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奥索雷斯家的那座巨宅位于新广场一个背阴的角落里,房子正面的装饰过于奢华,反显得俗气;和俱乐部那座建筑一样,一块块方石由于潮湿已经发黑;潮气顺着墙根一直蔓延到屋顶。
  走到大门口,安娜停住了脚步。她仿佛感到寒冷似的打了个寒颤。她朝对面附近的街口看了一眼,那儿阳光灿烂,视野开阔。阿基拉街的路面很陡,从那儿可以眺望远山和山脚下绿茵茵的闪闪发亮的草地。麻雀叽叽叫个不停,它们一刻也不安宁,在广场上、屋顶上飞来飞去,仿佛因不久就要去作冬季旅行,此时正向人们告别。
  “佩德拉,别敲门,我们去散一会儿步吧。”
  “就我们俩?”
  “对,就我们俩。我们到草地上去,到田野里走走。”
  “可是,小姐,草地上挺潮湿的。”
  “我们可以找一条偏僻的没人走的路走。你是这儿的人,熟悉这儿的路。你知道我们从哪儿走不会碰到人?”
  “可是,路太烂了……”
  “不怎么烂了,太阳可能已经把地晒干了。我这双鞋子不怕潮。走吧,佩德拉!”
  安娜像个任性的小女孩那样恳求着。从她的表情看,很像析求天恩的虔诚的信徒。
  佩德拉吃惊地看了看女主人。她从来没有看见过她眼下的样子。平时那种冷漠的神态,那种表面沉静内心似乎隐藏着忧愁和疑虑的神情,现在怎么不见了呢?
  这女仆年龄约二十五六岁,头发呈橘黄色,皮肤白净,五官端正。她的美貌虽能激发情欲,却难以使人产生好感。她竭力掩饰自己的乡音,说起话来装腔作势,更使人觉得不舒服。她曾经在不少大户人家当过女仆。她生性活泼,喜这喜那,而金塔纳尔家却很平淡,无论是她,还是别人都没有发生什么风流韵事,主人和仆人像泥塑木雕一样,所以,她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堂维克多也许是个喜欢拈花惹草的老头,但平时他的越轨行为也只是对她细细地瞧上一眼,或者对她说上几句不担任何风险的奉承话。女主人呢,言语很少,疑虑重重;有时倒很坦率,有时却滴水不漏。不过,佩德拉确信,她家女主人也对生活感到厌倦。这侍女利用一切机会取得庭长夫人对自己的信任。她显得非常殷勤谨慎,也装做十分恭顺的样子。在她看来,后面这一点是最不易做到的。
  女主人进行忏悔后,不顾路面潮湿,很想单独到旷野里去走走,这引起了佩德拉的疑虑。她不同意这时去散步,不为别的,只是想看看女主人会任性到什么地步。
  她们沿着阿基拉街往坡下走,走到尽头是横穿而过的通向马德里的公路。
  “别从那儿走,”女主人说,“从这儿走吧,我们到玛丽一佩巴泉去。”
  “这个时候没人上这些地方去,路可能已经干了,太阳还没有下山。您瞧,泉水就在那儿。”
  佩德拉将下面洼地上一行白杨树指给女主人看。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这个时候的那些白杨树像镀上了一层金银。道路虽相当狭窄,但平整结实。路的两旁是一片片牧场和菜园,牧草长得又高又密。无论是牧场还是菜园都靠城里的水进行灌溉,这儿的土地比别的地方肥沃。绿茵茵的牧场点缀着蓝黑色的向日葵,宛如一块厚实的天鹅绒地毯,在夕阳反射下,闪闪发亮,光彩夺目。安娜沐浴在阳光下,愉快地眯起了眼睛。地上散发出的阵阵凉气使阳光变得温和宜人。
  小道的两旁是忍冬和黑莓树篱,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棵树于粗壮、呈黑色的榆树挺立,树冠巨大,活像扑克牌中的梅花“A”。光秃秃的树顶抽出几根嫩枝,微风一吹,顶尖的那几片叶子晃动起来,发出响板似的声音。
  “您瞧,夫人,真奇怪啊!这些树的树枝只有顶端才有几片叶子。”
  佩德拉东看一会儿,西看一会儿,接着便在树篱上采摘鲜花。时而花儿刺破了她的手指,时而黑莓勾住了她的衣服,弄得她又是叫喊,又是欢笑。刚才她们走过几条名声不太好的偏僻小道,来到草地上,佩德拉见自己单独和女主人在一起,便对她显得随便一些。
  佩德拉不相信庭长夫人会突然变得这么虔诚。
  “刚才她忏悔了整整一个小时,在她得到宽恕站起来时,她脸上显出像得到神灵启示似的表情。眼下她又跑到这郊外来散步……我不相信她真的这么虔诚,我们等着瞧吧。”
  安娜的这个侍女在算计,在想像,她总喜欢追根究底,想知道结果。她原本已见到了自己的赏钱——那一枚枚金币在叮当作响,但女主人突然显得这么虔诚,这使事情变得复杂起来,出现了对佩德拉来说也是新的情况。
  她们来到了玛丽一佩巴泉。泉水位于粗壮的栗树树阴下,树干被刻得满是疤痕,一般都是人名的缩写,也有的写上全名。从远处见到的那一排白杨树像一道防护墙,使这个地方更为隐蔽,太阳下山时更加阴凉。东边是一座山丘,它成了泉水周围这个大自然形成的宁静地区的屏障。泉水虽位于洼地,但景色宜人。两边是一片高低不平的菜地,各种蔬菜犹如一阵阵碧波绿浪;从那儿可以望见雾霭茫茫的远方。科尔芬山高耸入云,山峰异常陡峭,它的一旁是一块隐没在山丘中的谷地。夕阳使周围的气氛非常宁静,阳光里仿佛有一层闪闪发光的尘埃在浮动。透过这层尘土,青紫色的科尔芬山便呈现在眼前。
