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时装女皇莎涅尔


  巴黎是当今时装之都。斑斓多彩的巴黎时装驰名全球,领导着世界时装的新潮流。然而,在20世纪初期,巴黎服装界却呈现一番死气沉沉的景象。即便是巴黎社交界的贵妇,也总是穿着镶满花边与褶皱的衣服,里三层、外三层,一成不变地沿袭上个世纪传统,弥漫着繁琐、陈腐的旧贵族气息。这时,一位清丽、洒脱、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女性,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硬是在这迂腐透顶的服装界里闯出一片明丽的新天地。她以款式新颖、线条明快、格调清新的时装,为巴黎、为法国、也为全世界的妇女们创造了时髦、潇洒和美,一扫数千年来旧的穿着习惯,塑造出20世纪妇女的新形象,开创了现代服装的新潮流,建造了巴黎“时装帝国”。她就是20世纪最杰出的服装设计大师,被誉为“巴黎时装女皇”的卡布里埃·莎涅尔。
  1883年8月19日,莎涅尔出生在法国西南部的小镇索米尔。父亲是个小批发商,母亲生下她不久,父亲就遗弃了母女俩。母亲含辛茹苦,好不容易把她拉扯到6岁。一场大病,又夺去了母亲的生命。莎涅尔成了一个孤儿,被送进了当地教会办的孤儿院。
  莎涅尔在孤儿院呆到16岁,出落成楚楚动人的大姑娘。她耐不住孤儿院与世隔绝的孤苦生活,在一天夜里,勇敢地翻出院墙,逃离了孤儿院,跑到离家乡较远的穆兰小镇上,开始了她的独立的、不平凡的生涯。
  这是1899年的春天,冷清的穆兰镇上突然多出一个引人注目的姑娘。她长得很美,具有高傲、清丽、洒脱的高贵气质,却无依无靠,谋生乏术。为了糊口,她开始在镇上当歌手,给镇上的居民、当地驻军官兵唱些民歌。后来,她经人介绍转到一家缝纫用品商店当售货员。
  自小就能剪会裁的莎涅尔,在缝纫用品店里可谓如鱼得水,有了用武之地。手边都是供缝纫用的各种用品。工作之余,她常常别出心裁地在自己的服装上搞出一些小革新,翻出一些新花样:在袖口镶上一道花边;把裙子上繁杂的褶皱减去几条;买一件男孩子的短上装,稍加修改,自己穿上后更显得活泼又机灵;为自己制作一顶扁平的圆形小帽,并大胆地去掉女帽上世代相袭的羽毛饰物。虽只是小小的改革,这位穷姑娘还是成了小镇上妇女们竞相效仿的时髦女郎。
  这期间,莎涅尔经历了她的初恋。当地有个名叫艾蒂安·巴尔桑的富家子弟,他与莎涅尔一见钟情,坠入爱河。巴尔桑见到莎涅尔,总爱喊她的小名“可可”。巴尔桑对她说:“可可这名字特别适合你,能显示你活泼、随和的性格。”“可可·莎涅尔”从此就叫开了,以至她成名之后,知道她本名的人反而不多。
  穆兰小镇似乎容纳不下莎涅尔横溢的才华,她迫切想出去见见大世面。于是,在20世纪初,巴尔桑把乡下孤女莎涅尔带到了世界大都市巴黎。巴尔桑再也没想到,此行的意义是多么的深远,是他把改变世界妇女穿着习惯的“时装女皇”送到了她的“皇宫”里,从而使巴黎变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时装之都”。
  他们来到巴黎后,在康蓬大街31号公寓里租了个小房间住下来。此后,莎涅尔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她的事业也在这条大街上发展。莎涅尔在晚年时称康蓬大街是一条给她带来好运的街。
  巴黎的一切都令这位来自小乡镇的姑娘感到眼花缘乱,激动不已。凭着爱美的天性,在这五光十色、拥挤繁华的大都市中,她发现了一片亟待开垦的“处女地”,那就是巴黎妇女们毫无时代感的着装穿戴。她经常流连在街头,仔细地打量、琢磨过往行人的衣着。渐渐地,她对巴黎妇女的服饰有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看法;如今已是20世纪了,为什么巴黎妇女还要死守上个世纪沿袭下来的服装不放呢?那打着褶皱、裹着厚厚衬里的长裙沉重拖拉,要靠手提着才能走路;那上装衬着厚厚的胸衬,紧紧地绑在身上,活像是一副古代士兵的坚甲,令人窒息;还有那顶挂满珠光宝气头饰的帽子,未免太繁琐俗气了……如此穿戴,怎么能体现妇女解放的时代精神呢?她决心当一名勇敢的拓荒者,以不受束缚的想象力和独具慧眼的创造力去创建一个时装王国。
