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人生哲理篇



  甜中有咸,咸中有甜,原本人生的写照。
  被“怠慢”的风景,可以等,被“怠慢”的人才,可经不起一等再等啊!
  人世间的许多危险,都不露痕迹地藏在外表完美的人和物里。

                甜咸人生

  年轻时,吃东西讲求“大甜大咸”。
  喝茶喝咖啡,一只小小的杯,却得下足三大汤匙的炼奶;煮红豆汤绿豆汤,毫不考虑的将一大勺一大勺的白糖往内倾。
  每啜一口,都好似在将液体的白砂糖倒进喉咙里。
  吃东西时,不管端到眼前来的是什么,都必须“敬礼”似的在上面倒一圈酱油。有时,嫌不够味,还抓一撮盐拌进酱油里。
  每咬一口,都好像在咀嚼咸得令人味蕾发颤的盐巴。
  大甜大咸,充分地发挥了“敢死队”的精神。
  对人,也是一样的:大爱大恨。心里喜欢,便觉得对方十全十美、无懈可击;心里讨厌,便觉得对方缺点多如牛毛,一无是处。在那种年轻得不知天高地厚的日子里,不屑也不愿掩饰那一份“自以为是”的感觉,往往“误伤良民”而不自知。
  慢慢的,人到中年。
  健康意识提高,饮食口味改变。大量减少对糖份和盐份的摄取,以“微甜”和“微咸”作为烹调食物的准则。过去,对于那些甜成不分、味儿暧昧的食物如甜酸肉、芒果鸭、蜜糖鸡等等,总是深恶而痛绝。可是,现在,不但接受了,而且,居然也渐渐的喜欢了——甜中有咸而咸中有甜,原本就是人生的写照嘛!
  大爱与大恨,应该仅仅属于舞台的。真实的人生,该有更多的宽容、有更多转寰的余地。尽管目前我离“不嗔不怨、不怒不恨”的境界还很远很远,然而,至少,我已懂得了在“大爱”和“大恨”之间,有个“中庸之道”。
  愿以至诚之心继续领受岁月的教诲。

                 怠慢

  一位到新加坡游览了两个星期的外地朋友,在临别晚宴上,谈起新加坡的名胜,如数家珍。唐城、虎豹别墅、飞禽公园、植物园、中央公园、范克里夫水族馆:室利马里曼安兴都府、光明山普觉禅寺、双林寺、天福宫、鳄鱼园、动物园、圣淘沙、乌敏岛、圣约翰岛、龟屿、晚晴圆,和平纪念碑,等等等等,都印上了他清晰的足迹。
  我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越听、越惭愧。
  他眉飞色舞地描绘着的好些名胜,寻幽探密的好些岛屿,都是我足迹未及的。
  不是全然缺乏寻访探究的好奇心,只是因为这些名胜地都近在咫尺,就像是握在掌心里的东西一样的安全牢靠。心里老想:又飞不掉,急什么嘛!这样无意识地一日拖一日,一年拖一年。地方慢慢的老去了,人呢,始终没有把脚步印上去。最最糟糕的是;不去、不看,心里居然也没有任何遗憾的感觉。
  近读上海女作家查志华女士的散文集“无华小文”,内有一段文字,好似鼓锤一样,狠狠地敲在我心叶上:
  “人对一自己初来乍到的城市都有一种寻访探究的浓厚兴趣,而对自己生活其中几年几十年的地方却常常无意中薄视并怠慢了,所以有人写诗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
  薄视、怠慢。
  对对对,身在庐山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置身于庐山的那个人对于气势磅礴的庐山心存怠慢。
  被“怠慢”了的风景,可以等——即使等上十年八年,那风景,依然妩媚如昔。可是。倘若被“怠慢。了的是人才,这人才。可经不起一等再等呀!

