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少傅、直隶总督、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是在闰八月十八日抵达北京的,从天津至北京的一路上,淮军故垒残破,尸骸遍野,哀淮军之衰败,伤国运的不振,又凭吊了淮军直隶提督、抗敌英雄聂士成草草掩埋的土坟和没字碑,感伤刺激,频频咳血,在京城贤良寺西跨院住下之后便病倒了。休养了两天,勉强支撑病躯,屈尊纡贵,以战败国大宰相的身份,拜会各国公使,又给他添了一番新的耻辱。 庆亲王奕劻随驾出京,半路上也奉旨派为议和全权大臣,八月初就回到北京,他是个见了洋人就畏畏缩缩不敢开口的没用人,离了李鸿章,就如没脚的螃蟹,路也不能走了,不知发了多少电报、才把鸿章盼来。以后和洋人谈判,因奕劻是亲王,按礼数,中国全权以他为首,可是到了会场他全让鸿章一人开口,那李鸿章也不把这位王爷放在眼中,散了会并不和他商量,独自回贤良寺命幕僚草拟电报奏稿,形式上交奕劻签个字就发到西安行在。那奕劻更是乖巧,索性和鸿章的幕僚说:“电稿拟妥了,抓紧时间就发吧,事后给我看看就行了。” 鸿章虽有权,却极苦闷,太后和满族王公大臣闯下的祸,要他以七十八岁高龄来收拾,还要看洋人的脸色。洋人未开谈判,先要求严惩祸首端王、庄王、刚毅、董福祥等人,不办便不开谈判,反正多占领一天,清政府便需多付一天的军费赔款,官员百姓也遭殃。那位刚中堂侥幸于闰八月二十日病死在山西曲沃县候马镇,逃过了诛戮。其余的人太后极力包庇,甚至反将端郡王载漪重用为军机大臣,洋人当然不答应,电报一再往返,气得鸿章大骂“老太太糊涂!”再则,联军统帅、德国伯爵瓦德西还没有到京,不能开谈判,也使老人郁闷不快。 这天幕僚于式枚拿了一份禀帖,从腰门进入鸿章兼作签押房的卧室,说道:“傅相,上海救济善会来了一位宦绅,名叫刘鹗,带了银子和粮食来放赈,还准备护送东南籍的被难官商从天津搭船回南方去,请求傅相出告示晓谕,并请顺天府尹协助找一处办事的地方,以便赈济局尽早开始救济工作。” 老人靠在躺椅上闭目养神,听了式枚的话,也不看禀帖,说道:“很好,京中官商百姓都在挨饿了,我命杏荪从上海派船运粮食来,究竟杯水车薪,护送一些难民出去也好。这个刘鹗倒是有胆气的,不知这个人可靠吗?上海滑头的人多,不要来耍什么骗人的花招吧?” 式枚道:“此人自称是已故河南开封道刘成忠之子,原名孟鹏,据说光绪元年曾随父亲来京,在贤良寺谒见过傅相,不知傅相还记得吗?” 鸿章合目回忆了一会,说道:“记不起来了,可是刘成忠这个人我知道,‘剿捻’时曾经给大军出过力,既是他的儿子,想必不错,就给他出一张告示吧。至于托顺天府找房子的事,嘿嘿,他还以为现在北京城依然是我们大清的天下,他错了!”老人霍地站起来,在屋里颤巍巍激动地踱着,忽然大声骂道:“都给那批混帐王八蛋把祖宗好好的江山搞坏了。哼!北京城还是我们的吗?除了我住的这座贤良寺,算是洋人尊重我,是中国地界,其余的地方还不都是他们的占领地!贼娘的,八个国家,八个民政司,管理他们占领的地界,还容得你顺天府去管?顺天府衙门已是日本军队的兵营了,府尹陈夔龙自己也跑不进去,还说替别人找房子!叫刘鹗自己想办法吧!” “傅相,刘鹗就在客厅里等着,您要见他吗?” “不,我没有精神,叫他好好的干,替他先人争气。” 式枚回到外间幕僚室,提笔一挥便拟了一份告示草稿,从另一扇腰门走到隔壁客厅,向端坐等候的刘鹗说道:“阁下的禀帖,傅相已经知道了,他还记得起令尊大人,嘱咐你好好的干。