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男人在旷野行走,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遇见另一个男人。 “先生,我迷了路,你可以告诉我怎样走出这片旷野吗?”“对不起,”陌生人说,‘哦也不知道怎样走出去,但也许我们可以结伴同行,一起找出路。” 若是在其他日子,我可能不会停下脚步。就像那繁忙街道上大部分的行人一样,根本不会注意到他站在那里。但当我追问自己他为什么站在那里时,我便停了下来。 那天早上,我花了一些时间看《约翰福音》第九章,就是讲“那生来瞎眼的人”那一章,打算从中撷取一些训诫。吃过午饭回办公室的路上,我便遇到了他。他在唱歌,左手拄着铝制手杖;右手伸向前,等待过路人施舍,他是个盲人。 走过他大约五步之后,我停下来,默默提醒自己何谓伪善,于是回头走去,在他手中放了几个零钱。“多谢!”他说,然后用巴西语再说一遍,“祝你身体健康。”多讽刺的祝福。 我再往前走,但早上读到的《约翰福音》第九章又教我止步。“耶稣看见一个生来瞎眼的人。”我停下来想。假如耶稣在此,他会‘嗜”这个人,我不敢肯定那是什么意思,但我肯定未曾好好看那人。于是我再走回去。 仿佛给了他一点钱便获得权利一样,我在附近一部车子旁边驻足,留心看那人。我硬是要让自己站在里约热内卢市区繁忙的街道上,让那里除了一个瞎眼的可怜人之外,还能看到些别的景象。我看到他在唱歌。而别的乞丐瑟缩在一旁,博取行人同情;有的不顾羞耻,把孩子放在被子上,摆在人行道中央,以为心肠再便的人也会停下来,向肮脏赤裸的婴孩施舍点食物。 但他没那样做。他站着,站得笔直。他还唱歌,很大声地唱,甚至是骄傲地唱。我们比他都更有理由唱歌,但唱歌的是他。他唱的大都是民谣,起先,我还以为他在唱圣诗哩!他粗护的歌声,在喧哗的商业区很不谐调,好像麻雀飞进了嘈杂的工厂,或迷路的小鹿在州际公路上徘徊;在文明与素朴之间,他的歌声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对比。 行人露出不同的反应,有人抱着好奇心,大大方方地观望;也有人觉得很不自在,赶紧低头绕道而行。“拜托,别提今天的人有多冷漠。”不管怎样,大部分的人根本没注意他。他们的心已被别的事占据,时间表已排满……反正,他只是个瞎子。还好他没看见人们看他时的表情。 数分钟后,我再走到他面前。“吃午饭了吗?”我问。他停止歌唱,转头朝着我说话的方向,脸向着我的耳朵,他的眼窝空空荡荡。他说觉得饿了。于是我到附近的餐厅买了一份三明治和一杯冷饮。 我走回去时,他仍在唱歌,手上仍然空无一文。我们在一旁的长凳坐下,他一面吃,一面向我介绍自己。他28岁,单身,跟父母亲和七个兄弟住在一起。 “林生下来便看不见吗?” “不,我小时候发生过意外。”他没有再提到其他细节,我也不好意思再问。 我们虽然年龄相仿,遭遇却是天渊之别,我度过的三十年是有家庭旅游、暑假、主日学校、辩论代表队和足球的生活,还努力寻找上帝;而在第三世界长大的盲人,这一切皆付之阈如。我每天关心的是人物、思想、观念和沟通;他的日子则是盘算如何生存——金钱、施舍和食物。我回家看见的是一间舒适的公寓、热饭和贤妻,而看够了里约热内卢山上的陋屋,我实在不愿意想象他的家是何种景况。 有没有人在他回家时,使他感到自己与众不同? 我几乎开口问他说:“你是否恨自己生不如人呢?” “你曾在半夜醒来,诧异自己为何不生在大富人家,或别的家庭。” 