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香港的日资百货由盛转衰,原先日资百货风头最劲的八佰伴,如陷进泥淖的大鳖。连年亏损,缩小营业面积,出售资产,连象征“香港信心”的会展中心总部写字楼和“天比高”也易手他人。1996年八佰伴迁移上海,透露出和田一夫对香港的基业丧失信心,八佰伴集团摇摇欲坠! 运气的好坏不是绝对的迷信。这是一种心理动向。有些人好运期很长,也有些人长时间都困在坏的运程上挣扎。要越过受恶运支配的困境,得凭个人的智慧判断,克服被内心意识的支配,并反而支配内在意识,形成好运趋势,幸运就到你眼前,财富也会跟着而来。 香港日资百货极盛的标志,是1989年西友收购老牌香港永安百货公司4成的股权;而全面衰退,则以1995年部分日资百货结业为起点,到1996年迪生收购香港西武的8成股权,日资的颓势更是不可逆转。 9O年代是香港百货业的艰难岁月。原因有这几方面: 香港在90年代进入经济低增长期,近几年来经济增长(扣除通货膨胀)均在6%以下,市民的消费水平提升缓慢。 香港地价租价始终高企不下,令商家不堪重负。据1996年底迈领物业顾问有限公司的调查报告,在国际前五个以零售业著名的城市中,以香港的商铺租价列全球之冠。香港最有代表性的商业街铜锣湾,商铺租价平均每平方米为8100美元,比排世界第二位的纽约第五街高出一倍。世界闻名的商业街巴黎AvenueDechampsElysees排第4位、东京的银座排第10位、伦敦邦顿街排第11位,上海南京路也榜上有名,排13位。 八佰伴在香港的商铺基本在新市镇,租价较低,但与黄金地段的客流量和营业额,往往是不成比例的。 香港百货业全面衰退的根本原因,是严重饱和。 据1988年的官方数据,香港共有大百货店9973家,其中综合性的大型店有近200家。进入90年代,商铺数目则始终保持及万家以上。百货店分为店员销售和顾客自选两大系列,无论哪一种,都已饱和。无论老城区和新市镇,相对客源来说,商铺都拥挤不堪。 有人这样比喻,店铺密得连针都难插进,但是,仍不断有人往里打钢钎。1995年,香港经济界人士,把零售业宣判为四大“死亡行业”之一,仍不时有同业人士闻之如丧钟的开业锣鼓鸣响。 香港整个零售业不景气始于1994年,一些所谓的盈利企业,大部分盈利不是来自核心业务,而是出售物业等非核心业务的进项。1996年下半年,受纽约股市上扬的影响,香港股市也一派兴旺。从年底起,零售业也出现复苏景象。但根据政府公布的数据,零售业仍在困境中挣扎。1997年首9个月,零售业总销售额货值1766亿港元,比上年增长7.5%,剔除通货膨胀率5.9%,实际增长只有1.6%。若计零售业中的百货业,情况更令人担忧,首9个月比上年同期只增长了0.87%,还不到1%。 是年下半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香港股市持续下挫,总市值损失2—3成。股市萧条,直接影响市民的消费水平。因此,香港百货业要走出困境,还有漫长的路程。 香港的百货业分华资、英资、中资、日资四大阵容。 华资两家最老资格的永安、先施已显老态龙钟,数年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永安情况最令股东担心,永安曾于1989年引进日资,将4成股权售予西友百货,暂得安宁。其后永安难安,1994年营业亏损3400万港元,到1995年增至1.29亿港元。1996年永安将旺角的一家百货店结业。另一家者牌的华资瑞兴百货,1996年2月底的年度亏损较上年增加一倍,为1100万港元。 华资中,成绩骄人的是长实黄埔系的百佳超级市场(原属英资),至1997年6月,店铺数目已达170家。该集团多以中小型店为主,店址多靠居民区,经营状况一直良好。对于香港零售业的现状,其母公司屈臣氏发言人表示出担忧,声称超级市场七八十年代的好日子一去不再重返。 相对英资在其他领域的衰败之势,英资百货难得地在残酷的竞争中,保持稳健的姿态。 英资百货主要是惠康、连卡佛、天祥、马莎等几家。惠康属恰和系牛奶国际,是香港拥有网点最多的超级市场集团,1997年分店数达210家,以中小型店为主,经营范围主要在城区。