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第十回 神威大显,隆美尔沙漠刮旋风 锋芒毕露,十字军北非铸辉煌


  隆美尔常常身处险境,但常常又魔术般地死里逃生。长达两年之久的沙漠征战,是他军事生涯中最辉煌之处。蒙哥马利一改常规,用炮兵和飞机进攻。

           ※        ※         ※

  话说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在克伦死守之时,在北非的大沙漠里,另一场大战正在酝酿之中。
  德军最高统帅部鉴于北非意军处境危急,决定派兵增援。1941年2月5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召见隆美尔,授予他德军驻利比亚总司令的头衔,指派他先带领两个装甲师前往利比亚援助意大利军队。
  隆美尔,法西斯德国陆军元帅。一位风云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纵火犯、杀人魔王希特勒的爱将之一,不仅在世时声名显赫,而且死后也魔力不减。
  隆美尔出生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缔造者"铁血"宰相俾斯麦被废黜后的第二年,即1891年的11月15日。他既非出身于按德国人的习惯姓氏总冠以"冯"的贵族世家,也非战功卓著的军人之后,而是生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这个家庭居住在符滕堡州斯瓦比亚地区一个叫海登姆姻的地方。隆美尔的祖父是一位中学校长。父亲老隆美尔是一位教员,后来也升任中学校长。
  隆美尔排行第二。哥哥卡尔,为了逃避期末考试自愿从军,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了一名陆军侦察机领航员。他年轻时死于疟疾。妹妹海伦也是教员,终生未嫁。隆美尔最小的弟弟杰哈德,立志当一名歌剧演唱家,但直到1977年去世时一直成绩平平。隆美尔幼年体弱多病,很少参加孩子们的游戏,对竞技、体育等不感兴趣。直到10岁时他才开始活泼起来。随着年龄的长大,他渐渐具备了斯瓦比亚人通常所有的一些特征——强壮、自信、倔强、节俭和实用主义。少年时代的隆美尔的第一志向是当一位工程师。14岁时,他和一位朋友在阿伦的田野里制作了一架完整的滑翔机,而且居然使它飞出了一段距离。但是隆美尔的父亲鼓励并帮助他跨进了军营。德国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军队在社会中占有优越地位,军人们享有种种特权。德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大力扩充军备。
  1910年7月19日,隆美尔加入第124伍尔登堡步兵团,这年他才18岁。3个月后他被提升为下士,6个月后成了一名军士。1911年3月被送到但洋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在这里隆美尔和一位叫露西·莫琳的姑娘热恋上。1911年11月,隆美尔从军官候补生学校毕业了。1912年1月,他被授予中尉军衔,随后回到第124步兵团。此后两年里,隆美尔一直在那里训练新兵,并向士兵灌输由普鲁士创建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即将成为一个"世界帝国"的思想,帝国的社会制度、国家体制和社会结构都是完美无缺的,军人的职责就是不惜一切捍卫现存的一切。
  1914年3月1日,隆美尔到乌尔姆第49野战炮团的一个炮兵连服役,在炮兵连使他有机会掌握了这一技术兵种的专门知识,为他将来很快胜任合成军队指挥官提供了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比利时的一个村庄里,隆美尔参加了他平生第一次战斗。靠自己的勇猛和机智,隆美尔获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一枚。1915年1月29日在与法军的交战中,隆美尔又获得了一级铁十字勋章。9月隆美尔晋升上尉;10月间,被派到新组建的伍尔登堡山地营担任第2连指挥官。经过一年的训练,1916年11月下旬,山地营被调往罗马尼亚,隆美尔居然获准回去与露西完婚。
  1917年1月,隆美尔指挥一支先遣队在罗马尼亚境内作战。在一次独立作战行动中,他轻松地俘虏了400名罗马尼亚士兵。7月,全营调往法国,随后又返回东线。8月10日,就在他们到达那里两天时,隆美尔第三次负伤。第一次是在1914年9月,伤在左腿。第二次就在1915年1月,弹片打伤了他一条腿的胫部。这一次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左臂。9月26日,隆美尔所在部队被调往意大利北部战场。
  1917年10月份开始,德奥军队与意大利军队进行的"巴因齐扎交战",隆美尔所在的营属于冯·贝洛将军增援的第14集团军。在战役发起的第一天,隆美尔率部进攻科罗弗拉制高点。11月23日夜里,隆美尔详细侦察了敌人的防御工事,选定了一个突破口。24日天刚拂晓,他的先遣队便插入意军阵地前沿,随之突然发起进攻,激战3小时后攻克了库克山。意军发现隆美尔突然出现在其后方,顿时丧失坚守的信心,防线开始崩溃。德国步兵乘势从突破口涌出。然而这次战斗的功勋却被巴伐利亚军官舒尔纳拿去了。这使隆美尔十分愤怒。在攻打蒙特山阵地时,隆美尔又一次成功,却又一次得到不公正的对待。
  所有这一切并未减弱隆美尔的冲杀劲头。在追击意军的战斗中,隆美尔开始显露出他的才华。他着重采取迂回行动和渗透战术,始终使敌军处于高度紧张恐惧状态,把发扬火力当成最好的心理战手段。在一个月的追击战中,隆美尔充分地运用了自己的战略战术。这以后隆美尔终于获得渴望已久的功勋奖章。1918年夏季隆美尔被派往第64集团军任参谋军官。
  在长达四年之久的残酷厮杀中,作为下级军官的隆美尔显露了自己的战术风格;先发制人并甘冒一切风险,千方百计渗透到敌人后方动摇其军心,巧妙地发扬火力并尽量夺取敌人的弹药。他悍勇倔强、狡诈多谋、拼命追逐荣誉,在战火中显露出了锋芒。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隆美尔因其在战时的突出表现总算保住了饭碗,成为4000名军官中的一员。1918年12月21日他又回到步兵团任连指挥官。几个月后,被派住康士坦丁湖的弗朗德查斯芬指挥一个内务安全连。此时的隆美尔抛弃了一切杂念,潜心研究德国军事问题。他希望德国能再产生像俾斯麦那样的强人来收拾局面,建立国内秩序、改变军队所处的沮丧窘迫的境地。
  1920年10月1日,隆美尔调到驻守斯图亚特的第13步兵团任连长,在这里任连长长达九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除了研究军事方面的问题,他还研究内燃机原理,并同爱妻露西朝夕相处。1928年圣诞节前,他们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孩子降生了。
