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第七章 问鼎白宫


        经济危机似瘟疫,入主白宫创时机;
        失业大军过千万,群众渴望新药剂。

  席卷全世界的这场经济危机,为罗斯福进入白宫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在他取得1930年州长选举的全面胜利后,就立即开始了争取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活动。在他进入奥尔巴尼州政府那天,受到5000名群众冒雨夹道欢迎,群众向他高呼:“我们的下一任总统!”
  罗斯福为自己的竞选活动亲自作出重大的战略决策,而日常工作则托付路易斯和法利去办。这两个人之间有着鲜明的对比。路易斯形容枯槁,眼眶深陷,态度常常粗暴严厉;法利则是和蔼可亲的个子高大的爱尔兰人。路易斯·豪在暗里活动,充当竞选的“参谋长”;而法利则赋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和惊人的记忆力。遇到多年前偶尔见过面的某个政界小人物时,他不仅能记起他的名字,而且还能想起一些细节从而说些奉承话。由于他具有这套本事,他在政坛突击队中,即摇旗呐喊的群众中很得人心。在1930年的竞选以后,罗斯福给法利写信说:“你干得很漂亮,我用不着对你说,我是多么感激你!”
  1931年初,路易斯和法利创立了一个掩护竞选活动的组织“罗斯福之友”,向争取提名公开跨出了第一步。正当吉姆·法利周游全国争取民主党广大党员支持罗斯福做候选人时,经济形势意外地开始好转。生产、工资和股票价格开始回升,建设速度也加快了;但转眼之间,好像是离去的风暴又以排山倒海之势呼啸而来,这次是从大西洋彼岸刮来的,它席卷了美国的银行界。
  1930年,共和党控制的国会通过的以邻为壑的霍利一斯穆特关税税率,使外国货物几乎完全不能进入美国,这更加破坏了欧洲经济。奥地利最大的信贷银行倒闭了,恐慌和失望的波澜所及,紧密相联的国际金融结构遂告分崩离析。照胡佛的说法,“一场恶梦”接踵而来。先是英国,接着是除了法国和美国以外的所有工业大国都放弃了金本位。美国的一些银行本已由于国内债券价格和抵押证券的疲软而摇摇欲坠,现在由于它们所投资的外国债券价格下跌而—一垮台。1931年9月,305家银行关闭了; 10月份总数达到了522家,胡佛终于认识到“来自国外的打击”使他为结束危机所做的种种努力刚见成效就遭到彻底失败。统计表上的失业数字猛增到1500万,实际可能高达1700万,占了整个劳动大军的1/4。农产品价格几乎降到最低点,在1929年的业已跌价的基础上又下跌了60%。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由崩溃前的87亿美元暴跌到1933年的19亿美元。同一时期的国家收入,比以前大约减少了一半。 在工业停滞的同时,大批银行倒闭,估计有多达1万家银行关了大门,吞掉了小额存户的存款,使千家万户濒于死亡的边缘。
  面对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巨大灾难,胡佛总统辗转不眠,吃睡不宁,夜间只能睡上二三个小时,由于劳累和发愁眼睛熬红了,但他无法扭转这一严重的局面。他已意气消沉。雕刻家格曾·博格勒姆说:“如果你把一朵玫瑰花放在胡佛手里,花也会枯萎。”抱怨、咒骂、愤怒到处皆是,整个美国乱成一团。
  胡佛的威望、信誉彻底垮台了。曾几何时,他身穿大礼服,乘坐新式福特车,驰向宾夕法尼亚大街白宫时,沿路看到的尽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广告牌,心头一阵高兴,玩味着他将在就职典礼上发表的宏论:美国到处是机会,只要你能抓住它!他竟敢许愿,在他领导下,美国每个家庭的“车库里将有一辆汽车,揭开锅就有一只鸡”。他大言不惭地吹嘘:“今天我们美国人比以往任何国家的历史都更接近于最后战胜贫困。”