                 酒与人

  友情如酒。
  嘴甜心不诚的泛泛之交,像水果酒。
  樱桃酒、苹果酒、橘子酒、杏酒、梨酒,琳琅满目,色彩缤纷,人见人爱。然而,水果酒仅能浅啜,不可多饮,一喝多了,它那种腻人的甜味,会恹恹的滞留在喉头,去这难,留之更难。
  君子之交,像米酒。
  酒味淡淡淡淡的,似有若无。它不醉人,也不腻人。它不会使你上瘾、你也绝对不会为它而疯狂。可是,在一个微风轻拂、花香袭人的下午,你会不经意的想起它。倒一盅米酒,配一碟花生,你可以度过一段情适愉快的时光。在凄风苦雨的夜晚,喝它一盅,也可以挡住那汹汹涌来的愁绪。
  小人之交,像椰花酒。
  酒味浓、酒气重,一时失察喝了它,醉得一塌糊涂,吐得五颜六色。次日醒来,总在头痛欲裂的狼狈里,怅然地生出悔不当初的感觉。
  葡萄酒呢,像友谊恒远常存的知己。
  清醇甘冽,酒味隽永。红酒像玛瑙、白酒像水晶,都是友谊的“精品”。酒龄越老,酒味越佳。喝着时,恋它;不喝时,念它。它绝对不会使你酩酊大醉,但是,它会让你在微醺里对它魂牵梦萦。
  能为你两助插刀的生死之交,像千年灵芝酿成的药酒。
  这样的酒,世间绝少;能否遇上,全看缘份。拔开瓶盖,便已酒香袭人;小啜几口,酒气绕舌、酒味隽永。时常喝它,健身益体,百病消除。
  倘若世人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杯里盛的是什么酒,那么,酒后失态,与人无尤、可叹的是:常常有人错误地把椰花酒当成葡萄酒,狂喝之后,徒呼自负。更可怕的是:有人刻意“以甲瓶装乙酒”,他人不慎喝下而被劣酒伤身,为时已晚。所以嘛,举杯前,该圆睁双目,认清商标;轻啜时,该提高警觉、细辨酒味!

                甜辣粽子

  在新加坡文艺协会主办的新春聚餐会里,我与张挥先生同桌。
  吃鱼翅时,赫然看到他舀起一大匙辣椒酱,面不改色地倒进碗里,和鱼翅一起吃。不久,上了烧鸡,又见他把鸡肉整块地浸入辣椒酱里,酱汁淋漓地送入嘴内。我暗暗心惊之余,不免偷偷忖道:待会儿甜品马蹄露上桌时,不知道张挥先生会不会也舀一匙辣椒酱来拌和着吃?
  家庭背景不同,往往造就不同的饮食习惯。
  记得第一次随同新婚夫婿到怡保省亲时,正是端午节,婆婆给我端来了一个热腾腾的粽子。她以冬菇猪肉栗子虾米包成的炒米粽子,滋味特美,远近驰名。未嫁居家时,我早就习惯了母亲以白糖配搭各类粽子的食法,所以,此刻,毫不犹豫地便将白糖倒在粽子上。一屋子的人,都看傻了眼。半晌,各类戏滤的话儿,排山倒海地涌来,嬉笑之余,都认为我这种食法无异于“暴殄天物”。晚餐时,我看到婆婆把原本清甜爽脆的黄瓜放进汤里煮得糜烂糜烂的,也同样看直了眼——在我家里,黄瓜永远只用来腌制或生食。
  正由于我和外子来自籍贯不同的家庭,饮食爱好也迥然而异。他忍受不了腐乳那喧宾夺主的味儿;我呢,最讨厌白切肉的单调乏味。
  我们在异中求存而在存中求安,永远不搞同化。然而,奇怪的是:久而久之,总有一方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说,现在,腐乳炸鸡是外子蛮爱吃的菜肴,而我呢,觉得以白切肉来蘸虾子酱也挺好吃的!
  文化,也是一样的。让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种族在文化上各放异彩,才是健康的生存之道。强行揉合,便等于是鼓励食客在粽子上撒了胡椒粉又再加上白砂糖,嘿嘿嘿,那又辣又甜的味道,你自个儿去想象吧!

                 轮胎

  两个月前,把我的车子送去车厂作例常检查。
  车子保养得还算不锗,没有什么大碍,只是检查员认为我车子的四个轮胎已经“超龄”了,劝我到轮胎店去撤换。
  回家后,我仔细看了看那几个轮胎,咦,都还蛮好的嘛,轮胎上的花纹,一丝不苟、清清楚楚,一点也没有耗损的迹象;用手大力敲了敲,结结实实,弹性十足。
  于是,把那检查员的话当作耳边风。
  雨季来了。
  一日,车子在湿漉漉的路面行驶时,突然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轮胎好似不大愿意“听从”轮盘的控制,尤其是在滑滑的路面上转弯时,更有一种轮盘与轮胎“各自为政”的感觉。
  这一惊,非同小可。
  赶快把车子驾到轮胎店去。工作人员一检查,便惊喊出声:
  “哇,这几个轮胎,实在太老了,随时随地都会爆胎的呀!怎么你不早一点送来换呢!”
  我嗫嚅地应:“看起来完好如新嘛!”
  工作人员一面快手快脚地把这四个“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轮胎拆下来,一面善心地给我这个门外汉灌输常识:
  “现在,制造轮胎的技术很好,轮胎上的花纹,即使在路上滚动十年八年,也不会有磨损的痕迹啦!不过,你要记住:平均每条轮胎,只要走上三万两千公里,便得撤换了,所以,常走长程的车,每隔一两年,便得换轮胎;只走短程的车,隔上两三年,也得撤换。许多交通意外,都是路上爆胎、车子失却控制而造成的!”,
  经一事,长一智。
  换了四个轮胎,也上了宝贵的一课。
  人世间的许多危险,都不露痕迹地潜藏在外表完美的人和物里。

