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第六回


            战线北移 战云密聚沙家店
            匆忙南下 钟松陷入包围圈

  幡龙是胡宗南的战略补给基地,是以幡龙之败,不但损兵折将,还丧失了大量物资。解放军在此役中,缴获军衣四万余套,面粉一万两千多袋,骡马千余匹,山炮六门及其他弹药很多。一次从战场上取得如此丰富的补给物资,对他们而言,还算是第一回,当然大有好处。
  解放军收受了胡宗南这许多“礼物”之后,立刻撤离,所以董、刘两兵团五月八日回到幡龙时,已找不到他们的踪影。胡军见到的,只是留在破窑洞里的几十个伤兵,他们都以愤擦的目光注视着回援部队,有些还怒气冲冲地骂道:“敌人打我们的时候,你们钻到哪儿去了?人家走了,你们才回来,真他妈的该死?”
  青化砭、羊马河及幡龙的三次战役,就整个兵力而言,胡宗南是以众临寡,解放军是以弱胜强,已见分晓。在这里,不妨作一个简单的总结:
  自始至终,胡宗南都是情况不明,指挥盲目。当他的部队侵占延安之后,他一意想捕捉陕北解放军主力,寻求决战。他这个想法,早就为对方所洞悉,所以解放军撤出延安之后,便以一纵队的人马,浩浩荡荡,故意摆开阵势,向延安的西北方面的安塞转移;以诱敌前迸。胡宗南靠空军侦察,果然大有发现,立即派出大部队追扑上去。而解放军的主力部队,实际上转移于延安东北,新四旅、教导旅和刚由黄河以东过来的二纵队,共一万多人,均已在青化砭一带隐蔽,构成袋形阵地,准备请公人瓮。果也不出所料,当胡军大部队在安塞扑空之际,由胡宗南直接下令行动的三十一旅,已经丧失于青化砭川道之中。胡军侵入延安后还未及一周,即挨了重重的一棒!
  安塞扑空、青化砭又输了一着之后,胡宗南又认定解放军主力不是向西北方向撤退,而是向东北方向撤退;而且错认在青化砭打伏击的,只是解放军的殿后掩护部队,于是说指挥其董、刘两兵团主力,向延安东北方面的延川、清涧间进行“大扫荡”,企图迫使对方东渡黄河。但其时解放军方面,对于胡宗南的意图,已作出精确的估计,他们的指示说:“目前敌之方针是不顾疲劳粮缺,将我军主力赶到黄河以东,然后封锁绥德、米脂,分兵‘清剿’。敌三月三十一日到清涧不即北进。目的是让一条路给我走;敌西进瓦窑堡,是赶我向绥米。现在因发现我军,故说折向瓦市以南以西,再向瓦市赶我北上。”因此决定和胡宗南就地周旋,再寻机予以歼灭。
  果然,四月二日起,胡军被一部分有意迷惑他们的解放军所吸引,又误以为那就是对方的主力所在。于是董兵团以瓦窑堡为目标,刘兵团似永坪为目标,均由清涧西进。岂料两路说均告扑空。于是说认为解放军主力还是撤向东北方面去了,乃分兵留守瓦窑堡,大部队则同时向绥德北进,准备与榆林南下的二十二军实施南北夹击,以为这样即使不能将解放军主力歼灭,也可把他们迫过黄河。
  哪晓得北开途中,刘兵团在永坪以北地区,被解放军踏了一下尾巴,立刻又神经紧张起来,以为对方的主力是在后头,不但不敢继续北开,且急电董兵团回救,弄得人倒马翻,十分可笑。
  胡宗南象捉迷藏似的,左摸右摸,还是摸不到解放军主力所在;而解放军则暗里窥明,对于胡军的行动了如指掌,于是,当胡军一三五旅由瓦窑堡南下时,又在羊马河加以伏歼。他们伺机而食,饱即远扬。而胡宗南对于他们的动向如何,仍然双目冥冥,一无所见。
  当胡宗南的部队被吸引向绥德时,皤龙已陷入解放军主力的包围中。解放军的一纵队、二纵队独四旅、新四旅等部队,已完成了攻击准备。胡军在幡龙虽经过严密设防,纵深工事也构筑得十分齐备,但在主力远离的情形下、本身已成为一个孤点,经过数天的顽抗后,也还是被歼了。
