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现在这副样子,会气得在坟墓里打滚儿 一九五零年圣诞节前夜,浩瀚的太平洋笼罩在一片不详的夜暗里。在大洋汹涌的巨浪和疾驰的寒流之上,一架夜航机似一只黑色的大鸟,静静地飞越太平洋海面。 这架飞机是专程运送新任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李奇微中将前去上任的。 机舱里,灯光明亮。李奇微靠着柔软的座椅,翻阅着有关朝鲜战局的作战笔记,表面镇静的神态里透出几个紧张。 一位体态袅娜的空军服务小姐走来,告诉他:飞机预计在今夜到达东京羽田机场。 “是圣诞节午夜吗?”李奇微问。 “是的,将军。”小姐微笑着说,“由于我们飞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所以圣诞节提前来到了……” “这么说,在东京圣诞节那天,华盛顿却是圣诞前夜……”李奇微自言自语道,“毫无疑问,我们要提前过圣诞节了……” 对于李奇微来说,圣诞节的到来丝毫引不起他有关欢乐方面的联想,他满脑子都被糟糕的朝鲜战局缠绕着,一丝也不得解脱。 事情来得非常突然,突然得几乎让李奇微难以相信,似乎是一切都早已被人们安排好,而仅仅只瞒着他一个人。那天晚上,他正在朋友珍妮斯家的客厅里呷着威土忌,聊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电话铃便响了起来——铃声并不急促响亮,一切都很平常。珍妮斯懒洋洋地接过电话后,又懒洋洋地告诉他,柯林斯将军要找他接电话。直到他拿起电话听筒,从柯林斯将军向他问好的平静语调里也没发现什么异常。然而,做为陆军参谋长的柯林斯是决不会为什么不值一提的小事而用电话追踪他的。不过,当柯林斯用平静得过份的语调说出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沃克的死讯时,简直让李奇微目瞪口呆,甚至好半天不知该说什么。 柯林斯将军告诉他,沃克是在一次吉普车车祸中遇难身亡的。根据麦克阿瑟将军早就拟定好的名单顺序,应该由他来接替沃克担任第八集团军司令。 “我怎么事先一点不知道此事?”李奇微惊愕之余,问柯林斯。麦克阿瑟将他定为接替沃克的人选,他真的事先一无所知。 “我想您现在知道也不晚,”柯林斯答道,“沃克将军刚刚遇难……” “那么,您是否通知我即刻上任?” “是的,必须立即启程。” 放下电话,李奇微苦笑着摊开双手,悄声告诉珍妮斯: “没有办法,今年的圣诞节,恐怕我要在黑暗的太平洋之夜度过了……” 飞机在太平洋的无边夜暗中穿云破雾。李奇微翻阅着一些笔记,心中不时掠过一阵阵懊恼的阴云。 明天,他就将去向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报到了。他会对自己说些什么?眼下,朝鲜战局已成溃败之势,这自然是由于麦克阿瑟指挥失误而引起的。在向鸭绿江进攻时,麦克阿瑟居然不顾兵家常识,把本来不足的兵力分散开,让第八集团军和第十军团从东西两翼分兵冒进,中间相隔八十多公里的巨大空隙,结果让共军采用渗透包围的战术所击败。遗憾的是麦克阿瑟并不承认自己的失误,他把这次军事行动的失利说成是由于华盛顿给他的军事行动施加了种种限制。他要求华盛顿方面增兵朝鲜,否则将无力挽回朝鲜的败局。而华盛顿方面则考虑欧洲防务,不肯再增援朝鲜。在总司令官和他的军职与文职上司意见相左的当口,沃克突然身亡,由自己去接任第八集团军司令的职位。面对已经溃败的战局,他明白自己接受了一份什么样的苦差事。 凭心而论,李奇微对麦克阿瑟是一直怀有敬佩之情的。他认为麦克阿瑟的能力、勇气和卓越的军事素养以及他的很深的资历在美国陆军中很少有人能比肩。李奇微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就认识了麦克阿瑟。那时候,后者是美国西点军校的校长,而李奇微则是该校一名年轻的体育教官。