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三十 若英告状的结局


  县丞蔡炳回到花厅,一脸笑容,安慰道:“刘太太放心,我已和堂翁商量过,这份状子我收下了,你的事我们一定尽力而为,秉公办理。不过铁云与我相交多年,贤伉俪今后还要相处下去,骤然公堂对簿,必然伤了和气。所以我想先邀铁云来衙调解,倘若他能允了你的要求,最好,不然再行开庭审理。刘太太请先回府等候消息,将来事情若是办成,还要叨扰一杯喜酒哩。”
  蔡炳是老公事,话到嘴边留三分,虽然知县说得那么明白决断,一定要命铁云依了若英所诉的要求,他却留有余地,没有审案之前,不把断案意图先向原告泄露,免得审案时被动。若英是聪明人,见县丞先是迟疑犹豫,去和知县商量了出来,却变得非常热情,立刻爽快地收下了状子。听那口气,分明是知县有了指示,同情支持自己的起诉,不过对铁云再进行一次规劝罢了,有县官出面开导,这事就有七八成把握了,因此满心欢悦,说道:“多谢两位老父台为我作主,我就在家恭候钧谕了。将来事情顺当了结,一定要请老父台光临寒舍面谢的。”
  “一定一定。”蔡炳笑容满面地将若英送出花厅。
  主仆两人出了县衙,耿莲欢笑道:“这回我们的官司一定打赢了,看老爷还有什么话说。”
  若英笑道:“这口气憋了快二十年,总算遇上了明理的清官。回去且慢声响,让老爷冷不防吃一惊。”
  回到家中,主仆俩不动声色,无人时往往相视吃吃而笑,只等县衙佳音到来。若是铁云奉召去见县丞,一谈就通,那末三两天内便有分晓,大宴宾客也就快得很了,怎不教人高兴。铁云粗心,并不曾知道若英去过县衙,见她不曾再提告状的事,以为不过是说说罢了,放下心来,时时找题目和若英说笑,缓和空气,若英只是抿嘴冷笑。
  次日上午,忽然县里来了一个差人,在门房间哼哼哈哈,说是要见刘铁云。李贵道:“告诉咱什么事,好去回话。”那人道:“县里蔡二太爷要见你家二先生,立等就去。”说罢回身走了。
  李贵来到惜阴堂书房,嘀咕道:“二老爷,县里差人好不晓道理,指名带姓地叫喊,说是县里蔡二太爷立等老爷就去。”
  “有书信柬帖吗?”
  “没有,就这么传了话拍拍屁股走了。”
  铁云疑惑起来,蔡县丞向来要好,若是有事相邀,必有书柬,今天匆匆召见,似乎架子甚大,不同寻常,莫非若英告了状,公事公办,传我去问话了。越想越对,急忙穿过庭院,掀帘进了上房西层,虎了脸道:“若英,你告了状了?”
  若英正坐在临窗的红木书桌前登录帐目,头也不抬,说道:“告了又怎么样?不给我正名分,还不许我告状吗?”
  “哎呀,真是瞎胡闹!”铁云一跺足,软瘫在椅子里,只是叫苦。“家里的事,哪一样不好商量,却去告官!蔡二太爷要我立刻就去,平常朋友说笑惯了,今天成了被告去见他,多丢脸,多丢脸!”顿了一下,又道,“若英,行个好,把状子撤回来吧,你写个条子给我带去,我把状子要回来就没事了,我们还是和和好好,就当没这回事。”
  “你没事了,我的事呢,你答应我的要求了吗?”
  “别急,慢慢来,从长计议,好商量。”
  “哼,别把我当孩子耍了,我才不上你的当!你乖乖地去见蔡二太爷听训吧,若是丢脸,也是你们刘府太欺侮人了,活该!”
  铁云恨恨地站起来道:“别做梦了,蔡二太爷是我的朋友,能不向着我?看你能告出什么名堂来。”
  “好吧!”若英微笑着依然拨打着算盘,慢悠悠地说道:
  “那么你就去找你的朋友把我的状子驳回了吧!”
