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可叹东王杨秀清, 独断专行显英明。 若能倾听南王谏, 忠骨焉留桂林城? 且说清将乌兰泰,在大洞山龙寮口被太平军团团围住,左冲右闯不能脱身,急得他双眼冒火,哇哇怪叫。幸亏他的亲兵卫队舍命拼杀,才保住狗命,落荒逃走。 乌兰泰一边抱头鼠窜,一边暗中咬牙:长毛贼,洪秀全,你等着瞧吧,待我搬来救兵,非报仇雪恨不可!他想着想着,猛一抬头!唉呀,这是什么地方?山势怎么如此险恶!但见: 岭连岭,山靠山, 奇峰入云刺破天。 云雾绕,瘴气漫, 缥缈迷离路难见。 古树参差密如网, 脚下野草厚如毡。 左有山,右有山, 人马挤在两山间。 又难登,又难攀, 好似来到鬼门关! 乌兰泰看罢,倒吸一口冷气,忙把向导唤到马前,问道:“此处是什么所在?”“此处仍属大洞山,名叫老鼠峡。”乌兰泰听了,暗自吃惊,心里说:这个地名可太不吉利了,别把我当老鼠夹在这儿!他又问道:“离永安还有多少路程?”向导回答说:“翻过大洞山,还有一日的路程。”乌兰泰急于脱险,传令军兵加速前进。 越走山路越窄了,只能容一人一骑通过。乌兰泰心如火烧,急得“嗷嗷”直叫:“快过,快过!”他的人马好不容易才走过一半,突然“咚!”一声炮响,伏兵四起,杀声震天。乌兰泰定睛一看,见山头上竖起了太平天国大旗。旗下立着三将:正是小将军陈玉成和洪仁发、洪仁达。 原来,三将奉东王之命,埋伏在此,意在狠狠打击官军,扫除后顾之忧。陈玉成把人马埋伏在老鼠峡,准备了充足的弓箭、石矢。等乌兰泰进了埋伏圈,陈玉成一声令下:“打!”霎时,箭如雨发,矢石乱飞。官兵无处躲避,瞪着眼睛挨揍。这才叫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身逢绝地呢!乌兰泰心头紧缩,知道一切都完了。他把牙关一咬,抽出皇上赐给的尚方宝剑,扯开嗓子,发出绝命的吼叫:“皇上,臣不能替主子出力了!”说罢,横剑自杀了。 再说陈玉成,他率领太平军,把乌兰泰的残兵败将斩尽杀绝,从死尸堆里认出了乌兰泰。洪仁发手指乌兰泰的尸体骂道:“你这个顽固不化的妖头,也有今日的下场!”说罢,手起一刀,把乌兰泰的人头砍下。洪仁达咧开大嘴笑道:“把这颗狗头捎回去,让天王、东王痛快痛快!”说罢,哈腰拾起人头,挂到马上。陈玉成道:“此地不可久停,还是追赶大队要紧。”洪氏兄弟点头称是。这阵儿,太平军已把战场打扫完毕。三将飞身上马,带着无数胜利品,高高兴兴追赶大队去了。 且说东王杨秀清,他率领大队向北缓缓而行,不见三将归来,心中甚是挂念,不时回头张望。过了一会儿,忽见后面尘土飞扬,战马嘶鸣,顷刻之间,三将率部赶到。陈玉成向东王禀报了战斗经过,又把乌兰泰的人头献上。杨秀清大喜,命军政司给三将记了战功,又命人把乌兰泰的人头挂在一棵古树上。洪秀全一时高兴,抽出斩妖剑,把树皮砍下一片。命人取过笔砚,在树上写道: 妖头反天兵, 祸由邪念生。 头颅古树挂, 僵尸荒野横。 世人当觉醒, 驱妖信天兵。 斩尽害人鬼, 天下乐太平。 众人看了,哈哈大笑。杨秀清挥鞭北指,大军继续前进。在路上,众王商议,为避免与清军接触,保存实力,决定走小路。经牛角、徭山,出荔浦县马岭、阳朔县高田墟、临贵县六塘墟,兼程前进,然后出奇兵,袭取桂林。倘若占领了广西省城,局面就可以打开了。 谈到袭取桂林,众王心花怒放。北王韦昌辉道:“弟愿请令,攻打桂林。”东王允准。南王冯云山道:“桂林乃广西省城,城坚水深,易守难攻。那里又是周天爵的老巢,全省的中枢,我料满妖必置重兵把守;依目前兵力而论,我军尚无力攻取。依我之见……”南王刚说到这儿,东王杨秀清冷笑道:“哥哥多虑了,正因为桂林是广西的省府,又是周天爵的老巢,我才决定攻打。破城后,我军的军需器械不仅可以得到补充,粮草给养也不成问题了。”