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次日,吉儿和突利一起入宫。行至宫门前,突利下马,吉儿落轿。正在这时,忽听得马蹄声得得,远处也有一马一轿过来。走到近处,突利立时满面通红,原来马上的骑者正是颉利。 吉儿心想:“原来世民将颉利也召来相见了。” 颉利面容惨淡,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哪里还有昔日的骄横不可一世之态?他见了突利,也是万分尴尬,嚅嚅的说不出半句话来。 却见那轿帘一掀,一个女子款款下轿。这一下,轮到吉儿大吃一惊,原来眼前这女子不是别个,竟是她父皇的正妻萧皇后。 她结结巴巴叫一声:“母……母后?” 萧皇后见了她,也似一惊,但随即宁定下来,凄然一笑,道:“我现在还算什么‘母后’?” 这时侍卫已进殿通传,出来宣召颉利、突利二人进去。吉儿便和萧皇后退到门边的一间小舍里等候。 吉儿和萧皇后都想不到会在这儿见到对方,一时之间互相打量,均在疑忌对方来此不知有何用意。 吉儿并非这萧皇后的亲生,而她自小受父亲杨广宠爱,跟这萧皇后之间不免就有些芥蒂,此刻多经忧患后重遇,往昔那一点点心病在如今看来真比鸡毛蒜皮还要鸡毛蒜皮。她细看这萧皇后,只见她虽已年过半百,这些年来流落漠北也不知受过多少苦,但仍是容颜娇艳,有如少女。只是额上细纹斑驳,终于掩不住岁月苦难的痕迹。她想:“原来她是如此美艳之人,以前我年纪少,在宫里见来见去的又都是娇娃美女,竟没注意到她的风韵。” 正想着,萧皇后已开了口:“这些年我一直跟在颉利身边,听说你就在突利那儿,也想来见你一面。但颉利和突利二人交恶,颉利一听突利之名就要大发雷霆,我也不敢提这件事了。” 吉儿想象她寄人篱下之苦,心中一酸,道:“我明白的。” 萧皇后又道:“你姑妈义成公主的死,你已知道了吗?” 吉儿一惊,道:“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唐军破灭突厥时将她俘虏,她一直破口大骂,终于被杀。” 萧皇后说得那么淡然,好象死去的不过是一只蝼蚁,吉儿却是胸腹间一阵翻涌,似欲呕将出来。她回想当年在雁门关外突厥军中,义成公主如何为她出谋划策拖延时日,不觉流下泪来道:“义成公主对我大隋确是义烈忠贞、人如其名!” 萧皇后淡淡的道:“隋室沦亡到这般田地,她一个小小女子这样挣扎下去,那又何苦呢?她原为始毕可汗的可敦,始毕死后依突厥风俗,下一任可汗可以将她也占为妻室,她便又当了颉利可汗的可敦。她一身妻二夫,还谈得上什么贞不贞?” 吉儿听她说得这样冷酷,不由得极感厌恶,道:“你怎么能这样说她?她也是身不由己、为大隋牺牲!” “为大隋牺牲?”萧皇后叹了口气,“大隋又何尝为她牺牲过什么?人生于世,何必执着于那么一点点虚名?”见吉儿满面错愕失色之态,便道:“你还没经历过什么苦难,难怪会想得这等天真……” 吉儿大声道:“你怎么知道我没经历过什么苦难?我的事你知道什么?” 萧皇后微微一笑道:“你的事我怎么不知道?其实是你不知道我的事吧。”说着目光移了开去,落在一棵桅子花树上,“你自一生下来,就到处给人凤凰蛋似的宠,哪里真懂得什么叫苦难?你是公主,我也曾是公主,但我自小吃的苦,是你想不曾想过的。我是梁明帝的女儿,但我生于二月……你明白吧?” 吉儿不明所以,眨巴着眼睛想:“生于二月就怎么了?我有什么不明白的?” 萧皇后不见她回答,便道:“江南的风俗,二月里生下来的孩子是不祥之物,不能养在家中。所以我自小就不能在皇宫里做个太太平平的公主,给赶到叔父那儿收养。幸好叔父待我还算好,也没委屈我什么,但寄人篱下……”她声音低沉下来,摇摇头,“你不会明白的,何必多说呢?” 吉儿怔怔的望着她,想:“原来她自小便失却父母之爱,难怪会变得如此愤世嫉俗。” 听她又道:“可是老天爷还是放不过我啊!叔父收养了我没几年,便与叔母双双谢世了。我这‘不祥’之名可就更是跳入黄河也洗不清啦。于是我又给扔到舅父张家。舅父家境贫寒,也就不在乎什么‘祥’不‘祥’的了。在人人都憎厌遗弃我的时候,终究是一个吃上顿没下顿的穷亲戚才肯收留我,这世人的嘴脸,我算是看透了。”说着嘴角微翘,露出一个凄苦的笑容。 “后来,”她又续下去,“便是亡国了。你到如今还为大隋之亡而耿耿于怀,便象义成公主那样死也不瞑目。在我来说,我父皇梁明帝没对我尽过什么养育之恩,我除了知道他是我父亲之外,也不知还能对他怀什么样的想法。亡就亡呗,这梁国在也好,不在也好;我是公主也好,不是公主也好,本来就没什么不同。若果真能一辈子跟着舅父在一起,便是粗茶淡饭,便是食不裹腹、衣不蔽体,我原也安之若素。偏偏老天爷就是爱和人开玩笑的啊!就在你父皇还是做晋王的时候,隋文帝杨坚为他挑媳妇,心血来潮的便想与梁国的公主结亲。一开始时,我一介布裙荆钗,哪里给他看得上眼,连去相亲的份儿都没有。谁知连挑了几个我的姊妹,占卜后都说生辰八字与你父亲相冲。杨坚固然是大不高兴,我父皇更是大失所望,以为要失去一个攀附皇亲的大好机会了。便在这时,他竟突然想起了我,急急忙忙的便派人从舅父那儿接了我回来,一占卜下,居然得了个‘吉卦’。就这么着,我算是飞上枝头变凤凰,由贫贱之女一跃而成晋王妃了。” 吉儿听得目眩神暇:“这都是真的?” 萧皇后轻喟道:“人生在世,穷通变幻,原是难以逆料的啊!我一生‘不祥’,却在最不该的时候占着了一个最不该的‘吉卦’。嗯,不过话说回头,我嫁与你父皇、做晋王妃的日子,实是我毕生之中少有的安乐欢快的时光。那时你父皇可是个知书识礼、谦恭温雅的‘好人’呢。嘿嘿……” 吉儿听她笑得这般苦涩,一皱眉道:“为什么你这样笑?父皇不是好人吗?” 萧皇后怜悯似的看了她一会,才道:“这普天之下,只怕就只有你才这么想吧?可是那时象你这样给他瞒过人的,原不只是我一人哩。那时的他,人人都夸为谦谦君子,反观那太子杨勇却是声色犬马、样样俱全。杨勇为了一个美妾云昭训,与太子妃元妃闹得鸡犬不宁。元妃本是身子怯弱之人,给他一气之下,竟不及诞下一儿半女就撒手尘寰而去。我冷眼旁观东宫中的纷纷扰扰;再看看自己的夫君,什么小妾都不纳,就只有我一个正妻,如此情深爱重的男子,便是寻常百姓亦是难得,何况他身居高位、为晋王之尊呢?我不禁暗暗庆幸,虽是幼年之时多历忧患,如今终于嫁得一个好丈夫,还以为老天爷开了眼,真的待我不薄呢。” 吉儿一惊,道:“你这么说……这些都是假的?其实我父皇……” “其实你父皇暗里纳了无数美妾,三天两头便偷偷去她们那里云山暮雨的快乐。可他怎会让我知道这些事情?他那时正处心积虑的要谋夺太子之位,她母后独孤皇后最恨的就是男人三心两意、三妻四妾,他要得到独孤皇后的宠爱,便得装作只爱我一人的样子。他瞒着旁人倒也罢了,却连我也不晓得他背地里干了这许多事来。他与那些女人胡混,免不了会惹出‘后患’。他竟将生下来的婴儿全都弄死,半点也没让我知觉。唉,可笑我还在那里发着美梦,以为丈夫真的一心一意只钟情于我一人。” 吉儿心中惊骇,这时连话也说不出来了。只听萧皇后又道:“这些事,我当然是后来才知道的。你父皇登极为帝,我的‘好日子’也就终于完了。他父母都死了,他还有什么人可怕的?他开始大肆搜罗美女入宫,以致我十天半月都见不上他一面。我心里有气,有一天终于忍不住发作出来,对他说:‘我好歹也是个皇后,你如今这样胡闹,我这正妻之名还算不算数?’谁知那往日温文尔雅的他啊,那一刻起就变了脸啦!他凶巴巴的对我说:‘你别在朕面前摆你正室夫人的臭架子!以前是母后给你撑腰,才让你压在我头上威风了这么多年。你是知情识趣的,从此以后乖乖听朕的话;要不然,朕要废了你这皇后之位,还不是易如反掌?’我从来没见过他这么凶神恶煞的一面,只吓得呆在当地,还不相信自己真的听到他说出这么一番可怕的话来。我大哭一场之后,便也大彻大悟了。所谓一往情深,根本就是个笑话吧?男人都是这样,见一个爱一个,从前有他母后的压制,他背地里还是要去偷欢;何况他已成了一国之君,再也不必看任何人的脸色呢?” “父皇……怎会是这样的人?”吉儿抗辩着,却明显底气不足。 萧皇后幽幽的道:“那么你以为他是怎样的人呢?他倒确是很宠爱你母亲……说起来你母亲也不知是命好还是命薄。她死得早,固是无福消受你父皇的宠爱;但若她真的长命百岁,只怕不用多久,你父皇又会喜新厌旧,将她抛撇到一边去了。唯其她薄命早死,你父皇宠爱她还不够就已失去了她,便觉在世的女子中再没比得上你母亲的了,一腔眷恋都移注到你身上。你说,她是幸还是不幸?” 吉儿无言以对。 萧皇后又道:“不过我跟你父皇毕竟还是夫妻一场,我如今也不再恨他了。他其实也可怜,当年天下大乱,他蜗居江都离宫之中,连宫女也听说到处民乱的消息,来跟我说。我让她们自己去向他奏报,他听了勃然大怒,将那宫女处死。后来再有宫女来跟我说这些事情,我又何必再害她们枉死?只道:‘天下已靡烂至此,就是说了,徒然令皇上心烦,于事无补,又何必再提呢?’但其实你父皇何尝不明白情势之险恶?他只是自觉无能力挽狂澜,便连面对的勇气也没有了。有一天,他照着镜子,忽笑起来道:‘这么好的脑袋,却不知谁来砍掉?’我大骇失色,他却笑得更欢快了,说:‘生死有命、贵贱在天,何必讳言?既是人生苦短,还是及时行乐吧。’便更加倍的天天纵情酒色之间,不过是求一时痛快来暂忘烦忧。若有哪一天醉不了,他便觉也睡不着,梦里都会惊叫出来,说有人要杀他。我只好找来几个妃嫔轮流的彻夜守护他,象哄婴儿入睡一般的安抚他。到了这种地步,岂不是生不如死?我从前对他便有多少气恨,那时都化作怜悯了,对他说:‘与其醉生梦死,不如爽快的求个解脱吧。鸠酒毒药,都可求得一死。’他似乎也有些儿动心,当真备下了毒药,还给每个妃嫔都分了一份,说要与她们共赴黄泉。但那些女子岂肯为他一死?都哭求不止,他终于也狠不下心肠,叹道:‘真的到了走投无路的一天,再服毒也不迟吧?’便又收了起来。” “后来,便发生了宇文化及的叛乱。那时我们在宫中,外面守卫的侍卫都给换成了宇文化及的党徒。我们与外间音信断绝,虽然猜到是出了乱子,却都不知道是谁发动的。你父皇一向都不宠爱做太子的杨谏,因此便疑心是他在背后主使,还对我说:‘莫非是阿孩(杨谏的小名)干的好事?朕早知他是忤逆不孝之人!’唉,后来我才知道,宇文化及那班奸贼一面包围皇宫,一面还去捉拿杨谏。杨谏也不知道是乱臣贼子在作反,还以为是你父皇要对他下杀手,跪下来不住叩头说:‘请你们去跟父皇说,儿臣决不敢有负父皇,求他老人家对儿臣手下留情!’可是那班禽兽哪里会听他的话?将他拖到院子里一刀便砍下脑袋来。可怜他到临死的一刻还以为这是你父皇向他下的毒手,父子间的误会终生不解!” 吉儿见她泪光莹然,不觉握着了她的手。 萧皇后微微向她点了点头,道:“那些贼子冲进宫里时,你父皇只想找那毒药服下,但那时人人心慌意乱,旁边连个支使的宫人都找不着,那药更不知扔到什么地方去了。那些贼人进来挟了他出去,历数他残暴不仁的种种罪行。他叹息道:‘朕固然对不起天下黎民,但对你们一向优渥有加,你们今日却何以忘恩负义,做出这种不臣之举?’那些人却将他一把推跌在榻上。他心爱的幼子杨杲在一旁吓得大哭,被那些禽兽一刀便杀了,鲜血都喷溅到他身上。到了那一刻,你父皇终于是绝望了,要求一死。那群乱党解下他腰间的绦带要他自缢,他还要抗拒,最后是乱贼之中的令狐行达强行将他活生生的绞死。” 萧皇后说罢,闭目不语。吉儿一手按在胸前,一颗心狂跳不止。她也听过杨侗说起父亲被杀之事。但杨侗当时也不在现场,各种情状只能说个大概,哪象萧皇后这样详尽?她过了好一会儿才宁定下心神,道:“那你后来怎么又到了突厥?” “你父皇死后,宇文化及那奸贼就掌了实权,将我霸占了去。只因秦王杨俊平日与他弟弟宇文智及有些交情,便被立做傀儡皇帝。后来他率骁果军攻打洛阳吃了败仗,眼见无幸,索性毒死了杨俊,急急忙忙的赶在败亡之前登极称帝,过了一把当皇帝的瘾。之后夏王窦建德灭了宇文化及,我便落入窦建德手中。我只道今番不免又要多受一次羞辱,不料这乡巴佬比什么文士官宦更要知廉识耻,对我礼敬有加。夏国也向突厥称臣,因此他将我和杨谏的长子杨政道一并送了去突厥。颉利是何等样的人,见了我这相貌还有不起色心的?我一介女流,沦落至此,若不从他,还有什么别的法子?”她见吉儿眼中显出骇然之色,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认定我是人尽可夫的无耻女子,是不是?但这是我的错吗?除了屈服,你教我还能怎样?” “总有一死可保清白!” “你倒说得轻巧。