  在共和党政府的鼓励下,由金融巨头操纵的证券交易市场,吸引了各阶层人民。汽车司机、店员、主妇、小业主、学生,都成了证券市场的主顾。他们受到这样的宣传:买股票就能赚钱,早买早赚,不买就是让别人赚。有一位富豪向一心发财的人们献策,他说:“一个人一周储存15美元,用来购买好的股票,在20年内他就会拥有8万美元。 ”当时的报上刊登了许多这样的报道:一个理发师购买通用汽车股票赚了5万美元。 一个出租汽车司机在美国钢铁公司股票上赚得10万美元。其实他并没有得到现钞,只是手中的股票不断升值,几倍几十倍,越是上涨就越不肯抛出。市面上的股票不够应付了,工业、公用事业、铁路和银行就“像制造肥皂块那样”赶紧制造新股票上市。 从1925年1月正日到1929年10月,列入纽约证券交易所价目表上的股票,从4.434亿股,增加到10亿股以上。甚至发生这种情况,一些大公司把自己的股票当作现金发给工人,却大受欢迎。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许多新发行的面值较小的股票,都到了小投资者和小投机者手中。他们对这些股票所代表的厂家的情况毫无所知,一味等着股票涨价。一心想发财,一心想发大财,成了当时美国社会几乎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疯狂症”。
  胡佛是美国白宫里最后一位“标准的自由派”,是政府不应干预市场学说的最后一位捍卫者。他认为,这次萧条是欧洲经济崩溃的产物,而“不是国内弊政的结果”。因此,胡佛主张采取自然调节的政策,让危机自然而然地过去。他反对联邦政府干预经济,以保持“美国个性”。对待经济危机,他有几个赞成和不赞成,即:赞成援助大企业、大银行,不赞成援助失业工人,以免培养“懒汉”;赞成举办联邦需要的公共工程,但不是以安排失业者为目的;赞成贷款,不赞成赠款;赞成以救济款买饲料喂牲口,不赞成把救济款用来救济农民;赞成由私人和当地办一些救济活动,不赞成联邦来办,以避免联邦“集权”。
  有人问胡佛,为什么体面的人也在街头设摊卖苹果?他回答说:“种苹果不如卖苹果赚钱,所以大家都去卖苹果。”总统先生的妙答,被舆论称为对失业问题的“难以置信的反应”。在胡佛政策思想的指导下,受惠最多的是大银行、铁路和保险公司。因此他所办的复兴金融公司得到了“富人赈济所”的诨名。
  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像胡佛那样受到老百姓讽刺、憎恶的。仅在1932年一年间,被地方执法官从被抵押而逾期末赎的住宅中赶走的家庭达27.3万个,到1933年有100万个家庭无家可归。 这些人住在大城市近郊的荒地上用破铁皮、纸板和粗麻布搭起来的窝棚中。窝棚称为“胡佛别墅”,窝棚区名为“胡佛村”;失业者手中拿的破口袋叫做“胡佛袋” , 在公园长凳上过夜的流浪者身上盖的旧报纸叫做“胡佛毯”。当时美国需要救济的家庭和个人数以千万计,人民群众强烈不满。有的地方出现了有暴力色彩的抗议运动,首先发难的是农业地区。衣阿华州的奶农,为反对州政府对牲畜强迫进行结核菌检验而大动干戈的短促的“奶牛之战”就是这样的一个例于。挥舞着棍棒的农民,把派去监督这次检验的政府代表打得抱头鼠窜,只是在动用了州国民警卫队并施放了催泪弹之后才被镇压下去。另外一些农民组成“农民休假联合会”,他们停止到城市出卖农产品,举行“农业罢工”以示抗议。他们唱道:
  让我们来个“农民休假”,
  让我们休息一下歇歇身!
  我们品尝自己的火腿、鸡蛋和面粉,
  让他们去啃他们的银和金。
  1932年春夏之季,更有两万多名退伍军人和失业者从西海岸向华盛顿进军,要求立即取得原定1945年才发给的补偿金。因此,美国舆论惊呼:连农民、退伍军人这些保守的阶层都对国家的现状作出如此激烈的反应,国家的出路何在?
