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第十章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方式


  ●两代间教育的情绪
  ●如何帮助你的孩子考上大学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四种心态
  ●培养孩子的兴趣,须先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
  ●扮好为人父母的角色最重要
  ●路是无限的宽广

  ●两代间教育的情绪

  这里所谓的两代是泛指整个社会中办教育的一代和受教育的一代,他们之间隐含着层层解不开的情结。因此,探讨。呵代间教育的情结也就是对我们现阶段的教育问题加以探讨和分析。
  社会公德等问题与教育有关、与素质有关、与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些干部问题有关,不能单讲教育。台湾和大陆背景不一样。
  施教与受教的难题
  办教育者应该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提供好的方针和环境给他们,让受教者学习追求学问的方法和技能。但由于目前教育体制过于僵化和变态,学生在学校只接受到一加一等于二的教育,因此根本无法激励学生产生更进一步追求新知的欲望。
  更加上社会生活的急剧变迁,以及补偿心理的作祟,导致上一代艰困的生活经验无法顺利的传承给下一代,形成生活经济认知上的断层,于是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即第一代创业,第二代守业,第三代败业。
  由于生活经济认知上的断层,使得办教育者的期望和受教者的行为,有着严重的摩擦,难题便因应而生。
  唯一出路 全人教育
  今天的学校教育,不能再执迷于知识的灌输,应配合学生成长的需求,设置适宜的环境。安排适当的教材,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真正学习到“学习新知的方法”。
  除此之外,塑造一个充满爱的学习环境,更是教育者无可旁贷的责任,因为在爱的环境里接受教育者,将来必能以爱为出发点,贡献社会,服务人民。
  不要过于要求孩子的回馈。
  程度过高及枯燥乏昧的书,要谨慎选购。
  有条件的要他看书。
  不给他们自由选书的机会。

  ●如何帮助你的孩子考上大学

  我的孩子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
  现今有许多中产阶级的父母们,对子女的教养问题非常关心,但却关心得不得其法;而且他们关心的目的也只在于“我的孩子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的问题上。事实上,考上大学并不是人生的最后目标。所以,我的讲题的真正意义是:“如何真正帮助你的孩子达到成功的目标”。虽然注重子女的教育,
  是中国一个伟大的传统,但是,现今的父母们之所以会如此烦恼“我的孩子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因:
  烦恼源自何处?
  ·抚养子女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
  ·现代的父母愿意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
  “父母与父母之间产生竞争的压力。
  当父母处在妯娌、兄弟、同事之间时,难免会有“我的子女是不是比别人好”的心理压力。于是,在这种压力之下,就会想是否有一种很快的方法能使我的孩子分数变得很高,以证明我的子女是不输人的。
  ·学校的教育有很大的问题。
  目前我们不少学校还是搞的是应试教育,其结果不在教育孩子如何求取知识,只是将无法渡过每个考试关口的人淘汰掉而已。
  ·升学主义的缘故。
  父母应具备的观念
  而所有的问题的背景,全出于“如何使子女顺利考大学,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心态。在此提出一些适当处理的方法:
  ①并没有所谓的最好而又唯一的抚养子女的办法
  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不同,别人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也不一定适用于你。父母应该衡量自己的生活环境、经济能力、工作以外的时间和精力。孩子与其他长辈的态度等方面来决定自己的教育方法。有趣的是,你用何种方式去教养子女,他们就会发展出一种个性与特质来,而这种与众不同的个性与特质,正是我们多样化社会所需要的!
  ②中庸之道
  过与不及都不是好事,采取中庸之道的目的,是保持弹性的最好方法,可以避免僵化的管理。
  ③认识生活的意义与目的
  人活在世上,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帮助子女找到他们所认识的生活意义和目标,在教养子女时是很重要的。
  ④要有成长的概念
  子女是活的,不断在长大中。在各个成长的阶段中,鼓励孩子从各种不同的信息中去获得知识,培养他们有独立吸取知识。分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
  ⑤要有成本的概念
  现今的补习班太多,在选择时要有“对孩子将来考大学有无帮助”的投资顾虑。
  ⑤德智体全面发展。
  以上是解决问题的大原则,以下则是施行时的细则:
  ·要注意优生保健法,有计划地生产、教养子女。
  ·给予理想的家庭环境。
  ·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模仿对象及心智启发者。
  ·确认孩子的长处和短处。
  “木匠也有木匠教儿子的方法”,总之,父母仍是子女最常学习的对象!