赈局用房目前无法解决,你自己去想办法吧。告示可以出,这是草稿,要多少份,你拿回抄录了再来这儿用印。” 铁云道谢告辞,从贤良寺走上大街,街上尸骸狼藉,惨不忍睹,遍地畜粪垃圾,臭气熏人,铁云只得叹息着掩鼻而过。忽见三五名洋兵驱使一群中国人背着死尸运到别处去,就中一个白发老者蓝袍黄腰带,是宗室的打扮,十分惹人注目。铁云细细瞧去,认出了是远支亲王晋祺,他本是大烟鬼,此时更是面色死白,脚步踉跄,走几步就停下来喘气,洋兵却不容他歇息,拿了枪托就打,只得又背着死尸一步挨着一步上前。铁云不敢过去说情,怕是洋兵把他也抓去背尸。返身才走几步,只听见轰然一声,回头看去,却见晋祺已经倒在地上,鼻孔流血,死尸倒在他的身上。洋兵叽哩咕噜骂着,狠狠踢了几脚,已经是咽了气了。 铁云不忍,掉头便走,心中胡思乱想:“朝廷荒唐,连王爷也遭了殃了。洋人为什么没有把刚毅也抓起来背尸呢,竟让他逃走了,(铁云不知道刚毅这时候已经死于道路了)。看来一定要把掩埋队成立起来,不能再让堂堂京城臭气冲天,背了死人,累死活人!” 走到东交民巷西首,又见洋兵驱赶着一队中国民依从使馆区挑粪出来,内中一位老人长袍马褂,红顶瓜皮小帽,挑着担子摇摇晃晃大口喘着气,眼看也支持不住了。铁云多瞅了一眼,不觉又吃一惊,竟是前任礼部满尚书怀塔布! “可怜的大清帝国竟被洋人糟蹋得如此不堪了!” 铁云一路感叹着,回到宣武门外椿树下三条胡同宅中,所有沪上带来的放赈人员都暂时挤住在家中,便叫来两名司事着手抄录告示。不一会,罗振玉介绍的日语翻译林枫捧了一大卷碑帖从街上回来,踏进铁云书房,狂笑道:“铁云先生,大喜,大喜,我今天从古董摊上淘得了一样宝贝!”于是将碑帖放到书桌上,又大笑道:“你猜猜,我得了什么帖,这么高兴!” 铁云捧起上面一卷碑帖看了,惊呼道:“《澄清堂帖》?” 林枫乐哈哈地笑道:“不错,是《澄清堂帖》,还是全拓本哩。” 铁云摇头道:“不!《澄清堂帖》为帖中之祖,是阁帖、潭帖、绛帖的祖本,里面有书圣王羲之的许多真迹,世上罕见,哪有这么容易就到手了?花了多少钱?一百两!哈哈,你大概上当买了赝品了。” 林枫笑道:“先生别先下结论,无论怎么挑剔,你能找出赝品的证据吗?” 铁云翻来复去看了,确是宋拓真本,不禁狂喜道:“老弟,想不到你也是碑帖行家,这可是一套罕见的珍品,据说海内只有湖州邵氏有一套,这是发现的第二套,可喜可喜,若在平时,非有数千金休想买到。” 林枫笑得合不拢嘴,说道:“铁云先生,你是喜爱收藏碑帖的,宝剑赠英雄,还是送给你吧。” “哪能,哪能!”铁云连连摆手笑道:“你把这套碑帖好好收藏,传之子孙,也算是镇家之宝。” 林枫笑道:“先生也赶快抽时间去淘古董吧,定叫你如入宝山满载而归。” “不!”铁云道:“先得去办正事。李中堂答应出告示,我已经拿回来抄录了再去用印,惟有赈济局的用房要自己想办法。我和你拿了滕田丰八先生的介绍信去日本公使馆吧,我的洋泾浜日语还没有到家,只能勉强应酬,你的日语好,要紧的地方帮我翻译,看看日本使馆能否帮我们找一处市房设局子,不然这些人窝在这里没法工作。”藤田是上海东文学堂聘请的日本教师。 于是两人换了和服,去东交民巷日本公使馆拜会了日本驻华使馆参赞森井和秘书群岛,这两个人都是藤田的大学同学,久已听说东文学堂创办人刘鹗和罗振玉是中国著名新派人士,思想上很亲近日本,刘鹗又与中国官场关系密切。当时列强侵华,互不相让,日本政府积极培植中国的亲日势力,以与欧美列强抗衡,所以森井和群岛对于刘鹗竭力拉拢,一口答应帮忙。请示公使之后,在东安门外大街上指定一所宽大的空屋,作为救济善会赈济局的局址。