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三 自由之路


  “我有件令人心烦意乱的事情,您知道吗?”路易斯·蒙巴顿说道。
  在白金汉宫的一间私人客厅里,两位表兄弟亲密地交谈着,会晤无拘无束,不拘任何礼宾仪式。乔治六世国王和年轻的海军上将肩靠肩地坐在一起,犹如一对同窗多年的同学在边聊天边怡然自得地呷着茶。蒙巴顿急切地盼望举行这次会晤。对他来说,表兄乔治六世国王是最后一个可以助他一臂之力的人,是他摆脱掉割断英国和印度关系的这一倒霉差事的唯一希望。因为英王毕竟也同时兼任印度皇帝,因而有权批准或者拒绝对副王的任命。
  “我知道了。”乔治六世面带笑容心领神会地回答说:“首相已来这里拜会过我,我对此表示赞同。”
  “您同意了?那么您认真考虑过吗?”蒙巴顿神情愕然地问道。
  “当然考虑过。我对此斟酌再三,多方权衡。”国王热情洋溢地回答说。
  “然而这是一项极为危险的使命。”蒙巴顿固执已见地说道;“所有人都认为达成妥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时目前根本不具备达成妥协的条件。我是您的表弟,如果我亲赴印度,把事情办得糟乱一团,必然有损于王室的声誉。”
  “事情确实如此。”乔治六世辩解道:“但是,如果您能成功,请您想想,这将给君王带来何等荣耀。”
  “您对前景过分乐观。”蒙巴顿一边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声,一边落座在沙发里。
  年轻的海军上将每次走进这间小客厅时,心里不由自主地缅怀另一位表兄,他的挚友威尔士亲王、温泽公爵戴维。在威斯敏斯特举行的结婚典礼仪式上,戴维曾是他的男傧相,他本来应当加冕登基,继续出任英国国王。从儿童时代起,他们两人过从甚密,友情甚笃。戴维国王爱德华八世,因在执政期间不能和其情人迪基结合,于一九三六年毅然决定让位。蒙巴顿当时多次表示,他们之间的友谊将一如往日,始终不渝。
  --------
  ①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一九二六年十二月执意与一离婚的美国女人结婚,遭到首相等人的强烈反对,英王决定让位,并离开英国于一九三七年在法国巴黎与情人辛普森(迪基)结婚。

  “命运往往如此令人不解地嘲弄人生。”蒙巴顿暗自思忖。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他曾作为他所敬仰的这位表兄的副官,第一次来到了印度,而现在他将义不容辞地放弃这片土地。抵达的当天晚上,年轻的蒙巴顿在日记中写到:印度“这个国家,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谈论它,向往它”。在这次王室巡视过程中,他心满意足,大开眼界。帝国当时正值鼎盛时期。王储一行所到之处,受到极为隆重的欢迎和盛况空前的款待。他们乘坐副王的黄白两色相间的专用列车,到全国各地旅行;逗留印度期间,王室牢不可破的盟友、印度各土邦王公,纷纷前来朝觐效忠。他们终日观看马球比赛,参加围猎老虎活动,身骑骆驼在皎洁月光下悠闲散步,或者出席王公们举行的盛大舞会和豪华丰盛的酒宴。离开印度的时候,蒙巴顿在日记中写到:“印度是世界上无以匹敌的神奇国度,印度副王的御座令世人赞叹不已”。
  乔治六世刚刚证实,现在这个“令世人赞叹不已”的宝座已属于他。
  一片短暂寂静笼罩着白金汉宫的小客厅,好象一股激情突然压抑着国王。
  “遗憾的是,”他怅然说道:“当您在东南亚作战时候,我很想到那里看望您,然后顺道访问印度,但丘吉尔执意不肯。大战结束后,我期望能有一天访问印度。现在看来很难成行。”“这实在令人伤心。”他继续说道:“我登基出任印度皇帝,然而从未能到那里看看。在伦敦我将失去皇帝称号。”
  事情确实如此。乔治六世逝世之前,确实未能踏上这个斑驳离奇国家的土地,亲眼目睹这颗从他长兄那里继承下来的帝国王冠上的瑰丽宝石。他既没有机会欣赏捕猎老虎的惊人情景,观看全身披挂金银饰物的大象队伍,也没有机会接受缎裹丝缠,一身珠光空气的王公们的朝觐。他所得到的,仅仅是维多利亚女皇餐桌上的残羹冷肴。他即位执政,似乎未列入英国历史议程,然而他将经历英国历史上最悲惨的时刻。一九三七年五月的一天上午,坎塔伯雷主教以上帝的名义宣布,乔治六世出任大不列颠、爱尔兰和英国海外自治领地的国王,宗教信仰的保护人,印度各邦的皇帝。自此,在地球九千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上,有二千八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不同形式和大英帝国联系起来。乔治六世执政期间,唯一伟大的成就就是逐渐丧失这笔家产。昔日,乔治六世身兼英王和印度皇帝,统治着庞大帝国,其疆土之大足以使亚历山大大帝、罗马帝国、成吉思汗、哈里发们和拿破仑望洋兴叹;如今,他将了结一代君王统治,致使小岛王国变成普通的欧洲国家,
  --------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继承者。

  “我知道我将退位。”他喟然长叹一声;“我知道我将失去英王兼印度皇帝的称号,但是,如果割断和印度的所有联系,我心里会感到极度难过。”
  乔治六世清楚地意识到,大英帝国的黄粱美梦业已烟消云散,他曾祖母的大臣们创建的全部光辉业绩注定要土崩瓦解。然而他不遗余力,企图赋予这一事业一种新的形式,以某种和当今时代潮流并行不悖的方式,使帝国的一切得以继续保存下去。
  “如果独立的印度拒不加入英联邦大家庭,那将是一场灾难。”乔治六世用着重语气说道。
  英联邦是独立国家的庞大共同体。鉴于共同的传统,共同的历史,以及和大英帝国的特殊关系,它将这些国家联系起来,从而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巨大作用。作为联邦的中心,英国在世界之林中举足轻重,一呼百诺,犹如昔日大英帝国的声音。伦敦城一如往日,仍然是地球大部分地区的文化、宗教、贸易和金融中心。大英帝国已经寿终正寝,然而其幽灵可以使乔治六世统治下的小岛王国,在欧洲各国中占有特殊地位。
  为了实现上述梦想,独立后的印度必须加入英联邦。如果印度表示拒绝,其他有朝一日获得独立的亚非国家,无疑将走它的道路。这样一来,英联邦必然变成白色人种统治下的海外领地的俱乐部,而不是国王期望在大英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强大共同体组织。
  首相和工党丝毫不同意国王的野心勃勃方案。艾德礼未对蒙巴顿作出任何关于把印度留在英联邦的打算。乔治六世身为一国君王,无奈实权旁落,无计可施。然而其表兄弟,则可将这一方案强加于人。对此,年轻海军上将比任何人更能理解国王的希望。王室其他成员中,任何人没有象他如此频繁地到古老帝国各地旅行,任何其他英国人没有象他那样对分割帝国感到痛心疾首,愁肠百结。一月份这一天,在白金汉宫小客厅的壁炉前,维多利亚女皇的两位曾孙秘密决定:通过英联邦组织,永远高擎大英帝国的火炬。
  蒙巴顿勋爵负责实施这项决定。在动身飞往新德里之前,他终于说服艾德礼允诺同意,关于把印度留在英联邦事宜,他将拥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未来几星期内,印度新任副王将竭尽心力,搜索枯肠,施展谈判本领和才华,完成这天下午在乔治六世的客厅里所商讨的任务:永恒地维护印度和英国王室之间的关系。
  看来,路易斯·蒙巴顿比任何人更适宜出任印度副王的职务。当他尚在襁褓之中,在为他举行的洗礼仪式上,蒙巴顿一拳打落了曾祖母维多利亚女皇的夹鼻眼镜,显示了他有朝一日登基为王的天赋本能。蒙巴顿的家史可上溯至四世纪,他的直系始祖是查理大帝。当时,或者在此以前,他和德皇威廉二世、沙皇尼古拉二世、西班牙国王阿尔方索十三世、罗马尼亚国王斐迪南一世、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挪威国王哈康七世、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均有血统或者联姻关系。对于路易斯·蒙巴顿来说,大凡欧洲各国危机,均系一家内部事务。
  一九○○年,欧洲各国空缺王位寥寥无几。维多利亚女皇的掌上明珠、孙女黑森的维多利亚公主,和其表兄巴顿堡的路易斯亲王的第四个孩子,由于通过他人介绍,才得以领略国王生活的乐趣。童年时代,每当夏季来临,他前往飞黄腾达的表兄的城堡内消暑度假,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生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不会忘记,在温泽城堡芳草萋萋的草坪上举行的茶会上,绝大多数宾客头戴王冠;他乘坐沙皇的专用游艇,尽情畅游消遣;在圣彼得堡郊区的森林中,他在表兄沙皇太子阿列克谢及其妹妹女大公玛丽亚的陪同下,长时间地悠闲漫步。他曾狂热地爱上了玛丽亚。
  --------
  今联邦德国一州。
  ④德国一地区。
  ⑤英国城市。英王室居住地。


  高门贵胄出身的年轻蒙巴顿,本来可到欧洲某一宫廷安享闲适的达富贵人生活,度过日趋没落的锦衣玉食、官高爵显的荣华富贵的一生。但是他选择了与此截然不同的道路,今天正处在这一异乎寻常生涯的鼎盛时期。
  一九四三年秋天,当蒙巴顿年方四十三岁时,温斯顿·丘吉尔正在物色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才”,旋即任命他为东南亚战场盟军最高司令。如此重大的职务和使命,唯有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领导下的欧洲战场盟军最高指挥部可与它相匹敌。一亿二千八百万人从此置于他的统率之下。迄今为止,东南亚盟军最高指挥部尚未取得任何战绩和荣誉,他所面临的情况异常困难:“军队士气低落,气候条件恶劣,敌人咄咄逼人,盟军连吃败仗。”
  蒙巴顿的下届同僚中,大多数人比他年长二十多岁,而且军阶也比他高。某些人认为他不过是位绣肠公子而巳,仅仅凭借与王室的关系,混上一身海军上将军服。
  蒙巴顿竭尽全力,重振军队士气,他经常巡视各线阵地,强迫将领们冒着缅甸热带季风带来的倾盆大雨,继续奋勇作战;他坚持不懈地敦促伦敦和华盛顿上级指挥机构,源源不断地运送士兵们不可缺少的军需品。在不长的时间内,他的努力取得了成果。一九四五年,这支昔日士气低落、濒于瓦解的军队,取得了陆地上对日作战以来最辉煌的战果。由于原子弹爆炸,它的统率未能实施气势磅礴的代号为“拉链行动”的作战计划。这一计划旨在以大胆的水陆联合行动,收复马来亚和新加坡,其作战规模仅次于诺曼底登陆战役
  --------
  指一九四五年美国在广岛、长崎上空投掷原子弹。
  ⑦位于法国西北部地区。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盟军在这里登陆,使德国军队惨遭失败。


