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军旅坎坷愿难遂,十年碌碌恨无为; 时来运转逢机遇,一次大战载誉归。 话说麦克阿瑟从西点毕业后,当天就离开了学校,前往旧金山与父母住了一段时间。按照西点军校的传统,高才生一般都进入升迁较快的工兵部队,因此,麦克阿瑟也不例外地来到工兵部队服役,开始了他坎坷不平的初期军旅生涯。 最初,他随工兵第3营一起被派到菲律宾执行勘测任务,这里曾经是他父亲战斗过并一举成名的地方。当时,美国尚未彻底消灭菲律宾的抵抗力量,游击队仍时常出没打击侵略军。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他遭到两名游击队员的袭击,其中。一颗子弹掀掉了他的军帽,他拔枪还击,当场打死了这两名游击队员。 1904年春,麦克阿瑟晋升为中尉。这一年他在马尼拉有幸结识了两位刚从圣托马斯大学毕业的学生,一位是曼努埃尔·奎松,一位是塞吉奥·奥斯梅纳,并同他们结为朋友。奎松后来曾任塔亚巴斯省省长、菲驻美众议院常驻专员、菲律宾参议院议长、国民党党魁,1935年l1月当选为菲自治政府总统。他曾为菲律宾的独立而奔走呼号,促使美国国会于1934年通过泰丁斯一麦克达菲法案,承允菲律宾于1946年7月4日独立,成立共和国。奥斯梅纳后来也成为政治家,曾任宿务省省长、众议院议长、奎松政府的副总统,1944年奎松去世后继任总统。这两个人同麦克阿瑟始终有着很深的交情,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的命运曾经是连在一起的。 在菲律宾期间,麦克阿瑟得了疟疾,因此他10月份回国后在旧金山整整治了一年的病。这期间,日本和沙俄正在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进行战争。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偏袒日本,并指派老将阿瑟·麦克阿瑟以军事观察员身份前往日本搜集军事情报。麦克阿瑟有幸在病愈后被派去给他父亲作随从副官,但等他们赶到日本时,战争已经结束。在日本,他陪同父亲会见过一些日军要员,这些人给他留下了"残酷无情、沉默寡言、冷若冰霜、性格坚强、目的不可动摇"的印象。父子俩分析估价了日本的军事力量和扩张野心,得出这样的结论:日本在征服了朝鲜和台湾后,势必要进一步控制太平洋,称霸远东。 不久,父子二人受命把情报搜集范围扩大到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他们于1905年11月出发,用了近9个月的时间先后巡察了香港、新加坡、缅甸、印度、爪哇、泰国、越南和中国。此行使麦克阿瑟大开眼界,大长见识,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他后来回忆说,远东对他有着"不可思议的吸引力,……使我一生的全部岁月增辉生色,对我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里居住着世界人口的一半, 维持以后各代人生存的原料和半加工产品有一半以上出自这里……我看得十分清楚,美国的未来,以及美国究竟能否生存都无法不同亚洲及其外围岛屿联系在一起。"在以后的年月里,他的这一认识始终没有淡化过,而且越来越强烈。在任西点军校校长期间,他曾下令在校内悬挂亚洲地图,供学员们学习。从20年代起,他的个人命运便一直同美国在亚太地区存在的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强调太平洋战场的重要性,在50年代初力主介入并扩大朝鲜战争,都基于这种认识。 回国后,在1906年10月,他被选派到华盛顿高级工兵学校进修一年,与他同班的还有后来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陆军参谋长的乔治·马歇尔和他手下战将之一、第6集团军司令沃尔特·克鲁格。12月,他仰仗父亲的老部下、当时的陆军参谋长富兰克林·贝尔将军的关系,作为兼职工作被任命为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低级副官。据他自己说,他曾同总统私下进行过多次谈话,讨论远东问题。