  当美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还没有力量领导革命斗争的形势下,人民只能在现行政治制度下,从共和党和民主党中选一个来领导联邦政府,并帮助人民渡过危机。在1930年的国会选举中,共和党在众议院的优势已经丧失了,在参议院的多数也减少到了最低限度。1932年是总统选举年。共和党推不出新候选人,仍由胡佛应战。民主党在角逐提名的几个人中,罗斯福年资最浅,但他从1930年连任纽约州州长后,就着手拉拢民主党的代表,顺应民心,为问鼎白宫打基础。
  针对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的灾难,1931年,罗斯福亲自向议会发表演说,提出了一个后来成为新政基本概念的主题。他宣称政府的职责在于减轻公民的苦难,增进他们的福利。“人民是政府的主人”,而不是相反。他说:“国家对公民所负的义务乃是仆人对其主人所负的义务。人民创立了国家;人民一致同意让国家继续生存下去。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不是做为一桩慈善事业,而是做为一种社会义务。”
  罗斯福指出,地方政府和私人慈善机构无力承担加给它们的重荷,因此他建议由州拨给临时紧急救济署2000万美元,此款用增加州的所得税的办法筹集。但是这笔钱不用于发放救济品。这个机构的首要任务是给失业者提供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则应给穷困者提供衣食住。救济款的发放应由地方官员在州的三人委员会和一名执行主任的指导下进行。与此同时,罗斯福还对胡佛不重视救济难民提出批评。他说,“总统的政策似乎是借款10亿余美元支付当前的财政赤字,这使我不安。这样做只会把周期性失业的重担推到后代人身上。”这样一来,反对党不敢再反对他的建议,因此这一计划未作重大修改就通过了。罗斯福由于这件事而在全国声威大振,人人称赞这位州长在对付失业的后果方面出力最多,态度最积极。
  在罗斯福的积极倡议下,1931年年底,纽约州在全美国48个州中,最早成立了临时紧急救济署。由协助罗斯福筹集竞选资金的杰西·斯特劳斯任署长,哈里·霍普金斯担任执行主任,具体负责这一计划的实施。他从私人福利机构招募了一批能干的工作人员,对最严重的灾难发起进攻。但是这个任务非常艰巨。1932年初,纽约州至少有150万失业者, 而且人数还在逐日增加。不久,救济署就得向全州大约10%的家庭提供救济,每月平均大致23元。救济金额虽说微不足道,但饥饿现象总算得到了控制,而且比起其他地区的标准来,这里的救济还算是慷慨大方的。人们很快就看到2000万美元的救济款太少; 1932年3月,罗斯福要求增拨救济款项,他说,不应让任何人“无衣、无食、无住,不准饿死一个人”。并决定发行3000万美元的公债。形势的严重性迫使罗斯福放弃了自己过去像杰斐逊那样对赤字财政所抱的厌恶之感。他承认:“在此非常时期,我认为应当采取本来不应考虑的非常手段。”他还修正了自己对各州权利的信念,赞成瓦格纳参议员提出的,尚待国会批准的关于由联邦提供7.5亿美元失业救济金的建议。
  在新的一年开始时,罗斯福就直言不讳地表明了自己争取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意图。在争取获得提名的斗争中,罗斯福遭到一些有力量、有影响的人物的反对。其中有民主党元老艾尔·史密斯,他曾是罗斯福在政界的提携人;众议院议长约翰·加纳和曾在威尔逊政府中担任过陆军部长的牛顿·贝克。史密斯等人则得到在舆论界颇具声望的沃尔特·李普曼的支持。李普曼从罗斯福争取提名开始,就对他进行尖锐攻击。李普曼藐视地说,罗斯福不过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童子军而已,充其量是个举止文雅的人。他不具备担任总统的任何重要品质,但却非常想当总统”。李普曼认为罗斯福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和试验者,一个没有任何理论上的指路明灯的人。这一判断有重大失误,罗斯福在担任总统的12年中证明了他不愧为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总统。
  面对这些来自各个方面的攻击,罗斯福必须用事实说明他不是一个急功近利主义者,而是一个具有远见的政治家。作为纽约州的州长,他所关心的的确偏重经济萧条的影响;现在,他必须看得更远,提出对付动乱的根源以及减轻动乱后果的对策和方针。他的智囊团的任务就是要为进行这种调整提供理论根据。他们的作用不是替州长思考,而是提供选择方案。照莫利的说法,罗斯福对于新的创见非常乐于接受,但有时他也觉得,这些教授们由于急于把国家做为试验自己理论的实验室而走得太快太远。罗斯福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超越民意过远,确是一种鲁莽行动。比如,威廉·詹宁斯·布赖恩曾用自己的主张和激情唤醒美国人,但从来当选为总统。聪明一点的做法,更有政治远见的做法,是先获得提名和当选,暂不宣布可能引起争议的主张,以便有时间对选民进行教育。