铁云忙忙碌碌督促司事工役将带来的粮食、捐款搬了过去,又带了司事去贤良寺将告示用了李中堂的官印,告示末尾加了一行小注:“凡愿出京回上海之被难官商,可至东安门外大街赈局登记。”立刻命工役分头张贴到京城四门和主要街口,局子大门旁也挂上了“中国救济善会北京赈济局”招牌。 “上海来了大善士救济难民出京”的消息霎时传遍京城大街小巷,几天之中来赈局登记出京的达到两三千人,铁云同时又命随来的医生坐堂施诊给药,并将带来的白米面粉等平价卖出,白米每包四元五角,籼米每包三元五角,每人限买米一斗。可惜粮食带得不多,几天就卖完了,还有不少难民眼泪汪汪地提了米袋来赈局门口恳求买米,有的甚至跪在门口不肯离去,说是一家人都快饿死了。又有一个老妇人跪在地上号啕大哭道:“大人挨饿还能忍着,可怜小孙儿刚刚两个月,她娘自己没得吃的,哪还有奶,小孙儿饿得日里夜里哇哇哭,我恨不能割下自己身上的肉喂他。老爷们行行好吧,救救我的小孙孙吧。” 铁云在旁见了这等光景,不觉热泪盈眶,立时命将带来的饼干箱抬了出来,涕泪满面的向众人道:“北京父老乡亲们,这次善会带来的粮食不多、委实都卖完了,再从上海运粮食来,还得等好些时候,你们耐心等待吧。这些饼干分文不要,算是送给乡亲们度荒的,请你们收下吧。”一挥手,吩咐每人发放一大包,又命格外给那位老妇人多发一包,众人拿到饼干,同声大哭道:“幸亏遇到大善人来做好事,不然都饿死了,一辈子也忘不了你们的大恩大德。” 饼干全发放完了,难民也散去了,铁云依然脸上挂满了泪水,喃喃道:“一定要想办法弄粮食,一定,不然北京人都得饿死了。” 不久陆树藩到北京来,和刘鹗商量护送被难官商出京的事,先去见了美国公使和美军司令,请求美军派兵护送难民到天津大沽港登船,又呈请李中堂发电报给上海招商局派船来接。十月初十日,陆树藩带了第一批二百余名难民离京,再加上天津难民三百多人登轮南下,到十月二十六日止,共送往上海难民五千五百多人,其中来自北京的约有两千多人。 护送难民和平粜粮食的同时,铁云又成立了掩埋局,雇人掩埋街上的无主尸骸,这个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忽然有人在夜间到椿树下三条胡同来敲门。这时北京极少友人往来,尤其是夜里,一般人不敢出门,李贵听到敲门声,怕有洋兵骚扰,在门内粗鲁地喊道:“谁在夜里敲门?老爷睡了,明儿白天来吧!” 来人又轻轻敲门,低声道:“李贵,是我沈老爷,快开门!” 李贵记得老爷有个年轻朋友叫沈荩,过去常有往来,便打开门道:“沈老爷,是你啊,我当是洋鬼子来捣乱哩。” 闩上门,引了才只二十九岁的沈荩来到书房门口,喊道:“老爷,沈老爷来了!”铁云正在摩挲新买来的青铜器,还不曾想起沈老爷是谁,沈荩已经踏进屋来,大叫道:“刘大哥,想不到是我来了吧?” 铁云猛抬头,见是沈荩,穿一件蓝绸衬绒袍子,依然那么年轻潇洒,那么神清气朗,眉目英爽,不禁高兴地抓住了他叫道:“愚溪老弟,你不是到湖南去了吗?是从哪里钻到北京这座老君八卦炉中来了?” 沈荩厌弃科举,立意维新,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留学,今年春天回国,曾和铁云在上海见过一面。他等李贵走开之后,长叹一声道:“一言难尽。我和唐才常在上海成立‘自立会’后,联络康南海(康有为)请他接济军费,购买军火,我们回湖南招集各地有志之士成立了五个军,我是右军统领,约期共同举兵,先取湖南,再定中原。不料事机不密,被小人告发,才常等数百名英雄豪杰被杀。