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第二节 希姆莱主宰黑色军团



  希特勒的驯服工具 二十九岁登上党卫队全国领袖宝座 希姆莱使党卫队发展壮大

  党卫队是根据阿道夫·希特勒和海因里希·希姆莱的两双眼睛行事的。

  人们普遍认为,第三帝国是一个彻底组织起来的极权主义国家,天衣无缝地掌握着每个国民,并使其屈从于一个统一的中央意志。

  在国家社会主义的德国,极权只是希特勒的意志,他以所谓领袖喻示和领袖命令统治着德国。只要领袖的意图有所表达或以命令的形式下达,作为领袖专政的最重要工具的党卫队也就拥有绝对的权力。

  但党卫队员心目中的这个喜怒无常、巧舌如簧、从上等兵一跃爬到纳粹党领袖地位的希特勒,不愿受到任何一种体系的束缚,因此他把任务委托给尽可能多的小体系去执行。
  希特勒善于使用一种主观直觉多于周密思考的手法来操纵局面,以防范可能出现某一下属同竞争对手密谋反对他的情况。

  这样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让很多的掌权人物去解决同样一项任务,以确保独裁者可以不受任何下属的掣肘。

  但是,另一方面,国家却变成了争权夺利的战场。

  由于这种领导方式,领袖不仅否定了作为本身目的的国家,而且毁灭了形式上的国家,使它不再成为可供使用的工具。国家已为最高头目们的多中心专政所取代,形成一种私人国家、私人军队、私人谍报机关的混乱局面。

  党卫队谈不上是具有垄断地位的组织,他是按照希特勒的旨意行事的。党卫队虽是国中之国,但没有希特勒的旨意,希姆莱就不能拉着希特勒的权威做虎皮,遇事就不得不跟国家的其他头目商量着办。党卫队在奉行希特勒的旨意和无法言明的不受法律限制的范围行动。

  在这范围内谁占上风,并不取决于谁是真诚的纳悴分子,而是取决于谁掌握的实力更强,谁的权势更大。

  纳粹党内的多年派系斗争,已扩展到国家政权方面。这也是希特勒的愿望。别人的明争暗斗确保了他在党内和国家政权中的巩固地位。

  党卫队在这种权力竞争中艰难地开展工作,几乎没有时间和力量摄取德国的独裁统治权。 血洗罗姆及其冲锋队以后,党卫队势力逐步扩大,夺得了一个又-个权力部门,但是有两个力量它无力压服,那就是纳粹党和国防军。

  党卫队必须听命纳粹党领袖希特勒。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党卫队队员出现在希特勒周围,但希特勒心怀疑虑,不让党卫队染指国家员关键的权力中枢。

  希特勒让党卫队的领袖们认识到,他们只是给他当差,不准插手政事。

  有一次,党卫队违背了他的意志,干预了德国对罗马尼亚的政策。希特勒把党卫队全国领油希姆莱叫到自己面前,大发雷重,咆哮道:“我将要再一次消灭这种黑色的瘟疫!”

  希姆莱被吓得瑟瑟发抖,担心自己成为罗姆第二。

  然而,希特勒说归说,做归做。他把希姆莱看作是一个勤奋的、但并无特殊天才的学徒。他虽然提拔了他,给他很大的权力,但从未考虑过让他当自己的继承人。
  希姆莱设想把耶酥的理想和他对中世纪德国骑士团的想象结合在一起——宗教的虔诚和野蛮的骑士作风相结合的——党卫队骑士团。

  他自封为骑士团首领。骑士团的任务是把北欧日耳曼社会从犹太人血统的流毒中解放出来。

  希姆莱让希特勒披上一件德国骑士团首领的白色斗篷,博得希特勒的欢心,特意批准他用公款在威斯特伐利亚的帕德博恩一座中世纪古堡的基础上,修建一座名为韦韦斯堡的新的德国宫殿,作为他和希姆莱召集党卫队高级领导人开会和作祈祷的场所。

  这所宫殿式建筑耗资一干一百万马克。

  希特勒所以能够批准希姆莱动用国家巨资修筑气势恢弘的宫殿式建筑,不是考虑党卫队的需要,而是奖励希姆莱的不辞辛劳和奴仆式的忠诚!