除惠康外,信和自己还拥有“7—11”便利后系列,分店数近300家。 马莎是英国著名的全球性百货集团,在香港零售业谈风萧瑟之对,马莎仍逆市而上,业务稳步增长。1996年1月26日《东方日报》称:“马莎百货在港分店已增至8家,总楼面达11万英尺。公司发言人曾透露,预计到2000年,分店总数将为现时的两倍,由此可见,马莎在香港百货市场的势头正与日俱增,足可媲美过往日资百货公司的地位。” 连卡佛是香港最老资格的百货公司,1985年随母公司会德丰一道被华资包玉刚集团收购。但连卡佛本身却无变化,并未因为控股权在华资而淡化英资色彩。该集团始终保持了高档、精品、名牌的特色。 香港四大百货资本,数英资状况比较好。绝大部分英资商家仍表示,在香港发展步履维难,能保持现状就是胜利。计划增设分店的马莎百货,亦是小心翼翼,绝不作冒进之举。 中资百货均由内地的国营企业在港经营,是广义上的国货公司,货源来自内地,以其价廉而受到下层香港居民的欢迎。70年代是国货的黄金时代,有中国国货、大华、裕华、中艺、中侨、新中华、新华等几十家,店铺130多间。当时内地物质紧张,连火柴、香烟、肥皂等都要限制供应。国货公司推出“香港付款,内地提货”的举措,方便了回内地探亲的香港同胞和途经香港回国的海外华侨,生意兴隆,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80年代,内地商品日益丰富起来,加上香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国货的地位一落千丈。到1988年,国货在港的分店数剩下50多间,风光不再。90年代的国货公司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一是店铺面积扩大,二是引进洋货。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国货店仍感不支。1996年2月,中联国货位于整湾的一家大型店关闭。1997年是国货公司的灾难年,先后结业的有:中侨国货在旺角和油麻地的2家大型店;中国国货荃湾百货店;中建国货深水措百货店。据1997年10月传出的消息,中都国货已宣布于1998年3月,将元朗的店结业;东江国货公司也宣布1998年3月,将屯门店结业。 中资在超级市场行业,取得一定的成效。较大的有华润集团所属的华润超市连锁店,内地主管部门是国家对外经贸部;另一家是广南连锁店,母公司是广东省政府驻港商业机构粤海集团。 香港的零售业中,中资以经销鲜活食品在市场占有优势,地位举足轻重。 日资百货在全盛时分店数为26间,因都是大型店,加上地理服务等优势,在上万间的香港百货店中,市场占有率竟高达3—4成。 但近年来盈利普遍不理想。 最好的要数吉之岛,它是在推出严格控制成本奏效后,才在94。”95财政年度录得1880万港元纯利,盈利率达3.6%,成为香港日资的异数。 但很多百货同行对吉之岛的营业利润提出质疑,吉之岛是将铺面柜台出租,靠做二房东坐收渔利。 1995年12月24日《香港商报》刊出“日资百货公司在港盛极而衰?”一文,对日资的衰退作了探讨: “日资百货30年来蜂拥进军香港市场,逛日资百货店已经成为香港人日常生活的消闲娱乐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日资百货店近期时有传出结业或收缩营业面积等消息,这意味着是日资百货店的没落,还是反映本地消费力奇差?” 文章引用一位日资商界人士的话说:“日资百货店业务萎缩的表面因素是本地经济放缓,消费力疲弱、租金上涨速度惊人及薪金水平高企,但内在的因素却是日本经济疲不能兴,今日资在全球拓展的业务都呈现萎缩,百货业亦不能例外,日资百货业在香港呈萎缩并非独立事件。” 日资百货衰落的主要事件有: 1995年5月,三越百货关闭九龙尖沙咀的分店,该店面积7800平方米,员工230名。三越尖沙咀分店开张于1988年,但到旧租约届满,业主见盈利不错,便趁机提高3倍租价,三越续约唯有亏损这条路,无奈只有结业,仅剩铜锣湾的一间分店。 最早登陆香港的日资百货大丸铜锣湾店,因盈利持续下落,于1995年将营业面积缩小到1 平方米。 