  1929年10月1日,隆美尔由营指挥官被调到德累斯顿步兵学校。开始了教官生涯。在这里隆美尔用自己在"一战"中的实践经验作教材,指出:应该使未来的指挥官们学会爱惜士兵的生命,"应该流汗,而不应该流血。"此即重要的军事原则——节约兵力原则。
  1933年1月30日,来自奥地利的下士希特勒当上了德国总理。从此法西斯势力在德国不断发展扩大。就在德国疯狂扩军备战之时,10月,隆美尔被提升为德国中部哈兹山区第17步兵团第3营指挥官。该团取名"戈斯拉猎人"。隆美尔对该营士兵进行耐力和速度训练。两年后,他的继任者在描述这时已是中校军衔的隆美尔时写道:“他的猎人营事实上成了'隆美尔营'。”
  1935年,隆美尔被派往波茨坦,就任新的波茨坦陆军学院教员。波茨坦是普鲁士军国主义的摇篮。从这时期隆美尔已是德国纳粹中的一员。这年3月,希特勒向全世界宣布,德国实行普遍兵役制,在和平时期建立一支12个军36个师约50万人的军队。这一"惊人之举"宣告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军事限制已被废除,标志着德国的扩军备战从偷偷摸摸进到堂而皇之阶段。波茨坦陆军学院热闹起来了。成千上万名新军官正在接受训练,每批250名。隆美尔仍一如既往地对学员们强调强壮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每天清晨,学员们要持续进行两小时的体能训练。当一个学员抱怨早晨的体能训练太累,以致于不能很好地听课时,隆美尔把他狠狠地臭骂一顿。隆美尔依然对穿红裤子的总参谋部军官持不尊敬态度。说他们和大理石一样,他们圆滑、冷漠、心肠狠毒。在隆美尔心目中的偶像是拿破仑。拿破仑曾把普鲁士打得一败涂地,足迹踏破了大半个欧洲。
  1937年初,隆美尔的《步兵攻击》一书问世。该书共分六章,完整记述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斗经历。隆美尔个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主要参加的是在罗马尼亚、奥地利和意大利的机动作战,因此,书中贯穿了德国军事理论的进攻精神,提出了"进攻,进攻,再进攻!"强调了发扬火力的重要性,"数量居于劣势之军,可以采取更多方式压倒数量居优势之敌。"隆美尔在书中还提出欺骗、恫吓等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隆美尔在法国和北非运用的战术实际上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用的战术的丰富和发展。
  从1929年10月执教于德累斯顿步兵学校到1936年9月调任希特勒的警卫队指挥官的七年中,除一度任营指挥官外,隆美尔有六年多的时间是在讲台上度过的。此间,他不仅向学员们传授军事知识和技术,而且结合教学实践阅读了不少军事书籍,悉心研究了战术问题,掌握了不少专门的军事技术,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军事素质,为后来指挥作战和步步高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不过,他教授和研究的基本上是战术层次的问题,不像在总参谋部镀过金的那些军官往往具有良好的战略素养,对战略问题有着较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对战略问题很少涉猎,造成了隆美尔在战略判断上的短视和迟钝。这在他以后的军事生涯中不止一次地显露出来。
  1936年9月,隆美尔在戈培尔的暗中帮助下,被任命为希特勒警卫队的指挥官。在此之前和那位终生对他魔力不减的希特勒并没有过多的接触。隆美尔担任新职不久,有两件事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一次是他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位不讲情面忠于职守的军官,这次得到了希特勒的当面赞扬。另一个是1937年初隆美尔的《步兵攻击》出版,希特勒读了这本书,并把他当作一部有关步兵教程的最好的书。于是,红运开始降临到隆美尔头上了。
  1937年2月,隆美尔被指派担任希特勒青年团领袖巴尔杜·冯·席腊赫的作战部队特别联络员。希特勒青年团直接向元首本人负责,向青年们传授体育、文化和纳粹哲学方面的知识,作战部还决定青年们必须接受半军事化训练。隆美尔上任之初就提出让德国军队里未婚中尉担任培训希特勒青年团的工作,可智力平平的上司席腊赫对此不置可否。隆美尔还宣传初级军事教育理论。他在加强希特勒青年团的军事化方面已做过了头,连席腊赫本人也觉得未免太过分,二人的关系越来越糟。一次在戏院举行庆祝晚会时,席腊赫坐在第一排,而把隆美尔安排坐第二排。隆美尔立即移到第一排空位上坐下,并大声宣告:“我代表着德国军队,在这个国家里,军队应该是第一位的。”
  1938年2月4日成了希特勒第三帝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他走向战争道路的一个里程碑。之后不久隆美尔被元首提拔为大本营的临时司令官。
  1938年11月,隆美尔被任命为设在新维也纳城的军官候补生学校校长。该校是培养基层军官的,军官候补生们要在这里学习战术课。隆美尔野心勃勃,想把这所学校办成德国最新式的军事学院。隆美尔的忠于职守已给希特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9年3月,希特勒根据视察奥地利、德国西部针对法国的齐格菲防线和苏台德区的经验,成立了临时"元首总部"。隆美尔被任命为总部司令,他领导建立了"元首随从营"的第一批部队。3月14日下午,隆美尔同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副官处讨论了行动计划,确定希特勒乘火车抵达紧挨捷克边境位于苏台德区的波希米亚——莱帕。当晚"元首随从营"的摩托部队就必须开到那里,到莱帕后再作下一步的安排。3月15日下午两点多钟,希特勒到达莱帕,已先期到达的隆美尔正立在暴风雨中迎候。隆美尔亲自组织队伍,护送元首到布拉格要塞。
  8月25日下午3时45分,隆美尔作为"元首大本营"的指挥官正式向希特勒报到,这时他已被提升为少将。4时45分,遵照希特勒的命令,隆美尔出动警卫营向巴德波尔辛推进,那是波美拉尼亚的一个小火车站,纳粹军队正在那里集结。9月1日凌晨进攻波兰的作战令下达后,隆美尔很快接到了希特勒要他准备行动的命令。
  1940年2月,隆美尔收到一封电报,让他四天后到莱茵河的巴特戈德斯贝格去指挥第7装甲师。该师由第2轻装师改编而成,由坦克、摩托化步兵、工兵、炮兵和侦察兵组成。辖第25坦克团,第6、第7步兵团、第7摩托化步兵营,第37侦察营、第58工兵营、第78炮兵团和第42反坦克炮营。改装后拥有218辆坦克;37毫米反坦克炮54门,105毫米炮36门。迫于希特勒的压力,陆军总司令部不得不让隆美尔指挥装甲师。可是他们还是作了保留,没有让他去指挥那些战斗力强的装甲师,他们不相信这位从未与坦克打过交道的坦克将军。
