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1961年秋末冬初 地点原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大演播厅。 我当时19岁,刚参加工作一年。在《电视台的客人》这个采访节目中,与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华罗庚一起交谈。对于我来说,刚出中学校门,就能和我的同辈人“闻名丧胆”,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大师坐在一块,这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我当然连称华罗庚为老师都不配,因为人家的学生起码也差不多是个副教授。我在中学时,数学成绩并不好,所以,我与他坐在一起,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离播出还有二十多分钟,我已和华老坐在一起促膝交谈了。那是原来最大的演播室,我们所坐的位置是一进演播厅北门,靠北侧的景区,一张茶几,两个沙发,基本是坐北向南,两台座式摄像机对着我们,一个大炮筒似的话筒悬在我们头上,我那时听说有个“运筹学”的名词,但到底是怎么回来,我真是一点都不明白,只知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句成话,于是,我恭敬地请教华罗庚先生。 华老,头发已然花白,戴着一副眼镜,穿一身灰色中山装,和蔼可亲、他开始对我这样一个无名小辈谈深奥的道理了。我想,也可能他谈的内容我一句都听不懂,如果再加上一连串的外文概念,那我就算听过一回天书,日后也好向我的同学们吹吹牛,听不懂也是一种资本。华老说:“我给你打个比方,一辆装满货物的卡车,从东单出发,向西进发,到了西单,把货物卸下来。这辆卡车空着车厢往回开,到了东单装上货又往西单送货。这样从东单到西单它是拉货了。”对此,我没有什么不明白的,我还插了一句话,说那是有用功。华老问我,“空车从西单往东单开的这段路程,不是有点可惜吗?假如我们事先安排好工作,让这辆卡车从西单回来也装运物资,或者干点有用的事,这就充分运用了来回两段路程,而且并没有耽误原来的运输计划,这就叫运筹学。”我从来没有听过数学老师这么讲故事似的教我数学概念,我听了一遍,记了一生。 我那时是个极不称职的播音员,非正式谈话,我全部记下了,可是在正式采访中,华老谈了什么,我当时几乎没听见。因为我手中拿了一页编辑写好的采访提纲,趁我的采访对象讲话时,我反复背诵下一个提问的内容,因为那时要求播音员要准确无误地照着写好的问题发问。我问的问题很短,但是我比主讲人还紧张。有时抬头似乎与对方交流,装成在听人家讲话的样子,其实,心里还在默念着台词,同时也随时提心吊胆地怕人家已经讲完了这段话,我还没来得及准备提问,出现冷场。因为那时侯,中国过没有录像机,任何一种节目都是直播,我在直播中,往往比我的“客人”还紧张。幸喜我在这次采访之前,听明白了一个道理,遗憾的是,华老长篇的讲话,我一个字也没记住。 演播完毕,华老站了起来,亲切地拉了一下我的手说:“我必须立刻离开,周总理在大会堂等我。”我送走了他。当时,没想什么,就准备下面要开始的节目去了。 华老给我举的这个例子,我想忘也不可能了,我之所以牢记终生,是因为这个例子在我脑中已幻化出各式各样东西南北奔跑的空载、满载的卡车;我老在想,如何不使自己一生中的部分时光单纯空载,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浪费了可能完成其他事情的时间,错过在完成既定任务过程中可能顺便完成的其他工作,学会一心二用,一心多用。当然,决不是“一心以为鸿鹄将至”,而错过了专心致志学习和工作的机会。 我不知道,我这一生已按照华老教我的运筹学方法获得了多少好处,我会在运动时背着台词;会在背台词时练练身体;会在和任何采访对象谈既定的节目内容时,顺便从他们那里请教我正在一直思考的一些问题;会在开会时,抽空出去工作,在工作间隙中安排一个三分钟的电话采访,会在这三分钟采访中,再筹划一次将来的合作,然后再恰如其分,适时地在会议结束前回到座位上,犹如有的人出去方便一下似的。我也学会了再有多么重的工作压在身上,都不慌不忙,一件一件穿插完成,明白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个道理。我觉得,凡事都不能只在这一个阶段,这一个时间,产生排他性的思维定式,每小时、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都不能一事在手,其他的事情全不理会。 现在,我再采访什么人,再直播什么节目,我都可以在完成台词的间隙中,考虑下一下节目的实施方案。除了运筹学之外,我也有一个原则,这就是该专心致志的,决不可心有旁鹜。这就是俄国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一节最基本的功夫,使意力集中。因此,我也在纷繁复杂的过程中,学会了老僧人定般的凝重。在走上镜头前的一瞬,一心一意只想着第一句该说什么,决不再想第二句。因为第一、第二句话一块想,再考虑第五句话还有一个地方不熟,那这第一句话就可能出错。正如华老讲的运筹学的道理,来回都装货是运筹学,可是不能为了回程装货的。安排、根本疏忽了把第一次出发时要装的货给忘了,或装少了。运筹学的前提是保证完成各个环节的任务,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就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门心思做好一件事。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用到晚年越会珍惜时光,越会为自己在年轻时大把大把挥洒了时间而悔恨不已。但是一生之中,追求的目标太多,也会一事无成。多办成事固然好,但不能太多嚼不烂。运筹学并不对一事无成者负责,只是教给我们更多更好地量化管理,和给指挥者下决心一个依据。我们不是指挥员,一生都在受别人指挥。但我们的头脑可以支配与指挥我们自己。一生的光阴,一生的学习,一生的劳作,一辈子的生活,功名利禄,妻儿老小,哪一样能放下呢? 运筹学的朴素原理早在我们民间谚语中体现,如“磨刀不误砍柴功”、“搂草打兔子”、“顺手牵羊”等。这第三句不应该理解为专为小偷准备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古代军事家早已在实践了。 后来,我又请教了数学老师,得知,运筹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兵营的食堂门前,放着两盆水,一盆是混有洗涤剂的水。专供刷碗用,另一盆是清水。则专为刷完碗后涮碗用。每天战士为了洗碗要排大队,这在战时是很不利的现象。为此,军营请来了专家。这位专家经过观察估测,提出,放三个刷碗盆,一个涮碗盆不变,从增置刷碗盆开始,排队现象消失。从此,产生了运筹学,这么个小道理,还要请专家估算。这说明,生活中的许多道理,凡人有时的确解决不了。如果解决不当,会造成浪费,也许我会出个主意,增加到各10个盆,那就用不了,就是浪费。 任何实用的科学原理,本身就溶在生活之中,不学运筹学的村野山夫,如我之辈,也不是不能找出点巧劲来,“省时省力多出功”。然而,学了科学道理,并以个道理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安排行动,就会更好,会事半功倍。 我这一生有幸接触了那么多的人。不论是直接与间接给我指点迷津,使我受到教诲,鼓舞斗志,唤起信心,抚平气愤,勾起情趣,燃起希望,引发向往,心满意足,知足常乐,奋起直追,不甘平庸,彬彬有礼,有理有节……使我受益无穷。我感谢CCTV给我这样好的机会,感谢在电视屏幕内外这一生存空间所能结识、见识、结交、接触的形形色色的人。 其中,华老是我一字之师,一句话之师,一个道理之师。华老已离开了我们,但我永远都不会忘掉从他身上受益终生的恩德。华老可能并不会知道,当年那个19岁的男孩子,会把他的一席话,用来指导一生。 写于1995年10月香港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