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当新文学运动起来时,白话诗可算是最初的试验。但那时做白话诗的人,大都是半路出家的和尚。像胡适,周氏兄弟,沈尹默,沈兼士,李大钊诸先生旧诗都很有根底,所以也一时不容易打破旧型式的限制。正如胡适先生在《蕙的风》序文里说:“当我们在五六年提倡做新诗时,我们的‘新诗’实在还不曾做到‘解放’两个字。”又说那时的新诗“大部分只是一些词曲式的白话诗——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新诗”,但是这话用在刘半农先生身上是不大对的。他最早发表的《新青年》上的作品如《学徒苦》、《除夕》、《灵魂》等或仿汉乐府音节,或采取五言体裁,不能算“真正的新诗”以外,其余各诗便在今日看来仍然不失为上品的艺术。像那首无韵长诗《窗纸》,幻想之丰富,用笔之灵活,格式之新奇,现代新诗人中还少有做得出来的呢。好像听见周作人先生十年前说过一段话:“我所见三个具有天分的诗人,一个是俞平伯,一个是沈尹默,一个是刘半农”。前二人的作品我读得很少,不敢冒昧同意,至于刘半农先生在五四时代新诗标准尚在渺茫之时,他居然能够打破藩篱,绝去町畦,贡献一种活泼新鲜的风格,而且从容挥洒,谈笑自如,没有半点矫揉造作之态,不是天分过人,何能如此? 他的诗集如《瓦釜集》之类今已绝版,我仅看见半部《扬鞭集》就勉强以这个作为批评的根据吧。大约《扬鞭集》的诗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接着五四以来的径路发展,用的是旧式诗词的音节,但排斥了富丽的词藻,略去了琐细的描写,而以淡素质朴之笔出之。如《卖乐谱》,《忆江南》、《秋歌》,《记画》,《侬家》,《阵雨》,《归程中得小诗五首》之例皆是。今举其《侬家》一首让读者赏鉴赏鉴: 君问侬家住何处,去此前头半里许,浓林绕屋一抹青,檐下疏疏晾白纻。 读了这首诗,天然会想起《辍耕录》所记揭曼硕盘江遇水仙诗:“盘塘江上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庭前一树紫荆花。”也有用白话写而仿古诗格式的,如思祖国而作之三唉歌仿汉梁鸿《五噫歌》,但变化得一点痕迹都没有,却是难得。其歌云:得不到她的消息是怔忡,得到了她的消息是烦苦,唉! 沉沉的一片黑,是漆么? 模糊的一片白,是雾么?唉! 这大的一个无底的火焰窟,浇下一些儿眼泪有得什么用处啊,唉! 第二类完全采用方言。1896年驻京意大利使馆华文参赞卫太尔男爵在北京专搜民歌编成一部《北京歌唱》,他在30年前就能认识这些歌谣之中有些“真诗”,并且说:“根据这些歌谣之上,根据在人民的真感情之上,一种新的民族的诗也许能产生出来呢。”胡适之先生讨论道:“现在白话诗起来了,然而做诗的人,似乎还不曾晓得俗话里有许多可以供给我们取法的风格与方法,所以他们宁可学那不容易读又不容易懂的生硬的文句,却不屑研究那自然流利的民歌风格,这个似乎是今日诗国的一桩缺陷罢。”但是半农先生似乎补足这缺陷了。他用江阴方言所拟的山歌,儿歌,用北京方言所作的人力车夫对话,无一不生动佳妙。前者如: 你乙看见水里格游鱼对挨着对? 你乙看见你头上格杨柳头并着头? 你乙看见你水里格影子孤零零? 你乙看见水浪圈圈一晃一晃成两个人? 原注:乙,疑问词,犹国语之可曾,吴语之阿。又: 河边浪阿姊你洗格舍衣裳? 你一泊一泊泊出清波万丈长。 我隔子绿沉沉格杨柳听你一记一记捣,一记一记一齐捣笃我心上! 又如拟儿歌集中也常见。有一首记他本乡沙洲地方残杀婴儿之风: “小猪落地三升糠”,小人落地无抵杠! 东家小囝送进育婴堂,养成干姜瘪枣黄鼠狼! 西家小囝黑心老子黑心娘,落地就是一钉靴, 嗡额!一条小命见阎王!(下略) 他拟民歌则声调悠长,含思宛转,而“游鱼”、“杨柳”之比兴,更足表现民间恋歌真实的精神与色彩。