  隆美尔到任之初,就对军官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反感起来。他深深懂得:任何灵巧的现代化武器系统都不能代替受过训练,富有经验和作战勇敢的士兵,未经严格训练的士兵与未经加工的原料所差无几。首先是整顿军纪,他的第一个行动是让团指挥官们休假。“在我自己掌握情况之前不需要你们。”2月27日,为整肃军纪、杀鸡儆猴,解除了一位违抗他命令的营部指挥官,并让其90分钟内离开营房。与此同时,隆美尔还加强自己的体能训练。
  隆美尔根据古德里安装甲战术训练的理论,摸索出一些新的东西。到1940年4月,他对坦克作战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已成为内行,但对燃料和弹药补给的重要性尚未充分认识,在以后作战中吃了苦头。
  1940年5月,希特勒德国在进攻西欧前,尽管最后的×日还没有定下,但隆美尔在第7装甲师驻防莱茵河地区期间,一切通向比利时边境的道路,隆美尔都按拟定的前进路线用“DG7"的字样做了标记,标明这是第7装甲师的前进道路(快速道路7)。这样做违反了总参谋部的规定,可隆美尔不管这一套,他打算在他的竞争者之前把"DG7"直接推进到法国的西海岸。5月9日下午1时45分正与卢森堡上校一起观察坦克及火炮射击演习的隆美尔,收到了密码电报"多特蒙特",这意味着元首已将×日定为5月10日,进攻时间为清晨5时55分。隆美尔发狂似地驱车返回戈德斯贝格驻地。夜幕降临时,他乘指挥车迅速赶到快速道路前。道路已被别的部队堵塞,前进速度受到影响,气得隆美尔直骂娘。直到晚23时40分,他最后一批步兵才抵达指定位置。
  在法兰西战役中,隆美尔摆脱技术上的束缚,像他1917年在蒙特山进攻战中一样,率领第7装甲师从德、比边境出发,横穿法国,直抵瑟堡。其进攻速度之快,挺进距离之远,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绰号。隆美尔在作战中不是蹲在远离前线的师部,也不坐在用厚钢板制成的指挥车里,不靠往地图上插针头的方法作决策和指挥战斗,也不用凭他遥控的办法,而总是冲在最前面。他经常身处险境,但又魔术般地死里逃生。在战场上,他经常以一辆坦克跳进另一辆坦克进行瞄准,简直像个步兵连长,而不像指挥12500名士兵和数百辆坦克的师指挥官。
  隆美尔的"魔鬼之师"在法兰西战场上共俘敌97648人,缴获炮291门、坦克和装甲输送车458辆、起它车辆3500辆。而他的师仅阵亡682人,伤1646人,失踪296人,损失坦克42辆。
  尽管在德军中科班出身的装甲战将军官们看来,隆美尔的指挥未免有些不合常规,但在法兰西战役中的胜利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出色的装甲师指挥官。他亲临前线,冲锋第一,而不是置身战场之外;他的作战计划简明扼要,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使下属指挥官能相机行事,在开进、进攻、追击时不停地运动以充分利用时间是他的作战计划的核心;他充分利用坦克良好的机动能力达成进攻的突然性,多次挫败敌人的抵抗。对隆美尔指挥作战说长道短的非议,并不影响纳粹党宣传家们对他的吹捧,赞誉说:“他的魔语是速度,英勇无畏是他的资本。”
  1940年夏,隆美尔的主要精力投入为侵略英国而进行的紧张军事训练中。他指挥装甲师在法国的内河上多次进行坦克登船演习。此外另一项活动是协助拍摄一部关于法国互战的军事影片《西线胜利》。隆美尔在8月里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为摄影机演示第7装甲师抢渡索姆河的情景上。到1941年初,隆美尔被晋升为中将。
  1941年2月5日,隆美尔回到维也纳新成的家中准备度假。第二天即被元首招去,并受命率德国"非洲军"前往北非与意大利人共同对英军作战。
  书到此时才归正传。
  这次,隆美尔戴着德军驻利比亚总司令的头衔,于2月12日飞抵的黎波里后,立即会见了已接替退役的格拉齐亚尼元帅在意大利北非战区总司令的依达罗·加里波尔蒂将军。加里波尔蒂建议隆美尔应该亲自视察一下战场。之后隆美尔决定在的黎波里东边的锡尔特建立一道防线。
  隆美尔在长达2年之久的沙漠战中,达到他军事生涯的顶点。
  当时英军已停止进攻。并让第7装甲师已回埃及,由第2装甲师接替。第6澳大利亚师已调住希腊,接防的是第9澳大利亚师,这两个师的素质较差,战斗力不强。
  2月底第5轻装师坦克团在的黎波里登陆后,隆美尔立即进行宣传性的阅兵式,并成功的使用了欺骗术。为了不让英军摸清虚实,也为增强意军的信心,他巧妙地命令坦克在向东驶去之前,让其围着阅兵台转几圈。同时暗中施展另一诡计:命令部下用木头和纸板做了几百辆假坦克,让卡车和摩托车在这些"坦克"之间绕来绕去,而真正的坦克却避开英国侦察机的拍照,悄悄向东开去。
  英国人在即将赢得的黎波里塔尼亚胜利的前夕撤出部队的作法违背常规,但隆美尔未能注意到这一变化。他只是命令"非洲军"第5轻装师指挥官琼汉尼斯·施特莱彻将军率领该师先头部队从锡尔特出发,沿海岸向东进行探察。这一试探性军事行动,使隆美尔轻而易举地向东推进了880多英里。隆美尔轻尔易举的成功和英军的过分谨慎使他做起了征服者的美梦来了。但德国陆军总司令部不打算在非洲实施决定性进攻;至5月底第15装甲师运抵非洲后,也只准备进行一次极为有限的进攻,控制阿杰达比亚接近地,隆美尔听到这个命令后非常沮丧。
  素来先发制人的隆美尔如何能接受按兵不动的命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3月31日,隆美尔断然决定进攻卜雷加港。9时50分,由第5轻装师第3侦察营发起的首次攻击被击退,随后该师第5坦克团和第8机枪营在施图卡轰炸机掩护下突破英军防线右翼。下午5时30分,隆美尔攻占卜雷加,缴获了30辆卡车和50辆其它车辆。
  一次得手,使隆美尔心中暗喜。于是决定继续进攻。阿杰达比亚是利比亚北部的重要城市,距卜雷加港100多英里,位于交通干线巴尔比亚公路上。4月2日,第5轻装师沿着巴尔比亚公路两侧前进,意军则沿着海岸边的路线前进,当天黄昏就占领了这座城市及周围地区。
  英军中东地区总司令韦维尔将军原以为至少要到7月份德意法西斯军队才会发动大规模进攻。德意的突然袭击,英军只得全线撤退,以免剩余的部队遭到歼灭性打击。
  英军的避战使隆美尔的美梦做得更长了。4月2日,隆美尔一反已有的关于不要分兵攻击敌人的坦克战条令,也没有详细计算自己的后勤补给能力,便将部队分成四路挺进:左翼由第3侦察营和意军布雷西亚步兵师组成,任务是进抵加卜尔阿哈丘陵地带;右翼由格哈德·冯·施维林上校指挥的德意混合部队,由德第5轻装师的摩托化步兵、意大利阿雷艾特装甲师的装甲部队组成;第三路由施特莱彻将军指挥紧跟右翼,由第8机枪营、第5坦克团一中队和一反坦克连组成;最强的中路由意阿蒂装甲师1个营、第5坦克团、第2机枪营及炮兵部队组成,由第5坦克团指挥官哈伯特·奥尔布雷克上校统一指挥,企图在托卜鲁克要塞围歼英军主力。左路的进攻目标是班加西,中路是姆苏斯,右翼是迈基利。施特莱彻部队跟踪英第2装甲师和第3印度摩托化旅并阻止他们逃跑。