若人人都如你这么想,这天下只怕能活下来的人没几个了。我为什么要死?为了那已经灰飞烟灭的大隋吗?为了你那负心薄幸的父皇吗?还是为了三贞九烈的妇德?当此乱世之中,男子尚且做不到‘忠臣不事二主’,我又何苦要坚持什么‘烈女不嫁二夫’?” 吉儿想到魏征等人早已忘怀李建成之事,登时哑口无言,良久才道:“那你如今又来这儿干什么?” “我的劫难羞辱还没完哩。这次突厥覆亡,唐军从我那儿搜出了一批书信,都是这里的人不忘旧隋江山,写给我的。昨晚颉利接到旨意要他今天入宫面圣,圣旨中还附带要我跟着来,想来皇上是要查问那些信件的事了。” 吉儿惊道:“世民会怎么对付你?他……总不至于在你九死一生之余还要你以前朝皇后之尊受刑部的审讯吧?” “谁知道呢?我还算什么前朝皇后?只怕亡国妾妇也说不上吧。” 正说着,颉利和突利已并肩而出。颉利在萧皇后耳边说了些什么,她微微仰了一下头,似是深深吸了口气,回首向吉儿点了一下,便向宫内走去。 吉儿见她那凄凉的背影渐行渐远,心中忽涌起一股不忍之情,大叫一声:“母后!”追上前去,拉着萧皇后的手,道:“世民若真的不肯饶你,你将这个给他,就说是我向他代你求情。”说着拔下鬓边那凤凰吐珠的步摇,交到她手中。 萧皇后涩然一笑,低声道:“谢谢你了。”将那步摇握在手里,向殿里走去。 吉儿呆呆的望着她消失在殿门的身影,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突利走过来,拖起她的手,道:“吉儿,我们走吧。” 吉儿三步一回头的向那庭院深深的宫中张望,终于给突利拉着走了出去。 回到驿馆,吉儿才问突利见李世民的情况。 突利道:“他……皇上见了我,很严厉的说,朝中很多人都建议拆散突厥的部落,甚至将突厥人赶尽杀绝,但他已决意采用温彦博的法子……” “真的?”吉儿喜道,“那不是挺好的吗?” “是啊。他说他将在突厥故地设立十个州,任命我为都督,管辖这些地方。他说我的祖父启民可汗当年走投无路,只身投奔隋室,杨坚立他为大可汗,统管漠北;到了我爹爹始毕可汗的时候却忘恩负义,乘中国内乱而为害边疆,这才上动天怒,使我们今天沦落到丧土亡国的境地。他有此前车之鉴,再不能让突厥复国、封我为突厥大可汗,只盼我感怀恩德,不要重蹈覆辙、有负于他。若能这样,中国固可以长治久安,我们阿史那家族也能富贵长存、永保平安。” 吉儿见他仍是一副怅然若失之态,担起心来,道:“他能采纳温彦博之议,你应该高兴才是啊。” 突利垂首不语,好一会才道:“我今天才见识到他的威严!他说,他是念在我昔日多次襄助他之情,这才将我包容下来;至于颉利,就决不会再放他回突厥去,要一辈子软禁京师,以作惩戒。我若敢起异心,象颉利一般,他就只好不顾一切也要屠尽突厥全族,以保中国安定。到了那时,就别怪他翻脸无情,燕儿死了也是白死。”说到这里,他身子都微微颤抖,显是回想起李世民说这番话时的疾颜厉色,仍禁不住胆战心惊。 吉儿暗暗叹了口气,拉着他的手道:“不管怎么样,他这么做对突厥可是优渥有加、以直报怨了。燕儿的血,总算没有白流。” 突利又道:“过几天我就要回去上任,你……打算怎么办呢?” 吉儿厉声道:“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我当然是跟着你一起走了!” 突利嗒然若丧的道:“我……我已是亡国之人,你……跟着我有什么好处?还不如……”他见吉儿面色阴沉得难看,剩下的话又吞了回去。 “我是这种贪图富贵的人吗?若是这样,我早离开你了。不想时至今日,你还是这样鄙薄我……”说着眼圈一红。 突利忙道:“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你过惯了有求必应、安逸如意的日子;可从今而后,我过的只能是低首下心、忍气吞声的日子,你……你怎能跟着我受这样的委屈?” “你若真为我好,那就再也休提李世民的事!今生今世有你爱我恋我,不要说李世民只是区区一介凡夫俗子,他便当真是玉皇大帝,我也不放在心上。” 突利眼中噙泪,握住她双手道:“我也只是凡夫俗子,实在不配……” “我也一样是凡夫俗子,有什么配不配的?总胜过李世民自以为是什么天纵英明,却将别人都视作凡夫俗子还不如。” 翌日,李世民正式下旨册封突利为北平郡王及顺州都督,统御突厥各部。此外封原启民可汗之弟阿史那苏尼失为怀德郡王、北宁州都督;夹毕特勒阿史那思摩为怀化郡王、右武侯大将军、北开州都督,统领原颉利可汗的直属旧部;颉利也得了个右卫大将军的名号。其余归降的突厥酋长,全部提拔为将军、中郎将,以致五品以上的官员多达百余人,几乎占了原有中央官员的半数,定居长安的突厥人更近万家。 圣旨中又说到有人暗中写信给萧皇后的事,称当年国家未安、突厥又正强盛,百姓愚昧无知,才生出此等事来;而今全国统一,应该既往不咎,方是至理。吉儿见了这段,知道李世民终于是饶过萧皇后,她不必再受刑讯的羞辱,心中也自替她欢喜。 吉儿诸般心事已了,过得几天,便和突利一块赴顺州而去。 岁月如飞,匆匆之间,十三年已弹指而过,这时已是贞观十七年。 这天,突利视事回来,神色间似有些郁郁寡欢之色。吉儿给他换过便服,问:“怎么了?是不是公务上有什么麻烦?” “其实说不上是什么公务,是私事罢了。” “什么私事?” 突利默然良久:“颉利在贞观八年病逝,这事你是知道的?” “唔。自从突厥覆亡,颉利被软禁长安,一直中心抑郁,常常哭泣不止。后来世民听闻他的情况,也感怜悯,想到虢州之地麋鹿众多,是狩猎的好地方,便欲让他出任虢州都督。但颉利自己却不肯,不到四年就一病而逝了。大唐对他倒还算仁至义尽,准许以突厥风俗将他火葬。此事距今都快十年了,怎么你又旧事重提?” “就是这十年之期将到,那些原属颉利旧部的人才多生事端,要我亲到长安一趟主持颉利的十年之奠。” “那也是很应该的啊?” 突利怫然道:“怎么连你也这么说?” “为什么不能这么说?你和颉利毕竟是叔侄一场,当年虽是仇怨纠缠,但如今他人都已死了十年,突厥更不复在,何必还为这陈年旧恨耿耿于怀呢?” 突利沉吟良久,道:“既然你都这么说,我就去吧。嗯,你也很久没入中原了,不如这次你跟我一起去,好吗?” 吉儿懒懒的道:“我好好的,为什么要去中原?” “你有十多年没到中原啦,难道你不想看看如今中原是什么样子?以前每年元旦我到长安晋觐圣驾,你都不肯跟着去,今次又是这样!”说着一副大失所望的样子。 吉儿不觉失笑,道:“瞧你这样子!一入长安,免不了又要见着李世民,我才不愿哩。你可想到过我的尴尬没有?见着他时,你说我跪他还是不跪他好?依我的性子,那是宁死也不要跪他的;但在大庭广众之中,我坚持不跪,削了他的面子还是其次,若惹得他迁怒于你,岂不是我害了你?” 突利苦着脸道:“你就只想着你的尴尬,我的又怎么样?每次元旦见驾,别人都是夫妇内外齐至,只有我是孤零零的一人,以至有一次闹出被人以为我这一把年纪还没成婚的笑话。我娶了你,倒跟没娶一样。” 吉儿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但转念又想到,这事确是自己的不是。自己口中虽说已不再想着李世民,心里却总难以光风霁月的面对他,以致突利这些年里受了这许多委屈。言念及至,心中一软,道:“以前老是要你听我的话,今番我便听你一次好了。我可以跟你进长安,不过条件还是跟上趟的一样,你见你的‘皇上’,我是不会见他的。” 突利听了,喜逐颜开,道:“使得,使得!” 于是二人准备行装,起程往长安而来。 这天二人到了长安,入住驿馆。突利递送了请求晋见的奏章,马上就有圣谕下来,命他明日入宫。 次日,突利和吉儿一起入宫,突利径直往正殿而去见李世民,这边吉儿踱着踱着便进了御花园。 她来到东角,驻足四顾,只见景物依旧,那棵大树还是郁郁苍苍的矗立在那儿,只是树干更粗壮了些、树冠更繁密了些。她心中感喟不已,刹那间仿佛又回到差不多三十年前的那一夜,仿佛又见到李世民从上面轻飘飘的跃下来…… 正在出神间,忽听树上传下来“格格”的笑声。她悚然一惊,却见一个人影真的从上面轻飘飘的跃下来。她定睛一看,脑中更是“嗡”的一声大响。眼前是个不足二十岁的少年,卧眉蚕眼、面色微黑,竟是似足了李世民,只是面上稚气尚存。 她心中一阵茫然,还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那少年已张开双臂,乳燕投林似的飞扑入她怀中,又笑又叫:“娘亲,娘亲!” 吉儿犹如身处梦中一般,下意识地伸手搂住了他,喃喃的道:“娘亲?” 那少年依恋的贴着她,道:“娘亲,您怎么了?生孩儿的气了吗?您若真的不高兴,孩儿以后再也不敢这样了。” 吉儿脑中灵光一闪,霎时明白了__这是她的儿子李恪啊!不由得心头一热,搂着他的双手紧了一紧,喜极而泣道:“恪儿,恪儿,真是你?”心底却又一阵疑惑:“他怎么会认得我?怎么知道我来了?” 正在这时,背后遥遥传来女子的声音:“恪儿,恪儿,你又顽皮胡闹啦?是不是又爬到树上跳下来?不小心摔着了可怎么办?”那话里似是责备的意思,语气中却全是眷爱关切之情。 吉儿转头一看,只见一个女子正向这边走来,行到近处二人一照面,都是惊呆了。那女子眉目耳鼻嘴巴,无一处不是与吉儿自己一模一样,若不是她衣饰打扮不同,吉儿几乎要以为自己正站在镜子之前,眼前这人只是自己在镜中的影像! 吉儿怀中那少年也是一呆,忙从她搂抱中挣脱出来,站在二人之间,左看看,右望望,面上现出惊诧之极的神色,道:“这……这……怎么有两个娘亲?” 吉儿猛地想起她很小的时候曾听别人谈起过,说她的众多堂妹之中有一个叫蕊儿的跟她相貌完全一样。她那时还很好奇,缠着父皇问这件事,父皇却笑斥道:“哪有这回事?这世上哪会有人比得上朕的宝贝吉儿?别听那些人胡说八道。”这时忽地见到这女子,才信那传言是真的。 蕊儿面上有如罩了一层寒霜,双眼紧盯着她,却向李恪道:“恪儿,过来娘亲这儿。” 李恪毕竟是听惯了蕊儿的口音,马上已认出蕊儿才是他日夕共对的“娘亲”,忙走到她身边。蕊儿一手将他紧紧的揽在怀中,似是怕吉儿会将他抢了去。 李恪转头疑惑的望着吉儿,道:“娘亲,这……这人是谁?怎地……她跟您这般相象?” 蕊儿一见到吉儿,已猜到她是谁了。她向来对吉儿怀有敌意,却又隐隐带着亲近之心,此时更是百感交集,又混入了莫名的恐惧,想:“她回来干什么?是不是要抢回恪儿?”双手不由自主的直发颤。 李恪又叫:“娘亲,娘亲!” 蕊儿一惊,稍一定神,道:“哦……这……这人是娘亲的……姐姐,不错,是……是姐姐。” 李恪奇道:“是您的姐姐?那不就是我的姨妈吗?怎么我从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姨妈?” “因为……”蕊儿揽得他更紧了,双眼却向着吉儿,“她在你还没出世的时候便已嫁到突厥去,从来没回过来,所以你没见过她。” “是这样的啊。”李恪信以为真,笑逐颜开,“我刚才还以为她是您,叫她娘亲呢。”说着红晕上脸,似是羞不自胜,将半边脸埋在蕊儿怀中,却又拿眼角瞟着吉儿,看得吉儿又是爱怜又是心疼。 蕊儿摸摸他的脑袋,道:“娘亲要跟你姨妈说话,你不要在这儿吵着,快回去吧。” 李恪显是十分听蕊儿的话,听她这么说,又看了吉儿两眼,便顺从的走了。 李恪走后,二人仍是默默对视良久,终于是吉儿先开口:“你……是蕊儿?” “我……只是你的影子,不配有什么名字。”蕊儿冷然的道。 吉儿心中一窒。 她还未再开口,蕊儿已抢先道:“你来这儿干什么?想带恪儿走,是不是?”也不等她回答,已激昂的道:“你死了这条心吧!恪儿是我的,他只认我是他的娘亲!” 吉儿忙道:“你别误会,我没这个意思。”顿一顿,又道:“原来……这些年来是你照顾恪儿,那……真是好极了,好极了!”不由得哽咽起来。 蕊儿冷冷的道:“那有什么好?他没了母亲,我没了儿子,我们都是苦命人。我不爱他,还有谁爱他?他不爱我,还能爱谁?” 吉儿心中一痛,掩面道:“不要说了,不要说了,是我对不住恪儿!” “现在才来‘猫哭耗子__假慈悲’,那也太迟了吧?” 吉儿心下惊骇,想:“她何以对我如此毒恨?我到底做过什么对不起她的事?” 蕊儿见她茫然失措的立在当地,还待再说什么刺她的话来,却勾起当年的伤痛,鼻子一酸,几乎自己也要落下泪来,转头便要走。 吉儿急叫:“恪儿……他不知道我的事?” 蕊儿摇了摇头。 “请您给我说说恪儿的事,求求您!”吉儿凄然哀恳。 蕊儿心中一动,转过身来,见吉儿一副泫然欲泣之貌,不觉心肠一软,低下头道:“那一年你走了之后,我……我就进来了。