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图灵奖得主为何想来微软?


  巴特 生年:1943年/现任职务:微软首席技术官/跳槽感言;当我跳槽去另一家公司时,我考虑问题的逻辑不是问自己为什么去这家公司,而是问自己为什么不去这家公司。作为一名工程师最重要的一点是这家公司能否提供一些很有兴趣的问题来供他们进行研究;是否能提供很好的环境使他们的研究能得以顺利地进行;研究出来的成果能否得到很快的应用,而不是被浪费掉。

                第一印象

  IT业叱咤风云的巨头该采访的我都采访到了,但偏偏比尔·盖茨我却没有采访过,这实在是一种遗憾。但这不能说我与比尔·盖茨没有缘,只能说我们有缘无份。上帝曾给了我两次机会见比尔·盖茨。第一次是在1997年的12月比尔·盖茨来北京的那一次,那时我正在家中养病,也是我正准备调往《计算机世界》报之时,虽然我接到公关公司的有关邀请,但我没去。第二次是1999年3月,比尔·盖茨来深圳鼓吹“维纳斯”计划时,康柏当时的首席执行官菲弗尔先生也来到了北京,我想比尔·盖茨已被人们宣传得很多了,但菲弗尔在这个行业里一直是位很神秘的人物,权衡的结果,我又与盖茨失之交臂。
  但这不能说我对比尔·盖茨没有兴趣,虽然现在骂比尔·盖茨的人很多,但这些噪音依然抹不去他的奕奕光彩,尤其那么多拥有龙卧虎跳之才的人都归其旋下,更使我钦佩不已。幸运的是,计算机领域里最高奖——图又奖的获得者巴特来到了北京,这使我有机会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比尔·盖茨管理顶尖人才的的精彩之处。
  巴特的智商极高,被业内人广为称道,在其圈内,常有人用巴特作为智商的参数,来形容某人的智商高低。
  今年已56岁的巴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他是一位地地道道做研究的人,是一位大才之人,也是一位用词很谨慎之人。我问巴特:“您见盖茨的第一次印象是什么?”巴特说:“很年轻,”而后又补充说,“大多数人对盖茨的印象是绝顶聪明,也非常果断。”
  我又问巴特:“都说您的智商非常高,那么您与盖茨相比,你的智商高还是盖茨的智商高?”巴特闪着灵气十足的蓝灰色眼睛机智地说:“盖茨的智商也很高。”
  我说:“像您这样的年龄为何愿意在比您小得多的人手下工作?!”(巴特加盟微软时已52岁,而盖茨比巴特小很多——作者注)。巴特回道:“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差别,因为我不是和年龄在一起工作,而是和人一起工作。”
  我问:“盖茨曾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让一位老者领导高科技企业是不可思议之事,您怎样理解这句话?”巴特说:“在微软像我这样年纪的人有15至20个人。微软有一个特点,当想要进入一个新领域时,将会在这个领域里找最好的高级研究人员,而并不在乎他们的年龄。在我和盖茨见第一面时,盖茨也并没有问到我的年龄。”
  想想很多国内企业在招人才时,往往把年龄、性别、婚否、甚至是否有小孩等与工作内容无关的东西“卡”得很紧,但对人才的“才”字却不能深度挖掘,因此招上来的人往往并不得力。学学盖茨招人的思维方式,你就会多招来些人才、多挡掉些庸才。

  采访时间:1999年5月

            图灵奖得主为何想来微软?

  1999年10月,微软从剑桥研究中心挖过来一位编程方面的大师、图灵奖的获得者托尼·浩(Tony Hoare)①,这引起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图灵奖②在计算机业界代表着最高的荣誉,然而在Tony Hoars之前,微软已有两位图灵奖的获得者先后归在比尔·盖茨的旄下。一位是巴特·兰布孙(Butler Lampson),一位是詹姆士·贵(James Gray)。
  ①Tony Hoare又叫C.Anthony R.Hoars因对程序设计语言理论、互动式系统及APL的贡献于1980年被授予图灵奖。
  ②图灵奖最早设立于1966年,是美国计算机协会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所授予的最高奖项,被喻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它是以英国数学天才Alan Turing先生的名字命名的,Alan Turing先生对早期计算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图灵奖主要授予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而这些贡献必须对计算机业有长远而重要的影响。迄今为上已有34位在计算机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获此殊荣。
  巴特·兰布孙博士现在是微软公司的首席技术宫,他拥有25项专利,并因在图形用户界面的重大贡献曾于1984年和1992年分别被授予美国计算机协会软件系统奖和美国计算机协会图灵奖。最有趣的是这位大师当初来微软时是他自己要求来的,并没有人介绍,他是怎样被微软吸引过来的呢?