  铁云无可奈何,长叹一声,出了惜阴堂,独自来到县衙求见蔡二太爷。县丞在花厅接见了他,一见面就不同往常那样随意谈笑,严肃地说道:“铁云兄知道吗,府上二太太把你告了。”县丞曾去刘府吊唁过两次,知道府中上下已将衡二太太改口称二太太了。
  铁云虽在意料之中,仍觉心中惊悸,愁上眉梢,连连叹息道:“惭愧,惭愧,衡氏任性胡闹,还望慰翁周全舍间脸面,把她驳回了吧。”
  “不行啊,铁云兄。”蔡炳正色道,“论私交,我们无不可以商量,但是既然有状告到县衙,那就是公事,不曾审理,怎么可以驳回?而且此事已由堂翁过问,更不可因私废公。”
  铁云又吃了一惊,慌忙问道:“县尊是怎么说的?”
  “堂翁很把尊夫人夸奖了一番,说她受了委屈,一定要为她主持公道,这桩案子你是必输无疑了,所以今天请你来,为你设想了一个挽回面子的办法。”
  “愿闻教。”
  “此事虽是告到官府,尚未审理,还可以私了。你回去好好和尊夫人商量,不等开庭审判,立刻为他操办扶正大礼,堂翁将会亲自登府祝贺。这样仍然算是你主动,夫妇俩都有面子,你也可以顺水推舟对令兄说是知县大人的意思,他必不致再怪你了。到时候,尊夫人当然会来撤回这张状子,一举数得,你看如何?”
  铁云想了一想,渐渐露出了笑容,说道:“慰翁果然是老公事,此计我看可以行得,待我回去和家兄商量了,再来奉告。”
  铁云告辞回家,赶紧到务本堂来见大哥,孟熊从上房出来,铁云踏进堂屋便嚷道:“大哥,衡氏果真去县衙递了诉状,蔡慰祖刚才把我找了去,劝我私了,说是姚知县偏向原告,这桩官司我们必输无疑,不如保全面子,不等上堂,先给衡氏办了扶正,大事化小,收回诉状,还说姚知县将会来我家登门祝贺衡氏扶正。大哥,你看事情弄到这步田地,实在意想不到。”
  大太太听了,也从上房出来,扁扁嘴,摇摇头,喊道:“啧啧啧,我们家出了个会打官司的姨太太了,这才新鲜!”
  孟熊愕然许久,忽地跺足愤然道:“不行,我不答应,不能让衡氏太得意了,要把她这股邪气打下去,不然就要爬到你的头上,弄得我们全家不宁。”
  “是啊。”大太太又撇撇嘴道:“这位姨太太若是扶了正,和我平起平坐,把别人都压下了,就显出她高人一等,我可受不了她这么逞能。大老爷,不如我们早早搬出这座老屋让她威风吧。”
  “大嫂不能动!”铁云急叫道:“老太爷、老太太故世了,这个家就仗大哥大嫂撐持着,说什么也不能离开,千万别与衡氏呕气,她这一阵迷了心窍,不知天高地厚,开导开导她就是了。”
  孟熊断然道:“衡氏是什么人!我们为了她搬走?笑话!我若是铁云,就一纸休书把她退回扬州去,看她还打什么官司。”
  铁云只是苦笑,他和若英感情深厚,若英又掌管家财,是二房顶梁柱,虽然一时矛盾,究竟不愿过分决裂。但是大哥大嫂的意见又不敢违拗,进退两难,只得婉转地劝道:“大哥别气恼,坐下来细细商量。衡氏既能为扶正的事告到官里,若是写了休书,她更有理由上告了,那时姚知县也会以为我们蔑视他的意见,和他顶着干,当真判了下来,白纸黑字,就非将衡氏扶正不可了。”
  孟熊摸着八字浓须,沉吟了好一会,喃喃自语道:“此事既是姚知县出面偏向了衡氏,只能釜底抽薪,请知县收回成命。”
  “难啊,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们能有多大的面子能教知县改变主意。”
  孟熊冷笑道:“我家不是现任官了,当然够不上到知县面前说话,可是莫忘了钱能通神,银子的面子比我们大得多!”
