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族”的青春挽歌——关于《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

作者:王成


  当代日本文坛有两位姓村上的作家享誉世界。一位叫村上龙,另一位叫村上春树。在我国有许多读者读过村上春树的多部作品,《挪威的森林》、《青春的舞步》、《倾听风之歌》等已经被译成中文。而成名比春树早几年,不仅在日本,甚至在欧美亦有一定影响的村上龙却迟迟不被中国读者所了解。他弱冠之年就创造出《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获得1976年上半期日本纯文学最高奖——芥川奖,一跃登上日本文坛,他为日本文学界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透明族。由作者自己改编、导演成电影后,《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在日本风靡一时,从此“透明族”一词广为流传。村上龙为旗手的“透明族”作家,以崭新的文学手法,对现有的文学制度和艺术传统提出挑战,代之以无立体、不追求伦理、价值判断的文体来表达一种感觉。小说所描写的一群年轻人,面对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因无力抵抗,而变得自暴自弃,颓废无聊,消磨青春,游戏生命。

  《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的故事空间被设立在东京附近的一个驻有美军基地的城市——横田。主人公阿龙和他的朋友们正值青春年华。日常生活却沉溺于摇滚、吸毒、群居和暴力。他们与基地的美军士兵聚会混交,甘愿做美军士兵的“玩偶”。青春在堕落中消磨,生命变得毫无价值。他们是一群远离故乡的漂泊者,更是失去精神家园的孤独儿。这一切在幻觉与现实,喧嚣与骚动的影像中被表现出来。当他们厌倦这种像“飞蛾”和“蟑螂”一样的龌龊生活时,回归的意愿就变得强烈起来。小说中描写的麦尔告诉阿龙他将要回乡的情节,阿龙回富山老家的段落,还有那叫“冲绳”的青年总是在提回冲绳去,阿龙在幻觉中描绘的那座城市、那座宫殿……所有的人物都在寻找自己的归宿,但是他们回归的真正家乡在哪里,真正的精神家园在何处,这些无疑揭露了二战后美军对日本的占领。美军基地长期存在,使日本社会矛盾重重。这样的社会体制,正是作品中阿龙所幻觉的“黑色大鸟”,让人感到恐怖。主人公只能在幻觉中寻找自我,只能在沾有自己鲜血的玻璃碎片中看到“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

  作品所描写放荡的青春,可以说是村上龙面对强大的无法改变的现实而采取的一种抵抗。他在《村上龙自选小说集》、《被消费的青春》中,称自己的青年时代是一个不愿重提的令人厌恶的时代,面对多次的挫折,他强烈地意识到青春的无奈,他把积蓄在身体内部的青春活力转化为一股“嬉皮士”式的颓废的激情迸发出来,大胆地表现在小说中。他的《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使芥川奖所代表的日本纯文学那含蓄、朦胧的性描写传统开始崩溃。他的作品中,各种感觉不加任何价值取向任其自然流露。强烈鲜明的影像凭借直观而富于造型的词汇固定在文章里。著名评论家柄谷行人称村上龙具有一种美国式的动物性的想象力。对付春上龙系统作品不靠文体的修饰,直观而具体地把本能的感觉呈现在文章中就可以了。他的文章各种影像互相更织;如同一幅幅重彩的油画,因幻觉而交替出现。大量的生活化的人物对象使读者观其“声”如见其人。也正是这种直率,使他的文体震撼了众多的读者。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