有一天,皇后来跟我说,恪儿自不见了你后一直哭闹不止,嚷着要娘亲,其情可悯,求我想个法子救救这小孩儿。”说着,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一下,伸手往额上抹了一把。 吉儿忽想:“无垢原来也是这般有心计的人,这一点我以前倒没想到。” 只听蕊儿道:“恪儿才一见我,已把我认作你了,扑进我怀内,又是哭又是笑。在这世上,除了爹爹,再没有人象他那样依恋我了。他又是那么伶俐可人,任谁见了都忍不住要疼爱他的。”说到这里,满面忧戚已化作微笑,便如母亲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的儿子,藏不住满心的骄傲喜悦。 吉儿也是满怀感激,轻轻的道:“多亏有你,才没教恪儿受苦,稍稍减去我的罪孽。” 蕊儿一提起李恪,喜盈于胸,对吉儿的敌意霎时消了大半,拉着她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下来,道:“其实是多亏有了恪儿,才教我终于尝到一点做人的乐趣。我一生不幸……”她的声音渐渐低沉下去,“人世于我犹似炼狱,我本来总是想着一个‘死’字,只是凡尘的负累太多,连生死也由不得自己,只好一而再再而三的苟延残喘下来。直到见了恪儿,他天真烂漫,对我全心全意的眷恋依偎……”她慢慢的抬起头来,望向天边白云深处,“一天夜里,我哄他入睡,看着他在梦里都含着笑意,才忽然明白以往自己一直孜孜求死,是多么懦弱!人生是有无穷的苦难,但活着还是有可以企盼的东西吧。到那一刻我才恍然顿悟,当年我爹为什么在重重打击、种种羞辱下仍是挨了过来,这都是因为他爱我!便只为了多看一眼我象恪儿那样含笑入梦,便要他再吃十年的苦,他也愿意。” 吉儿想:“听她这么说,她和她父亲以前只怕挨过不少苦日子吧。”便道:“你这么疼爱恪儿,我……我也放心了。” 蕊儿猛的转头对着她,眼中射出寒光:“我这一辈子,噩梦连场,好象永远苏醒不过来。今天我有了恪儿,过去一切,都可以不再计较,都可以淡然处之。但是……但是我怕又会来一场噩梦,会将恪儿从我身边夺去!” 吉儿忙道:“你不要误会。我……我决无抢走恪儿之心。恪儿有你爱护他,那是他的福气。我……我自知有负恪儿,决不能再害他了。” 蕊儿听她说得诚恳,面上神色稍缓,道:“你真能说得出、办得到,那当然最好。但是我怕……”她打了个冷战,“老天爷还是放不过我,总有一天恪儿会知道真相,会抛弃我去找你这亲生之母。” 吉儿惊道:“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吧?” “我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知道这件事,但有一次可差点让他发现了真相。” “真的?” “唉,我也但愿这是假的。有一天他忽然跑来问我:娘亲,为什么大家都叫您‘小杨妃’?是不是以前曾经有过一个‘大杨妃’?” 吉儿失声惊呼出来:“你……你也是封作‘杨妃’?” 蕊儿苦笑着点点头:“我早说了嘛,我不是什么蕊儿,我只是你吉儿的影子。他……皇上,将你的封号转了给我。这事虽说只有以前秦王府的旧婢知道,她们也没敢乱说出来,但私底下习惯的便唤我作‘小杨妃’,与你这‘大杨妃’区别开来。恪儿不知怎的听到这叫法,他聪明绝顶,竟听出言外之音来。那一刻我真是吓得魂飞魄散,不晓得那些下人到底说了什么,恪儿知道了多少真相,便假装生气的厉声道:‘胡说八道!谁跟你说有什么‘大杨妃’的?’恪儿从来没见过我生这么大的气,吓得他赶忙跪下道:‘没有谁跟我说有‘大杨妃’,只是我听别人在您的封号面前加个‘小’字,这宫里又没别个‘杨妃’了,这才胡乱猜测是不是还有个‘大杨妃’。’我听了这才暗暗松了口气,却仍是绷着脸道:‘你好好儿的不去干正经事,却胡思乱想这些无蹊之谈?人家不过是见我年轻,才叫我‘小杨妃’嘛。哪里有什么‘大杨妃’?以后再也不许想这种事情,在父皇面前更不能乱说,知道没有?’你也知道的吧,皇上对恪儿宠爱得不得了,我只怕他一个不小心在皇上面前也问出这句话来,触动皇上的心事,可就闯下弥天大祸了。” 吉儿也是满掌心的冷汗,道:“幸好刚才你马上编出一套说辞出来,否则恪儿也会瞧出破绽呢。” “恪儿对我向来是千依百顺的。我说了那番话之后,他再也没提这件事,他心里是不是还有点疑惑,我就不知道了。他既怕我会生气,便有疑惑也不会再说出来。唉,我有时忍不住想:他这样聪颖过人,只怕于他没什么好处呢。” 吉儿惊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他身为庶子,却受到皇上非比寻常的宠爱,该要惹来多少眼红嫉妒啊!” 吉儿心中咚咚乱跳,道:“无垢……皇后不是阴狠之人,再说她已经过世了。”她知道长孙无垢在七年前即贞观十年时已病逝。 蕊儿沉吟了一下,道:“皇后确是个好人,但正因她早逝,反倒于恪儿更为不利啊。皇后为人仁善,向来深受爱戴。皇上有时会无缘无故的对太监宫女发起脾气来,皇后总是假装跟着他生气,说要亲自审问,其实是将她们暂且藏在别处,待皇上怒气稍平再慢慢的替她们申诉,是以宫中绝少发生滥刑乱杀的惨事。她对其他庶生的皇子公主也十分好,象那豫章公主的娘亲很早就故世了,皇后一直收养着她,爱她胜过亲生。她若仍然在生,一定不会亏待了恪儿。可如今她已不在,若有其他人对恪儿嫉妒不愤,那……那可怎么办呢?” 吉儿紧盯着她,道:“你在暗示谁?快跟我说,我不能听凭恪儿受小人暗算!” 蕊儿叹道:“还会是谁?当然是‘百无禁忌’那位了。” “长孙无忌?” 蕊儿不作声,算是默认了。 吉儿心底一阵寒气直冒上来。她深知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关系之亲厚,再无第二人可与之相比,若李恪真是犯了此人之忌……她不敢往下想,只想到此人大名虽号称‘无忌’,但心中种种迂回阴险之念甚多,其实是大忌而特忌!她试探的道:“世民……还是象以前一样宠信他吗?” 蕊儿不直接回答她,却道:“皇上当年被立为太子时,已经擢升他为吏部尚书,登极后更提为右仆射。官阶之中原以尚书令一职为最尊,只因当初皇上还是秦王时曾任此职,之后就再没有人敢受此官位。是以原为副职的左右仆射,实际已等同于尚书令。长孙无忌与皇上自少年时起已成布衣之交,又身为国舅,更是心腹密友。他官高位重,嫉忌妒恨他的人实在不少,以致有人呈递‘亲启密奏’,指摘他所受的权势宠爱太过分了。” 吉儿心想:“自来功高者震主,以长孙无忌与李世民之亲密无间,也难免不受人挑拨,生出嫌隙来。对了,便如世民表面宠信魏征,心底却对他恨意不消;他对长孙无忌,只怕也不是全然的信之不疑。” 却听蕊儿道:“你猜猜看皇上怎么处置这件事?”见吉儿怔怔的望着她,便道:“他竟将那份密奏交给长孙无忌过目,说:‘我对你了如指掌,全没猜疑,若听了闲言杂语却藏在心里不说出来,还对得起你吗?“他还将文武百官都召集到跟前来,拉着长孙无忌的手道:‘朕所有的孩子,年纪都还少。我疼爱无忌,就跟疼爱他们一般无异,没有人可以挑拨离间。’” 吉儿惊叹道:“他们之间,竟真能亲厚无间至此?” 蕊儿冷笑道:“那也是因为长孙无忌这种人善避嫌疑,又长于为官之道啊。他参与了皇上几乎所有机密要事,但向来守口如瓶,从不乱说,也不居功自负,以免触惹皇上之怒。那次事情发生之后,皇上虽是如此当众表白,他还是忧惧不安,坚决要求辞去右仆射的高职。连皇后也来替他说请,说她有幸母仪天下,长孙家的荣华富贵已到绝顶,皇上若真的怜爱她兄妹俩,就不要让她哥哥成为众矢之的,重演汉代吕后等外戚之类的血光之灾。皇上终于拗不过他二人,只好允可了。你说,他如此会得奉迎君王,又不显半分跋扈骄横之态,如何能不教皇上对他宠爱感激之心又深一层?那区区左仆射与这份恩宠相比,又算得了什么?他除非不出言相求,一旦有求于皇上,皇上势必难以违逆他。” 吉儿心下暗叹,想:“天下之大,只怕是长孙无忌最摸透了世民这吃软不吃硬的脾性。世民种种软弱之处又都捏在他掌握之中,能将世民制服的,恐怕就只他一人了。”不由得面色发白,道:“那恪儿岂不是……” 蕊儿道:“以长孙无忌的机心,他不会对恪儿轻举妄动的。怕只怕恪儿太乖巧、太讨皇上欢心了,皇上对他的宠爱一旦超出了长孙无忌可以容忍的限度,那就是惹火烧身之时!” “这……不至于此吧?” “不至于此?哼哼,早有前车之鉴了。” “什么?” 蕊儿显得有些惊奇,道:“宫中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你竟不知?” 吉儿面上一红,道:“我长居漠北,不闻世事,实在孤陋寡闻得很。” 蕊儿点点头,道:“其实这些宫闱之争,不闻不问才是上策。你知道二皇子魏王李泰这个人吧?” “我只知道他是长孙无垢生的次子,我离开这里时他还很年幼,我也不是很清楚他。” “他也是聪明伶俐,深得皇上喜爱,远远压倒了太子李承乾。” 吉儿心中一凛,当年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争位的往事霎时全都兜上心头:“这么说,那长子李承乾十分愚鲁迟笨吗?” “那倒不然。李承乾此人其实也十分的机敏聪颖。早在皇上灭平突厥后不久,那时他才十二岁,皇上已命讼诉案件中有不服尚书省判诀的,先经东宫太子审批,再有不服的才上达他那儿去。后来太上皇在贞观九年逝世,皇上要为父亲守灵,不能视事,国家大事便都交托太子裁决,那年他才十八岁哩。” 吉儿“嗯”的一声,道:“世民的儿子个个都年纪轻轻就如此了得,这太子之选确是令人头痛。” “那也不见得。皇上的长子、次子虽都聪慧过人,但那三子李治却非常懦弱,半点不象皇上……唔,倒跟皇后很相似。” “哦?有这种事?”吉儿颇感惊异。 “或许正因如此,长孙无忌才一门心思的要挤掉李承乾和李泰,扶持这李治做太子。” 吉儿听得目瞪口呆,道:“这……这个我实在不明白。这事怎地如此复杂?” 蕊儿叹了口气,道:“其实这事并不复杂。先说李承乾这一笔吧,他虽是处理政事绰绰有余,却不会讨皇上欢心。不过最重要的只怕是……你明白的,皇上本来也是次子。” 吉儿心中一寒,道:“就只因了这个缘故,他便偏心那同是次子的李泰?” “若设身处地的替他想,也实在难怪他会这样的。当年他还是秦王的时候,一心一意要谋夺太子之位。但朝中大臣都因了你父皇的前车之鉴,岂肯襄助于他?他在军队之中享惯了一呼百应、令出如山的风光,在朝中却遭到这样的冷遇,心中自然是愤恨难平的了。他又是如此自负之人,当然不会认为自己是你父皇一样的人,对于别人这样拿他与你父皇相比,这份隐痛便直至如今仍是不能尽去。他心中有了这偏见,便总是觉得朝中的大臣也不尊敬他自己的次子,屡屡大发脾气责备臣下对李泰不恭,有一次竟脱口说出:‘人寿几何,不可逆料,万一有一天太子不幸谢世,说不定别的亲王就会当你们的主人,你们岂敢如此轻视他们?’他虽不指名道姓,又有谁不晓得他这是在说李泰?他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心中分明已有易储之心。他那次子摸准了父亲的心事,对他加倍的曲意奉迎,处处仿效他当年的样子。他以前不是曾在城西开了个‘文学馆’来网罗天下才俊吗?李泰也依样葫芦的来个‘崇文馆’,还编了部什么《括地志》,呈献给皇上,皇上自然疼爱他又深一层了。李承乾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岂能不生出惊惧之心?一边接连递送‘亲启密奏’攻讦李泰,一边暗地里便与吏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军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刺史赵节、驸马都尉杜荷及汉王李元昌等结成私党,图谋发动政变夺权。” 吉儿插口道:“我听说侯君集此人深受世民重用,何以竟会卷入此事之中?” 蕊儿叹道:“这就叫做世事变幻啊。这侯君集据说曾在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是以当今皇上一得了势,他便已被立为左卫将军,控制军队大权。后来皇上更用心栽培提拔他,命李靖向他传授兵法。