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树神和神木居


  白素也耸了耸肩,表示这样最好。
  我们没有再就这件事讨论什么,出乎我意料之外,接下来一连三天,都是如此,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虽然没有说什么,可是一直在想已发生过的事,越想越觉得怪,也更加心痒难熬。
  第四天,我打电话给郭大侦探小郭:“这次,不是托你查一个人,是要查一幢房子。”
  我托小郭去查,不单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我知道,水红一定不会就此干休,必然会找上门来,我对那屋子先有了解,要应付起来,也有利得多。
  小郭和我在一起太久了,知道在我的身上,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有可能发生,所以也见怪不怪,只是循例问:“那房子座落何处?”
  我说了那个城市,小郭迟疑了一下,才道:“在那种地方,要打听什么,比较困难,可是也可以办得成。”
  我再把那屋子的特点向他说了,最后叮嘱:“越快越好,派能干的人去。”
  小郭倒真够朋友,他在我的语气之中,听出了事关重大,所以竟是亲自出马的——近年来,他已很少亲自去调查什么了。
  第二天,小郭就回来了,他亲自来找我。
  附带说一句,在这一天,水红那方面,仍然一点动静也没有,我也没问白素宋自然怎么样了。
  小郭来的时候,神情很是古怪,他一坐下来,就嚷著要酒,我给了他一杯,他一饮而尽,就道:“那屋子古怪之极,据说,建于元朝,是一个大官,或甚至是皇帝下令建造的,正确的历史已难以查考了。”
  我扬了扬眉:“这样的屋子,没有理由成为民居吧。”
  小郭大声叫了起来:“当然不是民居,那是国家特级保护重点,决不对外开放,只有部长级以上的人员才能提出申请参观,还要一个特别委员会的批准。”
  我吸了一口气,黄蝉的地位高,她本身就有可能是那个委员会的成员,所以才能利用这屋子,来使宋自然进入她的圈套之中。
  小郭又道:“这个委员会的首任主任,是一位将军,也就是那个城市,在政权交替时最初的军事管制委员会的主任,他是一个名将,这座城市就是在他的指挥下攻下来的,你看这事是不是有点怪?”
  我没有说什么,只是望定了小郭。
  小郭解释他何以认为“怪”:“这屋子再珍贵,似乎也不必那么大阵仗。我再追查下去,发现屋子在政权交替之前,也受到特别保护——有一个宪兵连作警卫。改朝换代之后,也是一样。”
  他顿了一顿才问:“这屋子,究竟有什么古怪,有什么秘密?”
  我瞪了他一眼:“这正是我要问你的问题。”
  小郭苦笑:“我算是尽了力了,可是一提起这屋子,人人摇头,事情一定涉及重大的秘密,知道的人极少,而且严格禁止人们谈论。”
  他说了之后,又补充:“没有官方的关系,想知道提取秘密,绝无可能。”
  我仍然不出声,小郭再补充:“在那个环境中,刺探国家机密是杀头的大罪。”
  我摇了摇头:“你越描越黑,乾脆说你一无所得,不是好得多?”
  小部的神情尴尬:“我已不是一无所获,我认识了一个住在那屋子中的人。”
  我立时直了直身子——若是小郭此行,认识了黄蝉,或是那位黄老太,那也不失是收获。
  可是接下来,小郭的话,却令我大失所望。他道:“那是一个叫宋自然的建筑师。“
  我叹了一声:“人去楼空了,他还在那屋子中干吗?”
  此言一出,小郭以极度怪异的目光,望定了我,过了好一会,才道:“你怎么知道——人去楼空。他终日都在醉乡中,口中念念有词,说来说去,就是‘人去楼空’或类似的话。”
  我心中暗骂了一声“可恶”——这也是我憎厌黄蝉和她的同类的原因之一,那一类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可以无所不为,可以肆无忌惮地去伤害他人,甚至祸及无辜。
  像宋自然,好好的生活,就由于黄蝉要利用他,而被破坏无遗,变成了终日在醉乡自怨自艾了。
  我伸手在小郭的面前晃了晃:“你以为我为什么叫你去查那屋子的?那个宋自然——”
  接著,我就把宋自然和那屋子发生关系的经过,以及我推断的黄蝉的特殊身分,向小郭说了一遍。
  小郭这个人,能在他的侦探业务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有道理的——他永远有接受任何挑战的勇气。要是换了别人,一听得对方来头如此之大,一定来不及打退堂鼓了。
  可是,小郭在听我叙述时,一面频频吸气,而且现出惊惧的神情。但等我讲完之后,他却一挺胸,伸手在心口上拍了几下——并非表示勇气,而是在叫自己不要害怕,而他说的话却与他的神态相反:“好,既然事关如此高级的情报人员,我更要把这屋子的秘密找出来,你再给我三天。”
  那令我很感动,我拍著他的肩头:“小心点,在那种地方,如果你啷当入狱,不但我救不了你,你也有可能永远在人间消失。”
  小郭很认真地点了点头,他想了一想:“卫,你为什么拒绝和黄蝉见面?一见了她,她必然会向你和盘托出那屋子的秘密。”
  我早料到他必有此一问,所以立刻回答:“若是这样,怎显得出你我的手段?主动或被动,你选择哪一样?”