  德军左翼的战斗首先进入白热化。这路德军当晚10时从营地出发,沿海岸公路直接向班加西进攻。当部队一路杀到港口时,英军已弃城而去,并引爆缴获意大利的4000吨炸药,使该城处于一片火海之中。
  4月4日,隆美尔的部队继续前进,进行跨越昔兰尼加的大冒险。左路德意郎队攻陷班加西后,跟踪追击正沿海岸线撤向海滨的德尔纳的澳大利亚第9师。为了彻底消灭停滞在姆苏斯和迈基利之间的英军第2装甲师,隆美尔命令第5轻装师挺进迈基利以截断英军退路。但由于初次在沙漠中作战,以及燃料补给供应不足,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直到4月7日至8日夜,隆美尔的部队才逐渐到达进攻区域。8日6时整,进攻迈基利的战斗打响了,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施特莱彻攻克了迈基利要塞。英军第2装甲师和印第3装甲旅被歼灭,俘虏了3000名英军官兵(其中有师长、旅长)。与此同时,北部的波纳斯的第8机枪营等部也攻克了位于海滨的德尔纳,共俘虏了包括英军司令民姆及其前任奥康纳在内的800余人。
  从1941年2月12日踏入北非到4月8日攻占迈基利,隆美尔在不到两个月就扭转了北非战局。第一步的胜利,并未冲昏隆美尔的头脑,反而使他更加清醒,必须迅速攻占托卜鲁克。
  隆美尔率领德军向托卜鲁克急速推进。托卜鲁克要塞的英军司令莫斯埃德对部属们大声宣布:“这里不是敦刻尔克。……这里不得放弃,也不许撤退!"一场"小小凡尔登"会战拉开了序幕。
  托卜鲁克要塞的防御工事是意军构筑的。其防御外廓是55英里长的"环形要塞",分内外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地下堡垒加反坦克壕构成,壕深8英尺,盖有一层薄板,上加沙土;每个地堡的直径约百米,由几个地下混凝土工事组成,可容纳30至40人。堡垒的四角挖有机枪射孔,安有反坦克炮和平击炮位,堡垒上面也盖有沙土,外设两道铁丝网,各堡垒之间有交通暗壕相连。攻方在很近的距离内都难以发现这些堡垒,而守方则可以随时随地钻出来对敌施以突然猛烈的射击。第二道防线距第一道防线约2500米左右,结构大体相同,只是没有反坦克壕。
  英军总司令韦维尔将军决定死守托卜鲁克,保留这一阵地作为"德国人的眼中钉"。英军最高统帅部也命令韦维尔死守该要塞。英军在两个星期内后撤了1000英里左右,若再失托卜鲁克,就很难抵抗住隆美尔乘胜攻入埃及。
  1941年4月9日,隆美尔向意军布雷希亚师和特兰托师及德军第5轻装师下达了命令,但是在施特莱彻将军和奥尔布雷奇上校指挥下的第5轻装师未能及时到达进攻地域,也就未能及时从东面和南面发动进攻。第3侦察营也未能及时向托卜鲁克发起攻势。这一切,都足以表明隆美尔一鼓作气攻占托卜鲁克的计划要失败了。4月10日,德军第15装甲师指挥官冯·普里特维茨少将被英军一发反坦克炮弹击中战车,这位将军当场殒命,他是非洲军在北非阵亡的第一位将军。
  4月11日,隆美尔得到空军侦察报告:英军正在撤出要塞。德、意军队发动了试探性的进攻,但很快被击退。当天夜里,隆美尔作出决定:第二天下午进攻。
  4月12日下午3时,在炮兵火力掩护下,几十辆坦克向英军阵地冲去,后面紧跟着第8机枪营的步兵队伍。但是这一次意大利人的反坦克壕发挥了作用。德军的坦克无法穿过,机枪营在离反坦克壕800多米远的地域被迫停下来,进退不得。此次进攻使机枪营陷入困境,但隆美尔认为第一次进攻带有试探性质,仍坚信攻克托卜鲁克是指日可待之事,于是又决定于4月13至14日夜再次发起攻击。
  14日凌晨4时30分,奥尔布雷奇率领第5坦克团的坦克驶进由机枪营开辟的突破口,意军一个炮兵团和高射炮连进行近距离支援。起初进展倒也顺利,但进至离托卜鲁克数英里的地方遭要塞守军和英军第1炮兵团的殊死抵抗。英军飞机和坦克也投入战斗。由于担心初切断后路,也由于抵达前线的意军阿雷艾特装甲师未能提供侧翼掩护,奥尔布雷奇丢下16辆被击毁的坦克和第8机枪营,率第5坦克团仓皇退出突破口。到4月20日晚11时,英军包围了波纳斯的第8机枪营,波纳斯被击毙,500名官兵中只有116人逃脱,其余的不是被打死即是做了英军的俘虏。
  4月30日早晨6时30分,德军俯冲轰炸机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冲向英军的209高地,对该地进行猛轰滥炸。随后德意军的炮兵又对阵地进行炮击。英澳守军尚未来得及展开兵力,德军第5轻装师又冲了上来。激战至上午9时,高地落入德军之手。在左翼进攻的第15装甲师,遭到英联邦军的有力阻击,伤亡惨重。与此同时,隆美尔又在209高地的西北面发动了另一次攻击,投入了一个团的兵力,双方伤亡惨重,但没有决出胜负。
  5月1日下午隆美尔企图扩大右翼的渗透,英军投入装甲预备队挫败了这一企图。5月2日至4日,要塞英军发动更大规模反击。尤其是3至4日夜间,英军将预备队澳大利亚第18步兵旅投入对209高地的反冲击,激烈的厮杀一直持续到4日拂晓,隆美尔部队拼命才守住209高地。在4月30日以来开始的进攻中,隆美尔共损失了650名德军和500意军,只是获得了一个近6英里宽、纵深3英里左右的阵地,进攻再次失败了。
  保卢斯在返回德国前向隆美尔指出给养不足,并做出决定,不准隆美尔重新发动进攻,而让他坚守托卜鲁克东面的萨卢姆一线。
  托卜鲁克的炮声刚刚沉寂下来,利埃边界的炮声便隆隆地响开了。1941年5月至6月间,英军对采取守势的隆美尔部队发动了两次大规模进攻,隆美尔在机动作战中挫钝了英军的锋芒,取得了胜利。这次英军的失败对韦维尔将军是个致命的打击。英国首相丘吉尔期待的是一场辉煌的胜利,而不是一场灰溜溜的失败。他在查特韦尔山谷中郁郁不乐地徘徊了好几个小时后,决心解除韦维尔中东地区总司令的职务,由奥金莱克接替。
  就在北非英军遭受重创,英军统帅部对其进行调整补充之际,结束了德国对苏联大举入侵的消息,德国人两面作战开始了。苏德战争的爆发,使德军在北非战场的力量大减,特别是地中海的空军被调到苏德战场,德军失去了北非战场的制空权。相反,英军在北非的兵力却大增。从7月到9月,共增调了3个师、10个坦克队和大量的航空兵。奥金莱克在造成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后,决定对北非发动第二次大规模的进攻。这次作战的代号叫"十字军"行动。
  根据"十字军"行动计划,英军首先收复了昔兰尼加,并在那里彻底摧毁了"非洲狐"的装甲部部队;尔后攻占的黎波里、肯尼亚。为实现这一目标,奥金莱克于8月底将北非的英军部队编为第8集团军,由坎宁安将军指挥。由第13军(辖第4印度师、第2新西兰师、第1陆军装甲师)和第30军(辖第7装甲师、第4装甲旅、第1南非师、第22警卫旅)组成。到11月中旬,已拥有6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3个独立装甲旅、2个独立步兵旅,共15万人,坦克924辆,作战飞机1311架。此外,还可以得到从马耳他出动的10个航空中队的支援。