  可惜,巴尔桑对她的雄心壮志不甚理解,两人为此经常发生口角。巴尔桑的英国朋友亚瑟·卡佩尔从中做了不少调解工作,但最后他们还是分手了。
  在举目无亲的巴黎,她,一个弱女子,要开拓事业的确不容易。在这关键时刻,卡佩尔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个生性随和、不拘小节、家境富裕的异邦人,非常支持莎涅尔开拓服装业。1912年,他出资帮助莎涅尔开了一家帽子店,而不是服装店。这可是莎涅尔的主意。她认为,万事开头难,开始宁可开一家规模小的帽子店,万一失败了,损失也不至于太惨重。
  “莎涅尔帽子店”开张了。善于经营的莎涅尔以低价从豪华的拉菲特商店购买了一批过时、滞销的女帽,她把帽上俗气的饰物统统拆掉,然后适当加以点缀,改制成线条简洁明快的新式帽子。这种帽子透着新时代的气息,非常适应大众化的趋势。莎涅尔为顾客示范帽子的戴法时,也一反常态,总把帽子前沿低低地压到眼角上,显得很神气。这种新颖的帽子,大受巴黎妇女的欢迎,被称之为“莎涅尔帽”。而这种别致的戴法,竟在巴黎的大街小巷流行开来,成为时尚。
  “莎涅尔帽”的流行,使她很快便还清了借款,并积累了相当的资金。小试锋芒,便旗开得胜,莎涅尔的信心大增,她不再满足于当制帽商,而大胆地涉足服装业。她把帽子店改为时装店,并且自行设计,自行缝纫,投入到服装改革之中。
  经过一段潜心的观察和研究.莎涅尔已经发现巴黎妇女服装的问题所在:不仅在式样上陈旧繁琐,而且在用料上过于保守落后;仅凭高级华丽的料子,很难做出舒适合体的衣服来。
  于是,她从布厂买来一批纯白针织布料,用这种价格低廉的布料做成最新样式的女式衬衫,其特点是:宽松舒适,线条简洁,没有翻上复下的领饰,没有一道道袖口花边,也没有什么缀物,领口开得较低,……为便于推销,她还给这种服装起了个挺别致的名字,叫作“穷女郎”。
  这种简洁、宽松的衬衫,如今看来很平常,但那时候的巴黎,相对繁杂、缠裹盛行的老式服装而言,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穷女郎”一露面,立即得到巴黎妇女的认可,并很快争购一空。
  一炮打响后,莎涅尔又接二连三推出一批与巴黎妇女传统服饰大异其趣的服装。
  她将女裙的尺寸尽量缩短,从原先的拖地改成齐膝,从而诞生了有名的“莎涅尔露膝裙”。
  她设计出脚摆较大的长裤,即当今的喇叭裤,成了喇叭裤的设计发明者。
  在款式上,她推出一些格调清新的新式服装,有纯海军蓝的套装,线条简洁流畅的紧身连衣裙;有宽大的女套衫,短短的风雨衣;还有阔条法兰绒运动服,漂亮实用的简式礼服等等。
  在色彩上,她不用艳丽的大红大绿,而是以优雅的黑色和明快的米色为基调。她认为,黑色玄妙,米色素雅,用这两种颜色面料加工成服装,最能体现女性美。当然,纯白和纯海军蓝,也是她爱用的色调。
  她还设计制作了服装的配套物品。她发明了女式挎包,而原来的女包是手拿式的。她认为,劳动妇女两手都得干活,不能因拿包而占用一只手。于是,她把手拿式女包稍加改装,安上较长的包带,往肩上一挎就行了。她又创造了仿宝石钮扣,这种钮扣成本低,而色彩与光泽都比真宝石钮扣好看。此外,她还别具一格地制造了“大框架太阳镜”。“莎涅尔服装”配上这些配件,更是锦上添花,增加了不少魅力。
  这些服装和配套物品,今天看来是十分寻常的。但在当时与那些叠床架屋般的里三层、外三层的繁复的穿戴习惯相比较,却无异于一场了不起的革命。莎涅尔终于用自己这种脱俗的设计风格,为巴黎时装界拓出一片明朗的新天地。