  党卫队处处确保领袖在党内的权威,时刻准备无条件的执行希特勒的命令。

  希姆莱是希特勒的驯服工具。

  1939年8月22日, 星期二,希特勒召开了武装部队总司令、参谋长和指挥部队的将须们的联席会议,向他们宣布要向波兰开战。他说:“我将在宣传上提出发动战争的理由,人家信不信无所谓。事后是不会有人间胜利者当初说的是不是实话。在发动战争和进行战争时,重要的不在于是否有理,而在于胜利!”

  希特勒话是这么说了,但他不愿意担发动侵略战争开第一枪的罪名,已暗中委托人去制造发动侵略战争在“宣传上”的理由了。

  这个人就足海因里希·希姆莱。希特勒寄希望于希姆莱和党卫队身上。

  希姆莱没有辜负希特勒的期望,他的助手海因里希为此制定了一个很好的方案。此方案是在德国进攻波兰的前一天夜里,让保安处掌握的部队穿上波兰游击队员和士兵的制服,沿德波边境虚构侵犯边境事件。伪装的波兰人的任务是在几分钟内攻占格莱维茨的德国电台,随后对着麦克风用波兰话发出一通攻击德国的叫器;在克罗伊堡北面的边界林区城市皮琴进攻当地的森林管理所,以及捣毁格莱维茨和拉蒂波尔之间边界地段的德国霍赫林登海关。

  党卫队给他们的领袖提供了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需要的口实:波兰向德国进行拢衅性袭击。

  保安处在徳波边界上演的这出战争把戏表明,党卫队正力争使自己成为第三帝国推行扩张政策的重要角色。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是:党卫队员们开枪射击,为希特勒铺平了通向外交冒险的道路。

  从而证明,党卫队有朝一日必将成为德意志强权政策和外交政策的支柱。

  但希姆莱还必须小心行事。此时,他虽然控制了仅次于武装部队的最强大的国家权力机器——警察,手中掌握了二十五万八干四百五十六名党卫队员,指挥着四个团的拥有武装的特别机动部队和负责监督德国的唯一政治情报机构,但他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在第三帝国领导体系内争权夺势、为所欲为的地步。希姆莱手中的权力还不足以在希特勒容许的活动范围内左右政治方针。党卫队只能根据希特勒的旨意进行工作。

  希姆莱不会忘记曾因党卫队插手外交事务,而遭到希特勒的训斥。

  在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的初期,列入新德国政策议事日程表上的首要问题,是要求合并奥地利,为了控制德国的对奥方针,有五派人争执不休,最后,党卫队也参加进去。这是因为一桩偶然事件把党卫队和奥地利问题扯到了一起。

  奥地利的纳粹党,在1933年的夏天被奥地利右派天主教极权主义联邦总理恩格尔特·向尔菲斯所取缔,几干名奥地利的纳粹分子纷纷逃到巴伐利亚,投进了希姆莱的党卫队的怀抱。

  希姬莱将逃亡者编为一个“奥地利军团”,并发给武器进行训练。这些人并没引起什么麻烦,而引起麻烦的是留在奥地利的那些最积极的党员也转向党卫队。

  例如:前卫队长弗里多林·格拉斯,他曾经是奥地利联邦军中的一名军官。因在军中组织纳锌军人小组,被驱逐出军队。

  格拉所把跟自己一块被驱逐出军队的他的纳粹小组的人,组成一个“军人旗队”。下分六个连,并要求加入党卫队。希姆莱批准了这个要求,并宣布格拉斯所部为普通党卫队第89旗队。

  时至今日也无法查明,党卫队二级突击队大队长格拉斯是否将当时自己心中制定的计划报告给了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

  格拉斯的计划是发动一次政变,把那些被捕的纳粹分子从陶尔斐斯政权下解救出来。当然,这并非是什么新举惜,早在1933年夏天,就有一批纳粹警察官员准备用武力搞掉奥地利政府,因希待勒反对而搁浅。

