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第六章 李奇微骑虎难下 彭德怀处变不惊



  (1)李奇微先笑了。

  1951年1月,朝鲜半岛仍是严寒季节,天空总是阴沉沉的,大片土地被积雪覆盖着。
  俪州,一个荒凉的河滩上,李奇微从汉城仓促撤出后,就在这里设置了第8集团军的前进指挥所。
  1月22日,麦克阿瑟从东京飞到这里,讨论了李奇微向北推进的计划。
  他们在帐篷里举行了会晤。麦克阿瑟颠簸了一天后,倚靠在一只小汽油取暖炉旁舒服地暖着冻得半僵的手脚。一张小桌子上面摆着作战图。
  李奇微踌躇满志地告诉麦克阿瑟,他从汉城撤出后,利用现代化的运输条件,很快就补充了人员和粮弹,调美10军北上,一线兵力达到23万人,超过了志愿军。经过几次战役的较量,他发现了志愿军补给困难,持续作战能力不强,每次战役只能维持7至10天,他称为礼拜攻势;他还发现,志愿军只能在月朗星稀的夜间出击,他称为月圆攻势。但他对志愿军的兵力不摸底,心有余悸。于是,李奇微在志愿军结束第三次战役一周后的1月15日,在西线发起了试探性进攻。
  李奇微还派出大批侦察飞机进行侦察,并亲自乘坐一架速度很慢的飞机,搜索志愿军的踪迹。飞机掠过树梢飞行,“我们很难发现一个活动的生物,也没有簧火的烟雾,没有车辆的轮痕,甚至没有被践踏过的雪地能表明大量部队的存在。”
  一个星期过去了,李奇微判断,志愿军已不能有效地进行作战,短时间内不可能发动进攻。”因此,应当立即发起一系列进攻,夺回失地。
  麦克阿瑟满意地飞回东京。
  李奇微对杀人流血在所不惜,他计划发动的一系列进攻中包括了一个代号为“屠夫计划”的进攻。这个计划告诉五角大楼后,陆军参谋长柯林斯马上就提出了异议。他指出,“屠夫”一同肯定会给公众造成一种不舒服的印象。共和党指控杜鲁门政府在朝鲜的目的就是屠杀中国人,美军会付出重大的伤亡。
  李奇微坚持认为,战争就意味着杀人。他承认,为了打回并渡过汉江,为了再次包围汉城,第8集团军会付出很大的牺牲。
  就在李奇微发起试探性进攻的同一天,彭德怀和中朝军队联合司令部的负责人正在研究毛泽东前一天发来的电报。
  毛泽东于1月14日给彭德怀的电报中,对朝鲜战争的发展前途作了几点估计:
  “(一)在中朝两大军队压迫下,略作抵抗即退出甫朝鲜。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我们充分准备工作的结果,因为敌人知道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我们的军事力量更强大了,敌人才知难而退。
  (二)敌人在大邱、釜山地区作顽强抵抗,要待我们打得他们无法再打下去了,方才退出南朝鲜。如果是这样,我们必须作充分准备才能再战。
  还有一种可能,即客观形势迫使我们在2月份就要打一仗,打了再休整,再去完成最后一战的准备工作,这一点也要估计到。”
  彭德怀等还分析了志愿军的现状:经过连续三次战役的胜利,减员甚多,兵员没有得到补充,一线兵力只有志愿军6个军21万人,人民军3个军团,而敌人有23万人,随着战线南移,我运输线已长达550公里至700公里,再加上敌机狂轰滥炸,运输更困难,粮弹物资供应严重不足。我军面临的困难非常突出于是决定,下一次战役放在两三个月后的春季进行,主力部队抓紧2个月的时间休整。同时决定,1月25日召开中朝军队高级干部联席会议。
  就在1月25日这一天,李奇微集中5个军16个师3个旅1个空降团共23万兵力,全线发起攻击。他把美英军主力放在西线,以汉城为主要攻击方向。目的是重占汉城,将中朝军队压回“三八线”以北。
  彭德怀对敌人的反攻并不感到意外,但没有料到李奇微会这么迅速恢复战斗力并发动这么大规模进攻,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春季攻势的准备上。
  李奇微笑了。但是,他笑得太早了。
  夜深了,月亮爬上树梢,夜空似乎深不可测。彭德怀眉头紧蹩,裹着大衣在皎洁的月光下来回踱步。在出乎预料的情况下,统帅者就要处变不惊,充分调动自己的全部经验、智慧,千方百计地后发制人。
  彭德怀思忖着:敌人进攻的重点主要放在西面,以美英军为主力,东面以伪军为主力。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怎样才能稳住阵脚呢?