  ●“望子在龙、望女成风”的四种心态

  父母希望孩子成龙成风,第一个原因是父母把子女视为自己的延伸,子女的成就也就是父母的成就。
  可见,父母与子女荣辱共尝其来有自。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补偿心理的作祟。
  有的父母自己本身役办法自我实现,就会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盼望子女完成自己未达的心愿。曾有位妈妈这样说过:“小时候我梦想做一位音乐家,但是,家里太穷了,连风琴都买不起!所以,现在我要孩子去学钢琴,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优秀的音乐家。”如此把自己的缺憾,托付孩子来弥补,那样孩子是否也会因此失落了什么?
  第三个原因是为了符合社会期望。
  社会上认为好的,父母就会尽力让孩子达到,以符合社会的期望,为社会所认可。因此,社会潮流的趋向便会造成一窝蜂的现象,五六岁的孩子,父母要他们学英文。学电脑。学柔道……反正“大家”都去学嘛!不管孩子喜不喜欢。有没有兴趣!
  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也是因素之一。比方说,外国人失业是他个人失业;但是在中国家庭里,有一个人失业就好像全家都失业一样,家人都会替他担心。烦恼,帮他引荐工作让人感到非常温馨,但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一般亲属尚且如此,渭“肉血亲当然希望他们更好!

  ●培养孩子的兴趣,需先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

  近年来由于生活的不断富裕,生活水准日愈提高,一般家庭子女数通常不超过三人,父母不只是养儿女而已,更想栽培孩子成为人中之龙凤,对子女的寄望比起历代父母自然有过之而无不及。从“父母心目中理想子女的形象”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父母希望孩子有多方面的兴趣,跟古代人不是学文(诗书),就是学武(练兵打仗),那样地注渭分明,真是大异其趣。
  人的兴趣本来就是单方面的,也许孩子起初不感兴趣,但在父母的引导、鼓励下,给予良好的环境和机会去学习,孩子也可培养出兴趣来。不过,父母必须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他是否有能力学习,他是否愿意学习,是否有时间学习,父母有没有能力供孩子学习,都需要父母一再观察、考虑的。
  何况,孩子的爱好是随着成长,一再地选择,一再地变更;我孩子小时候喜欢玩棒球,就嚷着要当棒球国手,我太太很担心,她想,棒球国手连工作都找不到。我就告诉她,孩子的兴趣是会变的,目前他爱打球,可以锻炼身体也没什么不好的;现在,他很喜欢研究天文,甚至科学知识懂得比我们还多。所以说,孩子的兴趣是很自然地表现出来的,除非是不良的嗜好,否则不要太早指出一条路,让孩子走!

  ●扮好为人父母的角色最重要

  不见得要给孩子很高的期望、很大的压力他才会出人头地;因为,孩子的期望压力不仅是来自父母而已,他的老师、同学、朋友都会给他压力。既然学校已经有很大的压力了,父母就不要再给孩子太多的期望压力,在家里让他放松身心,缓和紧张的情绪反而更好。
  顺应孩子的能力及兴趣,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关照、使孩子身心健康,能掌握成功的机会,也懂得忍受挫折,孩子便能正常的成长,这才是父母所应扮好的角色。不要天天忙着工作、应酬,不清楚孩子真正的兴趣和性向所在,却要求孩子要如何如何,等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不仅孩子觉得难过,自己也会感到挫折、失望。
  很多父母虽然都知道要顺应孩子的能力及兴趣,然而,认知的层次并不等于行为,孩子的能力及兴趣,如果是父母主观的认定,就谈不上所谓的“顺应”,反而是“操纵”了!最好先让孩子去尝试,再从日常生活中观察、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且常跟学校老师联络,偶尔和孩子的同学、朋友聊聊,自然知道孩子大致上的表现,如果能为孩子做性向测验,那就更客观了。
  对于孩子的学历和职业的期望,也应该秉持上述的原则。不要老是执着完美的期望,强迫孩子去实践,必须多考量孩子的现实条件和个别差异,不要做不当的比较,接纳事实,修正对孩子的期望,让孩子愉快。充满信心地向前进;否则会造成孩子心理上很大的困扰,甚至不幸地酿成悲剧。

  ●路是无限的宽广

  人生的路,不一定非要高中、大学、研究生、硕士、博士,那么直线上升不可。孩子如因考不上高中,读职高学得一技之长也好,孩子如果愿意进一步研究,还可以再考上工技学院。
  “路是无限宽广的。”不要太早指定一条路让孩子去走,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方向都有它的生机,一窝蜂地挤窄门,只会造成无谓的伤害。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翔龙。飞凤,让孩子做个在草原奔驰的驯鹿、活泼快乐的猕猴、威武而善良的大象,不也很好吗?
  很多青少年行事常招惹父母生气。例如:他们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屋里弄得零乱不堪,从不整理。穿的衣服也叫人看了讨厌,一头乱发,不梳不理;用粗言粗语讲话,结交不三不四的朋友;看一些无益的书;甚至大口抽烟,吞云吐雾;和别人吵架;考试不及格等等。父母被这些儿女气昏了头,对付的方法是首先采用声色俱厉的方法。要是行不通,就改用和蔼可亲的感动方法。再行不通,则.改用讲道理的方法,使用温和、真挚而有感情的言词开导他们的宝贝儿女。一旦发觉这简直是对牛弹琴之后,就沉不住气了,于是开始挖苦他们,斥责他们,接着就是威吓和体罚。我们可以肯定他说,这是两败俱伤的管教方法。
  父母被儿女气昏了头的情形下,怎样才能保持冷静?怎样才能有效地管教好青少年子女?办法就是“以柔克刚”。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