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坟墓


  巴尔萨克考察队离开了卡杜,带着在这个小村里雇来的六个挑夫。尽管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令人惶恐不安,但他们还是愉快地继续前进。大家为一种将要建立高尚的、甚至英勇的业绩的前景所鼓舞,人人精神焕发。值得庆幸的是,现夜什么也没有失掉。六个欧洲人和东加勒都骑着马,玛丽坐在东加勒的坐骑的后部,他们有自卫的武器和与土人交换的实物。
  再也没有什么来阻挡他们的快速前进了,因为连那一群行动迟缓的驴子也已卖掉。为了加速行进的速度,是花了不少代价的。给卡杜的村长留下了一大批货物,以报答他的殷勤。
  除了给冉娜·巴克斯顿留下了一顶帐篷外,其余的都没有带走。现在还有五百公里的路程,大约要走十五天到二十天。开始这一段行程给人很愉快的印象,精力充沛的挑夫非常卖力,五天走了一百四十公里。二月二十八日中午,过了沙马坡。
  “这太好了!”弗罗拉斯对他的朋友逊伯林说。这天是三月二日。
  “谁知道!”逊伯林说,“我们还没有走完哩!”
  “嘿!”弗罗拉斯叫起来,“反正是一样的。这一回我们碰上顺风啦!我敢保证,这次我们会像坐在安乐椅里一样走到库坡,再不会有什么惊险情节了。不过,这对一个新闻记者来说,倒并不令人愉快。我们那经理……咦!”他突然中断了自己的话,看着他的坐骑叫起来,那马跌绊了一下。
  “怎么回事?”巴尔萨克问道。
  “我的马,”弗罗拉斯解释着,“不知它怎么了,今早上总是跌跌绊绊的,该检查一下……。”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那马突然站住,嘶鸣起来。弗罗拉斯刚从马背上跳下来,那畜生便倒在地上。过了一会儿,咽气了。
  “我本来应该柱拐杖走,”由骑马者变成步行者的阿美杰·弗罗拉斯可怜巴巴地说,“好话说得太早,结果自己遭殃,就这么回事。”
  东加勒的马让给了新闻记者。冉娜·巴克斯顿把玛丽安置在自己的背后。延宕了两小时之后,他们重新踏上了征途。
  夜里,他们在路旁一个小村旁边停下来露营。那儿有一个小山丘,可以观察四周。很明显,这一方便之处早已被别的旅人利用过了。从脚印看,曾经有一个人数众多的队伍在这里停留过,而且他们也有马。这是谁?是黑人还是白人?弗罗拉斯从地上拾起一颗纽扣,给同伴们看了。这是个文明物件,黑人很少有的。
  被践踏过的蒿草已经伸直了腰杆。这就是说,那批人呆在这里至少在十二天之前。因为考察队没有碰上他们,可以断定,他们是向西走的。这就意味着,将来也不可能和他们见面。
  三月三日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件。但到四日晚上,巴尔萨克的坐骑也倒下了,和阿美杰·弗罗拉斯的完全一样。
  沙多雷医生对死马进行了一番检查之后,悄悄地对弗罗拉斯说道:
  “马是毒死的。”
  “这怎么可能?”新闻记者叫起来,“谁来毒死我们的马呢?是卡杜雇来的人?不可能!给我们制造困难对他们没有好处。”
  “我谁也没有指责,但我说的是事实,症状是不容置辩的。我的医学知识再少也不会少得如此可怜。请您把这件事告诉伙伴们,只有巴克斯顿小姐暂时不要告知她。我想,这样免得她不安。”
  “当然,”弗罗拉斯表示同意。“但是,医生,您不能对这件事作另一种解释吗?是不是我们的马吃了毒草呢?”
  “这不仅可能,”医生说道,“而且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于:是在饲料中偶然地掺杂了毒草呢?还是有人在使阴谋?”