  他叫来韩先楚、洪学智、解方商定:节节抗击,西阻东放。西线方向组织38、50军和朝鲜人民军1军团,阻击敌人的主攻兵力。东线则诱敌深入,然后集中主力39、40、42、66军实施反击,争取歼敌1至2个师,进而向敌人纵深发展突击,从翼侧威胁西线敌人主力,动摇其布势,制止其进攻。
  1月27日,彭德怀打电报给毛泽东,谈了自己的考虑,并建议第19兵团开往安东,以便随时调赴前线。
  毛泽东于1月28日复电要求:“我军必须立即发起第四次战役,以歼灭两万至三万美李军,占领大田、安东之线以北区域为目标”;“我军没有补充,弹药也不足,确有很大困难。但集中主力向原州荣州打下去,歼灭部分美军及四、五个南朝鲜师的力量还是有的,请你在高干会上进行说明”。
  彭德怀收到毛泽东复电,当即决定中朝军队停止休整。
  1月29日,是联席会议的最后一天。彭德怀表情庄严地传达了毛泽东的电报,部署了第四次战役的作战任务。
  中午,会议匆匆结束。与会者立即赶回部队。
  这时,彭德怀还要靠前指挥,志愿军司令部又迁移到金化。
  在金化以北的大山里,到处是茂密的树林。司令部选在一条山沟里,匆匆做些伪装,彭德怀就住下了。

  (2)彭德怀还击了。

  李奇微实施进攻的第一周,突如其来的暖雨使冰封的大地变成了20至50厘米厚的褐色粘滑泥浆。
  骊州,李奇微的心情象天气一样恶劣。就要到口的肥肉却吞不去,不能不使他焦虑。
  1月25日,西线的美:军首先发起攻击,接着美9军也于28日开始进攻。他们改变了过去那种主要沿公路进攻的办法,开始注重爬山头、抢占制高点。由于水原至汉城是一片平原丘陵交错地带,比较便于机械化大兵团行动。李奇微扬言,要在5天以内打过汉江,重占汉城。他们发挥机动快、火力强的优势,分成多路同时进攻,最多时达15路,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支援下,对志愿军防御要点反复进行空地立体攻击。
  这是朝鲜战争以来志愿军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防御作战,其激烈程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从未遇到过的。
  李奇微没料到,志愿军在汉江南岸进行了23个昼夜的顽强防御,迫使美军付出一万多人的代价,仅仅推进了18公里,每天平均还不到1公里。
  使李奇微不可思议的是,第50军是1948年由国民党起义军队改编的。在中国解放战争中,这支用美国武器装备起来的部队一击即溃。入朝后连续参加了第一、二、三次战役,全歼了英军皇家重坦克营,解放了汉城,战功卓著,所向披靡。
  军长曾泽生是云南人,1922年习武,后来先后入云南讲武堂、黄埔军校学习,颇受蒋介石赏识。任国民党军队团长、师长、军长、兵团副司令,1948年在长春率60军起义,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50军军长。
  这一次,曾泽生和38军这支解放军老部队配合,不甘示弱,一直在第一线坚持指挥,在每一要点上都同敌人反复争夺,打出了志愿军的威风,为东线志愿军的反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1月31日,彭德怀通令表扬了50军。
  至2月9日,进攻东线的美2师23团及法国营被阻于砥平里,伪5、8师进至横城以北地区,呈现向北突出之形,就好象在整个战线中央突出一个包,造成了志愿军反击的有利态势。
  那几天,彭德怀面对作战图常常哺哺自语:先打哪个为好?
