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母亲来北京看病



  我们正在湖南演出的时候,突然接到家里的电报,说母亲要来北京看病,这对于我和刘晓庆来说,是出乎意料的。我们匆匆忙忙地结束了在湖南的事情,赶回了北京。临上飞机的那天下午,刘晓庆还特意去买了一些当地的特产。

  对于母亲到京,我的心里七上八下。

  因为,孩子这个时候已经被雅氓接走了,能揣摩得出,我儿子离开以后,母亲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前面我已经说过了,我的儿子从刚生下来六个月就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对于母亲来说,就好像重新带大了一个孩子。我慢慢才理解了为什么和小孩子呆久了会有难舍难分的感觉,我们小的时候,母亲把我们交给姥姥,等母亲忙完了工作。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了;等我们成了父母,又因为忙,把孩子交给了母亲,许多人是在孙辈的身上倾注着母亲的热爱和关怀。父母离休在家,生活中唯一的乐趣就是可爱的小孙子了。一起生活了那么久,分开了又怎能不伤心呢?
  我真的不知怎样来补偿对母亲的内疚。
  对于刘晓庆来说,她的压力比我还要大。因为,她不仅要证实她在老人面前曾经答应对我好的许诺,还要在母亲面前当一个好儿媳。这个“好儿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妇女的一个束缚,也是很多女人心中的梦想。可能在她们还在孩提时代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她们成为一个完整的女人的标志,就是成为一个好媳妇。刘晓庆年轻的时候,也做过这样的梦。

  母亲的到来,意味着一个平时表现并不出色的学生要面对一个严格的考官。尽管刘晓庆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也曾经做过别人的媳妇,但是,在生活上的能力我却不敢恭维。这次考试,她只有得到一个好的分数,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我。所以,可以想像得到,刘晓庆当时的压力有多么大,她一定要实现那个美丽的女儿梦给我看看,也给她自己看。

  真的,看看刘晓庆的过去和现在,很难认为她会是一个好媳妇。在她自己写的自传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就是我曾经在离婚的法庭上说过,她是天底下最好的媳妇。

  我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后,就是因为她当年曾经做到过,而且做得很好。

  过了很多年以后,她做好媳妇的梦已经不可能实现了,因为她不再需要用做一个好媳妇的行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了。她可能有了更大的目标。但是,所有的中国人,所有的中国女人都知道,做一个好媳妇有多么难,同时,又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刘晓庆很孝顺,这一点也是我这么多年来很尊敬她的地方。她对她父母的尊重确实令很多人感动,很多人都应该向她学习这一点,“孝女”这个词对她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可是,她能否做一个好媳妇呢?当时.我真的为她捏了一把汗。

  从母亲的脚踏上北京土地的那一刻起,刘晓庆的脸就像一朵绽开的花,再也没有凋零过。她一直笑着,拉着母亲的手,那种感觉就好像我是一个不会来事儿的笨女婿一样。
  不知为什么,她那么合妈妈的意,她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有说不完的活,看着她们在一起时的火热劲儿.我觉得自己真是幸福极了。

  我毫不怀疑,她对妈妈的好是发自内心的,她很钦佩我的妈妈。因为我的母亲培养了六个孩子,而且这六个孩子都是那样的有出息,那样的成功。作为女人,她深知这种成就的伟大,深知为了这种伟大付出的一切是多难得,正是妈妈的成就,使刘晓庆对于这样一个有知识的女人为一个家庭做出的牺牲而感到由衷的佩服。

  妈妈年轻的时候很漂亮,即使现在老了,依然风韵犹存。妈妈的个于很高,眼睛大大的,她的五官是那样的壳美,在任何女人面前,她都是出类拔萃的…
  当两个杰出的女人凑在一起的时候,也可能就会产生一种“心有灵犀”的感觉。妈妈对刘晓庆看得很准,也看得很透。刘晓庆对妈妈的好电完全是发自内心的。

  有人也许会问,你的母亲既然看人那么准,那么,她对后来的事情,为什么没有看到?
  咳!谁又是先知先觉呢?再说,当年的刘晓庆和现在的刘晓庆宛若两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别说小小的人了。我所说的是当年的那个刘晓庆,那个活泼的善解人意的刘晓庆。

  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是,回到家以后,刘晓庆表现出一个完美的家庭主妇的模样来,端茶倒水,还亲自下厨房做饭菜。
  她的这种举动对我来说是太陌生了,因为我知道刘晓庆实际的生活能力,她连煮面条都可以把锅煮糊,可是,在妈妈面前。她却表现得这样能干。

  也许是因为她急于得到未来婆婆的承认吧!可是,我的妈妈从来都没有做过她的婆婆,那是因为,在我的母亲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我并没有正式和刘晓庆登记结婚,当母亲能够听刘晓庆叫一声妈妈的时候,她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尽管我们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可,但刘晓庆依然像一个媳妇,不,像一个女儿一样对待妈妈。

  我和妈妈在屋里聊天,心却不住地往外面飘,我不知道她在做什么。

  刘晓庆居然下厨房了!