  于是决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严格地监视剩下的五匹马。在休息时,为了不让任何人接近这些马,欧洲人中的一个或东加勒,总是守着它们。由于采取了这些预防措施,接连两天没有发生事故,大家稍微放心了。
  三月六日晚,考察队走近一个叫亚霍的村庄。他们刚刚接近围墙,村子里便爆发出怒骂的吼叫声,甚至许多火枪一齐向他们射击起来。如果不把各戈诺的土人那种越轨行为计算在内,考察队还是第一次受到这样的待遇。
  巴尔萨克决定和村子里的居民进行谈判。他们在一根小树枝上挂起了白旗,但这个和平的标志所引来的却是更加悲惨的嚎叫和伴随而来的雨点般的枪弹。考察队指派了东加勒和两名挑夫为谈判代表,向他们喊话,但是村民们根本不听他们这一套,仅仅用石块和子弹作为回答,很明显,他们决不会与外人建立任何关系。
  不管这种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反正这些探险者始终没有办法搞到口粮,只得在村外露宿一晚,第二天早上继续赶路。这时只有两天的口粮了,不过还好,没有什么特别令人惊惶的事情发生,考察队离开卡杜已有三百多公里,也可能前面村子的土人对他们的态度会比亚霍好一些吧?
  三月七日倒下了第三匹马,和前两匹一个样。
  “我们看管得这么严,谁能够偷偷地来毒死我们的马呢?”弗罗拉斯向医生问道。
  “还不太清楚,”沙多雷医生答道,“我看,毒药是在我们离开卡杜前喂的,就是我们的卫队开了小差的那天夜里。马是一匹接一匹地倒下去的,这只能说明它们的体质有差别。无疑地,还和给药的分量不同有关系。”
  “现在我们是三个步行者,四个骑马者,真有意思!”阿美杰·弗罗拉斯说道。
  三月八日早上,大家忧心忡忡地继续前进。无论从哪方面看,前景都相当暗淡。考察队想要摆脱的、强有力的敌手,在遁去之前,连他们的马匹都不放过,而要放毒。这说明那敌手对他们的仇恨是多么深,这仇恨的原因又无从知道。另一方面,口粮只能敷衍一天了。如果在天黑之前不碰到一个村子,他们就得饿肚子。
  还没有走一小时的路程,远处便出现了一群土房子。探险家们稍微放慢了一点步伐,猜测着什么样的待遇在等待着他们呢?面前是宽阔的原野,却看不清远处是什么东西。村子里死一般寂静,田野里冷落荒凉。映入他们眼帘的,只有一片青草地和小路上的一柴黑色斑点。
  巴尔萨克和他的同伴们向村里走去。还没有走上一公里路,便闻到一股令人作呕的腐臭味。再走几步,到了一个在远处看到的黑点跟前。他们不禁倒退了几步,原来这黑点是一个半曲着身子的黑人尸体。他们数了一下,在通往村子的路上有十具这样的尸体。
  “这些人是被开花子弹击毙的。”沙多雷医生对弗罗拉斯说。
  “又是开花子弹?”弗罗拉斯叫起来。
  村子里的景象更为凄惨。许多迹象表明,这里曾经是一个残酷搏斗的战场。战斗结束后,胜利者烧毁了村庄。巴尔萨克他们在那些幸存的土房子里又发现了不少尸体。
  “这些不幸的人,至少已死了十天了。”沙多雷医生说道。
  “但谁是这场大屠杀的刽子手呢?”逊伯林叫起来。
  “可能就这几天前我们发现他们的脚印的那批人!”弗罗拉斯说道。
  “毫无疑问,肯定是他们!”巴尔萨克气愤地说道。
  “我们前不久在亚霍得到的待遇原来要归功于他们!”弗罗拉斯补充道,“他们想抢劫亚霍,但是那村子有围墙,他们进不去,这就是从那时起村子里的居民经常保持戒备状态的原因。”
  “合乎逻辑。”医生表示赞同。
  “但这些刽子手到底是什么人呢?”冉娜·巴克斯顿问道,“这些人的出现,对我们的威胁太大了!”