  由于志愿军力量不足,不能同时出击抵平里和横城两处的敌人。彭德怀反复权衡:先打低平里,可以直接震撼西线的敌人主力。但对手是美军,战斗力较强,如:至2昼夜不能解决战斗,可能陷于被动;横城之敌虽多,却是伪军,战斗力较弱,势态突出,翼侧暴露,有利围歼。
  彭德怀打电报征求了韩先楚和邓华的意见,又找来洪学智、解方一”起研究,最后决定,以志愿军4个军和人民军两个军团先攻横城地区战斗力较弱的伪军5、8两个师。
  2月11日黄昏,太阳的余辉很快便从天空消失了,月亮在无边的黑暗中闪烁着微光。横城反击战拉开了帷幕。
  在短促的炮火袭击后,志愿军士兵踏着积雪泥浆,利用夜幕的掩护,发起猛烈的攻击。伪8师的前沿阵地被迅速突破,敌人纷纷逃向横城。他们作梦也没想到,退路早已被切断。
  志愿军的39军117师350团神速地插进敌人后方,埋伏在通往横城的公路两侧的山头上。
  12日,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晨雾随着阳光的照射而逐渐消逝。败退下来的美2师之个营和伪8师2个营涌向志愿军的伏击圈,越聚越多的汽车和坦克把公路堵死。志愿军351团的士兵首当其冲,沉着应战。他们暗暗他说:美国佬,这回你可逃不了了!
  走投无路的敌人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开始向志愿军埋伏的山头进攻,敌人已爬上了山脚,志愿军的阵地还是一枪不还。敌人象一群蚂蚁似地往上涌,钢盔和刺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眼看已逼近了山头。突然,志愿军还击的枪声象一阵急风暴雨,一下子就把敌人打退了。敌人的尸体堆满了山坡上。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一个阵地上只剩下指导员、通信员、炊事员等几个人,仍艰苦奋战,守住了阵地。
  突然,又一个阵地上的枪声停止了。原来,战斗最激烈时,志愿军士兵的弹药已经全部打光了。他们隐蔽起来,等敌人冲上山头后,用石头猛砸敌人,把敌人砸得蒙头转向。然后,高喊着:“刺刀见红,杀呀!”举着刺刀,消灭了逼近山头的敌人。敌人又一次绝望了。
  夕阳西下,雾气又低低地弥漫着,山也暗淡了,天也暗淡了,树也暗淡了。敌人争先恐后地爬上了汽车,然后跟随在坦克后面慢慢地向南移动。坦克向公路两旁的阵地猛烈轰击。趁此时机,汽车开足马力向南急驰。
  前往支援伪8师的美2师1个营遭到另一次埋伏。幸存的一位美国列兵说:“中国人打中了最前面那辆车的司机,整个一列车队都停止不前。人人手忙脚乱,只要一个人倒下,中国人马上来抢走他的武器。有人喊叫道:‘这里有一个!,我就开了火。但是,那只是一棵树。有人喊道:‘我们从这里冲出去!,我晕头转向,好象整个世界在我脚下爆炸了。真是血流成河,当时我知道我完蛋了。”
  噩耗传到李奇微的耳中:横城之战是整个朝鲜战争中美军生命损失较惨重的一次,530人丧命。至2月13日晨,横城之战结束时,伪8师3个团,美2师1个营,美伪4个炮兵营及伪3、5师各一部,被歼1.2万余人。
  李奇微后来写道:“在中共军队的进攻面前,美2师又一次首当其冲,遭到重大损失,尤其是火炮的损失更为严重,这些损失主要是由于南韩第8师仓皇撤退所造成的。该师在敌人的一次夜间进攻面前彻底崩溃,致使美2师的翼侧暴露无遗。南韩军队在中国军队打击下损失惨重,往往对中共士兵怀有非常畏惧的心理,几乎把这些人看成了天兵天将。所以,过了很长的时间才使南韩军队树立起抗击敌军夜间进攻的信心。脚踏胶底鞋的中共士兵如果出现在南韩军队的阵地上,总是把许多南韩士兵吓得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
  伪8师被歼后,横城及其以东敌人纷纷向后收缩,志愿军乘势收复横城,向前推进了15至20公里。
  彭德怀命令迅速歼灭砥平里之敌。
  砥平里是一个敌人固守的、突出的小镇。有情报说,这里的敌人已部分南逃,剩下不到4个营3000余人。实际上是美2师:个团和法国1个营共6000余人。敌人兵力比估计的多,且已构筑了较强的防御工事。而志愿军火炮少,参战部队协同动作差,以致当晚未能解决战斗。