              一次Party的吸引

  巴特52岁时跳槽来到微软。巴特说,在来微软之前,他曾参加过微软的一次Party(聚会),这次Party使他对微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是一次长达5个小时,有着各种各样娱乐活动的盛会。每半个小时,每个人就会收到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我们要制造最伟大的产品、我们要雇用最好的人才、我们要有最长远的眼光。”
  “这一点对我们研究人员最重要,微软在雇人方面是做得最好的,在这方面别的公司比不上微软。在世界上惟一能在这方面比上微软的,只有一些著名大学的计算机系。外面的人总以为微软是6个月的眼光,其实不是,微软的领导层看到某一个研究方向非常重要时,他们会承担义务,并派出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去做这件事,这对我们研究人员非常重要。我的研究工作一般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研究成功,微软的这种风格正好很适合我。”
  参加完这次Party后不久的一天,一位朋友来拜访巴特,说他想要去微软工作,问巴特的意见,没想到巴特回答说,你没有什么理由不应该去,而我也不该再留在DEC(现已被康柏公司收购)了。
  巴特说这话时非常认真,虽然他当时已在DEC工作了11年,并为DEC的科技做出过重大贡献,在DEC有着很高的威望,但微软那次Party所传出来的理念却很让他动心。此外,他认为DEC在本质上是一家硬件公司,虽然也有大部分的软件工作,但只卖硬件,不卖软件,“软件不是DEC的核心业务,而微软却是一家纯粹的软件公司,它的核心业务是软件。”
  此后不久,巴特抓起电话,打给他在微软的一位朋友,“我和这位朋友曾一起工作过15年,他1980年加入微软,并主抓微软的应用软件,他的部门所创造出来的产值是微软整个产值的一半。”
  盖茨听说巴特的情况后,非常感兴趣,亲自出马“面试”巴特,盖茨见到巴特后,却只与巴特就今后几年的技术发展展开了讨论,“我们这一聊就花掉一两个小时”。这次会见,盖茨给巴特留下了很大的好感,而盖茨对巴特也是“一见钟情”,“面试”之后不久,巴特便被告知微软欢迎他加盟进来。

               盖茨经常E-mail

  巴特进微软后,在微软得到了相当宽松的环境,除了盖茨有时向他请教一些问题外,几乎没有别人来打扰他,“微软也不给我派什么任务,也不规定研究的期限,我可以一门心思地钻研一些我感兴趣的问题。有时,盖茨来问我一些很难解答的问题,比如大型存储量的服务器的整体架构应该是怎样的?像这一类的问题我一般都不能马上回答,而要在一两个月之后才能给他答复,因为我要整理一下材料和思路。”
  由于巴特不在微软总部办公,而是在位于波士顿的微软研究院,因此,巴特与盖茨之间的这种交流完全是通过电子邮件来完成,“盖茨给我发来的电子邮件一年大概在10个到100个之间。”
  “我很少见到盖茨,与盖茨之间一年也就能见上三四次,但每次见面并不是一对一的交流,而是与大家在一起开上半天或一天的会。”
  巴特来到微软时被任命为首席技术官,四年过去了,他依然是首席技术官,然而他的手下没有任何一个兵,他也不管理任何一个人,“我只管理我自己”。巴特对于这种状态非常满意,他认为如果真是一位非常好的技术人员其实并不需要要参与任何管理,“一个最好的技术人员变成最好的管理人员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损失了他的技术特长,而且技术人员做管理有时也不一定能变成一位最好的管理人员。”但巴特又强调说:“有一点非常重要,在微软不仅好的管理人才能获得成功;如果一位好的技术人员不愿参加管理,也同样能在微软获得成功。”
  巴特说,在其他公司,工程师们总会被经常告诫说,工程师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做好本职工作的以外工作;不仅要明白自己的技术,还要明白销售、市场、制造、金融甚至是房地产等技术以外的事情。“而在微软,情况则完全相反,工程师只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你的项目如果获得成功,你就可以得到成功,因为微软其他的工作也都管理得很好,微软在各个部门都有很好的管理人员,你不会因为销售员不知道怎么去销售而受到损失。”
  “微软是一个非常有趣、非常有刺激的工作场所,这就是为什么微软会有上千个百万富翁每天还要去上班的原因。盖茨有一个很好的特长,即他有一个非常好的判断力,他会很快知道什么是很重要的事情,什么是不重要的事情。盖茨对研究人员的管理方法也很独特,他常常让这些人去研究一些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微软研究院,微软从不规定研究人员的研究期限,但对开发部门却规定了期限,因此微软大部分的技术人员在开发产品时有期限要求,“真正的研究是无法限定期限的,因为都是一些个未知的东西,但开发必须有期限,这是研究与开发的最根本的区别。但是我如果花了两年时间还没有研究出结果的话,我就会认为这个题目可能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我往往会放弃它。”
  在微软四年中,巴特一共研究出六项重大成果,“其中有一项在外界的名声很大,即我与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教授合伙开发的安全信息的加密算法。当你给你的朋友发电子邮件时,如果你想只有你们两个人知道邮件内容的话,你用一个加密钥匙就能达到目的,但是你必须首先要与对方先建立起一个协议。”
  如今,巴特正在研究如何阻止非法在网上下载音乐、软件和电影等技术,另外电子书本也是他目前正在从事的一大课题。
  在微软之前,巴特曾在三家企业和一所大学里工作过,在微软工作四年后,他颇有感触地说:“在微软从事研究工作,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愁研究资金,而在学校我还要花上很多时间去找研究资金;但在微软做研究也有一个不利因素,就是手下没有学生做助手,但这对我来说却不成问题,因为我现在还同时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客座教授,我的学生来源问题从那里可以得到解决。”