伊势丹百货于1995年12月关闭严重亏损的香港仔分店。紧接着在1996年元月关掉了2500平方米的尖沙咀分店,原因是伊势丹嫌其面积太小,无法展开综合性经营,已造成了2年的赤字。这样,伊势丹算全线撤出香港。 崇光在港拥有自己的物业,不受租价上涨之累。但集团在日本国内大做地产,而地价楼价急挫,集团负债累累。崇光只能是独善其身、好自为之了。 1990年,西武在太古城开设高级百货店,营业额颇为可观,95。”96年度达8亿港元,但一直未能扭亏为盈。由于西武在日本国内地产业务受到重创,决定收缩香港业务。1996年6月,香港华资著名的精品专卖集团迪生,连收购及注资共斥1.8亿迅元,收购了香港西武百货8成股权。香港西武间接拥有深圳西武55%权益,已获盈利。迪生收购香港西武后,仍继续使用“西武”的商标权,以便香港西武在内地开设西武分店——西式是日本及亚洲著名的百货商号。 在香港的日资百货中,事件频发的是昔日风头最劲的八佰伴。 笔者在前文谈到,“沙田突围”是日资来港发展关键性的一役,更是八佰伴首战香港的一役。沙田八佰伴大获成功,于是就有后来的香港共9间分店的设立。 沙山新城市广场是新地(新鸿基地产)的物业,八佰伴租下这幢大型商厦的中心铺位,带旺了新地的整幢商厦的出租业务,也成全了和田一夫的香港梦。1983年协议租赁时,正值香港信心危机地产低潮,租价出奇的低,和田一夫一签就是10年。 1993年,10年租约即将届满,八佰伴与新地重新谈判续约。新成的代表仍是执行董事陈启铭,期间,和田一夫和新地董事局主席郭炳湘还亲自出马。新地坚持要大幅提高租金,于是,到1994年9月10年租期届满前,八佰伴不得不削减一半面积,关闭了一半店面。 直接原因是租金上涨,这同时说明,沙田八佰伴的盈利已相当差劲。如果单论八佰伴在港的所有百货业务,已经没有盈利。 沙田八佰伴关闭一半店面,是八佰伴集团在港由盛转衰的明显标志。 1994年5月,八佰伴将集团总部的写字楼和“万有楼”卖盘。会展中心49—50层,是和田一夫于1990年从惠泰置业手中买下的,价钱2.2亿港元。4年后出售,售价达5.6亿港元,买主为印尼财团高鼎公司。但由于买家事后却挞订近1.69亿港元,八佰伴将其没收,于1995年再次出售,获款3.5亿港元。 在1994年之前,八佰伴将天水围的嘉湖商场售予新北江集团,还出售了蓝田汇景商场的部分楼层。 对于八佰伴几年来频密出售资产,市场议论纷纷,最具代表性的推测是:八佰伴要把发展重心放在中国内地,因为香港可供发展的空间有限,市场严重饱和。而很少有人认为,八佰伴的内部出现严重的问题。 1996年4月,八佰伴要向内地转移的传言得到非常明确的证实。我们还是先看4月25日《香港商报》的社论: 八佰伴集团宣布于6月下旬将总部由香港移至上海,主席和田一夫并将留驻上海坐镇,该项决定在日资以及本港投资者中引起一定震动。八佰伴是颇具影响的跨国企业,和田一夫更被视为眼光独到的成功人士。6年前在香港经济被看淡的情况下,八佰伴将总部由日本迁来香港,短短几年迅速建立了市场地位,旗下5间公司一年多时间相继上市。八佰伴在香港的业务虽然未变,集团总部却破天荒地移去中国,自然引起投资者侧目。 八佰伴总部由港迁沪的原因,和田一夫及集团公关公司均日作出今人信服的解释。和田一夫坦言在可见的将来,香港经济难以我望有大幅增长。他的看法未必是对香港前景抱有悲观情绪,而是就香港的发展空间与中国内地作出的比较。 不可否认,香港去年以来经济放缓,消费瘦弱,对百货零售业形成较大冲击,有的公司被迫裁员或结业,八佰伴的业绩亦不如前并出现亏蚀。在暂时的经济调整面前,经营者需要寻求对策,不过将总部迁移显然不仅仅缘于这种短期因素,而是集团发展战略作出的转移。 如果说八佰伴于1994年在上海设立首间超市是进军中国市场论证的开始,那么,现在,八佰伴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已经完成了全部论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论证完成时间是在中国制定并通过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之后。 