杨秀清说到这儿,稍微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南王,又接着说:“我兵力不足,是不宜强攻。所以,我想采用迷惑满妖之法,诈开城门,计取桂林。”“如何计取?”杨秀清胸有成竹地说:“我军在永安突围时,一路上缴获了不少清兵的旗帜、盔甲和衣物,可让我军扮成清兵,诈称是向荣的残部。出其不意,诈开城门,桂林不就是我们的了?”南王道:“你的办法倒是不错,我担心难把清妖骗过。”杨秀清笑道:“骗不过怕什么?我们还可以打嘛!你怎么越战胆子越小了?”东王不等南王说话,扭头说道:“杨辅清!”“在。”杨辅清答应一声,来到东王马前。杨秀清把眉毛一挑,命令说:“把林凤祥、李开芳二将唤来听令!”“是。”杨辅清领命,拨马而去。时间不大,林、李二将从前队赶来,与东王施礼。杨秀清道:“命你二人奇取桂林。附耳过来!”二将马往前提,把耳朵探过去。杨秀清道:“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林、李二将把腰一挺,高声答道:“谨遵东王浩谕。”说罢,拨马准备去了。 杨秀清又传下令箭,命韦昌辉为先锋,南王为后合,率领大队奔牛角,转六塘墟,向桂林疾进。 且说李开芳、林凤祥二将,他们按东王的部署,挑选了二千人马,换上清军的服装,打着清军向荣的旗号,于咸丰二年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公元一八五二年四月十八日黄昏的时候,突然出现在桂林东关。林凤祥穿着游击将军的服装,李开芳穿的是副将的衣甲,来到吊桥前把马勒住。但见: 桂林城池高, 箭楼接云霄; 垛口如波浪, 旌旗顺风飘。 大炮口朝外, 刀剑放光毫。 墙下护城河, 高吊木板桥。 三层蒺藜网, 门旁有暗碉。 慢说人难过, 雁过也拔毛! 李开芳看罢,暗自吃惊:桂林城不愧是一省的首府,果然雄伟坚固,设防严密,想到此处,他看了凤祥一眼。林风祥会意,在马上一长身子,冲着城上喊道:“快快开城。我们回来了!”其实,他们早被官兵发现了。因见他们也是官兵,所以没有放箭开炮。这时,从垛口探出一张脸来,盘问林凤祥道:“你们是谁的人马,从哪儿来的?”说话的这个人晃着脑袋,头上的孔雀翎不住地摆动,一看便知他是个千总。 林凤祥把眼睛一瞪,喝道:“你难道看不见吗?爷爷是向军门的部下,从永安回来的!”城上那个千总又问道:“向军门在哪里?”林凤祥道:“向帅有事,留在后边,掌灯时才能到达。我奉命先行一步。”那个千总又问道:“请问将军尊姓大名,那位将军是谁?你们二位是谁的部下?”林凤祥耐着性子答道:“某叫于长俭,官拜游击将军之职。这位是副将赵元光。我们是向帅麾下先锋营左字二号的人马。这是我们的腰牌和印鉴。”林凤祥从怀里掏出一面铜牌,举起来叫那个人观看。这个千总眨了眨眼睛又问:“你们可有向军门的公事?”“放屁!”林凤祥骂道:“手续俱全,还用什么公事?难道你要耍笑爷爷不成?等某进了城再找你算账!”这个千总笑道:“于将军息怒。眼下长毛造反,世间大乱,人人自危。卑职又没见过二位将军,当然要谨慎行事。我官小权微,做不了主。请二位暂等片刻,容我请示上司,再接二位进城。”这个千总把脑袋一缩,不见了。 天逐渐黑下来了,城头上已经燃起灯火。林、李二将心急如焚。他俩知道:太平军的大队人马已经开到了,就等着诈开城门,冲杀进去。又想:方才说的那些话,都是东王授意的,也不知能否骗过官军?城里为什么还没有回信儿呢?这时,突然听到城头有人说话,还是那个千总的声音:“我说于、赵二位将军,让你们久等了。有话跟我们大帅说吧,你们看,大帅在这儿呢!” 这阵儿,城头上火把通明,照如白昼。林凤祥、李开芳仰面观看,只见大红伞下闪出一人:大圆脸,抹子眉,三络胡须,两只环眼,头顶红铜盔,包耳护顶,身穿铁索连环甲。