  说罢哈哈大笑。
  大太太也道:“没有一个当官的不爱钱,舍得拿出几千两银子就能把知县的嘴堵住了,衡二太太还能塞得过我们?”
  “可是姚知县是两榜出身,到任以来,听说一清如洗,官声好得很,我们送银子去,恐不中用。”铁云又摇头道。
  孟熊冷冷道:“你是说银子不能投知县所好?我不相信一个人毕生一无所好,清官或许爱好风雅,不如贪官那样庸俗罢了。你不妨去蔡慰祖那边打听一下,姚知县有什么嗜好,准备花几千两争这口气。”
  铁云为难道:“二房现银存款都由若英掌管,她若知道我是孝敬知县用的,定然不肯给我。”
  “哎呀!”孟熊皱眉道:“你看,你不是已经捏在衡氏掌心中了吗,将来扶了正,用钱还能自由?这一回不妨掉个花枪,说是别的用处,再不然,先由我这里支付。”
  铁云道:“让我先和若英说说,若肯撤回诉讼最好,若不肯,再去找蔡二太爷。”
  铁云回到惜阴堂,耿莲先通见了他,笑嘻嘻地说道;“二老爷哪里去了,这半日不照面!”
  “有什么事吗?”
  “二太太惦记着你哩,怕你去了县衙门,上了心事,迷迷糊糊,认不得路回家哩。”
  “坏丫头!尽护着你家小姐!”铁云轻轻笑骂了一声,掀帘进了西屋,若英不在,铁云蔫蔫萎萎地等了一会,听到若英在廊下和耿莲说话:“米囤太满了,这几天青黄不接,米价涨了,明天再运两船米到河下去,卖个好价钱!”铁云暗暗佩服,“二房少不了若英啊!”若英吩咐完了,一阵风似地卷进西屋来,瞅见铁云捧着脑袋坐在桌前,不禁格格笑道:“我的二老爷,今天怎么能静下心来到我屋里来参禅打坐了?”若英虽然告到官里,心扉深处是爱着铁云的,不过争个妻室的名分罢了。
  铁云抬起头来惘然道:“若英,蔡县丞把我找去过了,我都知道了。我求你,不要把我逼得太狠了,你告我,大哥又不答应照县里的意思办,我夹在当中只有去上吊了。”若英又笑道:“男子汉何必上吊呢,二房的事,你一张口,还不就没事了吗?”
  “可是大哥一家之主,我的话不能算数,这事还是用水磨功夫,先撤回了诉状,给大哥大嫂一个好印象,再慢慢地把事情扳过来,一定有希望。”
  “我明白了,大嫂不知道这回事。”
  “不,不,大嫂也反对呢?”
  “别瞒我,我明白得很,你呢,究竟多年感情,犹犹豫豫,或许还能依我的话办。可是别人与我无情,只有妒忌嫌弃和蔑视,你让别人牵着鼻子走,当然轧扁了头了。还是从夹板中挣脱出来吧,爽爽气气依了县里的话,为我办了正名的事,就没有烦恼了。”
  铁云一再长吁短叹,连连摇头道:“难啊,难啊,我办不到啊。你就体谅我,收回了状子吧,总不见得睁着眼瞅我上吊吧?”
  “状子决不收回,你上吊,我陪你。”若英斩钉截铁地说道,那辛酸的泪水却再也遏止不住地浮上来了。
  过了几天,铁云见若英这边丝毫不肯松口,大哥又催得紧,只得硬硬头皮去县衙找蔡二太爷设法。去了好长时间,才回到务本堂北房向大哥道:“刚才去见过蔡慰祖了,他见我不肯照姚知县的意思做,很把我埋怨了一顿,说是‘堂翁已经催问过了,打算早日开庭断案,是兄弟在这里顶着,时间长了,不好交代。’我再三请他挽回,只是不肯,他说:‘你休想在堂翁身上打主意,他清廉得少见,一无嗜好,你若是送这送那,反惹得他一顿臭骂,更没法挽回了。’”
  “难道这位老父台连古玩碑帖也不喜爱吗?”