贞观九年时,又让他随李靖出兵吞灭吐谷浑;贞观十四年时,更由他单独统军,不出一月便已灭掉西域大国高昌,善战之名震动蛮荒。可是自古有云:‘功高震主’,真是至理名言。侯君集才灭平高昌回师不到十天,朝中就有官员提出弹劾,指称他击破高昌时私自盗取奇珍异宝,上行下效之下,唐军众将也大肆劫掠,军纪靡烂之极。皇上马上就下令将他搜捕入狱,以待审讯。” 吉儿道:“你说侯君集‘功高震主’……莫非这弹劾纯属冤枉,只是世民寻个藉口来打击他的威风?” 蕊儿沉吟道:“是否全属冤枉,那可难说得很。这侯君集听说是市井无赖出身,也难保他不会见财起心,真的私吞珍宝。不过,他到底是刚刚灭了一个西域大国,正是应该受赏之际,私取珍宝之说又未得证实,这就将一个堂堂元帅下狱,摆明是要给他好看。其实皇上耍这种手腕已不是第一次了。当年李靖灭了突厥,也有官员弹劾他无力督管下属,致使颉利可汗的牙帐被攻破时,遭到唐军上下洗劫一空。弹劾的官员还要求将李靖交付军法处置。当时皇上以手令阻止了这项弹劾,但等到李靖班师回京晋见时却私下里对他严厉斥责。李靖究竟比侯君集深通为官之道,知道皇上怒他军纪松懈是假、忌他军功太盛是真,半句也不为自己申辩,只是叩头请求宽恕,此后更一直韬光养晦,竭力避免招惹皇上之忌。有李靖的前事在先,其实侯君集早该明白应如何自处才是。后来还是中书侍郎岑文本为他求了一情,才没再追究此事将他释放。但他从此怀恨在心,有一次竟对着洛州都督张亮抱怨,道:‘我征服了一个国家,却碰上那人(指李世民)发起大脾气来,真是烦闷得不想活了!你要不要反?我跟你一起反!”张亮却暗地里将他这话都向皇上泄露出来了。皇上是何等深沉之人?这些怨言只有张亮一人听到,真要追究起来,侯君集来个抵死不认,他也难以将之治罪,反倒会背上冤杀功臣的恶名,于他那圣君贤主之称可就大大不利了,便只叫张亮不要声张出去,表面上待侯君集仍跟过去一样。可怜那侯君集毕竟是市井之徒的出身,虽是飞黄腾达的上了来,终于还是不懂得这官场里的种种阴险。他自觉自己从皇上是秦王时起已追随在皇上身边效力,李靖却是在皇上登极后才为皇上办事。李靖固然是灭了突厥、吐谷浑,他认为自己也灭了吐谷浑、高昌,两相一比应该他在李靖之上,这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位子应由他来坐才是道理。谁知这么多年来,他始终被李靖压着,心里自然很不高兴,认定是李靖阻了他的官途,一门心思便想挤掉李靖,竟向皇上告发李靖要叛变。皇上问他有何证据,他说:‘皇上命李靖教臣兵法,李靖故意只将最粗浅的东西传授给臣,却将兵法中之精要全都隐瞒起来,这不是想叛变还能是什么?’皇上便拿他这话问李靖。李靖本是一介君子,甚少与人相争,但侯君集如此欺到他头上来,他岂能示弱?他不与人争,只是他不想争,可不是他不会争,他真的要争起来,手段也不输于旁人。李靖马上就反咬侯君集一口道:‘这恰恰是侯君集自己想谋反!如今天下安定、四海统一,臣教给他的兵法已足以克制四方蛮夷,他却非要臣将全部兵法教给他不可,若不是为了谋反,还能是为了什么?’李靖这话既奉盛了皇上,又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皇上事后虽没再说起这事,但他心里到底信了谁,还不是再明显不过了的吗?” 吉儿听得头昏眼花,道:“这朝中宫里的是是非非,真是如此分不清、逃不了、看不破的吗?” 蕊儿微微一笑,道:“这些不过只算得上是小菜一碟呢。” 吉儿又问:“那李安俨又是何许人也?” “这李安俨在‘玄武门事变’之前是事奉李建成的,当年六月四日那天虽听说李建成已死,仍为他浴血奋战。后来皇上为了以示不追究前事,原东宫的人大多能获重任,这李安俨也给授以左屯卫军中郎将的要职,负责皇城的安全。李承乾要发动政变,在皇城中一定得有内应,是以意欲将他招揽过来。‘玄武门事变’虽是过去差不多二十年,许多人包括当年深受李建成宠信的魏征、王圭等人都早已忘怀此事,可这李安俨天生是性情中人,竟是至今仍念念不忘建成的恩德,皇上对他这种种宠信之举都不能将他收买。他一直矢志要为建成报仇,一听说李承乾的谋划,便知道他苦苦等候这么多年的复仇时机终于来临,二话不说就已答应了助李承乾一臂之力。” 吉儿喟叹道:“我只道这世上真的所有人都是健忘的,想不到终究还有一个李安俨!” 蕊儿冷笑道:“但这对他又有什么好处?以李承乾的势力,发动政变根本是死路一条,比之当年皇上的‘玄武门事变’更绝望上百倍。他这一败,仇是一定报不了的,还枉自送了性命,留下一个奸恶之名。” 吉儿凛然道:“世民诚然可以只手遮天,但至少让他也知道,只要亲眼目睹玄武门那一幕的人一天未死尽,这世上总还有人记得这是非黑白!” 蕊儿凝望着她,道:“你为人如此天真,在这浊世之中竟能活到今天,真是奇事一桩。” 吉儿羞得面红过耳,还待说什么,蕊儿已自顾自的往下说:“那赵节娶皇上的姐姐长广公主为妻,是李承乾的姑丈;李元昌是皇上的弟弟,也就是李承乾的叔父;至于杜荷,则是杜如晦之子,娶了皇上的女儿城阳公主为妻,是李承乾的内兄。他们平日都与李承乾交情不错,是他的亲信,相约由李承乾伪称生病,诱皇上到东宫来探看,找了一个突厥人叫纥干承基的做刺客,只待到时相机发动事变,抢占皇宫。谁知他们谋划未定,皇上另一个庶子齐王李佑因不堪皇上派去监管其操守的权万纪的压迫而起兵作乱,事败后追查叛党时将那纥干承基也牵连了进去。纥干承基为求活命,将李承乾谋划的事全供了出来。皇上大为震骇,指派了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禹、徐世绩等重臣会同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三部审理此事,确认了谋反证据。皇上问侍从官员:‘怎么处置承乾?’一时没有人敢回答,最后是通事舍人来济建议:‘皇上得以仍为慈父、太子得以终其天年,当属最好之结局。’于是皇上下诏罢黜李承乾,软禁于右领军中。” 吉儿低低的惊呼一声:“又一个不得善终的太子!” 蕊儿也似感慨系之,道:“可不是吗?自杨勇而起到李建成,再到如今的李承乾,真是无一人善终!” 吉儿又问:“那李泰却又如何糟殃的?” 蕊儿叹道:“那李泰自从听说李承乾定了罪,只道太子之位已是囊中之物,就差皇上开口下旨。他天天的进宫跟皇上套近乎,皇上本来也当真疼爱他,已当面许诺立他为太子。其他官员见风使舵,也纷纷拥立李泰。只有长孙无忌坚持不肯,请求封立三子李治,还说:‘皇上从前一面立承乾为太子,一面却宠爱魏王,才致今日之祸。皇上若非魏王不立为储,那就请先处置了晋王(即李治),否则殷鉴在前,同样的祸害还会再现!’皇上听了流下泪来,呜咽道:‘朕办不到!’。” 吉儿大惊道:“他当着臣下的面前哭了出来?这……这不象他平日的为人。” “皇上自皇后去后,意志变得脆弱之极,这个……你不知道吧?” 吉儿心头一震,忙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快跟我说。” “皇后是贞观十年夏天去世的,皇上直至冬天她下葬后仍是一提起此事就哀恸不已。他思念之情不能自制,便在御花园中兴筑了一座高楼,以眺望皇后葬身的昭陵。直到有一次,他带着魏征一齐去,魏征装作仔细观看的样子,道:‘臣老眼昏花,怎么都看不见。’皇上指给他陵墓的位置。魏征却道:‘臣以为皇上遥望的是献陵(李渊的陵墓),原来只是昭陵,那早已看到了。’” 吉儿道:“他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蕊儿冷笑道:“什么意思?那不是再明白不过的吗?他这分明是在暗示皇上,为圣君者,重要的是孝顺父母,而不是依恋妻子。太上皇过世,皇上只在礼仪的限度之内表示了哀思就算了,对皇后身故却如此悲痛不能自已,远远超出了圣人之德所能许可的范围,后世知道了会怎么说?不会说他深情可悯,却是重色轻亲啊!” 吉儿怔了一会儿,道:“世民最重的就是这身后令名,他一定明白的了?” “那还用说的吗?他听了这话,虽是泪如雨下,却马上就命人拆了高楼。但他心中郁结是否就此解了,那就难说得很了。只是自此而后,他便变得脆弱之极,一点点小事就可惹得他流泪痛哭。皇后亲生的最幼一个女儿是晋阳公主,小名叫兕子。这小女孩自小就体弱多病,大家都知道她一定捱不到成年就会夭折。果然她过不多久,才十二岁就去了。皇上平日其实也不见得特别的疼爱兕子,谁知他听说她死了,竟长夜饮泣,不能成眠。大家都劝他说:‘晋阳公主命薄,确是怪可怜的。但她人都去了,皇上再慈爱,究竟是天命不可违,皇上便再怎么悲痛,总是于事无补,还是节哀顺变,公主地下有知,也不枉了皇上疼爱她一场。’皇上道:‘朕何尝不明白这道理?但不知怎的,心中痛不自胜,不哭出来就不能舒畅。’……” 吉儿惊道:“他竟已到了这种无力自制的地步?这……这……他身为一国之君,岂能如此多愁善感、心志软弱?” “那还不算什么呢。去年六月六日,皇上忽然下诏,恢复李建成的太子称号,又将李元吉改封为巢王。” “老天!”吉儿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含意,面上不由得现出恐怖之极的神色。 蕊儿点点头道:“当年‘玄武门事变’之后,皇上强行剥夺建成的太子称号,改封为‘隐王’,这‘隐’字真是太‘妙’了,这王号一封,便似建成真的给‘隐’去了、不存在了。李元吉则改封‘刺王’,这‘刺’字便是暗指他是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有如一根毒刺。事隔这么多年,这世上还记得这件事的人早已不多,皇上正该避免谈及这伤心往事才是。他却突然主动的下此诏令,不是愚蠢之极吗?他如今忽又承认建成的太子之位,那他自己算是什么?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这个时候旧事重提,不啻是将早已愈合的伤疤又挖开来。” “世民不该是这样糊涂的人,除非是因为……” “除非是因为他正在受到良心自责的折磨,不这样曲折地表示愧疚就无法安心!”蕊儿抢过她的话头。 吉儿大叫道:“不!他这样的人怎会良心自责?我才不信。” 蕊儿面上现出奇怪的神色,道:“为什么你这样说呢?他受这折磨,早已不是去年才开始的事了,而是……而是自你出走的那一天始。” “什么?” 蕊儿便将当年吉儿离开长安往突厥去后李世民接连三晚作噩梦,以致要她入宫、尉迟恭和秦琼守夜的事说了一遍。 吉儿听罢,只觉直如天地都翻了个个儿似的,骇然道:“我……我真的不知道他对我竟是这般痴迷!若我早知是这样,我便……我便……”可是她便会怎样呢?难道她会愿意回到他身边?不,不可能的!她需要的是突利那样的丈夫,而不是李世民! “他那次这样发作,对你痴迷固是主因之一,但并不仅仅如此。他对于自己亲手射杀兄长之事,其实一直不能释怀。只怕这天下所有人都忘记了这桩惨剧,至少他自己就不能淡忘。那次他心中的惊恐虽发作了出来,但那时他还年轻,又正值新登帝位、百废待兴之际,满腔雄心要干一番前无古人的伟业,这份隐痛便暂且搁下了。可到了如今,他名成业就且不待说,又逢轮到他自己遇上改立太子的麻烦,难免勾起昔日的伤痛。况且他人已衰老……” 吉儿吃了一惊,道:“衰老?你怎么这样说?他今年才多少岁?五十不到吧?” “嗯,四十五六的样子吧。他年纪是不算大,但心境已老了。他成功得太早,二十岁上下就已是统军元帅、东征西讨,三十岁不到已君临天下、位极至尊。这些年里接连受到皇后去世、储位更迭这种种风波,难免现出心力交瘁之态。” 吉儿呆了一呆,忽道:“他心志变得如此脆弱,那长孙无忌却是这等柔韧不屈之人,那岂不是……岂不是……” 蕊儿颔首道:“所以,皇上得不到长孙无忌的首肯,决不能立得了李泰!那李泰也明白这一点,害怕皇上最后竟真的去立李治,那他这一场辛苦岂不成了为人作嫁,白白的便宜了李治?他既承继了皇上的聪明伶俐,自然少不了将那份阴险深沉亦全盘受了下来。他竟去恐吓李治说:‘你和那跟着李承乾犯上作乱的汉王李元昌平日不是颇有交情的吗?他已被治以谋逆大罪处死,哼哼,你以为你逃得过这同谋之罪吗?’李治那孩子平日就胆小怕事,又天真幼稚,将他二哥这番说辞全当成是真的,吓得魂不附体。他自小就体弱多病,平时有事没事都要病上一场两场,这时一吓之下,竟是吓出病来,面上发烧、神不守舍,好似马上就要死掉。服侍他的宫人一见他这样子,自然是吓得鸡飞狗跳,忙不迭的就去向皇上报告。