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晋明帝芜湖巧脱身


  鸠兹北面识舟亭,天际归帆望沓冥。
  松竹阴中孤塔白,楼台缺处数峰青。
  赭山人去生春草,江水潮回没旧汀。
  更忆于湖玩鞭迹,吴波不动客扬舲。

  上面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士祯的《江行望识舟亭》,诗中的“鸠兹”、“于湖”是芜湖的旧称。诗歌的每一联写芜湖的一处景色或名胜古迹:首联写的芜湖北面的识舟亭;颈联写的是“芜湖八景”之一的“赭塔晴岚”;颔联写的是芜湖名胜赭山,相传古代楚国的铸剑师干将曾在这附近铸剑;尾联写的也是“芜湖八景”之一,号称“玩鞭春色”。“玩鞭”就是玩鞭亭,是宋代人为纪念晋明帝司马昭遗鞭脱险的故事。
  据说东晋太宁二年(公元324年),晋朝的大将军领荆州牧王敦预谋反叛。这个消息被晋明帝司马昭知道了,他不动声色,穿上便衣来到芜湖察访。当时王敦正在午睡。梦见日环其城,惊醒过来。王敦从梦的预示推想晋明帝司马昭可能来了,于是派了6名心腹军士骑马前去搜捕。晋明帝看到有人追来,急忙飞驰而去。马在路上拉了一堆粪,晋明帝为了迷惑追兵,就用冷水浇凉了马粪。这时又看到旁边有一个卖食品的妇人,一晋明帝急中生智,走上前去把自己的那根七宝马鞭交给妇人,对她说:“后面有骑兵追来,就把这马鞭给他们看。”晋明帝说完之后就拜谢而去。不一会儿,5个追兵赶到,问这妇人看没看到有人骑马逃去,那妇人倒也机智,说有个人骑马路过这里,还留下了一根马鞭,人已去了许久了。妇人说完就把马鞭交给那5名士兵。看到这宝鞭璀璨耀眼,5名军士争相传看,爱不释手,耽误了追赶的时间。其中有名士兵又发现了路旁的马粪冰凉冰凉,认为晋明帝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便不再追赶,回王敦帐下去复命去了。晋明帝脱险之后,等到王敦病重。军心涣散之时,下令讨伐,打败了王敦。晋明帝司马昭遗鞭脱险,机智过人的事迹就这样在当地留传开来。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早在晋代的时候,芜湖就已是一方重镇了。因此,正像王士祯的那首《江行望识舟亭》所体现的,芜湖的名胜古迹非常之多。但是,芜湖的自然景色也是很美的,它襟江带湖,既有赭山、神山及大、小荆山这样的名山,也有镜湖、九连塘、马塘。河塘及大荷塘等景致各异的湖泊。芜湖地处江南水乡,物产丰富,人称“近海鱼盐富,濒淮粟麦饶”。到了近代,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大米贸易尤其兴盛,“堆则如山,销则如江”。成了与九江、长沙、无锡齐名的全国四大米市之一。而水陆交通的发达,又使这个风光明丽的江淮古城成为安徽东部的交通枢纽和旅游热点。

  ------------------
  allan9扫校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