我起兵于湖北新堤,附近几个县纷纷响应,可惜中军失败,人心焕散,终于没有成事。这时两湖搜索自立会员,天天有人被杀,我想与其逃往上海等地,容易被人识破,还不如索性逃到没有皇上没有朝廷的北京来,谁也不会想到我有这么大的胆量到虎穴中来活动。哈哈,铁云兄,你看我这一着可高明?” “高明,佩服!”铁云叹服道。 自立军以忠君爱国保皇为名,实则成员观点复杂,一部分激进分子意图推翻满清,当时世人都被瞒过,铁云也把他们看作维新党,所以竭力帮助,说道:“愚溪,你就住在我家中吧,我正在主持赈济局,新设了一个掩埋局,请你来负责,可是你得换个名字,才不致引人注目。” “我已想好了,改名不改姓,就叫沈虞希。” “哈哈,以后就叫你虞希了,其实你也乖巧,虞希不就是愚溪的谐音吗?朋友们会辨出你来,那些衙门中的蠢驴是弄不清楚的,你安心在北京住下来好了,就是朝廷回京了,有我这个商人掩护,也不必担心。” 铁云有了空暇,时时去各处摊市上搜购珍希古董书画碑帖,转眼把自己带去的一万二千银元都花光了,居然也觅到了一套宋拓真本《澄清堂帖》,这一喜非同小可,赶忙请了林枫过来,拍手大笑道:“老弟台,我可不让你的《澄清堂帖》 专美于前了,你看,我也得了一份全拓本了。” 谁知林枫黯然道:“铁云先生,惭愧,我那一套准备回到上海后卖给日本朋友,在我手里的日子不长了。” “哎呀,这是古今罕见的国宝,怎么转手就让人了,金钱易得,国宝难求,千万别卖。” “铁云先生,我不能和你比,能有多少钱来收藏古物,不过买一些来玩玩,鉴赏过了也就算了。日本公使馆的朋友说,我这份《澄清堂帖》若是拿到日本国内可卖到一万块钱,这个数字太吸引我了。我一家十数口,糊口艰难,太需要钱了,哪里去赚一万块钱?既然有人要,卖掉算了,糟糠之妻一定喜欢我这一万块钱,而不希罕她弄不懂的什么宝贝碑帖。你这回已经搜罗了许多古董,自己何必收藏那么多,若是有人愿出高价,不妨留下一些,也卖掉一些,这可是个一本百利的好买卖。” 铁云听了不觉心动,说道:“这个主意不错,索性让我再多收买一些,不过我自己带的钱都花光了,再买就没有钱了。” “那也不要紧,先把善会的捐款用起来,日后归还就是了。” 铁云点点头道:“也只有这样了,反正我是要归还的。” 铁云除了觅购古董,便想方设法催运粮食来京接济,虽也有其他善士从南方运米赈济,究竟为数有限。正在焦虑之中,忽有一个彪形东北大汉坐了马车来到赈济局求见铁云,自称姓张,是俄军的翻译,奉了俄军司令之命来商谈要事。铁云让到内院客厅坐了,问了来意,那人笑嘻嘻地说道:“听说贵会为北京官民做了不少善举,只愁粮食不能接济,兄弟此来就是奉了俄军司令之命,特地登门奉送大粮仓一座,尽够贵会办理赈济的需要了。” 铁云惊喜道:“是哪一家米行的?” “不,不,小小米行能存多少米,何况不是卖完也被抢光了。” 铁云倒抽了一口凉气,说道:“张先生该不会是说朝廷的太平仓吧?” “正是太平仓!俄军司令为了要腾出粮仓的房子另作他用,嫌库中的存米碍事,打算把它们全部烧光,我想与其烧了白糟蹋了,何如拿出来赈济难民,所以就来拜访了。” 太平仓或称太仓,是历代政府设在京城调剂粮食盈缺的大谷仓。铁云连忙摇手道:“使不得,使不得,我有几颗脑袋敢动官家的太平仓,不经皇上特准,就是军机、宰相、顺天府尹都无权开仓放赈,除非不要脑袋了。” 张翻译笑道:“刘先生说的是陈年老皇历了,如今皇太后和皇上都逃走了,北京城在联军占领下,由联军民政司管理,划地为界,谁占谁有,俄军辖区内的粮仓就归俄军所有了,只要俄军司令作主,你怕什么?” 