  安娜在一棵替泉水遮阴的栗子树露出地面的树根上坐下。她观赏着两边如同被焰火照亮了的山坡,梦幻般地聆听着流向草地的涓涓溪水的柔声细语。麻雀和燕雀在栗树的枝条上跳来跳去,片刻也不安宁,嘴里总是吱吱呀呀叫个不停。干枯的树叶不时地从树枝上掉下来,落向泉水,在水面上打了几个转,便缓慢地朝狭窄的水渠漂去。随后,又顺流急下,消失在溪水中,平静的水面迅即掀起银白色的波澜。一只白鶺鸰(在斐都斯塔称为“洗衣妇”)啄着地面,毫不畏惧地在安娜面前跳来跳去,因为它非常相信自己那一对灵巧的翅膀。它转着圈子,尾巴扫着尘土,时而蹿到水边喝水,时而跳上树篱,好奇地钻进黑莓低矮的枝条中间,一会儿它又钻了出来,总是那么活泼,那么快乐。接着,它一动不动地停了一会儿,仿佛在思索着什么;突然它仿佛受了惊,也可能产生了疑虑,竟无缘无故地展翅飞走了。开始时,它飞得又直又快;随后飞得慢了些,忽高忽低,最后消失在被夕阳染成紫红色的空中。安娜一直注视着在空中飞翔的“洗衣妇”,直到它消失。“这些小动物,”她想,“有知觉,有愿望,甚至也能思考……这只小鸟突然产生一个念头。它对这个阴暗的地方厌倦了,便展翅飞走,寻找光明,寻找温暖和广阔的空间。它多么幸福!我感到厌倦,这也是非常自然的事!”她庭长夫人本人也对自己生活的那个阴暗的地方感到厌倦了。讲经师给她许诺的是新的东西吗?是值得爱慕的吗?刚才她对他说,自己孩提时代曾有过一阵宗教狂热,后来,她那两个姑妈和斐都斯塔的女友们又使她摒弃了这种带有虚荣心的宗教热情。对此,讲经师是怎么说的呢?讲经师的话她还记得一清二楚,那从忏悔室百叶窗的小方格里传出来的柔和的话音现在还萦回在耳际。他的话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只是她已记不得原话了,大意是这样的:“我的孩子,您在认识主以前便怀有愿望寻找他,可是这种信仰不完全是纯正的;后来你又产生了蔑视,使信仰受到了损害,但这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她记得很清楚,他是说“一点”。讲经师在忏悔室里说的话和他在布道坛上说的不一样,这是她现在才发现的。在忏悔室里,他说的话亲切动人,说的道理也很对,这是她在词藻优美的书中无法读到的。他会给她打比方:“我的孩子,您在河里游泳、划水时,将河水搅浑了,就像我们平常见到的那样。后来,您在沙滩上发现了一小块金子,金子小得很,连一个比塞塔也不值,您会以为自己成了百万富翁吗?您会以为自己发现了这一小块金子就会发财吗?您会认为河里流淌的全是价值五个杜罗的铸有国王头像的金币,而这些金币又是您的吗?显然这是十分荒唐的。然而,正由于这样,您会轻蔑地丢弃那金子,挥动手臂,双脚拍水,溅起阵阵水花,继续在水里游泳,再也不去想您在沙砾中发现的那一小块黄金吗?”这个比方打得恰到好处。她仿佛见到自己穿着无袖泳衣,在榛树和核桃树树阴下的河水里划水;而讲经师则穿着洁白的法衣,跪在河岸边,双手合十,请她不要抛弃那一小块金子。语言的说服力就在于说出来的话能看得见,摸得着。听了讲经师那一连串和美、新鲜、充满天国欢愉的言语,她激情满怀,在有许多横木条的窗子前她敞开了心扉,说了一些平时和他人说话时从来没有说过的话。讲经师在里面默默地听着,等她把话说完,忏悔室里的人颤抖着声音说:“我的孩子,您的悲伤与充满幻想和疑虑的经历值得我好好思索。您的灵魂是崇高的。仅仅由于在这个场所,我无法对忏悔人进行赞扬,我也不能告诉您金子在哪儿,污泥在哪儿……我更无法让您见到,您身上的金子比想像的还要多。不过,您仍是一个病人。凡是上这儿来的人灵魂都是有病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说忏悔的坏话。忏悔不仅是一种神圣的制度,而且,从世俗的角度看,也很有好处。您难道不理解(任何人都能理解)这种治疗灵魂疾病的医院对灵魂有病的人来说是很需要的吗?”讲经师还谈到新教办的报纸为解释心灵上的问题而作的辅导。“新教的教徒们由于缺乏精神之父,便只好求助于报刊,这不是很荒唐吗?”教区法官说完,哈哈大笑。
  ①西班牙古币名。
  接着他又说了一些话,内容是这样的:她不应该去那里只为了求得对罪孽的宽恕;灵魂和躯体一样,也需要治疗,需要讲究卫生;忏悔神父是个保健医生。有的病人不服药,有的病人隐瞒自己的病情,有的健康人不尊重养生之道,这等于害了自己,也等于欺骗了自己。同样的道理,一个有罪孽的人,或掩饰自己的罪过,或不如实进行忏悔,或敷衍搪塞,或不遵循应遵循的精神法则,这也是在损害自己,欺骗自己。要治好灵魂的病,光听一次讲经是不够的;不带着自己平时不加注意的老毛病去听讲经,就等于不想真的恢复健康。由上述这一切可以得出合乎情理的结论,除了遵守所有的宗教戒律外,还得经常进行忏悔。忏悔不能流于形式。一个人真想治好自己灵魂上的毛病,一定要选择好忏悔神父。然而,一旦选择好了,就应该将他看成真正的精神之父;或者不用宗教的话说,将他看成知心兄长,心里苦恼时,找他求得宽慰;心里有什么欲望,跟他彼此沟通;有了他能增强信心,消除疑虑。这一切即使我们的圣教不要求这样做,按一般的常情也应该这样。圣教从最高的教义到礼仪上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庭长夫人对那种将信仰和情理统一起来的说法很感兴趣。她今年已二十七岁,却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言论。她只是没敢向讲经师提问题,不过,以后会有时间的。
  一只衔着一颗麦粒的麻雀飞到安娜的面前,目空一切地瞧着她。安娜回想起大祭司,他的特点就是像鸟类。