  其具体部署是:以第13军沿滨海公路向西实施突击,并向托卜鲁克推进。该要塞守军向东突围,与进攻部队会合;以第30军迂回德、意军防线南侧,向西北方向发动进攻,并在第13军的配合下,粉碎昔兰尼加东北的德、意军队。尔后,全部英军向西挺进,追击退却之敌军。以1个印度师从贾拉布卜地区出发,经大沙漠向阿贾达比亚方向作深远迂回,配合主力全歼向西退却的德意军队。
  1941年11月18日凌晨,英军冒着倾盆大雨发动了进攻。十万大军和一万辆军车越过北非沙漠向西挺进,令人惊异的是,德意军队竟毫无迎敌的准备。实际上,隆美尔这位由于狡猾而赢得"沙漠之狐"称号的刚强指挥官,当时刚从罗马的最高统帅部返回。英军第8集团军的先头部队——装甲化的第3军,将要突进利比亚高原是一块被烈日烤灼的不毛之地,非常适于机械化部队作战。德军的重兵镇守着各重要山隘,尤其是哈勒法亚。而集结在托卜鲁克附近的德军的装甲部队,正随时准备按隆美尔的命令投入全面进攻,夺占被包的要塞。
  中午前后,英军第7装甲旅的坦克向托卜鲁克背后的西迪雷泽格前进。东面的第4装甲旅仅与德军外围巡逻的游动侦察队进行小规模的交火。也到达指定地点。唯有第22旅在当天傍晚停止前进时,离目的地还有20英里。
  对于英军的行动,德军一无所知。只是在日落前半小时,隆美尔收到侦察分队发来的"两百辆英军坦克正在逼近"的情报。他仍认为这只是英军的一支侦察部队而不予理会,只是命令增加外围的侦察部队,而继续加紧准备进攻托卜鲁克。11月19日早晨,英军第30军第22装甲旅正向昨夜未赶到的目的地进发时,接到了戈特关于进攻驻在比尔古比的意大利艾里特师的命令。于是,这支装甲部队于中午炎热时分,向意大利坦克部队发起了迅猛的冲锋。由于该部队求胜心切,伤亡惨重,半数以上坦克被击毁。另外其他几支英军部队也都进入战备状态。战争到这时,隆美尔仍未作出反应,这使坎宁安大为困惑,反倒不知如何是好。
  第三天,非洲军终于对英军的挑战作出了反应,接着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坦克战。隆美尔对于这突如其来搅乱他攻占托卜鲁克的行动怒不可遏,于是派出了一支强大的坦克部队并命令他们就地把英军歼灭。这天的黄昏,两军展开了坦克战,沙漠上顿时腾起团团密集的蘑菇状烟云。英军发起冲锋,英制转型蜜蜂式坦克作”“字形冲锋,英军冒着德军炮火的Z射击,不顾一切地往前冲,希望依靠速度和灵巧取得突破。与此同时,英军第7装甲旅的支援分队在发起攻击后占领了德军的机场;第6皇家坦克团则从陡坡上冲下来,扫射并击毁了机场上来不及起飞的德军飞机。
  隆美尔被英军这一行动激怒了。他立即下令停止进攻托卜鲁克要塞,将分散的装甲部队集中起来,准备发动一场强有力的装甲攻势,消灭所有可能遭遇到的英军坦克,然后向西面出击,给自己在沙漠中开辟出一片回旋余地。11月20日,隆美尔命令第15装甲师停止与英军第4装甲旅交战,转而协同第21装甲师进攻消灭正向托卜鲁克前进之敌军。
  11月22日黎明,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首先对奥马尔要塞中心堡垒阵地实施轰炸,英军炮兵也对要塞实施压制射击,苏塞克斯营在飞机和炮兵火力的掩护下,乘车向要塞飞速驶去。在进入要塞防御区内遭到德军的猛烈袭击,所有的车辆只有两辆坦克冲进阵地,经过几个小时的肉搏战,英军于下午5时夺得中心堡垒阵地。
  但旁遮普营进攻利比亚奥马尔要塞却不尽人意,一个营的兵力几乎遭到全歼。23日,等到锡克兵增援才夺得利比亚奥马尔的三分之一的地区。德军在这一阵地上整整坚守了一星期。
  在西迪雷泽格一带,第8集团军的其他部队也遭到德意军队的顽强反击。已经占领西迪雷泽格机场第7支援分队的步兵和炮兵,遭到德意军坦克部队的反击伤亡惨重。虽然后来英野炮部队和坦克部队前来增援,但也未能挡住德军坦克的进攻。此时,战场上劫后的情景惨不忍睹:垂死和已死的士兵狼藉遍野。有的横卧在卡车和履带式小型装甲车中;有的倒在堑壕和火炮尾架上。意大利的、德国的、英国的,各种各样的坦克,凌乱地布满整个地区,横七竖八,支离破碎;有的被火焰熏得发黑,有的已面目全非。这一天天黑前,"十字军"行动的第一阶段,也是最残酷的阶段已经结束。在这一阶段,英军进攻,德意军抗击和反冲击,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的坦克战,损失都很大,但任何一方均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11月24日下午,隆美尔派德军第21装甲师通过比尔设斐森向哈尔法亚隘道前进,企图切断英军第8集团军的退路。被称为"隆美尔绝招"的军事行动引起了英军的恐惧和混乱,大批的英军部队和车辆,潮水般地向东逃去。面对德军的追击和英军的溃退,第8集团军司令坎宁安认为局势已很难控制,准备全线撤退。然而中东地区总司令奥金莱克却坚持继续对敌人加紧进攻。并强调,"十字军"行动的原定目标"歼灭敌军并将隆美尔撵出昔兰尼加。"于是免去坎宁安第8集团军司令的职务,委派他的参谋长里奇将军接任。
  11月25日,战斗继续进行,坚守奥马尔要塞区的第4英印师,经过一天的浴血奋战,终于阻挡了德军的坦克部队的进攻。与此同时,德军对托卜鲁克要塞进行四面围攻。英勇顽强的英国人击退了德军的多次进攻。为了解除托卜鲁克要塞的危机,减轻其压力,里奇将军命令第13军迅速向西推进。新西兰师在第1陆军坦克旅的支援下沿海岸公路两侧向西猛攻西迪雷泽格,经两天激战,终于收复了这个城市,并于11月26日夜与托卜鲁克守军会师。
  局势对隆美尔越来越不利,德军后方吃紧,且又缺乏燃料,反攻英军根本不可能。于是隆美尔只好下令让德军撤退。11月27日,德军在撤退途中再次对英军已占领的西迪雷泽格发起进攻。在德军"冲刺"式反扑下,据守的新西兰师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该师除两个营同托卜鲁克守军会合外,其余的被迫撤回边界,托卜鲁克要塞又处于孤立的境地。
  里奇将军面对这种局面,为争取主动,重新调整了部署:以两个军的主力攻占西迪雷泽格以西的阿德姆,在西迪雷泽格占领军的侧后,楔入1个钉子。12月5日,正当奥金莱克准备再派两个步兵旅和两个装甲团增援第8集团军时,结束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投入交战的消息。墨索里尼通知隆美尔,在明年1月初以前不要期望有援兵到达。隆美尔见受损的军团得不到补充,只好放弃对托卜鲁克的围攻,下令向阿格拉方向退却。英军见德意军队正在全线撤退,便乘机进行追击。只见沿途到处是德意军队丢弃的行李物品、汽车、坦克的残骸和未经破坏的机器。当第4英印师向西推进40英里时,在贾扎拉一带遇到了德军尚未来得及撤走的守备部队。双方即展开了激战。第4英印师的先头团将坦克火炮一字排开,对德军守军展开了猛烈地炮击,顿时击毁德军的几辆坦克。德军抵挡不住,在丢下几辆坦克残骸后仓皇退走。