我穿衬衫、打领带,偶尔也穿新鞋子;他的鞋子有破洞,衣服过大,他的裤子在膝盖处裂开。 但他仍然歌唱,虽是个赤贫的流浪者,他仍找到一首可唱的歌,而且勇敢地唱。 我真想知道那首歌是发自他心中何处。 我猜想,至少地唱出了心中的悲伤。那首歌是他仅有的一切。就算没人施舍,他还有那首歌。然而他看来那样平和,一点也不像在自我安慰。 或许是出于无知,或许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一无所有。 不,我看出他行为背后的原因,那是你怎样也想不到的。地乃是因为满足而歌唱。不知怎样,这位失去双眼的乞丐发现了一根名叫满足的蜡烛,点燃了他的黑暗世界。有人告诉他,或者他告诉自己,明目的喜乐乃源自今朝的接受,接受那至少是暂时不能改变的事实。 我仰首看着那数千张如瀑布般流过的面孔:冷漠的、职业化的,有些很果决的,有些则蒙着面具,但没有一张是歌唱的脸,连小声唱歌的也没有。倘若每张脸都是显示人们内心真相的广告牌,多少人的脸上将写着:“极度危险!生意濒临破产!”或“坏了!需要修护9”或“无信心、慌乱和恐惧?”许多人都会是那样。眼前讽刺的景象既可悲又有趣,这失明者可能是街上最平静的人,没有证书,没有奖状,没有未来——至少从这个强烈的字眼来看是如此。但我想,在那都市的人潮中,多少人宁愿暂时放弃他们的会议室和蓝色西服,来换取这年轻人所拥有的泉源。 “信心是夜色尚浓便唱歌的鸟。” 扶他往回走时,我试着说些同情的话。 “世道艰难,对不?”他稍露微笑,接着转脸朝着我的方向,稍停一下,回答说:“我最好继续往前走。”差不多过了一条街,我仍听到他的歌声,我心中的眼睛仍然看见他。如今我看见的,不再是那接受我几个铜板的人。 他虽然看不见,却有敏锐的眼光,我虽有双眼,却因为他才看见了美景。 数年前看过L.汉斯贝里的一出戏《阳光下的葡萄干》,其中一段至今难忘。戏中,一个非裔美籍家庭从他们父亲的人寿保险中获得了一万美元。母亲认为这笔遗产是个大好机会,可以让全家搬离哈林贫民区,住进乡间一栋有园子可种花的房子。聪明的女儿则想利用这笔钱去实现念医学院的梦想。 然而大儿子提出一个难以拒绝的要求。他乞求获得这笔钱,好让他和“朋友”一起开创事业。他告诉家人,这笔钱可以使他功成名就,并让家人生活好转。他答应只要取得这笔钱,他将补偿家人多年来忍受的贫困。 母亲更感到不妥,还是把钱交给了儿子。她承认他从未有过这样的机会,他配获得这笔钱的使用权。 不难想象,他的“朋友”很快带着钱逃之夭夭。失望的儿子只好带着坏消息,告诉家人未来的理想已被偷窃,美好生活的梦想也成为过去。妹妹用各种难听的话讥讽他,用每一个想得出来的字眼来责骂他。她对兄长生出无限的鄙砚。 当她骂得差不多时,母亲插嘴说:“我曾教你要爱他。” 女儿说:“爱他?他已没有可爱之处。” 母亲回答:“总有可爱之处。你若不学会这一点,就什么也没学会。你为他掉过泪吗? 我不是说为了一家人失去了那笔钱,而是为他,为他所经历的一切及他的遭遇。孩子,你想什么时候最应该去爱人:当他们把事情做好,让人感到舒畅的时候?若是那样,你还没有学会,因为那还不到时候。不,应当在他们最消沉,不再信任自己,受尽环境折磨的时候。孩子,衡量别人时,要用中肯的态度,要明白他走过了多少高山低谷,才成为这样的人。” 那是恩典!是本来不配得到的爱,而非赚来的宽恕,是如同清新溪流般泻下,浇息盆怒指责的恩赐。 天父对我们的爱,更是何等慈爱与宽宏?神对我们的恩典,更是何等的伟大? 