  但是,格拉斯却不听那份邪,他带领一百五十名党卫队员,趁联邦总理召开内阁会议的机会,逮捕政府领导入、占领电台和宣布成立新政府。

  维也纳的城防司令支持了他的行动,为他提供枪支弹药和军服,并表示配合他的行动。

  但是,格拉斯的计划被泄了密。陶尔斐斯接到报告,立即中止内阁会议,让部长们各自离去。

  部长们离去了,只有陶尔斐斯和保安国务秘书卡温斯基留在总理府。

  卡温斯基命令调警察到位于纳巴尔豪斯广场的总理府来保卫。他以为此事万无一失,没想到格拉斯的人抢先一步。看门人想领总理从楼梯转角处的暗道逃走,却被冲上来的人截住,并向总理开了枪。陶尔斐斯陶部中弹倒在地上,不久死去。

  格拉斯逮捕内阁部长、抢占电台的阴谋没能得逞,反遭到警察镇压。杀害陶尔斐斯的凶手普拉内塔及其六名同谋犯均被处决,其他政变分子也被从严监禁。

  希特勒事先知道这次政变计划,但他玩弄两面派手法,在纵容阴谋分子杀害奥地利总理陶尔斐斯的同时,又向外交部指出,要告诫奥地利的党员,对陶尔斐斯不能轻举妄动。

  希特勒虽然借刀乐人之后故作公允,但却没能逃脱全世界正义人民的谴责。希特勒一夜之间,跌在举世抗议的浪潮之中,成了公众眼中的万恶杀人犯。

  希特勒立即宣布解散“奥地利军团”的武装,并由党的机关对密谋分子进行查办处理。

  这时受到最沉重打击的是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他的声誉遭到极大损害,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挽回已经被破坏的希特勒对他的信任。

  党卫队汲取了这次教训,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在民族社会主义特权阶级体制的角逐中,参加角逐的是这样一些利益集团。它们只知道以轻率的残忍手段突出自己,根本不考虑大家应遵守的纳粹信条。从1933年起,党以及党的机器——国家内集团和派别的斗争,已经变成了褐色统治者们的生存法则,即使有人呼吁注意共同的意识形态,也无法制止来自政权内部本身的阻力。人们宁愿被政府牵着鼻子走,也不肯放弃一点在党内的职权和一分势力。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派别斗争中,作为多种势力之一的党卫队,只能谨慎行事,无所作为。要想发挥自己的权势,在德国强权政治和外交政策方面,它只能听凭希特勒和出他任命的党的全国指导处的摆布。

  希特勒和党的全国指导处结希姆莱和他的党卫队在德国外交方面开辟了活动的舞台,允许他大肆施展他的种族主义——民族生物学的狂妄思想:推行徳意志民族政策。

  1931年,纳粹党全国指导处建立了一个旨在团结所有居住在国外的徳意志人的国外部。后来这个部改名为“国外组织”,发展很快。队伍不断壮大,1937年已拥有五万多名成员,并很快成了一个方面的强大势力,形成了派别之间的斗争。

  希特勒曾派人设法解决这种矛盾,均收效甚微。全国指导处的负责人赫斯想到了把解决这件事情的任务交给党卫队。

  赫斯请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选派一个能够消除混乱、建立秩序的人,由他出面去解决这些矛盾。希姆莱抓住这个机会,任命一个最文雅也最狡猾的党卫队副总指挥维尔纳·洛伦茨去领导国外的德意志人,从而把德国外交大权牢牢地零握在手里。

  党卫队通过这个徳意志族人中心,不失时机地楔入了德国民族政策一德国外交政策领域,实现了原来的设想,把徳意志族人中心作为党的协调机关。发展成党卫队的一个外交机构,把越来越多的民族政策事务和组织工作吸引到自己身边来。

  党卫队和保安处的联络网越来越明显地同外交部官方工作交叉重叠。在许多旨在培植同东南欧各国交往的文化团体和一些协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也公然出现了身穿黑色制服、佩骷樱骸标志的党卫队员。他们主管着这些部门,出任主席、会长一类的职务。

  希姆莱跟正式主管德意志族人中心的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来往特别密切,他们是极要好的朋友。希姆莱寄希望于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想依靠他使党卫队在外交方面有一个强制性的突破。