  “天无绝人之路",正当隆美尔的部将遭英第8集团军围歼之时,天气帮了隆美尔的大忙。空中忽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寒冷刺骨的暴雨劈头盖脸地向追击部队袭来。人人身上湿透,地上泥泞不堪,追击部队不得不放慢行进速度。当追击部队追到德尔纳机场时,发现机场上还停放着因天气恶劣而不能起飞的飞机。英军呐喊着冲了进去,将机场的德军全部消灭。这时,又有12架三引擎容克52型兵员运输机呼啸着降落在机场。当飞机全部落地后,英军突然开火,除两架飞机逃脱外,其余全被截获。这一次,英军夺得飞机183架,滑翔机12架及大量的弹药、汽油和食品。当英军开进德尔纳城时,德军早已弃城而去。
  为了截住西撤的隆美尔部队,英军在追击时曾组织一支快速特遣队,取捷径直插班加西。但当这支特遣队到达该地时,这里的德军已南撤。第4英印师虽然及时从贾拉布卡绿洲出发,先敌到达阿贾达比亚地域,但他未能阻止隆美尔军队的退却。至1942年1月10日,隆美尔部队有组织地退至阿拉格地区,并阻止了英军的前进,使战线稳定下来。
  “十字军"行动,英军第8集团军以伤亡17704人,损失坦克278辆的代价,歼敌3.3万人,击毁坦克300辆,将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从埃及、利比亚边境的阿尔迪亚、一直赶到昔兰尼加沙漠的西部阿拉格。这次行动,尽管没有取得全胜,但它终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国家的第一次败北。这次行动,对鼓舞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对打击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隆美尔在英军"十字军远征"行动上,因错误判断敌情而陷入被动境地,但当他搞清英军的意图后便采取有力的措施,显示了出色的战术应变能力;向英军深远后方的大胆突击也是他丰富想象力的表现;在突击部队失败后及时部署撤退,不时杀一个"回马枪",终于救出了自己的机动部队。所有这一切并不能使隆美尔的战斗生涯继续胜利,相反从此以后等待这位"沙漠之狐"的是一次次的失败(期间也有过小的胜利),直到他的生命终结。
  1942年1月,北非战场德、英双方都着手防御时,隆美尔却集结兵力,以报一箭之仇,对英军卷土重来发动新的攻势。
  为了迷惑英军,隆美尔故意放出撤退之风声;白天让扬起漫天灰尘的运输车向西行驶,晚上再悄悄掉头驶回来;烧掉不少木板房,还故意炸掉了部分弹药,并把港口几艘搁浅的破船点着了。一切迹象都表明:德军真的要撤退了。
  1月21日,隆美尔的装甲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英军阵地,这一突然袭击使英军乱了阵脚。立即全线撤退,隆美尔抓住时机,乘胜追击重新进入昔兰尼加,攻占了班加西。
  5月26日,隆美尔又一次发动了进攻。这次进攻又给英军人一个错觉,以为隆美尔向北进攻。而隆美尔的作战部署是:由克鲁威尔指挥四个意大利师于进攻的当天下午2时对贾扎拉防线北部发起进攻,并插入敌方阵地约20英里处,随后由德军一个坦克营和一支由缴获坦克装备的部队发起坦克进攻。目的是将英军装甲部队吸引过来。至黄昏时德军坦克营便撤出战斗加入主力向南的迂回行动。由非洲军第15和第21装甲师、意军第20军的阿雷艾特装甲师、的里雅斯特装甲师及德军第90轻装师构成的主力部队于进攻之日当晚9时出发,向南运动到进攻出发阵地,次日4时30分在贾托拉防线南端发起正面进攻。突破后即向托卜鲁克方向攻击前进,截断英装甲部队退往托卜鲁克的后路。
  5月26日晚8时30分,隆美尔下达了向南进攻的命令。一小时后,隆美尔坐在自己的战车里向南跨过了沙漠。左翼是意大利第20军,右翼是非洲军和第90轻装师。凌晨3时,隆美尔的部队到达位于比尔哈姆以南的第一道停留线上,隆美尔成功地绕过英军的防线。随后隆美尔下令阵前编队,左翼是第21装甲师、右翼是第15装甲师。每个师又进行了“区域编队"——330辆坦克后面跟着工兵、炮兵和信号兵,两翼是乘坐卡车的步兵以及反坦克部队;中间是他的"驼峰"——成千辆编成梯队的给养车。
  5月27日清晨4时30分,这群怪物开始向北推进。起初,隆美尔以为,攻占比尔哈希姆只是举手之劳,而后就可以以该地为基地。但非洲军和第90轻装师,还远在比哈希姆以南,只能由在北翼行动的阿雷艾特师攻占该地。隆美尔对攻占比尔哈希姆的意义估计不足,没有派出作战能力强的部队。英军正好利用比尔哈希姆作为攻击他的运输队的基地。阿雷艾特击溃了印度第3摩托化旅,但未能攻下比尔哈希姆;右翼第90轻装师和侦察部队很快攻占雷特马据点;中路的第15装甲师遭到英军第4坦克旅的猛烈阻击,当英军发现两翼处于危险中时便迅速撤出战斗,暂把前进的路线让给德军。
  第一天,隆美尔实现了战术突然性。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右翼的第90轻装师和侦察部队并没有冲到海边,没能切断要扎拉防线上英军的退路。这天结束时,右翼部队仅仅推进到比尔拉发,离海岸仍有40英里。
  5月28日,隆美尔令非洲军继续向北开进,但进展很小,损失却更大。第15装甲师汽油用尽,无法前进。第21装甲师击溃了一支英军纵队,登上了控制巴尔比亚公路的高地以后被迫停止前进。与空军失去联系,无法取得援助。这天英军由于第8集团军司令里奇在指挥方面的失当,没有能毁灭性的打击隆美尔。
  5月29日晨,非洲军已走投无路了。德军克鲁威尔将军在空中指挥德意部队进行正面进攻时,被英军击中当了俘虏。南部德军再次失利,但成功地在卡平措小道地域的地雷场开辟了几条通路。到了晚上,第90轻装师、阿雷艾特师和非洲军终于靠拢在一起。在对当前局势进行分析以后,隆美尔决定放弃原来计划,准备用反坦克炮阻止位于德军东面的英军坦克的进攻。同时组织部队向西边的西迪穆夫塔撤退,在英军雷阵中撕开一个缺口,恢复与从正面进攻的德意部队的联系,以便恢复一条供应自己部队给养的主要路线。
  5月30日晨,德意军开始按计划行动,遭到英军的顽强抵抗。德意军队的突破口选在由英军据守的一片遍布碉堡的浅滩上,隆美尔的士兵把它叫做"釜"。双方经过你争我夺的拼杀后,5月30日黄昏,德意军在差一点被英军吃掉后,终于集结起来,包围了"釜"地和西迪穆夫塔。
  5月31日,隆美尔令第90轻装师、阿雷艾特师和非洲军的几支兵力较强的特遣队对西迪穆夫塔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激战至6月1日,在德军飞机增援后,阵地上的3000多名英军举起白旗。经过几天激战,隆美尔便在英军贾扎拉防线上撕开了一个10英里宽的大缺口。
  贾扎拉防线的缺口已经打开,下一个目标就是防线南端的比尔哈希姆。这里由自由法国第一旅驻守。6月2日至5日,隆美尔以第90轻装师和另一个师在飞机的掩护下包围了比尔哈希姆,非洲军虎视眈眈,准备对付英军的反攻。6月5日凌晨英军发起进攻。进攻中步兵、炮兵、坦克兵的协同极差,几乎是各自为战,从而失去了整体打击力量。6月9日,隆美尔部的步兵在空中掩护下攻占了控制法军主阵地的186号高地。德意部队伤亡惨重,隆美尔不得不再增调部队。10日,德意军已深深楔入要塞防御体系中。这天夜间,弹尽粮绝的柯希尼上校趁着月色偷偷撤出要塞。隆美尔终于攻占了出尔哈希姆。要塞的法军的顽强抵抗为他们沦陷的法兰西祖国争得了荣誉。隆美尔在日记中写道:“法军在与外界完全断绝联系的情况下,仍然坚守不屈,实在令人钦佩!”