约翰·卡米根(John Karmegan)来到印度韦洛尔找我时,他的麻疯病已相当严重。我们能够为他做的甚少,外科诊断,他的手脚已受到无法复元的伤害;但我们仍可以提供一个住处,并雇用他在新生命中心工作。 因为半边脸瘫痪,约翰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微笑。每次想笑时,那不平均的脸部表情就会教人注意到他的瘫痪。人们往往回以屏息,或显出恐惧的表情,所以他尽力克制笑。我的妻子玛格丽把他的部分眼皮缝在一起,好保护他的现力。由于周围人的态度,约翰变得愈来愈偏执。 或许因为那张损毁的脸,造成了他严重的人际问题,他以制造麻烦来发泄对世界的不满。 我记得在许多紧张场面下,我们必须当面揭穿他的不诚实及偷窃的行为。他用残酷的方法对待其他病人,抗拒任何管理,甚至组织绝食抗议来对付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认为,约翰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约翰的情况引起了母亲的注意;母亲习惯于关心那些不受欢迎的人。她喜欢约翰,花时间陪他,最后带他接受了基督信仰。他在麻疯病院的一个洗礼池里受了洗。 信仰并没有使约翰对世界的极端忿怒缓和下来。他在病人中间交了一些朋友,但一辈子的被拒感和被亏待,使他对所有正常人心存刻薄。有一天,几乎是挑衅地,他问我他可否参加韦洛尔地区塔米尔教会的聚会。 我拜访了教会的领袖,向他们描述约翰的情形,保证虽然他的外貌有缺陷,但他的病情已被控制住,不会对其他会众造成威胁。他们同意让约翰前去。“他可以领圣餐吗?”我问,我知道他们向来共用一个圣餐杯。他们彼此对看,稍微沉思,然后同意约翰可以领圣餐。 不久,我便带约翰到教会。那是平原上一栋以砖头砌成的建筑物,盖着皱铁皮。很难想象一名心灵受创、偏执妄想的麻疯病人,是如何尝试第一次踏入那样的场所。我跟他站在教堂后面。他瘫痪的脸上没有反应,直到身体的哆噱显出他内心的状况。我心中默祷,希望会友当中无人看不到任何拒绝的态度。 我们在唱第一首诗歌时走进去,一名印度男人半侧身看见我们。我们两个看来一定很奇怪:一个白人站在一名满身溃烂、几乎体无完肤的麻疯病人旁边。我屏息以待。 然后事情发生了。那人放下圣诗,开心地微笑,拍拍在他身旁的椅子,示意约翰过去。 约翰惊愕不已,犹豫一下,终于拖曳着身子,靠着半身的力量往前移动,到位子坐下。我终于松了一口气,作了个感恩的祷告。 那天发生的事,成了约翰生命中的转折点。数年以后,我再次造访韦洛尔,顺道到一间专为聘用残障人士而设的工厂参观。 经理带我去看一部为打字机制造小螺丝的机器。我们走过嘈杂的工厂,他说要为我介绍一位曾经获奖的员工,那人曾经获得该集团在全印度工厂中品质最好,被退货次数最少的奖励。当我们走到那员工的工作位置,他转身跟我们打招呼,我看见约翰那张熟悉的扭曲面容。 他抹去那只短而粗的手.上的油脂,露出我所看过最丑陋、最可爱、最有光彩的笑容。他拿了一把使他得奖的精细螺丝给我看。 一个简单的接纳动作看来不算什么,却对约翰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一辈子被人以外表审断之后,他终于因着内心的另一副面容而被欢迎。我看见了基督的完美再现,他的灵催促地上的生命去接纳一个新人,终于,约翰知道自己有所归属。