林、李二将看着眼熟。再仔细一看,来者并非别人,正是铁公鸡向荣。二将见了,大吃一惊!心想:据东王掌握的情报,向荣应在永安,所以才用了这个办法。怎么向荣竟在桂林城上出现了? 前文书说得明白:向荣与张国梁尾追太平军,活捉洪大全,打了一个大胜仗。他们麾师永安,受到三军统帅赛尚阿的表彰。本来,他可以在永安休息两日。可是,这只老狐狸没有这样做,他对赛尚阿说:“发匪窜入大洞山,无非是权宜之计。我料他们非攻桂林不可,借以补充粮饷器械。卑职欲赶回省城设防,不知大帅意下如何?”赛尚阿点头道:“那么,有劳大驾了。”向荣带着张国梁,率本部人马,日夜兼程回到桂林。他比太平军早到半日。要不,桂林就真被诈开了。 向荣得到了那个千总的禀报,忙率众将登上东城,手扶垛口往外观看。只见这支人马的衣甲旗号都和清兵一模一样,就是带兵的游击和副将不是自己人。站在向荣身边的张国梁,手指城下惊呼道:“军门,可别上当。为首的那两个小子我认识,一个叫李开芳,一个叫林凤祥。他们都是洪逆的爪牙!”向荣冷笑道:“长毛子竟使出了诈城之计,真是在关夫子面前耍大刀——大有点不自量力了!”张国梁道:“未将愿讨令出战。”向荣摇摇头说:“不可,不可!如今宜守不宜战。”他吩咐官兵:“快开炮把长毛子赶走!”官兵接令,枪炮一齐开火,箭矢密如飞蝗,射向城下。林、李二将一见向荣,就知道白费劲了。因没有接到攻城的命令,只好抵挡一阵,退到山根下,派人飞报东王。 杨秀清诈城失败,非常恼火,起誓发愿非把桂林攻下来不可!他把大队人马扎在漓江岸上的象鼻山下,准备围攻。 一八五二年四月十九日凌晨,太平军向桂林发起猛攻,目标是强攻桂林的文昌门。双方主将都亲自到第一线指挥,战况相当激烈。太平军有几次冲到文昌门下,都被张国梁带领官兵击退。 次日,杨秀清命杨辅清率领掘子军二百名,在炮火的掩护下,冲到文昌门前,冒着生命危险在城根挖洞,想用地雷轰倒城墙。张国梁见了,吓得魂不附体。他知道太平军中的掘子军都是从矿工中挑选出来的,擅长盗洞放炮,非常厉害。不管多么坚固的城墙和工事,只要遇上掘子军,就得土崩瓦解。张国梁命令守城的官军,拼命往城下扔石头,放火箭。掘子军毫不畏惧,挥动锹镐,拼命挖掘,霎时间,撬掉了城砖,挖了个三尺见方的大洞。杨辅清大喜,又命掘子军再加一把劲儿。可是挖着挖着,挖不动了。仔细一看,城根下密排大块青条石,非常坚硬。杨辅清命令掘子军换个地方挖。结果,还是照旧,只好退归本队。 杨秀清得知此情,心急如焚,他命令各部准备云梯,于四月二十一日全力攻城。这天平明,东王一声令下,太平军的各部弟兄齐扑城下,冒着密集的炮火,竖起云梯攀城。石达开、萧朝贵、胡以晃、黄文金、李开芳、林凤祥、陈玉成、罗大纲、杨佑清、石祥桢、石镇伦都参加了战斗。从平明攻到中午,从中午攻到黄昏,攀上去五八,掉下来四十,死伤非常惨重,尸体堆积如山,太平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杨秀清无奈,只好下令收兵。 这天晚上,杨秀清一宿没睡。心想:若继续强攻,就会造成巨大的伤亡;如果撤走,又觉着有损自己的威信。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再试一下。 到了第二天,太平军又向桂林展开猛攻。萧朝贵一马当先冲到护城河前,指挥三军,用土袋把河填平,直扑到城下,架起长梯开始爬城。萧朝贵脱成了个大光膀子,一手操盾牌,一手提宝刀,冲在士兵的最前面,三蹿两纵,爬到垛口。官兵见了,“嗷嗷”直叫,举起大石块往下就砸,被萧朝贵用盾牌挡住。接着,他一长身,跨过垛口,登上了城头。“西王上去了!”太平军士气大振,又有几十人登上城头。 这时,贼将张国梁闻讯赶到。这小子好像触了电一般,大声惊呼:“快,快……快把长毛子赶下去,赶……赶下去呀!”张国梁一边喊着,一边手提宝剑,直奔萧朝贵刺来。