不料想,几十年战争风云变幻,现在李奇微又与麦克阿瑟共事,又成了后者的麾下。也许正由于他过去与麦克阿瑟相识的关系,在仁川登陆作战之前,白宫曾派身为陆军副参谋长的他随同杜鲁门总统的特别代表哈里曼前往东京,与麦克阿瑟将军商谈。那是七月初的事情。在那次东京之行时,李奇微与哈里曼一样,亲身感受了麦克阿瑟那很强的说服力、自信心、雄辨的口才以及提出一个大胆的军事计划时那种高超的技巧。正是由于这些,哈里曼和李奇微打消了种种顾虑,全力支持了麦克阿瑟制订的仁川登陆计划。记得那次哈里曼还单独对他谈过一些看法。哈里曼说:“应当把政治问题和个人考虑撇在一边,我们的政府应当把麦克阿瑟将军作为一大国宝加以器重,他确实是个国宝。” 自然,仁川登陆是辉煌的。然而接下来由他指挥的向鸭绿江发动的攻势却遭到了惨重的失败。而这种失败和损失本来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减轻的。但是,由于麦克阿瑟将军刚刚取得了一场一比五千赌博的胜利,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对麦克阿瑟作出的判断乃至拿军队冒险的做法提出疑问。甚至直到十二月初,参谋长联席会议对麦克阿瑟仍然让第八集团军和第十军团各自防御而不在横贯半岛的蜂腰部进行防御连接的方案提出疑虑时,仍然不敢直接向麦克阿瑟下令,结果遭到麦克阿瑟的近乎无礼的拒绝。而对此,参谋长联席会议只能在五角大楼里又一次举行没完没了的讨论。记得在十二月三日那个阴郁的星期天,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作战室里,包括国防部长乔治·马歇尔和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参加的几十个人又一次进行长达数小时的冗长的讨论,研究在北朝鲜出现的不详情况,但却无人对麦克阿瑟的种种做法提出反对意见,谁也不愿意向这位远东司令官下达断然的命令,扭转一下正在迅速向灾难发展的糟糕事态。当时,李奇微曾大胆而直率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认为,我们已经把过多的时间消磨在争论上。我们现在不需要争论,而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我们应该对战场上的士兵们负疚。看在上帝的份上,我们应该对士兵的生命负责,停止空谈,付诸行动。李奇微鼓起胆子讲了上面一番话后,从二十个坐在宽大桌子四周以及后面绕墙而坐的另外二十个人那里,他们得到的唯一回答却是沉默。后来,会议散了,没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决定。那时,李奇微凑到空军参谋长范登堡跟前,直率地问他: “为什么参谋长联席会议不向麦克阿瑟下命令,告诉他应该做什么呢?” “那有什么用?他不会服从命令的。我们又能怎样?”范登堡摇着头说。 “谁不服从命令你们可以解除他们职务嘛,怎么不行?”李奇微大声质问。 范登堡却愣住了,大张着嘴,困惑而惊愕地望着李奇微。接着二话不说扭头走开了。 直到现在李奇微坐在飞往东京的夜航机上,他也忘不掉当时范登堡那付惊愕的表情。从范登堡当对吃惊地大张着嘴的那副神态,李奇微看到了麦克阿瑟究竟对参谋长联席会议有多大的影响。 李奇微合拢了笔记本,将头仰在软背靠座上歇了一会儿。 唉,不管麦克阿瑟将军那不肯认错的个性怎么顽固,他内心里其时也不得不懊悔:仁川登陆胜利后,他不应该将阿尔蒙德的第十军团从仁川撤下,而应让第十军团和第八军团一起乘胜追击……李奇微心里思量着。看起来,麦克阿瑟对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沃克一直不信任,甚至怀有成见,而对阿尔蒙德又特别偏爱,这种做法导致朝鲜战场上联合国军队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战场指挥官。