  “蔡兄说不曾见堂翁收藏过古董碑帖,大概是家中一向寒素的缘故吧。”
  “这倒费事了,我不信世上竟有毫无嗜好的县官。”
  “还好,蔡兄总算想起了一件事,他说‘去年鲜鱼市口郑恒茂笔庄掌柜携了南唐李廷珪墨和龙尾砚来兜销,堂翁鉴定果是真品,欢喜非凡,便想买了下来,谁知掌柜索价一千两银子,没有谈成。掌柜走了之后,堂翁十分惋惜,说这副砚墨是世上罕见的珍品,可惜太贵了。’我说‘那末我去买了来孝敬老父台吧。’蔡兄忽然喜道:‘巧得很,堂翁去年得了一位公子,再过几天就满周岁了,平常无缘无故送礼,恐怕不好办,最好令兄和你联名用庆贺小公子周岁的名义送一份文房四宝,不至于惹人注目,很可能会收下,你差人送过礼后,堂翁如果和我谈起这件事,我会助你一臂之力。’大哥,我看就照蔡二太爷的意思办吧。”
  孟熊喜道:“再好没有了,你就在鲜鱼市口看看那锭李廷珪墨和龙尾砚还在吗?要认真鉴定,如果是真品,还个价就买下来。”
  过了两天,李贵小心翼翼地捧了一只锦匣,外用粉红缎子包裹了,上面插了孟熊、孟鹏的名帖,来到县衙门房,笑呵呵地说道:“大爷大哥们,刘道台家送礼来了。”说着,放下锦匣,掏出一封红包,塞到门房头儿手中,说道:“难为大爷,给我送到县大老爷内衙。”
  头儿将红包还给李贵,说道:“兄弟,不是不给府上帮忙,委实大老爷上任以来从不受礼,谁敢擅自收下讨打?”
  李贵笑着又把红包塞到头儿手中,叫道:“哎呀,大爷,这是送给小少爷抓周的小玩意儿,两支笔,一段墨,一只砚台,值不了一两半两。青天大老爷不受人礼,难道还不能给小少爷过生日凑个热闹吗?这几样不值钱的玩意算不了礼,大爷尽管送了进去,先给太太看过,就没你的事了。”
  “真的没有银子吗?”
  “大爷别见笑,咱李贵是出名的老实人,从不撒谎,人家说水浒上的李逵也没咱老实,你若不信咱,普天下就没人可信了。”
  头儿捧起锦匣掂了一掂,果然轻飘飘没份量,便收下红包说道:“好吧,我给你送进去试试,若是里边不收,别怪我。”
  头儿捧进内衙,站在太太上房帘外禀道:“回太太,刘道台家两位老爷给小少爷送抓周的小玩意儿来了。”
  “什么小玩意?值钱的东西可不能收。”
  “说是砚台笔墨哩。”
  “这倒好,丫头拿进来看看,正要去买一副新的给小少爷抓周哩。”
  丫头掀帘将锦匣捧了进去,解了开来果是砚墨和一对湖笔,太太不识货,只当是普通笔墨,估摸值几百个钱,便道:
  “收下吧,拿一份回帖去,再赏来人一百大钱!”
  头儿出来,说道:“管家,算你造化,太太赏收了,回帖和赏钱带回去吧。”
  李贵嘻嘻笑道:“咱是说从不撒谎嘛!”
  姚知县傍晚退公回到内院,太太笑吟吟地说道:“今天刘道台家送来孩子抓周礼,不值几个钱,我收了,还有两份礼,我也收了。”
  姚知县道:“值钱的不能收啊!”
  “我知道,你看这墨,这砚台,还能值几个钱?”