  14日,美、英军开始东援,当晚又未解决战斗。
  15日,美、英军大批援军开始逼近砥平里,彭德怀认为要大量歼灭敌人或迫使敌人全线退却,可能性已很小。为避免处于被动,他于2月15日命令部队停止进攻。自16日开始,部队先后撤出战斗,向北转移,转入防御。
  西线敌人仍继续对在汉江南岸坚守的38、50军一个团猛攻。志愿军始终守住阵地,牵制敌人主力,有力地配合了志愿军在东线的反击作战。彭德怀命令他们先后于16日和18日撤回了汉江北岸。
  志愿军从砥平里撤退后,取消了向汉江以南进击的计划,第四次战役的第一阶段结束了。
  2月17日,志愿军司令部,彭德怀和洪学智、解方等人就下一步作战部署进行了研究。
  彭德怀认为:志愿军虽然在第四次战役中摆脱了被动局面,但消灭敌人不多,敌人还在继续北犯。志愿军一线部队已十分疲劳,兵员减少。他果断决定:部队转入运动防御,准备争取两个月时间,掩护第二番部队开进,以再次发起反击。
  彭德怀指示各军:在敌人优势火力面前,不应死守一地不动,也不应在一个阵地集结很多部队,以避免过多过早地消耗自己的力量为原则。各部队可依据情况,分成数个梯队,轮番阻击,换班整补,只要我们能争取两个月的时间,后续部队即可赶到前线。
  由于战争出现了反复,彭德怀于2月20日返回北京,向毛泽东汇报朝鲜战况,请示战略方针,说明朝鲜战争不能速胜。

  (3)毛泽东说:你们打的是一场真正的现代化战争。

  2月21日,彭德怀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北京。他从西郊机场下飞机后,乘车赶到中南海。不巧,毛泽东当时住在京西的玉泉山静明园。彭德怀又乘车返回西郊。
  他风风火火地进入静明园,毛泽东正睡午觉。秘书劝他等会儿。彭德怀表情严肃,大声地说:“我有急事要向主席汇报。”说罢,推门而进,唤醒毛泽东。
  毛泽东事先已得知彭德怀要回京,立即起床,一边穿衣服,一边开玩笑他说:只有你老彭才会在人家睡觉时闯进来提意见。
  毛泽东又问:你吃过饭了吗?
  彭德怀回答:没来得及吃午饭。
  毛泽东关切他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必须先吃饭,你若不吃饭,我就不听汇报。
  彭德怀只好到食堂匆匆扒了几口饭。赶忙返回毛泽东住处。
  看见彭德怀明显地消瘦了,眼睛布满了血丝,毛泽东关切地问候了他。彭德怀说:我今年53岁了,身体没有什么毛病,就是睡觉太少了。
  彭德怀向毛泽东作了详细汇报,说明战争不能速胜。他说:“我军现在是出国作战,与在国内作战有突出的不同之处:一是兵员补充不能取之于敌。抓到的敌人俘虏不能补充自己,也不能就地动员朝鲜青年参加志愿军。现在志愿军伤亡很大,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战斗力已越来越削弱。二是敌机轰炸,道路、车辆毁坏严重,物资得不到及时补充。使缴获敌人的装备;因缺乏技术人员,不能使用,几乎全部被敌机炸毁。三是部队越过三八线作战,正是严冬季节,朝鲜东西两面都是海,寒风袭人。战士衣服单薄,有的连鞋袜都没有,大量生病和冻伤。四是几十万志愿军得不到充足的粮食供给,更得不到新鲜的蔬菜,指战员靠的是一把炒面、一把雪坚持作战,营养不良,体力下降,许多人得夜盲症,严重影响作战行动。我们现在一无空军掩护,二无足够的高射火炮,运输车辆大部分被中途炸毁。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一个多月共损失汽车780多辆,真正能够送到前方的物资粮食为数很少。我们如不能有效地保障后方的交通运输,是无法坚持长期作战的。”
  毛泽东听后沉思了一会说:“中央对志愿军在朝鲜前线的困难处境很关心,根据现在的情况看,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
  他一边作着手势,一边强调下一步的战略方针:
  “(一)从目前朝鲜战场最近进行的战役中可以看出,敌人不被大部消灭,是不会退出朝鲜的,而要大部消灭这些敌人,则需要时间。因此,朝鲜战争有长期化的可能,至少我应作两年的准备。目前敌人的作战意图是企图与我进行消耗战。在过去:个月当中,敌人当占住阵地之后,经过调整补充,便寻找机会向我作试探性进攻,其目的在一方面不容许我在前线作必要的休补,另一方面则利用其技术条件消耗我军,同时,敌人对朝沿海的袭扰,运输线的不间断的轰炸,均甚为积极。我军补充物资只有60%至70%能达前线,有30%至40%在途中被炸毁。在目前:个半月内因我新军来到,老军未补充,敌人有重新进出三八线南北地区的可能。
  (二)为粉碎敌人意图、坚持长期作战,达到逐步歼灭敌人之目的,我中国志愿军拟采取轮番作战的方针。中国志愿军已决定编组三番轮流的部队,即将现在朝鲜作战的9个军30个师作为第一番志愿部队;将正从国内调去的6个军及现在朝鲜即将补充的3个军(有2个军现在元山、咸兴地区休整)共9个军27个师作为第二番志愿部队,约4月上旬可全部到达三八线地区,接替现在汉江前线的6个军的任务;将准备从国内调去的6个军及第一番志愿部队中的4个军共10个军30个师作为第三番志愿部队,准备6月中调用。上述10个军中的4个军,因打了5个月,必须补充休整;在第二番志愿部队接替前线任务后,即调至平壤、元山地区休补,兼顾海防。第一番志愿部队中其他2个军,则调回国内整补。在过去4个战役中,中国志愿军战斗的与非战斗的伤亡及减员已超过10万人,正将补充老兵新兵12万人;今明两年准备再有伤亡30万人,再补充30万人,以利轮番作战。
  (三)根据1、2两月份的作战经验,我因有3个军在咸兴以北战役中损失较大,从事休整,致现在前线的只有6个军,减员甚大,未获补充。因之我无后备力量,在战役胜利时不能扩张战果,在敌人增援时不能打敌援兵。同时,我军南进,后方线长,供应很困难,还须留兵守备。故在敌人未被大量消灭前及我尚无空军掩护条件下,我如过早逼敌甫退,反不利我分割歼敌。鉴于此种情况,在我第二番志愿部队9个军于4月上旬到达前线以前,敌之陆军还较我占优势,我应避免进行战役性的出击,而以第二番志愿部队6个军及朝鲜人民军4个军在南汉江以北地区进行防御,迟阻敌人。但必须估计,在今后:个半月内,敌人有可能寻机进攻,逼我应战。在此种情况下,我军拟让敌人进至三八线南北地区,在我第二番志愿部队9个军到齐后,再进行有力的新的战役。我们计划在我军第二番部队到达后,在4月15日至6月底两个半月内,在三八线甫北地区消灭美军及李承晚军建制部队数万人,然后向南汉江以南推进,最为有利。
  总之,在美国坚持继续作战,美军继续获得大量补充并准备和我军作长期消耗战的形势下,我军必须准备长期作战,以几年时间,消耗美国几十万人,使其知难而退,才能解决朝鲜问题。”
  毛泽东告诉彭德怀:
  中央军委决定,3兵团(12、15、60军)、20兵团(67、68军)和47军自3月起陆续入朝参战。同刚刚入朝的19兵团(63、64、65军)共9个军27个师作为第二番轮战部队。
  中央军委还决定:加速装甲兵的参战准备,加速完成高炮3个师及22个营、战防炮2个师、火箭炮9个团、榴弹炮3个团的扩充和训练,决定改装在朝部队和即将赴朝部队的轻武器,第一步先改装36个师。
  毛泽东对这两个决定是深思熟虑的。
  毛泽东对彭德怀说:你们打的是一场真正的现代化战争。
  战争一开始,毛泽东、党中央、中央军委非常注意解决一个问题:在现代战争中,如果没有必需的火炮,就不能有效摧毁敌人的坚固阵地,不能有效地粉碎敌人的大规模进攻;没有必需的坦克和反坦克武器,就不能有效地对付敌人的坦克;没有必需的飞机和防空武器,就不能有效地打击敌人的空军和掩护自己的战场,更不能直接协同步兵进行有力的攻防作战;没有必需的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侦察手段,就不能有效地实施作战指挥,在现代条件下,进行现代化战争,一定要有必需的现代化技术装备,一是要有掌握现代化技术装备和现代化作战艺术的人。志愿军在这方面远远不如敌人。他们千方百计地改变这一劣势。在国内为志愿军调拨补充武器,向苏联订购武器。