皇上忙赶去问他缘故,那孩子从来不会撒谎骗人的,一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一边将李泰吓他的话全都倒了出来。皇上一听这话,便如五雷轰顶一般,怅然若失。他自来宠爱那李泰,何曾想过自己的儿子会是这种人?他若当真立了李泰为太子,以他这样阴狠的为人,日后登基,又怎能放得过李治?除非真如长孙无忌所说,得他自己先杀了李治,否则李泰不免会重蹈他自己当年弑兄杀弟的旧路。” 吉儿骇然道:“莫非这弑兄杀弟是一种会传承的病症?世民自己跳不出这循环,他的子孙也跳不出去?” “平心而论,皇上诸子之中,那李泰确是最象他。可是他自己阴沉,他当然不以为意;他的儿子阴沉,他可就受不了啦。长孙无忌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自知自己决计控制不了李泰,便无论如何都不容他当得了太子。即便是没有李治这件事,长孙无忌也一定会另生主意来阻挠皇上此举,就如他一定会竭力阻止皇上改立恪儿为太子!” “恪儿为太子?”吉儿失声惊呼,直觉便有大难临头之感,“不,决不可以!” 蕊儿神色凝重的道:“不错!决不能让恪儿卷入这储位之争中,成为下一个李泰!” 吉儿惊疑不定,完全失了主意,只会重复蕊儿的说话:“恪儿成为下一个李泰?” “恪儿当然不是李泰那样阴险的人。但他不会算计别人,别人却会来算计他。如今皇上嫡子之中,长子、次子都已失了继位之机,就只剩下三子李治。但李治为人如此懦弱无能,从来得不着皇上的欢心,皇上是极不愿意立他的。嫡子之中既无合适人选,便会在庶子中挑拣。皇上已不止一次的夸赞恪儿是‘英武类我’,选中他几乎是必然的事情。但你想那长孙无忌岂会让恪儿得享大位?且不说恪儿不是他外甥,一旦立了恪儿,他长孙家就失了后家的风光;即便恪儿是他长孙家生的,以恪儿‘英武类皇上’,与他却没有皇上跟他之间的那份亲厚之情,又怎会听凭他控制?他连李泰都尚且要挤之而后快,又怎会容得下恪儿?皇上若竟让长孙无忌知道他欲立恪儿,长孙无忌从此一定恨死恪儿。皇上在世之日,他或许不敢对恪儿怎么样,但他日皇上千秋万岁之后,那就是恪儿性命垂危之时!” 吉儿吓得手脚冰冷,吃力的道:“这……这可怎么办?我……我决不能让恪儿受半点伤害!” 蕊儿冷静的道:“为今之计,只有靠你了。” “靠我?怎么靠我?” “靠你亲自向皇上求情,求他千万不要动念立恪儿为太子,尤其不能让长孙无忌哪怕只是以为他想立恪儿。” “这……这……这……岂不是要我去见世民?” “事到如今,难道你还要这般自私,还要再牺牲恪儿一次?” 二人四目交投,蕊儿狠狠的瞪视着吉儿,眼睛眨也不眨一下。终于,吉儿低下头来:“好,我已太对不起他了,不能再这样见死不救。”说着便站了起来。 蕊儿面色一缓,道:“你既是去见皇上,我……还想求你一件事。” “什么事?” “我姐姐当年嫁了给荆州都督武士镬,这件事你知道吗?” 吉儿面上一红,道:“我什么都不知道,真是……” 蕊儿冷冷的道:“你贵人事忙,原是用不着知道我们这些贫贱之人的事情。我姐姐嫁过去后生了个女孩,小名叫阿媚。”说着便将武士镬死后她母女下落不明之事说了,道:“后来贞观十一年的时候,地方官进献彩女入宫,我在名录册上见到‘武媚’这名字。天下姓武的人本就不多,这女子的名字跟我那侄女的小名又如此相似,我便猜测她是否就是我失踪多年的侄女。我一查问,果然就是她。原来她父亲死后,她那两个前妻生的哥哥将她母女俩带回老家并州文水。那地方是穷乡僻壤,与外面难通消息,是以我们一直找他们不着。到那一年,地方官因要进献彩女,四处搜索年轻貌美的女子。她那两个狼心狗肺的哥哥本就不想再养着她费钱,又见她生得漂亮,便将她献了出去。” “我听她述说往事,十分怜疼她,跟她说我是她母亲的妹妹,叫她以后若有什么事情要帮忙尽可找我,我一定好好补报她受的苦楚。” “谁知这武媚竟冷冰冰的对我说:‘我可不觉得自己受过什么苦。这些年里从没谁来帮我和娘亲,不也照样捱了过来?你们若真的记得还有她这一个杨家的女儿,就不会迟至今天才跟我来这假惺惺的一套!’” “我听了又是气又是痛,道:‘你怎么能这样说?我父亲费了多少时间人手找你们,你知不知道?你竟说出这样的话来,也太伤他老人家的心了!’” “她却仍是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说:‘总之我用不着旁人帮忙。我自己的事情,我自有办法。我是武家的人,不用向你们杨家的人乞求。’” “我本怜她身世凄凉,但听她说话这般带刺,还将她什么武家看得比我们杨家还厉害似的,心里便有气。可想想这是她小女孩年少无知,也不便与她计较什么,只说了句:‘你爱怎么想,那由得你。以后你真能自己照顾自己,当然最好。但我跟你说,这宫中不比家里,到处都是争风喝醋、勾心斗角的是是非非,你年纪轻轻的入此虎狼之地,没一个人给你照应着,你以为日子能好过吗?若出了什么事,你来跟我说一声,我总不会袖手不理的。’便走了。” “后来她果真始终不曾来找过我,我只隐隐听说皇上也让她侍寝来着,还封了她一个‘才人’的名号,但似乎好景不长,不久就给抛撇在一边。在这宫里,受宠爱的宫人便会遭人嫉妒、遇冷落的宫人又会被人轻视。她若从不曾受宠,那还罢了,既已受过宠,却又恩爱不久,便似给人从高峰上忽然踢入深谷,这份滋味有多难受,那是可想而知的了。她小小一个女孩子,怎受得了这样的折腾?我只想去宽慰她一下,但想到她那副冷冷的神色就觉讨厌,便一直拖着。” “谁知有一天,西域不知哪一国送了匹马给皇上,叫什么‘狮子骢’的,极是桀骜不驯。皇上身边勇士无数,竟也没一人能驯服它。皇上见了又是好笑又是好气,说:‘谁有本事驯得了这‘狮子骢’,朕重重有赏!’” “我们这些妃嫔宫女围在外面看热闹,只不过是想瞧瞧是否真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是始终没有人敢出来挑战那烈马。就在这时,忽听到一个女子尖锐的声音响起:‘臣妾有办法驯服它!’我们都是一惊,抬头一看,竟是那武媚。” “我当时便已听到有宫人在嘀咕:‘老天!这武媚哪有什么本事驯那马?只为了吸引皇上对她的注意就不惜说出这等大言不惭的话,真是不知羞耻为何物!’” “我更是暗暗焦急,想:‘这女孩子说话就是不知轻重,这样明目张胆的炫耀自己,徒然招人忌恨,那又何苦呢?若一个不小心惹恼了皇上,可就更要糟了。’” “皇上也颇感出乎意料之外,道:‘你能有什么办法?’” “那武媚朗朗的道:‘臣妾只要三样东西。’” “皇上问:‘哪三样?’” “武媚道:‘一根铁鞭、一个铁锤、一把匕首!’” “皇上更奇怪了,道:‘这三样东西怎能用来驯马?’” “武媚胸有成竹似的道:‘首先用铁鞭来打这畜生,看它服不服;它还不服,就以铁锤敲它的头;它若还不肯就范,就拿匕首割断它的咽喉!’” “她这话说得如此残酷,可她说时却媚笑如花,比那不谙世务的少女还要多几分娇憨烂漫。她一个女子竟可冷酷若此,那时虽日光高照,我竟是禁不住生出一阵鬼气森森的寒意来。她这话一出口,人人都吓得目瞪口呆,谁也说不出话来。我定了定神,往皇上那边望去,却见他双眼眯成一条细缝,在上上下下的打量着武媚。我一见他那眼神,不由得便冷彻骨髓,因为……因为我知道他这眼神,只有在想杀人的时候才会出现!” 吉儿心底也是一寒,猛地也想起了当年亲眼看到李世民射杀李建成时的样子。 只听蕊儿又道:“我知道大事不好了,又看那武媚,却见她昂首挺胸的立在那儿,面上全是骄傲得意之极的神色,一点都不知道大祸临头。我听到皇上缓缓的道:‘你叫什么名字?’” 吉儿愕然道:“什么?他连武媚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你不是说她曾侍寝过的吗?” “那有什么奇怪?她在皇上眼中不过是一个玩物而已,他随玩随弃,根本就不会记得她这种女子的姓名。武媚听他这话,也似很生气,大概在那一刻,她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地位是何等的卑微屈辱。她眉间怒气一闪后,反将下腭无礼地向上一扬,道:‘我叫武!’” “皇上一怔道:‘武什么?’” “武媚将嗓音提高了几分,道:‘武’!日月临空的‘’!” “皇上一皱眉,道:‘什么‘日月临空’?哪有这字?’” “武媚冷傲的道:‘没有这字不可以由我而创吗?’” “我听她说话如此大胆,心中只是暗暗叫苦,不知如何是好。只见皇上一声冷笑,拂袖而去,其他人议论纷纷的也各自散走。” “那一天我心里都不安稳,只怕会有事情要发生。果然,那天夜里皇上忽然来到我的寝殿,劈头第一句便问:‘那个什么‘日月临空’是你姐姐的女儿,是不是?’” “我吓得双脚都在发软,颤声道:‘是。她其实叫武媚,那‘日月临空’什么的是她小孩儿糊涂无知胡乱说的,皇上大人有大量,不必放在心上吧?’” “皇上没有正面答我,忽冷冷的说一句:‘朕很讨厌她!’” “我听他语气不善,可就更怕得厉害了。我平日虽不喜欢她,可她到底是我的侄女,她养成这种孤僻怪诞的性子,说起来都是给她那两个乡巴佬的哥哥教坏了。当初如果我们寻着她母女俩,带回杨家里抚养,就不至于弄成今天这个样子。我既有负于她,怎么也得尽我所能救她这一趟。那时我说:‘她今天胡说八道是她的不是,只求皇上看在臣妾的份上,饶过她这一次吧。’” “皇上道:‘她是武家的人,与你杨家有什么相干?’” “我一听他这么说,心里便凉了。我若再为她求情,不免会引来皇上猜疑我杨家要勾结武家,有所图谋。我又何苦为她一人害了杨家?便不敢再说了。后来,我听说皇上并没杀她,却是将她禁锢到‘冷宫’里去。” 吉儿问:“什么‘冷宫’?我怎么从来不曾听到过有这么一个地方?” 蕊儿心中愤恨又生,冷笑道:“你当然不知道!你怎会知道在这煌煌宫殿之中会有这么一个人间地狱!” 吉儿见她忽地怒气勃发,又惊又惑,道:“妹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蕊儿连咽了好几口气,才算勉强宁定心神,将自己幼年时如何被杨广困在‘冷宫’之中的事都说了出来。 吉儿这才明白蕊儿所受的苦,不由得握着她的手,道:“妹妹,是我父皇对不起你。” 蕊儿强笑了一下,道:“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话又有什么用呢?我是命苦,我也不怨。但阿媚她还年轻,难道真要再吃一次我曾经吃过的苦头?当年,我全靠着指望爹爹会来救我,这才捱了过来。可如今阿媚又有谁会去救她?我人微言轻,更兼自身难保,除了求你向皇上说情,我还能有什么法子?阿媚性子已是这般残忍嗜血,再在那种地方受这煎熬,可就真会沦为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怪物了。我也不望皇上能饶她什么,只求不要让她过这种生不如死的日子,就算是将她一脚踢出宫去,也胜于这样折磨她。” “可她一个小女子,若将她赶出宫去,叫她怎活得下去?” 蕊儿叹道:“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了。那‘冷宫’比天下任何一处地方都要可怕,在别的什么地方死,也比在那里面慢慢的被蹂躏至死要好。” 吉儿点点头道:“你放心,我一定劝世民放了她。他以堂堂天子之身这样对付一个孱孱弱质,也太过份了。” 蕊儿满怀感激的站起来,道:“这两件事就拜托姐姐了。最要紧的是保住恪儿,阿媚那件事成不成都是其次的。” 突利出来的时候,吉儿已在门前相候。突利迎上前去,道:“正事都谈完了,我们回去吧。” 吉儿道:“不,我想去见见世民。” 突利一怔,张了张嘴,似是想说什么,但终于没说出来,只道:“好吧,我在这儿等你。” “不必了,我不知道要在这里多久,你还是回驿馆那边等我吧。” 突利神色似有些迷茫,却仍是顺从的点点头道:“好的。”转身便要走。 吉儿心中不觉好笑,看着他走了几步,这才追上前去,从后面一把搂住他道:“突利,你生气了,是不是?” 突利一惊,回身抱着她道:“没有,真的没有。”看到吉儿的眼睛狡黠的眨了眨,恍然大悟道:“好啊,你在捉弄我。” 吉儿笑道:“谁叫你到了今天,对我仍是这么疑神疑鬼?” 突利羞涩的一笑,道:“我是对自己疑神疑鬼罢了。”挽起她的手道:“回去吧。” 吉儿微微摇头道:“我真的是要去见世民,但不是你揣想的那样。