  里宾特洛甫-一后来的外交部长,成了党卫队外交政策上的高级代理人。

  这两位亲近的老友相识于1932年底。那时,里宾特洛甫常将柏林达莱姆区伦策大街9号的别墅借给希特勒用于同巴本举行双方秘密会议。

  希姆莱当时担负的任务是,帮助害怕跟记者打照面的希特勒翻越后花园的围墙,进出里宾特洛甫的别墅。

  两人从此有了交往,成为朋友。此后不久里宾特洛甫加入纳粹党,并要求参加希姆莱的党卫队。 希姆莱满足了他的要求,并于1933年5月30日,授予他旗队长的头衔。

  里宾特洛甫对希特勒唯命是从,他被希特勒提升为外交特别顾问。希姆莱越加表现出对他的诚挚和友情。当他奉希特勒之命在威廉街外交部对面设立一个办事处,想通过自己的通讯网以监视希特勒不放心的外交部的对外活动时,希姆莱慷慨大方地出人出钱,很快就把这个办事处建立起来。

  在这个办事处里,很多党卫队的头头们担任要职。党卫队领袖们成了纳粹外交家们最信得过的人,以至里宾特治甫被希特勒任命为德国外交部长时,希姆莱把他视为党卫队的莫大光荣。

  里宾特洛甫上台以后,外交部工作人员集体加入党卫队,穿上了党卫队的制服。里宾特洛甫还把儿子鲁夫送到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服役。

  然而时过不久,这两个亲密伙伴却闹翻了。

  起因在希特勒身上。占领奥地利之后,希特勒决心扩大德国权力的空间,疯狂地挑起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境内的徳意志族人问题。这么干,德国外交政策的重点,正好转到党卫队通过徳意志族人中心已经一手控制的民族工作活动领域,外交官员被党卫队挤得只好靠边站了。

  在解决波兰问题之后,希特勒于1939年把战争锋芒对准了捷克斯洛伐克。

  为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希特勒想出了一条诡计:煽动极端保守的教权主义斯洛伐克入民党的领袖们叛国,脱离布拉格的中心政府,同时又鼓励捷克人镇压斯洛伐克叛乱。之后,希特勒又以仲裁者的面貌出场,将双方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希特勒对党卫队保安处寄予很大期望,他们在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唱了主角。

  在外交政策上,几乎没有任何一方面可以由里宾特洛甫单独做主了。

  1939年1月, 希姆莱在希特勒的授意下,根本不跟外交部做任何磋商,就单独支持日本驻柏林大使大岛浩将军派十名俄国流亡者去苏联,用炸药刺杀斯大林。甚至不顾外交部的反对,讨好阿根廷总统卡所蒂洛,叫他同德国缔结反美同盟;在西班牙,煽动一名亲纳粹的长枪党领袖推翻无意参战的独裁者弗朗哥;在罗马尼亚扶植法西斯铁卫队上台。

  1941年1月20日, 铁卫队在布加勒斯特发难,首都各建筑物几乎都落在他们手里,只有总理府还由安东奈斯库本人控制着。情况非常危险,他不得不向希特勒求援。安东奈斯库在希特勒的支持下,终于平息了叛乱。正当安东奈斯库追捕政敌时,党卫队保安处把铁卫队的头头们保护起来。然后,给他们穿上德国军装,乔装病号,运到德国。

  希姆莱的这个国中之国,国王是希姆莱,但希特勒却是国中之国的太上皇。

  是希特勒和希姆莱共同领导了党卫队的整个活动,只从外交这一侧面也可见一斑。

  希姆莱与其他一些纳粹党的要员所不同的是,表面上他从不卷入权力斗争,也从不想把任何一个竞争对手置于死地。他的政治谋略是,让人感到他根本不想夺权。而是永远准备屈从于一种更坚强的意志。

  希姆莱这一手深藏不露的看家本领,使人们把他看成个没有野心、奴性十足的人,这一点适应了希特勒的需要。希特勒生性好疑,总认为他周围的人怀有不可告人的野心,而希姆莱又经常而及时地向他汇报某人准备搞暗杀、某人准备搞颠覆的话况,说得活龙活现。所以,希特勒深信希姆莱是忠实的看家狗。