  在战争初期,志愿军虽然依靠兵力的优势、政治上的优势以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由于受技术装备的限制,没有海军和空军参战,坦克、火炮也很少,通信技术和侦察手段又相当落后,使得作战效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以致未能歼灭敌人重兵集团。
  对几个战役毛泽东记忆犹新:
  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在三所里、龙源里拼死包围了不少美军,由于敌人是4个轮子跑,志愿军是两条腿追,结果绝大部分敌人绕道跑了。
  正在进行的第四次战役,志愿军包围了砒平里的敌人。由于没有制空权,白天敌人的飞机轰炸很厉害,只能晚上调动兵力,特别是我火炮少,弹药又不足,敌人兵力、火力集中,因而未能解决战斗。
  毛泽东决心积极创造条件改变这一劣势,逐步缩小技术装备的差距,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着重抓了两项工作:
  第一,大力改善技术装备,加速各军兵种的建设,在国内加紧军工生产,充分利用当时的物质技术条件,生产部队急需的武器弹药和装备,逐步提高自给自足的能力,1951年朝鲜战争的费用和国内建设的费用大体相等。同时,从中国经济状况出发,开展捐献武器运动筹集资金,从苏联购置自己尚不能生产的,必需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以加快特种兵建设和部队装备的改善,全国捐献飞机的款项可购买3710架驱逐机。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一人就捐献了一架。
  战争发展证明:步兵逐步都换成了苏式装备;炮兵、装甲兵等待种兵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初期只有地面炮兵3个师,高射炮兵1个团,之后陆续加强了地面炮兵10个师18个独立团,高射炮兵5个师27个独立团,坦克兵2个师,先后赴朝参战。陆军的其他兵种和空军、海军在战争中也有较大发展,特别是空军和海军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空军很快参战。志愿军愈战愈强,最后赢得了战争。同时,也促进了解放军由单一兵种作战向诸兵种联合作战的过渡,向现代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这是解放军建军史上具有历史性的转变。这是后话。
  第二,组织部队轮番参战,通过实践锻炼部队,提高军官组织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
  彭德怀在北京停留的一周内,除和毛泽东、周恩来商谈决策重大问题外,又和军委各总部负责人研究具体实施办法。夜以继日,十分紧张,本来已经消瘦的身体更显得疲惫,毛泽东要他在北京休息几天,因前线战况紧张,彭德怀仍于3月:日匆忙离京。
  彭德怀在沈阳和安东两地与军政领导入研究了落实中央各项决定的措施后,于3月5日乘吉普车返回朝鲜。
  入朝的第19兵团后续部队也沿公路向南开进,遇到道路拥挤阻塞时,彭德怀就命令司机在路旁停住,让部队的车开过去。他想的是,部队是开到前线打仗的,应让他们先过去,以便争取时间休息和作进攻准备。
  途中,彭德怀看望了16日入朝的19兵团。
  兵团掩蔽部里,用炮弹箱垒起了个长方桌,并点起了六七支蜡烛。一个参谋看到彭德怀,跑过来敬了礼,搬过来一个垫着军毛毯的炮弹箱当椅子。彭德怀揭下了炮弹箱上的毯子才坐下。
  彭德怀说:“我可不是专门来看你们的,早就想来,但是情况不允许,这次是毛主席要我回国汇报,我拐了个弯,来看看大家,代表志愿军党委来欢迎你们。”
  杨得志问:“你就坐吉普车回国吗?”
  “那有什么办法。”彭德怀说:“我们又没得飞机,不过也好,我要有飞机,这次就见不到你们了。这次,秘书杨风安给搞的那个‘硬席坐铺’,还是满不错的!”