  就在莎涅尔的事业刚刚起步之时,她在生活上却遇上了意外的打击。卡佩尔,她事业的支持人,也是她唯一深爱过的人,1919年圣诞节期间,在地中海海边公路上的一场车祸中丧生。闻此噩耗,莎涅尔悲痛万分,要不是这次事故,他们俩或许会结成终身伴侣。失去卡佩尔后,莎涅尔再也没有结婚,直到她死,人们还称她“小姐”。
  但是,莎涅尔并没有因此而沉沦。她勇敢地扬起事业的风帆,独自一人去创建一个“时装帝国”。
  从1919年起,“莎涅尔服装店”的规模逐年扩大。她在康蓬大街接连买下5幢房子,建成了巴黎城最有名的时装店。莎涅尔的服装风靡整个巴黎。大街上,“莎涅尔式”的女性随处可见。她们头戴“莎涅尔帽”,上着黑色或米色时装,下穿宽松长裤,一个个昂首挺胸,款款而行,既有女性的柔美,又带几分男子的潇洒。巴黎妇女的形象为之一新。这些“莎涅尔服装迷”们碰上面,纵然互不相识,也总爱相互打量一番,试图从对方身上发现有值得仿效的新奇之处。
  莎涅尔服装走红后,市面上不久便出现了许许多多假冒品。巴黎妇女们都为自己能拥有一件莎涅尔服而引以自豪,但谁也不晓得自己穿的是不是正宗的莎涅尔服。
  在一次社交晚会上,有17个妇女都穿着莎涅尔服,可实际上没有一件是出自莎涅尔服装店的真品。正当她们彼此议论身上的穿戴时,恰巧莎涅尔也出席了这次晚会,真正的莎涅尔服一到场,假冒的便露出了明显的破绽。
  众女性面面相觑,十分尴尬,转而瞪大眼睛看着莎涅尔。莎涅尔明白是怎么回事后,并不介意。她说:“我很高兴,我的作品被模仿。我的主张属于每一个人,让他们去模仿我好了。时装要是不能走向街头,哪还成什么时装呢?”
  接着,她又风趣地说:“诸位也不必担心,我身上的这套衣服究竟是不是真正的莎涅尔服,我也不是很有把握哩!”
  这番话把在场的人都说得笑了起来。
  “莎涅尔热”达到高潮,莎涅尔的事业也在扩大。
  1922年,莎涅尔引进并按她所谓的幸运数字命名的“莎涅尔5号香水”,获得巨大的成功。这种与众不同的香水原本是一位化学家在里维埃拉发明的。莎涅尔慧眼独具,买下该香水的专利权。“5号香水”浓郁的芳香,令人陶醉,很快便走俏巴黎,畅销法国和欧美各国,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香水。后来,莎涅尔又亲自动手发明了“19号香水”。1924年,莎涅尔创建了莎涅尔香水公司。风靡全球的香水为莎涅尔的事业提供了雄厚的财政基础,使她成为世界上最显赫的富婆。她从一个只有6名店员的小老板,变成了一位拥有4家服装公司、几家香水厂、以及一家女装珠宝饰物店的大企业主了。
  莎涅尔成名后,对巴黎的文化界和社交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建立了一座“模特儿之屋”,招募了许多来自巴黎中产阶级家庭的妙龄女郎,让这些女郎芽上她的最新款式的时装,在人群中展示“莎涅尔时装”的风采。这为现今的时装表演开创了先河。她还设立了一家文化沙龙,汇集了巴黎文化界的名人雅士。她对经常光顾沙龙的青年作家,按月发出津贴,鼓励他们创作。她甚至出资对俄罗斯的芭蕾舞进行革新。很长一段时间内,莎涅尔都是巴黎社交场合中最引人注目而又最活跃的人物之一。
  莎涅尔这位乡下孤女终于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巴黎创建了她的“时装帝国”。人们赞誉她,纷纷向她询问成功的秘诀。她总是这样回答:“哪有什么成功秘诀呢?如果要说有的话,那就是我有了一点现代妇女的意识。我创造了时髦,是因为我懂得我们的时代。我不像从前的那些裁缝,躲在店铺后面埋头缝制,与社会生活隔绝。作为现代妇女,我喜欢外出,喜欢运动,喜爱过一种现代生活,因而我对时装设计有我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选择。此外还有一点,就是拼命地工作。”