清朝中央政府的官员禄米,驻京营兵军粮,以及供应市民的口粮和调剂丰歉年份的太平仓米食,都由南方装船从运河北调,统称漕米,在淮安清江浦设了一名漕运总督,每年耗资千百万两办理南粮北调的事。京郊通州是北运河的终点,南粮起岸就地存储,设立了禄米、储济、丰益、太平等十一座粮仓,又在城内设立中西两座米仓,由户部仓储侍郎掌管。道光、咸丰以后北运河淤塞,逐步改由海道运输,粮仓设置未变。西仓在英军占领区,中仓在俄军占领区,张翻译来说的就是这座设在朝阳门内南小街禄米厂附近的太平仓。 铁云细细一想,忽觉事情有些可疑,太平仓的米囤设在屋子里面,俄军若是真正打算烧米,不是把仓房也全部烧毁了吗,还有什么屋子可以利用的?而且那么多庞大的米囤如何弄到屋外去烧?是傻瓜才想得出来的蠢事,此话必定有诈。于是试探道:“听足下的口气,俄军司令是打算将仓米无偿送给敝会赈济灾民,是吗?” “这也不是。”张翻译笑道:“俄军千里而来,为了什么? 总得也给些好处吧?不过米价特别便宜就是了。” 铁云大笑道:“我忘了洋人也是爱财的,原说烧米的话不过是个托辞,果然如此。” 张翻译凑过头来压低了嗓音说道:“不瞒刘先生说,我也是中国人,心也向着咱们大清,被老毛子拉了来当翻译,实属不得已。老毛子是想从这座太平仓发一票大财,烧米的话确是骗骗人的,不过今后对外还得这么说,不然,说是俄军司令出卖中国政府的大米就不好听了。至于米价当然是便宜的,又省得老远从南方运来,你就看在救济老百姓的面上,把它全部买下来吧。” 铁云踌躇道:“此事不能马上就定下来,一则我要禀报李中堂,没有他点头,不能放手干,究竟脑袋只有一颗;二则不知太平仓中存了多少米,得花多少钱,这笔钱从哪里来?现在我首先要到太平仓去实地看一看,米有多少,质地好坏,再商议价钱,好吗?” 张翻译道:“刘先生究是行家,想得周到,现在就陪您去米仓看看。” 铁云立即乘了张翻译的马车,去太平仓前前后后察看了一遍,果然是官府的常备米仓,好大的规模,那米囤也说不清有多少,管库的人早逃走了,大致估计足有十万石以上,谈妥了每石作价二元。铁云道:“米价不算贵,可是一时哪里拿得出二十万元,也没有那么大的米栈来搁,只能去借四五万元周转金,陆续提货,卖出一批,换回现洋,再来取货付款,这样周转四次可以全数‘银货两讫了’。” 张翻译请示了俄军司令,同意分批付款,但希望在半年之内付清,因为一旦议和成功,联军就得撤退,他就什么也捞不到了。 当晚铁云回到寓所,恰巧陆树藩也由天津来京,铁云与树藩沈荩谈起此事,树藩慌忙阻止道:“不行,不行,擅动太仓存米是要砍头的,何必为了拯救百姓而使自己蒙受杀身之祸。” 铁云道:“我打算写一份禀帖递给李中堂,请他允准,我就没事了。” 树藩道:“中堂管不了太仓的米,除非发电报给行在,请皇上格外降旨批准,可是这批仓米现在俄军手中,卖米的钱归他们所有,即使皇上朱批‘依议’,将来户部回到京中,追问你收回几十万块钱的米价,你如何应付?所以我说此事万万干不得!” 沈荩嘲笑道:“陆兄也太小心了,好男儿抛头颅,洒热血,此刻正是时候,舍一己而救万民何乐而不为?若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米拿来救了人再说,管他准不准!” “使不得!”树藩仍然坚持道:“铁云兄一家数十口人,若是出了事怎么得了?这可不是说说风凉话闹着玩的。” 铁云道:“别争了,让我起个课问问吉凶。” 于是轮番屈起右手中间三个指头,算起了诸葛武侯马前神课,不料恰恰掐在“空亡”上面——诸事不吉。树藩道: “如何?我是说不能干嘛!” 铁云不信,又取出五枚铜钱合在掌中,念念有辞地祷告了一番,摇了一摇,把小钱一个个依次放到桌上,竟是五个“背”!