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第一章 “后发外向型”:珠江三角洲的B镇


  1997年1月10日到24日,笔者对广东省××市××镇的4个管理区里的地下“性产业”进行了社区考察。这次考察承蒙中国康复中心王征美副主任医师的大力协助,特此致谢。
  出于种种必要,已经向当地的官方人员和有关人士做出了承诺,不提及当地的任何具体地名。因此在下文里,一律称作A市,B镇,C、D、E、F管理区,或者仅仅称作本市(该市)、本镇(该镇)、本管理区(该管理区)。

第一节 社区的基本情况
一、历史

  B镇虽然坐落在珠江三角洲之内,但是它并不沿海,也不沿珠江,反而是处于靠近内地的边缘上,可以算作三角洲里的边远地区。它距离深圳还有70公里之遥,距离A市最著名的那个沿海镇和任何一处海岸线也有60公里。同时,它也并不靠近任何一个大城市,距离广州有100公里之遥,距离A市市区也有50公里。它同时也处于A市地域的边缘上,跨过一条大河,对面就是相对欠发达的山区和半山区,距离那边的大城市也有30公里。
  B镇的总面积是56平方公里,境内的丘陵坡地与平原埔田大约各占一半,历史上一直是农耕为主。
  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在历史上,B镇就一直是珠江三角洲里的穷乡僻壤。直到康熙六十年(1721年),当时的地方官才动员附近的“九房十八约”乡亲,出资建立了“墟场”,开始作为附近3个县的农副产品的集散地之一。但是不久之后,中国的海禁就被洋人打破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也随之转移到沿海和沿江地区,于是B镇很快就衰落了。因此,该镇没有任何文字的镇史。直到1980年前后,人们从旧祠堂的残垣断壁里,无意中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记载了1721年集资建墟的历史,该镇的人们才得以知道自己的祖先还有过这一小段昔日的辉煌。
  但是正所谓“歪打正着”:因为穷,逃往海外的人也就多,结果现在的B镇反而拥有一万多旅居香港和海外的同乡。这成为B镇后来发展的最大优势。①
  --------
  ①引自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介绍当地发展史的书的第2-3页。由于该书涉及当地诸多情况,姑隐其名。

二、人口与风情

  到1994年年底,该镇全镇的常住人口(长期户口)有7454户,总计28574人。其中:男性为14003人,女性为14571人。
  从常住户口来看,该镇的农业人口是6092户,24504人;非农业人口(城镇户口)则是1362户,4070人。
  在流动人口方面,办理了暂住手续的流动人口为18267人;未办理手续的临时流动人口则估计有1.5万人左右;所以该镇总共拥有大约3.3万流动人口,比常任人口还多15%左右。
  到笔者进行社区考察的1997年1月,官方还无法提供1996年年底的正式人口统计数字,只能提供一组估计数:
  全镇的常住总人口已经增加到超过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城镇人口)增长更多一些,已经超过5000人。而且,全镇的女性人口也增长较多,主要是因为许多妇女嫁到这里来,既有附近地区的,也有原来的外省流动人口。
  到1996年年底,该镇的流动人口估计是5万左右。
  但是官方人员坦然承认,流动人口的数字一直是一笔糊涂账。前些年,主要是因为没有认真地去全面统计,所以1994年的3.3万流动人口,很可能是过低了,实际上也是5万人左右。从1995年开始,上级格外重视对于流动人口的登记,因此该镇也下了大力气来抓办理暂住证的工作。
  但是这样一来,由于办理暂住证每人要缴纳182.50元的登记费,所以不仅许多临时流动的人千方百计地逃避登记,而且就连许多工厂的管理者,也拼命隐瞒自己所雇佣的流动人口的数量,以便少缴纳一些登记费。结果,到1996年年底,按照暂住证的登记数字,流动人口反而比1994年更少了。不过,官方人员认为,这也有一定的真实性,因为1996年各方面的生意都不景气,许多流动人口可能回去了。
  如此这般,笔者只好把该镇的流动人口认定为5万人左右,而且从1994年到1996年年底,并没有大的变化。这样,在该镇,流动人口就比常住人口多60%左右。如果再加上那些短期留住的、出差旅游的,那么在该镇,每天就云集着10万以上的人口,而其中只有不到1/3是本地人。这倒也符合珠江三角洲的一般规律:当地看不见当地人。
  这样的人口结构,带来一些内地少见的奇特人文景观。
  首先,在街面上、商店里、餐馆里和娱乐场所里,一概流行普通话。大多数人在跟陌生人开口说话时,第一句一般都是普通话,而不是广东话,就连在街边闲坐的许多老年人也是如此。只不过本地人,尤其是老年人的普通话也跟北京人学的广东话一样,真正听懂就不容易了。尽管如此,一位本地官方人员已经可以发出这样的议论与总结了:“说点普通话好。一来外地人大多,不说不行;二来也表示我们(本地人)并不矮看(歧视)外地人。”
  其次,傍晚时分,当各个工厂下班,打开大门时,外来妹如潮水般涌出;又如水银泄地般布满镇区主要街道,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再在几乎任何一块空地上汇聚成许多大型“交谈集市”,话语声直入云霄;最后,到晚上10点以后,又如同巨鲸汲水般地从街面上消失得无影无踪。真真壮观!
  第三,区区一个小镇,长途汽车路线居然有56条。它们又有两个特点:
  1.几乎都是通往内地的,要去深圳、广州反而没有,必须靠大饭店自己的豪华大巴。
  2.都是通往内地的县城,甚至某些镇,几乎没有只到省会的。那200多个陌生的内地地名(每条路线至少标明4个地名),害得笔者查了两个小时的全国地图,才弄明白,其中最远的可以通往湖北荆门,直线地理距离为800公里,实际路途长达1300公里。
  据当地人说,到临近春节时和春节过后,镇区以外的长途汽车总站是全镇最热闹的地方,连本地的老少闲人都云集到那里去围观。看什么?一位当地老太大说:“那么多妹仔,一下子就把全中国的人都看完了。”