  彭德怀的话把大家逗笑了。
  “部队怎么样?”彭德怀问。
  兵团司令员杨得志也是湖南人。192S年参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抗战期间,驰骋敌后;解放战争后期,跟随彭德怀进军西北,任第19兵团司令员兼陕西军区司令员。
  扬得志说:“还好,只是战士负荷太重,行军很艰苦,非战斗减员不少。”
  彭德怀说:“我们的两个肩膀两条腿,要与敌人的履带轮子比赛。”
  他接着说:“我们已经三战三捷了。眼下正在进行第四次战役。出国前不少入很担心。说实在的,我心里也不象咱们在西北打马家军那样有底,打了”几仗后,底数就清楚了。麦克阿瑟也没长三头六臂嘛!还是主席早就讲过的——纸老虎嘛:当然,还得承认他们是一只虎,打的时候还要当真虎打,一点也不能马虎。三次战役打下来,他有点撑不劲了。前不久,又从美国补充了一些老兵,把李奇微也拿上来了。敌人一定还要作大的反扑。他们装备占绝优势,天上、海上也都被他们霸占了;地面上,我们的双腿要和他们的大卡车较量。要告诉我们的战士,在朝鲜作战不同于国内,打美国鬼子不同于打蒋介石。要准备打恶战,而且要准备场场都打恶战。”
  彭德怀离开19兵团时已经接近午夜了。
  3月9日晨,彭德怀回到志愿军司令部,还没有来得及脱大衣,邓华等就来报告:敌人已自7日开始,集中20多万兵力,在凡百架飞机支援下,向中朝军队阵地发动了攻势,并于当天晚分两路强渡汉江。
  彭德怀一边脱掉大衣,一边站在地图前。他分析,这次美国是企图从中朝军队阵地中间突破,迂回包围,重占汉城,进而向三八线以北推进。当机立断地决定各军于3月10日后撤,缩短供应线,等待后继部队,吸引敌军深入进至中朝军队歼敌的有利地区,然后对敌人实施战役反攻。
  3月11日,彭德怀电告周恩来:“敌7日又开始全线进攻,为缩短我军防线,决定放弃汉城,采取运动防御,保持有生力量。”
  3月14日,中朝军队主动撤离汉城。
  在夕阳的余辉里,朝鲜人民军的士兵将飘扬在政府大厦顶上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徐徐降落下来。
  当暂时撤离汉城的命令下达时,汉城市民推起早已准备好的车子,许多人背上自己的婴儿,从各个巷口里走出来,向民主政府事先指定的地区秩序井然地走去。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大炮向着汉江南岸的美军轰击,掩护着撤退的人民,到半夜,汉城市民已经走完了。
  中朝军队撤出汉城,彭德怀预料在国内会产生震动,他作为司令员不安他说:我们要是有足够的大炮飞机,有可靠的物资供应,能把汉城丢掉吗?。
  他想来想去,最后掏出钢笔,趴在炮弹箱子上,给中央起草了一份绝密电报:
  周总理、陈(云)、薄(一波)并高(岗):
  为便利消灭敌人,缩短供应线,我军已于14日撤出汉城。如敌继续前进,拟逐步诱敌进至三八线以北,此一行动可能引起国内市场波动,请注意。
  彭德怀3月16日9时
  4月初,志愿军全线转至三八线以北地区。李奇微发现志愿军后续兵团开上来,不敢再攻了。第四次战役结束。从1月15日至4月21日,在87天中,志愿军共毙、伤、俘敌7.8万人,敌人每天前进不足1.3公里,从而赢得了时间,掩护了轮番作战的第二批部队开进和集结,为进行第五次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4)华盛顿传出一个爆炸性新闻。


  4月11日凌晨1时,白宫,新闻秘书肖特召见记者,当场宣布了令人震惊的决定,解除了麦克阿瑟的一切职务。记者目瞪口呆。了解内幕的人透露,这是麦克阿瑟与美国全球战略发生尖锐矛盾的结果。
  随着朝鲜战争的拖延,杜鲁门认为,最大的危险仍在西欧,美国必须在那里部署军事力量。美国决不能陷入亚洲的一场持久战,消耗掉原应部署在欧洲的军事力量。这很可能正是克里姆林宫所希望的。
  华盛顿,美国国务院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初步制定了如下的政策:把战争限制在朝鲜,保持对空海力量的限制,不再派任何增援部队。稳住三八线附近的战线,命令李奇微在可能的情况下,顽强防守,打一场消耗战。如果这不能奏效,撤出第8集团军去保卫日本。如果成功,寻求停火,然后达成停火协议,使朝鲜恢复到1950年6月前的状况。越雷池一步,就可能使苏联介入战争。
  麦克阿瑟的观点几乎与此截然相反,他认为与共产主义的决战是发生在亚洲,而不是在欧洲。他认为赤色中国应被摧毁,应对中国海岸实施封锁,废除对台湾的“中立化”政策,鼓动蒋介石反攻大陆。他将轰炸中国东北的军事设施,他将用联合国新的部队和蒋介石提供的军队,大大增援在朝鲜作战的美军第8集团军。他将把中国人赶过鸭绿江去,占领全朝鲜。不这样做,就是“绥靖主义”或“投降”。