  我听到厨房里的水龙头在哗哗地响——她在洗菜,也听见她打开冰箱的门拿东西,听见了她擦火柴的声音。

  我和妈妈谈着家里的人,谈着我们家乡的事情,心里却在惦念着厨房里的情况。

  突然,我听到里面发出“当嘟”一声,是筷子掉到地上了?我连忙一边笑着和母亲说着活,一边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我一进厨房,锅里的油正开着,铲于却掉在了地上,我的小兰妇刘晓庆正在那里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发呆。

  原来,没有经验的刘晓庆把油锅烧着,铲于放在锅沿儿上,就去洗菜。锅底下的火苗正好舔着铲子把,当她回过身再去拿锅铲的时候,那铲子已经烧得非常热了,结果也自然可想而知了。
  我赶忙过去把火闭了,看看她的手,她的食指上清晰地印着锅铲的印子。抬起头,我发现她的眼里充满了泪水,嘴紧紧地闭着,一声不出。我心疼地拿着她的手,在水龙头下面小心翼翼地冲着。
  一滴晶莹的泪终于夺眶而出,她冲我一笑,把手从我的手里抽了出去,对我说:“你去陪妈说话吧!说完转身又去洗菜。

  “还是我来吧。

  她一边洗菜,一边回过头,“你快去吧!
  刘晓庆知道我们北方人的习惯——男人不下厨房,虽然她并不赞成,但她也希望让妈妈知道我找了一个特别能干的媳妇。

  “你别着急,洗完菜再点火都来得及!我小声在她的耳边指导着。

  她突然转过身来抱住我,眼里泪花闪闪的,那样子真的让人心疼。我轻声地叮嘱了她几句,她又转回身去了。
  看着她的手烫成那个样子,看着她一边流泪,一边还冲我不好意思地笑着的神态,我的心都酥软了,真的想马上接过她手时的活计。可是,我也能够理解她想在妈妈面前表现一下的心情。所以当然要配合她把这一切做好,让妈妈知道她是一个好媳妇。也帮刘晓庆圆了她那做女孩时就有的梦想。
  “怎么了?
  我一回头,妈妈已站在了门口。
  也许是明察秋毫的母亲早就从心神不定的儿子的神态里发现了事情的溪跷,妈妈也赶了过来。

  “是不是烫手了?
  刘晓庆转过身,连忙冲妈妈摇着头,可是她又下意讽地把那只烫伤的手举了起来。
  “哟,妈妈心疼地看着刘晓庆烫伤的手。
  其实,我那善良的母亲并不在乎她的儿媳是否能够给她做一桌丰盛的饭菜,只要孩子们有这样的心就足够了。

  妈妈不容分说,拉着刘晓庆就往屋里走,回头说:“他会,让他去做吧!咱娘儿俩拉拉家常。”

  妈妈真是解了大围,虽说我希望帮着刘晓庆把戏演好,可是她究竟会做出什么样的饭菜。我的心里也没数。搞不好,她是不是又会把洗衣粉当咸盐搁到菜里?或者再做出什么别的花样来?我部无法想像。总之,这场婆婆考儿熄的戏总算是有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从那以后,妈妈也知道了刘晓庆根本不会做饭,所以每次到了做饭的时候。总是把刘晓庆从菜板边拉开。刘晓庆也很自觉。总是把菜洗好了放在那里,等着我来下厨。
  她一直在为自己不能做出可口的饭菜而歉疚着,也常常想补偿些什么。妈妈在北京的那些日子里,她总是把我们从湖南带回来的那些银耳在头天晚上用水发好,然后把泡过的莲子拿出来,人颗一颗地挑着,第二天一早,睡惯了懒觉的她总是一大早就悄悄地爬起来,偷偷地为母亲做莲子银耳羹,当妈妈起床的时候,她已经把妈妈的早餐端到了妈妈的面前。

  虽然妈妈没有说,但是我知道她老人家是满意的,妈妈那颗曾良的心很容易得到满足。
  可是,即使刘晓庆这么殷勤地孝顺着,也不能减轻老人心中的伤痛。每当我们三个人坐在那儿谈起我的儿子的时候,妈妈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总是以泪洗面,刘晓庆也拉着妈妈的手,陪着她一起流泪。有许多天的晚上,都是这样的场面。
  这傍晚的谈话,就像一层细雾,让那些本应该很甜蜜的夜晚,蒙上了淡淡的忧愁。虽然我和刘晓庆住在另一个房间里,但我深知妈妈会度过怎样一个个不眠的夜晚。为了摆脱我心中的忧伤,刘晓庆总是用万般柔情和我聊着我们的未来。