  从少年时代起,蒙巴顿决定选择海军生涯,打算沿着家父的足迹走下去。他的父亲远离故里德国,应募加入英国皇家海军,后来晋升为海军大臣。当蒙巴顿刚刚开始军事学校学生生活之际,一场不幸事件突然袭来,结束了父亲的行伍生涯。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一场仇德浪潮席卷英国,蒙巴顿的父亲由于原籍德国被迫辞去大臣职务。他心灰意懒,后应乔治五世劝告,将其名巴顿堡改为蒙巴顿。海军候补生路易斯·蒙巴顿勋爵发誓有朝一日,他定将重新夺回父亲因民族主义仇恨运动而失去的官职。
  --------
  当时国王也系德国国籍,将其名扎克斯·科布格改为温泽。——原注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正象在其他和平时期一样,任何军官在其生涯中必然晋升缓慢,平淡无奇。在这段时间,蒙巴顿在其他活动方面超凡出众,引人注目。他英姿挺秀,风流倜傥,热情奔放,一时间成为新闻界的捕猎对象。经过大战浩劫之后,新闻界对渴望寻欢作乐人们的轶事趣闻极为敏感,兴趣倍增。一九二二年,蒙巴顿和姿色艳丽、家产万贯的埃德温娜·阿什利女士结婚,当时轰动了整个上流社会。每个星期,几乎所有报纸、杂志,均要刊登这对入时夫妇的数帧照片,或者披露几件风流趣闻:蒙巴顿夫妇在诺埃尔·考沃德陪同下前往剧院看戏;蒙巴顿夫妇在阿斯科特剧院皇家包厢内赏戏;运动员路易斯勋爵在地中海破浪滑水;蒙巴顿参加马球比赛。蒙巴顿本人从不否认,他喜欢出席豪华的酒宴,或者外出游山玩水。然而在人所共知的形象背后,却隐藏着另一个形象,每当欢乐结束之后,它再次居于首要地位。
  --------
  诺埃尔·考沃德(一八九九年——)英国著名戏剧家、艺术家。

  年轻的勋爵没有遗忘少年时代立下的誓言。在海军军官中,他最富有自觉精神和雄心壮志。每当工作时,他精力过人,往往把同僚们弄得精疲力尽。蒙巴顿坚信,未来战争的成败取决于是否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如果没有畅通无阻的通讯体系,就不能赢得战争。因而他孜孜不得地悉心研究无线电通讯技术。一九二七年,他结束了在皇家海军通讯高级班的学习,晋升为少校军阶,并立即着手编写海军第一部无线电通讯实用教科书。他深深地迷恋上科学技术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潜心研究物理、电学以及各种形式的无线电通讯。他结识一大批朋友,其名字从未在出席社交界活动的名人专栏中出现。他们当中有工程师、学者、飞机制造专家和机械师。他成功地引导皇家海军,使其重视法国著名火箭专家罗贝尔·埃斯诺·佩尔泰里的研究工作。罗贝尔在其著作中预见性地描绘了未来V-1型飞弹、导弹和人类登上月球的情景。在瑞士,蒙巴顿发现一种速射高射炮,可击落“斯图卡式”⑩俯冲轰炸机。经过数月努力,他终于说服举棋不定的皇家海军采用这种高射武器。
  --------
  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德国空军使用的飞机。

  在消遣娱乐活动方面,蒙巴顿同样精力旺盛,有条不紊,往往取得最佳成绩。开始玩马球时,他将比赛摄入电影胶片,然后用慢镜头分析著名马球冠军的技术动作。他科学地研究马球球棍的形状,并研制出一种新型球棍。上述努力虽然未能使他成为马球球星,但他从中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并且后来编写一部具有权威性的马球著作,他所领导的马球队也成绩斐然。
  蒙巴顿本能地熟谙日耳曼人的特性,因而怀着日益不安的心情注视着希特勒上台和重新武装德国。同样,他心绪忧伤,不抱任何幻想地观察看政治制度的发展情况。他的舅父尼古拉二世在政治制度演变中,从沙皇宝座上被赶了下去。三十年代期间,蒙巴顿夫妇日益减少在社交界抛头露面,而越来越多的时间致力于提醒朋友们和政界人物注意,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日益临近,即将爆发。
  一九三九年六月,路易斯·蒙巴顿怀着自豪的心情,出征一驱逐舰舰队司令的职务。同年八月二十三日,他指挥的“凯利号”驱逐舰开始服役。数小时之后,电台宣布,希特勒和斯大林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凯利号”舰长立刻明白,这一消息意味着战争爆发指日可待。他命令舰队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以使战舰三天内出海远航。通常情况下,一艘新军舰下水需要三个星期的准备工作。
  十一天后战争爆发,当时蒙巴顿手拿刷子,身体空悬在军舰一侧,正和船员们一起忙着为“凯利号”涂抹伪装油漆。翌日,“凯利号”紧紧咬住一艘德国潜艇。蒙巴顿命令说:“我决不会放走这艘舰艇。不把它击沉在我们的脚下,我们决不会离开这里。”“凯利号”多次护卫其他舰只穿越英吉利海峡,在北海追踪德国鱼雷艇,在浓雾笼罩的海面上,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援救在纳尔维克⑾战役中惨遭失败的六千名幸存者。在北海海面的一次战役中,“凯利号”尾部被鱼雷击中,锅炉设备遭到破坏。蒙巴顿拒不凿沉战舰,他将全体船员安全转移;而自己只身在伤痕累累的军舰上整整飘流一夜。之后,他和十八名自愿突击队员一起,终于把战舰拖回港口。
  --------
  ⑾挪威北部港口。一九四○年,英法海军与德军在这里展开激烈海战。

  一年以后,一九四一年五月,在克里特岛⑿近海的—次战斗中,幸运之神抛弃了“凯利号”。战舰被一颗炮弹击中,数分钟后沉入海底。路易斯·蒙巴顿忠于自己的誓言,伫立在驾驶台上,直到战舰被汹涌的波涛吞没。他和其他幸存者一起,双手紧紧抓住唯一的一只木筏,在海水中浸泡负小时。木筏周围的水面上,到处覆盖着一层燃料油。在德国轰炸机的密集火力下,他鼓励大家,带领他们高唱民族歌曲。鉴于他在战场上的英勇气概,蒙巴顿荣获《服务优异十字勋章》的最高奖赏。他所指挥的战舰,由诺埃尔·考沃德拍摄成题为《我们的戎马生涯》电影,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
  ⑿希腊一岛屿,位于地中海。

  五个月后,丘吉尔正在物色一位骁勇善战的人,负责指挥“联合行动”。这是一支旨在研究未来进攻欧洲大陆的技术而建立的登陆部队。蒙巴顿被丘吉尔选中。对他说来,此项使命可以充分满足他对科学的好奇心,激起他丰富的想象力。他暗自发誓,必须首先采纳任何新的创见,为此,他的指挥部对所有人开放,其中有发明家、学者、技术人员、工程师,甚至某些思维离奇古怪的人。他们提出的某些方案,诸如用木材浆和冻结的海水混在一起,建造一艘巨大的冰山航空母舰,看来显得异想天开,荒诞不经。然而其他方案则颇具匠心,切实可行,如铺设一条横穿英吉利海峡的水下输油管道,以及为在诺曼底登陆修建人工港口和建造船只。鉴于上述辉煌成就,方案的倡导者在四十三岁那年被任命为东南亚盟军最高司令。
  现在蒙巴顿四十六岁,准备承担一生中最艰巨的任务。此时他年富力强,博学多识。由于海上战斗生活和多年担负重要职务,他遇事当机立断,指挥若定。他既不是哲学家,也不是抽象的思想家,然而他心智敏慧,富有精辟的分析能力。他深信自己能取得成功。当他还是一位青年军官时,在一次划船运动比赛中,他指挥的小组由于采用他发明的别具一格的划船方法,最后终于一举夺得冠军。当有人指责他的别出心裁的划船方式时,他冷冰冰地反驳说:重要的是“必须第一个到达终点线”。
  蒙巴顿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富有必然取胜的精神面貌,为此,他的诽谤者认为,这正是他的傲慢所在。当丘吉尔任命他出任东南亚盟军最高司令时,他请求给予二十四小时考虑时间。
  “为什么要考虑这么长时间?”丘吉尔抱怨说:“难道您感到无力胜任此职吗?”
  “阁下,我的天赋弱点在于过分相信自己。”蒙巴顿反驳说。
  在未来的数星期内,维多利亚女皇的曾孙大概对自己不会如此始终不渝地自信吧。