中国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展示了既广阔又纵深的投资发展环境。随着经济高速持续增长,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潜力相当大。目前中国个人储蓄存款余额已达3.32万亿,居民的购买力与日俱增,消费档次越来越高,作为生产、配销、零售一条龙的八佰伴以中国市场为发展重点,自然是明智的选择。上海是中国购买力最旺盛的大城市之一,又是发展中的金融中心,以上海为基地辐射全国,也是顺理成章的安排。 有分析家指出八佰伴此举隐喻对上海金融中心的“看重”和对香港这个金融中心的“看淡”,事实恐不尽然。香港与上海各具优势,在可见的将来,上海不会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投资者的重心是否需要“北移”,端视经营业务的性质而定。当然,如果香港有一天偏离了经济中心,而成为政治斗争的中心,投资者纷纷离去则是肯定的。 《香港商报》对八佰伴将总部迁往上海作出了一种美好的解释,称赞和田一夫此举十分的明智。这种观点在香港颇有市场、笔者臆测和田一夫若知晓一定非常满意,因为他正是把八佰伴在中国内地的业务,看成一片光明。 香港的部分传媒对八佰伴在内地业务的前景不持乐观。八佰伴宣布将总部迁往上海之后,7月号的《资本家》杂志发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文,把八佰伴将发展重点转向内地形容成“进入虎穴”,因为在广阔的中国内地,不仅有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国营百货,还有纷至沓来的外资过江猛龙。在猛虎成群的内地百货市场,八佰伴可能捉住“虎子”,也可能被“虎”吃掉。 该文章指出:“日本经济何时复苏?短期内不能寄予厚望。香港人的消费意欲何时回升?也是一个未知之数。中国大陆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所以八佰伴也打这张王牌……。” “为何在这个时候作出部署呢?据香港的分析家指出,除了香港零售业市场日渐饱和外,也与八佰伴国际负责中国业务的副总经理田岛正一在今年3月初逝世有关。当然更直接的是,在观望一段时间后,日资同业也相继进军中国大陆市场,为竞争形势添了不少变数。在这个情况下,和田一夫被逼‘御驾’亲征了。” 文章认为八佰伴脱离中国实际而作出宏大的计划:“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八佰伴要在明年(指1998年)底前建立1000个零售网点的宏愿难以落实,上海分店的前景短期内也难望看好。但和田一夫却依然再押一宝,于4月下旬宣布把八佰伴国际集团的总部由香港迁往上海,而他本人也留驻上海,亲自观察及策划他庞大而冒险性极高的生意。” 这之后,八佰伴频频作出出售资产和调整架构的举动,不利八佰伴的传言也渐渐多了起来。 1996年8月,八佰伴集团推出一项私有化计划。 持有上市公司八佰伴香港42%股份的大股东八佰伴国际,提出将八佰伴香港私有化的建议,建议内容:一、以每100O股八佰伴香港换取451股八佰伴国际之股票;二、以每股O.381港元的价格现金收购八佰伴香港。 八佰伴香港全资拥有港澳10间百货店业务和9成的妙丽连锁店。按照现金收购价的市值为1.3亿港元,其主要资产是店铺装修,八佰伴平均每间超市装修费就得花0.5亿港元。但实际上,附在物业上的装修套现不值分文。最重要的是八佰伴香港的欠帐和负债已达4.7亿港元! 若八佰伴中小股东们售股套现或换取八佰伴国际股,实在是能受益。而作为八佰伴集团,进行私有化并无经济上的好处,只是将子公司的债务让母公司全盘承担。不过,八佰伴香港私有化后,可不再受街头小股东们的制约。也许便于总部把精力财力转向上海吧。 由于当时外界不明确八佰伴香港的实际负债及欠帐(指短期应付给供应商和物业主的流动债务),中小股东对是否接受收购建议,意见不一。其中邓普顿基金当时持有八佰伴香港16%的股份,邓普顿反对私有化建议,认为对小股东不公平。 