麦克阿瑟一直没有把调遣第十军团的权利交给沃克。原先以为麦克阿瑟会提议撤销沃克的职位的,连布莱德雷都有那种感觉了,而现在问题倒自然解决了:沃克死了,自然用不着为是否撤销他的职务而犹豫,问题是,自己可不能成为第二个沃克……李奇微仰靠着座椅,眯合着双眼,暗暗祈祷着:圣诞节到了……情愿仁慈的上帝保佑我,只要能得到战场的自主指挥权,将第十军团与第八集团军合归一处……那么,我将借上帝的力量在朝鲜一显身手啦。要知道,有时候看来是危难的关头,其时也正是难逢的好机会…… 李奇微忽然感到飞机抖动了一下,紧接着有一种悬空坠落的感觉:飞机开始下降了,他拉开飞机舷窗向外眺望,只见黑黝黝的夜空下,已闪现出星群般的城市灯火。 空军服务小姐走来,告诉李奇微: “将军,东京到了……现在是一九五零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午夜……”、 第二天上午九时三十分,在东京“第一大厦”,总司令办公室,麦克阿瑟会见了李奇微。 会见纯粹是工作性质的,整个谈话过程非常平淡。不过,李奇微还是从一开始就感到惊异:麦克阿瑟将军依然是那副坚定而充满信心的样子,似乎一切依然不在话下。其实,有看半个世纪军事生涯的麦克阿瑟,不过是在又一次发挥着他天才的演员素质一一对于这位前来接替刚刚死去的沃克的昔日老部下,麦克阿瑟又能寄予多大希望? 不用说,五零年的十二月,对于麦克阿瑟来说,实在是一段阴暗的日子。他的“圣诞节攻势’莫名其妙地惨败了。当然,他可以寻找各种理由开脱自己的责任:可以说中共军队是不宣而战,动用了大量正规军队对联合国军队突然袭击;可以说是白宫和五角大楼的种种禁令捆住了他的手脚,使他无法获胜。然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他命令发起了向鸭绿江边境的进攻,而这次进攻失败了。找寻一些理由来挽回他的面子似乎容易,然而要在世界舆论面前重塑他不可战胜的军事天才形象却并不简单。麦克阿瑟明白,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彻底击败中国军队。为此,美国当局必须大量增兵朝鲜,否则,靠他现有的兵力是难以支持的。十二月三日,麦克阿瑟在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出的一份电报中指出,“第八集团军的形势变得愈来愈严重”,沃克将被迫一直撤到汉城,第十军也将撤到咸兴地区。除非立即向他提供“最大限度的地面增援部队”,否则“精神上疲惫不堪、肉体上痛遭打击”的联合国军将被迫节节后撤,或被迫退守滩头据点,除了防御外,没有进行任何其他行动的希望。除非我方采取某种积极的紧急行动,否则能预见到的结果只能是:“不断的消耗直至最终覆灭”……难道这就是威名赫赫的昔日的麦克阿瑟吗?五角大楼的官员们从麦克阿瑟的电报中,似乎看到这样一句话,要么听我麦克阿瑟的,跟中共大干一场,甚至不惜动用原子弹;要么就完蛋。为此,白宫和五角大楼的官员们忧心忡仲,他们当然不愿被陷在朝鲜半岛,而置欧洲于不顾。他们始终坚持认为,美国的战略重点应当在欧洲,设若全力以赴投入朝鲜战争,从而对共产党中国打一场全面战争,那就正如布菜德雷所指出的,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然而要命的是,如果不按麦克阿瑟的计划采取对中国扩大战争的办法,那么麦克阿瑟已经指出了前景:“不断的消耗直至最终覆灭”……朝鲜半岛战局果真象麦克阿瑟所说的那样糟糕吗?从别的情报途径,五角大楼已得知中国军队与沃克的部队已脱离了接触,并未表现出立即追击的兴趣棗是中共军队没有兴趣追击呢?还是他们没有继续追击的能力和准备?对于这个问题五角大楼的官员们倒来不及深究,他们只看到了事实:中共军队没有立即紧紧追击第八集团军。虽然有些奇怪,但这毕竟是事实。