         ※        ※         ※

  甘地每到一地,总是举行同样的仪式。这位活着的亚洲伟人每次抵达一村庄后,首先走进一间茅屋,当然最好是穆斯林居住的房舍,然后请求主人予以款待。如果遭到拒绝——有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甘地再去叩另一家的门。他透露说,“如果大家都拒不接待我,我只好到树荫下歇歇脚。”甘地依靠村民施舍的食物度日,诸如水果、蔬菜、山羊奶和椰子汁。
  每天,甘地按照周密的计划进行活动。对他来说,时间犹如一件时刻萦绕脑际的头等大事。生命的每一分钟都是上帝的恩赐,必须用来为人类服务。因而他精密安排时间,随身携带一件稀世之物——一只价值八个先令的英格索尔牌怀表——,用一条细绳系在腰部。他每天凌晨二时起床,诵读《薄伽梵歌》,然后进行晨祷。之后,他蹲在地上,用铅笔书写回信。他的每支铅笔一直使用到手握不住笔头时才扔掉,因为在他的眼里,铅笔是某个兄弟的劳动成果,如果浪费它,意味着你对他的劳动无动于衷。每天清晨同一时刻,他饮用掺盐凉水,清洗肠壁。甘地热衷于自然疗法,相信它能带来好处,消灭肠内毒素。如果圣雄请求某一信徒为他洗灌肠壁,那么后者心里明白,他和甘地已成莫逆之交。太阳出来时刻,甘地走出茅屋外出散步,和村民们会晤交谈。
  为了恢复某地的平静和安全,甘地发明一种独特的方法。每次抵达一村庄时,他首先寻找一位愿意聆听他教诲的印度教徒负责人和一位穆斯林负责人。找到之后,他说服他们居住在一起,使之成为维护该村宁静气氛的保证人。如果穆斯林攻击同村的印度教徒,那么穆斯林负责人必须保证进行绝食,直至死去;印度教徒首领也必须恪守同样的誓言。
  在诺阿卡利县各地血迹斑斑的道路上,甘地不仅仅致力于泯除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的怨恨,呼吁他们要兄弟般地和睦相处。每当他感到某一村庄的局势发展对他有利时,他的仁爱宣传立即涉及到更广泛的范围。对他来说,印度是由广大的穷乡僻壤、交通不便的农村组成的,正象他每天访问的村舍一样。他比任何人都了解印度农村。他殷切地希望,新生的印度必须深深植根于广大农村,为此必须使它们摆脱往昔的陈规陋习。
  “我想告诉你们如何保持你们村庄的饮水卫生,如何保持你们的个人卫生,”他向村民宣布说:“我将教你们如何更好地利用你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何从你们头顶上的苍穹中汲取生命力,如何吸收你们周围的新鲜空气,增强你们的生命力,如何合理地利用太阳之光。”
  这位年迈的先知,具有无穷尽的精力。他执拗地相信,必须用具体行动改变现实。无论是为一位麻风病人配制一副泥土混合药剂,还是准备和副王讨论,甘地往往同样小心翼翼,一丝不苟。他的不少信徒为此大为恼火,认为办事必须分清轻重缓急。他陪同村民们来到林边,有时帮助他们择地打井。他视察公共厕所,如果某村庄没有公厕,他告诉他们如何建造,甚至和村民们一起施工。甘地认为印度人口死亡率过高的原因,在于卫生条件恶劣,因而他多年来奋斗不息,反对在大多数人赤脚走路的地方随意吐痰、擤鼻涕、大小便的恶习。一天,他心血来潮地说道:“如果我们全体印度人同时吐痰,那么唾液可形成一泓潭水,足以淹没三十万英国人。”然而当他看到一位农夫正随地吐痰时,他立刻和颜悦色地加以制止。他走进村民的家里,告诉他们如何使用木炭和沙土制作饮水过滤器。甘地经常这样说:我们现在所作的事情与我们有能力从事的工作之间的差异表明,我们能够解决当今人世间的大部分问题。
  甘地每天晚上举行祈祷大会,同时邀请穆斯林参加。晚祷会上,他首先诵读《薄伽梵歌》,然后有意识地背诵几段古兰经经文。会上任何人都可以向他提出任何问题。一天晚上一位村民请他不要在诺阿卡利地区浪费时间,最好还是回到新德里和真纳以及穆斯林联盟进行谈判。
  甘地回答说:“一位领导人仅仅是他所领导的人民的化身。但是后者首先需要有人指引带路,以实现自身的平静。”他继续说道:“人民要求和睦相处的愿望,必然在其领袖们的行动上得到反映。”
  甘地认为,如果穆斯林居民同意恐惧不安的印度教徒返回家园,这说明该村已理解他的教诲。然后他上路启程,奔向十五或二十公里以外的另一村庄。他们往往在七点三十分动身。甘地走在前面,后面紧随一帮信徒,离开芒果树掩映、池塘纵横的村庄。在他们经过的地方,一群群鸭鹅发出嘎嘎的叫声。他们艰难地行进在树根丛生、尖石嶙峋的蜿蜒曲折小径上,或者穿过一片片沼泽地和布满荆棘的不毛之地。有时他们陷入深过膝盖的淤泥里。抵达目的地时,圣雄赤裸的双脚往往鲜血淋漓。开始工作之前,甘地把脚浸泡在热水盆内,然后沉浸在苦行游说活动的安逸享受之中。他吩咐忠诚不渝、妩媚多姿的侄孙女摩奴,用一块石头为他按摩双脚,减少痛苦。

         ※        ※         ※

  三十年来,为了追求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实现印度的解放事业,甘地拖着这双布满伤痕的双脚,走遍印度各地遥远的偏僻地区,巡视成千上万个类似他今天访问的农村,生活在肮脏不堪的麻风病人和穷不堪言的贫民窟中间,出没于巍峨壮丽的帝国宫殿的客厅里,身陷阴森可怖的监牢中。
  乔治六世和路易斯·蒙巴顿的曾祖母在德里平原被宣布为印度女皇时,莫汉达斯·甘地还是一位年仅八岁的小学生。对他来说,这场盛大隆重的典礼往往和一首滑稽歌谣联系起来。他的家乡波尔班达尔城位于阿曼海之滨,距德里约一千二百公里。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唱道:

  英佬似巨人,
  印人何其小;
  肉食者治人,
  身躯六呎高。

  日后,这位顽童的精神力量将使身躯六呎高的英国人及其庞大帝国蒙受耻辱。他经受不住歌谣的诱惑,让人煮熟一块山羊肉,然后偷偷地破戒啃食起来⒀。这次体验结果极为糟糕。吃下山羊肉不久,年轻的甘地立刻开始呕吐。晚上做了一夜恶梦,总觉得好象一只活山羊在肚子里苦苦地哀叫。
  --------
  ⒀甘地家族信奉毗湿奴教。该教主张实行苦行、素食等禁欲主义生活。

  甘地的父亲是位世袭帝万⒁,担任孟买北部卡提阿瓦半岛一个小土邦的首相。他的母亲笃信宗教,虔诚过人,常常在祷告之后不进食物。
  --------
  ⒁帝万是过去印度各王公土邦的首相。

  令人大惑不解的是,这位后来成为当代印度最伟大的精神领袖的人,不是出自印度贵族世家,即婆罗门最高种姓,印度教的宗教和哲学的精英荟萃的地方。甘地的父亲属于吠舍种姓,命运注定他以经商为生。在印度等级社会中,吠舍种姓地位比较低微,但略高于从事手工业劳动和出卖劳动力的首陀罗,而低于王子婆罗门和武士刹帝利种姓。
  按照印度当时盛行的风俗习惯⒂,甘地十三岁那年,与一位目不识丁、名叫嘉斯杜白的女孩结婚。这位后来成为世界上禁欲主义象征的人,很快发现夫妻生活带来的快乐。婚后四年的一天,当甘地和妻子正在温存之际,突然一阵叩门声打断了他们的欢娱。佣人告诉年轻人说,他的父亲刚刚去世。甘地听后如雷轰顶。他十分孝顺父亲。几分钟前,他尚在病人身旁,为父亲按摩双腿,减少痛苦。甘地适才离开病笃的父亲,回到房间看望怀孕的妻子。自那时起,他常为这件事感到自惭形秽,无地自容,开始逐渐摆脱情欲的羁束。
  --------
  ⒂当时印度盛行童婚习俗。婚后头五年,童妇大部分时间在娘家度过,然后回到婆家和丈夫一起生活。

  甘地后来到英国求学深造,攻读法律,以期能够来日继承家父的帝万家业。对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家庭来说,到遥远的异国他乡学习,意味着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在此之前,他家庭的任何其他成员从未到过国外。甘地为此被正式开除其商人种姓,因为在长辈人的眼里,飘洋过海到异国旅行,只能永远玷污他的声誉⒃。
  --------
  ⒃毗湿奴教禁止其教徒航海远行。

  在伦敦的日子里,甘地的境遇异常不幸。他腼腆胆怯,甚至和外国人说一句话也会使他痛苦不已。他身体孱弱,衣服怪诞,在穿着入时的伦敦律师界里,给人一种寒碜可笑的印象。他身着一套裁剪糟糕的衣服,又宽又大,身体总在里面晃来晃去。他虽然已经十九岁了,但显得那样赢弱,举止那样平庸,致使同学们有时把他当作饭馆里的小伙计。
  甘地认为,为了摆脱难受境地,唯一的办法是把自己打扮成英国绅士。从此他脱下从孟买带来的衣服,换上一套崭新的礼服。他购买了一顶丝织礼帽,一套衣服,一双锃亮的皮鞋,一副白色手套和一只镶有银球饰物的手杖。此外他还买了一瓶美发油,梳整他那又乱又硬的头发。他用上几个钟头时间,站在一面大镜子前面连续不断地练习打结领带,独自端详焕然一新的容貌。不仅如此,他甚至还买了一把小提琴,报名学习舞蹈课程,聘请一位法语教员给他讲授法语,另一位教员给他讲授演讲艺术。
  这次尝试的结果,与吃山羊肉的结局同样糟糕。甘地练小提琴时,只能发出时断时续的吱嘎吱嘎刺耳声;他跳舞时,步伐总是与节拍不能吻合;他学法语时,舌头往往不能正确发音;演讲术课程也未能帮他大胆地发表演说,克服痛苦羞涩的羁绊。甚至到花街柳巷闲逛,甘地也以失败告终,因为他从来不敢穿过接待客厅。无可奈何,甘地最后放弃模仿英国人的服饰举止,决定重新恢复自己过去的生活习惯。取得律师资格后,甘地匆忙准备返回印度。
  甘地回国后,生活平平。一连数月,他奔走于孟买各法庭之间,终日寻找主顾,为人受理案子。在法庭上,他陈词无力,不能深深打动法官的心灵。然而数年之后,他的声音却打动了全体印度人民。
  甘地在律师事业上的失败,后来成为他一生中第一个重大转折点。他的家庭对他大失所望,决心把他送往南非,受理一家远门亲戚的案件。这次旅行持续数月。他在南非逗留达二十五年之久。在这个充满敌意的遥远国度里,甘地发现了一系列哲学原则,它将改变他今后的生活道路和印度历史的进程。
  一八九三年四月,当甘地在德班港口泊岸登陆时,他思想上尚未流露出任何关于禁欲主义的志趣。这位穷苦人未来的先知,身穿伦敦律师们经常穿戴的漂亮礼服,里面穿一件带有上浆领子的雪白衬衣。他踏上南非土地,应聘为一位印度商人的案件辩护。
  甘地和这个陌生国度的真正接触,发生在从德班到比勒陀利亚铁路线上的一次旅行过程中。甘地晚年仍然认为,这次旅行是“他—生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经历”。火车开往比勒陀利亚途中,一位白人乘客冲进甘地乘坐的头等卧铺车厢,毫不客气地命令他搬到行李车厢去。甘地拒绝对方的要求,因为他手持一等车厢的车票。火车抵达下一站时,那位白人把警察叫来,茫茫黑夜中,甘地被强行从火车上赶下去。甘地孤身一人,冻得浑身发抖,度过痛苦难熬的一夜,因为他不敢到车站行李寄存处提取行李。这是甘地第一次和不公正的种族歧视较量。他祈求悉达神⒄为他带来勇气和光明,犹如中世纪一位尚未正式取得盔甲兵器的年轻骑士在夜间警戒一样。当朝阳在马里茨堡小车站上撒下一片金黄色的光芒时,这位神态羞怯、举止笨拙的年轻人,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从今以后,莫汉达斯·甘地将坚决抵制种族歧视。
  --------
  ⒄《罗摩衍那》中的女主人公,被印度教神化,成为罗摩派的崇拜对象。

