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絾鐗犻妴锟�
|
婵繐缂氱欢锟�
|
閻熷皝鍋撻柟顖ゆ嫹
|
闁绘粓顣﹂崬锟�
|
缂佸鍨垫径锟�
|
缂佺虎浜滈悿锟�
|
闁告劖绋愮花锟�
|
闁告ê妫楄ぐ锟�
|
闁告瑣鍊曢崥鈧�
|
濠㈣埖鐗曞ù锟�
|
婵炴搩鍨拌ぐ锟�
|
濞撴熬闄勭敮锟�
|
闁告艾绉撮锟�
|
闁硅翰鍎遍幉锟犲棘閸パ屽妳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海纳与革命》译者附记〔1〕


  这一篇文字,还是一九三一年,即海纳死后的七十五周年,登在二月二十一日的一种德文的日报上的,后由高冲阳造〔2〕日译,收入《海纳研究》中,今即据以重译在这里。由这样的简短的文字,自然不足以深知道诗人的生平,但我以为至少可以明白(一)一向被我们看作恋爱诗人的海纳,还有革命底的一面;(二)德国对于文学的压迫,向来就没有放松过,寇尔兹〔3〕和希特拉〔4〕,只是末期的变本加厉的人;(三)但海纳还是永久存在,而且更加灿烂,而那时官准的一群“作者”却连姓名也“在没有记起之前,就已忘却了。”〔5〕这对于读者,或者还可以说是有些意义的罢。一九三三年九月十日,译讫并记。

         ※        ※         ※

  〔1〕 本篇连同德国O.毗哈《海纳与革命》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一月《现代》月刊第四卷第一期。
  海纳(H.Heine,1797—1856),通译海涅,德国诗人和政论家。
  著有政论《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2〕 高冲阳造 日本艺术理论家。著有《马克思、恩格斯艺术论》、《欧洲文艺的历史展望》等。
  〔3〕 寇尔兹(W.Kulz,1875—1948) 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国会议员,曾任内务总长。
  〔4〕 希特拉(A.Hitler,1889—1945) 通译希特勒,德国纳粹党头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首之一。一九三三年初任内阁总理后实行法西斯统治,焚毁进步书籍,海涅的著作即在查禁之列。
  〔5〕 这里引文中的话,出于《海纳与革命》一文的第二节。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