那么,麦克阿瑟将军为什么又将局势说得那么严重,甚至第八集团军似乎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呢?麦克阿瑟的判断究竟有多少可靠性?如果麦克阿瑟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看起来应该尽快将第八集团军撤到日本,以免遭到毁灭;但是如果第八集团军可以在朝鲜半岛坚持下去而又不致遭到太大的损失呢?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估价朝鲜形势,社鲁门总统和国防部长马歇尔派陆军参谋长柯林斯飞往东京。柯林斯于十二月四日飞抵东京,会见了麦克阿瑟。那次会见同样是在“第一大厦”麦克阿瑟的办公室。麦克阿瑟当然明白柯林斯此行的目的,他极尽能事,按自己的意愿渲染了战场局势的危急。之后在柯林斯将军怔询他的高见的时候,他指出了三个方案供总统选择: 第一个方案是仍然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境内,这意味着美军仍将受许多限制,即不空袭满州境内的中共工业基地,对中国大陆不动用海军实行封锁,不利用台湾国民党的中国军队,不大量增援联合国在朝鲜的军队。麦克阿瑟认为,采取这一方案实质上等于是投降。他确信,如果这样下去,联合国军迟早会被迫撤出朝鲜,这个方案充其量不过是拖延时间而已。 麦克阿瑟赞成实行第二个方案。这就是封锁中国海岸,轰炸中国大陆,并最大限度地在朝鲜使用中国国民党的军队,同时还要把蒋介石的军队“引导”到中国南方去,和中共在大陆作战。 还有第三个方案可采取,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会自愿留在三八线以北,在此基础上双方停战。但这一方案取决于中国方面,目前看起来,中共军队似乎并不只想打到三八线以北为止。 随后,柯林斯飞往朝鲜,会见了沃克和阿尔蒙德。然而,在他回到华盛顿后,向白宫和五角大楼提出的结论却与麦克阿瑟不同。他认为,目前军事形势虽然很严重,但已不十分危急了,第八集团军已撤至汉城仁川一线,脱离了直接危险。柯林斯的报告虽然给了美国决策当局一些安慰,但恐惧感并未很快打消,参谋长联席会议还是发电给麦克阿瑟,承认中共军队如果全力以赴,有能力将第八集团军赶出朝鲜,要求麦克阿瑟注意考虑日本防务的安全,在第八集团军遭遇严重的威胁之前,将其安全撤到日本。麦克阿瑟警觉地认为,是五角大楼这些居心叵测的家伙要将从朝鲜撤退的责任推到他的身上了。毫无疑问,从朝鲜撤退是不光彩的。这些家伙,他们不愿跟共产党在朝鲜和中国大打,而又不想承担撤退的责任。简直岂有此理,麦克阿瑟得知,在英国首相艾德礼访问华盛顿时,杜鲁门已向艾德礼做出如在朝鲜使用原子弹必先征得英国同意的允诺。而且,种种迹象表明,杜鲁门不想在朝鲜干下去了,他跟那些搞绥靖主义的英国人搞到一起了,英国人认为中国有铁托主义倾向,迟早会摆脱苏联的指挥棒,应该承认中共,促进中共与苏联的分裂。杜鲁门虽然不想象英国人设想的那样(即等于向中共举手投降)走得那么远,但显然已经丧失了取胜的意志。他要求英国帮助其策划什么停火计划。所幸的是中共方面拒绝了停火。中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十二月二十二日在无线电广播中宣布:由于联合国对朝鲜的入侵,三八线已经“永远失效了”。想停火吗?那么只有承认中共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将所有联合国军从朝鲜撤走,将美国第七舰队撤离台湾,中共才愿考虑停火。这等于告诉白宫那些人,你们不想打了?那么就举手投降吧!你们不投降吗?那么就对不起了,我们将把你们赶出朝鲜半岛!好嘛,谁还不同意我麦克阿瑟的计划?你不想大干吗?中共却要干到底了!麦克阿瑟一再敦促华盛顿方面采纳他的扩大朝鲜战争的计划,并要求将九月份筹建的四个国民警卫师派往日本,但却遭到了华盛顿的否决。