铁云大惊道:“不好,下下!从来没有起过这么坏的卦!” 忙翻阅问卦书,上面清清楚楚写着: 下下课:四面楚歌,全军覆灭。断曰:诸事不吉。 铁云将问卦书扔到一旁,叹道:“这次大乱,北京城中被杀的几万人,自尽的几千人,饿死的又是无其数,我既然来到京中赈济,不能坐视不救,决不能让北京再饿死人了。要有大祸,就降临到我一个人的头上吧,坐牢,充军,处死,我都无所畏惧,我的主意已定,不疑何卜?再不用起课了!” 树藩道:“这件事非同小可,你不要脑袋,我却还要顾到身家性命,你要干,我不赞成,以后不要牵连到我。” 铁云道:“那当然。” 铁云当即草拟了向俄军购买太仓米平粜救济难民的禀帖,次日亲自递进贤良寺李中堂行辕,这时联军统帅瓦德西已经来京,和约条款还需各国军队司令和公使商议了一致意见后,才能开始谈判,李鸿章闷闷不乐地在贤良寺大发肝火,又时时吐起血来了。于式枚将刘鹗禀呈读给他听,鸿章突然狂怒道:“贼娘的,俄军司令怎么能变卖大清朝廷的太仓米,谁承认他们有这个权?混帐刘鹗竟然用钱向他们去买,我能批准吗?不行!我若答应了,就是在外交上承认俄罗斯军队可以随意处置我们大清的财产,如果其他七国军队也起而效尤呢?这还得了!” 式枚等待鸿章一阵怒气和呛咳之后,从容道:“傅相,刘鹗也是不得已,太平中仓在俄军占领下,要烧要卖,只能由他们,何况京师断粮已久,救济百姓要紧,不然会饿死好多人。若说朝廷的威严,早被端王他们断送尽了,瓦德西还大摇大摆住进宫中,叫了赛金花进宫去取乐哩,怎能禁止俄军拿我们的太仓米赚钱。” “是啊,瓦德西住进了大内,嘿嘿,洋人住进了大内,他们本该是跪着朝见大清皇帝的。”鸿章怆然唏嘘道:“老太太作的孽啊,无知!愚蠢!大清朝没有救了,我李鸿章只能跟着殉葬了。” 说罢一阵呛咳,又吐了一口血痰,站在一旁的儿子经迈赶紧端了一把小茶壶来给父亲漱口,劝道:“爹,事情糟到这个地步,就别去想了,保重身体要紧,朝廷上下都在指望着您哩。” 鸿章漱了口,悠悠叹道:“可惜我已没有多少日子,不能永远跟在她们后面扶持了。” 鸿章闭了眼,似乎睡着了,忽又惊醒过来,见式枚还站在旁边,茫然道:“还有什么事?” 式枚道:“刘鹗的禀帖是否不用批了,他们要买米赈济,就让他们自己去干吧。” 鸿章默默地点了点头,式枚回到客厅告诉铁云道:“此事俄军无权卖我太仓存米,傅相不好批,你自己斟酌干吧,若是有人说话,傅相会替你开脱的。” 铁云只得泼大了胆独身闯下去了。忽一日,铁云正坐在赈济局内堂揩拭新买来的一面秦镜,沈荩忽然疾步进来说道: “坏了,王五死了!” 铁云惊骇大叫道:“谁说的?” “刚才掩埋队在正阳门内西城根发现一具尸体,有人认得是王五,听说是他见到一队洋兵在调戏中国妇女,上前理论,拔刀与洋兵打了起来,王五英勇搏斗,杀死了好几名洋兵,可惜自己也中弹死了。” “可惜,可惜!自从联军进城后,五哥痛恨洋人侵占我国土,欺凌我百姓,率领十几个徒弟每天寻觅洋兵报仇,也杀死了不少鬼子。我回京后曾经劝他,君子报仇三年,不如暂忍仇恨,勿作无谓牺牲。他痛哭流涕道:‘我王正谊一生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现在国事败坏,洋人横行,我怎能忍得下去,不如和他们拼了。’不料竟然为此捐躯了,我马上和你去看看。” 他们赶到正阳门去,只见西城根有许多人在围观叹惜,也有过去得过王五救助过的人一个个洒泪伤心,都说:“死了这么一个大好人,大侠士,天老爷都没有眼了。”