  小郭豪气干云:“说得好!”
  他用力一挥手,大踏步走了出去。在他走了之后,我一面喝酒,一面心中在想,宋自然在黄蝉的心目之中,已成了没有利用价值的了(利用过,失败了),为什么还允许他住在那屋子中?
  黄蝉当然不会和宋自然谈恋爱,可是宋自然却已一头栽了进去,难以自拔了,有什么方法,可以先把宋自然拉出来呢?
  我想到了宋自然的姐姐,温宝裕的母亲,这位大胖女人,有著唯我独尊的自信,由她出马,是不是可以令宋自然迷途知返呢?
  可是我才想了一想,眼前就浮现出温妈妈在那珍罕无比的屋子中,大吵大闹的情形,不由自主,打了一个寒颤,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我想派温宝裕去,又怕他不知天高地厚,会闯大祸,想来想去,只好先等小郭三天再说。青年人失恋之初,终日以酒浇愁,是普遍现象,绝少人因此会蹉跎终生的,似乎不必过虑了。
  我没有等足三天,第二天,就有一个信差,给我送来了一苹大信封,信封上除了我的名字之外,还有一个“郭”字。
  我一看,那是小郭给我送资料来了,急不及待打开,厚厚的一叠文件,有古有今,略微一翻,就令我喜出望外,小郭虽然不在,但我也不禁一掌拍在桌上,脱口而出:”小郭,你真行!”
  那一叠资料,全是有关那屋子的,而且有很多还是原始资料,真不知小郭是怎么找得来的。
  如果把所有资料原文照抄,那是很沉闷的,当天,我花了足足一个下午把所有资料看完,经过了归纳组织之后,对那屋子的来龙去脉,就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由我摘要覆述出来,就有趣得多。
  资料的完整性,很是叫人难以想像,它们之中,甚至包括了当年运输木料、交割货物的单据在内,年份最早的是一张建造者收到木商交来“上好檀木柱,每根长六尺,径六寸,共六十六根正”的收条,日期写的是:“至正九年元月初九”。
  同样的收据或相类似的文件,共有超过十件——这些文件的本身,已是罕有之至的文物,经我手的当然全是复印件,原件不知藏在什么博物馆中,我一面看,一面又不住称赞小郭,连这种资料都找得到,真是神通广大之极。
  在那类文件上,都有盖印,印长方形,刻的都是蒙古文字,在印旁,也有花押,看来也是蒙古文(蒙古人的签名)——那不足为奇,因为“至正”是元顺帝的年号,至正九年,是公元一三四九年,天下大乱还未开始,小乱已经形成,是金毛狮王纵横江湖,张三峰祖师武功大有所成的年代。
  那年头,蒙古人当皇帝,在应用文件上出现蒙古文字,再自然不过。
  我对蒙文所知不多,所以立刻去请教专家——当然那是我看完了全部资料之后的事,为了叙述的方便,把以后的事提前来说,容易明白。
  专家一看了我拿去的复印件,就大吃了一惊,迭声问:“这些东西,你是哪里来的?老天、这┅┅珍贵之极,这┅┅从来也没给人发现过。”
  我道:“你先说说印子是什么。”
  专家深深吸了一口气:“这印子的印文,奇特之极,刻的是‘中书右丞相派专使’——唉,我竟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官职。”
  专家是真正的事家,正由于如此,在研究了半生之后,忽然发现竟然还有自己全然未曾触及的领域,自然难免沮丧。
  我安慰他:“听来那不是官职,只是那中书右丞相,兴之所至,派了一个私人代表,替他办事。”
  专家侧头想了半天,点了点头,勉强同意了我的意见。我道:“至正九年,脱脱才拜相,莫不就是他?”