这期间,他沉溺于官场社交活动,从而影响了进修学业,使他的成绩不很理想,排在名列第一的马歇尔的后面。军校校长埃弗勒斯·温斯洛在鉴定报告中写道:"我不得不遗憾地如实报告,……总的来看……麦克阿瑟中尉表现出缺乏职业热情,他的工作能力比在西点军校的履历表上所记载的要差得多。"这份报告对麦克阿瑟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他先是在密尔沃基任职,后又被派到莱文沃思,担任驻地21个连队中等级最低的一个连的连长。 当时,阿瑟·麦克阿瑟将军因没有具体职务而处于半退休状态,与夫人住在老家密尔沃基。麦克阿瑟的母亲对儿子的前途忧心仲仲,对他的职业似乎失去了信心,想在非军界给他找一份工作。因此她在麦克阿瑟去莱文沃思后不久写信给西部铁路大王爱德华·亨利·哈里曼,请求他雇用他的儿子。这件事麦克阿瑟事先并不知道,当哈里曼的助手到莱文沃思找他谈话时,他感到十分惊讶,并毫不犹豫地回绝了这件事。为了挽回他的声誉,恢复母亲的信心,他发奋工作,忠于职守,每天带队行军25英里,同时训练士兵的骑马、爆破和架桥技术。他的这番努力没有白费,扭转了连队的落后局。面。他的上司又在各方面把他视为出众的人材了,并把他调到"第一流的"连队。他后来洋洋得意地回忆说:"即使他们让我当将军,我也不会比这更高兴。"1911年2月,31岁的麦克阿瑟被提升为上尉。 此时,家中的不幸接踵而来。先是他母亲身染重病,病因始终没有查清。第二年他父亲又突然死去,撇下病魔缠身的夫人独自一人住在密尔沃基。母亲的情况使麦克阿瑟非常不安,放心不下。为了照顾母亲,他请求调到密尔沃基去工作,但被拒绝。随后他又要求调到华盛顿,在陆军参谋长伦纳德·伍德的帮助下,这一请求不久就获得批准,并且是到陆军部报到,这对麦克阿瑟来说可算是吉星高照、时来运转了。在那里,他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施展他的才华。 来到陆军部的第二年,即1913年9月,伦纳德·伍德任命麦克阿瑟为参谋部的正式成员。陆军部参谋部成立于1903年,当时任陆军部长的伊莱休·鲁特力排众议,说服国会通过了参谋部法,以陆军参谋长一职取代原来的陆军总司令。参谋部在成立之初是个很小的、作用有限的机构,只有3个处和45名成员。鲁特建立参谋部的本意是使其像德国的总参谋部一样成为"军队的大脑",主要负责计划和指导,而不应陷入军队的日常事务。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无意中提高了负责行政工作的陆军部副官署的地位,而参谋部则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一种无人问津的地步,成了高高在上又毫无权力的空架子。最初几任参谋长在履行职责时都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直到伦纳德·伍德1910年上任后,情形才有所好转。伍德1884年毕业于哈佛医学院,后在陆军中当医生。美西战争期间,曾与西奥多·罗斯福招募志愿军第1骑兵团并任团长,不久即升为准将。战争结束后,他当了三年的古巴总督,接着又去菲律宾任职。他在接任陆军参谋长后即决心改变参谋部的地位,把它从沉睡中唤醒。他在1912年和当时的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一起向副官署署长安斯沃思将军的权力发起挑战,并以抗上罪名(法律上参谋长对副官署有监督权)迫使安斯沃思退休,从而在名义上确立了参谋部对其他机关所具有的上级地位。但敌视参谋部的国会却马上回敬以具有约束力的立法来遏制伍德治下的参谋部,把它的成员减少到36名。麦克阿瑟便是这36名成员之一,并很快受到伍德的青睐。能直接参与制定国家的动员和战争计划,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大开眼界、增长知识和才干的极好机会,对他后来成为运筹帷幄的三军统帅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期间,与美国为邻的墨西哥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严重冲击了美国在墨西哥的利益。