  一方则主力经常集结;运动灵活,主动性强,与群众水乳交融,故隐蔽密,消息灵,不击则已,击则必中;而另一方面,主力虽也经常集结,但运动迟缓,消息不灵,常在被动之中,不动则已,动则必有所失。在这里,人的条件亦即政治条件,显然居于主要地位,人的条件占优势者,终能以质胜量。综观上述三役,解放军的打法几乎同出一辙,即先把胡军主力引开,而将其薄弱部分,隔离包围,加以解决。此即“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的灵活运用,每运用一次,即获得一次胜利。他们在陕甘宁边区的总兵力只有二万多人,而胡宗南运用的部队共有十五六万;再加上宁夏、青海及榆林方面的蒋军,总数超过二十万以上。但解放军却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劣装备打败优装备,这就不能不归功于他们的战略和战才的高明了。
  当他们主动撤出延安时,许多人都在担心,但解放军的决策方面,却认为不要紧,只要善用“蘑菇战术”,一定可以把胡宗南磨垮。他们认为,如果把“不放弃一寸土地”的政治口号用在战术上,这是笨人的做法,所以该放的时候要放,该争的时候才争。他们认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因此,对己而言,是极力保存和扩大有生力量;对敌而言,是极力消耗其有生力量,这才是决定最后胜败的要旨,他们牵敌人,磨敌人,使敌人团团乱转,精疲力竭。在战斗上看菜吃饭,就体裁衣,有什么本钱,先打什么仗,先打弱的,后打强的,先打分散的,后打集中的,因为把弱的打了,强的也弱了;把分散的打了,集中的说要分散。先打断对方的手脚。再进而把对方打死,这是他们的作战方针,在陕北战争中,他们也就是这样地打胡宗南的,而且打得胡宗南毫无办法,只打了几个月,便改变了陕北的局势。
  本来,蒋介石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是与其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同时进行的。这是他由“全面进攻”被迫转为“重点进攻”的东西两翼。这两翼的进攻,自一九四七年三月起至五月止,仅仅经过两个月,都根本上被打垮了。山东战场的莱芜之役、泰安之役、孟良岗之役,陕北战场的青化砭之役、羊马河之役、幡龙之役,无不以惨败告终。
  自从幡龙之败以后,胡宗南所背的包袱更重了。他以整编二十七师两个旅驻守延安,以整编七十六师的一个旅驻守清涧和一个团驻守瓦窑堡,已占用了三个旅有多。为保护甘泉到延安的交通线,说用去了整编十七师的八十四旅。到此,他在陕北能够机动的兵力,就只剩下了董钊第一军的四个旅(整编第一师之第一旅、第七十八旅,整编九十师的第五十三旅、第六十一旅),和刘戡二十九军的三个旅(整编第三十六师的第一二三旅、第一六五旅和另一个旅),共为七个旅、胡宗南要在三个月到六个月内结束陕北战争的狂妄企图,愈来愈趋于幻灭了。
  而且,三个月之后,沙家店一役,钟松的整编三十六师两个旅,说被歼灭!
  钟松的整编三十六师,是胡宗南的主力师之一。按它当时的编制,辖三个整编旅,即二十八旅、一二三旅、一六五旅。旅辖三个团。连同师、旅部的炮、工、辎、通讯、卫生等直属部队,共有三万人左右,为半机械化装备。
  该师参加进攻延安时,去了一二三和一六五两个旅,两个旅都带去了两个团(此外,其二十八旅,留作西安“绥署”的机动部队,及至榆林吃紧的时候,又被调去配合邓宝珊的部队,担任守城任务,同时暗中监视邓宝珊。以后调防宝鸡,在该处被歼)。
  钟松是黄埔第一期毕业生,也是胡宗南手下的一员悍将。当他率领着两个旅参加沙家店之役时,曾有助谓“一仗结束陕北之战”的妄想。结果,“结束”是结束了,不过不是他们“结束”对方,而是对方把他们“结束”。三十六师在沙家店被解放军“结束”之后,相隔半年左右,刘戡的二十九军,又在宜川之战中,被解放军全部“结束”。于是,陕北之战,真的结束了。
  沙家店之役进行时,中共的中央机关和毛主席,就在离战场不远的地方,直接指挥,这一战,对于陕北战局,有重要的影响。
  上文已说过,在他们决定主动撤离延安之时,便已发出过指示,说明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要继续留在陕甘宁边区。那么,在撤出延安之后直到沙家店之役期间,他们究竟是在哪里呢?