  一星期后,甘地第一次向旅居比勒陀利亚的印度人发表演说。昔日,这位初出茅庐的律师,在孟买法庭上胆小如鼠,张口结舌;今天,他讲起话来口若悬河。他号召印度兄弟们团结起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为此必须首先学习压迫者的语言——英语。次日晚上,甘地开始为一名小店员、一名理发师和一名职员讲授英语语法,从而不自觉地掀起一场解放四亿印度人的远征运动。时隔不久,他取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迫使铁路当局同意,凡是衣着整齐的印度人,有权乘坐南非铁路的头等或者二等车厢旅行。
  甘地圆满结束受理的案件后,决定在南非定居。这时,他在当地印度人中深孚众望,同时律师业务也兴旺起来。他虽然反对英国推行的不合理种族歧视,但又忠于大英帝国,同时和英国人一道参加布尔战争,负责指挥一支救护队的工作。
  抵达南非的第十个年头,甘地一次乘火车到外地旅行。这是他一生中第二个重大转折点。一九○四年一天晚上,当他登上从约翰内斯堡开往德班的列车时,一位英国朋友送他一本题为《献给后来者》的书。书的作者是哲学家约翰·鲁斯金⒅。整个旅途中,甘地通宵未眠,如饥似渴地阅读这部著作。它改变了甘地今后的生活道路。翌日早晨抵达目的地之前,甘地立下誓言,决定抛弃人世间一切物质财富,遵照鲁斯金所阐述的思想去生活。这位哲学家在书中写道:财富仅仅是产生奴隶制度的工具;一位手拿铁锹劳动的农夫,和一位能言善辩的律师,同样为社会作出贡献;那些耕耘土地的人们的生活,是唯一有价值的生活。
  --------
  ⒅约翰·鲁斯金(一八一九——一九○○年),英国文艺批评家、社会学家、作家和哲学家。

  甘地的抉择非同小可,因为这时他生活富裕,年薪高达五千英镑,这在当时的南非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产。然而两年前,一种迟疑不决之感在他身上萌生。《薄伽梵歌》关于一切大彻大悟必须经过苦行生活的训戒,常常在他脑际萦绕。现在他已决定走这条道路。他自己剪头、洗衣服:打扫厕所,甚至为妻子接生最后一个孩子。鲁斯金的哲学思想使他更加坚定地循着这一方向走下去。
  几天之后,甘地带领全家和一批朋友,来到凤凰村附近的一块五十公顷土地上安家落户。这里距德班港口二十公里,位于祖鲁人部落中心地区。农场土地荒芜,满目凄凉,仅有一所破旧的农舍,几棵桔子树、桑树和芒果树。一眼泉水淙淙流淌。此外还有隐伏着的无数蛇虫。甘地在凤凰村培养的生活习惯,成为主宰他今后一生的行动准则,首先抛弃物质财产,然后通过劳动以最低微的标准满足个人需要,所有这些必须与集体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的劳动具有同等价值,所有财产供大家分享。
  多年来,“节欲”的誓言一直困扰着甘地,现在他需作出痛苦的牺牲,以完成这一意愿。父亲弥留之际在他心灵上留下的深刻创伤,不打算再要孩子的愿望,日益强烈的宗教热诚,所有这一切促使他下定决心,断然节制性欲。一九○七年仲夏的一个晚上,甘地庄严地向妻子嘉斯杜白宣布,他已立下节欲的誓言。甘地的性生活从十三岁风华之年开始,到三十七岁那年正式结束。
  甘地认为;节欲不仅仅局限于控制个人的情欲,同时要达到控制所有感官的境地。这意味着必须控制感情,克制胃口,少言寡语,消弭怨气,清除暴力和怨仇,总之,必须努力使自己升华至毫无欲念的完善境界,正如《薄伽梵歌》所主张的那样。甘地的这一抉择,标志着他决心沿着禁欲主义的道路走下去。这是他改变自我的最后努力。在他一生采取的决定中,任何决定没有象节欲誓言在他内心深处掀起一场如此激烈的斗争。在他有生之年,他必须以这种形式或那种形式,将这场斗争进行下去。
  甘地在南非为印度兄弟的利益斗争时,提出“非暴力主义⒆”和“非暴力抵抗”两项学说,从而使他名声大振,名扬全球。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正是《新约全书》促使他提出非暴力主义的主张。耶稣劝告其信徒说,当你们的左脸遭人打时,你们要把右脸扭过来,要甘愿再受欺凌。耶稣的训戒使甘地心潮起伏,难以平静。这位矮小的汉子,曾多次本能地按照这一原则行事,泰然自若地忍受白人的羞辱和殴打。甘地认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报复原则,只能导致人类丧失理智,人们不能砍掉别人的脑袋强迫他改变信仰,同样,人们不能用枪弹穿透别人的心脏,强行灌输仁爱之心。暴力孕育暴力。甘地主张以仁慈的典范改造人类,以上帝的意志使他们和睦相处,而决不能利用矛盾使他们分道扬镳。
  --------
  ⒆英文为Ahimsa(阿希莫杀),意即不杀生、非暴力,

  一九○六年秋天,南非政府为甘地提供了实施上述理论的机会。事情的背景是由一项法律草案引起的。按照这项法律草案规定,所有年满八岁的印度人,必须在警察局户籍薄上注册登记,领取带有个人手印的特制身分证。同年九月十一日,一群愤怒的印度人在约翰内斯堡帝国影院集会,甘地在会上发表讲话,抗议南非政府的法案。他大声疾呼说:“如果接受法律,意味着我们同意毁灭印度侨民团体。”“我认为只有一条出路,即反抗到底,直至牺牲,而决不能屈服于这种歧视。”甘地平生第一次,公开号召群众在上帝面前庄严发誓,决心反抗不公平的法律,不管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但是他没有向听众说明,究竟他们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斗争。勿庸置疑,甘地自己也不大清楚。然而唯有一点是清楚无疑的,他们的反抗是非暴力的,
  这天晚上,政治和社会斗争的新原则在帝国影院问世,不久以“真理的力量”一词闻名于世。甘地带领大家抵制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在各登记中心入口处,设置赤手空拳的罢工纠察队。甘地由于发动印度人反对法律草案,第一次被捕入狱。
  在牢房里,甘地阅读了美国作家亨利·索罗所著的《非暴力抵抗的使命》一书。这是他阅读的第二部世俗读物⒇,对他今后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索罗在书中指责美国政府恣意宽容奴隶制度,反对它在墨西哥进行的非正义战争。他认为,任何人有权不遵守专横的法律,拒绝服从暴戾恣睢的统治政权,理性的胜利和遵守法律相比,前者要显得无比高尚。
  --------
  ⒇第三部世俗读物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作品。甘地欣赏这位俄国作家将其伦理道德原则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非暴力、教育、饮食、工业化问题上,两人观点酷似,并多次就此问题通信联系。——原注

  索罗的著作促使甘地进一步思考多年来在脑际翻腾的想法。获释出狱后,甘地决心把这些想法付诸实施,反对德兰士瓦[21]政府驱赶印度侨民的决定。一九一三年十一月六日,他率领二千零三十七名男人、一百二十七名妇女和七十七名孩童,向禁止印度人入境的土地进发示威,进行非暴力抵抗运动。
  --------
  [21]南非的一个省。