  罗斯福智囊团的第一个成果是莫利草拟并由罗斯福在4月7日向全国广播的10分钟的讲话。虽然这次讲话是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持下发表的,但这位候选人为了有利于自己,提出了一项积极计划,旨在消除自由派对其改革主张所抱有的疑虑。他以具有预兆性的语言,驳斥了共和党和民主党保守派提出的“涓涓细流”建议,而要求采取一种“由下而上而不是由上而下做起的,把信心再次放在经济金字塔底层那些被忘却的人们身上的复兴计划”。他呼吁把复兴金融公司的一部分资金借给面临破产的小商人、 农民和房主, 这一切都将是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关于“被忘却的人们”的讲话,不仅刻划了由于萧条而陷于经济困境中的千百万人的生动形象,而且是在竞选运动中争取代表的关键时刻发表的。讲话对中西部和南部各州的农民起着激烈作用,那里正在召开代表大会和举行预选。纽约州长成了受苦者和被剥夺者的众望所归的人物,并获得了南部和西部各州未曾宣誓效忠本州候选人的大部分代表的支持。
  1932年6月的最后几天, 民主党人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云集芝加哥,他们确信下一届美国总统将由民主党人来担任。在同一个城市里,共和党人召开了给人以凄惨之感的全国代表大会,怏怏然再次提名胡佛为候选人,这就打消了民主党人的一切疑虑和担心。但在民主党内部,为总统候选人问题,各派之间却进行着明争暗斗。“无冕之王”李普曼千方百计地拆罗斯福的台,大力支持贝克。李普曼在专栏文章中攻击罗斯福“头脑很不清醒,目标很不明确,采取的方法不是开门见山”。艾尔·史密斯则声嘶力竭地宣称:“对于坚持煽动国内劳动民众以阶级对抗和贫富冲突来自我毁灭的任何候选人,我将决心与之斗争到底。”与这些人的作法相反,罗斯福却采取了高姿态,他没有亲赴芝加哥出席代表大会,却稳坐纽约静观局势。只有他的竞选班子在会上四处活动。经过激烈的角逐和几个回合的战斗,罗斯福终于以2/3的多数票获得总统候选人的提名。李普曼只得正视既成事实,他不得不改口说:“我确信,这位州长的能力或许是被低估了,或许更可能是他还很年轻。他是可以令人惊奇地发展和成熟的。”他宣布他将“愉快地投罗斯福州长的票”。
  按照传统的做法,被提名的总统候选人要等待几个星期,听候党的委员会给他送来得到提名的正式通知书;但是,罗斯福决心吹掉政府屋檐下“愚蠢传统的蜘蛛网”。他打算戏剧性地实现他的意图,办法是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由奥尔巴尼飞往党代表大会会场去发表他接受提名的演说,而不是坐等隆重的通知仪式的到来。
  罗斯福来到芝加哥,就径直地走上大会讲台,向与会代表,同时也向全国大约有1000万簇拥在收音机旁的听众,发表了字斟句酌的“充满希望”的讲话。“我在履行今后任务之初就打破了一个荒谬的传统,那就是,一个候选人要在几个星期里对所发生的事假装一无所知,一直等到好几个星期后才有人正式通知他这件事,”罗斯福说。“你们已经提名我,而我也知道这件事,我现在到这里来就是感谢你们给予我的荣誉。让这件事也作为一种象征,表明我这样做就是打破传统。让打破愚蠢的传统成为我们党今后的任务。”但是,有一个传统他希望能得到保持,那就是民主党要成为“自由与进步的旗手”,成为“使国家不断走向真正希望、真正正义和全体公民真正平等之途”的先锋。
  “美国人最需要的是什么?”罗斯福问道。“我认为他们需要两样东西:包含一切道德和精神价值在内的工作;与工作一起的还有适度的安全,这包括自身的安全、妻子的安全和儿女的安全。工作和安全,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不能只是说说而已,更不能就事论事。它们是一种精神价值,是我们的一切重建工作所要达到的真正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罗斯福提出了类似他作为纽约州州长所提出的那些计划:为穷苦者提供联邦救济;兴办自给的公共工程项目,以提供职业;废除禁酒法;造林,以便更好地使用土地;降低对房屋和农场抵押品的利息;调节证券交易;自愿执行农作物控制计划,以减少剩余农产品;以及降低关税税率。当他把这些建议传达给听众时,语调里充满了信心。代表们认为,这不是通常那种有意引得代表们拍手叫好的鼓动性的演说,而是“对形势的明晰分析”和对一个大胆的解决方案所作的概述。
  直到讲演的结尾,罗斯福才加进一些充满激情的话语。他说;“人类从每一次危机、每一次劫难、每一次灾祸中获得新生时,他们的知识变得更加广泛,道德更加高尚,目标更加纯洁。而今天这是一个思想涣散、道德堕落的时代,一个自私自利的时代……我们不要只责备政府,也要责备我们自己。要相信,我们的几千万公民希望他们传统的生活准则和思想准则,并没有一去不复返,他们的这一希望不会落空,也不应该落空。”
  “我向你们宣誓,我为自己宣誓,”罗斯福说,“要执行有利于美国人民的新政。让我们全体在场的人都成为未来那种富有成效和勇气的新秩序的预言者。这不单是政治竞选,这是战斗号令。请你们帮助我,不光是为了赢得选票,而是要在恢复美国固有的这一伟大进军中取胜。”最后罗斯福宣布:“竞选于今晚10时开始!”