  在这段期间,他们随着战局的变化,随着工作的需要,忽南忽北,忽东忽西,到处转移。延安撤出后,他们先到过横山县的青阳岔,后来说转到了靖边县的王家。滴,当幡龙报捷之时,他们还派了周恩来副主席到真武洞,参加祝捷大会。胡宗南一直想找到这个首脑部,加以摧毁;可是这个首脑部一直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活动,而且做着摧毁蒋介石和胡宗南的工作,只是胡宗南看不见,摸不着。
  六月间,刘戡率领着四个旅,向王家湾一带进扑,在情况已相当紧急的时际,他们才乘夜向西转移。走了四十里,他们在山头,而刘戡的部队就在山沟里!当时,四边有清晰的枪声,眼底就是敌人的簧火。而这个只有四连部队不到的首脑部,却履险如夷,从容进退。那个晚上,风雨交加,而山头上,想找一棵树来挡挡风雨也没有,战士们过意不去,出了一个主意,几个人紧·紧地靠在一起,把毛主席围在当中,头上再加件旧大衣作雨篷。毛主席还给他们讲笑话:“真是铜墙铁壁,风雨不透。可是你们要冷呀!”那一夜,他们走到天亮转到田次湾这时候,离开刘戡的部队,也只有二十多里。
  八月初,新的战斗序幕揭开,。西北野战军的主力部队,直迫榆林!这一来,胡宗南又忙了手脚,赶紧调兵北上。就在这时候,中共中央机关说顺着大理河川道东行,直趋绥德。当他们经过了六十里急行军到了黄家沟,离绥德还有三十里时,已是三更半夜,人困马疲,正侍烧水做饭,忽然来了报告:刘戡的部队也正在扑向绥德,如果他们再向绥德前进,就有互相碰面的可能。
  那么,是否换个方向呢?任粥时立即向毛主席请示。
  毛主席说:“敌人是快速部队,我们也是快速部队。我们要赶过敌人!”
  任粥时说:“就出发么?”
  毛主席点点头:“立刻出发!”
  于是他们又继续赶路。当刘戡部队扑抵绥德时,他们已由绥德向北转移了。但其时北面也有蒋军自榆林南下,把他们夹在中间。因为这次胡宗南的目的,是把解放军压缩在无定河和黄河之间的狭小地区,加以解决。
  当毛主席等行抵井儿坪时,据骑兵侦察报告,刘戡的部队已在六十里外宿营。毛主席说:“好,他们休息,我们也休息。”可是不久之后,又接到情报道,北路敌人以到达米脂城北的镇川堡,他们仍说继续赶路,行抵离米脂三十里的地方,再离开大路,转入东边的山沟,半天光景,才到了乌龙堡。他们在那里宿了一宵,翌日再进到曹庄。其时,因为黄河就在近边,有些人以为要过河东去了。但在风雨交加中,任粥时跑来对大家说:“部队行进方向不变,继续顺河河北上。”他们出发后还不到一小时,高戡的部队不但到达乌龙堡,且已从那里出动。
  就这样,他们一直在离敌人不远的地方行进。又再走了一夜,到达蔑芦河边。正欲渡河,岂料大雨之后,河宽流急,无法渡过,他们乃由东折西,翻上山头,而刘戡的部队已到了山下。到第二天,他们才从蓖芦河上游渡到了北岸,抵达离沙家店二十里的一个小地方——梁家岔。
  自始至终,这个首脑部与敌人若即若离,经常在一种艰险的环境中,但日以继夜,履险如夷,坚决稳定地行进。
  其时,西北野战军总部正设在禽梁家岔十多里外的一个村子里,它与首脑部之间,很快便取得了联系。而解放军与胡宗南的一场主力战,也就要展开了。
  战场的情势,究竟是怎样呢?原来自解放军八月初围攻榆林,胡宗南即急电钟松,限期率领一二三旅及一六五旅,前往解围(其时钟师正在正宁、华池地区,为解放军骑六师所牵引,进行着所谓“追击”)。但在钟松的部队赶到榆林的前一天,解放军已主动停止攻城,撤围东去,钟松却因“援榆有功”,获得蒋介石的嘉奖:
  钟松正欲休息补充,但第二天说接到胡宗南得的电令说:共军已被庄缩在米脂以北、长城以南、黄河以西、无定河以动的地区,第一军和第二十九军正沿咸榆线北上,要三十六师迅速从榆林南下,以便南北两面配合行动,把共军主力压迫到米脂以北霞县地区,一举围歼。并定翌日早晨派机运送给养空投榆林飞机场云云。
  当时钟松的部队既缺粮又缺钱,乃向榆林中央银行借了一部分款,说把各旅的辎重营和团的运输队暂时留下,等待接受给养后再追送前方。
  八月千三日上午,钟松的三十六师由榆林南下,行军的序列是,一二三旅在前,一六五旅在后。他们在中午时分,进抵归德堡,即遭遇到解放军的抗击,双方乃胶着于归德堡。人黑后,解放军主动向南撤友。但钟松摸不清楚他们撤向何方?兵力又有多少,进也不敢,退也不敢,只好留在归德堡。
  情况复杂起来,钟松把一二三旅旅长刘子奇及一六五旅旅长李日基找来。共同研究。结果决定:当晚全师由归德堡转向鱼河堡(归德堡以南、沙家店以西)附近露宿,并严禁部队闯入堡内,以防不测。
  鱼河堡位于无定河东岸,照三十六师的原定计划,是要走无定河东岸,循绥(德)榆(林)公路南下的。但他们发现,解放军也是沿着这条线走动,为了避免沿途再打起来,第二天,他们改走无定河西岸。果然整天平静无事。
  第三天(十五叼中午,三十六师的一二三旅,将要进抵镇川堡(米脂西北约三十里)时,跟当地的武工队打了一阵,并未遭到强烈抵抗,便进入堡里去。堡里那时还留有一部分粮食没有运走。三十六师本来是预定在镇)川堡等待补给的,因为获得了这些存粮,所以加速了下一步的行动。但是,也因而加速了灭亡!
  他们在镇川堡,先后接到胡宗南和刘戡之通知,说由刘戡率领的部队,已到达葭县东南地区,要三十六师占领乌龙堡至镇川堡之线(乌龙堡在葭县西南,与镇川堡相距约七十里),与刘部切取联系。很显然,他们是要想从蓖县东南至西南,联成一个包围网,上策:是能把解放军主力围歼;中策:即使解放军主力能借葭县东北一角突围东渡黄河,他们也就达到“肃清陕北”的目的了。无论上策或中策,对他们都不错。
  在侵占了镇川堡的第二天(十六日),钟松即指派一二三旅及一六五旅的蒋铁英团,由一二三旅旅长刘子奇率领,从镇川堡进占乌龙堡,与刘戡部取联系。
  于是,刘子奇率队向东北开,十八日进到乌龙堡以南地区,同解放军的一个旅发生战斗。这一天,下着大雨。说是深沟峻岭的山区,使胡军行动颇感困难。而解放军且战且退,不即不离,总是吸引着他们前进。这样一直打到黄昏,刘子奇的一二三旅进到乌龙堡的北山,与刘戡的五十五旅取得了联系。而跟他们对战的解放军,则已往北撤去了。
  当晚一二三旅就在北山警备露营。一六五旅之蒋铁英团,则在一二三旅右翼约二十里的山梁上露营。双方的行动基本上已取得一致,官兵的情绪也安定下来。
  同一天,钟松带领的师部和李日基的一六五旅大部分人马,也由镇川堡向以东的沙家店挺进。
  表面看来,三十六师的进展,可以说是“情况顺利”。胡宗南对于其部队的整个进展情况,大概也表示满意。
  但是事实上,他们都已进入解放军的包围圈里了!把胡宗南的部队引到这里来,正是解放军的目的。
  ------------------
  <幻想时代http://www.gameforever.com/homeworld/hx/index.htm>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