  里帕米兰先生是个好人,可他哪里在听忏悔呢?完全是例行公事,从来没有对她进行任何教诲。除了她的婚事,跟他忏悔了这么多年一无所获。这可怜的老头子老是说他对庭长夫人的罪孽了如指掌,他总是用这样的话安抚她:“好的,好的,再往下说吧;还有吗?再往下说……念三遍《天主经》,一次《圣母经》,再施舍点什么就行了。”这真是个怪人!堂卡耶塔诺什么时候跟她谈起过她有什么样的习性?可是,讲经师一上来就说她的气质非同一般。这个情况,还有其他一些情况都应注意到。这种说法完全是新的。
  另外,安娜还高兴地发现,堂费尔明跟她说话时,将她看成是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他对她谈到许多书的作者,认为她是熟悉的;他还随意用了不少术语,却没有对她进行解释。
  多么崇高!什么是美德?什么是神圣?那就是最好的道德,最神圣的事物。美德是指心灵的美和外表的整洁,这对品德高尚、爱好整洁的人来说是容易办到的。对不喜欢服装洁净、不爱用水的懒散的人来说,整洁是一种折磨,是办不到的事情;而对一个正派的人来说(他是这么说的),这是生活中最迫切的需要。宗教没有将道德之路说成是艰难的道路,对于沉陷于罪孽之中的人来说,才是畏途。能改过自新的人总是处于警觉状态的,只要叫唤他一声,他就过来了。培养美德,开始时,只需做出与习惯势力不同的微小的努力,由于有了速度和善良的“惯性”,第二天就不用费劲了。这符合力学的原理(德·帕斯先生是这样说的)。可以给美德下一个定义:心灵稳定平衡;也可以说是一种欢乐,是阳光灿烂的晴天;是一阵阵芬芳清爽的微风。有道德的灵魂是上帝赐予的、各种美德能像鸟儿一样愉快鸣啭的鸟笼。她常常抱怨的那种忧郁心情是她对即将得到的美德的思念;她像思念故乡一样思念它。道德的修养还有技巧和熟练的问题。通过斋戒、禁欲来进行德行的修养,当然是非常符合圣教教义的做法,但也有其他的方法。就是在我们喧闹的城市生活中,也有希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这时,庭长夫人竟将她认为非常狭小、单调、凄凉的斐都斯塔视为巴比伦城了。她读过圣奥古斯丁的书,书上那个神圣的主教喜欢宗教音乐,他不是为了让耳目得到享受,而是为了净化灵魂,这点她不是还记得吗?所以,一切艺术是这样,对大自然的观赏也是这样,就是阅读纯历史、纯哲学著作也能达到净化灵魂的目的,使它达到神圣的境界。为什么不行呢?当你进入更高的境界后,就能把握住自己,不怕诱惑,只怀有审慎的担忧。这时,就会发现以前许多危险的现象现在就不一样了。比如,阅读禁书对弱者来说,犹如毒药,对强者来说,却是一服清肠的泻药。对于有一定抵抗力的人来说,坏事却从反面对他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讲经师没有讲他自己是不是能抗御一切的强者,可她猜测他是这样的人。总之,讲经师讲的道德和信仰,和她两个姑妈对她说的大相径庭,和那种她作为例行公事学会的庸俗的顶礼膜拜也完全不同。对,和人们教给她的那种枯燥乏味的拙劣的教义相比,真正的宗教更符合她少女时期的梦想,与洛雷托山上的幻觉更为接近。讲经师答应改日再给她讲更多的东西。这么一来,她将能领略、感受到多少新的事物!她有了这样一位情同手足的兄长,该有多幸福!她能和他谈谈上面说到的这些事情,谈谈最有趣、无疑也是最高尚的事情!
  有关她个人的问题,也就是安娜的罪孽,他们谈得不多。讲经师只是一般地说了说,他认为对情况了解得不够,需要进一步了解。
  想到这儿,庭长夫人感到有些惶惑。他已经宽恕她了,可她还没有丝毫提及自己对堂阿尔瓦罗的倾慕。是的,这是一种倾慕。眼下既然认为自己已克服了这种罪恶的冲动,她愿意正视这个问题。这是倾慕,用不着为自己的错误加上伪装。她只是泛泛地谈了谈自己丑恶的念头,因为她觉得具体地说出自己对谁产生倾慕,说出这个男人是谁,他有什么表示,存在什么危险,那是不体面的,对她自己来说,也是不公正的。然而,她该不该这样做呢?也许是应该的。可是,她这样做不是无缘无故地让堂维克多丢脸吗?因为无论在愿望上还是事实上她都是忠于他的,而且永远会忠于他。尽管这样,她在忏悔时,还应该将那个问题说得具体一点。她得到宽恕了吗?明天她能心安理得地去领受圣餐吗?这不行,绝对不行,她不去领圣餐。她准备装头痛待在家里,下午再去忏悔,再过一天去领圣餐,这个打算很好。她次日不去领受圣餐的决定使她高兴得像个孩子,像放了一天假一样。晚上她可以按照新的方式来思考宗教和道德方面的一般问题,不必考虑自己配不配迎接圣体的事了。她要把这件事往后拖一拖,喘口气。现在她觉得可以尽情地高兴高兴了,这愉快纯粹是由道德力量引起的,这一天也许就是道德大放异彩的一天。
  讲经师多么幸福!他整个身子都沐浴着愉快的道德之光,心中有许多鸟儿像天使合唱队一样在为他歌唱,所以他才永远脸带微笑。当他在堤岸漫步时,在那群心灵懒散、精神狭隘的斐都斯塔人中间,他显得多么优雅!他的气色也很好!
  斐都斯塔,斐都斯塔埋没了这个珍宝!讲经师怎么不当主教呢?天知道!她虽说也可以过另一种生活,但为什么只当了斐都斯塔的前庭长夫人?演出舞台的位置是次要的,关键是节目要丰富多彩。面前这只小鸟没有灵魂,它靠翅膀飞翔。我有灵魂,我要用心灵的无形翅膀,在纯洁的闪闪发光的道德天地里飞翔。
  她打了个寒噤,回到了现实中。周围已是黑洞洞的,天上乌云密布,太阳躲在乌云里,杨树后太阳留下的一丝余辉,犹如一块紫红色的布。天突然黑下来,气温骤降,刺耳的蛙鸣声从附近草地上的一个水坑里传来,像是在为太阳送行,也像野蛮的异教徒为从东方渐渐趋近的黑暗唱赞歌。那神秘的一丝夕阳的余辉消失后,像孩子们呼叫一般震耳欲聋的瀑布声更响了。
  “佩德拉,佩德拉!”她大声地呼唤着。
  没有人答应。这侍女上哪儿去了呢?