  理念共享

                盖茨的力量

  没有一个企业家会像比尔·盖茨那样会受到如此多的谩骂和谴责,然而无论是人们骂也好、恨也好、甩唾液也好,主要原因在于盖茨的力量过大,大得有些不可一世地霸道。比如只要微软的“软”手伸到哪里,哪里就要为之腾出一片“山河”。盖茨前不久带领微软逼“死”网景,顺利挤进Internet的浏览器市场。而这只是其牛刀小试而已,前几年盖茨想进入电子表格市场,用他的Excel把莲花的Loths1-2-3从第一位的宝座上赶下来,并把另一个势力强大的竟争对手——波兰的Quattro也打得落花流水;而微软Windows视窗的统治地位更不用人们多说,因为它已经坐“死”了PC操作系统老大的座位。
  虽然盖茨本人有很多的过人之处,然而让盖茨显示出更大力量的原因在于他会吸收很多天才身上的力量,这也恰恰是他极聪明之处。就连盖茨自己也常常感慨:“和一帮天才们在一起工作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情啊!”
  然而,盖茨又是如何管理那些天才的?其实与其说盖茨对这些天才们进行“管理”,不如说盖茨只对这些天才们做一些“讨好”工作。巴特告诉我说,数据库和事务处理方面的天才詹姆士·贵(James Gray)早在巴特半年之前就加入了微软,当时詹姆士·贵还没有拿到图灵奖,盖茨安排他到位于波士顿的微软研究院工作,但詹姆士·贵不愿意离开硅谷,盖茨索性在硅谷盖起了一个很别致的小楼,专门在硅谷成立了一个小型的微软研究中心。“这完全是因为詹姆士·贵而设立的”(巴特语),詹姆士·贵后来在数据传输、大型数据库方面为微软做出了很大贡献,并发明了一种可以处理卫星图像的服务器系统。到1998年,詹姆士·贵因在数据库和事务处理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图灵奖。
  盖茨给他的天才们开出来的薪水虽不算高得不得了,但给出的股票却很可观,巴特说:“我到微软后工资反而比原来下降了,但微软给我的股票却很可观,我在微软四年中,微软的股票上涨了9倍,这样算来,我的收入在整体上比原来高出了很多。”
  盖茨与身边的天才们的关系其实极为简单,盖茨的一个聪明之处在于,该管的一定管到位,不该管的绝不乱插手。“盖茨对研究人员的管理方法很独特,他常常让这些人去研究一些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盖茨对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管理方式。”(巴特语)
  如对那些功高盖世的天才们而言,他从来就不去管,也不让微软的其他人去管,盖茨只是动用微软的庞大力量去关照他们和他们的成果,而盖茨本人当遇到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才会来向这些天才们讨教,巴特在微软呆了四年感觉依然甚好,这不能不说是盖茨在管理上的成功。
  巴特本人对跳槽有一套独到的见解,他说他是主动来微软的,并不是通过别人介绍过来的,他说:“被人介绍不是一件好事情,当我们跳槽去另一家公司时,我考虑问题的逻辑不是问自己为什么去这家公司,而是问自己为什么不去这家公司。作为一名工程师最重要的一点是这家公司能否提供一些很有兴趣的问题来供他们进行研究;是否能提供很好的环境使他们的研究能得以顺利地进行;研究出来的成果能否得到很快的应用,而不是被浪费掉。如果这几声、做不到的话,很多工程师就会离开这家公司,而跑到另外一家公司,或是自己创办公司。”
  一家公司是否真正地兴旺,真正地有实力,其实只要看一看该公司有多少真正的人才就可以得到答案。微软真正厉害的不在于它今天视窗的垄断地位,也不在于它在资金上的雄厚,而在于它聚集了一大批各种各样的高手,并让这些高手充分发挥出各自的能量。
  在微软之前,巴特曾在全球第二大计算机厂商的DEC和全球最大的复印机厂商施乐公司分别工作过。他在DEC时,为DEC在Alpha整体架构、高速网络、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等方面做出过卓越贡献;在施乐公司时,他曾参与了多项重大的发明和设计工作,如SDS940分时系统、Afto个人分布式计算系统、施乐9700激光打印机、图形用户界面、商业鼠标、第一台个人计算机等方面都做出过巨大贡献。
  巴特的离去对那两家公司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有意思的是,巴特走后,这两家公司一个被收购、一个正在走向衰微。可谓:顺人才者昌、逆人才者亡。
  盖茨在其周围能集纳一大批人才,这本身就说明了盖茨的能量,除了三位图灵奖得主外,微软还有一大批各种各样的人才,如中国微软研究院的李开复先生原来是SGI的副总裁,也来到了微软,而李开复来到微软后又招纳了一大批教授和博士,为未来的前沿研究做贡献。如果有一位企业家想和盖茨较量,最好先拿镜子照一照,看看自己身边有多少位高质量的人才。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