9月,八佰伴国际调整收购条件,每1000股八佰伴香港可换取505股八佰伴国际,而现金收购价维持不变。由于邓普顿再次反对,私有化计划未获通过,搁置了下来。 1990年,和田一夫从汇丰银行大班浦伟士手中接下香港第一豪宅“天比高”时价钱仅8000万港元,和田一夫也由此名声大噪,在“天比高”广结香港富豪,开始了“天比高”式的扩张。1993年,和田一夫在“天比高”为女儿出阁举行了日本式的豪华婚宴,并将豪宅转让给女婿河合宏昌。 1996年11月,和田一夫将“天比高”豪宅出售,由明珠兴业集团主人黄坤以3.75亿港元买下,成为轰动香港及海外的新闻,明珠兴业也名声鹊起。 和田一夫卖掉“荣辱与共”的豪宅,可见这团的财政状况到了何等艰难的地步!市场人士甚为震惊的却是“他的捉拿地产行情的卓越眼水(眼力)”,说他在当年地产低潮时买进,现在高价出手。 不过黄坤在地产的捉拿功夫,比和田一夫更高一筹。1997年3月,黄坤在重建“天比高”建筑图则尚未批出时,已透露他即将在现有“天比高”建筑的基础上,把它改成5幢洋楼,每幢以1.8亿左右的价钱出售,5幢共可收益约9亿港元! 黄坤表示,他已收到5位买家订金共5000万港元,第一年准备收3成楼价的订金。因为图则还没有批下,不宜多收订金。如进展顺利,改建工程可望在1998年底完成。物业顾问行的人士称,“天比高”有全港最靓的360度全景,即使现在无人交订金,日后也不愁卖不出,仍可卖高价。 进入1997年,八佰伴更是频密地出售资产。 新年元月,八佰伴国际将26.67%八佰伴饮食股权售予陈伟彰家族等,陈伟彰是八佰伴饮食的创始人,现任八佰伴饮食董事总经理。八佰伴套现1.6亿港元,以解燃眉之急。 同月,和田家族将所持的9.2%八佰伴食品出售,套现1600万港元。 元月,最大一项变卖资产行动,是出售澳门新口岸购物中心商场物业。该物业产权属八佰伴国际,租予八佰伴香港做百货商场。期限至1992年12月9日起计,为期10年。今次,八佰伴国际向日本八佰伴出售商场5成权益,套现4.52亿港元,盈利2.56亿港元。撇开买主身分不谈,就论盈利额度,再次证明和田一夫地产眼水不坏。如不是先前买下作长期打算的物业,和田一夫如今急等钱解救,那真不知该变卖什么才好? 据1月3日的《澳门日报》解释出售物业的原因:“目的是降低负债及提供额外营运资金。一般估计八佰伴此举是因为近年大规模拓展中国内地市场,加上系内公司业绩普遍倒退,资金需求殷切。预料澳门的业权的出售,对八佰伴目前的经营运作不会构成影响。” 1997年3月,八佰伴集团上市公司旗舰八佰伴国际再次减磅,将31%的八佰伴食品售予四洲集团,套现0.55亿港元。八佰伴国际持有的八佰伴食品的股权降到28%,痛失半壁江山,四洲获得控制性股权。因“八佰伴”名气仍如雷贯耳,八佰伴食品与八佰伴饮食,都保留原名不变,仍属八佰伴系。 3月,八佰伴国际出售蓝田汇景商场5楼予满年集团,套现约6亿港元。至此,八佰伴国际在香港已没有一项商场物业,光一年商场租金支出就达4.6亿港元,相当于总营业额的11%,令集团背上沉重负担。和田一夫杀鸡取卵,可见资金是何等的窘迫! 这6亿港元的分期进项,只能是杯水车薪。才十几天后的4月,和田一夫不得不对上市公司旗舰八佰伴国际大割其肉,将19.87%的八佰伴国际股权售予太平协和集团,套现1.34亿港元。而和田家族所持的股权也是19.87%,仅比太平协和多出1股(应是一手)。在香港,股大权大,和田家族稍有动摇,八佰伴江山就要彻底易帜他人! 1997年9月,八佰伴国际再次将18%八佰伴饮食的股权售予陈伟彰家族,套现1.1亿港元。至此,陈伟彰家族今年新增的股权就接近45%,而原来的首席大股东八佰伴国际持有的股份才7.3%。 八佰伴急不可待拍卖资产,加上不利的市场传言,当然卖不出好价钱,贱卖减磅,剜肉补疮,八佰伴集团已经成为一具残躯。 事到如今,八佰伴如此频密出售资产,是为向中国内地转移已经说不过去。不断有各方人士指出八佰伴的深重危机。如果不是八佰伴集团的全线崩溃,人们还没有这么快触及更深层的问题。 1997年9月18日,平地一声惊雷,日本八佰伴宣告破产!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