  一只蹲在粗大树根上的蛤蟆眼睁睁地望着庭长夫人。它离安娜的裙子只有一扌乍远。她害怕地叫了一声。她觉得那只蛤蟆好像已经听到了她的心声,这时正在嘲笑她想入非非。
  “佩德拉,佩德拉!”侍女没有答应。蛤蟆仍在盯视她,使她感到厌恶和恐惧。
  佩德拉来了。她流着汗,脸红红的,呼吸异常急促,几小缕金色的鬈发垂到眼睛上。刚才她见女主人在想心事,便离开她到自己表兄安东尼奥的磨坊里去了。磨坊离那儿不远,只有一箭之遥。
  安娜盯视着侍女的眼睛,她也目不斜视,以探询的目光瞧着女主人。磨坊主安东尼奥(即她的表兄)喜爱她,这事女主人是知道的。佩德拉打算和他结婚,不过,要过一些时候,等他日子过得好一些,等她自己再长大一些。她常去看望他,免得这情火熄灭,这样,她老时便有依靠了。她将磨坊看成一只储钱罐,平时省下来准备操办婚事的钱就积储在那儿。安娜不知为什么,心里有点儿生气。佩德拉和磨坊主的恋爱到底怎么样了,这事跟她安娜又有什么关系呢?她盯视着佩德拉,细细地瞧着侍女的那副样子:有些凌乱的衣衫、难以掩饰的倦容、头上的汗水以及脸上的红晕,庭长夫人这样看她暴露了自己想掩盖也掩盖不了的好奇心。这姑娘在磨坊里干了些什么?这看起来并不重要的念头却死死地缠住了她,甚至使她感到痛苦,身不由己地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了。
  “我们走吧,天太晚了。”
  “是,夫人,天不早了。我们到家时都该点上灯了。”
  “不会的,还没有这么晚。”
  “到时你就相信了。”
  “你要是不在表哥的铁匠铺里耽误了时间……”
  “什么铁匠铺?那是磨坊,夫人。”
  佩德拉认为庭长夫人的口误是不怀好心。
  走到斐都斯塔最外面那几幢房子跟前时,天黑下来了。她们进城走的那条路叫“林阴大道”,两旁隔一段距离有一盏煤气灯,浅淡的灯光,映照着积满灰尘的合欢树叶。
  “你怎么将我领到这儿来了呢?”
  “这有什么关系?”
  佩德拉耸了耸肩膀。她们没有沿阿基拉大街往上坡走,却绕了个圈子,进了一条在斐都斯塔为数不多的新街。这条街上都是四层楼房,建筑式样大同小异,都有一条色彩既不协调而又刺眼的玻璃长廊。人行道有三公尺宽(对斐都斯塔这样的城市来说,这样宽的人行道显得有些过分了),一边有一排路灯,灯柱是铁制的,涂成绿色;另一边是一排树木,树木周围围着涂成绿色的木箱。因此,这条路叫“林阴大道”,实际上,它叫一八三六年胜利大街。天快黑的时候,工人们干完了一天的活儿,这人行道便是人们漫步的地方,这儿十分拥挤,每走几步总得停一下。女裁缝、制作背心的女工、熨衣工、镶边工、烟厂工人、火柴厂工人,还有军工厂工人、鞋匠、男裁缝、木工,甚至泥瓦匠和石匠(还不算其他行业的人)都相约在胜利大街的合欢树下见面,然后在那儿漫步一个小时。一双双脚踩在石头路面上,发出刺耳单调的声音。
  这种方式的散步几年前开始时只是一种滑稽的模仿。城里的姑娘们仿效贵族小姐的言谈举止、说话的腔调。青年工人装做绅士,挽着胳膊,装腔作势地在街上走着。久而久之,玩笑变成了习惯,白天冷冷清清、毫无生气的城市,一到夜晚便开始热闹起来,呈现出一种狂热的欢愉气氛,正如贝加亚纳家的聚谈会上人们说的那样,全城“穷光蛋”的神经都振奋起来。工厂车间里没有使完的力气使到外面来了。每天干单调的活儿变得僵硬的肌肉在这儿得到了自由的伸展。另外,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干了活,做了有益的事感到满足。姑娘们无缘无故地嬉笑着,她们你捏我拧,你碰我撞,五个一群,十个一团地凑合在一起;几群工人过来就更热闹了。他们拍肩打背,狡诈地放声大笑,有的假装生气地大叫大嚷,有的装做害羞的样子,这不是出于虚伪,而是在演喜剧。忸怩作态全都是假装的,不过,谁要是装得过分,就会被轰出“舞台”,羞得满面通红。谁的行为出了格,就可能挨耳光。一般说来,那儿人群的活动有一定的秩序,散步的人来来去去都是排列成行的。有几个公子少爷夹杂在一群一群的工人中。如果有个学生和店员对姑娘们说句恭维话,她们准会感到高兴。然而,如果哪个“穿礼服的”恭维得过了火,她们会假装火冒三丈,或者会羞答答地提出抗议,还会来几句讽刺挖苦的话。那些回家后还不知能不能吃到晚餐的姑娘,听到行人说她们长得漂亮,反而会生气,以谩骂回敬。情场上的老手对这种责骂并不介意,认为她们并无恶意,仍是一个劲儿地讨好她们,最后还是占到点便宜,如果有便宜可占的话。正派女子和沾上恶习的女人都毫无顾忌地在一起散步。从服装上看,她们没有什么两样,都穿得十分随便。虽说有的姑娘衣着整洁,但是,从那些从事体力劳动常常出汗的姑娘身上散发出来的总是一股刺鼻的气味儿。常从那儿走过的行人也许并没有发觉,但这种气味总让人厌恶,使人难过,因为这是一股贫困、懒惰、被抛弃的人的气息。许多漂亮的女人,有的健壮苗条,有的纤细甜润,但她们都衣衫褴褛,散发着那种臭气;其中多数人没有认真清洗,有的人还不梳头,发髻蓬松。那儿人声嘈杂,人们说话都大叫大喊,开怀大笑;有人吹口哨,有人唱歌。那些十四五岁、脸蛋像天使的小姑娘,听人谩骂和说下流话,不但不害羞,反而狂笑不止。去那儿的人都很年轻,岁数大一点的人没有那个雅兴。在那些男人中也许没有一个超过三十岁的。有些工人好端端的突然不说话了,本来很高兴,顷刻间变得闷闷不乐。在这些“无产者”中间也有几个“老风流”。
  安娜被包围在人群中,这是她没有想到的。不在人行道上走又不行,因为街上十分泥泞,这时又是递送邮件的时候,通向东站的这条道上车辆川流不息。
  人们给庭长夫人让开了一条道。那些胆大妄为的年轻人无礼地将脸凑近她。可是,当他们见到她那圣母马利亚一般慈祥秀丽的面容时,顿时肃然起敬。
  安娜走过去时,那些工厂的女工不再嘀嘀咕咕,也不再嬉笑。
  “这是庭长夫人!”