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选手一同参加残疾人奥运会,其中的华丽场面、出席的名人、现场的音乐、比赛的刺激均不亚于奥运会。这些运动员都知道何谓尽其在我,他们为了赢得胜利,皆会接受数月甚或数年的训练。 若干年前,五位残障选手在起跑线上集合。他们的心跳加速,每个人都希望赢得胜利。 当裁判的枪声响起,运动员立即从蹲伏的的位置迅速起跑,全力往前7帧u。观众起立,喊叫、欢呼。 突然其中一位选手跌了一跤,面朝下扑倒在地。他极力挣扎,却无力爬起来。体育场内先是一声叹息,然后是一阵沉寂。跟着,另一位运动员停止奔跑,伸手扶起那摔倒的人。二人一同完成了比赛。 那是在1917年圣诞节前数周。欧洲原本美丽的冬日风景因战争而蒙上了阴影。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伏在自己战壕内,另一方则是美军,双方的枪炮声不断响起,在他们之间是一条狭长的无人地带。一位受伤的年轻德国士兵试图爬过那无人地带,结果被带钩的铁丝缠住,发出痛苦的哀号,不住地呜咽着。 在枪炮声之间,附近的美军都听得到他的尖叫。一位美军士兵无法再忍受,于是爬出战壕,匍匐向那德国士兵爬去。其余美军明白他的意图后,便停止射击,但德军仍炮火不辍,直到一位军官明白过来,才命令停火。无人地带顿时出现了一阵奇怪的沉寂。年轻美国士兵匍匐爬到德国士兵处,他脱离了铁钩的纠缠扶起他向德军的战壕走去,交给迎接的同胞。之后,他转身准备离去。 忽然,一只手搭上他肩膀,回过头来,原来是一位获得铁十字荣誉勋章——即德军最高勇气标志——德军军官,他从自己制服上扯下勋章,把它别在美军士兵身上,让他走回自己的阵营。当该美国士兵安抵己方战壕,双方又恢复那毫无道理的战事。 矮胖子坐在墙上,矮胖子跌下来,国王所有的士兵。无法让他站起来。 国王听说矮胖子的遭遇,深感难过。于是他脱下华丽的衣袍,换上一般农夫的服装,溜出王宫,走进他国里混乱的街道。 国王走遍大街小巷,到处找寻矮胖子。过了若干昼夜,国王在一处后街巷弄里找到了他。 矮胖子支离破碎的身躯散成一个十尺大的圆圈,落在碎玻璃和压扁的啤酒罐中间。 国王的身体虽已疲倦,却仍因找到了矮胖子而欢欣不已。他走到他身旁呼叫:“矮胖子,我是你的国王,我比那些不能把你重新拼凑在一起的人马更有力量。放心,让我来帮你!” “不要管我,”矮胖子反驳道,“我已习惯这种生活,现在我喜欢这样。” “可是……”国王说了这两个字,矮胖子便抢着说下去。 ‘哦告诉你,我很好。我喜欢这里。那边的垃圾筒…··太阳照在那碎玻璃上的反光。 这里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 国王再次激动地说;“我保证我的国里有比这后巷更好的东西——有青绿的山峦、拍岸的诲浪、繁华的城市……” 矮胖子不愿再听下去,忧愁的国王只好回到五亩一周以后,矮胖子翻眼一看,又见到国王关注的面孔,出现在他的碎片之上。 “我是来帮忙的。”国王坚定地说。 “拜托,请别管我,好吗?”矮胖子说,“我看过精神病医师了,他说我跟环境抗衡得很好。你是个逃避现实的人,人应当面对现实,而我是个现实主义者。” “你不想走路吗?”国王问。 “你想想看,一旦我站起来走路以后,就得一直站着或走路。此刻我还不想作这种决定。 好了,请走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国王很不愿意,但也只好再次离开,穿过他国度里的街道,走回王宫。 