  姚知县捧起刘府送来的砚墨看了,大惊道:“坏了,坏了,你不懂,这都是珍品!”再看似乎眼熟,那墨坚硬如铁,光滑如玉,明亮如漆,正面刻了双脊蛟龙,背面有“宣府李廷珪”五字,不觉叫道:“啊,李廷珪墨!”又捧起了砚台来看,天生的金晕罗纹,浅雕成远山近水,平沙落雁,砚身凝滑坚硬,轻轻叩弹,发出噹噹如铜器的声响,“呀,龙尾砚!是谁送的?”
  太太说不清楚,知县一把抓过名柬,念道:“刘孟熊、孟鹏!”记得孟熊是刘道台的长子,曾在酒宴上见过两面,那孟鹏却不认识,为什么要送这份重礼?欲想退了回去,即又舍不得这两件稀世珍品,一晚上反复把玩,竟不能释手。次日,命丫环捧了锦匣来到签押房,差人邀县丞过来,说道:“刘孟熊给孩子抓周送了这份重礼,恐怕就是笔庄掌柜去年来兜销的那两样,要值上千两银子,怎么能受?内人当是普通砚墨,竟收了下来。老哥,我想只能把他退了回去。”
  蔡县丞细细看了一会,说道:“堂翁,这不是郑恒茂笔庄送来的原物,你看,砚台上金晕雕成的远山,要比笔庄那块更见光采,你看那水,那雁,那沙滩,浑如天成,更在笔庄原物之上,这墨也是如此,虽同是李廷珪墨,究是手工打造,总有上下,这锭墨,坚滑如玉,金龙盘舞也灿烂异常,更见出色。”
  姚知县诧异道:“难道笔庄还有第二副砚墨?”
  “不可能。”县丞断然道:“晚生与孟熊昆仲较为熟悉,他家老太爷在世时收藏过不少出色的碑帖古董,这块龙泉砚和李廷珪墨必定也是他家藏品,不曾花费半两银子,堂翁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姚知县正在思想矛盾,既舍不得退,又不好意思受,听了县丞的话,不禁欢然于怀,笑道:“既然他们不曾破费钱财,却之不恭,只好领受了。不过这位刘孟鹏我却不认得。”
  “他就是刘鹗,刘铁云,孟鹏是他的本名,刘府衡氏所告的夫君就是他。不过这回馈送公子抓周礼物,却是刘府大先生孟熊的交情,孟鹏不过附个名罢了,全与诉案无关。”
  “本县公事公办,不管他府上送了什么东西,衡氏讼夫一案还是早日审理结案吧。”
  “是,晚生一定尽快去办。不过听得刘铁云申述,替衡氏扶正,原是他的本意,只是有一重顾虑,所以耽搁下来。”
  “什么顾虑?”
  “只为衡氏虽则精明能干,可惜过于泼辣,善于妒忌,若是她当了正室夫人,今后的姨太太都没有好日子过了,家中一定不得太平。”
  “这可不行!”姚知县断然道:“本县只是为受欺压无告的姨太太撑腰,却不许她扶正了欺压别的姨太太,如此说来,此案如何才能判得恰到好处?”
  “晚生的意思,不妨判令刘铁云今后若娶继室,应在外地居住,不得带到淮安家中,那末衡氏虽无继室之名,却有继室之实,没有大太太欺侮她,她也不能欺侮别的姨太太,庶可两全其美。”
  姚知县点点头道:“很好,就照这个判吧。”
  又过几天,蔡县丞传谕原被告两造衡氏和刘鹗到庭听审,为了顾全刘府面子,审判改在后堂举行,当中一案,案旁小桌一张,供书吏记录,案前两张椅子,给原被告坐了说话,堂上不用一名差人。铁云事先已送了一份厚礼给蔡二太爷,大致知道了县里的意思。这天差人来通知出庭之后,铁云笑嘻嘻地来和若英说道:“明天上午九点县里开庭,请原告您和被告小可一同出庭,我们手挽手去县衙吧。”
  若英啐道:“打官司,又不是开玩笑,你走你的,我走我的。”
  “你猜猜这场官司是你赢还是我赢?”
  “当然是我赢,你等着认输吧。”
  “没什么,输了也是恩爱夫妻,若英,你说是吗?”