  这支令人怜悯的队伍,满怀信心地走在甘地的后面。他望着他们,顿时一种新的想法掠过心头。这群可怜人,他们得到的将是棍棒和牢房。数千名荷枪实弹的军队,在德兰士瓦边界等待着他们。然而甘地的决心在激励着他们,为了维护他指引的事业,这些男女老幼热血沸腾,沿着他的足迹奋勇前进,随时准备“以自己的默默忍受,深深打动敌人的心灵”。面对这支勇往直前、蔚为壮观的游行队伍的沉默决心,甘地懂得了非暴力群众行动的伟大意义所在。在德兰士瓦边界上,他亲自领略了他所发动的这场运动的巨大力量。跟随他前进的上千名印度人,有朝一日将发展成一支几十万人的游行大军,一片波涛汹涌响声震天的海洋!在非暴力理想的坚强信念鼓舞下,他们将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这次游行惨遭镇压,不少人被毒打、监禁,或者受到经济制裁,但甘地发起的非暴力抵抗运动有增无减,不断高涨。一九一四年,这场运动以全胜告终。那一年,甘地已四十四岁,正准备整装返回印度。
  返回故里的浪子,和二十一年前在南非登陆的年轻腼腆的律师相比,真可谓判若两人。在南非这个不友好的国度里,甘地发现了英国人鲁斯金、美国人索罗和俄国人托尔斯泰三位导师。由于他们的教诲和他在侨胞们当中取得的痛苦经验,甘地最后提出“非暴力主义”和“非暴力抵抗运动”两项学说。在未来的三十年中,他依靠上述学说,将使地球上最强大的帝国蒙受耻辱。
  一九一五年一月九日,一位身体纤弱的人在孟买穿过印度门户——帝国拱形凯旋门,受到密集人群的凯旋式的隆重欢迎。他随身携带一个小包袱,里面装着他的唯一财产——厚厚一叠手抄原稿。这部题为《印度自治》的著作告诉人们,对于甘地来说,非洲仅仅是他一生中真正战役的演习场地。
  甘地在工业城市艾哈迈达巴德附近安顿下来。这里距萨巴马提河不远。按照过去在南非的作法,他在这里建立了一个讲经所。他一如往常,济贫救弱。在比哈尔省,他组织靛青小土地种植者,反对英国大地主的敲诈勒索;在孟买地区,他发动因遭旱灾而破产的农民,拒绝交纳田赋;在艾哈迈达巴德,尽管他创办的讲经所经常得到老板们的资助,他号召纺织工人起来和老板斗争。甘地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关心贫苦大众的领袖。此后不久,印度伟大诗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罗宾特罗纳斯·泰戈尔授予他“玛哈德玛——群丐之王圣雄”的称号。在他有生之年,这一美称永远伴随着甘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甘地和大多数印度人一样,对大不列颠忠心耿耿,因为他相信,英国定会怀着同情之心接受印度民族主义的要求。但是他上当了。英国于一九一九年通过了罗拉特法案。该法案残酷镇压—切旨在要求印度解放的骚乱事件。数个星期来,甘地冥思苦想,寻找如何对付英国拒绝印度要求的办法。他终于在睡梦中找到了。这个办法既简单又奇特。印度全国将以死一般的沉默表示抗议。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在此之前,任何人尚无勇气进行尝试。在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静中,甘地将组织一次哀悼日,使印度全国完全陷入瘫痪状态。
  甘地的行动计划,与过去他多次发起的政治倡议具有同工异曲之妙,反映出他善于提出简单明确的主张。这些主张内容简单,易于概括,便于理解和付诸实施。为了和甘地一起进行斗争,印度人无需触犯刑律,也不会身遭警察棍棒的殴打。他们只需停止工作而已。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甘地领导全国举行哀悼日。那天,印度人关闭商店,停止营业,走出学校,进行罢课,或者到寺庙里去祈祷,或者干脆闭户不出,以示声援甘地的反抗心声。“让整个印度沉寂无声吧!让印度的压迫者们聆听这沉默的启示吧!”甘地喃喃地祈求神灵。
  不幸的是,印度群众没有在全国各地保持沉默。一些地区爆发了骚乱事件。最严重的暴乱发生在旁遮普省的阿姆利则。四月十三日,阿姆利则城数千名居民在贾利安瓦拉巴格广场举行和平示威游行,抗议英国人对该城采取的报复措施。集会遭到英国人的禁止。贾利安瓦拉巴格广场四周屋宇林立,仅有一条狭窄路口通向那里。当游行人群刚刚在广场聚集起来,突然该城军区司令R·E·戴尔将军率领五十名英国士兵闯进会场,紧紧扼住广场入口处两侧。英国人未发出任何警告,骤然向手无寸铁的集会群众开枪射击。印度人陷入英国人设下的圈套,顿时广场上乱作—团,哭声喊声混成一片。英国人发射一千六百五十发子弹,打死打伤一千五百一十六人。戴尔将军完成“杰作”后,心满意足地离开贾利安瓦拉巴格广场[22]。
  --------
  [22]由于阿姆利则大屠杀案件,戴尔将军遭到谴责,后被迫辞去军中一切职务。——原注

  在英印关系史上,这项“杰作”与六十三年前英国土著雇佣兵的大规模兵变[23]相比,产生了更巨大的决定性影响。对甘地来说,这次悲惨事件具有特殊意义,使他最终失去了对大英帝国的幻想。在过去两次战争中[24],他为效劳英国而牺牲了自己的和平主义。
  --------
  [23]即一八五七年印度人民大起义。由于英国人对印度在政治、经济、宗教和军事上的统治,引起印度各阶层不满,德里附近的英国土著雇佣兵首先于一八五七年五月发生兵变,印度中部各地英人统率的印兵群起响应,数月内席卷恒河上游的广大地区。这就是印度历史上著名的“兵变”。
  [24]一八九九年十月英国发动布尔殖民战争,甘地在南非组织了一个三百人的印度救护队赴前线为英军服务,一九○六年四月至六月间,南非祖鲁人爆发反英起义,甘地再次组织救护队为镇压“叛军”的英军服务。但英军叫他去照料祖鲁伤员,这使甘地对受迫害的祖鲁人产生了同情。义原则。这次事件之后,甘地竭尽全力,力图控制一个代表印度民族主义愿望的组织。


  一八八五年,一位相貌堂堂的英国官员创建了国民大会党。当他想到国大党某天可能发展成为印度人民群众骚乱事件的鼓动者时,他内心感到焦虑不安,坐卧不宁。阿兰·奥克塔维安·休谟在副王的赞同下,本来打算成立一个能够控制知识分子阶级的日益高涨抗议活动的政党,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温和色彩的组织,以使和印度的主宰者英国人进行君子谈判。甘地登上政治舞台时,国民大会党正处于这种境地。甘地决心将国大党改造成以其非暴力学说为指导思想的群众运动组织,他于一九二○年在加尔各答举行的党代表大会上,提出一项行动纲领,并以压倒多数获准通过。从那时起,无论他是否在党内担任领导职务,甘地始终是国大党的灵魂和引路人,印度独立斗争中无可争议的公认领袖。
  正象他组织的全国哀悼日一样,甘地刚刚提出的行动纲领内容简单明确,归纳起来可概括为一句话,即“不合作运动”。印度人民将在各个方面抵制英国:学生罢课抵制英国人开办的学校;律师抵制英国人的法庭;政府官员拒绝到英国机构任职;士兵拒不接受英国颁发的奖章。甘地本人也把他在布尔战争中与救护队荣获的两枚勋章退还给副王。不合作运动的根本目标是,破坏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大厦,摧毁其政权基础——经济。当时,英国以低廉价格购买印度的棉花,然后运送兰开夏工厂进行加工。棉花加工成产品后再运回印度,以高昂的价格在英国纺织品垄断的市场上出售。这是帝国主义进行剥削的传统手段。甘地为了挫败英国工厂的机器,采用与此截然相对立的武器:世代祖辈相传的木制纺车。
  二十五年来,甘地以惊人的毅力奋斗不息,号召整个印度拒绝使用洋布,穿用数百万辆木制纺车纺织的本色土布。甘地认为,印度人民贫困的根源,首先在于农村织布机的衰落,因而恢复这项手工劳动是振兴广大农村的关键。至于城镇居民,纺线是他们通往真正精神救世的道路,不断提醒他们想到与边远印度的关系,想到与印度五十万个农村的关系。
  纺车后来发展成为甘地的象征。在纺车周围,他宣传其念念不忘的学说。除土布运动外,甘地掀起一场教育运动,号召村民使用公共厕所,改善卫生条件,防治疟疾,为孩子们建造学校,提倡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和睦相处。他建议的纲领旨在改革整个印度农村的生活。
  甘地身体力行,每天抽出半个小时时间用来纺线,从不间断,同时敦促信徒们也这样劳动。每天的纺线活动变成一场真正的宗教仪式,纺线时间成为祈祷和禅坐的间歇。圣雄一面喃喃地诵着“主啊”、“主啊”,一面咿呀咿呀地手摇纺车。
  一九二一年九月,甘地进一步推动土布运动发展。他郑重宣布,在他有生之年,他决定放弃其他任何衣服,将永远穿手工纺织制作的土布缠腰布和披肩。从此,一项普通的纺线任务发展成为庄严的圣事,以每天举行的宗教仪式团结了国大党的各阶层成员。他们的劳动成果——土布,变成独立战士的军装,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人人身披粗糙的白色棉布。甘地的小小纺车成为他领导的和平革命的象征,是已经觉醒了的大陆向西方帝国主义发起的挑战,是民族团结和自由的标志。
  甘地跋山涉水,不顾路途遥远艰险,或在三等列车的硬木座上过夜,把他的主张带到印度最偏僻的地区。每天他发表五六次讲话,他访问成百上千个村庄。这是多么壮观的场面:甘地赤裸双脚,身缠土布“拖地”,鼻端架着钢腿眼镜,手执竹制拐杖。他在前面疾走,身后紧紧跟随一帮同样装束的弟子。队伍末尾,人们高高抬着圣雄的便桶椅。它形象地说明,甘地是多么关心卫生工作。
  甘地的长途游说取得巨大成果。他每到一地,村民们纷纷进来,以一睹圣雄为荣。他衣着朴素,言语平和,待人谦恭,人们把他视作来自久远过去的圣贤,身负缔造—个崭新印度的使命。
  在城镇里,甘地不厌其烦地向市民们宣传说,印度民族要想取得自治,必须首先抛弃所有外国东西。他号召人民脱掉英国服装。随后不久,鞋、袜、裤、衫、帽和大衣,转眼之间在他面前堆集如山。一位男子激情满怀,竟在大庭广众之中把自己扒个精光。甘地喜笑颜开,将小山似的英制衣服付之一炬。
  英国人很快作出反应。如果说他们逮捕甘地需考虑再三,担心牢刑将他置于死地,那么他们对他的追随者则从不手软。三万人被投入监狱,不少集会和游行示威被武力驱散,国大党的办事机构也遭查禁。
  一九二二年二月一日,甘地致副王一封信,彬彬有礼地指出,他决心进一步开展反英活动。现在,他从不合作行动转入非暴力抵抗运动。他号召农民抵制捐税,城市居民不服从英国法律,印度士兵停止为大英帝国效劳。这是甘地向印度殖民政府发出非暴力战争宣言书。甘地就此说道:“英国人妄图迫使我们到机枪阵地与他们较量,因为他们手里有武器而我们却没有。我们击败他们的唯一办法是,把决斗引到我们有武器而他们没有武器的地方。”
  数以千计的印度人响应甘地的号召;数以千计的人身陷囹圄。面对这一局势,孟买省省督惊慌失措,一筹莫展。他大声惊呼道:“这是世界史上规模空前的创举,它几乎达到预期的目的。”由于新德里东北部一小村庄爆发流血事件[25],这次行动以失败告终。甘地不顾国大党绝大多数成员的反对,决定停止非暴力抵抗运动,因为他觉察到,他的拥护者尚未充分理解非暴力学说。
  --------
  [25]一九二二年二月五日,联合省乔里乔拉村农民举行游行示威,警察开枪,群众即纵火烧毁警察局,二十一名警察被烧死。