                转个弯儿

  有一回,约了两位多时不见的好友外出用膳。
  我驾车,三个人车里谈谈笑笑,好不热闹。来到一个只能左弯的路口,因聊天分心而向前直走,说时迟,那时快,一辆弯向左边的大卡车像一团可怖的黑影猛地向我撞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将轮盘大力扭向一边,只听得“哐啷”一声,车子旁边的窥后镜被卡车整个撞落了,车身也因磨擦而出现了大片丑恶的刮痕。
  这时,车子以内,“青光”泛滥——我朋友那两张白白的脸因惊吓过度而变成了惨绿色。在鸦雀无声的狼狈里,我向左看看、向后看看,看到她们的五官和四肢都在原位,而且,完好无缺,那颗狂跳着的、虚悬着的心,才勉强安定下来。
  原定的餐馆去不成了,没有了窥后镜的车子,必须立刻送进修车厂。
  久别重逢的喜悦烟消云散,大家都显得意兴阑珊。朋友余悸犹在,静默不语;我呢,灰头灰脸,在心中自艾自怨:
  “刚才如果不抄捷径而走大路,不是不会遇到这倒霉的事儿吗?还有,那天拨电话定餐馆,如果定在别的地方,不是可以避掉这场意外吗?”
  自责、懊悔、怨怒,都有;一颗心,好似揉皱了的纸,闷闷的、痛痛的;过了好一阵子,我尝试换个角度来想这问题,霎时产生了不同的感受。
  情况可能坏上千倍万倍万万倍呢,现在,朋友既不曾受伤,车子又没有大坏,不是幸运绝顶吗?
  这样一想,凝聚在心叶上的那一片乌云,顿时便被一股轻快的风吹走了。
  把车子送进修车厂后,我和朋友,欢欢喜喜地坐计程车去吃泰国餐了。
  任何事情,发生以后,当事者如果一味愚昧地往牛角尖去钻,最后一定会活活地憋死在那个暗暗的、尖尖的、全无退路的牛角里。然而,只要轻轻地转个弯儿。灿烂阳光、康庄大道,都在那儿,等着。

                养奸与养菌

  都认为我是个快乐的人。
  快乐,只因为我不“姑息养奸”。
  “奸”,指的是藏在每个人脑子里专门制造忧悒原素的那个“小奸人”。
  有人刻意养它,把它养得肥肥大大的,恣意作祟。
  风平浪静时,他们把“小奸人”放出去,让它四处收集闲言阐语,然后,浸在这些无中生有的小道消息里,自虐地痛苦。
  生活翻风起浪时,他们让平时便已“养尊处优”的“小奸人”洋洋得意地把微风化成台风,将微波变成巨浪。然后,在被夸大了的那种台风和巨浪里,哀哀悲泣,惶惶不可终日。有一天,当真正的狂风卷来而滔天的巨浪掀起时,他们便会被放任无羁而又胡作非为的“小奸人”硬生生的折磨至死。
  我呢,不姑息养奸,从不、绝不、永远不。
  我知它在,可是,我不理它、不管它、不听它、不说它,更重要的,不养它。
  我生活的格子,密密地填满了,没有余隙给它为非作歹。尽管獐头鼠目的它终日在那儿探头探脑,可是,总找不到可以趁虚而人的门槛。
  偶尔风起浪生而它蠢蠢欲动,我便全力以赴地与它对抗,绝不让它有茁壮成长的机会。当然,它也有良机得逞而兴风作浪的时候,可是,就算处在下下之劣势,我还是坚持“绝不养它”的大原则,它缺乏“养份”,孤军作战,过不多久,便自动“饿瘪”了。
  我不养奸,但是,我养菌——快乐的菌。
  养壮它、养肥它,然后,让它在文字里大量的繁殖,再把它传给所有接触那文字的人。