据统计,在前独裁者迪亚斯统治时期(1877一1911),美国资本控制了墨西哥矿产的78%、钢铁企业的72%、石油产品的58%。1913年3月韦尔塔发动政变上台后,暗中与英国石油资本家相勾结,使美国的石油大亨们极为恼火。1914年4月,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以墨西哥当局扣留美国水兵为借口,出兵攻占墨西哥东海岸最大城市韦拉克鲁斯。 在这次行动中,麦克阿瑟父亲的老部下芬斯顿将军指挥一个旅的兵力执行占领任务,麦克阿瑟本人则受命作为参谋部成员随芬斯顿将军于5月1日到韦拉克鲁斯搜集情报。麦克阿瑟发现,那里缺少机械化交通工具,要是陆军开过来,将完全依赖畜力运输。当他听说有几台铁路机车被藏在敌方防线后面时,便准备深入敌后进行侦察。但芬斯顿认为这样做太冒险而不予支持。麦克阿瑟于是决定独自行动,来个孤胆探险。他找来两个向导,偷偷越过防线去查看虚实。结果发现那里确有5台机车,其中3台完好无损,陆军可以使用。在归途中,他遭到对方的偷袭和追击,军装被打穿了好几个洞。经过几次交火之后,他击毙了对方的几名士兵,安全返回营地。由于他在这次行动中所表现出的机智勇敢和主动精神,伍德将军建议授予他国会荣誉勋章,但被陆军部以他擅自行动不宜奖励为由而否决了。麦克阿瑟闻知后大为恼怒,他一气之下竟厚着脸皮写了一封信,向不同意授予他勋章的陆军部要员们提出质疑,要求复议。在军界圈内的大多数人看来,麦克阿瑟的这一举动是轻率鲁莽、粗俗无礼的,因此他的要求再次被否决。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麦克阿瑟那种近乎痴迷的虚荣心是何等的强烈,以致到了伸手要荣誉的地步。 1914年7、8月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全面爆发。大战之初,美国宣布严守中立,但一年之后,随着英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于爱尔兰海域,导致1200人(其中100多人为美国人)死亡这一事件的发生,美国国内公众舆论逐渐转向支持协约国。1915年12月78,威尔逊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宣布美国有必要"进行战备"。由于总统态度的这一改变,陆军部和海军部开始制订和推行扩军计划。此时刚刚晋升为少校的麦克阿瑟,作为参谋长和陆军部长的助手,积极参与了扩建陆军的行动。同时,作为兼职工作,他还在1916年7月被任命为陆军部的新闻检查官,负责联络报界。他非常精心于这项工作,把它看作是向新闻界解释陆军的动员政策,说服他们支持陆军扩建计划的极好机会。他走马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记者们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诸位先生们,对这项工作,或者说对你们的工作我一无所知。我已做好接受法庭制裁的准备,带诸位观看我们的一切,没有任何阻拦。你们将会知道,为我国的最高利益应在报刊上发表什么,不应发表什么。我是一只小羔羊,恳求诸位保护我。"麦克阿瑟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获得了普遍的赞誉。在他结束一年的任职时,经常采访陆军部的39名记者联名写信给当时的陆军部长贝克,称颂道: 任何人都无法知道,这位少校与新闻界保持的友好 关系对国家的军事思想具有何等程度的影响力。毫无疑问,他在记者招待会上所花的时间没有白费。那些招待会在我们所写的文章里产生了效果。如果说国家在军事政策上终于做出明智的选择,我们不能不说这得力于这位少校的帮助,他通过我们的报道形成了人民大众的 意志。 1917年4月6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威尔逊总统的对德宣战决议案。