你心里有疑惑为什么不说出来?难道这么多年了,我们之间还有要互相回避的东西?” 突利面上一红,道:“那么你为什么要去见他?” “我是为了我那孩子恪儿。” “恪儿?他怎么了?” “世民可能想立他为太子,但这是不可以的,是吗?卷入这等宫闱之争中,对他只会有害,不会有利。我一定得见上世民一面,无论如何都要打消他这荒唐的念头。” 突利点点头道:“原来如此。那你快去找他,他如今是在甘露殿那儿。” 吉儿来到甘露殿,侍卫进去通报后出来道:“皇上有请夫人。” 吉儿心中禁不住咚咚乱跳,几乎想临阵退缩,但想到恪儿,终于一咬牙,硬着头皮跨进殿门。 进了大殿,只见殿中空荡荡的没一个宫女太监在侍候,自然都是早给李世民屏退下去了。她更觉多了一份紧迫之感,深深吸了口气,往大殿正中望去。 殿中一张几案后,一人低头看着案上的什么东西。吉儿虽看不到他的面目,但怎会认不出那正是李世民?心中又是一阵剧烈的跳动。却见他始终没抬起头,好象没听到她进来一样。她勉力宁定心神,走上前去,见到那案上放着的竟是自己当年交给萧皇后代为求情的那支步摇,不由得“咦”的一声惊叫了出来:“我的步摇?” 李世民仍是没抬头,道:“不错。你终于肯主动来见我了,为了什么?为了取回这支步摇?”说着缓缓抬头。吉儿一看到他的脸,心中猛的一抽搐。她虽早从蕊儿口中听说他近年来衰老了很多,但此刻当真看到他的面容,还是禁不住大吃一惊。她定一定神,再仔细打量,这才发觉他的样子其实没有太大的改变。鬓脚虽不免有些斑白,但头发大体还是乌黑亮泽;眼角虽添了几条鱼尾纹,但面上并没什么皱纹。不,衰老的不是他的样貌,而是他的神情!以前的李世民,是那么神采焕发、目光如电,可如今……嘴角无力地松驰下垂,眼中闪烁着的是游移不定的光芒,流露他内心无穷的焦虑、不安和迟疑难决。吉儿脱口道:“你……老了。” 李世民凝望着她,道:“你可没怎么老。” 吉儿不禁面上一阵发烧,低下头来,道:“我听蕊儿说起你的事,说你在她……无垢去了后,心情一直很郁郁。想不到你……受的打击真是这么大。” “无垢!”李世民似是在心底里叫出这名字,听得吉儿心中一阵寒意,又抬起头来,只见他眼中泪光莹然,哽咽着道:“原来她……病了很久,我却……始终不知道。她是贞观十年七月时去的,可她那病早在贞观八年时已经开始,一直在偷偷的吃药医治,只是不让我知道。” 吉儿叹道:“你若当真关心她,便是她不说出来,又怎会病了这么久你都不知道?” 李世民一咬下唇,道:“不错,是我从来没好好待她,是我对不起她。那些年里,我只顾着平定突厥和吐谷浑等国的事,好久都没见她一面。我听不到她那边的消息,只道她没什么事,也就没放在心上。我见到乾儿(即李承乾),偶尔想起她,也问过她的事,乾儿虽早就知道她的病,无垢却不让他在我面前提起片言只语。” “后来她的病势到了危急万分的境地,还是不准乾儿说出来。乾儿见她快要不行的样子,害怕起来,又不敢违拗她的意思,只好跑去跟玄龄说。玄龄听说这事大吃一惊,这才来向我急报。我赶到她床前时,她已是气若游丝的样子。那时我自己也吓得手足无措了。虽说没有人是不死的,但我从来不曾想过她竟会在我眼前死去。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乾儿跟我说,他以前曾向无垢提议,既然药石都不能奏效,不如大赦天下,为她积德祈福,或许可以求得神灵在冥冥中保佑。但无垢始终不肯,说大赦天下是国家大事,岂能为她一个女子而轻率施行,以致有损我的明君之名?” “我听了又疼又怜,便对她说要为她举行一次大赦,这是我心甘情愿做的,并不是她求我。但她坚决阻止,说:‘你一生清誉得来不易,决不可因我而稍有污损。你若执意如此为我,我宁可早作了断!’” 吉儿听了,只有暗暗叹气的份儿。 李世民又道:“到了垂危那一刻,她握着我的手诀别,说:‘我能托身紫微,那已是莫大的荣耀。人谁无死?我能有此哀荣,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儿女们不必教他们进来相见了,看见他们悲泣,空乱心意。我只有三件事还放心不下,要跟皇上说。’” “我那时已是哽咽不能成言,只有点头。她挣扎着说:‘第一件是,我们长孙家只是凭着姻亲的缘故才身居高位,皇上若当真怜惜我长孙家的子孙后代,那就不要把他们置于高官厚禄、万人嫉妒之中。第二件是,我生前不曾造福于黎民,死后岂可贻害苍生?千万不要为了我而大兴土木、修筑奢华的陵墓,也不必用什么珍宝玉石来陪葬。第三件是,盼望皇上继续亲君子而远小人,听取忠言而摒弃奸谗,以保明君圣主之名千秋万载,那我便在九泉之下也死而瞑目了。’” “我听了她这番话,虽是感激,却又不觉有些怅惘,道:‘就这样了,没别的话了吗?’” “她动了动双唇,好象想说什么,眼睛却向旁边那正在记录‘起居注’的史官看去。我霎时明白她的意思:她是有些话不便当着史官说出来,怕被他记入史书中去。我便对史官说:‘皇后的话已经说完,你不必在此侍候了。’” “待史官退下,我才对她说:‘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她眼望着自己的衣带,道:‘那里的东西……你拿出来看看。’我伸手一摸,才发觉她衣带处系着一个小包。我解下那包东西,望着她。她虚弱地点点头,我便打开那小包,只见里面是一包粉末,不知是用来干什么的。” “她吃力的道:‘前一阵子,你久病不愈,我曾担心你会先我而去,便将这毒药夹在衣带上,若你真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也不愿独自偷生于人世。’” “我听了心中更痛,道:‘何至于此呢?我从不曾想过要这般苛求于你。’” “她却微微的笑出来,低声道:‘有些话,我从不敢跟你说,今天终于到了这般田地,还有什么需要隐瞒的呢?我自知容貌有亏,你对我并无爱恋之情,曾生出轻贱自己之心。幸得哥哥开导我,说你是明夫,我只要能以‘德’持身,终能赢得你的敬重。这些年里,我一边按哥哥教的做,一边却始终在担心有哪一天还是逃不过‘长门怨妇’的气运。到了现在,我终于不必再挂虑这一切了。我真的觉得很高兴,你也不必为我伤心了。’” “我听了这话,只觉天地仿似都颠倒过来了,好半晌才说出话来,道:‘你为什么不早说这话?我……我一直以为你不在乎这些的。’” 吉儿插口叫道:“老天!天下哪有妻子不在乎丈夫爱不爱她的?你……你对她实在是太薄情了!” 李世民抗辩道:“我从不曾想过要废她的正妻之位,又怎料到她竟一直在担心这个?” 吉儿嘲讽的道:“为什么你不想废她的正妻之位?是因为你爱她吗?只是因为她长孙家的势力吧?她的生死荣辱就系于你一念之间,你教她怎能不担心?” 李世民望着她的眼睛好久,才道:“我不知道我爱不爱她,我只觉得她天生就是我的妻子,我天生就是她的丈夫,这仿佛是天下间再自然不过的事。啊吉儿,我知道我爱你,但我真的从没想过以你来取代她的位子。那次我以为你想当皇后,心里还当真很感为难,只想着该怎样可以推托掉你这念头。” 吉儿愣住了,如梦方醒的道:“好,我这可终于明白了,你对无垢才是真正的夫妻之情,就象我对突利一样。唉,多傻啊,多傻啊,为什么到今天才明白这样显浅的道理?”不觉埋首臂弯之中,为自己这多年的无知迷途而悔疚。 李世民喃喃的道:“不,傻的是我。你早就醒悟了,我却还懵然不知,直到她快死了,才算有点明白。可这一切不都嫌太迟了吗?”说着,忍不住也伏在案上饮泣不已。 吉儿到此一刻,那心结终于全部解开,再也没有了以往那种莫明的惊恐回避之情,心下一片光风霁月,上前搂着他,道:“你终能明白她的心意和你自己的心意,总比她至死都得不着一个明白要强吧?死者已矣,生者何堪?不要多作无谓的悲伤了。眼前的大事,还是立储。” 李世民身子一震,抬起头来,道:“昨天我才见过乾儿。” 吉儿见他眼中闪过一丝伤痛之色,知道此事必定另有内情,问:“他说什么来着?” “我问他为什么要行此犯上作乱之举,他只是冷笑,道:‘我本来已经是太子,难道还要贪图什么不成?只因你偏心李泰,引出他的狼子野心来,处处算计我,难道我能坐以待毙?这才常常与手下商讨自救之计,以致为小人所唆摆。我既已到了这穷途末路的境地,大不了就是一死,还有什么不可以说出来?种种祸事推源究始,其实都在你身上!’” 吉儿惊道:“他说话怎地如此放肆无礼?” 李世民叹道:“还有更放肆无礼的呢,你听下去就知道了。他可真的是到了哀莫大于心死之境,将他久藏心中的想法都坦言不讳了。那时我听了,便也如你现在一样的吃惊,想了好一会儿才道:‘我确实是偏心青雀(李泰的小名),不太喜欢你……’” 吉儿听到此处,忽道:“你为什么不喜欢他?就因为你自己是次子,他却是长子,所以你就不讲道理的讨厌他?” 李世民默然。 吉儿听他不作声,道:“怎么不说话了?我说对了,是不是?还是你连对我也要隐瞒?” 李世民忽凄然一笑,道:“是的,我何必要对你隐瞒?这件事除了对你,我也不知道还能向谁说了,再不说出来,我也快受不了啦。” 吉儿听他说得惨痛,不觉大惊,道:“为什么呢?” “别的人一定都象你那样以为,我是因为自己是次子这才偏爱次子,不喜欢长子,是不是?唉,错了,全错了,不是这个,不是这个!” “那是因为什么?” “因为……因为……”李世民全身都在发抖,似乎将要说出的东西是什么他恐惧之极的物事,他要竭尽全力才能压止住这心中的惊惶,“因为乾儿的名字中有一个‘承’字!” 吉儿一阵迷惘:“什么?他名字中有个‘承’字你就不欢喜他?可是这名字是你自己给他起的啊?” “为什么连你都不能明白?”李世民几乎是吼了出来,“他们……建成和元吉的孩子……他们的名字中都有一个‘承’字!你明不明白?” 吉儿脑中“嗡”的一声。 明白了,明白了,终于明白了!原来如此啊! 蕊儿曾说什么来着?“他对于自己亲手射杀兄长之事,其实一直不能释怀。只怕这天下所有人都忘记了这桩惨剧,至少他自己就不能淡忘。”岂止是亲手射杀兄长之事他不能释怀?便是他命人斩杀十个小侄子的事他也不能忘记!他每见到李承乾一次,就会想到这个“承”字,就会勾起他对那十个枉死的孩子的记忆,就会令他良心不安,那又怎能不教他讨厌……不,其实是害怕李承乾? 茫茫然之间听李世民又说:“我的孩子之中,就只他有这个‘承’字。后来的孩子迟出世,那时我已与……他们反目成仇,是以名字中都没跟他们的孩子一样以‘承’字作牌。我也曾想过给乾儿另改一个名字,但他年纪都这么大了,忽然要改名,倒象是掩耳盗铃、欲盖弥彰似的。而且当年用‘承乾’这名字,原是另有深意的,我既应了这瑞兆,正该心存感激才是,怎可反而心生回避之意呢?这么一来,便将这名字保留了。但我心中始终难安,我知道这想法很可笑,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但是……不知怎的,我就是宽解不了。吉儿,”他忽抓着吉儿的手臂,“你也觉得我这样想很荒唐,是不是。你也要来笑我了,是不是?” 吉儿怜悯的望着他,缓缓摇头,叹说:“罪孽啊,罪孽啊!” “是的,这是我一生的罪孽,我知道!”李世民放开她,双手捂面,“但是我没办法,我不是没试过摆脱它,但是……不行!”忽又放下手,“你知道吗?我将蕊儿的孩子过继给了元吉……” “什么?”吉儿跳了起来,“那怎么行?你觉得对不住李元吉,我可不!他亲手摔死我的孩儿,你还要将恪儿过继给他,要恪儿认贼作父?” “不,不,吉儿,你听我说,”李世民按住她道,“我当然知道你恨他。我是将我跟蕊儿生的孩子李明过继给他。恪儿是你的孩子,不是蕊儿的,难道我会糊涂到连这一点都不明白?” 吉儿这才松了口气,又坐下来,道:“原来如此,真是给你吓死我了。但是,这对蕊儿和她那孩子来说,也太不公平了。” 李世民叹气道:“我已顾不上这么多了。” 吉儿道:“还是说回乾儿吧。” “嗯,那时我对乾儿说:‘我虽然是不太喜欢你,的确是我对不起你。但你这么做,难道就没想过你母后养育你的一番心血?你就没想过你这么做是多么对不起她在天之灵?’” “我只道他听了这话便会痛哭流涕,悔恨不已。谁知他一听就跳了起来,尖声叫道:‘你不要跟我提什么母后,我恨她!我恨她比恨你更甚!” 吉儿听他复述李承乾这怨毒的尖叫,不由得机灵灵的打了个寒噤,失声道:“为什么?无垢对人人都那么好,他怎么能这样恨她?还是恨自己的母亲!” 李世民道:“我也是这样责备他,他却全没半点痛悔之意,道:‘是啊,她是对人人都好,但就是对我不好!她对一个小小宫女也好,对不是她亲生的豫章公主也好,从来都是软语相询、嘘寒问暖。