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各科成绩不一般,伤人险些前途完; 悔过自新苦用功,印度服役整四年。 1907年1月30日,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进入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位于英格兰伯克郡,建于1799年,旨在训练、培养英国陆军正规军官。学员从英国陆军以及英国和英联邦国家的中学毕业生中选出,他们入学前须经过一项全面的入学考试。 那种考试虽然不需要很高的学术水平,但也并非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两次报考桑德赫斯特军校,但两次都名落孙山。他父母只好采取断然措施,把他送入詹姆士上尉主办的“家禽”补习学校。该校能准确了解军校可能对考生提出的所有问题,专门帮助那些才疏学浅的青年人能够凑凑合合地考取军校。第三次报考时,丘吉尔终于如愿以偿,但考试成绩还是只够进入骑兵学科。 与丘吉尔相比,蒙哥马利却幸运得多。他第一次报考,便被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录取,并且在被录取的177名新生中名列第72。 在那个时候,英国陆军并不吸引全国出类拔萃的学生。陆军生活开支相当大,靠个人薪水根本无法维持生活。一般认为,即使在不大讲时髦的郡团里,一个士兵每年至少需要100镑才能维持生计。在骑兵和较新式的步兵团中,要求一个士兵在被接受之前得有300—400镑的收入。但蒙哥马利在把军事作为自己事业的方向时,却对此一无所知。 一般说来,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伊顿、哈罗、切尔腾纳姆、惠灵顿、克利夫顿、贝德福德这样一些很有名望的学校,并且大多是陆军军官的子弟,只有一小部分来自牧师、律师和医生家庭。他们身穿鲜红色紧身短上衣和红条滚边紧身裤,头戴帆布防护帽,脚登长统靴,腰扎白色皮腰带,手戴白手套,看起来十分英俊和威武。他们的课程包括军事工程、地形学、管理、法律、战术、外语、数学、体操、骑术、击剑和操练。学校管理严格,生活艰苦,但仍有打架斗殴、酗酒和恶作剧等现象出现。 当伯纳德·蒙哥马利从一所毫无名气的学校走进这样一个特殊的军校时,他已19岁。他身高1米70,体重63公斤,胸围86厘米,完全符合要求。平民子弟在桑德赫斯特军校的学费每年为150镑,这包括食宿和一切必要的花费,但不包括零用钱。莫德除了负担150镑的学费外,每周还给伯纳德·蒙哥马利9先令零用钱。与给亨利主教的零用钱比起来,莫德似乎是够慷慨的了。但与其他同学相比,蒙哥马利却显得格外寒酸。蒙哥马利后来回忆说:“我很怀疑跟我一样穷的同学会有几个……外界的一切引诱,我都因囊中羞涩而不敢问津,我只好埋头于体育运动和学习。” 最初,蒙哥马利的热情和干劲简直是立竿见影——6个星期后,他便被提升为一等兵。这是一种很大的荣誉。经这样选拔出来的学生被公认为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到第二学期时,一般都成为佩戴红肩章的中士,其中有1—2人则成为佩带军剑的掌旗军士。掌旗军士是学生的最高军阶。 蒙哥马利开始玩他从来玩过的曲棍球,被人称为“天才”。不久,他又被选入第15橄榄球队(校队)。1907年12月,第15橄榄球队与伍尔维奇皇家军事学院橄榄球队交锋,结果大获全胜。 第一学期,蒙哥马利主要学习军事行政管理、法律、历史、地理、战术、工程、地形、印度文、射击、体操和操练等课目。虽然他并没有十分用功,但学习成绩却令人满意。在期末考试中,他名列第87,校长的评语是“成绩优异”。