  “这是些什么人,我可不知道,”弗罗拉斯答道,“但是我觉得,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他们已在我们前面走了十到十二天,而且他们是骑马的,所以,我们赶上他们的可能性很小。”
  晚上,他们露宿在旷野里,口粮只有一餐了,他们把这一餐食物分成两半,一半留到明天早上吃。
  三月九日碰到两个村庄。第一个不能靠近,因为和亚霍一样,围墙里边防卫森严;第二个,虽然没有设防,也空空如也:房子烧的烧了,毁的毁了。
  “完全可以肯定,这些人分明是有意在我们前面制造无人区。”巴尔萨克若有所悟地说。
  他这个发现是有道理的。看来,那些人在企图使考察队员们退缩采用其他手段失败之后,决定用饥饿来置他们于死地。
  “好哇,”弗罗拉斯故作乐观地说,“我们倒要来和他们斗一斗看,无论如何要通过这个无人区。现在离库坡不超过一百五十公里,无论如何不会费很大的劲了。我们用打猎来解决吃的问题,还可以吃煎牛排呢!”
  除了不会使用武器的波赛恩之外,其余的人都照弗罗拉斯的主意做了。遗憾的是,这一带的野味并不多,一天之内,仅打到一只鸨鸟、两只珠鸡和两只沙鸡,勉强可供十四人吃一餐。
  晚上,弗罗拉斯和沙多雷医生发现,在他们的宿营地,曾经有另一批旅行者扎过营。看来,那批人跟他们之间的时间距离缩短了,因为地上的草践踏过并不久。当他们正在议论这件事时,东加勒来叫他们了。原来一下子倒了两匹马,急救也无用,两匹马在挣扎了一阵之后死去了。
  最后剩下两匹马,寿命也不长,三月十日这一天,全死了。
  那几个从卡杜雇来的挑夫被这连续不断的死亡吓倒了,或者是因为他们怕挨饿?三月十日这天狩猎的收获是少得可怜。不管怎样,三月十日夜里,他们都逃走了。十一日早上,只有六个欧洲人,加上东加勒和玛丽,呆在他们的宿营地。没有挑大,没有马匹,也没有吃的东西。
  大家一时因自己的软弱无能而丧失信心了。特别苦恼的是冉娜·巴克斯顿。她责备自己不该把同伴们引到这个凄凉的地方,把不幸的遭遇归咎到自己的头上,请求大家原谅。
  弗罗拉斯感到必须和大家沮丧的精神状态作斗争。
  “说这些话干什么?”他故意粗声大气地对冉娜·巴克靳顿叫起来。“我们还没有死人。虽然这几天打猎收获不大,但这有什么关系?明天一定会好起来,还有什么可说的?”
  “我们不要忽视一件事。”沙多雷医生帮腔道,“走了那六个挑夫,倒少了六张吃饭的嘴!”
  “在这种情况下,简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弗罗拉斯做结论似地说道。
  “谢谢,弗罗拉斯先生。谢谢,先生们!”冉娜·巴克斯顿激动万分地说道,“我永远忘不了你们的好意!”
  “不要客气吧!”弗罗拉斯打断了她的话,“早饭还没有着落。我们最好去打猎,然后吃它个饱,这客气话等到饭后吃甜品时再说吧。”
  挑夫的逃亡,使得行李无法带走。只得把最后一顶帐篷和作交易剩下来的货物全部抛弃。从此,冉娜·巴克斯顿也只好在露天里睡觉了。失去这些货物他们并不觉得特别可惜,在交易无法进行的情况下,这些东西还有什么用呢?
  考察队在前景暗淡的情况下继续踏上征途。三月十二日,他们路过一个村庄,那里面除了黑人的尸首外,别无它物。医生发现,这些可怜的人死去最多不超过两天,是不是这群刽子手就在前边不远?说不定能碰上他们呢?