  “多漂亮!”
  她们和他们都是这样说的。这是自发的无私的称赞。
  “喂,美人,你妈妈万岁!”一个带加西利亚口音的安达卢西亚人竟然胆大妄为地叫嚷起来。
  他这番热情竟招来了他最尊敬的朋友的一巴掌。
  “太放肆了,你瞧,这是庭长夫人!”
  她的美貌是尽人皆知的。
  那些花花公子也说佩德拉是天使。她觉得很高兴。安娜微笑着,加快了步伐。
  “我们走到什么地方来了?”
  “这有什么关系?他们不会把您吃掉的,许多小姐都可以从这些老百姓身上学到他们的教养。”
  以往庭长夫人在这样的时刻也曾走过那儿,但这次她以敏锐的目光见到了什么,她从那群衣衫肮脏的人身上闻到了刺鼻的恶臭,听到了乱哄哄的喧闹声,也感受到了某种爱的愉快。看来,爱是一种普遍的需要。在那群乱哄哄的人中,有的人在窃窃私语,有的人郁郁寡欢,有的人嫉妒皱眉,有的人目光中闪烁着情火……在恬不知耻的对话中,在粗野的谩骂声中,在无礼的推推操操和野蛮的举动中,也有精美的“花朵”,她们知道什么是羞耻,她们虽然非常贫困,但有纯洁的幻想和对爱情的憧憬。
  安娜和穷人们分享了片刻欢乐。她想到自己,想到了自己那种只有牺牲没有任何欢愉的生活。面对自身的不幸,一种自悲自怜的感情油然而生。“我比这里所有的女人都可怜。我的女仆有她要好的磨坊主,他对着她的耳根说些悄悄话,使她面红耳赤;我在这儿听到欢笑声,产生了我从未体验过的激情……”
  这时,她们不得不在人群中停下来。人行道上出了事故。一个长着一头黑色鬈发。皮肤黝黑、身穿蓝衬衣的高个子青年大叫道:
  “我要杀了她,我要杀了她!放开我,我要宰了她!”
  他的伙伴们抓住他,想将他拉开。小伙子眼冒火星。
  “怎么回事?”佩德拉问道。
  “没有什么,”一个男人说,“是争风吃醋。”
  “对,”一个年轻女子大声说,“她如果不当心,他真的会掐死她。”
  “活该!这女的不是个东西。”
  穿蓝衬衫的年轻人硬是被他的朋友们拉出了人行道。路过庭长夫人身边时,他瞧了她一眼,只是有些心不在焉,因为他此时还在想着怎样出那口恶气。然而,她却从他那目光里受到强烈的触动。这是争风吃醋人的目光!嫉妒的人就是这样看人的。她觉得那双眼睛非常美,不仅美,而且有人情味!
  主仆俩终于走完了林阴大道,进入商业大街。店铺里射出的灯光照到街上,将泥泞潮湿的石子路面照得透亮。在斐都斯塔一家新开张的最豪华的糖果店的橱窗前,一群八到十二岁的孩子在为那些与他们无缘的甜食的质量和名称争论不休。他们只有靠想像才能领略它们的美味。
  年龄最小的孩子闭着眼睛津津有味地舔着橱窗玻璃。
  “这叫哨子糖。”一个孩子武断地说。
  “这灯真好看!这是松树灯,我知道……”
  这情景使庭长夫人激动不已。每当她见到穷苦人家的孩子站在橱窗前眼巴巴地盯视着里面的甜食和玩具时,她就觉得喉咙口堵得慌,不禁热泪盈眶。那些东西与苦孩子们无缘。她认为这是最残酷、最不公正的现象。眼下她也不知为什么,总觉得那些为自己根本吃不到的食品的名称争论不休的流浪儿是她的不幸的伙伴,是她的小兄弟。她想早点回家,那种见什么都会感到激动的情况使她感到惊讶。她怕旧病复发,心里十分紧张。
  “走快点,佩德拉,走快点!”她的声音非常轻微。
  “请等一下,夫人……那儿好像有人在向我们打招呼……对,是向我们!啊,是他们,没错。”
  “谁?”
  “巴科少爷和堂阿尔瓦罗。”
  佩德拉发现女主人微微有些发抖,脸色苍白。
  “他们在哪儿?在他们到来前,我们能不能……”
  她们已来不及躲避,堂阿尔瓦罗和巴科在她们面前站住了。小侯爵彬彬有礼地对她们做了一个手势,用隆萨尔的话来说,这是他表示幽默的一种方式。梅西亚正正经经地向她们问了好。
  一道道明亮的煤气灯光从新开张的糖果店里射出来,照得尚不习惯这么强烈灯光的斐都斯塔人眼花缭乱。堂阿尔瓦罗瞧着让煤气灯照着的庭长夫人,一眼就看出她已不是那天下午那个心猿意马的女人。他也不知为什么,那天她那种温和、坦率、平静的目光使他有些泄气,而眼下那种腼腆、紧张、急匆匆的一瞥却使他增强了信心,他觉得安娜已经屈服了,他胜利了。虽然情况不一定这么好,但他总喜欢给自己鼓劲。没有自信心就一步也前进不了。他还有很多路要走,而且要加快步伐。
  斐都斯塔几乎整年有雨,偶尔出现几个好天,人们便赶紧出去走走,吸点新鲜空气。不过人们常去散步的那些地方只有节假日才挤满了人群。为数众多的穷苦人家的姑娘不愿意让人看见自己天天下午都穿同一件衣衫。晚上情况就不同了。到了夜里,她们就可以穿得差些,去逛新区、商业大街和面包广场。面包广场有游廊,尽管比较狭窄。去林阴大道她们得晚一点,要等那些“痞子”都睡觉了才能去,还得找个去购买东西的借口,每个家庭都需要那么多东西!人们进入商店,却很少购物。商业大街是这种有点儿隐蔽的夜间漫步的中心。绅士们在宽阔的人行道上来回地走着,厚颜无耻地盯着站在柜台边的女士们看。女士们则一只眼睛瞧着商店新到的商品,另一只眼睛瞧着街上,一面讨价还价,一面捕捉街上男人飞快地投过来的献殷勤的目光。商店的店员多数是加泰罗尼亚人,但他们的卡斯蒂利亚语说得相当地道。他们态度和蔼,几乎个个都是漂亮小伙子。多数人都留着耶稣式的胡子。不少人面色红润,一双黑眼睛目光温和。他们又浪漫又平心静气地垂首而立,仿佛在说:“小姐,我心底里怀着一片深情……”“小姐,即使拥有约伯的耐心,我也……不过,我会耐心等待的。”
  ①即西班牙语。
  ②《圣经》中的人物,以忍耐力强著称。
  “啊呀,给你添麻烦了。”比西塔辛对一个穿海员领衣服的金发店员说,她已经上上下下让他搬了五十卷棉布。
  “不,不,太太!这是我应该干的……我非常乐意这么做……”做店员就是要不倦地干,不怕麻烦。
  比西塔辛总想给女仆做条围裙,但一直拿不定主意。前几天夜里她自己也说没有衣服穿了。
  “今年冬天我要一丝不挂了。”
  年轻店员和蔼可亲地微笑着。他不由自主地想着这个瘦削但体态匀称的女士在大雪纷飞的严冬里穿着单衣瑟瑟发抖的样子。