  当欢呼声还在芝加哥体育场里回荡时,罗斯福立即开始了竞选总统的战斗。在竞选期间,他发表了16次长篇的演讲和67次较短的演讲,而且在火车后部的讲台上发表了无数次不拘形式的谈话。沿途他所看到的经济危机后的景象使他大为震惊,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到处是失业的人群,到处是等待救济的饥民。他说:“我观察过千千万万个美国人的脸孔。他们露出了迷路儿童似的惊惶之色。”罗斯福因此忆起了停战后的欧洲,像是又看见了饱受战争灾难奴役的人们。从而更加激起了他对共和党政府的不满。他曾用四句话概括了他对胡佛政府的批评。
  第一,它通过错误的经济政策鼓励了投机活动和过剩生产。
  第二,它企图尽量缩小大崩溃的含义,使人民认识不到其严重性。
  第三,它把大崩溃的根源错误地归罪于世界上其他国家。
  最后,它拒绝承认和改正自己给国内带来的不幸,它迟迟不进行救济;它忘记了进行改革。
  罗斯福一再提出这类指控, 直到竞选将近结束时, 他才在巴尔的摩宣布,要“对共和党现领导的‘四骑士’:破坏、延误、欺骗、失望”进行一场战争。
  投票前,罗斯福在民意测验中遥遥领先,胜利已成定局。尽管胡佛本人也知道没有连任的希望,然而这位以兴办“慈善事业”闻名的人,却采取“吓唬选民,让他们担心罗斯福会做坏事”的策略来低毁罗斯福。但是,胡佛所到之处,听到的尽是“绞死胡佛!胡佛是杀害退伍军人的凶手!”的喊声,选民用鸡蛋和西红柿投掷胡佛的竞选专车。一个在任内使全国1/7的人不得不靠施舍度日的总统,赖在白宫的日子指日可待了。
  11月8日一早, 罗斯福在海德公园村投票后回到了纽约市,在家人和朋友围绕下在民主党总部听取选举结果。他兴高采烈地亲自接听现场指挥人员打来的电话。罗斯福节节胜利。当他得知宾夕法尼亚这个“基石州”60年来第一次投了民主党的票时,他哈哈大笑起来。随后有两个穿黑衣裤的人溜进了房间,整个晚上都在州长左右值勤。他们是特工人员,罗斯福今后终生都要在他们的监护下生活了。最后路易斯·豪从“第一线”打来电话,向罗斯福表示祝贺。“你好,富兰克林,”他说。“看来我现在总算大功告成了。”罗斯福请他过来,以便当众宣告:“为取得这次伟大胜利,在美国有两个人的功劳比谁都大。一个是我的老朋友和同事路易斯·麦克亨利·豪上校,另一个是好样的美国人吉姆·法利。”
  罗斯福以2280万票对1575万票获胜。 他在48个州中赢得了42个州,共得472张选举人票,胡佛只得到6个州的59张选举人票。自72年前林肯以212票对21票的10与1之比击败麦克莱伦以来, 这是美国两党竞选史上第二个悬殊的比率。从此,富兰克林·罗斯福临危受命,入主白宫,于1933年3月4日起成为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正是:入主白宫遂心愿,励精图治绘新篇。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