  当时的她没有细想过为什么一个孩子会给几个人带来这么撕心裂肺的悲伤,她雄心勃勃地发誓,一定要为我生一个健壮的孩子。虽然每每提起“我和她的孩子不是我唯一的孩子”这一点,她都会表现得有一点不满,但是她仍然希望能有一个既像我又像她的小女儿。反正我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再要的小孩是男是女都无所谓。
  我一直觉得,女人只有当了母亲以后才真正伟大,我也一直认为,我和刘晓庆的孩子会改变她,也能改变我。

  从我母亲对孙子的感情,我又想到了养育我们长大的姥姥。
  由于当年我们是随军家属,家里总是随着部队的调动跑来跑去,所以不得已,姥姥现在被孤零零地埋在了另一个地方,因为姥姥去世的时候我们都还小,所以根本就不知道姥姥的坟在哪里。如今,我的母亲也去世了,就是说,不会再有人知道姥姥埋在哪里了,也再没有人会在清明节的细雨中,为她烧几张纸,献一束花了。她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化成了一堆黄土。可就是化成了这堆黄土的姥姥曾经那样呵护过我们,照顾过我们。我们是一个一个地在姥姥的怀抱中晃大的,还有什么样的爱能比这一辈辈岁于爷孙之间的爱更永久更浓烈的呢?还有什么样的感情能高于这种感情呢?
  所以,我把这些想法告诉给刘晓庆,使她产生了浓烈的想当一个好母亲的愿望。甚至在那些不眠夜里,我们还一起想像着她做母亲会是什么样子。说着说着,我们就会不约而同地笑了。

  当时我妈妈到北京看病,确实惊动了很多的人,就连我十分敬重的老厂长汪洋也曾经派车让刘晓庆陪我母亲去医院看病。
  那个年代,医院对我来说太生疏了,我几乎从来没有去过。所以,看病的时候,几乎总是刘晓庆在跑,挂号、交钱、找医生,她不停地低着头(怕有人认出她未)在大厅里跑来跑去。
  我们在积水潭医院托关系请了最好的医生。如今,我依然很佩服这个医生,在当时,母亲的病已经很重了,大夫很不客气地对母亲说:“你不好好爱惜自己的话,也就几年了。

  她当时说了一个数字,后来,母亲去世时我们一算,果然大致如此。

  妈妈听了医生的话,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记得,当刘晓庆看到妈妈眼里流出泪水的时候,她紧紧地抓住了我,用手摇晃着我。

  当时的我真是一个傻蛋,一个蠢货,一个不可救药的笨瓜。我可能写出浪漫的诗篇,却找不出任何安慰母亲的话来。那一刻,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是该斥责那个不懂礼貌的医生,还是讲几句让妈妈宽心的话?也可能我两者都想做,却又什么也没有做出来。
  刘晓庆走了过去,拿出一条手绢,为母亲拭去了脸上的眼泪,说了许多许多,就像一个女儿安慰她最爱的妈妈一样。

  二

  走廊卫的光线并不很亮快到中午了,忙碌的医院也渐渐静了下来。

  刘晓庆和妈妈就站在那里,手拉着手。刘晓庆的嘴里一直在说着什么,说了许久许久,最后,还是她搀着妈妈走了出来。而我,就像一个木头人一样在旁边木讷地跟着,没有一句活,也没有任何表示。
  也许是医生的活震碎了我的心?
  我一直发自内心地否认着这句话,以为正嫁人们说的那样,听医生的活就别活了。
  中国人有时就是这样愚昧,这样自欺欺人,从来不懂得爱惜自己。我的父辈们有一句话,叫做“小车不倒只管推”。这句话,也像一个巨大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我们这一代,我们也不懂得爱惜自己,我们也同样是,只要还有一口气,就挣扎着于。其实,这不过是匹夫壮志之勇。

  “小车不倒只管推”?其实,把小车停下来,加加油,也许小车能跑得更快,更远呢?

  妈妈走了,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也带着满意的微笑,坐着火车远去了。我的心,我的思绪,我对母亲的祝福,也伴着远去的列车一同走了。可是,粗心大意的我,根本没有把医生那句话当回事。

  我和刘晓庆一同走出了车站。

  又是一片灿烂的阳光,又是那未知的明天。我想去争取更大的成就,争取更大的辉煌来给我的母亲,给风风雨雨陪我走过这么多坎坷的爱人,给我那天真烂漫的儿子。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