                电线生病了

  十余年前,当我们买下目前居住的这幢屋子时。条条电线丑陋而暴露地匍匐在墙壁上,好似根根蜿蜒于手腕上的青筋。趁着大装修的当儿,请电工大刀阔斧地将它们埋进墙壁里。凿墙开壁,飞沙走石,那种满屋乌烟瘴气的境况,着实令人心烦意乱,然而,想到可以“一劳永逸”,便也勉强忍受了。
  铺好电路而又藏好电线之后,我又装了“电流阻断器”以策安全。
  一晃十余年,日子过得安静、安恬、安顺、安心。
  然而,意想不到的,最近,电线居然“生病”了,而且,病得颇重。起初,电流阻断器三夭两头地把全屋的电流切断;慢慢的,情况愈来愈糟,每隔几小时,便切断一次;最后,全面陷入“瘫痪”状态,电灯不亮,风扇不走、冰橱不冷、电脑不动。我束手无策,痛苦不堪。
  电线,全都密密地藏在墙壁里,电工在做总检查时,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感,他们作出各种大胆的假设,再进行各类小心的求证。然而,“试验”做了一次又一次,电流依然奄奄一息。
  白天,我汗流使背地跟着一批又一批不同的电工楼上楼下奔来扑去,层干舌焦地向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解释屋里电线的走势;晚上,在手提电灯和瘦削蜡烛微弱的亮光里,看着堆在电脑旁边如山的稿约和待复的函件,焦灼如火,把我烧得坐立不安。
  折腾了整整三个星期,历尽艰苦,终于找出了“病源”。
  对症下药,妙手回春。
  全屋大放光明的那一天,我坐在吹出呼呼凉风的冷气机下,双手按着电脑的键盘写稿,心里有一种“获得重生”的大欢喜。
  呵,人世间的快乐,实际上就蕴藏在平凡而又平常的生活里。可叹世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充分地享受着文明生活所带来的一切便利,偏又把这一切目为理所当然的。快乐近在眼前而竟毫无知觉;

                 不自限

  在台湾联合报读及一则消息,有热泪盈眶的感动。
  一名前辈作家梅逊,十余年前因视网膜病变失明,但仍凭恃毅力而创作不辍。最近六年,他更致力于长篇小说的创作,五易其稿的“幽咽的串场河”,在两位朋友的帮忙录音与抄写下,已于最近完成。
  触人心弦的,是他自述的一番话:
  “眼睛看不见,在黑暗中摸索写作,有许多的不方便;但我们一生中,总会遭遇许多困难,必须设法克眼,一个人只要不自限,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局限得了他。”
  是闪烁生光的一番金玉良言。
  由梅逊,我想起了我国的失明作家庄欲。
  她亦是不自限的典型。
  我曾在一些文艺聚会和画展上与她晤面。在她平和地微笑着的脸上,我全然寻不着她惊涛骇浪地痛苦挣扎过的痕迹;有的,仅是一份风和日丽的恬静、明朗!豁然、旷达。
  对于“双目失明”这个残酷的事实,她坚强地接受,勇敢地面对。她没有终日躲在斗室里以泪洗脸地自文自怨,反之,她积极地重拾笔杆,绘画、写作;在黑暗的世界中为自己另外铸造一个五彩璀璨的天地。最最难得的是:她所铸造的那个文字的世界。不是愁兮兮、灰溜溜的;有时,她甚至还在字里行间发挥了“自我嘲讽”的艺术。
  不自限,纵是失明,亦有能耐把黑暗无边的世界转成晶亮生光的生活。像梅逊、像庄欲,他们的脑中、心中、胸中,都有无限辽阔的大天地。

                 自煎

  知道我每天睡得极少的朋友都善意地劝我:
  “来日方长嘛,自煎何太急!”
  是很急。
  我把“降生在世”,当作是一趟旅行。这项旅行,我买的是单程的票子。和尚敲钟,过一日算一日;我呢,看书写书,过一日少一日。知道时光转瞬即逝而我又不愿在人间白跑一趟,所以,便刻意把生活的格子填得满满满满的。
  是忙、是累,但是,我快乐,因为我明明白白地知道我自己生存的目标在哪儿。
  认识两位朋友,同样地在人间里很急很急地“自煎”。
  一位姓田的,在台湾一家大报社当编辑。每天在报馆处理如山如海的稿子,累得四肢五骸几乎都支离破碎了;回到家里,还得处理琐琐碎碎的家务。入夜以后,不看电视不歇息,反之,她打起万二分的精神,在荧荧的灯火下,埋头苦读英文。在写给我的信里,她说:
  “只有工作而没有学习,整个人活得好像是机械人一般,脑筋也渐渐僵化如石。我在工余之暇苦读英文,不是因为它可以给我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纯然只为了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保持脑子的灵活。吸收新知识的感觉是这么样的美丽,我觉得每一个日子都过得很充实。”
  另一位朋友,在商界里担任要职。忙得东歪西倒,偏还抽出宝贵如金的时间来从事社会福利与慈善工作。这样做,只有一个简简单单的原因:
  “我要向自己证明生存的价值。”
  自煎的人,往往都是不肯在生活里向自己缴交白卷的人。