暑假期间他回爱尔兰的“新公园”与家人团聚。9月份开学后,如果他运气好的话,那可能是他的最后一个学期了。事实上,蒙哥马利可以说是福星高照,一路顺风。11月初,有消息传来说,他所选择的皇家沃里克郡团刚好有个少尉空缺,他已被提名为递补,这使他兴奋不已。据说,他挑选这个团主要有两个理由:一是该团有一个吸引人的帽徽,这是他所向往的;二是该团不仅是个历史悠久、战绩辉煌的英国郡团,而且该团有一个营驻扎印度,而在该营服役的军官都有一种特殊津贴,足以使他自食其力。 蒙哥马利只要在第二学期保持优异的成绩,便能如愿以偿。谁知在那学期快结束时,突然枝节横生,祸起萧墙。 在桑德赫斯特军校,蒙哥马利所在的连队是低年级B连,其中有一群相当强悍而暴躁的人。作为一等兵,蒙哥马利负责领导他们。但他们经常和住在楼上的低年级A连发生冲突。天黑以后,他们用拨火棍或类似的武器在走廊里激战,一直打到其他连队居住的地方,结果是不少人被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不得不去医院治疗。因此,他们连被大家称为“好斗的B连”。 在12月期终考试前,蒙哥马利对一个不受欢迎的同学恶作剧时,事情闹到几乎不可收拾的地步。当那位同学正要换穿蓝色礼服时,蒙哥马利一伙人闯入他的卧室,趁他身上只有衬衣内裤时,将他的手脚捉住,蒙哥马利擦燃一根火柴,点着他的衬衣下摆。不料这一恶作剧的后果十分严重,那位同学的臀部被严重烧伤,并被立即送往医院,有一段时间简直连坐都不能坐。受伤的同学表现得非常大度,拒绝说出烧他的人是谁。但人多嘴杂,这种事根本无法保密。 学生们于1907年12月18日返家度假。军校勒令学生退学是常有的事情。蒙哥马利的过错较一般违纪现象更为严重,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也许蒙哥马利当时并不了解问题的严重性,但他的母亲却比他敏感得多,先是与校长电话联系,随后又亲自到桑德赫斯特拜见校长。在与校长的交谈中,她得知学院曾打算让蒙哥马利担任B连的下一届掌旗军士,但现在一切都完了。莫德为儿子求情的事进行得很顺利,校长同意不公开宣扬蒙哥马利的恶作剧,以维护主教的名誉和不影响蒙哥马利的前途。 1908年1月,学院贴出公告,宣布50学生受罚,但蒙哥马利榜上无名,只是有一段文字说,一等兵蒙哥马利被降为普通学生级别,降级的具体理由未加说明。上学期蒙哥马利的考试成绩名列第74,但他的表现仅得“良好”。在学校的档案和呈报陆军部的资料中,并未提及他烧伤人的事情。 1907年12月,学院从他们那批学生中挑选一部分人毕业,蒙哥马利名落孙山,只得再留校学习6个月。这对他震动很大,决心在这6个月中洗心革面,脱胎换骨,痛下苦功,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由于蒙哥马利的经济状况和多少有些古怪的性格,他要刻苦用功的决心比别的人更易于付诸行动。每个月两英镑的零用钱,使蒙哥马利不可能经常参加学院里那些丰富多采的社交活动。晚餐。舞会、去伦敦旅行,这些对他来说,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他的气质已明显地表现出禁欲主义色彩。他不抽烟,不喝酒,风流韵事更是与他无缘。对蒙哥马利来说,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成功和成功带来的权力。 在桑德赫斯特军校时的经济上的窘境,对蒙哥马利来说,真可谓是刻骨铭心。50多年后,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在那些日子里,手表刚开始出现,学院小卖部就有手表出售;大多数同学都有手表,我经常对那些手表投以羡慕的眼光。