三、工业化过程


  该镇的工业化进程,发端于1978年在镇居民区里一次建起了两个小工厂(当时还是集体所有制),以后一直步履蹒跚。直到1982年,陆广堂②开始担任该镇党委书记后,连着办了几件大事:
  --------
  ②化名。

  1.落实侨务政策,首先吸引侨资。到1991年时,仅仅是侨胞们捐献给B镇的社会福利资金,就已经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③
  --------
  ③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所出之书,第18页。

  2.不断修路,到1990年居然修起了一条宽60米的大道。到1994年年底,水泥路面的主干公路和联网公路已经有9条,全长53公里。另外还有一座700米的跨江大桥。④
  --------
  ④见于《跨越世纪》(该镇政府的招商引资宣传资料),第1页。非正式出版物。

  3.从1983年开始建厂,1986年开始引进海外资金。从全镇工业企业的个数来看,1985年的时候,总共只有55间工厂,其中与海外资本合作经营的,连一个都没有。到了1990年,工厂个数达到146个,其中与外资合营的16个。到1994年,工厂已经增长到589个,其中的外资合营厂也已经有30个了。⑤
  --------
  ⑤《A市统计年鉴》,第358页。A市统计局编。非正式出版物。

  4.大量批租土地,开办第二和第三产业。到1995年年底,全镇的土地面积以每年递减200亩到400亩的速度,减少到1980年的大约60%。在镇区周围的各个农村管理区里,农田已经消失殆尽。与此相反,全镇总共建成开发区和加工区31个,商业区6个,住宅区9个,文化区和旅游区各1个。镇区(中心居民区)的面积已经从l平方公里拓展到5.6平方公里。⑥
  --------
  ⑥例如,紧靠镇区的A管理区,1995年底有常住人口1224人,但是把所有的农田都算上,一共只剩下270亩。相反,在这个村级的小地方,到1993年底却已经拥有工业区5个,厂房总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电子、玩具、制衣、家具、首饰、彩色印刷等行业的企业31家。其中,×园玩具厂和高级玻璃制品厂的投资总额都超过1亿元。见于该管理区的统计资料。未发表。

  迅速工业化的结果,最典型地反映在这样一组数字中:
  1980年以前,全镇从事农耕的劳动力占82%。1995年底,从事农耕的下降为17.3%,从事第二产业(工业)的占51.4%,从事第三产业的占31.3%。后两者总计占82.7%⑦。也就是说,农业劳动力的比例与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例,在15年里,恰恰颠倒过来了。
  --------
  ⑦《A市统计年鉴》,第25页。A市统计局编。非正式出版物。

