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今日新界大埔海面,从前称为大步海,又名媚川都,有池养珠蚌,名媚珠池,为古时采珠名地,清嘉庆二十四年修纂的《新安县志》云: 媚川都在城南大步海,南汉时采珠于此。 又云: 媚珠池,旧志云在大步海,汉时采珠于此。 本来,我国从前产珠最有名的地方是南海合浦,即今日广东的合浦。所谓“珠还合浦”这成语便是从前传说合浦海中产珠蚌,如果当任的县官贪婪,不停的奴役人民到海中去采珠,珠蚌便会迁移他处;若是县官清廉,迁到他处海中的珠蚌又能迁回来,所以有了“合浦珠还”这成语。 新界除了大浦海以外,其他有些地方也产珠。这一带地方在清朝属新安县,明以前则属东莞,所以《东莞县志》上便载着,除了大步海媚珠池产鸦赢珍珠以外,县境内的后海龙鼓青赢角荔枝庄等一十三处,也产珠蚌。 大埔采珠的历史颇久,从唐开元直至明初都在这里采珠进贡,为我国合浦以外的重要产珠地之一。最盛时是在五代南汉(公元九○五年至九七一年)时期,南汉王刘鋹建都广州,在大主六年(公元九六四年)改大步为媚川都,从海门镇招募能采珠的土人三千名为兵,常川驻在这里,终年为他搜集珍珠。因为风浪险恶,每年溺死者甚众,成为当时苛政之一。 后来刘鋹为宋太祖所灭,大埔采珠之举就被废弃,到了元朝又恢复。元大德三年,甚至编置艇户七百家为珠人,并派了三名监督官加紧监采。因为采珠很辛苦,采不到时要受罚,艇户逃亡的很多,所以要加派官员监视。这样直到明朝,洪武七年采珠五月,仅得珠半斤,认为大埔产珠已尽,遂移地合浦,不再在大埔采珠了。 今日新界大埔虽不再以产珠著名,但海中仍产蚝,海边有养蚝的蚝田,取蚝时偶然捞起珠蚌,剖开来其中有时仍会有小粒珍珠的。 ------------------ 小草扫校||中国读书网独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