可她对我呢?一见了我,马上就板起脸来,数落我近来又懒了、为什么不好好读书、是不是又到处行猎、有没有亲近小人奸佞、要注意身为一国储君的举止仪表啊……就是从没向我表示过一句她疼爱我、她是我的慈母!’” “我听得目瞪口呆,好久才勉强说出一句:‘你母后这么做,也只是为了你好。她是怕‘慈母出败儿’,才这么严格要求你,她不过是盼你以后能当个好皇帝罢了。’” “他冷冷的道:‘你说的这种话,我在心里已不知对自己说了多少遍了。我也花过很大的气力让自己相信、甚至感激她这‘好意’。但是最后,我终于想通了,她不是爱我,她只是在拿我来发泄!她自己也整天在为扮演那‘贤妻’的角色而苦,对上要敬、对下要仁,她自己也烦得很。但是她不能拿别的人来发泄,否则她还算什么‘贤妻’?她只能拿我来发泄,天天在我耳边聒噪这些仁义道德。我也不是说仁义道德这些东西有什么不好,但你倒替我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她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三十天、一天十二个时辰,从朝到晚,见着我就只说这些话,我真的厌烦透顶、厌烦透顶了!她盼我能当个好皇帝,我也盼她能当个好母亲,哪怕只是抱我入怀中亲一亲,叫一声:‘乾儿,娘的心肝宝贝啊!’我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我听了无言可对,只有道:‘你是男孩子,应该胸襟广阔一些才是,怎能为这么一点点小节就对自己的母亲都怀恨在心?’” “他却大喝一声:‘够了!别再跟我说我是男孩子就应该怎么怎么了!我就是这副心胸狭窄的天性,那又怎么样?自小,你们就已不疼爱我,却偏偏说我是男孩子,便该受了委屈也得忍着,哭一声都不可以!’” “我听了心中更痛,说:‘你怎么说出这种话来?当年你还没出世,我听你娘亲说起她怀了你时,我真的喜心翻倒一般,你知不知道?你娘亲管教你或许真的太苛严得不近人情了一点,但她自始至终在这么多孩子之中最疼爱的就是你!’” “他却说:‘事到如今,何必还要这样空言哄我欢喜?我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你们都不疼爱我。有一件事,你可能早就忘掉了,但我还牢牢的记在心头__哼哼,谁叫我心胸狭窄呢。小时候有一次,我在白天的时候看到那杨妃生的恪儿哭叫着要你抱,你便欢天喜地的抱起他;可是到了晚上,我也来叫你抱我,你却满面不耐烦的一把推开我,叫我‘滚开’!我吓得哭了起来,然后娘亲就出来了。我以为她会跑过来抱起我、安慰我、哄我不要害怕。但其实是怎么样呢?连她也板起脸来骂我只会顽皮捣蛋惹你生气,喝令我不准哭,还赶了我出去。后来舅父也见到我躲在一角哭,便也骂我,就象你这样的口吻,说什么男孩子受了委屈就是不许哭。你来说,你们之中有哪一个是疼爱我的?有哪一个能象你待恪儿那样待我?’” 吉儿惊恐的道:“天,原来他一直在妒忌恪儿!是不是有过这么一件事?你记得起来吗?” 李世民摇摇头,道:“我记不起来了。你也知道,那时我跟太子、齐王他们天天在朝中宫里事事相争,日渐落于下风。我自己也是三天两头就挨父皇的叱责斥骂,心中郁愤正多,哪里顾得上留心他一个小小孩儿脑子里在转什么念头?想不到我一时按纳不住脾气,他就这样记恨记了一辈子!” “他这么一口气的痛诉出来,我半句话都答不上。他见我作声不得,又说:‘后来我做了太子,有一次奶娘跟我说起东宫里的器具很不够用,不如去跟母后说一声,让她来向你求请增加一些。我早知道母后的性子,她向来只会长篇大论的跟我说道理,从不体恤我的日子过得快活不快活,哪里会肯替我说这个情?便叫奶娘不必费心做这徒劳无功的事了。可奶娘说,这不过是日常必需的用品,又不是什么奢侈的玩物,难道我堂堂太子连东西不够用都不能说出来,也太过份了吧?便自告奋勇的代我去跟母后说。结果呢,不出我所料,母后一听奶娘的话,照例是一板面孔就开始教训人:‘乾儿身为太子,应该担心的是自己的品德还不够高、名声还不够好,为什么要去担心东西不够用?’我虽是早想到她会说出这种无情的话来,但当真听到了,忍不住还是要叫嚷出来:‘好啊,最好是我连饭也不够吃,正好不食人间烟火、便于升仙化羽呢!’说完扭头就跑了出去。我知道她在后面一定给我气得半死,觉得我是个朽木不可雕的败家子。可是我才不在乎呢,她爱怎么想我就怎么想吧。在那一刻,我暗暗的下了决心,我再也不爱她了,我要恨她一辈子!后来,我索性自己跑到你那儿来要求增加器用,只等如果你也象母后那样教训我一顿,我就要当场发作出来。那时我心中热血翻滚,只觉得再不想一个法子发泄出来,我立时就要发疯了。谁知你正在埋首批改奏章,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已经不耐烦了,顺手写了份手诏给我,准许我可以无限制地支取国库里的财物使用。我接过手诏,看着你,见到你又低下头去批你的奏章,心中早就没有了我这个人,可见你答应我那么爽快只为了赶我快走,好别妨碍了你办公事。难道在你心中,这些死的奏章就比我这个活生生的儿子还重要?我当时就在心里想:‘母后推三阻四就是不肯答应我的请求,你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我的请求,但你们对我之心其实都一样:不爱我、讨厌我!好,我李承乾生来就是命苦,就是没有人疼、没有人怜的孤儿!我再也不希罕你们的疼爱,我再也不希罕做什么好皇帝。我只要活得快活,能自娱自乐就行了。从此之后,我只管过醉生梦死、荒淫猥亵的日子,别的什么都不想再理。再后来,母后病了。她不许我跟你说起她的病,更不肯叫御医来看,只怕惊动了你。那些日子里,就只有我一人守在她身边侍候。她既在病中,便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样一张口就教训人,我又见她辗转病榻的苦痛之状,不由得起了怜悯之情,对她的痛恨一时消了大半。如果那时她能对我稍稍露出一丁半点的疼爱之心,我一定会将过往的所有不满都抛诸脑后,与她和好。但她一直没有这样的表示,而我竟还痴心的为她开脱,想:‘她病得神志迷糊了,想跟我说什么都不能够。到她稍稍清醒一点,她就会说的。’可是到了她最后一次清醒,已是回光返照之时,她只叫了你进去,我们几兄弟都给挡在门外。后来我见史官出来了,你还没出来,只道你马上便会叫我们进去,好让她向我们说那些不便在史官面前说的话。可是,我白等了,我白等一场了!我多么愚蠢啊!她根本不疼爱我,她根本就没想过要对我说她疼爱我!你出来了,跟我们说,不必等了,母后不要见我们!她连最后一面都不让我们见她,她不仅不疼爱我,她压根儿就不疼爱我们!她根本就是天性凉薄,心中没有母子之情!’他说到这儿,扑在地上号啕大哭出来。吉儿吉儿,你说我能说什么?我能说什么?”李世民说毕,也是失声而恸。 吉儿听得惊心动魄,好半天才道:“无垢在这事上,确是大大的错了。她一心一意以德行约束自己,但天下可做到她这种程度的人能有多少?她一味的光靠一个‘严’字来管束承乾,难怪只招儿子的怨恨。” 李世民止泪道:“不,你不明白。无垢的用心,只有我能了解。若非我如此待她,她就不至于这样待乾儿。我不大喜欢乾儿,无垢想必已看出来了。她担心我会废了乾儿的太子之位,所以加倍严苛的管教他,惟恐他稍有一点什么行差踏错,我会寻得藉口来易储。她是太爱乾儿了,这才反而害了他!说到底,是我的错、是我的不是!”忽一把抓住吉儿的手,道:“为什么?为什么我总是错?无垢待我之心,我到她死的一刻才明白;燕儿对我一往情深,我却始终不放在心上;我只想得到你的心,却连你的人都留不住。还有,还有,我骨肉相残、屠杀子侄、逼父退位、孝悌尽丧,如今连自己的儿子都恨我……”说着说着不由自主的跪倒在地,双手捂面泣道:“吉儿,吉儿,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一事无成!” 吉儿吓得魂飞天外,又揽住了他,道:“你怎能这么说呢?你打下了这万里江山、你做上了这千古名君,千秋万载之后,这在世的人中除了你还能有谁仍被记起?” 李世民苦笑一下,道:“‘千古名君’?啊吉儿,我已经厌倦了,我很累,我实在不想再坚持下去,我不想做什么‘千古名君’了!” 吉儿见他满额冷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似是有些神志不清了,心中惊恐万分,轻轻抚摸着他双手,道:“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想做遗臭万年的昏君不成?你不会的,你不会的,你一直都不想重蹈我父皇的覆辙,不是吗?” 李世民伏在她怀中,梦呓似的道:“是的,我不想。但我不想又怎样?我跟你父皇根本就是同一种人!嘿嘿,他是我的表叔,不是吗?我们本来就是在同一条根子上出来的,其实我心底里是不是也在渴望着能象他那样纵情酒色、荒淫无度?我讨厌那些大臣处处批评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许,好象这天下最不能随心所欲的就是我这个做天子的人!如果他们的劝谏真与国家大事有关,那也罢了,但有时他们根本只是为了劝谏而劝谏,只是为了显示他们是忠臣良士而劝谏,甚至只是为了可以束缚我而劝谏,那简直是无理取闹!好比我长年有气喘的病根子,夏天时就会发作得更加严重,每年都得到九成宫去避暑。那些大臣便大为紧张了,纷纷上奏章,说我这是穷奢极侈、喜爱游玩、劳民伤财……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出来了。又有一件他们常常要唠叨不休的事,就是说我喜好行猎。我自当了这皇帝,便再也不能上战场了,我只想以打猎来重温少年时驰骋沙场的旧梦,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吧?为什么就不能让我痛快一下?可他们就连这一点点乐趣也不许我享有,还动不动的就拿我来跟杨广比,倒似只不过我多打那么一次猎,这江山就非要亡掉不可一样。若我真的做错了,他们怎么骂我,我原都可以受之无怨。但我并不以为这些事我错了,就只为着做那从谏如流的名君便要一次又一次地忍、忍、忍!有一次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向他们发作出来,道:‘你们以为朕不如杨广,那比桀和纣又怎么样?’可那些大臣早已给我宠出一副硬得发臭的脾气来了,听我这么说不但不退缩,反而一挺胸就说:‘如果皇上不纳微臣之言,结果就是跟杨广、桀、纣一样,天下大乱!’我本是忍不住要好好惩戒一下这班无礼之徒的,但一扫眼间看到那记录‘起居注’的史官正举笔等着记下我要说的话,想到这样的事情一入了史书,以前辛苦忍了这么多年,可就全都前功尽废了,只得压下满腔怒火,反向那些家伙道起歉来,道:‘是朕考虑不周,才说出这等话来。’然后还要赏他们彩缎百匹,以示鼓励!” 吉儿心中一声长叹,想:“你还说什么不想当名君?不就为着这身后的令名,才这样苦苦忍气?是你自己好名之心太盛,才甘心受这样的罪,那又怪得谁来?”双手捧起他的脸,盯着他的眼睛道:“你错了,你跟我父皇绝对不是同一种人!他从来不去想以后的史书将如何书写他,只顾眼下过得快活。你渴望的却不是现世的纵情酒色、荒淫无度,而是以后的清誉令名,你要的是__不朽;你得到的也将是__不朽!但你得忍,你得牺牲一些眼前的舒心快意!”见默他不作声,便叹道:“其实你自己也很明白的,只是平时跟谁也不能发泄这心里的苦闷,在我面前才可以,是吧?”说着放开了他。 李世民喘息了一会儿,心绪渐渐的平静下来,自嘲的一笑,道:“也许吧。说实在的,自从无垢去了之后,我真的再也找不着一个可以说心事的人了。” “这些过往的错事,你不做都已经做了,再多想又有何益?唉,我看,还是算了吧。” 李世民苦涩的道:“我自己又何尝还想记在心头、徒添苦痛?只是这些时候来,我为立储之事所苦,又看到乾儿这副模样,忽想起以前我自己不也是如他怨恨我一般怨恨父皇吗?当年我跟他一样也不受父皇的宠爱,觉得父皇处处都在偏心大哥,甚至还对我出尔反尔。如今轮到我自己处在父皇当年的位子上,才明白他那时的难处。