超经验的事物。像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水中有微生物存在、等等,今天看来已经是人们的常识,但它们都是科学提供给大家的常识。科学就是这样把人们看不到的事物摆在人们面前。青少年往往是人一生中最喜爱科学的时期,很大原因也是因为科学能把一些超越常识的事物带给人们。青少年可以藉此满足爱幻想的年龄特性。科学具有宏伟美。科学可以把无垠的太空,把几十亿年的地质演变史等等大尺度的事物呈现在人们面前。绿杨作品《失落的影子》里对宇宙大爆炸的描写,黄易作品里对银河系中心景象的描写,都是这种美的体现。科学还具有理性美,它可以把杂乱无章的世界用对称、简洁的方式展示出来。
  科学之美部分体现在科学知识中,部分地体现在科技产品中(见附录六)。但这些科学知识与科技产品首先要体现其知识价值或应用价值,美只是一个附带品。科学之美更应该完整、深刻地直接体现在各艺术门类中。
  从另一方面看,科学之美表现应该是科幻艺术独立性的根本。舍此一点,科幻艺术就会混同于各种荒诞艺术、神怪艺术而失去自己的个性。这一点,在世界科幻艺术史上是有过教训的。
  科幻艺术不是宣传科学的工具,科学知识也不是科幻作者拼凑情节的工具,双方谁也不是谁的奴仆。科幻艺术的根基应该是科学美学,科幻也是科学之美在艺术领域的代言人,只有这样,同作为文化形式的科学和艺术才有一块共同开发的领域。
  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这种水乳交融的科幻艺术形式在今天并不存在,至少它需要能深研科学,并能从中找到美的人,而这样的科幻艺术工作者虽然有,但数量绝不会很多,我们这里讲的是科幻艺术的理想状态,也是今天科幻艺术工作者的奋斗目标。

第三节 科幻艺术的社会功能


  (1)科幻的教育功能

  近一个世纪前,鲁迅在其中译本《月界旅行》序言中写到:“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后人在引用这句话时,常常忘记鲁迅当时只有二十多岁这个事实。后来鲁迅随着年龄的增加,放弃了这一不合当时社会实际的理想。直到今天,鲁迅的这个理想才有了实现它的社会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有了社会需求。
  在普通的中国民众中形成科学氛围,使大家理解科学的社会价值,帮助中国人普遍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的科学素质,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而在这项范围广泛、内涵宽广的工作中,科幻艺术能作出特殊的贡献:作为艺术品(当然是其中出色的那一部分),科幻可以起到直指人心的作用。把科学精神直接输送到人们的心灵深处。科幻艺术作为一种艺术产品,可以不分时间,场合地发挥作用。使男女老幼都感受它的熏陶。这些都是系统的科学教育所不具备的。
  要发挥科幻艺术的教育功能,切忌使用它的短处,那就是一条一条地宣传科学知识,并且要求真实、准确。在科幻艺术中,科学应该作为一种文化来存在。宣传具体科学知识的任务应由科学教育和科普宣传来承担。
  除了一般科学素质的培养之外,科幻艺术还可以培养人们的想像力,尤其是青少年的想像力。科幻艺术可以将欣赏者带入想像世界,开拓人们的视野和眼光。

  (2)科幻艺术的市场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富裕程度日渐提高,闲暇时间不断增加,文化消费正在成为重要的消费内容,而文化市场也渐渐成为潜力巨大、竞争激烈的市场。除美国等少数国家外,传统艺术形式仍然在这个市场上占主导地位。中国尤其如此。传统题材的小说、影视在我国正大行其道。但这并非反映群众的消费要求,相当程度上是创作者一厢情愿的结果和历史惯性使然。至少在中国,科幻艺术在整个文化市场是罕见的“朝阳艺术”,不光潜力巨大,且呈卖方市场的特点。对有眼光的艺术市场开拓者来说,科幻艺术应该是一个极佳的选择。对科幻市场的分析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讨论。
  ------------------
  科幻桃花源推出
  http://flying01.yeah.net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