  艾奇逊同在朝鲜驻有部队的其他联合国成员国相协商,起草了一份准备由美国总统发表的声明,呼吁实行停火。
  3月21日,参谋长联席会议告诉麦克阿瑟这些考虑。麦克阿瑟对杜鲁门政府采取正面攻击,以破坏达成停火的任何企图。
  3月23日(华盛顿时间),他发表了声明:如果联合国决定改变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境内的容忍态度,把我们的军事作战行动扩大到中国的沿海地区和内陆基地的话,那必将会使中国在军事上面临迅速崩溃的危险。
  这一声明使华盛顿大为吃惊。它直接违反了参谋长联席会议12月6日颁布的、未经五角大楼事先批准、不得公开发表任何有关外交政策的声明的训令。而这个声明暗示了政策上的变化,即战争也许要扩大。
  杜鲁门读到这个声明时,下腭绷得紧紧的,张开的手掌猛拍着桌面,他写道:麦克阿瑟的这一举动逼得我无可选择,我再也无法容忍他的抗上行为。
  翌日,白宫,杜鲁门召集了高级会议。杜鲁门后来写道:我那天唯一能说的是我深感震惊。我从未低估过我同麦克阿瑟之间的困难,但自威克岛会晤之后,我曾指望他能尊重总统的职权……我认识到我本人除了解除这位国家的最高战场指挥官外,没有别的选择……
  但是,这一天,他并没有提出撤职的问题,也没有透露他的想法。
  不久,麦克阿瑟又放了一炮。
  他回复了美国众议员马丁的一封信:如果我们在亚洲把这场战争输给共产党,欧洲的陷落就不可避免,而如果我们赢得这场战争,欧洲就完全可能避免战争,保住自由。正如你所指出的,我们必须要赢。胜利不是别的东西可以替代的。
  马丁于4月5日在众议院宣读了这封信。此事又轰动了全世界。
  第二天,4月6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这间特大型屋子位于白宫西侧后面,天花板直至地板的落地大门正对着玫瑰园。
  杜鲁门再次召集高级会议。用一个小时讨论了对麦克阿瑟该怎么办——以何种方式和何时撤除他的职务。
  4月9日,这些人再次在椭圆形办公室开会,一致同意解除麦克阿瑟的一切职务。最后,杜鲁门透露了他自己的想法,当麦克阿瑟3月24日发表声明时,他就下决心要撤他的职了。他的一切职务将由李奇微接替。
  新闻界很快知道了这一消息。第二天将由《芝加哥论坛报》发表。
  杜鲁门急忙指示新闻秘书肖特于4月11日凌晨1时召见白宫记者团。肖特散发了几份文件,第一份宣布了令人震惊的决定:
  “我深表遗憾地宣布,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已不能在涉及他担任职责的问题上全心全意地支持美国政府和联合国的政策。根据美国宪法赋予我的特殊责任和联合国赋予我的责任,我决定变更远东的指挥。因此,我解除了麦克阿瑟将军的指挥权,并任命马修·李奇微中将为他的继任者。”
  第二份文件是杜鲁门给麦克阿瑟的:
  “我深感遗憾的是,我不得不尽我作为总统和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之职,撤销你盟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总司令和远东陆军总司令的职务。
  你的指挥权将交给马修·李奇微中将,立即生效。你有权发布为完成计划前往你选择的地点而必需的命令。
  关于撤销你的原因将在向你发布上述命令的同时公诸于众。”
  消息通过无线电波传到东京,并以特急新闻的形式在全日本进行了广播。收听到这则新闻消息时,麦克阿瑟正在官邸招待客人进午餐。
  他闻讯后,面部表情一下变得呆滞了。一刹那,他像石雕一样地沉默,然后抬起头,看着他的妻子,用一种感情复杂的声音说:我们终于要回家了。
  4月16日,李奇微在东京机场为麦克阿瑟举行了简短的告别仪式。
  面无表情的麦克阿瑟检阅了仪仗队,然后,在军乐队奏起的《美好的往日》乐曲声中,慢慢地走上飞机舷梯。他走到舷梯顶端,转过身,向人群挥了挥手,又一动不动地站了片刻,目光充满了伤感和惆怅。半个世纪的戎马生涯,在朝鲜战场上不光彩地结束了。
  李奇微走马上任。
  接替李奇微任第8集团军司令的是范弗里特。59岁的范弗里特也是中将。同李奇微一样,也是西点军校毕业生,与艾森豪威尔同时拿到毕业证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欧洲参战。

  ------------------
  书海网书LUORJ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