萧朝贵一见是张嘉祥,眼角都瞪裂了,挥刀把剑架住,破口骂道:“反骨妖人,死不要脸的贼子,你还有何脸面在人前露面?呸,我都替你害臊!”张国梁臊得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比鬼都难看。这家伙恼羞成怒,恨不能把萧朝贵剁成肉泥,说时迟,那时快,抡剑就砍。萧朝贵摆刀相还。两个人战在一处,只杀得难解难分。 这时,向荣领援兵到了。一顿火铳、火箭,把登上城头的太平军全部杀死。萧朝贵左肩头挨了一枪,无法再战,强忍伤痛,跳下城头,当即昏了过去。正巧,李开芳碰上了,背起萧朝贵往回就跑,这次进攻又失败了。 当晚,天王把各王和主要战将召来,商讨对策。翼王石达开站起身来,首先说道:“据我所知,桂林城中,仓库空虚,粮草匮乏。即使夺取此城,对我军也无有益处。何况清妖舍命坚守,又有张嘉祥之勇,向荣之谋,是很难攻克的。不如弃城北上,改攻全州。”南王冯云山道:“石兄弟所言极是。方才我查对了一下,我军能战者,只有六千三百多名了。余者皆老幼病伤,妇女儿童。从今日的战斗来看,向荣已做了充分准备,短时期内很难如愿。不如保存兵力,改攻全州,杀奔湖南。”黄文金插话说:“方才得到军报,清妖头赛尚阿屯兵阳朔,正命各路人马驰援桂林。前有坚城难下,后有妖兵掣时,腹背受敌,将对我十分不利。” 杨秀清低着头,倾听着众人发言,心里很不是滋味。攻打桂林的计划,是他一手制订的。现在形势是:攻取困难,退走可惜,势如骑虎,进退两难,后悔没听南王之谏。 洪秀全见无人说话,这才说道:“各位兄弟说得很对。攻打桂林是我们失误之处。我以为能攻则攻,不能攻就赶快撤走,以免空费时日。”“那就改攻全州吧。何必这么费舌头!”说话的是洪仁发。他是个急性子,早就不耐烦了。 这时,众人把目光投到杨秀清脸上,等待他决定。只见杨秀清站起来,背着手来回走了几圈儿,一句话也不说。把洪仁发急得够俄,忙转脸向洪秀全:“天王,你们倒是快拿主意呀!” 东王杨秀清像挨了一巴掌,说道:“我同意各位弟兄的看法,撤桂林之围,改攻全州。不过,不能就这样撤走,明日还照旧攻城。到了晚间再突然撤走。来个神龙见首不见尾,让清妖摸不清我们的去向。”当时,在太平军里,都以东王的话为准则。所以,他这么一说,事情就算决定了。 到了第二天,韦昌辉率领太平军佯攻桂林。为怕清兵识破,连妇女儿童都参战了。陈玉成率领童子军在左,苏三娘率领女军在右,猛攻文昌门。正如《独秀峰题壁诗》所述: 疑阵纵横参妇女, 战声远近杂儿童。 清军见了,无不胆寒,拼命防守。战到黄昏,枪炮声、喊杀声仍然没断。太平军前面继续打着,后面悄悄撤退。夜幕降临时,太平军的大队人马已经撤回象鼻山。定更时分,东王一声令下,拔寨起营,向全州进发。 一八五二年五月二十二日,罗大纲部攻陷兴安县。清知县马重善自杀,守备刘元礼战死。太平军在这里稍事休息,继续引兵东进。 五月二十四日,罗大纲部突然出现在全州城下。知府何贵、副将金乃忠登城死守。胜负未分。 六月三日,杨秀清派出掘子军,把全州西城挖穿,送进大批火药。天崩地裂一声,把城墙轰倒,太平军像潮水般冲进城内。俘虏了知府何贵和副将金乃忠,当即处死。 天王兵进全州后,张榜安民,宣传天国政策;开仓放粮,赈济当地平民。太平军备足了给养,补充了器械。于六月五日,弃城东进,杀奔湖南永州。 且说南王冯云山。他奉东王命,率本部人马为先锋,在前边开道。于六月十日,来到蓑衣渡口。这个地方在全州之北十五里处,仍属全州管辖,乃水陆枢纽。越过此地,再向东去五十里,就属湖南道州边界了。 冯云山在李开芳、林凤祥众将陪同下,策马来到蓑衣渡口。但见一条大江拦住去路,水流湍急,浪花飞溅,波涛汹涌,声如牛吼,打着漩儿向东南奔腾。再看对岸,都是悬崖峭壁,四周山峦叠蟑,连亘南北,丛林茂密,大树参天。南王想:对岸峭壁,难以攀登;茂密丛林,易藏伏兵。