我诚然不喜欢乾儿,但他说到底是我的儿子,我难道真想害死他不成?我确是更愿青雀来替他的太子之位,但并不想他因此而丧命。我从雉奴(李治的小名)口中听到青雀的为人竟是如此阴狠,他连雉奴都不能放过,怎可指望他在我死后不向乾儿下毒手?我若真的将帝位交到青雀手上,岂不是等于置乾儿于死地?我怎么做得出这样的事来?再说,我既疼爱青雀,又怎忍心明知他将来会犯下弑兄大罪都不加阻拦?我自己背负了这样的罪孽,难道我的下一代还要再背负同样的罪孽?” 吉儿道:“你总可明白了吧?当年你父皇若将帝位交到你手上,他就等于将建成置于死地,他又怎做得出这样的事来?” “不!你们都错了,你们都错了!我不想杀李建成,我真的不想杀他!” 吉儿只是摇头:“事到如今,在我面前还何必要说这种谎话呢?” “我是在说真心话,为什么连你都不能相信?”李世民更感伤痛,“当初‘杨文干兵变’之事爆发,夜里父皇下山歇宿,留我在仁智宫守卫。那时建成就囚在宫内,那里全是我的亲信,我若当真想杀他,那一刻真是再方便不过了。而且,无忌、玄龄、如晦他们三个也一起来劝我斩草除根,但我都没答应。不,我不想杀他,我甚至想得了太子之位后对他大加重用,就象后来我对魏征一样。即使到了我真的射杀他的那一刹里,我已经在后悔杀了他。但是,我这样心慈手软的后果是什么?我就退让了那么一步,马上就陷入几乎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危境之中,无忌他们都说这是‘妇人之仁’,连那东宫的太子妃也取笑我这是道行不足。你说,我能怎么做?” 吉儿听得张口结舌,一时作声不得。 李世民见她这样子,长叹一声道:“不过这些事情说出来还有什么用呢?千载之下,还有谁在乎我是不是真的想弑兄杀弟?就算是现在,也没有人会信我这话,是不是?连你也一样。” 吉儿吁出一口气,道:“我真的不知道实情原来是这样的。既是如此,为什么你跟建成之间终究还是闹到非兵戎相见不可?是建成一门心思要杀你吗?我看他天性不是如此狠毒之人吧?” 李世民摇摇头,道:“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还有谁能知道?或许他也不想,或许他想,那又怎样?你自己也说了,不做都已做了,难道还能返回过去,一切重新开始?”他怔怔的又想了一忽儿,“这些日子里,我不住的回想当年的情景,才体谅到父皇的苦衷。他其实一直在回护着我,要不的话,只要他一早当机立断,褫夺我的兵权、王号,那时我还未能控制玄武门,除了束手待缚还能怎样?自然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了。但他深知,一旦我失了兵权、丢了王号,可就真成了任人宰割的砧上之肉。大哥或许不一定非要我的性命不可,但元吉向来恨我入骨,岂有不对我痛加折磨、乃至杀之而后快之理?他虽决不容我染指帝位,却还是想保全我的身家性命,才致此‘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之害。唉,这就叫做报应不爽吗?当年我恨自己的父亲,如今就轮到我被自己的儿子所恨啊!”说到此处,又不觉泪如雨下。 吉儿也是一阵戚然,劝道:“你既知当年你父皇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今你就该尽早当机立断,不要再重蹈他的覆辙了。” 李世民面容一凛,立时已将适才的儿女哀思置诸脑后,沉吟道:“所以,我打算立蕊儿为后。” 吉儿大惊,想:“你刚才还在说自己觉得有多对不住无垢,这当儿怎地就想着立新后了?难道你方才种种做作全都只是在演戏?” 李世民见她面色大变,已猜到她心里所想,忙道:“吉儿,你别误会了,我这么做不是为了蕊儿,而是为了恪儿。” 吉儿恍然大悟,想:“原来如此!你说来说去,还是想立恪儿为太子。”须知太子之位虽不一定要由长子承当,却一定只能在嫡子之中挑选。李恪是庶子,要当太子,第一个难关就在于此。但若李世民立了蕊儿为皇后,外人都以为她是李恪的生母,那他就成了嫡长子,名正言顺便可当储君。吉儿想通了这层,马上反对:“不,不能这么做!” 这下轮到李世民大吃一惊了,道:“为什么?蕊儿当了皇后,恪儿就是太子,这在他是莫大的荣耀,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对你来说当然是这样,但对恪儿来说,那无异是自寻死路!” 李世民面色一沉,道:“吉儿,你别胡说八道。” 吉儿急道:“哎呀世民,你怎地事事聪明,偏偏在这事上却如此糊涂?你这么做对恪儿没半点好处,只会为他招来无谓的忌恨,反酿成杀身之祸!” “你何出此言呢?” “因为恪儿决计无法当得了太子!他既当不了太子,你却偏将他摆上台面来,以后的新君岂有不对他怀恨在心之理?你在生之日,或可仍能保得他性命周全;到了你身后,却还有谁能佑护他一生?” 李世民大不以为然,道:“为什么恪儿当不了太子?他英武类我,这帝位由他来继承再合适不过了。” 吉儿心中长叹,想:“说到底,你不是为了恪儿,你是为了你自己。只因恪儿象你,你便将他幻想成你自己,仿佛他来坐这位子,便有如你继续做这天下共主一样。” 李世民见她沉吟不语,便道:“吉儿,这些国家大事,不可与儿女私情混为一谈。我当然知道你疼爱恪儿,不想他卷入这争权夺利的漩涡之中,但这位子只有他能胜任,你也应该有望子成龙之心吧?” 吉儿想:“跟他这种人,一定得讲道理,再‘动之以情’也是枉然。”于是道:“我说恪儿不能当得了太子,不是说他无此才干,而是说朝中大臣不会赞成你这做法。” 李世民紧盯着她双眼,道:“你在暗示谁会反对?” “你应该比我更清楚我在指谁。” 李世民默然了一会儿,道:“你在说无忌?” “除了他,还能会是谁?蕊儿一当了皇后,他长孙家外戚的地位就没了,他会甘心吗?” “他确实是会有意见,但这是他一己私心,立储大事又岂容他一家一姓的私心左右?” “但如果他以冠冕堂皇的藉口说动朝中大臣站到他那一边去,你又怎么办?你可是要当纳谏如流的‘名君’的,怎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做一件朝中人人反对的事?” 李世民愕然道:“他能有什么冠冕堂皇的藉口说动朝中大臣都去支持他而反对我?” 吉儿略一凝思,道:“比如说,恪儿的出身不好。” “恪儿的出身?”李世民更奇了,“他是我的儿子,出身有什么不好?” “可他还是我的儿子,而我却是我父皇的女儿。” 李世民一时语塞,吉儿乘胜追击,道:“试问你那些平素视我父皇为昏暴之君的大臣们,怎能容忍他的外孙当这大唐江山的主人?” 李世民争辩道:“可是,他们都以为恪儿的母亲是蕊儿。” “真的‘都’是吗?至少长孙无忌就不是吧?” 李世民面上闪过一丝恐怖的神色:“他……敢将这秘密揭出来?” “平时他当然不敢,但被你逼得急了,他宁可跟你来个一拍两散,那又怎么办?这一来,不但恪儿当不成太子,还让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在他余生之中,还能有什么做人的乐趣?你这不是害他,又是什么?” 李世民面上神色变幻,显是心中怔忡不定。 吉儿又道:“就算退一步说,长孙无忌不将此事揭破,朝中大臣也决不可能让你立恪儿为太子。” “为什么?” “你不要忘了,蕊儿其实是谁的妻子?” 这一下可真是出其不意的戳中了李世民的痛处,他大叫一声:“你说什么?”腾的跳了起来,眼中射出冷电似的寒光,刺到吉儿面上。 吉儿却反而微微昂起了头,直视着他的目光,镇定的道:“我在说什么,难道你真的不明白?蕊儿其实是李元吉的正妻,是不是?你跟她根本就是乱伦!” 李世民尖叫一声,却是双手抱头跪倒在地:“啊吉儿,不要说了,不要说了,求求你啦!” 吉儿硬起心肠,道:“我不说,这个事实就可以改变吗?若说我是恪儿的生母这事还没多少人清楚,蕊儿这事可是天下皆知!你若当真下了决心非立恪儿为太子不可,你就得有勇气面对这个事实,你就得准备着你那些以梗直不屈、敢于冒犯龙颜著称的大臣会当面质问你这件事,那时你又颜面何存?你便是忍得下这样的羞辱,又教恪儿何以自处?说得难听一点,他就是孽种,这辈子还能抬起头来做人吗?” 李世民无力的道:“够了够了,你让我先静一下,好不好?” 吉儿暗暗叹了口气,不作声了。 过了一会儿,只听李世民道:“可是若然不立恪儿,还能立谁?难道……真是要立雉奴?” “立那李治有什么不好?你为什么这么讨厌他?” 李世民唉声叹气的道:“我不是讨厌雉奴,而是他实在是不堪担当作一国之君的重任。他自小身子孱弱,这就不消说了,性子跟无垢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胆小怕事、怯懦软弱,倒似比女子还要柔弱娇气上几分,又怎能驾驭得住骁将悍臣?无垢生的这三个孩子中,乾儿机幻灵变、果敢勇决、能言善辩,虽是有些浮躁之气,但这是少年人的通病,原不足深究,我自己少年时不也是这样?只要假以时日,多加磨砺,应该还是能成大器的。而青雀年纪尚轻,却已是一派气度森严的皇者风范,更是少有的美玉良材。他二人怎么说都要比雉奴强,只可惜……” “或者,这只是你的偏见呢?你自己刚强武勇,就看不惯他的温厚和婉了。你是开疆立国之君,当然是性子硬气一点好;但如今已是太平盛世,需要的乃是守成的君主,性子柔和一点或者更有利于长治久安吧?” 李世民皱皱眉,道:“你这口气怎地与无忌的一个模样?” “长孙无忌也赞成立李治为太子吗?” “他就只赞成立雉奴,连当初乾儿、青雀他们本也是他的外甥,他都不喜欢。” “这可不是吗?连承乾、李泰是他的亲外甥,他不喜欢你就没法子立为储君;更何况恪儿不是他外甥,他更不可能让你立他为储了。” “乾儿、青雀不能为储,是他们自己不好,与无忌反对有什么相干?”李世民仍是强辩。 吉儿心中喟叹,想:“李世民对长孙无忌太信任了,跟他再在这一点上辩下去,也是徒费唇舌,还是另辟蹊径的为好。”于是道:“好吧,你如果立承乾为储,他当了皇帝就会向二弟报复;你如果立了李泰为储,他日后登基就会杀害长兄。但如果你立李治为储,你不说他为人有似女子吗?那他一定不会向他两个兄长施以毒手,这弑兄杀弟的死结不就解开了吗?” 她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看李世民的反应,见他眼中光芒闪烁,显是颇为心动,知道当年“玄武门事变”给他留下的创痛太深,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在他儿子一辈身上再重演,他竟是宁愿以储君之位授与这个他最不看在眼内的三子。此时正宜趁热打铁,说服他选择李治,这样才能将他念念不忘属意于李恪之心全数打消,于是又道:“宫闱之争向来凶险,你也有切肤之痛。当年汉高祖刘邦在位之时,他曾因宠爱戚夫人所生的孩子刘如意而欲改立他为太子。但吕后坚决反对,致使易储之事成罢议。结果刘邦一死,吕后就一门心思要鸩杀如意。幸好接位的汉惠帝刘盈天性纯良,不曾记恨如意与他争位,知道吕后想向弟弟下毒,故意将如意带在身边,跟他吃一样的东西,令吕后无法下手。吕后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将戚夫人两母子手足尽斩、挖去眼睛、刺聋耳朵、灌喝哑药,囚禁在厕所之中,还得意地称他们为‘人彘’!这些前车之鉴,难道还不够触目惊心?你若当真疼爱恪儿,就不要将他置于这种嫌疑之地中,以免他和蕊儿日后也要遭受刘如意和戚夫人一样的酷刑,死也死得如此惨不堪言。”见李世民仍是沉吟不决,道:“你若还要固执下去,我宁可亲手杀了恪儿,也胜于他日后为吕后一样心肠歹毒之人所害!”说着站了起来。 李世民忙道:“吉儿,你何苦如此呢?” 吉儿惨然道:“我已害了恪儿一次,我不能再眼见他身陷危境而不尽力相救。反正我早已是个狠心的母亲,便再狠心一次了结他这注定不幸的一生。” 李世民凝望她良久,终于道:“好,你跟我来。”便向两仪殿而去。 太监上前侍候,李世民吩咐召长孙无忌、房玄龄、徐世绩、褚遂良及李治入宫。原来杜如晦早于贞观四年三月病逝,他的地位由谏议大夫褚遂良所替。而徐世绩在军队之中权位威望与李靖比肩,他又比李靖更早地追随李世民,便成了武将之中最受李世民宠信之人。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