华盛顿当局告诉他,在做出关于朝鲜问题的进一步决定之前,“在远东不再部署新的师了”,因为如将四个国民警卫师派往远东,将给美国的扩军计划造成混乱,破坏和延误欧洲防务计划。这封否决麦克阿瑟请求增兵的电报和沃克的死讯同一天到来棗十二月二十三日,这真让麦克阿瑟澳丧极了。他妈的,又让第八集团军负责日本安全,又要第八集团军支撑朝鲜局面,而第八集团军面对着的是整个中国!杜鲁门到底想干什么?共产党在亚洲、在远东、在朝鲜半岛踏进了双脚,而他却总是喋喋不休地喊着:欧洲,欧洲,还是欧洲! ——在这种情况下,李奇微来走马上任了。尽管马修.季奇微是他举荐的,但他内心深处却并没有对他抱多大希望。整个朝鲜战局希望都那么渺茫,换一个李奇微到来又能怎样?当然,希望不是没有,只不过不被美国决策当局所重视一一希望是什么?是麦克阿瑟的取胜计划。 麦克阿瑟在十二月二十六日这个天空晴朗的上午,以老上级的自信和优越的姿态,微笑着接受了李奇微的敬礼: “怎么样?马特,看来你是在飞机上过的圣诞节?那倒是别有意味!” “是的,将军。”李奇微点头道:“战争不得不让我们牺牲很多东西。” 麦克阿瑟点点头,示意让李奇微坐下。 “说得对,是要牺牲很多东西……”麦克阿瑟赞同道,把后一句话咽回了肚里:“包括生命……”这句话虽然不适宜,因为沃克刚刚死去几天,对新来的继任者最好不要提这些。 麦克阿瑟当然有很多话要对李奇微讲。他不慌不忙地点燃了他的烟斗,潇洒地向室内喷吐着烟雾,开始了他的演讲: “我想您一定明白,我们在朝鲜遇到的是什么?是战争!战争中最宝贵的是什么?当然是胜利!不用说,军事上的胜利可以加强我们在外交上的地位……可令人担心的是,我们在战场上无所事事,而听由一些政客在外交途径上寻求出路,那还要我们这些军人干什么?谁都知道,共产党中国南部的大门敞开着,如果让福摩萨的国民党军队向中国大陆发起进攻,会大大减轻我们在朝鲜的部队的压力……我曾经就此向华盛顿提出过建议,但是他们不予采纳…… “我想你最好立刻去第八集团军。你们的任务是,依托你们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坚守住的最前方的阵地,尽可能靠前地坚持下去。……要守住汉城,必须尽量长久地坚守汉城一一这主要是出诸心理上和政治上的原因;当然,如果汉城最终变成了避难所,那就再无坚守的必要……我应该告诉你,目前美军的补给工作组织得不好,简直是一团糟!部队对朝鲜的严寒预防不够,冻伤很多。妈的,空军更是一群饭桶!他们不能孤立战场,无法阻止敌人源源不断地输送部队的补给品。难道他们把成千吨的炸弹扔到没有人迹的山坡上了吗?……好了,马特,我不用多说,你去了以后先多看一看,可以得出你自己的结论,你应该自己做出判断,不可能事事依靠东京指示。当然,我一定支持你,我对你是完全放心。诺.阿尔蒙德的第十军团由咸兴撤出,将由釜山登陆,之后编入第八集团军,由你统一指挥。要知道,对于沃克,我可从未授予这种权利。” “谢谢总司令对我的信任,”李奇微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他非常礼貌地听完麦克阿瑟的谈论,开口道:“我准备今天下午飞到朝鲜去……还有几个问题请允许我现在向您提出……” “当然,我应该回答你的任何问题一一只要是属于作战方面的……”麦克阿瑟笑道。 “将军,假设发生苏联军队参战这种情况,那么,您会命令第八集团军采取何种行动?” “嗯……我想这不大可能,”麦克阿瑟沉吟道:“如果那样的话,我将命令第八集团军撤回日本,即使这样做要花费几个月时间。” “如果中共军队继续南进,南朝鲜人是否有背叛我们的危险?” “会有这种危险的,马特,不过,现在还谈不上这种危险。” 最后,李奇微问道: “如果我发觉战局于我有利,您是否给予我向敌人发起进攻决定权?” 麦克阿瑟站起身来: “第八集团军是属于你的,马特,你认为怎么好就怎么干吧……不过,我得提醒你,千万不要小看了那些黄皮肤的中国人。他们是很危险的敌人,他们常常避开大路,利用山岭,丘陵渗透,他们习惯插入我纵深发起攻击,习惯于夜间运动和作战。