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作者前言


  在任何版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将帅名录里,人们都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这样一个名字。这是因为,在阵容颇为强大的苏军二战帅林中,这个名字至少是常常被排列在第三位。能排在它前面的另两个名字分别是当时苏军的正副最高统帅斯大林和朱可夫。

  根据战争年代流传下来的另一种说法,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两人是斯大林缺一不可的左右手或左膀右臂:一个是运筹帷幄的智囊,一个是驰骋疆场的统帅。不过,这种说法形象是形象些,却并不十分准确。

  就像朱可夫元帅并不缺乏运筹谋略之术一样,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也同样智勇双全。

  在这方面,作者倒好有一比。就如同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名鼎鼎、声名远播的军事天才卧龙诸葛先生一样,伏尔加河之水滋养成长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也是既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深谋远虑,又有统领三军、能征惯战的骁勇神威。他,当然是一位智囊式的军事天才,同时也是一位战功显赫的统帅式人物。”

  华西列夫斯基,这既是一个令法西斯德军和日本关东军闻风丧胆的名字,也是苏联人民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反法西斯盟国人民十分爱戴并感到亲切的名字。在中国东北的广大地区,至今还流传着当年以华西列夫斯基为总司令的苏联远东军与日本关东军作战的许多故事。在有关中国抗日战争史或现代史的著述或教科书里,也都载有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的基本史实,连同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不朽英名……

  需要预先说明的是,华西列夫斯基的成长道路及其全部军事生涯,并不具有更多的传奇性色彩。本书没有、也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去做刻意的搜寻与涂抹,它所反映的只是华氏怎样由一个普通的俄罗斯少年成长为著名的苏军统帅和二次世界大战名将的真实过程。

  华西列夫斯基于1895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俄国乡村神父之家,他的少年时代的生活就是田间劳动和读书。此前,在他的家庭和家族史上,几乎没有过任何一个与军职或军事有关的人。有意思的是,虽然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在神学校里就读,但他却一点儿也不喜欢神职和神的事业,也完全不想保留自己的所谓僧侣阶级身份。相反,他倒很想到一所世俗的农业大学去读书,然后成为一名农学家。后来,斯大林曾当面半真半假地问他为什么不想去当神父,他只是说,根本没想过这件事,他父亲也没强迫他。

  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岁的华西列夫斯基抱着“报效祖国”的纯朴念头参军了。由此,他接受了军旅第一次的战火洗礼,也尝到了军旅生涯的滋味。但是,他没想到战争会越打越长,沙俄军队在战场上也连遭败北。虽然他已由起初军校毕业时的准尉军官被提升为上尉营长,但还是于1917年11月自行决定退伍回家了。这时,俄国十月革命刚刚爆发,军队内部极乱,他只好决心回家再去续他那未了的读农业大学、当农学家的旧梦。这年,他22岁。然而,当时的动荡社会现状根本不可能给他提供这样的机会和可能。

  华西列夫斯基先是在家乡所在县的地方苏维埃军事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当了8个多月的乡村教师。到1919年4月,他终于被获准参加了苏俄工农红军。由于得到布尔什维克党的信任,他才终于感到“服军役是唯一适合我的禀赋的职业”。他在红军的队伍里先后参加了反对反革命白匪军武装叛乱和抗击帝国主义联合干涉军的伟大战斗。国内战争结束后,苏军开始改革和整编。自1922年起,他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团长工作,从而积累了一套相当丰富的中级指挥员的经验。1931年起,华西列夫斯基因表现优异、治军有方而被调到红军军训部任职。1939年夏天,他又被调到苏军总参谋部工作。初始,任战役训练处处长,至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被提升为总参作战部第一副部长。

  此间,华西列夫斯基曾两次到苏军军事院校学习深造。1926年他奉命到“维斯特列尔”步兵战术进修学校参加了为期一年的团长班学习。1936年秋进入总参谋部军事学院学习。在这里,他打下了深厚的军事理论基础,这为他后来运用自如地筹划和指挥反法西斯战争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创造了条件。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华西列夫斯基先后担任过总参作战部长兼副总参谋长、苏军总参谋长、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副国防人民委员、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和远东苏军总司令等一系列要职。这段时间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也是他全部军事生涯最有闪光意义和代表性的阶段。