  英国人感到局势变化对甘地不利,乘机对他提出控告。法庭上,面对煽动闹事的起诉,甘地供认不讳,侃侃陈词,要求法官严惩不贷。甘地被判处六年徒刑,囚禁在浦那附近的耶拉维达监狱。他对这次拘留毫无懊恼之感。他后来写道:“自由往往必须到牢房里去寻找,有时甚至到断头台上去寻找;在议会里、法庭上或者学校里,人们永远得不到自由。”
  由于健康原因,甘地提前获释出狱。出狱后不久,他立即赴印度各地游说,向人民群众宣传非暴力原则,以避免再次发生迫使他中断斗争的流血事件。
  一九二九年岁末,甘地准备进一步采取行动措施。在拉合尔,午夜时分,当旧岁即将过去,他动员国大党庄严宣誓,决心夺取印度的完全独立。在全国各地举行的群众大会上,千百万国大党成员郑重地重复这一誓言。印英之间一场新的较量已迫在眉睫。
  甘地殚思极虑,等待“心灵之光”为他指引进行这场斗争的灵丹妙药。办法终于找到了。这是甘地创造才华的绝妙之作,世界现代史上令人咋舌的政治挑战。他的构思极为简单,而其实施手段则十分壮观,因而顿时得到了群众的拥护,震动了世界。耐人寻味的是,甘地的挑战涉及盐的问题,这是圣雄在多年节欲生活的斗争中早已不用的食品。然而在气候炎热的印度,盐是每个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在印度各地的海滩上,大海这个永恒的上帝赐予人类一堆堆晶莹洁白的食盐。但是,英国政府垄断食盐的分配大权,提高食盐售价的赋税。
  一九三○年三月十二日,甘地手持竹杖,背部微驼,身着终年不离身的白色土布“拖地”,于早晨六点三十分率领七十九位门徒离开讲经所,开始向四百公里外的大海进军。沿途,成千上万名同情者纷纷出来欢迎,在他们经过的路上撒满五彩缤纷的鲜花。各国新闻记者纷至沓来,追踪采访这支奇特壮观的游行队伍。沿途各村庄,人群潮涌般地相继赶来,跪在圣雄所经过路的两旁。甘地每到一地,象磁铁吸引铁屑一样,吸引着成千上万名群众。他那半裸体的滑稽身影向远方的大海走去,无视大英帝国的统治。每天,世界各国报刊在头版通栏刊登他的照片,各国电影院纷纷上映有关他活动的新闻纪录影片。二十五天后,甘地一行于傍晚六时抵达离丹地城不远的印度洋海滨。经过一夜祈祷之后,次日凌晨,他们跳入大海举行宗教洗礼活动。随后,在数千名群众注目下,甘地俯身在海滩上淘捞—把海盐。他神情严峻而坚定,在空中挥舞着拳头,然后把洁晶白色的盐末撒向人群。大海恩赐而被禁用的礼物,从此成为为独立而战的新的象征。
  不到一星期,整个印度半岛沸腾起来。在大陆各地沿海,甘地的支持者们淘捞海盐,分发给人民群众。在全国各地,到处是传单的海洋,告诉人们如何提炼海盐,在全国各地,到处沉浸在胜利喜悦的节日气氛之中,数千堆欢快的火焰烧着来自英国的一切物品。
  英国人以印度史上规模空前的大逮捕进行报复,数千名印度人被捕入狱。甘地这次也不例外。在耶拉维达监狱的牢房里,甘地大义凛然,成功地给其支持者们带去最后音信。他在信中说道:“一位主张非暴力的人,手握食盐,象征印度的荣誉。紧握盐的手可被砍断,但他决不交出食盐。”

         ※        ※         ※

  三个世纪来,一小撮创建、驾驱大英帝国人的意志,在英国议会下议院的围墙上空回荡。他们的辩论和决议,主宰着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五亿人的命运,将欧洲少数优等白人的基督统治强加于地球三分之一的土地上。帝国的创业者们,世世代代地登上议会讲台,发表演说,陈述大不列颠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丰功伟绩。作为昔日强盛时代的默然无语见证人,大厅内巍峨的橡木护壁板,曾相继聆听过威廉·皮特[26]的演讲,他在讲台上宣布,英国已经并吞加拿大、塞内加尔、安的列斯群岛、佛罗里达,变澳大利亚为殖民地,探险家詹姆斯·库克[27]扬帆出海,乘坐一艘悬挂有英国国旗的帆船作环球旅行;迪斯雷利[28]宣布,英国已经占领连接大不列颠与印度帝国的生命线——苏伊士运河,征服德兰士瓦,平息祖鲁人叛乱,击败阿富汗人,决定在大英帝国鼎盛时期加冕维多利亚为印度女皇;约瑟夫·张伯伦宣布,英国野心勃勃地打算从开普敦到开罗之间修筑一条铁路线,把非洲紧紧地包围在英国的钢铁环带之中。
  --------
  [26]威廉·皮特(一七○八——一七七八年),英国政治家,曾任国防大臣和首相。
  [27]詹姆斯·库克(一七二八——一七七九年),英国航海家,曾三次环球航行。第三次探险时,在今夏威夷一带被土著人打死。
  [28]迪斯雷利(一八○四——一八八一年),曾任英国首相和保守党领袖。他于一八七六年决定宣布维多利亚为女皇。迪斯雷利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帝国主义的代表人物。


  一九四七年二月一个凄凉的下午,下议院的议员们坐在闻名遐迩的议会大厦里,等待首相宣读大英帝国的诔词。大厅内没有暖气,幽暗寒冷,气氛怆然。在野党的席位上,温斯顿·丘吉尔身着黑色大衣,神情巍然地端坐在那里,俨然一尊威严的花岗石雕像。
  五十年来,丘吉尔以年轻的骑兵军官跻身于新闻和政界,之后加入议员行列;在议会里,他的声音代表大英帝国的梦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象征英国的灵魂,激励它奋勇向前。作为政治家,他远见卓识,对信念坚定不移。他无比热爱大英帝国。在帝国辽阔、风光旖旎的疆土中,印度在他的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以全部身心钟爱这个国家。年轻时代,丘吉尔曾在那里服役,担任女皇第四轻骑兵团的军官,亲身经历了吉卜林笔下描述的惊险生活。他曾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玩马球,手执长矛追踪野猪,或者围猎老虎。在开伯尔山口,他攀登陡坡峭壁,或跃马扬鞭,追赶西北边界地区的帕坦人。一件小事说明丘吉尔与印度的牢固关系:在他离印返英五十年之后,他仍不间断地每月给他过去在班加罗尔的佣人邮寄两英镑钱。
  除了炽烈的感情外,丘吉尔坚定不移地信赖帝国的繁荣昌盛。他多次声称,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取决于印度帝国的强盛。他赤胆忠心地拥戴维多利亚的理论信条。按照这一理论,在英国统治之下,“这些失去法律保护的人民的生活,远比在当地一小撮专制暴君的桎梏下幸福得多”。
  任何人或任何力量不能改变丘吉尔的信念。在他看来,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永远是正义的事业,它给这个国家带来了莫大好处,印度人民大众对主子感恩戴德,而要求印度独立的政治煽动家,则仅仅是一小撮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不能反映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在多次世界性危机中,丘吉尔头脑十分清醒,然而面对印度的悲剧,他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自一九一○年来,他反对任何导致印度独立的企图。他藐视甘地和大多数印度政治家,把他们视为“凡夫俗子”。
  在出席那天会议的议员中,丘吉尔比任何人都清楚地意识到,接任他的首相恣意匆忙地分割帝国。过去,他一直拒绝为这一企图充当工具。一九四五年大选中,丘吉尔被对手击败,世界为之惊愕不已。然而这头衰老的狮子在上议院仍占绝对优势。这一有利局势使他至少能够赢得两年宝贵时间,推迟悲剧事件的到来。温斯顿·丘吉尔咬牙切齿,注视着他的工党继任者走上讲台。
  克莱门特·艾德礼即将宣读一项简短声明,讲话稿的大部分段落出自他派往印度的年轻海军上将之手。现在他的名字将在会上公诸于世。路易斯·蒙巴顿以其惯有的胆识,终于按照自己的意图取消了艾德礼原来准备就绪的冗长讲话。现在,新起草的声明明确规定了副王的使命,以及海军上将认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具体细节。他认为,如果声明不包括这一细节,印度这个棘手的问题无望得到解决。蒙巴顿和艾德礼经过六个星期磋商,最后终于在讲话稿中补上了这一具体细节。
  艾德礼开始宣读具有历史意义的声明时,一阵寒气掠过会议大厅,空气突然变得令人窒息不安。“国王陛下政府希望明确地告知诸位,它打算坚定不移地采取必要措施,以期在一九四八年六月以前,将印度主权移交给负责任的印度当局。”
  顿时,出席会议的议员们呆若木鸡,每个人默默地掂量这句话的确切分量。在此以前,他们意识到历史进程中的动荡不安局势,了解英国在印度断然采取的政治方针。但是,当他们想到英国统治下的印度帝国仅仅还有十四个月的寿命,一种悲怆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英因人主宰人类命运的时代正在结束。正如《曼彻斯特卫报》指出的那样,“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大撤离”即将成为现实。
  当轮到丘吉尔为帝国发表最后一次辩护词时,一个威严的身影从在野党的席位上站起。丘吉尔因寒冷和激动身体微微颤抖。他在讲话中揭露“政府阴谋利用战功卓著的人,妄图掩盖一场灾难性的、令人忧伤的交易。”他指责艾德礼在如此紧迫的时间内抛弃印度,屈服于“甘地最狂妄的要求”,因为甘地大声呼吁英国人返回老家去,“让印度听凭上帝的安排支配……”丘吉尔悲叹道:“我怀着极为沉痛的心情目睹大英帝国被分割,它的崇高荣誉以及为人类带来裨益的壮丽业绩遭到毁坏。过去,无数人为捍卫大不列颠奋起与敌人搏斗,如今,竟然无人敢于挺身而出为它辩护,与内部敌人进行斗争……愿诸君不要可耻地逃遁,不要过早地毁掉它,愿诸君至少不要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痛苦心灵上,为可耻的行为涂脂抹粉,推波助澜。”
  这是一位富有雄辩才华的演说家发自内心的呼声,它枉然地企图阻止太阳沉落西山,投票表决时,下议院以压倒多数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趋势,批准英国于一九四八年六月前结束在印度的统治。