                 停电

  在沙漠居住时,最最害怕的是停电。
  白天怕,晚上更怕。
  沙漠气候酷热。屋子里有六架冷气机同时开放。下午,正舒舒服服地待在屋子里看书写稿时。六架冷气机突然齐齐发出了一个刺耳的嘈声,接着,整个大地,传来了一个“寂静”的声响。
  在万籁俱寂中,户外的热气,一点一点地从窗口和门下的缝隙流了进来。过不多久,整间屋子,便变成了一个可怖的烘炉,人呢,是炉子里一条奄奄一息的咸鱼。
  慢慢的,热气逼进了床褥和坐垫,躺下不行、坐也难安;摸摸脸颊,烫如烙铁。再过不久,屋内的人感觉得有袅袅烟气自头顶徐徐冒出,滋滋滋,哟,简直是在自我焚化呢!当热度超越了可以忍受的极限时,整个思绪,都陷入了一种迟钝紊乱的状态中。
  在外子出差到外地的夜晚,碰上停电,是我生活里最大的梦魇。
  寂寂山脊上那所静静的小白屋,就只有一个百事不懂的孩儿与我默默相对。在这亮着灯的屋子里,令人难堪的寂寞凝结成块沉沉地压在人的心头上。电流蓦然中断时,就好似有一只黑黑的魔掌,从天幕里伸出来,心狠手辣地摆住了屋子、山头、大地。那种黑,深不见底、漫漫无边。整个人,一下子失去了凭依,好像骤然被人推入茫茫的大海里,有窒息没顶的恐惧与惊慌。在这样的时刻里,身畔的孩子,总吓得放声大哭,那种不顾一切的嚎啕,好像是一把利斧,把缠在四周围鬼魅似的夜砍得支离破碎,碎片回旋在沙漠特有的寒风里,母子两人的心,都有止不住的战栗。
  孩子吓破了胆,从沙漠回来以后,有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他不敢独眠,而睡觉时,也总坚持亮灯。
  我对停电所产生的那份恐惧感,在回国以后,便彻底埋葬了。
  现在,令我担心的,是精神世界出现“停电”的现象。
  饱食终日地耽于逸乐、营营碌碌地瞎转瞎忙,让日子无识地流走飞走。渐渐的、精神便进人了停电状态。
  通电的方法。永远只有一个。勤读不辍。

                 金牌

  翻阅杂志,读及一段触动我心的小故事。
  有一名运动员在出赛前,他的教练语深意长地对他说道:
  “不要被金牌的压力卡住,心里有东西坠着,跑也跑不快。把自己真正的水平发挥出来,才是最重要的。”
  这话,醍醐灌顶。
  金牌,是鼓励、是激励;是催动力、是驱策力;是掌声、也是喝彩声。
  获得金牌以后,有些人会把它当成终生的“护身符”。他忘了金牌可以“保值”,但是,绝对不“保质”;他也忘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踌躇志满的非凡得意里,他自我蒙骗地相信即使不经锤炼也能产生好作品,一旦有人对他提出批评,他便理直气壮地大声反驳:
  “什么,你说我没有水准?你他妈的别忘记。我是金牌得主哪!”
  有些人,会忧心忡忡的把那面金牌变成“五台山”,让它沉沉地压在自己上面。这时,他纵有七十二变,也难以开展拳脚。唉唉唉,一霎那的荣耀,竟可悲地化成了终生的负担。在全然没有佳作继续问世的落寞里,金牌闪出的亮光,既惹目、又刺耳。也有些人,患得患失,结果呢,金牌变成了脚铐,前头尽是下坡路。
  理智而聪慧的人,绝对不会把金牌挂在嘴上,更不会把它坠在心上。金牌,仅仅是他个人生涯的一个小小的里程碑。他深深地了解:“曾经拥有”的感觉固然美丽,可是,更大的成就取决于“天长地久”的努力。所以嘛、在那个金光闪烁的日子过后,他便会把金牌束之高阁,忘记它。然后,一如既往,勤练技艺,准备另一次的冲刺。岁月如水,他日两鬓似雪时,无意间开橱一看,里面有长长一排被“遗忘”了的金牌,静静伫立,闪着绚丽的、灿烂的金光。

                孔雀开屏

  接到杭州小诗人赵晨自制的一张卡片。
  他以红黄二色彩纸,绘制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孔雀,黏在内页。当我翻开卡片时,那只孔雀也盈盈地开展它灿烂已极的尾屏,撑成一个漂亮的半圆形。
  卡片上,只有简简单单的一行字:
  “文如孔雀开屏”。
  啊,真是美丽绝顶的意象。
  实际上,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是一只孔雀,很努力很努力的把我们的成就化成一尾的璀璨,然后,很快乐很快乐地在他人面前尽情地把尾屏张开来、张开来。
  在寒窗苦读的日子里,每一页书,总夹着双亲殷切期盼的脸。拿到了成绩册,倘若里面有骄人的成绩,首先想到的,便是双亲脸上圆圆满满的笑。飞扑家门,连鞋子都来不及脱,“哗”地一声,便骄傲地把晶光闪烁的尾屏在双亲面前毫无保留的张了开来。
  成长、成家以后,出尽全力把自己头顶的那爿天空开拓得更辽阔更亮丽、把尾屏妆点得更绚烂更华丽;然后,徐徐开展,给白发苍苍的双亲看,给鹣鲽情深的伴侣看,也给彼此尊重、欣赏与了解的亲朋戚友看。
  孔雀开屏,绝对不是为了自我炫耀。
  有心人倘若站在旁边看那撑得圆圆、张得大大的尾屏,便会发现:尾屏上除了五色纷呈的璀璨以外,还有长期耕耘的汗,奋苦挣扎的泪,努力不懈的执著、自我鞭挞的刻苦;还有,最最重要的;爱。
  我们为所有我们所爱的,还有,爱我们的人奋斗、开屏。