  此间,他直接参与了几乎所有的苏军东西两大战线全部战役的具体筹划和统帅指挥工作。斯大林和苏共中央给了他高度的赏识和信任,他也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贡献给了这场空前宏伟的反法西斯战争和卫国战争事业。在1941年12月的莫斯科保卫战中,华西列夫斯基率总参第一梯队10人小组有力地支持了斯大林。1942年春夏之交,德军在南线猖狂突进,他临危受命出任苏军总参谋长一职。此后,他在大本营和战争前线往返奔波,成功地协助斯大林领导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解放顿巴斯、收复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等战役。1944年夏,他由苏德战场南翼转到西部,后又转到西北部,筹划和指挥了白俄、罗斯战役和波罗地海沿岸战役。最著名的是进军德国领土东普鲁士的作战和1945年对日出兵的远东作战。在所有的苏军特大战役中,只有柏林战役他未参与,因为那时他正在负责准备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出兵作战事宜。

  由于华西列夫斯基在上述一系列战役的筹划和指挥中成就突出并贡献巨大,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曾两次授予他“苏联英雄”的光荣称号。他还先后于1943年4月和1945年3月两次获得“胜利勋章”--苏军专门为奖励在统帅和指挥战争中建有特大功勋的领导人和高级将帅而设立的最高级别勋章。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曾经两次获此殊荣的只有斯大林、朱可夫和他三人。与此同时,他的军衔也由战争初期的少将晋升为中将、大将,到1943年2月,则荣升为苏联元帅。这时,他还不满47岁。华西列夫斯基是苏联“少壮派”军事将领中的佼佼者。能够与他比肩齐名的只有朱可夫一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悠悠岁月里,华西列夫斯基以其崇高的威望和显赫战功一直担当苏军的主要领导工作和苏联政府国防部门的领导工作。他先后担任过苏军总参谋长兼苏联武装力量部第一副部长、苏联军事部部长、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国防部部长及国防部总监察长等一系列要职。他也是苏联50-60年代的主要军事活动家和政治活动家之一,直至1977年逝世。

  华西列夫斯基是由高级参谋成长为苏军一代名将和统帅人物的。这与斯大林的军事观点和治军原则紧密相连。与传统的军事观念不同,在斯大林看来,优秀的参谋人员绝不至于当不了指挥员。事实上,苏军中很多著名将帅都做过参谋工作,单只由总参谋部岗位上出来到各部队充任高级军事首长的,就有朱可夫、瓦图京、麦列茨科夫等一大批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则是这方面最好的代表人物。

  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和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华西列夫斯基身上的担子特别重。在这方面,除最高统帅斯大林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人能与他相提并论。这也是他工作职责所决定的。作为战争年代在职时间最长的苏军总参谋长,他不仅要统筹全局,参与策划各条战线、各个方向上的一系列战役活动,而且还要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独当一面,做好自己所在方向上的战役领导和协调工作。由于这两项工作都不得偏废,使他不得不经常地在战争前线与莫斯科指挥中枢之间飞来飞去,长期奔波。只是到战争末期,由于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元帅负伤牺牲,他才主动提出辞去总参谋长一职以接替该方面军的指挥工作。为此,斯大林又专门把他安排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6名成员之一,以示对他的须臾不可离。

  在苏军众多的统帅人物中,华西列夫斯基向有儒将之称。他性格敦厚,待人热诚,严于律己,谦逊自处。他尊重每一个人,从最高统帅到集团军或军师一级的首长。一次,在完成一次重大战役行动之后,斯大林曾对他开玩笑似地说:“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您指挥这么一大批军队,而且干得不坏,但您自己也许连苍蝇都从来也没有欺侮过。”他从来不认为粗暴是统帅性格的特征,也不认为它是指挥军队的重要因素。他自己也曾说过,“要心平气和并且不让自己提高嗓门,并不总是那么容易。但是……经常要攥紧拳头直到手指发疼,默不作声,克制自己不去骂人或吼叫。善于在下属面前保持自重,应是苏联军事首长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品质”。

  华西列夫斯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相信部属,尊重并信任下级,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他非常了解,在像苏德战争初期那样很不利的困难局面下,要保持严密的组织性和工作的严肃性是不容易的。所以他极力提倡集体的团结精神,努力造成一种使大家感不到上面的压力,而是感受到有经验的老同志和首长们的有力支持这样一种工作气氛。他对下级历来热情、关怀、坦诚和信任,所以在总参谋部深受大家的爱戴,也获得了崇高的威望。