而且,他们的步兵手中的武器动用得比我们充分。尤其是中国的整个军事机器都投入了这场战争而我们呢?连四个国民警卫师都拿不到……” “将军,谢谢您的忠告。” 会见麦克阿瑟的当天下午,李奇徽就从东京羽田机场乘飞机飞到了南朝鲜的大邱。 麦克阿瑟的确将自主指挥权交给了自己,这是他对我的信任棗在飞机上,李奇微思量着,这是一种重大的责住,也是一次宝贵的机会。要知道,这种被军人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有些人一生渴望都得不到。李奇微发现,从现在开始,他所担负的责任一生中哪一次也不能与之相比。二次大战中,李奇微指挥的部队始终都在上级部队的编成内行动。在诺曼底登陆那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绝无仅有的军事行动中,李奇微是乔·柯林斯第七军的一个师长,而第七军又隶属于布菜德雷的第一集团军。在突击部战役中,李奇微指挥一个军,而这个军也仅仅是考特尼霍奇斯将军第一集团军编成内数个军中的一个军。而霍奇斯的第一集团军则先后是蒙哥马利元帅的第二十一集团军群和布莱德雷将军的第十二集团军群编成内的一支部队,在那两次战役中,李奇微虽然拥有在局部范围内机动处置问题的充分权利,但是总是有上级指挥官跟在后面,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来推动和支持他的部队的局部行动,也就是说,如果他陷入困境,总是可以求助于上级,要求给予支援。而现在,在朝鲜战场,李奇微当然也有一位上级一一麦克阿瑟将军。麦克阿瑟作为联合国军总司令,对他的地面部队以及太平洋战区的海、空军部队握有全权。但是李奇微明白,如果自己当真请求增援,麦克阿瑟却再拿不出一兵一卒。美军驻日占领军最后一个团也投入了朝鲜战场;而麦克阿瑟本人则坐镇七百英里之外的东京。这个时候,李奇微才真真切切地明白了上午会谈分手,麦克阿瑟对他说的那句话:“第八集团军是属于你的,马特,你认为怎么好就怎么干吧。”是呀,虽然海军依然控制着朝鲜半岛周围的海域,而空军、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继续掌握着制空权。但是,不管天气是好、是坏,是白天还是夜晚,是胜利还是失败,这些地面部队(美军、联合军和南朝鲜军)的安全还是要靠李奇微自己负责。在朝鲜,派不出预备队进行支援,上级也无法从其他战区抽调兵力。现有的第八集团军和即将编人的第十军便是李奇微的全部家当,再不会有更多的部队了。“……你认为怎么好就怎么干吧。”是的,看来只能如此了。 要用这数量有限的部队抵挡住中共军队南进的攻势,唯一的办法就是尽一切努力提高这支部队的战斗能力,以弥补数量上的不足。针对中共军队惯于夜间运动作战和穿插渗透的战术,应设法加强军中军、师与师之间的横向联络,无论进攻与退役都应协调一致,而且要充分运用探照灯实施战场照明,并就反坦克地雷与防步兵地雷的使用问题拿出妥善的办法…… 在由东京飞往大邱的途中,李奇微从飞机舷窗眺望着对马海峡滚滚的波涛,对自己上任之初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反复思考。 中共军队不是天兵天将,他们也是人,靠得是两条腿和步兵武器作战。他们的坦克和大炮数量少得可怜。他们没有制空权,他们的粮食和弹药供给几乎都靠人力和畜力运送……这必然会影响他们连续作战的能力。恐怕他们在向联合国军发起十一月底的攻势后,面对联合国军的急速退却而没有紧紧追击,从而使第八集团军和第十军脱离了险境,这一点便是证明。由此看,第八集团军不能采取一味退却的战术,而是应代之以进攻。一旦实力允许,就应该使第八集团军转入攻势。当然,这种攻势必须协调一致,不能重复分兵冒进的错误…… 进攻!要记住美国陆军的格言:找到他们!咬住他们!打击他们!消灭他们! 当李奇微下午四时踏上冬季阳光照耀着的大邱停机坪,在十二月的寒风中身体微微颤抖着的时候,他的内心下了这样的决心。 