  至于当前B镇的工业化盛况,这里不再赘述,可以参见本次社区考察的参考统计资料。

四、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B镇的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镇区之内。在这不足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1993年底,已经有专业市场5个,综合市场18个,集体商户260户,个体商户1000多家⑧。到1996年底,据官方人员的估计,这些数字已经上升到8、19、300、1300。估计起来,连本地人带外来人口,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超过2万人,大约占全镇所有劳动力的1/3,远远高于正式统计资料里那些仅仅计算本地劳动力分布的数字。⑨
  --------
  ⑧见于《跨越世纪》(该镇政府的招商引资宣传资料),第2页。非正式出版物。
  ⑨据《A市统计年鉴》:本镇的第三产业劳动力中,从事建筑业的占12.9%,从事运输业的占24.4%,从事商饮业的则仅占22.0%。但据本镇官方人员说,商饮业的数字显然偏低了。


  跟“性产业”最可能相关的,是该镇的旅游业和娱乐业。在这方面B镇在珠江三角洲是个后起之秀。它从1990年才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娱乐业,但是在1993年和1994年就达到了鼎盛,形成了惊人的规模。但是从1995年开始,旅游业开始走下坡路,各项指标都有所下降。以下的统计资料,可以表明B镇(本镇)在这方面的发展曲线(由于笔者是在1997年年初进行考察的,因此1996年的数据还来不及包括进去)。

              表1B镇旅游业发展情况┏━━━━━━━━┳━━┯━━━┯━━━┯━━━┯━━━┯━━━┯━━━┯━━━┓┃项目/年份   ┃ 单 │1990年│1993年│1990~│1994年│1993~│1995年│1994~┃┃        ┃ 位 │   │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  │   │   │增长%│   │增长%│   │增长%┃┣━━━━━━━━╋━━┿━━━┿━━━┿━━━┿━━━┿━━━┿━━━┿━━━┫┃全年接待人数  ┃ 人 │26562 │61736 │+132 │53054 │ -14.1│45730 │-13.8 ┃┠────────╂──┼───┼───┼───┼───┼───┼───┼───┨┃1、国际旅游者  ┃ 人 │ 4530 │22001 │+386 │17736 │ -19.4│14336 │-23.7 ┃┠────────╂──┼───┼───┼───┼───┼───┼───┼───┨┃  A.外国人   ┃ 人 │  98 │ 710 │+624 │ 1387 │+195.3│ 1098 │-26.3 ┃┠────────╂──┼───┼───┼───┼───┼───┼───┼───┨┃  B.港澳台   ┃ 人 │ 4432 │21291 │+380 │16349 │ -23.2│13238 │-23.5 ┃┠────────╂──┼───┼───┼───┼───┼───┼───┼───┨┃2、国内旅客   ┃ 人 │22032 │39735 │ +80.4│35318 │ -11.1│31394 │-12.5 ┃┠────────╂──┼───┼───┼───┼───┼───┼───┼───┨┃宾馆客房间数  ┃ 间 │  56 │ 224 │+300 │ 335 │ +49.6│ 412 │+23.0 ┃┠────────╂──┼───┼───┼───┼───┼───┼───┼───┨┃宾馆客房开房率 ┃ % │ 93.2│ 99.6│   │ 87.6│   │ 75.6│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万元│ 1025 │ 2888 │+182 │ 3464 │ +19.9│   │   ┃┠────────╂──┼───┼───┼───┼───┼───┼───┼───┨┃ 1.商品性收入  ┃万元│ 268.2│ 365.4│ +36.2│ 434.5│ +18.9│   │   ┃┠────────╂──┼───┼───┼───┼───┼───┼───┼───┨┃ 2.劳务性收入  ┃万元│ 757.2│2522.7│+233 │3029.2│ +20.1│   │   ┃┠────────╂──┼───┼───┼───┼───┼───┼───┼───┨┃其中:其他收入①┃万元│ 35.6│ 178.8│+402 │ 136.5│ -23.7│   │   ┃┗━━━━━━━━┻━━┷━━━┷━━━┷━━━┷━━━┷━━━┷━━━┷━━━┛
  ①在劳务性收入中,包括了旅行社旅游业务收入、宿费、长途交通费、市内交通费、邮政电讯费、文化娱乐费和其他收入。在本市的统计资料中,所有列出的收入都有具体数字,惟独没有文化娱乐费的任何具体数字。所以这里只好列出“其他收入”的数字,以便作为一种参考。
  从表1可以看出本镇旅游业发展的两个特点:
  首先,宾馆的客房间数在持续高速发展,但是境外境内的旅客人数却逐年下降,因此客房开房率也就急剧下降。尽管1995年的开房率还保持在相当高的75%左右,不比其他地方差;但是恐旧再也无法像1993年那样,获取近乎100%开房率所带来的暴利了。
  因此,仅仅从旅店业的角度来说,该地也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发挥带动作用的产业。
  其次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旅游的总人数从1993年以后一直在减少,但是来旅游的外国人却一直在剧增,所以旅游的外汇收入也一直在增加。也就是说,自从1993年以后,该地的旅游业已经变成“外向型”的,越来越依赖外国人的消费。
  可是,该地既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也谈不上风光秀丽,几乎没有任何旅游资源。外国人之所以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外资大量拥入(日本居多),前来办厂或者经营的外国人也就越来越多;而且他们并非几天就走,而是要至少住上几个月。因此,笔者把这样发展起来的旅游业叫做“依赖长住者的旅游业”。
  那么,这些长住的外国人除了衣食住行,还需要一些什么呢?恐怕就是娱乐业了。
  正是由于这样两个特点在发挥作用,所以当地旅游业开始滑坡的1994年,也就恰恰是当地娱乐业加快发展的时候;而非法“性产业”的鼎盛则是在1995年。
  笔者虽然并不能给出明确的因果关系,但是该地的这样一个趋势性的现象至少可以揭示我们:娱乐业的发展比旅游业要稍微晚一点,“性产业”又比娱乐业再晚一点。
  但是这并不是所谓“发展滞后”的问题,而是因为:任何一个爆发式出现的“依赖长住者的旅游业”,都不可能仅仅在纯粹旅游业的范围内长期维持下去。但是大量的资源已经被投入了旅游业;因此,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娱乐业都必须接着急速发展起来。如果还不足以挽救旅游业的颓势,那么“性产业”就必须应运而生。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地方一开始就把大量的资源投入了这种“依赖长住者的旅游业”,那么即使仅仅是为了捞回成本,甚至仅仅是为了减少损失,它也不得不容忍“性产业”,甚至不得不去发展“性产业”。⑩
  --------
  ⑩经济学家也许可以计算出来,当最初的投入超过实际需求的百分之多少时,以后出现“性产业”的概率有多大。