但那些手表不是为我准备的。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我才有了一块手表。”毫无疑问,这种情况必然会对他的心理和职业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毕业前夕,他一改过去的志愿而报名参加印度军队。他这样做可能出于两种动机:一是想永远脱离莫德的精神和心理枷锁;二是想在经济上永远独立,因为印度军队里的薪水高,靠自己的薪津也能维持生活。由于经济的原因,参加印度军队的竞争十分激烈。只有成绩在前30名的人才能获得机会。35名以后的人要想参加印度军队,那是没门的事。 实际上,在那年夏季毕业的学生中,有36名军校学生要被派往印度陆军,蒙哥马利经过刻苦努力,进步很大,成绩刚好排在第36名。但是,另有8名学生却是指定的。尽管他们的成绩不如蒙哥马利,但他们都是来自印度陆军军官家庭,不管他们的成绩如何,都有参加印度陆军的权利。于是,蒙哥马利的希望落空了。 对于那些经常打蒙哥马利的小报告的人来说,对此却幸灾乐祸。他们讨厌蒙哥马利那种傲慢和刚愎自用的态度,讨厌他完全缺乏桑德赫斯特的修养和社交风度。一位军官以直率的语言对他说:“你这个人毫无用处。你在英国陆军中将毫无作为。”当然,他这样说完全是出于意气用事而不是出于他的预见能力。但蒙哥马利却对此持完全不同的看法。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据我个人所知,当时成为全连之冠的学生,后来一个也没有晋升到陆军最高军阶。也许他们发展太快,终于失败了。” 参加印度陆军的希望落空之后,蒙哥马利还是选择了皇家沃里克郡团。1908年9月19日,蒙哥马利被分到皇家沃里克郡团,同批加入该团的还有3名高年级学生。 然而,蒙哥马利远不是一个典型的士兵。在沃里克郡团军官食堂见到他多少会令人感到诧异。在当时,很难说什么样的职业会更适合他这种性格的年轻人,或许殖民地警察部队会更好些。与沃里克郡团的大多数同事不一样,他缺乏修养,在军界没有关系,不怎么会骑马,对上级也只是偶尔表示尊敬,对社交不感兴趣,缺乏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与人争论时常常翻脸。在军官食堂里,大家不谈论军事,他感到迷惑不解。不管怎么说,他没有别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军事这个职业后,他以全副身心投入进去。沃里克郡团第1营驻防印度,为了争得去印度服役的机会,他专门学了两门印度土著语言。同事们都认为他这个人有点稀奇古怪,让人费解。诚然,他的许多同事精通业务,工作效率高,但就敏锐而言”,他们却远不及蒙哥马利。 12月12日,蒙哥马利被派往驻扎在印度西北边疆白沙瓦的第1营。当时他21岁,比大多数新来的尉官的年龄都大。 蒙哥马利对白沙瓦的军官生活是陌生的。当他第一次走进军官食堂的休息室时,已有一位军官在那儿。那位军官马上邀请他喝酒,并按铃叫侍者端来两杯威士忌和两杯苏打水。当时蒙哥马利并不会喝酒,但又不好拒绝,只好平生第一次举起酒杯,第一次品尝酒精的滋味。 军官食堂的早餐和午餐稍随便一些,但晚餐却很讲究。值班员和副值班员面对面分坐在一张长餐桌的两端。桌上摆着刻有团徽的银餐具。所有军官都身着深红色夜礼服。两位值班员得等到所有用餐的军官离开餐桌才能离去。有的老少校有时边聊天边喝红葡萄酒,一直喝到夜深才离去,而两位值班员却只好孤零零地坐在那里傻等。蒙哥马利很不愿意那样干,但又不得不尊重传统,遵守纪律。 沃里克郡团第1营的运输工具是骡车和骡子,因此蒙哥马利被送去学习驾驭骡车及其有关知识。学习结束时,要通过外来考官主持的口试。据说那是位骡子专家,对骡子的习性了如指掌。