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后记


  经过断断续续八个月之久的写作,《汉江血》脱稿了。在此之前,我还经历了更长时间的采访及史料的收集研究工作。
  《汉江血》与我的前一部描写朝鲜战争的《黑雪》一样,同属于纪实性战争作品。所不同的是,《黑雪》写的是出兵朝鲜之前的形势以及出兵朝鲜后志愿军打的第一、第二战役;而《汉江血》与《黑雪》内容衔接,写的是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进行的第三、第四次战役。
  在写作《汉江血》过程中,我不只一次地产生一种联想:譬如我居住的房屋因处楼房的底层比较阴冷,加之冬日将尽,暖气供给停止,一段时间会感到非常不适。然而,四十年前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又怎样呢?他们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下行军作战宿营,在寒风呼啸的冬夜里长时间潜伏在预定出击地域,千千万万人冻掉了耳朵,冻黑了手、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激励着他们如此顽强?他们靠步枪、手榴弹,“一把炒面一把雪”,和拥有海陆空三军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美国军队较量,打出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这种精神,难道不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吗?难道不值得被后人永远颂扬吗?
  因此,我写了《黑雷》和《汉江血》。
  当然,人类对过去战争行为的反思,应当建立在防止新的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点上。四十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军朝鲜就是“为了和平”,这也同样是我今天写作《黑雪》和《汉江血》的宗旨。
  一年多以前,《黑雪》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全国各地报刊电台纷纷连载、连播,并被译成少数民族文字、搬上话剧舞台,众多电影制片厂相继来电来函联系,愿意将《黑雪》搬上银幕。国内外学术界亦对该书十分关注。其中最使我受触动的,还是全国各地的读者写来的大量热情洋溢的信件。这些读者有工人、农民、大中学生、医生、教师、县委书记、科研人员、记者、部队战士,也有许多志愿军老战士和他们的后代,其中包括一些离休的或仍然在位的我军高级将领。记得去年全国“人大”会议召开期间,某一个大军区的领导打电话,要正在参加会议的一位部队首长到书店代买《黑雪》;因未购到,这位部队首长派秘书辗转找到我的工作单位,要求我给该大军区党委常委领导每人一本《黑雪》——各个层面的读者对《黑雪》的欢迎程度,倒是我未曾预料到的事。
  正是由于广大读者的热情肯定和支持,才使我终于承受住某些人对《黑雪》采取“上纲上线”的方式发表文章拾起的棍棒,而继续写这本《汉江血》。我愿借此机会,向全国各地的热心读者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无法给来信的大批读者一一回复,请读者们原谅。在《汉江血》出版之际,我衷心希望备界读者对本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实事求是的批评意见,以便将来再版时加以修订。这与某些“扣帽子”、“打棍子”式的批评完全是两回事。
  最后我想提到,今年十月二十五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四十周年纪念日——在这个日子来到之前,我以这本《汉江血》和新近刚刚再版的《黑雪》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与当年那些牺牲的、后来病故、现仍健在数以百万计的志愿军英雄们创造的伟大事迹相比,我所写下的仅仅是九牛一毛而已。
  伟哉——中国人民志愿军!

                            叶雨蒙

                           1990.5.7


  ------------------
  书海网书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