铁云拨开众人,蹲下去俯看王五遗体,见他咬牙切齿,双目怒睁,目光炯炯如生,可见当时搏斗的勇烈,不禁垂泪道:“五哥,你生而侠义,死亦壮烈,愿中国男儿都以你为师,不白白度过一生,国家庶几有救了。” 于是脱下马褂罩在王五身上,命掩埋队装入白皮棺内,抬回半壁街王五家中,换了一口上等棺木,待日后时局平定再行择地安葬,同时在捐躯地点立碑纪念。 铁云通过张翻译向华俄道胜银行借了二万两银子,又向素有往来的义善源银号借了二万两,开始购进太仓米平粜给京城难民,另外对于穷苦无告的贫民,每天可以免费领米一斤四两。盛宣怀也派女婿出关采购东三省的高粱,装船由秦皇岛登陆运到京津救济。如此三个月,市面粮荒缓和下来,饿死人的现象也基本消除了。直到几十年后,还有人写回忆录念念不忘当年刘鹗的善举。然而铁云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他在救济之余,不忘收买古董,已故国子祭酒王懿荣所收藏的一千多片甲骨文龟板,也由他的长子王翰甫全数卖了给他。铁云自己无钱,便挪用了籴米的款子,等到次年春间北京赈济局结束下来,亏空了二万两银子未能及时弥补。陆树藩为了挽回救济善会的声誉,一面替他垫还欠款,一面派人到北京来坐催,一场同心协力的赈济善事,闹得不欢而散,铁云只得写信到淮安,请若英汇了二万两银子还欠,若英觉得铁云荒唐,虽不情愿,也只得汇款接济。 清政府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奕劻与各国联军于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七月二十五日签订了辛丑和约十二款,惩办祸首,端郡王载漪充军新疆,永不赦免,庄亲王载勋等赐自尽,山西巡抚毓贤等斩首,大学士刚毅已故,追夺原官,甘肃提督董福祥革职。赔偿各国兵费四亿五千万两(合全中国每人一两)。允许各国军队驻扎京城使馆区和从北京、天津到山海关沿线重要地区,拆毁京师至大沽口各处炮台,是为使中国人民蒙受奇耻大辱,进一步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辛丑议定书》。各国侵略军除留护使馆外全部撤退,中国官署接管了行政权力,京城秩序逐渐恢复。而系晚清安危于一身的大学士李鸿章却因劳累刺激太甚,于九月二十六日病逝贤良寺中,清廷追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由次子经述袭爵,可是无论多少哀荣都无法弥补鸿章临终时对清廷的愤懑失望。 铁云痛惜李中堂之死,写了挽对亲自送往贤良寺,并在灵堂行礼致哀。此时,沈荩已经另外租了一处房子,迁往居住,开始担任《天津日日新闻》的驻京记者。该报原为珍妃师傅、翰林侍读学士文廷式创办,后由铁云出了一部分股金帮助好友方药雨接办,由日本朋友出面注册,社址又设在租界上,因此不怕清廷干涉,很能大胆揭露清政府的腐败内幕。 赈济局撤销后,铁云仍致力为福公司联络河南煤矿的事,罗沙第带了沙彪纳、哲美森和一帮勘矿技师又回到了北京,铁云约请程恩培在开封接待他们,分头进行勘察矿区范围和煤层煤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此时已改名外务部,铁云乘高子谷与钟笙叔连袂携眷回京复职之便,托他们护送继室郑氏安香到北京同住,茅氏和王氏则仍住在上海。大哥孟熊嫌家居寂寞,也携了大太太和子女迁居上海英租界,住在大沽路昌寿里,邻近北成都路安庆里铁云的住处。淮安只留了若英当家,和儿子大缙还有嘉丽留下的小女儿龙宝同住。