  “我不跟你耍嘴皮子,明天老老实实去听审吧。”
  铁云走后,若英告诉耿莲明天开审,嘱她陪了去。耿莲道:“这些日子二老爷好像没事人一般,听到开审并不着急,不像刚起诉时那样急着求你撤回诉状,会不会他走了蔡二太爷的门路,事情有了变卦了?”
  若英凝思道:“不会吧,这回是知县大老爷给我们作主,蔡二太爷改变不了。”
  次日早晨,若英和耿莲坐了小轿来到县衙,铁云随即步行到衙,由书吏先后引入后堂坐了,铁云轻松地若无其事,若英虽则泼辣,到了此时也觉心头扑通扑通跳得厉害,暗暗哀怨铁云不良,害得她抛头露面上公堂来。少顷,蔡二太爷官服严整,缓步踱到案后坐了,三分客气透着七分严肃,书吏捧了笔砚稿纸,也坐到案旁。
  蔡县丞清了一下嗓子,说道:“刘衡氏控告刘铁云,请求明正妻室身份一案,现在开庭,请原告先行陈述。”
  若英竭力遏住悲愤的情绪,滔滔不绝地说了她在刘府二房目前已是妻室的身份,丈夫是如何曾经许诺过的,要求堂上明确公断她的正室身份,着令刘铁云为她办理上族谱宴宾客等等手续。若英谈完了,蔡县丞命被告申诉,铁云不愿太伤若英的心,讲了若英许多有功刘氏的好话,表白夫妇感情至今仍然十分恩爱,对于明确妻室身份,他很愿意,可是力不从心,阻力甚多,拟请堂上准许以后可能时再办。若英愤怒地驳斥了铁云推托的话,辩论了几个来回,没有结果。蔡县丞打断了双方话头,说道:“我看原被告两造感情甚好,不要为了确定身份的事伤了和气。本县同情原告的诉讼要求,但也谅解被告目前处境的困难,故宣判如下:‘刘衡氏主持刘府二房中馈多年,虽无正室之名,实有正室之实,本可即予扶正为继室,惟被告申诉尚有苦衷。为维护原告权益,着令被告不得在淮安刘宅另行安置正室夫人,至原告所请明正妻室身份一事,碍难实行,应予驳回。’原被告如无意见,请在判词后具结。”
  铁云立即离坐打躬道:“二太爷明断,被告愿具结。”
  若英被出乎意料的判决惊怒得一跃而起,喊道:“蔡二太爷,我不服,我不具结,我要求公堂重判,明确我的妻室身份,维护我做女人的尊严和权利,我决不具结!”
  蔡县丞被若英发狂般的激昂态度所惊骇,从没有看到如此勇敢大胆的女子,他觉得心中有愧,对不起这个刚强的妇人,缓和了口气说道:“刘太太,你的诉讼,我与县尊再三商议,只能这样判决,你还是具结了吧。今后淮安家中不会有别人来当继室夫人,你就是二房实际的主妇,所差不过是仅仅名义罢了,何必太认真了,今后日子还长,切莫伤了一家的和睦。”
  若英含泪叫道:“我要的不仅仅是名义,我要的是一个女人的尊严地位,女人就不是人,可以任凭男人欺凌蹂躏的吗?大清法律只维护男人的尊严,蔑视妇人的尊严,这公平吗?”
  铁云道:“若英,别太激动了,合家上下谁不敬重你,谁敢轻视你?谁若这样做,我也不答应啊!”
  若英怒道:“别假惺惺,哄了我二十年,我都看穿你了!”
  蔡县丞道:“铁云且扶了太太回府吧,具结的事改日再办也可以。”
  县丞与书吏都走了,铁云来扶若英,若英掉头不理,怒道:“这场官司还没打完哩,别高兴得太早了。”
  铁云无可奈何地回去告诉了大哥,又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
  弟被控之事,业已对质一堂,已经堂断是妾非妻。惟原告尚未肯具结,恐非一二日所能了也。弟被控之事,深蒙蔡二太爷关心,见时祈代道谢感谢已极之意。
  弟刘鹗顿首 六月初四日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