         ※        ※         ※

  在诺阿卡利县境内,随着甘地一行日益向沼泽地腹地进发,他们的使命也愈来愈加艰巨。甘地在头一批访问的村庄里,受到穆斯林的热情款待,这件事却使另一批村庄居民的首领们怏怏不快。他们认为,甘地的出现威胁他们的声望,因而决定发动村民敌视圣雄。
  一天上午,甘地来到了一所穆斯林学校,一群七八岁的孩子们围坐在教长身边,正在露天课堂上上课。甘地好象一位年迈的爷爷看到心爱的孙子们一样高兴,笑逐颜开地疾步向孩子们走去。这时,教长倏然站起身来,一边愠怒地打着手势,吩咐孩子们回到破旧的教室里去,好象甘地是带来厄运的巫师。甘地神情惊诧,木然地站在教室前面,心情沉重地向隐约可见的呆在昏暗茅屋内的孩子们招手致意。孩子们忧郁的眼睛充满不知所措的好奇神情,远远地望着这位老者。甘地把手放在脚前,按照穆斯林的传统方式向他们致意,但是没有受到任何答礼。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甚至也无权接受他的关于仁爱的启示。甘地喟然长叹,转身离开学校,继续向前赶路。
  这次旅行过程中,其他事件也时有发生。四天前,在甘地经过的路上,有人把一座用竹棍和黄麻绳编制的吊桥支柱弄坏。幸亏阴谋及时败露,否则浮桥倒塌,甘地及其信徒们会从五公尺高的桥上跌落进泥沙滚滚的河流中。一天早晨,当他走在一条横贯竹林和椰林的大路上时,甘地发现树上钉着不少木牌,上面贴满敌视他的标语:“滚开这里!”……“你必须同意我们建立巴基斯坦的要求!”
  甘地对这些敌视活动漠然视之。他认为,一个人应当富有勇气,敢于默默地忍受打击,勇于迎着危险一往直前,这正是非暴力战士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甘地远远望着孩子们的身影,一股强烈的痛苦在心中升起。他尽力克制自己的感情,继续朝下一个村庄走去。入夜,天气寒冷潮湿,蜿蜒曲折的小路布满露水,道路越来越泥泞难行。突然,大家都停下脚步,甘地把竹杖放在一旁,俯下身子看看地上究竟有什么东西。原来,一个心怀敌意的家伙在甘地赤裸双脚经过的路上,撒满玻璃瓶碎片和人粪便。甘地不慌不忙地砍下一枝棕榈树枝,然后俯下身子,一声不响地用棕榈树叶打扫小径。对一个享有种姓身份的印度教徒来说,这是件有失尊严的行为。

         ※        ※         ※

  几十年来,这位在小径上耐心打扫粪便的老人在英国最顽强的敌手,始终是下议院那位难以驯服的演说家。温斯顿·丘吉尔在其生涯中,多次发表令人难以忘杯的演讲,其精彩片断之多,足以编撰成厚厚一本文选。但在他的精彩的语句中,很少能够象他那关于甘地的描述在舆论界产生如此深刻的反响。一次,丘吉尔讥称甘地是“半裸体的游方僧”。
  事情发生在一九三一年二月十七日。这件事标志着大英帝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那天上午,圣雄一手拄扶竹杖,一手提着白色土布“拖地”的一角,慢步走上印度副王宫殿的红色花岗岩台阶。当时甘地从英国人的监狱出来不久,面部仍然残留着囚徒生活的痕迹。但他不是一位衣不遮体的乞丐登门哀求施舍恩惠,而是代表印度前来会见副王。
  在此以前,甘地手握食盐,挥舞拳头,揭开了反英运动的序幕。广大人民群众热情支持他发动的运动,波澜壮阔,席卷全国,副王欧文[29]勋爵最后被迫释放甘地,并邀请他以代表民族愿望的公认领袖身份到新德里来谈判。一九三一年,甘地已成为阿拉伯、非洲和亚洲一代革命领导人中的佼佼者,他和他们走过同样的道路,将从英国人的牢房步入谈判大厅。
  --------
  [29]一九二六年四月至一九三一年四月任印度副王。

  温斯顿·丘吉尔趁机利用副王和甘地会晤产生的影响。在闻名于世的下议院会议大厅内,他多次慷慨激昂地反对英国放弃印度,现在他在那里措词激烈地抨击说:“昔日伦敦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今天衣不遮体的滋事生非的苦行僧,竟然踏上副王宫殿的台阶,平起平坐地与英王兼印度皇帝的代表谈判,这是多么令人作呕,令人感到耻辱的场面。”丘吉尔富有远见,预示了他十六年后发表的讲话;他声嘶力竭地叫嚷道:“丧失印度,对我们是决定性的致命一击。它使我们逐渐变成一个微不足道、黯然失色的国家。”
  丘吉尔的叫喊在新德里没有引起任何反响。双方谈判长达三个星期之久,共举行八次会议,最后达成“甘地——欧文协议”。协议条文酷似两个主权国家签署的条约,确认甘地的斗争已取得了胜利。副王答应释放数千名印度人,他们与其领袖曾一起被捕入狱。甘地同意停止反英运动,同时赴伦敦参加讨论印度问题的圆桌会议。
  八个月后,一九三一年十月,圣雄甘地身披一块粗糙腰布,脚穿拖鞋,步入白金汉宫与英王兼印度皇帝一起呷茶交谈。这是吉卜林笔下甘加丁[30]形象的生动写照:他“衣着简单,前不遮胸,后不遮背”。顿时,英国举国上下为之哗然,怅然莫解。当甘地被问及身着这般服饰是否适宜时,他诡谲地回答说:“国王陛下有足够的衣服供我们俩人受用。”
  --------
  [30]英国作家拉迪亚德·吉卜林一小说中的主人公,后被搬上银幕。

  围绕这次会晤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表明甘地的伦敦之行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会谈以失败告终,因为英国无意承认印度独立。甘地曾多次预见性地指出,真正的胜利“需在谈判会场之外取得……今天播下种子,来日定会缓和英国人的立场。”英国新闻界和舆论界,对这位相貌奇特的矮小人物颇感兴趣,他立志推翻大英帝国,同时甘愿忍受侮辱。
  那天,甘地身披腰布,手持竹杖,一个人从船上走登岸,身旁既无副官,也无佣人和侍卫,仅仅数名门徒和一只山羊跟随他走下舷梯。那头印度山羊,每天为圣雄提供一碗鲜奶。甘地拒绝到豪华旅馆下榻,情愿到东区[31]贫民区投宿。在同一个伦敦城里,过去那位不善词令的大学生,现在居然能言善辩,口若悬河。甘地会见矿工、孩子们、坎特伯雷大主教、肖伯纳、查利·卓别林以及兰开夏地区纺织厂的工人。由于他在印度发起反英运动,现在这些纺织工人处于失业境地。总之,除了顽固拒绝和他会晤的温斯顿·丘吉尔外,甘地和各方面人士进行了接触。
  --------
  [31]伦敦东区为劳动人民聚居区,西区为富人聚居区。

  甘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关“向食盐进军”的新闻纪录片,已经使他名声大振。当时,英国工业日见萧条,失业人数与日俱增,社会不公正现象日益严重。对英国人来说,这位耶稣装束的东方仁爱使者,是位既富有魅力,同时又使人惴惴不安的人物。此后不久,甘地在对美国一家电台发表讲话时,解释了产生这一迷惑力的缘由。他在讲话中说,印度为获得独立而进行的斗争,引起世人的注目,“因为我们为争取自由,选择了独一无二的途径……整个世界厌恶地看到鲜血流淌,它为此正在寻觅出路。我可以自信地说,唯有印度这块古老的土地,可以为渴望和平的世人指引一条道路”。当时欧洲尚未成熟。对它来说,一只山羊远不如一支机关枪更起作用。然而当甘地动身时,数千名法国人、瑞士人、意大利人聚集在通往布林迪西[32]港口的铁路沿线两侧,渴望一睹站在三等车厢玻璃窗下的瘦弱身影。
  --------
  [32]意大利海港城市,位于亚得利亚海滨。

  在巴黎,欢迎的人群黑压压一片,整个北站被挤得水泄不通,甘地不得不站在行李车上,向前来迎接他的群众发表讲话。在瑞士,他受到挚友、作家罗曼·罗兰的款待,莱芒牛奶工人工会主动要求为“印度之王”提供膳食。在罗马,他警告墨索里尼说,法西斯主义“将一触即溃,土崩瓦解。”他还前往西斯蒂纳教堂,凭吊耶稣受难像。
  甘地的欧洲之行虽然受到热烈隆重的欢迎,但他怀着沉重的心情返回印度。“我两手空空地回来了。”甘地抵达孟买时,对前来迎接他的一群仰慕者这样说道。不久,印度全国再次掀起非暴力抵抗运动。不到一个月之后,这位曾在白金汉宫和英国国王一起品茶的人,再次成为国王陛下的客人,不过这次是在耶拉维达监狱的牢房里。
  在以后的三年时间里,圣雄多次被捕监禁,与此同时,丘吉尔在伦敦多次雷霆震怒地叫嚣,必须“剪除甘地,摧毁他所代表的一切”。尽管丘吉尔连篇累牍地发表讲话,英国人仍然提出一项改革方案,同意赋予印度各省部分中央权力。甘地获释出狱后,决定暂时中断政治活动,以便致力于改变数百万贱民的贫困生活,改善印度乡村的生活条件。这是在为解救印度的斗争中,他无暇顾及的两项任务。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天天临近,甘地愈益笃信非暴力学说,认为它是拯救人类免遭毁灭的唯一出路。
  墨索里尼侵略埃塞俄比亚时,甘地敦促埃塞俄比亚人要“任人宰割”。他解释说,任人屠杀的结果比反抗效果更大,因为“无论如何,墨索里尼总不会占领一片荒凉沙漠”。慕尼黑会议后不久,甘地劝告捷克人要“徒手在希特勒面前死去,但不能屈服于他的意志。”面对犹太人大规模被屠杀的现实,甘地大为震惊,并大声疾呼说:“如果人类史上有正义战争的话,那么对德国的战争将是一场正义战争,以阻止疯狂灭绝种族的大屠杀。”但是他补充说:“我不相信战争。”甘地为此建议,“手无寸铁的男女进行默默的、坚决的反抗,从耶和华[33]身上汲取力量,勇于忍受痛苦。这将迫使德国人尊重人的尊严”。但是纳粹分子的野蛮暴行有增无已,数年之后,六百万犹太人无可奈何地被送进毒气房,从而无情地将甘地的乌托邦希望化为泡影。
  --------
  [33]耶和华(梵文Jehovah或Yehevah)是基督教对犹太教神“雅赫维”的读法。犹太教禁呼其神名,读经时以希伯来文“阿特乃”(意为“吾主”)代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甘地祷告苍天,祝愿某一英雄人物犹如冉冉升起的朝阳,从熊熊燃烧的燔祭品中飘然而起,为非暴力学说洁身牺牲,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拯救人类免于自相毁灭。当丘吉尔鼓励同胞们奋起抵抗,不惜“流血流汗,承受艰难,牺牲生命”时,甘地希望在英国人民身上实施自己的理论,建议他们走另一条道路。“你们可以邀请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随意征服你们的国家,征服你们称作为属地的国家。你们也可以让德国人踏上你们的美丽宝岛,占领你们的无数富丽堂皇的名胜古迹。让他们任意占领吧,但你们决不可丧失心志。”当德国人的猛烈炮火在伦敦上空隆隆作响时,甘地这样对英国人写道。
  甘地所采取的立场,是他的非暴力思想的必然结果。对英国人,尤其是对其领导人来说,这位怪僻老儒的言论纯属无稽之谈,必须把他拘捕监禁了事。
  甘地甚至未能说服国大党领导人接受他的观点。在他的门徒中,绝大多数人狂热地反对法西斯主义,如果他们能象普通人那样自由活动,他们随时准备将印度投入反法西斯战争的行列。甘地第一次而不是最后一次与共事者的关系破裂,分道扬镳。
  然而,正是丘吉尔使甘地与他们又言归于好。这头衰老的狮子一贯忠于自己确立的政策,根本无意满足印度民族主义者的要求。后者以参加战争为筹码,要求英国作出妥协让步。丘吉尔第一次与富兰克林·罗斯福会晤,商讨准备大西洋宪章时[34],直言不讳地明确表示,在任何情况下,协定各条款不得涉及印度。罗斯福对丘吉尔的强权立场大为震惊。嗣后不久,丘吉尔在盟军会议上再次简明扼要地指出:“我出任国王陛下的首相,决非主持肢解大英帝国。”
  --------
  [34]即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会晤后,于一九四一年八月十四日发表的联合声明。声明确立战胜德国后两国的安全政策原则。