  “您别往坏处想,别以为我会真的那样。”她像个做了件冒失的事而感到惶恐不安的女孩子一样地说,一双笑眯眯的爬满了鱼尾纹的眼睛盯着那个店员,她还以为自己的眼睛明亮似火呢。那个加泰罗尼亚店员装做自己让那双媚眼迷住了的样子,答应每码布让价一枚小钱。
  比西塔辛胜利了。可是,她不知道同一卷布卖给奥布杜利娅时却让了她一枚大钱。所以,这个笑容可掬、留着耶稣式胡须的店员赚到的钱更多。
  正如《御旗报》记者说的那样,斐都斯塔漂亮的女人进了时装店就不想出来。她们什么都要看一看,翻一翻,把店员弄得神魂颠倒,同时和那些在人行道上漫步的公子少爷眉来眼去(这是奥尔加斯说的)。那些公子少爷大声地争论着什么,好让她们知道他们在那儿。那儿的气氛非常欢乐。没有特殊目的的欢乐是最外露也最容易满足的。谁说不是呢?不光是青年男女,就连那些一本正经的人,诸如政府官员、大学教授、机关首长、律师,甚至连教士都会不自觉地盼着店铺快点开门,盼着有个好天。天一晴,女士们便拿起披巾,体体面面地上街去。那是斐都斯塔人相约会晤的时刻,尽管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个时候他们可以见见面,叙叙旧情,听一听杂乱的语声。可以看出,有的斐都斯塔人相亲相爱,也有的互相厌恶;有的互相尊重,也有的互相蔑视。斐都斯塔人常常说本城个别人的坏话,但又维护全城人的形象。如果让谁离开斐都斯塔,那他准会唉声叹气地说想回去。夜间出来走走渐渐成了件需要悄悄干的事(至少堂萨图尔尼诺是这样说的),但这却具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市政府已负债累累,街上的路灯已减为每隔五十步才有一盏;另外,只在天黑没有月亮的夜晚点燃,月光皎洁的夜晚不点灯。因此,每到夜晚,街上还是黑洞洞的,根本消除不了神秘感。人们不凭国力,只凭想像来观察事物。
  “女孩子们都仿佛变了样。”小伙子们说。
  斐都斯塔人没有离开本地,只是想像自己已到了外地。在他们的想像中,一切都改变了面貌,但实际上还是老样子。
  “她们是谁呢?”
  实际上她们就是米盖斯家的姑娘,也就是说,她们永远是米盖斯家里的人,昨天是,前天是,永远是……
  出来走走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属于西班牙诚实的中产阶级的一部分的工人认为散步是最美好的享受。
  有些大学生在堤岸或商业大街来回走走,不少姑娘对他们暗送秋波,回家便高高兴兴地上床就寝。有些已达婚龄的姑娘守着情人送来的鲜花整整八天。表面上她们装做对送来的鲜花不屑一顾的样子,而在暗地里,在那难挨的七天里,雨水不停地敲打着玻璃窗的七天里,她们一边在鞋子上绣花,一边偷偷地欣赏着那一束鲜花。由此可知,她们为什么要在商店里进进出出,为什么看见什么都会发笑,为什么对店员的每句话,对有意将脑袋伸进敞开的橱窗内的调皮学生的行为感兴趣。一切都处于运动中,有人在欢笑,有人在喧闹。”也就是这些人,他们在参加游行时,肃静无声,认真严肃;在听讲道,参加九日祭和复活节活动时,低垂着头,内心无比沉重。
  安娜认为,每个人的脸上燃烧着诗一般的火焰。她觉得斐都斯塔的女人比往常更漂亮、更高雅、更富有魅力。从男人身上她也看到了不凡的气质、果断的举止和浪漫的情调。她根据自己的想像,将从身边走过的男男女女配成一双一对。她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女仆、女裁缝和贵族小姐与磨坊主、工人、学生和预备役军人恋爱(爱与被爱)的城市里。
  只有她没有爱。她和那些舔着甜食店橱窗玻璃的穷孩子一样,一无所有。突然她血管里一股叛逆的血流翻腾起来,冲向脑海。她怕自己又犯病了。
  这是怎么回事,上帝?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她的精神状态刚刚进入新的时期,即献身的时期(不是无结果无人知晓的献身,是在像亲兄弟一样的人的鼓励下的献身),为什么在这样的时期,心底里不合时宜地出现了这样的愿望?为什么在自己的头脑里会响起“进行战斗”的呼声?为什么她想打乱原来的秩序?在玛丽一佩巴泉边,她不是满腔热情地希望美德培养吗?在她的心灵里不是出现了新的境界吗?往后她的日子过得不是更有目标了吗?啊,谁要是能把讲经师请到她那儿来就好了!这时她的手碰到了一个男人的手,感到一丝柔情,一股暖意。这个男人不是讲经师,他是堂阿尔瓦罗。他站在她身边,随意与她交谈。她几乎没有去听他说些什么,也不想将自己精神状态的变化(心里感到惆怅)归咎于他的出现。这时,她见到一些年轻女子和胖胖的半老的女人在人行道上,在被煤气灯照得雪亮的商店内卖弄风情。
  堂阿尔瓦罗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认为自己的出现和与安娜的接触可以促进事态的发展。梅西亚总认为自己的仪表很有吸引力。为了对此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我们可以将他设想为一台能发出火花的有思想意识的发电机,他认为自己就是一台爱情的发电机,这台机器已做好启动的准备。他实在太狂妄自大了,但他可以举出无数实例表明他这种巨大的虚荣心是有根据的。他自认为很有才华。他是个政治家,阅历深,他相信自己的经验和勾引女人的艺术。然而,他又恭谦地对自己说,这一切如果与他英俊的仪表相比,便毫无意义了。“要勾引那些失去了青春的女人,或娇里娇气的堕落的女人……也许光有外貌还不够,但那些规规矩矩的处女和正正经经的已婚女人只能在美男子面前屈膝投降。”