  从1995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个B镇的客房间数仍然增长23%,所以该地的“性产业”也不得不持续下去,尽管可能不再爆发式增长了。这,“扫黄”是无能为力的,充其量只能使“性产业”更加隐秘一些而已。
  这样,人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在一些游人如织的名胜之地,“性产业”反而比这个偏远小镇要少得多,就是因为那些旅游热点并不依赖长住者的消费。
  这个B镇的旅游业的急速发展,不仅仅表现在与它自己的历史相比在剧增,而且表现为它在该镇所处的A市的范围内,也日益崭露头角。(见表2)table
  表2本镇与本市在港澳台旅游人数上的比较
   ┏━━━━━━━━━┳━━┯━━━┯━━━┯━━━┯━━━┓
   ┃         ┃单位│1990年│1993年│1994年│1995年┃
   ┣━━━━━━━━━╋━━┿━━━┿━━━┿━━━┿━━━┫
   ┃本镇接待的人数  ┃ 人│443 2│21291 │16349 │13238 ┃
   ┠─────────╂──┼───┼───┼───┼───┨
   ┃本市各镇的平均数 ┃ 人│7735 │14647 │11823 │9897 ┃
   ┠─────────╂──┼───┼───┼───┼───┨
   ┃本镇与全市各镇相比┃ %│57.3 │145.4 │138.3 │133.8 ┃
   ┗━━━━━━━━━┻━━┷━━━┷━━━┷━━━┷━━━┛
  表2说明:尽管同处于三角洲地区,尽管同样都没有什么旅游资源,而且1990年的时候,B镇的旅游业还在别的镇的腰眼上;但是短短3年之内,到1993年时,它已经高出其他镇一大头。即使到了滑坡开始的1994年和继续滑坡的1995年,它仍然比各镇的平均数高出1/3。
  这显然不是得天独厚,而是事在人为。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