  尽管前景如此令人不安,但他们仍然向北方前进。除此以外,他们又能怎样呢,回头向南,通过沿途那些充满敌意的或者被烧杀的村庄,肯定是不可能的。最好是不惜任何代价到达尼日尔河岸,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得到支援。
  精疲力尽的探险家们沿途所见的是一片凄凉的景象。有围墙保护的村落,满怀敌意,不可接近;其余的村落,则被糟践得一塌糊涂。探险家们之所以还能够生存下去,全靠命运和机会的恩赐:有时从荒凉的田野里挖得一点薯蓣或别的可食植物的根茎。有时用枪打点野味,有时德·逊伯林钓得一条小鱼。然而捕鱼的机会最少,在他们的旅途上很难碰到河流,他们经常被口渴折磨着,因为路上的水井几乎无一例外地全被填平了。那个非常精细地和考察队作对的凶残的敌人,对他们一点也不放过。
  尽管如此,他们并没有灰心丧气,在烈日的烤晒下,拖着艰难的脚步前进。由于疲劳和饥饿在不断增长,他们不得不放慢行进的速度,然而仍然是顽强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北挺进。不怕疲劳,不怕饥饿,不怕唇焦舌燥。
  两个黑人以惊人的顽强意志接受这次考验。由于过惯了艰难困苦的生活,他们似乎比欧洲人更能忍受这种环境的折磨,他们表现出来的忠诚非常令人感动。
  “我不太饿。”东加勒把他找到的一点可吃的东西送给玛丽。
  玛丽接受了东加勒的馈赠,但是把它转送给了冉娜·巴克斯顿,而后者又把这点东西放到大家公有的储备物里去。
  看来,冉娜·巴克斯顿对忍受命运给予的考验比别的人更缺乏毅力,但她所感到悲伤的不是这个。她从来也不指望在这漫长的征途中没有困难,而是在顽强地迎着困难前进。她虽然消瘦了,疲劳了,她的精力却很旺盛,她的头脑里一直在想着预定的目标。但是愈接近目的地,一种忧郁和不安的心情,违背她的意志,愈来愈明显地增长起来。库坡的坟墓将向她说明什么问题呢?她会不会空着手回去呢?
  阿美杰·弗罗拉斯所经受的是另外一种不安的心情。关于这一点,他的伙伴们几乎没有想到过。这种心情是在三月十二日产生的。那天,他们穿过一个似乎就在前一天被毁坏的村落。从这一天起,他确信有人在暗地里监视着他们。这些歹人在灌木丛中窥视着,一步一步地跟着逐渐变得弱小的考察队。由于弗罗拉斯经常保持高度警惕,他发现了很多可以证实自己疑点的根据:白天——发现不久前有人露营的痕迹,隐约可闻的枪声,远处马群奔驰的声音;夜晚——发现窃窃私语,细微的脚步声,黑暗中不太清晰的人影子。这一切,他都没有向伙伴们透露过,并且要东加勒也保持沉默,因为他也发觉了这些现象,他们为自己的高度警觉而感到满意。
  由于困难重重,考察队不能按期到达目的地。到三月二十三日,他们才走到离库坡不远的一个地方。精疲力尽的旅人们离库坡还有七、八公里。但据东加勒说,乔治·巴克斯顿的坟墓就在两公里外的地方。
  这时,弗罗拉斯认为有必要把他所担心的事通知他的伙伴们。于是,他把白天和夜晚的发现讲了一遍,并且表示深信:现在他们的一举一动,那暗中的歹人不可能不知道。