促使美国参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战争初期,美国之所以采取"坐山观虎斗"的中立政策,一方面这可以使它在"中立"的名义下同交战双方(特别是协约国方面)作买卖,大发战争财;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两大军事集团相互削弱之后,实现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但到1916年底,特别是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战争形势出现了对协约国方面不利的局面。一旦同盟国方面取胜,美国对协约国的债主地位便会崩溃。同时,在远东,日本的扩张野心日益露骨,假使德日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美国,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便会落空。此外,大战接近尾声,美国为了在战后国际分脏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到了参战的时候了。特别是1917年1月,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后.,德国潜艇多次击沉美国商船,成为美国参战的直接原因。德国方面对美国可能参战估计不足,德军总参谋部曾断定美国至少在两年之内不可能对欧洲地面战争产生影响。德军副总参谋长鲁登道夫更是信誓旦旦:"它能做些什么?他们不可能到这儿来!…我对美国根本不在乎。" 此时的欧洲战场早已荒家累累、尸横遍野。协约国军队在春夏发动的一系列攻势不是彻底失败就是裹足不前,平添了上百万人的伤亡数字。法军发生骚乱,拒绝再发动攻势;英军在黑格将军指挥下退回防御状态,陷入内部的矛盾冲突之中;俄军和意军早已土崩瓦解,无力再战。协约国在焦急地等待美军的到来。在这危急关头,约翰·潘兴将军率领第一批美国大兵于7月4日出现在巴黎街头,街道两旁的群众用他们最熟悉的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呢称高呼:"特迪万岁!"在随后于拉斐特侯爵①墓前举行的典礼中,一位美军上校意味深长地说:"拉斐特,我们来了!" ①又译拉法耶特,法国将军和政治活动家。被誉为"两个世界的英雄"。 1777年赴美参加独立战争,立下赫赫战功,受到美国人的崇敬。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当选为巴黎国民自卫军司令,因维护君主立宪制而于1792年8月人民再次起义后进往荷兰。1799年返国。1830年在"七月革命"中任国民自卫军司令,帮助推翻波旁复辟王朝。——作者 此时,在美国国内,除正规军外,各州的国民警卫队也都动员起来;纷纷要求成为派往海外的第一支部队。这给陆军部长贝克出了一道难题,他对麦克阿瑟说:"但愿我们能有一个师,兵员来自各个州,这样,每个州都会因为在第一批送往海外的人员中有他们的男儿而感到骄傲。"麦克阿瑟建议贝克将26个州国民警卫队各师的编余部分合在一起,正式编成一个师,并说这个师来自全国各地,就像一条横跨长空的彩虹一样。贝克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并把这个新组建的师(第42师)就取名为"彩虹师"。他还决定由参谋部的威廉·曼准将担任该师师长,并让麦克阿瑟任参谋长。麦克阿瑟惊恐地说他还不够格,可贝克却说:"你错了,你现在就是一名上校,我马上签发你的委任状。"这样,麦克阿瑟便荣幸地被破格提拔为上校师参谋长。由于曼准将年事已高,不久就要退休,因此他对麦克阿瑟放任不管、言听计从,任由后者处理军中事务,使麦克阿瑟成为该师的真正支配者。 1917年10月,拥有2.7万人的彩虹师前往法国。到达前线后不久,麦克阿瑟遇到了平生第一次重大挑战:设在肖蒙的远征军司令部中有些参谋对麦克阿瑟凌驾于彩虹师师长之上感到不满。他们甚至掀起一次运动,要解散这个师,把官兵分配到别的师去。麦克阿瑟把这一企图看成是对他个人的侮辱与排挤,因此予以猛烈回击。他直接致电华盛顿进行申诉,鼓动组成该师的各州国会议员起来要求保持该师的完整,并通过他母亲到处说情。这一企图终于被制止,但从此他也与总司令潘兴手下的参谋人员结了怨,把他们(其中就有乔治·马歇尔)看作是他的死对头。他后来公开扬言,肖蒙远征军总部的头头们敌视和妒忌他,不给他授勋晋级,不让他.获得在战场上所赢得的荣誉。