  专家道:“当然是他,脱脱在历史上,地位甚重要,他为丞相之前,已著手修宋史、辽史、金史。这个蒙古大官很是仰慕汉文化,他自己取了一个字:大用。他的伯父是著名肆虐的大丞相伯颜。脱脱设计,除去了伯颜。他要诸王子学汉文——奇怪,看来,当时他正在盖房子。盖一所房子,何必那么大阵仗?”
  我无法回答专家的问题,人类历史上,疑团实在太多了,谁能一一尽解?
  这一批最早的文件,证明那幢木结构的屋子,是脱脱右丞相在至正九年(公元一三四九年)开始建造的。而且极受重视,由丞相特派使者监收木料。
  以元帝国的版图之大,脱脱丞相的气势之豪,自然普天下珍贵的木料,要什么有什么,要多少有多少了。
  只怕宋自然也想不到,造屋子会有那么大的来头。
  屋子有那么大的来头,在地方志之中,竟会不提及,当然其中大有隐秘,那也就更引起我的好奇。单是最早的一些文件,已经有这样惊人的发现,整件事,自然更是引人入胜。
  现在回想起来,那一个下午翻阅各种资料,如痴如醉的情景,犹有回味无穷。
  早期资料显示,屋子工程的进度很慢,一直到五年之后,才有一页残缺的记载,好像是什么人的日记,记著:“丞相败张士诚,顺道监视,屋已略具规模┅┅”
  张士诚是元末起义的群雄之一,据江苏省高邮称王,国号大周,在至正十四年(公元一三五四年)被脱脱率兵征剿,张士诚大败。
  经过了五年,那屋子才“略具规模”,可知建筑工程之艰难。
  脱脱丞相后来不得善终,被削爵流放云南,就在岭南被另一大臣哈麻,假借诏命赐死。
  一直到脱脱死了之后,这屋子还未曾建成。有十来件残片,笔迹一样,是同一个人的记事,那个人可能就是特派专使,总之,那个人是长时期参加了屋子的建造工程的,所以他的记述,极有价值。
  除了记述脱脱曾在大败张士诚之后巡视建筑工程之外,还有许多记述。
  其中,最匪夷所思的是有约两百字,记述了“移植白楠树两株于前庭”的记述了,说它不可思议,是由于记述之中,清楚说明那两株白楠树“高一丈五,主树干围五尺二寸”。
  那是接近一人合抱粗细的大树,谁都知道,这样的大树是不可能移植的。
  可是记述中却说这两株白楠树,来自桂(广西省),沿途由千人照料,历时九个月,才运到了目的地,沿途观看者逾百万人,枝叶繁茂,端赖有原植地之大量沃土,培植其根云云。
  就算有丰富的想像力,也很难想像要把这样的两棵大树,千里迢迢运来的艰难情形,更何况还要令它保持“枝叶繁茂”。
  为什么要运两棵这样大的白楠树来,种在那屋子的前庭呢?
  那是我在一看到了这段记载之后,第一个想起的问题,这个问题倒很快有了答案——不过虽有答案,但我仍然一点也不明白。
  这种情形,乍一听,像是很怪,但其实也很简单,那是因为我不懂答案的意思。
  也是同样的记述,说这两棵白楠树,是“树神所居”,还有进一步的说明:“树神者,东方乙木之神,众木之灵也,居于树中,与树合为一体,又俨然独存,为万古奇观之象。移植前庭,令神木居为万世之基。”
  这一段文字,个个字都识得,可是凑在一起,所传达的讯息,却是扑朔迷离之至。
  像什么是“树神”,它不解释,倒还可以意会,一解释就叫人如坠五里云中,“东方乙木之神,众木之灵”倒还可以理解,“居于树中”也易明白,但接下来的形容,就不知所云了,只是可以知道,那“树神”现象,是“万古奇观”。
  元朝帝国,版图幅员广大,见识自然也广,可知那“树神”确是一种奇异之极的现象,只可惜究竟真相如何,记述不详。
  从记述中知道。那幢屋子的名称是“神木居”,由宋自然的形容来看,这“神木居”的称号,倒也当之无愧,可是接下来,“万世之基”,又是什么意思呢?
  通常来说,“万世之基”这一类的词句,只有帝皇才用得上,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皇帝,都希望自己的基业可以千秋万古传下去。
  造这神木居的脱脱,又不是皇帝,只是丞相,难道他有做皇帝的野心——这很使人费解,就算他真有这样的野心,也决不能这样公然表示,那是诛九族的大罪。
  而且,我立刻又想到了第二个问题:那两棵白楠树呢?