  “听我说下去,”弗罗拉斯补充道,“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我们的敌人就是和我们打了很多交道的人。我完全可以肯定,这批家伙正好由二十个黑人和三个白人组成。而且,他们之中有一个人和我们那位衣冠楚楚的朋友,即所谓拉库尔中尉,长得一模一样。”
  “也可能您是对的,弗罗拉斯。”巴尔萨克承认道,“但这并不会改变我们的处境。”
  “我不同意这个说法,”弗罗拉斯反驳道。“我之所以这么长时间没有告诉你们,就是为了不使大伙白白地多一份思想包袱。怎么能说没有关系呢?然而,不管怎样,我们的目的眼看就要达到。这一回,不瞒你们说,我倒想骗他们一次,使这些人不明白我们的意图。”
  “这是为什么?”巴尔萨克问道。
  “我自己也不知道。”弗罗拉斯说。“我有这么个想法,我以为,这对巴克斯顿小姐是有好处的,在她完成对令兄坟墓的考察工作之前,她此行的目的,最好不要让别人知道。”
  “我同意弗罗拉斯的意见。”冉娜·巴克斯顿赞同道,“也可能明天早上这些家伙就要进攻我们,那我们就要遇难了。谁知道呢?走了这么远,来到这个地方,不达到目的,我是不甘心的。弗罗拉斯先生的想法完全正确:我们应当摆脱这伙歹人的包围。可是不幸的是,至今还没有找到办法。”
  “没有比这个再简单的了,”弗罗拉斯解释道。“我想,当我们停下来宿营的时候,他们的警觉会放松一点。我们向来的习惯应当使他们放心,傍晚在什么地方停下来,第二天早上他们在这个地方一定可以找到我们。对于这一点,我想他们是不会怀疑的。所以,趁现在天黑,我们应当一个一个地、不声不响地离开这里。要朝一定的方向走,到预定的地点集合。虽然跟踪我们的还不是一支人数众多的部队,但要是直接碰上那个衣冠楚楚的所谓拉库尔中尉,却是个绝大的灾难。”
  意见被采纳了。他们约定方向走,目的地是距此一公里外的一片树林。东加勒第一个出发,他后面是冉娜·巴克斯顿,再后是玛丽。其余的欧洲人也一个个地动了身,弗罗拉斯走在最后。
  转移进行得很顺利。两小时后,六个欧洲人和两个黑人在树林边缘会合了。为了更好地隐蔽,他们穿过了树林。
  又进行了半小时的急行军。这时东加勒突然停了下来,据他说,已经来到巴克斯顿大尉叛乱部队被歼灭的地方。现在夜色很黑,他不能准确地给冉娜·巴克斯顿指出具体地点,只有等待天亮。大家休息了几个小时,只有冉娜一夜没有合眼,未来的一天吉凶如何呢?
  还不到六点,大家早已醒来了。东加勒四处观察,大家激动地注视着他。
  “那里!”东加勒最后指着一棵孤零零的树喊道。
  几分钟之后,大家都到了树下,并且在东加勒指定的地方迅速地刨起上来,尽管那里没有任何坟墓的痕迹。黄土被刀子急剧地刨开,用手捧上来,很快就挖出了一个大坑。
  “注意!”新闻记者突然叫起来,“这是骨头……”
  激动万分的冉娜·巴克斯顿几乎要跌倒,医生扶住了她。
  他们开始小心地清理墓坑。躯干现出来了,或者准确点说,是一副还相当完整的骨架。在手的周围,有几块绣有金色花纹的布,这是尊严的标记。在骨头堆里,找到了一个皮包,因年深月久,已破烂不堪了。打开皮包,里面有一件东西:冉娜给她的哥哥乔治·巴克斯顿的信。
  两行热泪从少女的眼里夺眶而出。
  “医生,我请求您,”她用发抖的声音说。“您是否可以给我这不幸的哥哥的遗体检验一下?”