但他同潘兴本人的关系还不错,一直称赞他是"我父亲最优秀的门生之一"。(潘兴在菲律宾服役时,曾在阿瑟·麦克阿瑟的参谋部里任职。) 事实上,很少有人怀疑麦克阿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雄。他在作战中英勇无畏、精通战术、身先士卒、不避艰险。他经常在冲锋时率先攻入敌阵,同部属并肩战斗、患难与共,与官兵们结下了战友情谊,赢得了他们的钦佩和仰慕。他虽然是个爱慕虚荣、喜欢自夸的人,但他同时也夸耀他手下的士兵,一张嘴便说他们如何优秀,每次在他大出风头的时候总让他们一起跟着沾光。 1918年2月中旬,麦克阿瑟率彩虹师开进洛林南部吕内维尔防区的堑壕中。很快他便在一次夜袭中证明自己是远征军中最引人注目、最英勇无畏的军官之一。那是2月26日夜,他一身乔装打扮,手提马鞭,脸上涂泥,未报告师长就随法国人的突击队去袭击德军阵地。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而残酷,最后大约有600名德国人被俘,其中有一名德军上校是麦克阿瑟用马鞭击中擒获的。由于在这次行动中的突出表现,他获得了首枚法国十字军功章和美国的银星章。在另一次战斗中,麦克阿瑟为了查清敌人阵地的情况,组织了一个夜间侦察小分队,并亲自随小分队一起行动。在前进途中,他们遇到敌军火力的猛烈射击,结果其余的人都死了,只有麦克阿瑟一个人活着返回阵地。他把这次幸免于难看作是上帝保佑的结果。 提起麦克阿瑟非同一般的勇气,他的师长这样说道:"在英雄主义和勇敢行为非常普遍的地方,他的勇敢是很杰出的。"有一次敌军进行炮击,他镇静地坐在指挥所里无动于衷,他身边的参谋人员都为他捏着一把汗,他却对他们说:"整个德国还没造出一发能打死麦克阿瑟的炮弹。" 彩虹师在洛林地区坚守达4个月之久。这期间,麦克阿瑟因"沉着冷静和高度勇敢"而再次获得十字军功章和美国的服务优异十字勋章,还因中过毒气而获得紫心勋章(授予作战中负伤的军人)。他的照片经常出现在报纸上,其与众不同的着装成了他的象征:头戴一顶软帽,身穿高领毛线衫,脖子上围着长围巾,腿上绑着闪光的裹腿,手里拎着马鞭。这身引人注目的装束使得新闻界很快便生动地称他为"远征军中的花花公子"。当有人间他为什么打扮得与众不同时,他回答说:"只有你不服从命令,才能使自己出名。 " 正当麦克阿瑟在法国的堑壕中与敌拼杀之时,他的母亲则在为儿子的升迁而到处游说。她不断地写信讨好她儿子的上司,其中包括潘兴将军。她在给潘兴的信中追忆了他们昔日的友情,讲述她同陆军部长贝克的私交,并津津乐道她儿子在西点军校时的优异成绩,最后恳请他提拔麦克阿瑟当将军。这封信到底起没起作用不得而知。不过,就在彩虹师撤出前线阵地的第5天,即6月26日,38岁的麦克阿瑟被提升为临时准将,她母亲知道这个喜讯后马上给潘兴写信表示感谢,并说:"你决不会发现我的儿子是不合格的"。 在这一年的春夏,德军在西线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攻势。从3月21日开始,鲁登道夫指挥德军在索姆河突破了英法防线,并于4月间在佛兰德地区大举进攻。到6月份,德军的攻势在亚眠、佛兰德和马思河形成伸向英法战线的三个突出部,推进至距巴黎只有40英里的蒂耶里堡。7月15日,德军在马思河突出部再次发动孤注一掷的进攻,企图前出到英法联军的后方,随后向巴黎方向发展进攻。 此前,麦克阿瑟指挥的彩虹师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后,于7月4日重返前线,先后配属给兰斯附近的法国第4和第6集团军。这一地区是德军重点突击目标。当7月15日凌晨德军发动进攻时,麦克阿瑟指挥彩虹师勇猛而顽强地投入了战斗。在一次出击中,他亲自指挥一个营向敌军发起进攻,第一个跃出战壕,冒着枪林弹雨向前冲去,并高喊:"跟我来!"于是士兵们呼喊着冲了上来,与敌短兵相接,最后夺取了战斗的胜利。这一情形不禁使人联想起老麦克阿瑟在米申岭战斗中的英姿。在这次战役中,麦克阿瑟还试用了一些新的战术,如主动放弃第一道防线,诱敌进占,然后以重炮实施集中射击,大量杀伤敌有生力量。至8月5日会战结束,突入的德军被赶回马恩河北岸,协约国方面从此夺取了战略主动权,而麦克阿瑟则因作战英勇又获得两枚银星章和一枚法国十字军功章。 经过这次战役,彩虹师几乎伤亡了一半兵员。因此战役结束后,该师后撤进行休整和重建,得到9000名新兵的补充。