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杭问

  大约一年多以前,中央美术学院的尹吉男教授打电话来,问我是否愿意见一位专门写传统手工艺人的日本作家,我自然十分有兴趣,见面时握着盐野米松粗短拙实的手,发觉头发刚硬直立并且有些花白的他,颇似我童年小镇里的木匠,心里顿生亲近。

  那次见面我第一次接触到盐野米松的《留住手艺》,粗翻之下,觉得耳目一新。

  在80年代的民艺热过去以后,学院里的许多艺术家对民间艺人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感慨他们在造型方面的自由的不可企及,另一方面却又觉得他们毕竟粗鄙而缺乏深刻的内涵,但是习惯上认为劳动者的这种创造是必然伟大和不容否定的,因此,学院的主流的艺术家开始暧昧起来,往日传媒堆砌的无数溢美之词,掩盖了民艺研究苍白的事实。

  我在看惯许多千篇一律、浮于表面的盛赞某个地区或某位老大娘的民艺作品的文章后,读到盐野米松以访谈为主,原汁原味记录日本老手艺人的文字,意识到这也许正是中国的传统手艺研究所缺乏和亟需要扎实去做的东西。民艺历来与官僚阶级、文人阶层以及宗教题材的艺术不一样,它长期以来处在正史所不屑的境地,于是浩如烟海的典籍和与之有关的文字的稀少,形成极其强烈的反差;民艺的手工形态又是传统自然经济,农耕社会的产物,近一百年来它正飞速走向死亡,但是,在一个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最真实记录、保存绝大多数人的艺术生活以及思想观念的民艺,仍然具有极大的尚未完全发现的价值,可惜我们很长时间误入歧途。

  作为作家的盐野米松选择了一个记录者的角色,无论是历史沿革的追溯,还是某一技艺的技术传承,他所记录的都是“这一个”的“现场”,他自述从小生活在有各种手艺人的街道上,透过自家的窗户,或是坐在临街的堂屋,可以看见他们那一双灵巧的做工的手。这种经历决定他的立场和观点的平民性,而不是一种高屋建瓴似的研究,或是那种贵族式的文明对野蛮的再发现;但是记录的客观性,又使他的文字颇富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田野”色彩,他似乎珍藏了一段活的电影拷贝,为后世说明我们曾经这样和那样。

  作为近邻和东亚文化中有影响的国家,日本的传统手艺另有特殊性。战后日本的工业振兴中,民艺曾经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日本民艺学研究的杰出人物柳宗悦同时也是对日本现代设计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柳宗悦从民艺与人的生活质量的关系中,得出美的物品必然形成美的生活必然培养美的情操的结论,这个著名的公式在日本经济崛起中,形成传统和现代共生的两极,因此曾几何时,我们将日本传统手艺的保存和发展视为文化战略的楷模。

  但是盐野的书给我们带来新的视野,即在以上所说的表象下日本的传统手艺,仍然蕴藏着巨大的危机,保护得再好的老手艺,也无法改变无人使用或日渐稀少的需求这一事实,通过旅游工艺品所保存下来的手艺,同原来——我们在小时候看到的相比,已经徒剩躯壳,一个地区的人们现在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用当地产的木料盖房,又在树木再生时翻修,现代人群已经无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食物链和生态圈。

  也许用高更的那幅画所提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又到哪里去?”,来做盐野这本有关手艺人的书的注脚,有些沉重和媚俗,但是盐野从日常中与手艺人素朴的对话中,所提出的许多问题,很显然是针对未来的,譬如我们现在,已经有很久没有仰起头看看星空,裸露的泥土只有在植物园里见到,我们每天接触到的物品几乎没有一件来自自然,我们已经听惯了不锈钢勺子刷着铁锅的声音。

  去年我在北京见到了山东画报出版社的汪稼明先生和刘瑞琳女士,因为我知道近年来这个出版社以出高品位的文化书著名,于是怀着不安,将介绍这本书给中国读者的想法告诉他们,问他们能否冒赔钱的风险承担出版?没想到汪总编一口应承,而深具社会学、民俗学素养的刘女士亲任责编,让我和盐野先生均感欣喜,盐野先生不但慨赠自己一半版权而且也动员小学馆无偿提供另一半,他的中国同事英河女士又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它翻译成中文,使此书的中文版能够顺利进行。

  去年8 月,我们在景德镇开了一个“99传统手工艺百年回顾研讨会”,盐野先生应邀从日本赶来参加,并作了专题发言,尔后他又赶去山东,在《民俗研究》主编叶涛先生的陪同下,考察了潍坊地区的民间艺人,在他的心目中,中日两国的文化在通向新世纪的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共同的,也许我们都可以从这些乡土手艺中获得有益的东西,虽然有的人可能感伤,有的人可能焦虑,有的人可能醒觉,总之,它确实是我们文化的久被忽略的另类宝藏。也从这个角度,我相信这本书在中国的出版,将对学界特别是民艺学、民俗学、社会学及人类学领域,会有见仁见智的启发。

                     2000年3 月于北京

  ------------------
  亦凡图书馆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