  “我从来没有见过驼背和诛儒能勾引女人。”他偶尔和自己的知心好友谈起这类事情时,特别是在用了丰盛的晚餐后常常这样说。“有人说,在个人喜好方面会出现一些反常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没有普遍意义。谁愿意在情场上成为臭不可闻的角色?不过,衰亡时期的罗马妇女……”
  巴科·贝加亚纳这时便举出从淫秽书上读到的事例作为佐证。他描述了古代、中世纪和当代妇女的种种淫乱行为,当然都是一些老生常谈。
  “眼下最堕落的巴黎女人干的事,当年巴比伦和塞瓦塔纳的妓女也都懂,全都干过。”
  巴科在讲到古代史时,常常会犯粗心大意的毛病。刚才他说的塞瓦塔纳其实是埃克瓦埃纳,显然是他说错了。不过,他知道自己说的是哪个城市。这座城市有许多彩色的城墙,他是在《卖淫女的故事》中读到的。不过,不是杜福写的那一本,而是他熟悉的另一本书,作者是个学者。
  ①即位于德黑兰西南部的伊朗城市哈马丹。
  “我也读到过,”遇到这样的情况,堂阿尔瓦罗往往会补充说,“有些稀奇古怪的公主和王后竟然跟公猴干上了……”
  “没错,先生,”巴科赶紧接着说,“维克多·雨果在他的一本小说中证实了这一点。这本小说法文的标题是《笑面人》,西班牙文版译成《奉国王之命》。”
  “不过,这种情况是非常个别的,”梅西亚接着说,“应该明白,女人追求的还是英俊潇洒的仪表。”
  “这我相信,”隆萨尔说,“女人‘皆如此’。”“皆如此”这几个字“火枪”是用拉丁文说的。
  另外,堂阿尔瓦罗还是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这点他跟谁都没有说起过。由于他主要是个政治家,他对长辈们的宗教信仰作了妥协,还讥笑政教分离。他认为和虔诚的天主教徒作对是很庸俗低级的。一八六七年他去巴黎参观展览会时,就已经知道烧炭党人的信仰很流行,不过,体育和基督教仍继续成为当时流行的时尚。信仰就是自信,这一点他很清楚。他本人没有什么信仰。要不是他有时感到死亡的恐怖,那他甚至“连祝福也不需要”。只有当自己孤身一人在旅店里生了病,得不到真正的温暖时,他才真诚地感到自己没有成为虔诚的基督徒是件憾事。但等病一好,他就说:“咳,这都是因为身体有病才这么想的。”不过,他认为应对唯物主义进行解释,认为它是建立在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基础上的。他曾向朋友借来了一本只用简单几句话就能说明什么是唯物主义的书。他先弄清楚为什么形而上学是不对的。他认为书这样开头很妙,省得他遇到许多让人头痛的东西。他还读了布克纳的《力物论》和弗拉马里翁的几本书。后者的书他不喜欢,因为它们说教会的坏话,却又称颂上天、上帝和灵魂……而他的愿望正好与此相反。所以,弗拉马里翁不合时宜。另外,他还读过莫莱斯绍特、维尔绍和沃特的西译本,这些书的封面都呈橘黄色。他没有看懂多少,但他认为都说到点子上了,说的都是他喜欢的普普通通的一般性的事物。更重要的是书中不承认地狱的存在。他还读了卢克莱西奥的诗论《物性论》的法文本,只看了一半。诗人论述精辟,只是太冗长了。他只记得书中讲到原子什么的,而他这个能让出现他面前的所有美女就范的英俊男子,不是也由分子组成的吗?有关信仰问题,梅西亚心里想的就是这样。巴科当然没有想得这么多,据梅西亚说,他只是个好的基督徒。只要梅西亚在斐都斯塔,这种想法也只有他一个人才有。他去过巴黎好几次,一到那儿,他就像掏箱底里的东西那样将他的唯物主义全都掏出来了。他的情妇如果对宗教不那么虔诚,他就给她们灌输有关原子和动力方面的思想。梅西亚的唯物主义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他举办过两次讲座,进行讲解。当女人也明白了他的唯物主义时,堂阿尔瓦罗便得到许多好处。
  ①德国化学家,获一九○七年诺贝尔化学奖。
  ②本世纪初法国天文学家。
  ③十九世纪荷兰生理学家、哲学家。
  ④十九世纪德国生物学家。
  ⑤十九世纪德国政治家、病理学家。
  ⑥公元前一世纪拉丁诗人、哲学家。
  每当堂阿尔瓦罗想起他的一个改变了信仰的情妇后来成为享乐主义的女人时,他总是睁大眼睛,眼冒情焰。
  “她实在太妙了!”他赞叹道。这个女人肯定不是斐都斯塔人。斐都斯塔的女人不会相信,也不懂他的唯物主义。她们对别的事也知道得不多。
  堂阿尔瓦罗来到安娜身边。他确信自己的出现会对他心目中的这个贞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个时候语言虽然不会产生危害,但作用并不大。他平时喜欢夸夸其谈,眼下不是时候,还是以后再谈吧。
  巴科走在后面,和佩德拉聊着天。他对女仆没有丝毫轻慢的意思,而佩德拉却有些装腔作势。在恋爱问题上,这个女仆不相信阶级的区别,她异想天开地认为,也许有哪个贵族心血来潮,会跟她结婚。当然,她并不认为堂巴科会这么做,这是不可能的。不过,他对她的金发和白净的皮肤深表赞赏,也许这是个开始吧。
  “安娜,在斐都斯塔您可能觉得有些无聊吧。”堂阿尔瓦罗说。
  他试图将谈话自然地引导到他设想的那些可以进行长谈的话题上,但没有成功,后来,终于来了机会。
  “是的,有时有些腻烦,因为雨下得太多。”
  “就是不下雨,您也不常出来走走。”
  “也许您没有注意到,我常常出门。”
  这句话一说出口,她就觉得有些冒失。这是她说的话吗?奥布杜利娅跟男人是这么说的,可她是安娜啊。
  堂阿尔瓦罗感到有些尴尬。这位夫人想干什么?她想挑起话题,谈谈他们之间的事吗?可他们之间的事实在没有什么可谈的。对安娜刚才脱口而出的这句话他应该感到惊奇吗?说他没有注意到她!这只是一般的调情呢,还是含有某种连他自己也解释不清的微妙的意思?她想将他们俩都清楚的那些事情,将他们在教堂、剧院和散步时的不期而遇全都加以否定吗?她有时眼睁睁地瞧着他,那热切的目光犹如上天赐给他似的(她本不应该这么慷慨地赐予他),她难道想否认这些目光的含意吗?