看来,此河难以通过。不觉皱起双眉。略停片刻,回头命林凤祥:“派人把本地土人找来问话!” 不久,一名太平军带来一个土人。这人五十来岁,是生长在这一带的山民,名叫阿牛。冯云山赏给他五两银子,叫他把这里的情况讲一讲。阿牛说,这条大江叫湘江,从这里一直流到湖南。到底有多长,通到什么地方?就不知道了。阿牛说,这里水深流急,谁也不敢在此通过。蓑衣渡的真正渡口在北边的水塘湾,离这里三里远。冯云山请他带路,阿牛满口答应。时间不大,阿牛把冯云山等领到水塘湾,手指湘江说:“湘江在这里拐了个大弯儿,水流缓慢,容易通过,来往行人都走这地方。”冯云山仔细一看:阿牛说得果真不假,水势平静,无漩无浪。再看对岸:山势倾斜,有一道山口可通往来。冯云山手指对岸的山口问阿牛:“那是什么地方?”阿牛道:“那个山口名叫风门坳,是通往湖南的交通要道。”冯云山听了大喜,命人把阿牛送回家去。 南王看罢渡口,立即和李开芳、林凤祥等商讨渡江的办法,派李开芳租征船只。几天后,凑齐了大小船只五百多条。这时,太平军的大队人马已经来到江岸。南王决定马上渡江。 冯云山率领卫队,首先渡到彼岸。他下船后,改乘战马,立马在渡口,命令部分卫队站岗放哨,监视风门坳山口,自己亲自指挥大军,分成几路渡江。 天已过午,湘江西岸的太平军已挤成了人疙瘩,粮食武器堆积如山,人喊马嘶,震撼山谷。因为人多船少,好不容易才渡过了一千多人。冯云山有些焦急:“快点,快点!”催促三军快过。这时,有一人向他禀报:“天王、东王已经登船了……”话未说完,“咚!咚!咚——”风门坳山头上传来三声炮响,伏兵四起。杀声、喊声、枪声、炮声,混成一片;炮弹、枪弹、箭矢、循石像暴风雨,奔太平军倾泻而来。埋伏在湘江东岸的官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从风门坳两翼冲出,向太平军进行猛攻。太平军毫无准备,吃了大亏,死伤惨重。 且说南王冯云山,他被这突然的变化惊呆了,心头猛缩,几乎落马。真是又气又恨,又悔又怕。气的是太平军动作迟缓;恨的是清军奸猾狠毒;悔的是事先没有摸清敌情;怕的是天王、东王身遭不测,南王无暇多想,立即振作起来,提剑在手,厉声喊道:“弟兄们,不要乱,快随我来!”接着,双脚点镫,催开战马,冒着弹雨阻击官军,一眨眼的工夫,他就被官军围在核心。直杀得血透征袍,遍体是伤。跟南王冲来的太平军不断倒下,几乎都死在枪炮乱箭之下。 此刻,太平军的大队人马还在对岸没有过来,还有三千多人正在船上,天王和东王乘的船正好渡到江心。眼看着南王被围,弟兄们挨打,他俩的心都要炸裂了。东王站在船头,高声传令:“赶快抢渡,一定要杀过去!快!快!”一边说着,一边跺脚。人们还头一次看见东王这么着急。东王回身再看对岸,弟兄们乘的船只还未靠岸,就中炮沉没了。没沉的也着了大火。风借火势,火助风威,把其他的船也引着了。大火燃烧着东王的心,他扯破了嗓子喊道:“冲过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冲过去!” 乘在渡船上的太平军,一边灭火,一边撑船,这只船沉了,那只船追上去。在极端不利的形势下,把生命置之度外,靠着勇敢,前仆后继,终于登岸了。头一个登上岸的带兵将领是罗大纲。只见他向后面的弟兄一招手:“快跟我来!”然后飞上马背,手抡铁刀,杀进敌群。接着,陈玉成、杨辅清、洪仁发、洪仁达、石祥祯也陆续登岸,杀奔敌群,立刻把官兵的气焰压住了。官兵成排倒下,纷纷败退。 这时,就听有人失声哭道:“南王,南王啊!”众人听到喊声,急忙围了过去。原来,冯云山身负重伤,躺在血泊之中了。 ------------------ 小草扫校||中国读书网独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