期间,麦克阿瑟调往该师第84步兵旅任旅长。9月10日,该师重返前线,隶属潘兴将军指挥的美国第l集团军,参加了由美军单独组织的圣米耶尔战役。麦克阿瑟在这次行动中又获两枚银星章。 9月下旬,协约国军队对德军开始发起总攻。彩虹师配属给美国第5军,参加默兹一阿尔贡进攻战役。战役初期,美军在进攻夏蒂隆山时一度受挫。麦克阿瑟在战斗中严重中毒,几乎双目失明,但他拒绝去医院,坚持留在阵地。一天晚上,第5军军长来到他的指挥部,对他说:"决给我拿下夏蒂隆,否则给我一份5000人的伤亡名单。"麦克阿瑟坚定地说:"若拿不下夏蒂隆,你就把全旅官兵列入伤亡名单,并把我的名字列在首位。"10月14日,美军恢复进攻。麦克阿瑟巧妙地调动兵力,连续组织进攻,一举夺下288、242高地和夏蒂隆山,完成了预定作战任务。战斗结束后,他被第二次推荐授予国会荣誉勋章并报请晋升少将。但由于大战临近结束,所有将官的晋升都被冻结。因此这两项提名也被否决,代之以第二枚服务优异十字勋章和第二枚紫心章。在向他颁发的服务优异十字勋章的嘉奖令中有这样一段话:"(麦克阿瑟)在召集打散的部队和重新组织进攻方面表现出坚定的意志和巨大的勇气,从而有可能获得胜利。在勇气支配一切的战场上,他的勇气是最有力的决定因素。" 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弹药充足、士气高昂的彩虹师于11月4日重返前线,受命向色当方向追击德军。为了与法军抢功,总部作战处长马歇尔上校经参谋长德鲁姆将军同意,于次日夜向美军部队下达了一道命令,要求他们不要错过黑夜利于全力推进的有利时机,一举拿下色当。但命令的最后一句话却导致了混乱的发生。那句话是:"战斗分界线将被认为不具有约束力"。结果,美军指挥官们把这句话理解为允许他们开展一次向色当进军的竞赛。 当时,麦克阿瑟的彩虹师作为先头部队离色当不到3英里,师的观察哨可以清楚地看到默兹河对岸色当城里的街道。麦克阿瑟计划第二天渡过默兹河进攻色当。但就在这时,接到总部上述命令的第1师却径直从后方涌向彩虹师,部队顿时混作一团,乱成一片,道路被各种车辆挤得水泄不通。麦克阿瑟对这种混乱局面既震惊又气恼,当他到前面去查看情况时,第1师的一个年轻少尉把这个着装特别的准将当成德国人而将他抓了起来,解除了他的武装,直到有人把他认了出来,他才得以释放。 这次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引起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过后,麦克阿瑟公开把这件事当成一个大笑话,并一直对此耿耿于怀。他曾经看过那道引起混乱的命令,也肯定知道那是乔治·马歇尔写的,因此他认为马歇尔应对所造成的混乱及他精心制订的攻占色当的计划的破产负责。马歇尔与第1师的特殊关系(他曾任第1师参谋长)更加重了麦克阿瑟对他的疑虑:难道不正是马歇尔的命令纵容他的第1师伙伴进入彩虹师的地盘,急急忙忙抢在前头去打色当的吗?然而,不管是美军还是法军,不管是第1师还是彩虹师,都未能攻占色当。德国人直到最后宣布投降,一直坚守着这座城市。 11月11日凌晨5时,德国人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至此,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宣告结束。战争中,彩虹师在前线224天,实际战斗162天,为美军立下了赫赫战功,共伤亡14683人。身为该师主要指挥官的麦克阿瑟自然当属头功,成为大战中受勋最多的军官之一,也是被提升为准将的最年轻军官之一。他在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很少有人提出异议。在战争结束时,他 被提升为师长。彩虹师的全体官兵送给他一个金烟盒,上面刻着:"献给勇敢的人们中最勇敢的人——全师赠。" 12月1日,麦克阿瑟率彩虹师进驻德国波恩以南地区执行占领任务。第二年春,他以母亲患病为由申请回国,获批准。4月25日,他乘船抵达纽约。令他失望的是,码头上冷冷清清,无人来欢迎这位战功卓著的一师之长。正是:彩虹横跨美利坚,无奈雨过不再现。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