  战争进行到现在还是难见分晓。从兵力上看,英国人依然占有优势。6月11日下午,隆美尔命令全体部队从比尔哈希姆向北进发。入夜第15装甲师和第90轻装师到达了阿德姆南面和西面10到20英里地域。随后隆美尔令第15装甲师在6月12日转入防御,令第21装甲师继续向南推进,攻打英军装甲部队的后背,以将英军装甲部队夹在中间。当天英军没有向隆美尔发动进攻,素以先发制人著称的隆美尔立即让第15装甲师和第21装甲师向英军发动猛烈进攻。13日,隆美尔乘胜追击,6月14日早晨,只剩下70辆坦克的里奇见大势已去,被迫把英军的残余部队拖出贾扎拉防线,并撤走了曾耗费巨资在托卜鲁克东南贝克德前沿修建起来的补给基地。
  6月20日5时20分,德国空军飞来上百架施图卡轰炸机,编成密集的队形,整日地对托卜鲁克阵地进行轰炸。飞机炸弹投光了,就飞回贾扎拉和阿德姆机场补充炸弹,而后再返回去轰炸。飞机轰炸的同时,德意军的火炮也作了准备,飞机停止轰炸后,火炮立刻开火。随后,第15装甲师和意军第21军乘炮火延伸火力之机从东南发起进攻。至7时45分,已经打开了一个宽阔的突破口。到6月20日夜,英军在托卜鲁克只有一条出路,就是从这座要塞突围。要塞司令官克洛普将军本打算突围,但由于第8集团军没有下达撤退命令,同时属下人员又有反对突围的,因而举棋不定。克洛普仅和自己的一些参谋人员乘夜色撤往南非第6旅旅部。21日天刚放亮,绝望的克洛普将军令部属在指挥部里升起了白起。守军在烧毁补给品,浓烟四起,爆炸声不断。上午9时40分,隆美尔在巴尔比亚公路上会见了南非第2师师长兼要塞司令克洛普将军。克洛普呈交了投降书,并划定了受降地点,33000名俘虏垂头丧气,蓬头垢面跟在克洛普将军后面,接受投降。
  且说隆美尔攻占托卜鲁克要塞之后,继续挥师东进,于1942年7月1日挺进到埃及境内阿拉曼地,这是通往金字塔的最后一道屏障了。非洲战场的英军一败再败,震怒了英军最高统帅部,邱吉尔解除了奥金莱克的职务,任命亚历山大将军为中东战场总司令,蒙哥马利为第8集团军总司令。同时下达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打败隆美尔。
  隆美尔的恶运从丘吉尔首相替换将领开始了。8月30日,隆美尔投入了230辆坦克,对英军发动猛烈攻势,隆美尔还想用心理战,以少胜多,但对手已不是"当年阿斗",而是以稳扎稳打著称的蒙哥马利!
  这次英国人成功地利用了一次"苦肉计"加"反间计"。战前,德军在前线击毁了一辆英军吉普车,车中有一名已被击毙了的英军少将,从他的公文包中搜出了一份军用地图。隆美尔惊喜若狂,殊不知这位英国少将已被德国间谍拉下了水,案发后,英军强迫他带上这份假地图,到前沿阵地送了命。隆美尔根据这份地图制定了作战计划。
  8月31日凌晨,隆美尔的装甲部队就陷入了密集的布雷区,而那份地图上却根本未标明那里有地雷。英国人布好陷阱,现在猎物已进来,英军的机枪大炮一起开火,飞机也来轰炸,德国的卡车、运兵车和坦克纷纷被击中。久经沙场的非洲军团很快静下来,并对英军进行猛烈还击,工兵冒着炮火排雷,终于为装甲部队打开了一条狭路。但此时德军已伤亡惨重,一个装甲师长被击毙。隆美尔自知中计,"终日玩鹰,如今却被鹰啄瞎了眼",遂命令部队进攻前面的山脊,力求获得一个立足点。
  隆美尔这玩命的一招,正中蒙哥马利将军的下怀,他早已在山脊上布下了重兵,并在这里彻底打破:“沙漠狐"不可战胜的神话。蒙哥马利一改常规,用炮兵和飞机攻击隆美尔部队,使德军的多次冲锋都被击退了。整个早晨隆美尔遭到了六次轰炸。隆美尔的另一支进攻部队陷入一片软沙地,车辆几乎开不出来。对隆美尔来说,幸好天公作美,下午刮起沙漠风暴,才把德军装甲部队从皇家空中的轰炸中解救出来。9月1日,对隆美尔部队是最为残酷的一天,德军抵住英军的轰击,等待燃料补给,但一艘载着1200吨汽油的油船在托卜鲁克港外被英军潜艇击沉了。第二天,另一艘油船也遭到同样的命运。隆美尔不得不下令撤退。金字塔和苏伊士运河梦破灭了,战无不胜的"沙漠之狐"终于被击败了。
  撤退后隆美尔立即布置防御体系,他估计英军会乘胜从正面进攻,在防线前沿埋设了近50万颗地雷,雷区后面是步兵阵地,阵后是布局巧妙的反坦克炮,最后是装甲部队和摩托化师。隆美尔称这片防御地带为"魔鬼的乐园",他要英军陷入雷区后,令南北两翼的德军同时反攻,围歼英军主力。并估计英军的总攻在10月23日前后。
  10月23日晚,蒙哥马利果然发起总攻,几千门大炮对德军阵地进行猛烈轰炸。24日早晨,英军打通两条走廊,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25日,隆美尔由德国飞回前线(隆美尔9月23日回德国治病),但此时英军已占领了德军的布雷区。在英军的猛烈攻击下,德军只有挨打的份了。隆美尔的防线崩溃了,他此时只剩下35辆坦克了。
  11月2日晚,隆美尔见死守只会全军覆灭,于是下令撤退。11月3日,希特勒下了一道命令,必须死守阿拉曼阵地,不许后退。
  11月4日,隆美尔发现只剩下22辆坦克了。于是他又一次违抗了元首的命令,再次下达撤退令。但是为时已晚,蒙哥马利的进攻已经开始了,使隆美尔的撤退更加困难。由于希特勒的命令和隆美尔的犹豫,1万多名德意士兵未能撤出阵地,成了英国人的俘虏。隆美尔率领他的非洲军7万多人的部队开始艰难的撤退。蒙哥马利虽大获全胜,却损失了500多辆坦克和无数英军士兵,但他还是将剩下的500多辆全部投入了追击,一心要捉住那只"非洲之狐"。
  隆美尔作战时以先发制人的"闪电战"著称,而其撤退的速度也快得出奇。他先放弃了马特鲁,又放弃了塞卢姆,再放弃了托卜鲁克,直向1000多英里以外的阿拉格防线退去。蒙哥马利以为隆美尔会在托卜鲁克坚守的,因为该要塞曾使德军伤亡了不少士兵,也为隆美尔带来了莫大的荣誉。但出乎蒙哥马利意料之外,当英军追到该要塞时,德意军队早已离去。