                 猴事

  童年时,逛植物园是生活里了不得的大事。爱的不是那怡神养目的嫣红姹紫,而是那古灵精怪的猴子。一包花生、一串香蕉,便可以逗弄一个早上。猴子被宠坏了,态度渐渐嚣张,抢夺食物、抓伤游客。终于,被大力扫荡,自此绝迹。
  瞧,得意时不懂自敛,风光时不知自重,把权势使尽用光,最后总不可避免地以悲剧收场。
  年龄稍大而再见猴子,是在马戏团。这些猴子,穿红戴绿,搔首弄姿,出售可怜的尊严来乞讨观众哄堂的笑声。看着看着,突然强烈地感觉到:那骑在马背上猛抛媚眼,扭着腰肢频送飞吻,戴着帽子打躬作揖的,已不是猴子,而是行尸走肉般的傀儡。
  嘿,埋没自己本性而纯然按照他人意志来过活者,纵使物质生活再富裕,恒远只是他人眼中的小丑而已。
  年龄再长而与少年时代挥手道别后,背起行囊出国旅行。在甫美洲的亚马孙丛林,惊见猴子的另一种命运。我住在亚马孙河旁一所简陋的茅屋里,有瘦瘦的猴子拴在细细的木柱旁。一双猴眼,恹恹的,没神没气;一对肩膀,垂垂的,无精打采。猴子天生的机灵和敏捷,全无。它好似已知道自己命运不济了。傍晚,一阵挣扎,几声惨叫,一切又归于沉寂。不久,炊烟生;香气溢,柱子旁的猴子,化成了锅里热气腾腾的猴肉。
  唉,行走于江湖而不练武功,活动于丛林而不避陷阱,让别人就手擒来而变为砧板上的肥肉,是咎由自取。
  时值猴年,顺手拈来几则小故事,借以自勉、他勉。

                 软弱

  到巴西的毒蛇研究所去参观,主持人拿出了一条不断蠕动着的斑斓大蛇,声明毒腺已去,慷慨地让访客把玩。人人大声惊叫,退避三舍。可我不怕,让大花蛇盘坐在头顶、缠在腰际、爬在双臂,任意嬉戏。那种感觉,凉凉滑滑的,好像披着一条水做的围巾。
  其他访客都露出钦佩的神色,说我勇气可嘉。
  然而,在众人眼中勇气十足的我,一碰上蟑螂,那种魂飞魄散的窝囊劲儿,任谁看了也为我感到汗颜。爬在地上的,我怕;飞在空中的,更怕。不论大小黑褐肥瘦雌雄老幼,只要是蟑螂,都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吞掉我整粒胆。
  印象里最尴尬兼恐怖的一次经验是:驾车外出,半途车厢突然飞出了一只肥硕无比的蟑螂,我脸青唇白,立刻来了个紧急煞车,狼狈万分地逃出车外,只差了没有高喊“救命”而已。
  童年里一项“铭心刻骨”的记忆是:一位深知我有“蟑螂恐惧症”的小学同窗,把一只活生生的蟑螂带到学校来。趁我不注意时,恶作剧地从我颈后的衣领把蟑螂放进去。当蟑螂在我衣服里乱窜乱爬时,我吓破了胆,在众人面前失态地放声大哭。那种浑身发冷、双脚发软、额头猛烧、心房狂跳,犹如白天见鬼的感觉,迄今回想,犹有余悸。
  这件事发生后,我一直未能原谅她。直到小学毕业,未曾再和她说过一言半语。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很软弱很软弱的地方。这个地方,也许藏着某种恐惧某种阴影、也许烙着某种创伤某种疤痕、也许有着某种悲哀某种痛苦,尊重它,让它静静地存在,不要去弄它揭它挑它。这样一来,你不但保住了双方的友谊、保住了对方的尊严、也保住了自己的人格。