  在那屋子(神木居)的前庭,并没有树。宋自然曾说,那屋子的范围之内,只有木头,没有树。
  那两株在四百多年前已经有一人合抱粗细的白楠树,现在若仍然存活,至少该有两人合抱,三丈高了吧。若然还在,宋自然定无看不见之理。
  可以肯定的是:神木居的前庭,曾有两棵极大的白楠树,但现在已不在了。
  大树不会自动消失,消失得如此彻底,自然是让人掘起来了。
  是什么人那样劳师动众.把两棵大树掘起来的?
  这个问题,看下去,倒也有了答案,但是更叫人又产生了许多疑问。
  解答这个问题的资料甚多,最早的是一些零星的地方志所记载的,说是在“太祖登基之初”,就有地方官建议,建立“树神祠”,以佑民生。
  那“太祖”自然是明太祖,这个建议被否决——这样提议,在接下来的几百年之中,一直被提出来,但一直没有实行,只是“百姓膜拜者众”。
  更具体的一项记载,是说“圣祖南巡”时,曾驻驿神木居。
  这确然是惊人的记载,“圣祖”是清圣祖康熙,那是中国历史上极少的好皇帝,简称“明君”。他曾几度南巡,居然曾经入住这神木居,这可以说是珍贵之极的历史资料,也是奇怪之极的行为。
  作为尊贵的皇帝,为什么要屈驾到神木居来呢?
  这一部分的资料,相当详细,还记载著当时皇帝,曾召见了一批“士”。
  这一节记载,更令我莫名其妙。稍知历史的人,都知道“术士”或“方士”这类身分的人,自古以来,一直都存在。但他们的行动是不是兴盛,和统治者的好恶大有关系。若是皇帝向往神仙位业的,那么,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术士在社会上,也必然大大活跃。
  可是,众所周知,康熙皇帝十分热衷于实用科学,并不热衷于神仙文学,那么,他为什么要在神木居中,召见了一批术士呢?
  唯一的推论是:在神木居中,有极奇特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术士才能了解。
  我在看到这一部分资料时,花了相当的时间。皇帝在离开的时候,还下了一道圣旨:钦命地方官员,对神木居严加防守,不准擅入,有意图进入者,严厉惩处。
  在这道圣旨之下,神木居成了禁区,那时,那两株大白楠树,还在前庭,有关它们的叙述是:“已两人合抱,高五丈,树叶婆娑,蔚为奇观。”
  看到了这样的记载,我想到的是:这可能是世上仅有的大树移植成功的例子,是一个奇迹,值得所有植物学家去研究。
  终有清一朝,这“神木居”都受到保护,甚至上司考核地方官的政绩,也看他是不是把“神木居”保护得完善而定。
  宋自然曾感叹神木居历数百年而仍和新的一样,当然是保护有功之故。
  可是,清朝消失,也已好几十年了,在这几十年,近四分之三世纪中,战火连天,时世不太平之极,这个城市,也曾经历过战争,有一两次战役,在近代史中,甚是著名,何以“神木居”仍能超然存在呢?
  资料看到这里,我的好奇心,已被引发至爆炸性的程度了,我像是乾旱已久的大地吸到水分一样,想在资料中寻找解开谜团之钥。
  再接下来的资料是,满清末任官员,曾带引攻进城来的车队指挥者,到过神木居。那指挥者日后是一位著名的将军。
  将军曾感叹那两株白楠树为“奇树”,而且立即下令,派军队保护神木居。
  令人又大是好奇的是,在接下来的日子中,许多著名的军政领袖,乃至最高领袖,都曾到过“神木居”,或逗留一天,或留下了一个月不等。
  毫无例外地,这些大人物,在到了神木居和离开之后,都没有说什么,除了赞叹屋子的精巧坚固之外,并没有别的言论。
  屋子当然是稀世奇宝,但我相信那决非吸引大人物去逗留的真正原因。
  一定另有原因在,可是大人物(包括康熙)个个都三缄其口,并不提及,照我的推测是,那事情一定古怪和不可思议之至,以致令得大人物说不出口。
  当我有了这样初步结论之后,更是急于想著看到最近的发展。
  约有三四十年,虽然战火在各地蔓延,但这个城市总算相当平静。
  到最后,又一股攻城大军,完成了对这个城市的包围之后,守军看到大势已去,所以投降,并没有发生激烈的攻防战,城市也没有受到破坏。
  ------------------
  倪匡科幻屋 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