几乎过了一年,国王再次回去找矮胖子。 在一个明亮的早晨,当国王沉稳的脚步声临近,矮胖子的一个耳朵竖了起来。 这次矮胖子预备好了。他的眼目转向那高大的身躯,嘴里终于说出:“我的国王……” 国王赶忙跪在满布碎玻璃的走道上,他那强壮、体谅的双手温柔地拼凑起矮胖子的碎片。 不久,他的工作完成。国王站起身来,同时拉起一个强壮的年轻人。 二人携手走遍了国土,他俩站在青翠茂盛的山顶,在广阔的沙滩上奔跑,在领土中各个闪闪发亮的城市中漫步,如此一直到永恒。他们高尚而深广的友谊并无止境。 有一回,他们走在国王某个城市的街道上,听到一句令矮胖子的心悸动着新生之喜和往昔黑暗后巷之痛的话。 “喂,你看那两个人是谁?”有人说。 “我认得左边的是矮胖子,右边的我不认识——但他们看来像兄弟哩!” 一位年轻护士在《校园生活》里提到,她如何透过“悲惨的化装”,在病人身上看见神。 爱莲是她最初照顾的病人之一,而且是一位完全无助的人。按照医生的判断,脑出血已使爱莲完全失去知觉,不能感觉痛,也不知道周围发生的事。医院的职员得每小时替她翻身,以防止长褥疮;每天两次喂她“看似胃管流出来的软块”食物。照顾她是一份不讨好的工作。 “情况不好的时候,”一位年长的护士告诉年轻护士,“你必须放下自己的感觉……”结果,爱莲愈来愈像一个东西、一株植物贩被照顾着。 但年轻的护士决定不像其他人那样对待她。她对爱莲说话、唱歌加鼓励,甚至带些小礼物给她。有一天,情况特别不好;年轻的护士本可把挫折感发泄在病人身上,她却对爱莲特别温柔。当天是感恩节,护士对病人说:“爱莲,我今早心情不好,因为本来今天是我的假期。但我来了,我很高兴这样做,我不想感恩节看不到你。你知道今天是感恩节吗?” 这时候电话响起来,护士转身接听,又回头看病人一眼。突然,她说:“爱莲看着我哭。 大颗的眼泪沾湿了枕头,她全身颤抖。”那是爱莲惟一曾经表现过的人类反应,但已足够改变全医院职员对她的态度。不久以后,爱莲使与世长辞。年轻的护土在故事结束时说:“我常想到她……我欠她许多。若不是爱莲,我可能永远学不会爱那些不能回报的人。” 我只是一个人,但我是一个人。我并非能做每件事,但我能做某些事。能做则做;靠着神助。让我去做! 在浩瀚的大西洋岸边住着一位老人,每天退潮时,他会在沙滩上走上好一段路。住在不远处的另一个人有时会看见他消失在远方,然后又走回来。这位邻居也注意到,老人在一路上会偶尔曲身,捡起一些东西,然后抛掷到海里。 一日,当老人走下海滩,邻居为了满足好奇心,便跟着他。果然,老人像往常一样从沙滩上捡起些东西,然后丢到诲里。到下一次老人曲身时,邻居已走得够近,看得见他捡起的是退潮时被搁在沙滩上的海星。当然,若没有人把他放回海里,它将在下次涨潮前,因脱水而死。老人正要把手上的海星丢进海里时,邻居带着嘲讽的口吻说:“喂,老先生!你在干什么?这海岸绵延数百里,每天被冲到沙滩上的海星成千上万!你就让它们躺在那里于死,又有什么关系?” 老人听见后停顿了一会,然后把手上的海星递给邻居看,说:“对它有关系。” 拿破仑军队里曾有一年轻人犯了该判死刑的过错,行刑前一天,年轻人的母亲去见拿破仑,祈求他的怜悯。 “妇人,你儿子的过失不值得怜悯。”拿破仑回答。 “我明白,”她回答说:“他若是配得,就不算是怜悯了。” 神性充满奥妙,让人难以理解;智慧无法领悟,却照亮心灵的路。 ------------------ 图书在线 |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