                  酸

  酸,是一种十分奇特的味道。
  它极端的犀利,能弓!起连锁反应。才一人口,唾液、胃酸,齐齐泛上;然后,五官扭曲、舌尖颤抖、鼻子收缩、双眸发涩。有时,酸气直冲脑门,连脑神经都被熏得麻痹了。
  它十分的暧昧,给人复杂不堪的感觉。它不像甜、咸、辣那样的干脆利落,独立成“味”,它总与其它的一些味道纠缠不清:酸甜、酸辣、成酸,可怕的是:在苦苦相缠之余,它也总是喧宾夺主,像一条狡猾万分的小蛇,阴阴的钻进你的喉管、胃囊,最后,侵入骨髓,弄得你直打哆嗦,坐立难安。
  它也非常的霸道,能隔空发功。“望梅止渴”,便是典型的例子。
  这么犀利、这么暧昧、这么霸道,偏偏众人爱它。
  爱它刺激,每每尝它一回,便好似在口腔里进行了一场大战。可怜的舌头欲逃无门,给它折磨得伸卷难以自如,像足了在惊涛骇浪里翻腾不休的一叶扁舟。几番挣扎、几轮搏斗之后,才在奄奄一息的疲惫里,重新尝到风平浪静的喜乐。
  众人也爱它提神。在昏昏欲睡的时刻,咬一枚酸果,全身的细胞,都会被惊醒、震醒、以前,读自己讨厌的科目,总偷偷地在口腔里放一颗酸梅,被它酸得精神奕奕。起劲地授课的老师,看到台下学生全神贯注,以为教导有方而暗暗窃喜,实际上,学生口里“另有乾坤”呵!
  嗜酸的人也许不曾想到,人世间有一种无形的“酸”,是具有巨大的杀伤力的。这种因妒忌而生出的酸意,能够化作一把尖刀,把原本亲密无间的枕边人砍得鲜血淋漓;能够变为一瓶硫酸,把原本推心置腹的知己蚀得面目全非;也能变成一支毒箭,把原本并肩作战的同僚射得应声倒地!

                残羹与豆渣

  说起来,已是三十年前的旧事了。
  那时候,住在金殿路半山处的一座公寓里,离公寓不远,有个木屋区,里头住了许多养猪人家。他们每天沿家挨户的上门来讨取残羹剩饭,当作喂养猪只的饲料。因此,每天吃过饭以后,母亲总仔细的把碗里盘内的剩余食物连同淋漓的汤汁一块儿刮得干干净净,倒入由养猪人家供应的铁皮大桶内,压上盖子,提到门外去。等他们来领。每天周而复始,从不间断。
  养猪人家不是白白领受这等小惠的,每逢过年过节,他们总是高高兴兴地抓着两只肥硕的活鸡和一大篮新鲜的鸡蛋来送给我们。
  我们以“残余物质”换来鸡肉鸡蛋,自然是欢喜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在长期为养猪人家贮存残羹剩饭的同时,家中小孩子也从中培养出一种“物尽其用”的可贵观念,而在那生活毫不宽裕的年代里,人人都把“物尽其用”当作“持家法宝”——凡是兄姐穿过的衣服、用过的课本,纵然衣上布满着补丁,书上写满了记号,然而,只要可穿、可用,也都顺理成章的由弟弟和妹妹来承接。
  最近,到阿历山大小贩中心去用膳,正好看到卖豆花的老伯将堆积如山的豆渣装进袋子里,大包大包地放到手推车上。
  顺口问他准备如何处置这些豆渣,他慨叹地说:
  “丢掉罗,还能怎样!以前,我整袋整袋的送去养猪场,猪儿吃了又大又肥。现在呢,用不上了,因为养猪场都按照规定,使用指定的科学化饲料来喂猪啦!”
  说着,抓起了一把米黄色的豆渣,表情和语调,满满的都是惋惜:
  “这豆渣,营养可丰富哪,白白的丢掉,多可惜!”
  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富裕,造成许多原本有用的物资被弃如遗履。穿过的、用过的、吃剩的、半新不旧的、小有坏损的,全都丢丢丢丢丢,结果呢,连节俭”这传统美德,也不经意地丢掉了!

                 年糕

  新年食品当中,独爱年糕。
  圆滚滚、甜滋滋、滑溜溜、亮晃晃,一看到它,心中便自然而然地生出喜庆之意、圆满之感。
  小时候,曾有一段时间寄居在祖母的家。每年岁暮,喧喧攘攘地准备过年的当儿,我最爱的,便是看祖母做年糕。
  尽管市面上有现成的糯米粉出售,可是,祖母担心那些糯米粉掺进别的杂质,所以,每年总买大包大包的糯米回来,自己磨。一面慢慢地转着那古老质朴的小石磨,一面脸带虔诚地喃喃细语:
  “年糕年糕年年高。”
  把愿望寄托在传统食品里的这种美丽的情愫,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
  磨好了的糯米粉,像白雪一样,高高地堆着。祖母在糯米粉中加入水、加入椰糖,搅匀;然后,在圆型的铁罐里妥妥帖帖地铺上剪成圆形的香蕉叶,小心翼翼地倒入拌好了的糯米粉,再把铁罐一只一只地搁在炭炉上面的蒸笼里,蒸上几个小时。
  蒸好的年糕,软滑如水,不黏牙、不滞齿,切片而食,幽香绕去,那股适口的甜味,晃荡晃荡的白喉头轻飘飘的流进了胃囊里,通体舒畅。
  别人做年糕,做不出同样的水准,登门讨教,祖母在倾囊相授之余,总会加上这几句话:
  “磨粉的时候,心一定要诚。年糕小气,你不诚心,便做不成它。”
  祖母已去世多年了,然而,每逢新年吃年糕时,脑海里总会浮现祖母磨粉时那一张虔诚已极的脸,而这些年来,“你不诚心,便做不成它”这两句话,也成了我的处世哲学之