  他的另一个特点是勇敢沉着、机敏干练。他曾在战争期间不止一次地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在前线作战部队工作,但是每次都能准时圆满地完成最高统帅部赋予的使命和任务。他写给最高统帅部的报告,都非常全面而极其明确。他的这一素质深得斯大林的赏识,所以当需要深入地分析某个问题、制定某种可靠决定或提出某项完善的建议时,斯大林常常把他派到前线去。斯大林十分相信华西列夫斯基的判断和建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他的一个特殊天赋是能在事件的发展中抓住主要的东西,及时作出正确结论,并能极为清楚地预见到事件发展的趋势。但是,他从不炫耀自己。相反,他总是非常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他从不打断别人的话,即使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也能耐心地讨论并做说服工作,最后往往使对方心悦诚服。同时,他也很善于在最高统帅面前坚持自己的观点,在这方面他既灵活又坚定。具有此种勇气和本领的,在苏军高级领导人中只有他和朱可夫、安东诺夫等极少数几个人。

  在作战风格上,华西列夫斯基的特点是决心大,计划周密,力图合围敌人,切断其退路;或分割敌军集团,以便随着战役发展而各个歼灭之。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克里米亚战役、白俄罗斯战役、麦麦尔战役,尤其是东普鲁士战役和庞大的远东作战中,这种特点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所有的作战行动中,他都随时准备无条件地效忠祖国。他从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反对任何吹嘘。在取得战役胜利后,即使是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也从不强调自己的个人作用。

  第二版《苏联大百科全书》给统帅下的定义是:“统帅乃是领导全国武装力量或战役战略大军团,具有准备与实施战略性战役的雄才大略,并能运用作战经验创造性地发展军事学术的军事家或军事首脑。统帅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他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探索和运用可导致作战胜利的作战方法的才干。”

  华西列夫斯基自己也认为,指挥战争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性艺术活动,“完全应该把那些在战场上最卓越地表现出自己的军事艺术和才能、勇敢和必胜信念的军事首长列入统帅的范畴”。在他看来,不仅方面军司令,而且集团军司令级的高级军事首长也应被列入统帅之列。他曾写道:“衡量战争年代里统帅活动成绩的准绳,当然是完成战略性的方面军和集团军战役的任务以及把敌人打得惨败的艺术。”

  华西列夫斯基不愧为一代统帅,他无愧于自己的英名和所得到的褒奖!

  在考察华西列夫斯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对他一生起到过特别大影响的人,应该首推早年的苏军总部作战部长兼副参谋长特里安达菲洛夫和苏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他们像伯乐一样发现了他,随后又培养和提拔了他。前者把他由基层部队的团级指挥员调到了红军军训部,由此他才得以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全面认识了解苏军,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后者把他调入了苏军总参谋部,并在随后直接把他推荐给了最高统帅斯大林,从而使之得以进入苏军最高指挥中枢。当然,伏罗希洛夫元帅和斯大林本人对他的推重和赏识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应该指出的是,他一直对斯大林给予的关怀和器重深为感激,并始终认为斯大林不愧为最可钦佩的军事天才和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骄傲领袖。

  话说回来,任何别人的推荐和赏识,都必须以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为既定基础,不要说在军事领域内和战争年代中,就是在其他没有较大风险的领域内或和平时期,这也照样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用一句中国话来说,成事在天,谋事则完全在人。所谓事在人为,此之谓也。

  关于本书的结构安排,考虑到丛书的创意和整体性,作者着重写了传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军事活动,战前的军事生涯也做了较详细的介绍,用以说明其从士兵到元帅的成长过程,其他则未便涉及。

  最后,作者需要说明的是,撰写本书的材料收集工作是在相当困难的条件下完成的,得到了戴茂林等同志的大力帮助。这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看到过一本中文版的给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作传或较完备的介绍性作品。无疑,这给本书的写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其中有些关系到时间和具体事件的准确性问题,不得不去翻阅大量相关的著述或文字。在这里,请允许我对戴茂林及所有给我帮助的人们表示由衷的感谢之忧!

  此外,本书的撰写是在极为仓促的时间里克服种种困难和不尽人意事件中完成的,又兼作者自己能力、水平所限,因此它很可能存在包括各方面的疏漏或失误之处。凡此种种,敬希有识专家和读者诸君给予批评和指正。

  作者在不胜惶恐中祈盼您的赐教。
                         1994年8月31日
                         于青灯下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