  其实,刚才安娜说那句话是无意识的,只是重复了一句没有什么特殊意思的话。但后来她想,自己这么一说,一定会使梅西亚感到失望,因为他会认为,安娜根本就没有理会他对她的一片心意。所以,她觉得这样回答不合适,否定得太多了,将明摆着的事实也否定了。
  堂阿尔瓦罗生怕那天夜里自己走得太远,风险太大,他觉得还是学学斐都斯塔的男人遇到这种场合惯使的伎俩,来个“装腔作势”,乘机下台。他用讨好的口气说道:
  “夫人,您走到哪儿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就连最漫不经心的人也会注意到您。”
  他觉得这样说实在太俗气,含意也不清楚,便又说了几句,但仍显得庸俗和冷淡。
  他还不明白,如果遇上别的女人,那种“装腔作势”的姿态也许会显得荒唐可笑,可是对庭长夫人却是最好的武器。听了那几句话后,安娜立即忘掉了一切,只是痛苦地思索着。“我是不是出现了幻觉?难道这个男人从来没有含情脉脉地注视过我?以往到处都能见到他,这也是事出偶然?他目不转睛地瞧着我的时候,难道心里在想别的事儿?难道我偷眼瞥见的他那种忧伤的神情,那种由于烦躁和怨恨而引起的掩饰不住的冲动,也只是我的幻觉吗?这不是幻觉,这是真的!”一想到这儿,她出了一身冷汗。不,她永远不会做出让步,不会让那热切的目光表达出来的欲望得到满足。她将永远保持自己的贞操,她要始终如一地做出牺牲。除了堂维克多,她谁也不爱,这就是嫁给丈夫的嫁妆。当然,她并不打算不让别人来爱她,这是她自己的事,是她唯一的乐趣。不让别的男人来战胜自己,她已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不让别的男人来爱她,这太过分了。
  一想到梅西亚并没有对她抱有某种指望,也没有对她有任何企求,她就觉得自己的心像开了一个黑洞,显得十分空虚。不行,让别人来爱自己,这是她个人的事,是她的乐趣,这是唯一的乐趣。这方面她要进行斗争。她不能也不应该去爱别的男人,但她可以被别人爱。为什么不能这样呢?唉,她本来以为非常幸福的这一天却以令人可怕的形式结束了。这一天开始时,她拥有了讲经师这样的知心朋友和忏悔师。他告诉她,保持贞洁并不困难。对,这确实不困难,这点她非常清楚。但如果连让别人爱也不允许,那就没有意思了,太平淡无奇了,这就像斐都斯塔的事物一样使她感到厌倦”‘…
  堂阿尔瓦罗即使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是个优秀的政治家,但他讨好女人的外交手腕还是有一些的。也不知怎么的,他很快明白,刚才他做对了。
  从庭长夫人说话的声音和她语无伦次的言谈里,他发现自己刚才对她淡淡地恭维了几句已产生了效果。“她在等我向她表露衷肠?可她明天不是要领受圣餐吗?这女人是怎么回事呢?她实在太美了!”这个唯物主义者看着身边的安娜目光炽烈,两颊绯红,心里这么想着。
  他们走到奥索雷斯那座巨宅的门厅里,便停止了脚步。挂在天花板上的那盏金黄色的吊灯在宽敞的前厅里几乎没有多少亮光,里面还是黑洞洞的。他们俩沉默了好几分钟。
  “佩德拉和巴科呢?”庭长夫人吃惊地问道。
  “一会儿就来,现在该拐过街角了。”
  安娜觉得口很干,要说话得用舌头润一下嘴唇。梅西亚看在眼里,他很欣赏庭长夫人这一动作。他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
  “太美了,美极了!”
  不过,他这叫声又哑又低,完全是下意识的,不是放肆。这也是一种激情的流露,不是无耻的行径,这比送一束平平淡淡的鲜花更有意义。他可以将它看成是内心的表白,是一个人激动时的鲁莽行为。总之,这绝对不是一种胆大妄为,因为这对一位彬彬有礼的绅士来说,是不可能的。
  安娜装做没有听见的样子,但她那双闪闪发亮的眼睛出卖了她,它们在黑暗中寻找着堂阿尔瓦罗。他借助黑暗后退了一步。他这句话像甘霖一样浇灌了庭长夫人的心田,她双目含情,加倍回报了他的一片深情。
  “她是我的。”堂阿尔瓦罗想,心里比事成之日还高兴。
  见巴科到了,庭长夫人问两位绅士:
  “你们愿意上楼去休息一会儿吗?”
  “不啦,谢谢。一会儿我跟妈妈一起来找你。”
  “找我?”
  “对,他没有跟你说?今天他请你和我们一起去看戏,今天首场演出,是你丈夫崇拜的堂佩德罗·卡尔德隆·德拉·巴尔卡作品的首演,你还不知道?从马德里请来的一名演员,叫佩拉莱斯,是我的好朋友,他把卡尔沃都演活了。今天演《人生如梦》……别客气了,你一定得去,非常隆重,妈妈一定要你去,请穿戴好等我们。”
  “小伙子,明天我还得领取圣餐呢。”
  “这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的。”
  “你可以过几天去嘛。这件事你和我妈妈商量着办吧,她会来叫你的。”
  说完,显得有些尴尬的小侯爵便走出了前厅。
  佩德拉也回到家里,走进院子里,假装什么也没有听见。她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准是他的缘故。刚才小侯爵跟她聊天,是想让庭长夫人和梅西亚单独待在一起。她知道巴科对自己很冷淡,都没有在黑暗中拥抱一下自己。她侧耳细听,听见堂阿尔瓦罗颤抖着声音,以低三下四的语气和庭长夫人告别。
  “您去看戏吗?”
  “不去,肯定不去。”庭长夫人回答说,随后关上大门,走进院子里。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