考试开始时,那位考官用充满血丝的眼睛注视着蒙哥马利,问道:“骡子每昼夜大便几次?” 这个问题完全出乎蒙哥马利的意料之外,接着便是一阵尴尬的沉默。在绝望中,蒙哥马利飞快地开动脑筋:是不是上午3次,下午3次?晚上也许只有小便而没有大便? 只听见考官又问:“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6次。” “不对,第一题不及格,零分。” “那么,正确的答案是几次呢?” “8次” “先生,我看6次8次没有多大关系。” “不准无礼!第二个问题。” 尽管第一题得了零分,蒙哥马利还是顺利地通过了考试,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蒙哥马利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精通他的本行业务。为了能使用和管理营里的运输工具,他把野战勤务条令背得滚瓜烂熟,对有关骡马的知识也作了深入的了解。为了同印度士兵沟通联系,他刻苦学习印度的乌尔都语和普什土语。蒙哥马利对成功的追求,终于使他在同僚中崭露头角;1910年4月1日,他被晋升为中尉。 蒙哥马利特别喜欢运动,曲棍球、板球、边疆探险、打猎、赛马,样样他都参加,并且表现不俗。使大家吃惊的是,他竟然买了一匹印度骑兵团的战马,骑着它打猎和参加越野赛马。 蒙哥马利只花了100卢比(当时合8英镑)买来的马并不是纯种马,它在印度骑兵团主要是驮行李,没有受过理想的训练,不能作赛马。然而,蒙哥马利却一门心思地训练它,哪怕最初付出了最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在一次赛马中,当其它的马冲出去时,蒙哥马利却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要是换了别人,早就满脸羞愧地退出比赛。但蒙哥马利却不,他再次纵身上马,向前追去。使他自己,也使观众吃惊的是,他的马竟然很快就领先了!他使劲踢马,把脚蹬子都踢掉了。他把对手远远抛在后面,飞身驰过终点。正当他被宣布为胜利者时,他又从马上掉了下来。 一般人认为,蒙哥马利对自己的职责太认真了,但对那些不大愿意管事的人来说,他倒是一个很有用的人。蒙哥马利的干劲和热情大多是因为他想超过别人,想在世人面前证实自己的价值。但是,他窘迫的经济状况并非与此毫无关系。每月的薪水只有9英镑,而他每个月的伙食费就高达11—12英镑,他家里每年只能给他100英镑。在印度陆军中,进骑兵团的首要条件是每年有400英镑的个人收入,因此,蒙哥马利享受同僚那种昂贵消遣活动的机会就受到了限制。显然,埋头于工作是打发他的空余时间的最好方法。 1910年10月,沃里克郡团第1营移防孟买。孟买的气候炎热、潮湿,使人总觉得困倦、疲乏、浑身无力。那里的训练设施非常有限,一切都让人心灰意懒。但蒙哥马利却仍然精力充沛,反应灵活。营副官托姆斯发现蒙哥马利仍然热心于各种事情,非常高兴,但也发现他个性倔强,争强好胜,喜欢争辩,对上级的指示,也偶尔打些折扣。托姆斯和蒙哥马利加入了皇家孟买快艇俱乐部,共划团里的“羚羊”号快艇,在孟买港参加周六快艇比赛,但没有什么大的建树。蒙哥马利还买了一辆摩托车,成为第卫营唯—一个拥有摩托车的人。但当时都时兴自行车,认为骑摩托车有损于绅士的形象。 除许多其他职责以外,蒙哥马利现在还主管营里的体育活动。他率领的足球队实力雄厚,打遍南印度无敌手。1910年12月14日,德国皇储乘战舰到孟买进行礼节性访问。德国人在港内停留约1周,双方交往频繁。后来德国人提出与营足球队比赛。于是营副官告诉蒙哥马利不要派一流球员上场,因为料定德国人不堪一击。比赛时,营足球队的精英倾巢出动。比赛结果一面倒——营足球队以40:0大败德国人。