  “愿为您效劳,巴克斯顿小姐,”医生激动地答道。
  他俯身向着墓坑,用法医的各种规程对死者的遗骨进行了详细的检验。检验结束后,他的脸部表情严肃起来,显得很激动。
  “本人沙多雷,巴黎大学医学博士。”他庄严地宣布。大家静静地听着。“可以证明下列几点:第一,我所检验过的、巴克斯顿小姐确认为她的兄长乔治·巴克斯顿的遗体的这副骨架,没有枪弹造成的任何伤痕;第二,这副骨架的原在生之人是被刀子杀死的;第三,致命伤是用匕首从背后自上而下刺进去的,穿透了左肩胛骨,刀尖刺到了心脏的上半部;第四,这就是我从卡在骨头中取出来的凶器。”
  “用刀杀死的?……”激动万分的冉娜说着,泣不成声。
  “是用刀杀死的,我可以肯定。”沙多雷医生重复了一遍。
  “而且是从背后!……”
  “从背后。”
  “这就是说,乔治是无罪的!”冉娜·巴克斯顿叫道,一边大哭起来。
  “关于您的哥哥是否有罪的问题,这已经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巴克斯顿小姐。”医生温和地说道,“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勇气像肯定我的检验结果那样来进行判断。但我认为这是相当可能的,您的哥哥确实不是迄今为止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在战斗中被击毙的,而是从他的背后刺死的,这从我的检验结果完全可以证实。而且,凶手并不是一个正规部队的军人,因为这匕首不是军用武器。”
  “谢谢您,医生。”冉娜说道。这时她已稍微镇静了一些。“我这次远行的初步结果已给我带来希望……还有一个请求,医生……是不是请您把检验结果用文字记载下来?其他几位先生是不是请你们当一回证明人?”
  大家都表示愿意为冉娜·巴克斯顿小姐效劳。阿美杰·弗罗拉斯写了一份记录,沙多雷医生和所有在场的人都签了字。然后大家把这张记录单和从坟墓里挖出来的凶器交给了冉娜·巴克斯顿。
  冉娜接过凶器,打了一个哆嗦。这匕首上面,已蒙上一层很厚的铁锈。很可能,还有血迹。在象牙制的匕首柄上,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一些字迹。
  “先生们,你们看,”冉娜说道,“这象牙柄上曾经刻有凶手的名字。”
  “可惜锈蚀得太厉害了!”弗罗拉斯叹口气,“不,等一等,这里有个字母i,这里好像是字母I。”
  “这还不解决问题,”巴尔萨克说。
  “也可能这已足够找到凶手了。”冉娜·巴克斯顿严肃地说道。
  东加勒按照她的吩咐把乔治·巴克斯顿的遗骨重新用黄土掩埋好,然后大家离开那孤独凄凉的坟墓向库坡进发了。但是走不上三、四公里,便不得不停了下来。因为冉娜两腿发软,没有一点力气,得休息一会儿才行。
  “太激动了。”医生解释道。
  “也是因为太饿了,”弗罗拉斯补充道。“喂,逊伯林老兄,我们总不能把您的外甥女饿死吧。尽管您说她是您的姨妈也好,反正我是不相信的。走,打猎去!”
  遗憾的是,这一带野味很少。到傍晚才走了一点运,打到两只鸨鸟和一只沙鸡。这是探险家们很久以来的一顿美餐。这样,当晚赶到库坡的计划只得放弃,他们决定露天度过最后一个夜晚。
  由于疲劳过度,而且深信已经甩开了敌人,在这天夜里,他们放松了警戒。这样,他们之中就没有任何一个人发现夜里发生的奇怪现象。东方闪亮了几个微弱的火光,西方立即出现了明亮的火球。虽然在旷野里没有山峰,但那些火球却亮在高处,慢慢地,东方微弱的火光和西方明亮的火球靠拢了,在探险家们睡觉的地方汇成一团。
  突然,探险家们被在康康附近听到的那种轰鸣声惊醒。但是,这种轰鸣声比以往任何时候听到的那种声音更近,更震耳欲聋。他们刚刚睁开眼,那探照灯一样的鬼火从四方向他们冲来,距他们不到一百米了。他们正想弄清这是怎么一回事,突然从黑暗中冒出一群人来,顷刻之间把他们打倒在地。
  在黑暗中,一个人用法语粗暴地问道:
  “都准备好了吗,弟兄们?”
  在一阵沉寂之后,又叫起来:
  “谁要是敢动一动,我叫他脑袋开花。……好,出发!”

  ------------------
  小草扫校||中国读书网独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