  事实确实如此。有了现代意识,她才能不断地创造出适合人们需要的新款时装;也只有拼命干,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女作家吉罗曾撰文描述过她的工作状况:在莎涅尔看来,懒惰和懈怠是不能容忍的罪恶。她自己充满了拼搏的精神,从早到晚,不停地工作,有时累得手指发僵,面色发乌,也不愿停下来休息一会。同时,她对下属也是严厉的,从不留情面,要求他们也像她一样满负荷地工作,全身心地投入;除了“莎涅尔时装业”外,不应有其它任何考虑。就这一点而言,她几乎成了当代最独裁、然而也是最富有独创精神的企业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莎涅尔关闭了她的服装店,辞去香水公司董事长的职务,结束了事业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二次大战结束后的几年间,莎涅尔的好友以及昔日的恋人相继辞世,她没有老伴,没有儿女,生活十分孤寂。而在这一时期,世界服装业又有了一个人发展,时装设计新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孤傲而又自信的莎涅尔再也不能安于过隐居生活,她决定东山再起。
  1953年她向舆论界宣布:她要举办个人时装设计作品展,并要重振莎涅尔服装店的雄风。整个舆论一片哗然:“什么,时装女皇已经71岁了,还要复出?”“七旬老妪再度投入服装业的激烈竞争,无异于走上拳击台,不死也得伤。”……莎涅尔毫不在乎别人的冷嘲热讽,坚定不移地重返时装界。
  1954年2月5日,莎涅尔推出她第一个新品种:一种带两个大贴袋的原海军蓝花呢服装,配穿一件打褶平纹白布罩衫和一顶水兵帽。对此,时装评论家的反应是客气而又节制的,但妇女们却爱买它。同年10月,莎涅尔又推出第二种服装,却反应平淡。随后几个新品种,也都遭到巴黎人的冷眼。
  然而,莎涅尔并不灰心,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大西洋彼岸,向美国人推销自己的新产品,结果大获成功。讲究适用的美国妇女,就像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疯狂地迷上了“莎涅尔服装”。在美国时装评论界一致喝彩声中,许许多多购买者不惜飘洋过海,成群结队地涌到巴黎,只是为了购得一件莎涅尔服装。好莱坞的女明星们,都以穿上莎涅尔服装为荣。就连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夫人,也因为买到一套真正的莎涅尔服装而向世人炫耀。纽约歌剧院甚至根据莎涅尔传奇的一生编了一出轻歌剧。后来,莎涅尔服装又在整个美洲以及世界其它地区流行起来。
  这一切,使莎涅尔在受到巴黎冷落之后重新感到温暖,心灵上得到极大的慰藉。她激动地说:“我的心一度在巴黎死去,可在纽约的舞台上,我又复活了。”莎涅尔终于在她的晚年又赢来了事业上的第二个高峰。
  卡布里埃·莎涅尔在世界时装业中独占鳌头达60年之久,成了名副其实的“时装女皇”。
  1971年1月10日,莎涅尔在巴黎里茨饭店她的公寓里逝世,享年88岁。
  日内瓦湖畔的洛桑,安葬着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女时装设计大师。她的墓前,常年安放着艳丽的鲜花。“巨星”陨落了,但她开创的辉煌事业却正在继续。时至今日,“莎涅尔时装设计中心”的设计师们每年都定期召开“时装发布会”,在巴黎时装展示中心推出最新的“莎涅尔时装”,其受欢迎的程度依旧不减当年,展现出“莎涅尔时装”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陈济众)

  ------------------
  小草扫校||中国读书网独家推出||http://gd.cnread.net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