事后营副官责问蒙哥马利为什么不按指示办,他回答说:“嘿,对付这些混蛋,我可不能掉以轻心!” 1911年11月8日,蒙哥马利搭乘运输舰离开孟买,回英国休假6个月。他已有3年未与家人见面,不知家中有无大的变化。其实,在他离家这几年中,除了他弟弟德斯蒙德因患脑膜炎病故外,并没有多大改变。莫德依然是家中的主宰,主教越来越退缩到书房里,专注于各种典礼仪式的研究。 1912年初,蒙哥马利回到家中,但这位从印度归来的中尉并未被家人视为特别的游子。他一进门,便参加家庭祷告,准时用餐,准时休息。他在家中沉默寡言,与他在外边或军营里的表现判若两人。蒙哥马利在《回忆录》中谈到他的母亲时说:“当我还是孩童的时候,她使我畏惧。到我长大了,她已不再行使她的权威,于是畏惧之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尊敬之情。”尽管如此,蒙哥马利在心理上仍然没有摆脱莫德的影响。 1912年5月3日,蒙哥马利回到孟买,返营销假。恰值团里的补给官回家休假1年,于是他被委任为代理补给官。许多资深的军官都想得到这个职位,对他的好运羡慕不已。 同年10月,蒙哥马利报名参加陆军通信专业测验。该测验主要检查军官是否掌握陆军的各种通信手段,要求十分苛刻。蒙哥马利全力以赴,把1912年版的《陆军通信手册》背得滚瓜烂熟,后来在为期5天的有关旗号、灯光信号等通信测验中名列前茅。为了纪念那次通讯测验,他一直把那本《陆军通讯手册》留在身边。 1912年11月6日,蒙哥马利随部队一起离开孟买回国,于圣诞节返抵家园。对于离开印度,他并不感到惋惜,因为孟买那个地方不仅气候令人难以忍受,而且训练设施简陋,使人无法认认真真地干事情,只好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他很不情愿过那样的生活。 1913年1月2日,蒙哥马利被任命为皇家沃里克郡团第1营助理副官,驻防福克斯通附近的肖恩克利夫,在那里他度过了也许是他一生中最悠闲自在和无牵无挂的时光。就任助理副官后,他到附近的海特射击学校的步兵军官训练班学习。结业时,他的步枪射击优秀,机枪射击良好。那年他成为陆军曲棍球队队员,同时又参加网球运动。他买了一部福特牌汽车,毫无顾忌地在附近风驰电掣般地兜风。 1913年1月从坎伯利参谋学院毕业的勒弗罗伊上尉来到沃里克郡团第1营。蒙哥马利与他一见如故,俩人很快就成为知心朋友。他们常在一起谈论有关陆军的问题,谈论如何真正掌握军事艺术。勒弗罗伊上尉把蒙哥马利对军事问题的空想批驳得体无完肤,告诉他军事领域的知识浩如烟海,无边无涯;如果他想有朝一日在军中青云直上,就应精通战争理论,并从战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他俩常在一起并肩散步,海阔天空,畅谈学问,或者探讨有关陆军的一些问题,或者谈论如何真正掌握军事艺术。到1914年4月勒弗罗伊上尉从沃里克郡团调往陆军部时,他已在蒙哥马利心中撒下一把雄心勃勃的种子。 1914年夏季来临了,蒙哥马利一家又像往年一样,计划返回爱尔兰“新公园”团聚。可是,费迪南大公被刺,战争的呼声甚嚣尘上。1914年7月底,整个英国人心惶惶,害怕一旦战争爆发,德军会在英国海岸登陆。于是,英国陆军部决定采取行动,指示各团随时准备担任东海岸的防御任务。接到指示后,皇家沃里克郡团马上下令所有休假官兵立即归队,进入一级战斗准备。蒙哥马利同其他所有军官一样,于1914年7月29日下午6时回团报到。正是:局势突变起风雷,休假军官奉命归;全团上下忙备战,一切行动听指挥。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分解。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