  希姆莱还向希特勒提出改组党卫队的建议,从特殊性格的人当中物色忠诚的人,担任党卫队员,井加以必要的训练。

  希特勒完全赞同这个有关党卫队改组的建议,并于1929年1月6日,任命二十九岁的希姆莱担任党卫队全国领袖。

  希姆莱担任党卫队全国领袖后,很快便理解了希特勒的真正意图:他不是要一个有信仰的神秘人物集团,而是要一支盲目服从的卫队、一个巩固他个人统治的工具。当时的形势是,纳粹党正站在十字路口,二十年代末的经济危机,驱使着越来越多的怀着不满情绪的人加入纳粹阵营,这一方面加强了纳粹力量,另一方面也因为派别不同危及到希特勒在党内的领袖地位。

  这一地位要不惜一切代价加以巩固。希姆莱做到了这一点,巩固了希特勒在纳粹党内的领袖地位。

  希姆莱担任党卫对全国领袖后,按照他的“血统加精华”的原则,使党卫队得到迅速壮大。他把瓦尔德鲁德林格养鸡场交给他妻子一人照顾,而他却通宵达旦地呆在办公室里,扩大他的党卫队。这时,他的女儿古德隆已经出世,他也很少回家看望妻子和女儿,这显然是他们婚姻趋向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这期间,希姆莱跟两位要好的朋友,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制订了所谓的党卫队队员结婚细则。想在血统纯而又纯的党卫队员中塑造出他心目中的理想人物——金发碧眼的大力士。
  在希特勒登上总理宝座后,希姆莱和他的助手莱因哈徳·海徳里希密切合作,绑架希特勒的政敌和着手建立警察的严密监视网,并将集中营纳入他的工作计划。

  希姆莱还窃视盖世太保(秘密警察)的领导权,他和他的助手略施小计,便将盖世太保的领导大权弄到自己手里。

  希特勒深知希姆莱其人,知道他权欲极大,垂涎官衔,热衷于扩大特务机构。但希特勒认为他忠诚可靠,决不会利用职权对自己造成威胁。相反,希姆莱的权势大了,便会构成一支抵消罗姆的力量。罗姆的冲锋队一天比一天壮大,气焰十分嚣张,已严重威胁到希特勒的统治地位。

  因此,1934年4月1日,希特勒发布一项命令,将各邦内政部和帝国内政部合并,所有保安警察、民警、秘密警察全部划归帝国党卫队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领导。希姆莱直接通过普鲁士总理、帝国元帅戈林向希特勒负责。

  希姆莱集党卫队、保安处和盖世太保三支队伍的一统大权,两个月后,便大打出手,血染罗姆的冲锋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刀之夜”,终于解决了罗姆的三百万人的冲锋队,为希特勒消除了一个隐患。

  希姆莱对下属组织的出色行动十分满竞, 海德里希因功提升为党卫队旅队长(少将衔)。这也是对他本人的褒奖。相继,希姆莱又和他的助手海徳里希策划和执行了一起政治谋杀案。

  1934年7月25日, 希姆莱指挥党卫队员在维也纳街头枪杀了奥地利总理多尔富斯。希特勒对多尔富斯的不幸表示了貌似沉痛的哀悼,但事实上却向吞并奥地利迈出了第一步。为1938年3月兵不血刃地占领奥地利奠定了基础。

  希姆莱幻想出现一个北欧一巴伐利亚一日耳曼种族,他想搞人类育种场,把异族分子驱逐出第三帝国,妄图建立一个种族和意识形态都优越的党卫队国家。

  希姆莱首先在集中营骷髅队中实行了饮食上的严格规定,早餐有大麦粥、矿泉水、大葱和草药汤。有些家属提出抗议,说吃大麦粥能使人发胖。希姆莱指出她们这种意见是不对的,违背了他培育北欧条顿人的原则。

  希姆莱为实现他的纯血统的党卫队国家的梦想可真是费尽心机,不遗余力。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shuku.net)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