  撤退途中隆美尔碰上过好多有利的战机,但由于部队的燃料缺乏,隆美尔贯用的"回马枪"一直无法使出。不过,隆美尔在撤退的路上摆设了大量的地雷阵,沿途仓库中的炮弹、炸药都被德意工兵部队制成各种各样的地雷,在英军可能宿营的城镇和寺庙中都布置了真假混杂的地雷,真真假假,防不胜防,甚至在厕所里也有带引信的炸弹。越来越多的英军官兵被炸死炸伤,英国人只得放弃公路,专走小路和干涸的沙床。可是,等待英军的同样是隆美尔的地雷阵,蒙哥马利不得不放慢了追击速度。这样一来,隆美尔就有足够的时间,从容撤到了阿拉格防线,再从阿拉格防线撤到利比亚的黎波里,最后又撤到突尼斯。
  这时,美国军队已在北非登陆。隆美尔虽然两次挫败了英国人,但终究未能改变非洲局势。此时隆美尔清楚认识到:轴心国部队腹背受敌,大势已去,北非已守不住了。于是他建议希特勒尽快把非洲军团撤出非洲战场。但希特勒为捆住墨索里尼,让阿尔尼姆将军接替了隆美尔,而让隆美尔回欧洲治病。
  蒙哥马利虽然打败了隆美尔,却未能摧毁或捕捉住隆美尔的装甲部队。
  1944年1月,希特勒任命隆美尔为西线13集团军总司令和驻法德军统帅。这支部队是专门用来抵御美、英盟军的渡海进攻的,希特勒吹嘘说:“要把欧洲大陆的西海岸线建成固若金汤的'大西洋壁垒'。”事实上这个壁垒在"几小时内就被盟军突破了。”
  6月份,隆美尔想劝希特勒用政治手段来解决德国同英美两国战争,遭到希特勒的反对。至此,死亡已向隆美尔招手,希特勒对其的不信任也由此时而产生了。在德国谏诤失败后,隆美尔回到他在法国的司令部,他要继续指挥战斗,继续效忠元首。隆美尔还在幻想:再找个机会晋见元首,说服他谋求"政治解决"与英美战争,然后集中全力去对付东线的俄国。
  可是,所有的一切隆美尔都无法作了。7月17日,隆美尔驱车去前线巡视,在回司令部的路上遭到空袭,头部负伤,昏迷不醒,被送进巴黎的一家医院抢救。一直到8月8日才出院,回到德国的家中休养。在出院前,他还对一位前来探望他的上校说:“我一恢复健康就去见元首,开诚布公地告诉他,这场戏该收场了,德国人民蒙受的苦难太多了。"他尚未意识到,他不可能再见到他的元首了,他的生命也快走到尽头了。
  7月20日,秘密谋杀希特勒的组织的一个成员施道劳堡上校在参加希特勒召开的一个会议时,成功地将一只贮有定时炸弹的公文包放在希特勒身边,然后悄然离去。但希特勒并未被炸死,只是受点轻伤,他立刻对密谋分子们进行了血腥镇压,短短几个月内,就处死了近5000人,其中包括一大批元帅、将军等高级军官。
  隆美尔的部下除斯派达尔外,还有不少参谋加入密谋组织,其中一个叫施图尔纳格,另一个叫霍法克。隆美尔负伤住院后,接替其职位的是另一位陆军元帅克鲁格,他对密谋分子颇为同情,但拒绝参加政变。施图尔纳格听到元首的“死讯"后,立即逮捕了巴黎的秘密警察。当他得知希特勒活着时,便开枪自杀,未遂,被押解到柏林后处决了。昏迷之中,这位昔日隆美尔的参谋长,嘴里喃喃地呼唤着隆美尔的名字。霍法克被捕后,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想用两位权势赫赫的陆军元帅来挡住希特勒的血腥镇压。他"供出"了克鲁格和隆美尔。希特勒立即解除了克鲁格的职务,并召回柏林。克鲁格服毒自杀。
  隆美尔在医院里听到元首遇刺一事,他愤愤地不住唠叨:“疯狂!真不可思议,竟然对元首下毒手。"出院后隆美尔回到家中立即被监视起来。
  1944年1月14日中午,希特勒国防军大本营两位将军驱车来到隆美尔的住宅。两位客人彬彬有礼地与隆美尔互相敬纳粹礼。他们问隆美尔:“是否与陆军元帅阁下单独谈一谈。"隆美尔的脸上掠过一丝宽慰的神情,欣然答应。
  一位将军的神情立即严肃起来,他打量隆美尔好一会儿,然后说:“陆军元帅你被指控为谋害元首的同案犯,这些材料就是证据。”
  那份材料,是霍法克的供词,这些供词加上施图尔纳格昏迷中的呼唤,构成对隆美尔的起诉书。一种无法说清的表情在隆美尔脸上一闪而过。"元首知道吗?"来客点点头说:“元首让你选择:如果你对霍法克的指挥一无所知,那就必须向元首交代;如果不是这样,逮捕和审讯将不可避免。”
  隆美尔的双眼中露出无奈的表情。将军对元帅说:“元首允诺,如果你自己了结,对阁下的叛国罪将严加保密,还将为你举行国葬,而且不涉及你的家人。”
  近12点钟时,隆美尔回到自己的房间,换上开领的非洲军制服,然后戴上奖章。随即向爱妻露西和儿子曼弗雷德说明一切,并告诉他们母子自己将在15分钟内死去。
  楼下,将军们在等候着他,时值秋高气爽,隆美尔走下楼来时,已经恢复平静。家人帮他穿上大衣,并递给他帽子和元帅拐杖。然后走上汽车,车行动三四英里后走森林旁的路上停下来。将军和司机走下去,隆美尔留在车上,一分钟后,当下车的人回来时,隆美尔已直挺地死在座位上。
  柏林把一块都准备好了。宣布隆美尔因"7月17日受伤"不治身亡,并说对"帝国最伟大的指挥官之一"的牺牲表示衰悼。
  希特勒给隆美尔夫人的电报说:“你丈夫的死给你带来巨大的损失,请接受我最诚挚的吊唁。隆美尔元帅的英名将永远和北非英勇的战役联系一起。"希特勒下令举行国葬。
  德国陆军最资深的冯·伦斯德元帅致悼词。他站在裹着万字旗的隆美尔尸体面前说:
  “……他的心是属于元首的。”
  再说隆美尔攻陷托卜鲁克后,在德国又一次引发一场喧闹,德国广播电台于6月21日奏起了"鹰在炫耀"的乐曲(德国每逢有战胜的重要新闻,总是演奏该曲)。6月22日,德国一座新落成的桥梁马上以隆美尔的名字命名。同一天,希特勒慷慨地给隆美尔以最耀眼的奖赏,晋升他为陆军元帅。这一突如其来的荣耀使隆美尔惊喜若狂。
  但在1941年时,希特勒却不支持隆美尔在非洲采取积极攻势,而是要他以防守为主。因为德国法西斯正在准备"巴巴罗萨"计划,即对苏联发动进攻。尽管这位将军在后来非洲战场取得过一些重大胜利,但也未能扭转法西斯阵营的局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
  书香门第 扫描校对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