外帐房仍由忠心耿耿的王幼云掌管,总管刘泽也留在淮安,所以孟熊兄弟甚是放心,嗣子大章成亲后早已迁居上海。罗振玉则应湖广总督张之洞之聘,去武昌担任湖北农务局总理兼农务学堂监督,接着又由铁云资助在上海创办了《世界杂志》,聘王国维为主编。 是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慈禧皇太后与皇上从开封回銮,新班军机大臣荣禄、王文韶、鹿传霖随驾回京,军机章京顾康民在联军破城后来不及逃走,藏匿在家中,这时也大摇大摆地出来迎驾。不是冤家不碰头,恰巧这天早晨铁云也兴奋地挤在迎驾人群中赶热闹,沈荩劝他小心些,为了买卖太仓米的事,恐怕军机追究,还是少抛头露面为好,铁云不听,恰和顾康民挤到了一块儿,康民一回头,见是刘鹗,他在城中挨饿时,曾经沾光买过平价米,对于米的来历,打听得一清二楚。这时小眼珠子一转,嘴角牵了两牵,冷冷地说道:“原来是江南大善士刘铁云君,阁下这一年够辛苦了,太平中仓的米都给你卖光了吧。” 铁云心中咯噔了一下,心知此人鬼祟不怀好意,慌忙分辩道:“俄国人原打算把仓米烧毁,兄弟仰承上天好生之德和朝廷嘉惠臣民之恩意,请示了李中堂,由救济善会买了下来接济京中难民,兄弟不过跑腿罢了。” “很好,很好。”康民奸笑道:“朝廷会记住阁下的‘善举’的。” 铁云碰到这个和他过不去的人,未免有些扫兴,不愿和他纠缠,掉过身挤到别处观看去了。迎驾完毕回家,仍然鼓起兴致写了四首迎銮诗,中间写着“风雪不侵清世界,臣民重睹汉衣冠。”歌功颂德,淋漓尽致。 当天御驾回宫,随驾大臣都回府休沐去了。次晨顾康民入宫,至军机堂请安问候之后,便将刘鹗盗卖太仓米的事禀告得详详细细,鹿传霖喝道:“这还了得,应交户部彻查严办!”王文韶听了皱了皱眉,心想:“刘鹗也太多事,虽是善举,却又惹出乱子来了。”想了一下,不能不为他说几句公道话,于是婉转地说道:“这件事,我回家之后,听得在京的人士说,刘鹗和上海来的慈善家,护送遇难官商回乡,施诊掩埋,粜米救荒,做了不少善事,城中的口碑甚好。卖米的事,听得家中人说是从俄国人手中花钱买下来,然后平粜救济,兵荒马乱,一时无法向朝廷请示,情有可原,我看且待情况弄清楚后再说吧。” 领班军机大臣荣禄是太后的心腹,李鸿章的拜把兄弟,也是满大臣中比较明白事理的,这时说道:“此番京中饿死了很多人,若不是刘鹗他们救济,饿死的人更不知多少,对于存心做善事的人,应当见大节而恕小过,不然今后谁还敢挺身而出挑重担做好事?如今大乱之后,百废待兴,还是把要紧的事先办,这件事就先搁一搁吧。” 鹿传霖去年还是江苏巡抚,联军打进了北京城,“求功名莫如勤王”,他带了六千兵士赶到太原,一路护送御驾到西安,时来运来,得到太后赏识,才让他做了军机大臣,在科举上也比王文韶晚了十年,所以对于刘鹗之事不再争论下去。后来都察院有人上了奏折,检举刘鹗盗卖公粮,也被荣禄压了下去,刘鹗侥幸太平无事。然而他盗卖太仓存米的坏名声已经传遍朝中,有人攻击他通洋卖国,有人说他从中得了多少好处,不然为什么干得那么起劲?偏是铁云行为不检,曾于六月间穿了和服应邀去日本公使馆迎谒来华的日本贵族近卫公爵,回来后还沾沾得意地大加赞扬,那时和约尚未签订,中国与联军处在交战状态,铁云这番举动引起人们的震惊和议论,“汉奸”一词和“盗卖太仓官米”的名声深入到很多达官贵人的脑中。他现在有王中堂庇护,万一文韶去职,新掌权的人物和铁云算起总帐来,就灾祸临头了。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