这精神与色彩是由十五国风六朝乐府传下来,一直到现在还保留在那些歌颂恋爱的五更调十把扇扇等等的平民文学中间的。他拟儿歌则立意直爽,措词简单,音节又很短促,正合乎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的口气。他不但于小儿的心理口吻揣摩毕肖而已,甚至还模仿小儿所唱种种无意义的声调,好像“气格隆冬祥”(像锣鼓之声,小儿每喜言之,含有“拉倒完结”之意)“瓦哒渤伦吨”(大约是小儿用以形容炮声的)你想,普通文人那肯注意及此。 用北京方言发表在《新青年》上的则有《车毩》、《隔着一层窗纸》等,《扬鞭集》则有《面包与盐》、《拟二曲》等等,今引《面包与盐》于下: “老哥今天吃的什么饭?” “吓,还不是老样子!——两子儿的面, 一个錋子的盐, 搁上半喇子儿的大葱。” “这就很好啦! 咱们是彼此彼此, 咱们是老哥儿们 咱们是好兄弟。 咱们要的是这么一点儿。 咱们少不了的可也是这么一点儿。 咱们做,咱们吃, 咱们做的是活。 谁不做,谁甭活。 咱们吃的咱们做, 咱们做的咱们吃。” “对! 一个人养一个人, 谁也养得活。 反正咱少不了的只是那么一点儿;咱们不要抢吃人家的,可是人家也不该抢吃咱们的。”(下略,引号都是本文笔者加上去的) 中国劳动者欲望是这样低微,真不愧为平和忍耐的民族。而且自己做自己吃,谁不做谁不活,所代表的又是何等高尚的精神?可是连“两子儿的面,一个錋子的盐,半喇子儿的大葱”也不给他们时,又将怎样?社会不平等的制度和残酷的经济压迫,不是连他们这个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也剥夺了吗?不是教他们愿意将大量的劳力换些许的粮食也成为不可能吗?冤酷的申诉,血泪的呼号,却在这样温和平淡的言辞里表现,而其对读者刺激之烈与感动之深胜过空空洞洞的标语口号式的革命文学百倍,作者艺术手腕之高于此可见了。第三类为创作的新诗,如《一个小农家的暮》,《稻棚》,《回声》,《巴黎的秋雨》,《两个失败的化学家》,《尽管是耻辱的门》,《母的心》,《战败了归来》,《巴黎的菜市上》,《劫》,《梦》等等,都是极有意境的好诗。但大概无韵的自由诗居于多数。 第一类作品不脱旧诗词窠臼,我们现在不必加以讨论,第三类作品五四以后四五年中虽然风行一时,拿现在新的标准来看,也不见得怎样希奇。惟有第二类作品似乎是刘半农有意的试验,也是他最大的收获,因为言语学者不一定是诗人,诗人又未必即为言语学者,半农先生竟兼具这两项资格,又他对于老百姓粗野,天真,康健,淳朴的性格体会入微,所以能做到韩干画马神形俱化的地步。中国三千年文学史上拟民歌儿歌而能如此成功的,除了半农先生,我想找不出第二人了吧? 不过我们须知道这种拟歌,只是半农先生的一种文艺游戏,是“不可无一,不能有二”的新诗坛奇迹,我们万万不能学,也不必学的。民歌虽具有原始的浑朴自然之美,但粗俗幼稚,简单浅陋,达不出细腻曲折的思想,表不出高尚优美的感情,不能叫做文学。我们从它扩充发展,如杜甫、白居易等人采取古乐府格调,另创新作,才是正当的办法——卫太尔男爵和胡适之先生所希望于我们者正是如此。若一味以模仿为能事,虽然像半农先生之维妙维肖,对新诗前途仍无贡献之可言。因为此等民歌现存者何止千万首,我们只须费点功夫采集起来就够欣赏了,何用文学家再来辛苦创作呢?听说亡清末年,北京一班纨袴王公往往故意化装为乞丐,徉徜酒肆茶寮之间引同辈之笑乐,半农先生之拟民歌也可以说是受这种游戏心理所驱使。若我们错认这种模仿行为当做最后目的,那就好像王公们抛弃其安富尊荣的生活真的永远当乞丐去了。岂不成了笑话吗? 这是两年前一篇旧稿,因其中论刘半农先生拟民歌一段,自觉尚不失为一种意见。现在“大众语”问题的争论,正在甚嚣尘上之时,我发表此文,也许要挨骂,但我对文学的理论是始终赞成知堂老人的贵族化的,知我罪我,只好听凭读者了。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