  一九四二年,当日本帝国军队直抵印度国门时,丘吉尔在华盛顿和亲近同僚的敦促下,最后终于同意对新德里作出重大让步。虽然他拒绝承认印度立即独立,但英国为了自己的生存,付出了巨大牺牲:英国庄严保证,日本被战败后,印度将取得自治领地的地位,换言之,印度可在英联邦范围内享受自治权力。
  甘地拒绝这件有毒的礼物,因为它的唯一目的在于争取印度立即予以合作,以暴力保卫他们的领土。这正是甘地的最后打算。但是他认为,如果必须抵抗日本,唯一有效的反战武器乃是非暴力。圣雄暗自盘算,为了捍卫正义事业,他不惜听天由命地看到血流成河。他在脑海深处想象,一排排印度人,纪律严明,手无寸铁,面无惧色地向日本人的刺刀冲去,他们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直到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从而使敌人心慈手软,以此证明非暴力主张的巨大作用,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
  甘地每星期一举行“静默日”。长期以来,他始终坚持这样作,以便保护声带,使其全身共鸣和谐。不幸的是,对于甘地和整个印度来说,她的“心灵之光”在一九四二年四月十三日星期一这一天未能保持沉默。它向甘地发话了,它的启示对于甘地及其支持者是一场灾难。启示可归纳为一句话:“退出印度”,这句话后来成为一场新的反英运动的口号。甘地要求英国人立即放弃在印度的统治。“他们必须把印度交给上帝,或者使它处于无政府状态。”他解释说,如果英国人撤离印度,那么日本人没有任何理由进攻该国。
  一九四二年八月八日子夜时分,甘地袒胸赤足,在孟买一间空气闷热的大厅里向全国发出呼吁。他讲话的声音平静而庄重,但其内容充满一种不同寻常的激动和兴奋。“我要求立即获得自由,如有可能,我要求在今晚结束黎明到来之前就取得自由。为此,我向你们提出一个神圣而极为简单的办法:或者行动起来,或者走向死亡。我们将解放印度,或者我们将失去生命,但是我们决不允许强加在我身上的奴隶制度继续存在下去。”
  黎明来临时刻,甘地得到的不是自由,而是幽暗的牢房。英国人经过精心策划准备,一举将甘地和国大党所有负责人逮捕入狱,决心把他们囚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随后不久,印度全国爆发了为时不长的骚乱事件。但不到三星期,英国人很快控制了全国局势。
  甘地的讲话导致国大党领导人在关键时刻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从而大大地帮了穆斯林联盟的忙。穆盟领导人支持英国关于参战的努力,因而英国人对他们感激不尽。甘地的呼吁不但未能迫使英国人立即撤离印度,同时将来英国人撤退后,加剧了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分治印度的危险。
  圣雄这次被捕入狱,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囚徒生活。当牢房大门再次打开时,他一生在狱中整整度过六个春秋,共计二千三百三十八天,其中二百四十九天在南非,二千零八十九天在印度。甘地被囚禁在耶拉维达的宽敞明亮的阿加汗宫内,与他第一次居住的牢房相距不远。禁锢的第五个月,甘地宣布决定绝食二十一天。他绝食的原因无人知晓,但英国人执意不肯妥协让步。丘吉尔在致副王的指示中说,如果甘地打算绝食至死,那只好悉听尊便吧。
  绝食进行十多天时,甘地的健康开始恶化。英国人很固执,开始暗中为他料理后事。他们派遣两名婆罗门神父,负责筹备传统的葬仪。夜阑人静时,火葬用的檀香木秘密地运进宫殿牢房。人们等待着他死去,唯独甘地自己正在与死神搏斗。绝食开始时,他体重五十五公斤。二十一天内,甘地拒绝进食,有时仅仅喝点盐水或桔子水,然而这位七十四岁高龄的倔强老人,居然战胜了死神。
  绝食胜利后,另一场考验接踵而来。原来为甘地准备火化用的檀香木,现在用来焚烧他妻子的遗体。这位目不识丁的女子,甘地十三岁那年同她结婚,于一九四四年二月二十二日与世长辞。弥留之际,她的头倒在甘地的怀抱里。妻子生命垂危时刻,甘地拒不同意违背他提倡的原则。他相信自然疗法,认为使用皮下注射器为病人注射药物,是一种与非暴力学说背道而驰的行为。英国人获悉病人患急性气管炎,生命奄奄一息时,决定派遣飞机紧急运送盘尼西林进行治疗。甘地得知需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断然拒绝医生接触他妻子的身体。
  嘉斯杜白去世后,甘地的健康每况愈下。他身染疟疾和阿米巴痢疾,不久健康急剧恶化,生命危在旦夕。丘吉尔出于无奈,被迫下令释放甘地,担心他死在英国监狱内。
  甘地也无意在英国人统治下的印度与世长辞。回到孟买后,他居住在一位富有的支持者的别墅里,身体逐渐得以康复。副王多次急电丘吉尔说,印度饥馑日益严重。首相在电报中简明扼要地回答说:“为什么甘地至今仍活在人间?”
  数天之后,一位客人走进圣雄的房间。那里,一位门徒正苦练瑜伽[35],但见他双脚朝天,头部着地,全身保持平衡状态;另一门徒双腿盘坐,宛如坐莲,心灵深深陷入冥思之中;第三位躺在地上,脸皮上放着一只偌大土袋;至于圣雄,他安坐在便桶椅上,目光远视,茫然若失。面对这番情景,来访者难以抑住自己,不禁放声大笑。
  --------
  [35]瑜伽是梵文Yoga音译,意为“相应”,是印度古代哲学的一个学派。瑜伽派学说建立在所谓四品的理论基础上,即三味品、方法品、通神品和独存品。其中以达到三昧,即禅定的方法的学说最为发达,尤以坐法、静虑二支行法最为一般人所接受。现在瑜伽派的实用哲理在印度仍很普遍,到处可见静坐入定的人。

  “你为何发笑?”甘地愕然地质问道。
  “布巴,”[36]客人回答道:“请您看看这房间里的人。他们一个倒立,一个与彼世对话,另一个正在酣睡,而您作为他们的首领,正坐在宝座上大便。您想想看,您带领这帮人马能解放印度吗?”
  --------
  [36]印地语,意即先生、父亲。这里指圣父。

         ※        ※         ※

  一九四七年三月二十日,诺索尔托机场晨光熹微,蒙巴顿勋爵的座机停在跑道上,随时准备起飞。佣人查尔斯·史密斯在机舱内放置好印度最后一位副王的私人行李,共计大小箱子、手提箱六十六件,其中装有一套镌刻有缅甸蒙巴顿子爵字样的银制烟灰缸。飞机起飞时刻,突然发现一个鞋盒不翼而飞,顿时引起一片惊惶。原来有人随手把鞋盒放在座椅下面,而盒内却装有价值连城的家珍——一顶圆锥形钻石皇冠。蒙巴顿女士登上印度副女皇宝座那天,将戴上这项桂冠。
  在机舱的各个角落,到处堆放着一捆捆副王及其参谋班子在未来几个月内所需要的文件、备忘录以及其他卷宗。最重要的一份文件仅有两页之多,今天早晨由克莱门特·艾德礼亲手签署,但其内容则是由蒙巴顿起草的。文件明确规定了副王的具体使命。在此之前,历届副王从未取得内容如此明确的委任状。文件命令年轻的海军上将不遗余力地保证在一九四八年六月三十日之前,将英国的主权移交给统一的、独立的印度,并使其成为英联邦成员。如果穆斯林继续要求建立一个独立国家,蒙巴顿必须寻求一项妥协解决方案,即在中央政权领导下,建立一个由两国组成的联邦制国家。但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诉诸武力,强行解决问题。如果蒙巴顿在六个月内不能达成任何协议,维护印度的统一,那么他可提出其它解决办法。
  当机组人员对飞机作最后一次检查时,蒙巴顿和他的两位老朋友正在跑道上来回踱步。他的办公室主任、海军上校罗纳达·布罗克曼,首席副官海军少校彼得·豪斯将和他一起飞往印度。布鲁克曼此刻想到,这架经过改装的“兰开斯特”式轰炸机,曾经无数次载着蒙巴顿飞往缅甸热带丛林的前沿阵地,或者前去参加重大的军事会议。在他身旁,感情一向外露的海军上将,此时面部表情显得异常严峻。驾驶员最后通知说,现在一切准备就绪,飞机即将起飞。
  “好吧!”蒙巴顿长叹一声:“我们现在动身吧。我实在不想到那里夫,他们也确实不欢迎我去。我们将来返国时,很可能全身都是弹痕。”
  他们三位登上飞机。马达开始轰鸣作响。约克“MW102”座机在跑道上滑行一段后,转瞬间离开地面,径直朝东方的印度飞去。三百五十年前,威廉·霍金斯乘坐“咆哮号”大帆船,鼓风扬帆向东方驶去,开创了大规模的冒险活动,如今,这场冒险活动的最后一幕即将上演。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