遗憾的是,在当天晚上他第一次在第八集团军后方指挥所用餐时,一条不起眼的小事便给他的胜利前景投下了阴影。倒不是因为晚餐的质量仰或是否对他这位新来的司令官的胃口,而是因为餐桌上铺的台布和盛食物的餐具让他大吃一惊:堂堂的第八集团军后方指挥所司令官的餐桌上,居然铺了条肮脏的床单做为台布,而盛饭的餐具则是十美分一个的最便宜的瓦罐,李奇微立刻想到,在这种世界各地的重要人物经常光临参观的地方,出现了这种床单和瓦罐,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第八集团军在这次作战中完全丧失了荣誉感,在这种将就凑合的现象后面,掩藏着官兵低沉的情绪。 李奇微当即发怒了,喝令勤务兵找人来,将那有碍观瞻的床单换成了合用的台布,把那只廉价瓦罐换成了象样的瓷器。 但是,令李奇微不快的是,在随后几天他对前线部队进行巡视当中,类似的反常现象不断出现。 在他乘坐吉普车去巡视的路上,遇到第一名站岗的美军士兵时,他让司机停了车,随即走下来与那个年轻的士兵谈话。那个士兵望着这位从吉普车上走下来的将军棗他的合身的佩带手榴弹的马甲和头上戴的威风凛凛的毛边帽子,以及在他的翻领上闪烁的三颗星徽,似乎都没能让这位士兵振奋起来。李奇微发觉,这个士兵小伙子的姿态、举止都很正常,无论怎么说都很正常,但是他的精神面貌却有些反常。那种敬礼时特有的麻利劲呢,那种机敏而泼辣的言谈举止呢?那种咧嘴而笑时的自信的表情呢?这一切都哪儿去了?而这些恰恰是他在二次大战时在欧洲战场早已熟悉了的美国士兵们所特的标志。现在,这些曾让巴顿.布莱德雷、艾森豪威尔为之骄做的美国士兵的标志,在朝鲜战场都统统不见了……上帝呀…… 在对前线的巡视当中,李奇微沿途见了许多士兵。交谈当中,几乎所有的士兵都对自己、对指挥官表现出丧失了信心。他们不清楚自己到朝鲜来干什么,总是盼望着能早日乘船回国,甚至他们在发牢骚时也没有情绪高昂的胜利之师所惯用的那种激愤的腔调,而是用一种不满的、犹豫不定的语调。他们总是很冷淡,闷闷不乐地提供着情况;食品供应经常不足,有时不能按时送到而且常常是冷的;想往国内写家信而没有信纸;服装不适合朝鲜的寒冷气候;没有手套双手冻得拉不开枪栓……等等,等等。 而军官们也比士兵强不了多少。李奇微遇到的所有师长、军长,全部对他提出的向中共军队发起反攻的计划大摇其头,认为无论实施何种进攻都会归于失败。总之,无论从士兵还是从军官身上,他看到的都是一支丧失信心的、瞻前顾后的队伍。这样的队伍又怎么能实施他的雄心勃勃的进攻计划?气得李奇微在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上,声嘶力竭地向他的下属大骂了一通: “你们听着,美国步兵的老祖宗要是知道第八集团军现在这副样子,准会气得在坟墓里打滚儿!看看中共军队,他们总是在夜间行军,他们习惯过清苦生活,甚至吃的是生玉米粒儿和煮黄豆棗对你们来说,却简直是他妈的饲料!他们能用牛车、骡马和驴子来运送武药和补给品,甚至用人力肩扛背驮。可是我们呢?我们的军队离了公路就打不了仗,不重视夺占沿途高地,不去熟悉地形利用地形,不愿扔开使部队伤亡惨重的汽车而代之以步行,不敢深入山地、丛林到敌人的驻地去作战……,一句话,你们之所以变得对公路这样依赖就是怕吃苦,总想坐着汽车舒舒服服打仗。他妈的,到最后连人带汽车一块儿完蛋!我要你们记住,你们是步兵!你们应该进山搜寻敌人井将他们控制在阵地上,不要忘了美国陆军老祖宗留下的口号:找到他们!咬住他们!打击他们!消灭他们!……” 骂归骂,李奇微自己心里也明白,眼下看来真不是谈论进攻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共军队要在新年前后发起进攻了。而对这次进攻,第八集团军还要撤退多远,他自己心里真是没有底。 ------------------ 书海网书扫校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