                九个小时

  每年端午节来临,便巴巴地等着享用婆婆包裹的粽子。
  知道我爱吃,婆婆总千方百计的托人从怡保把粽子捎来给我。每每接过那一大串沉甸甸的粽子,我觉得我的心也是沉甸甸的,满满的都是温暖的爱。
  剥开绿色的粽叶,展现在眼前那长方形的粽子,好似一个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粽子里的猪肉润腴柔嫩,栗子人口即化,而虾米、鱿鱼、冬菇的香,全都深深地钻进了糯米里,尝过者莫不交口赞誉。然而,我觉得婆婆的粽子令人齿颊留香的,是那别具风味的糯米:粒粒分明,晶莹剔透,看似结实,人口轻软如风。这种特质,全得归功于她独特的制作方式。他人包粽子,为求便利,通常都将糯米浸上一段时间以求缩短炊煮的时间;婆婆可不,她认为糯米不浸水,煮熟后才能具有“外韧内软”的特质。
  年轻时,精力旺盛的婆婆一口气往往可以包上百多个粽子,由洗粽叶晒粽叶、切佐料腌佐料、裹粽子蒸粽子、守炭火添炭火,都是她一个人独力支撑。最苦的是:没有浸水的糯米很难熟,必须连续不断的煮上九小时,少了一时半刻都不行。所以,包粽子是家里的一桩大事,端午节一来,家里“百业俱废”,独飘粽香。
  今年,婆婆迈入八十岁大关了,依然坚持自包粽子。我劝她:
  “糯米先浸浸水,蒸个三、四小时便熟了,不必那么辛苦。”
  “浸水?怎行!”婆婆不假思索地应道:“浸过了水,糯米会走形、走味的。”。
  目不识丁的婆婆,在包粽子这一码事上,坚守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原则。她不休不眠,蹲在炭火前,加炭、扇风,苦苦的守上九个小时。等粽子独特浓郁的香味从锅子里飘出来,她皱纹满布的脸,才绽放出满足的笑。
  实际上,人世间任何臻于圆满的艺术,也都容不得偷工减料。

               橡皮擦与涂改液

  在涂改液尚未发明以前,橡皮擦总是如影随形。
  常用的那一种,双色——一头灰黑、一头雪白。
  黑的擦墨水迹,白的拭铅笔痕。
  用橡皮擦,力道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
  用力过轻,墨痕犹在,新字写在旧痕上,线条勾来划去,纠缠不清,一塌糊涂。用力过重,墨痕未去,纸已先破;裂开的那个小洞,好似一张丑恶的嘴狰狞地笑。
  很讨厌用橡皮擦,所以,学生时代,做作业、写作文时,格外地用心。偶尔写了错字而不得不动用它,也总是小心翼翼;轻轻轻轻地擦去了薄薄的一层后,步步为营,一丁点,一丁点儿慢慢慢慢地擦、再擦、擦擦擦,终于,擦去了最后一点墨迹。仔细审视那纸,被擦过的部份薄若蝉翅,可是,总算完好无缺;这时,“吁”地松了一口大气,高高兴兴地把正确的字写上。写时,怕再犯错,全然不敢掉以轻心,有如履薄冰的慎重。
  那时的学习心态是:写时用心,改时细心;偶尔粗心错了一次,改正以后便倍加小心。
  时代不断的进步,橡皮擦在一日千里的科技发展中渐渐地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人趋之若鹜的涂改液。
  涂改液使用起来十分便利——不论是错了一个、一句、或是一行字,只要拿起涂改液的小刷子,轻轻一扫,在灰飞烟灭间,白雪覆顶,墨迹全无。
  实在是太便利了,所以,现在的学生,把写错字当成家常便饭,错得漫不经心、错得理直气壮。有什么关系呢,反正有涂改液。一错即涂、再错再涂,就算是错上十次,也还是可以涂了又涂的。
  这时的学习心态已经变成了:写时粗心。改时大意,错了一次,鲁莽如故。
  可怕的是;现代许多人,滥用涂改液,除了用来涂改作业,还兼用一种无形的涂改液来涂嘴巴——信口雌黄,说过就算。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