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在本章里,我们要把本书主角杜醒秋小姐介绍一下。一个人的思想见解,都有他的渊源,脱不了“时代”“环境”的支配。你说某人富于革命精神,对旧的一切都以“叛徒”,对新的一切都以“斗士”的姿态出现;某人既不能站在时代的尖端,又不甘拉住时代的尾巴,结果新旧都不彻底,成为人们所嘲笑的“半吊子新学家”,要知道这都与他们过去所处的家庭社会大有关系。中国文化比欧美先进国家,落后何止一个世纪,戊戌维新及五四运动那二十几年里面,才算走上真正蜕变的阶段。蜕变的时代总是痛苦的,诞生于这蜕变阶段的中国人,生来也要比以前以后时代的人,多受痛苦。他们以亲身经历旧制度的迫害之故,憎恨之念较为坚强;但他们以薰陶旧文化空气较久之故,立身行事,却也自有准绳,不像后来那些自命新时代的青年,任意所之,毫无检束,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那个蜕变时代的人不免都带着点悲剧性。本书主角杜醒秋也因出世时间较早之故,天然成为这种悲剧性的人物典型之一。我们若以现代眼光来看醒秋以后一切的作为,或将觉得她未免太矛盾,太不可理解,不过若把她的时代环境研究一下,则又将觉得颇为自然,没有什么好笑的了。 醒秋幼时,姊妹共有三人,长姊秀夏(旧家庭谓女孩儿名字不该带个春字,所以长姊虽是母亲第一个女儿,而以其出生的季节命名为夏),堂妹眠冬,都在祖母跟前。祖母便教她们来学习那时女孩儿们的正当功课——刺绣。这种课程也算是由浅入深,按步而进的。先以粗布一方教女孩用彩色线,顺着布的经纬挑出种种图案,像后来之绣“十字布”,这叫“挑花”。挑过十几方布以后,手指练得熟了,则把那“壁壳”剪作圆形,作成底子,外蒙绸缎,在上面刺绣,这叫做绣“小粉扑儿”或“小油拓儿”。这种东西,一个女孩儿应该绣上五六十个或百十个。绣毕,镶上边,安上里,积蓄着作为她长大出嫁时嫁奁之一。第二步便是绣扇袋、眼镜套、表袋、荷包等类,以备新婚之日,拿出来赠送夫家宗族里的长辈,作为见面礼。 这是大姊的功课,醒秋和从妹年纪都还太幼,没有这些绸缎来给她们糟蹋,祖母便打发她们去拆破衣和破袜。这些东西从前曾把她母亲的十个指头弄得厚茧重重,现在又要她的下一代粉嫩的小手,来受这种磨折。 其实她从妹作工不过是做做样子,她是那害痨病死亡的二婶所遗下的唯一女儿,祖母虽不爱女孩,因她自幼失母,倒相当宠爱,她家庭地位在醒秋姊妹之上。 醒秋开始时还肯用心拆,不多时便被她发现了一个取巧的方法。她用剪刀顺着衣缝剪开,再将那条衣缝剪下,一件旧衣,从前她姊妹要拆一天,醒秋一点钟不到,便拆成功了。这事给祖母知道,大为着恼,告诉了醒秋的母亲,给了醒秋一顿责骂。其实衣服缝合处,所占布料不过一二分,又是破烂的,省出来又有多大益处。但祖母却说一条缝省出一二分,一件衣服足足可以省出半尺,决不可付之浪费,仍要孙女儿们一剪不苟地细细拆开。醒秋又想出办法,对于衣服上的所谓“鳝鱼脊骨”的缝,剪开便将那条缝藏过,对于所谓“贴边”那本比较易拆,所省衣料也较多,她才肯用剪拆开。对于破袜底,她没法取巧,拆得烦躁了,她便用力乱撕,常把一只袜子撕得稀烂,没法用来“褙壁壳”,这样,她的精皮肤,便免不了要挨一顿打了。“节俭”是美德,为此叫人耗精力于无用之地,那便是一种虐待行为。教儿童耐劳吃苦,细心作事,也是必要的训练,但不可超过儿童的体力及意志的负荷,尤不可以过份吝啬之道行之,否则必然引起儿童的反感,终生忘不了那恶劣的印象。 祖母也教导醒秋替她捶背脊,捻脊筋。醒秋的拳头,只是紧一阵,缓一阵,没有一定的节奏;重一下,轻一下,用力也不平均。叫她捻脊筋,她小,气力不足,捻不起,便用爪乱抓,几乎把祖母的背皮抓破,痛得她往往从睡梦中叫醒。她一翻身坐起,叱道:“野丫头,你就是这末无心做事,快给我滚开,喊你的姊姊来吧!”醒秋便如获皇恩大赦般退下,让姊姊丢了手中正在刺绣着的活计,来做她的替罪羔羊。镊燕窝,醒秋也不行,她从没有一回镊得干净。洗银耳,她会让水把细屑冲失许多。祖母说她心太粗,不配当这些细差使,打发她去倒痰盂,扫地,当传达,跑到外面去喊人。当时阃内阃外,分别极严,比醒秋大四五岁的姊姊,已失却到“上房”范围以外的资格,她却还可以自由行动。祖母喊醒秋“野丫头”,诚然有理。这孩子幼小时,天生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一张圆圆的苹果小脸,十分逗人喜爱。但,天性却颇顽劣,好动,没有一刻静止的时候。喜的是抡刀舞棒,扳弓射箭,混在男孩子淘里,不但上房关她不住,整个县署也不够她的回旋。她常和几个年龄相若的叔父及哥弟们跑到十几里的郊外去,掏蟋蟀,放风筝、钓鱼、捕鸟,凡男孩所爱的事,她无一不爱,男孩所干的事,她也无一不会干。 她能削竹为小弓,修竹枝为小箭。腰佩小木刀,手执弓矢,跑进跑出,人家恭维她是花木兰,便觉扬扬得意。她常幻想自己真有一日:身穿锁子黄金甲,手挺丈八长矛,跨着高头大马,纵横敌阵,杀人如狂风之扫落叶,那才威风。儿童都是小野蛮,男孩天然具有尚武精神,醒秋这么好武,足见她幼时是如何的富于男性。 因她像个男孩,所以又有点楞头楞脑,不像她妹子,那个失母孤雏之神经质,动不动便大哭大闹起来。她却是整天笑嘻嘻地,祖母骂她,她不知惧怕,家中使女佣妇欺侮她,她不知气恼,所以大家说她是只“木瓜”。“野丫头”、“木瓜孩子”,这是醒秋幼时的诨名,也是她很切合的徽号。那时她母亲已被在山东河工上当差的父亲接去了,祖母再也不能怂恿母亲打她,由她同一群男孩,成天玩得昏天黑地。 醒秋自六岁开始,也曾在家塾读过一二年的书。那个时代,本来不主张女孩儿读书的,女子读了书,又不能去考举人进士,读之何用?何况还有“女子无才便是德”那句古训的作梗?不过因祖父在外做官,衙署里常有些穷本家来投奔,名曰“官亲”,若有相当位置能安插便安插了,否则让他们住在署中吃口白饭。那时官亲里恰有一位老先生,论行辈醒秋姊妹要尊他为伯祖,年已六十余岁,从前也算进过学,中过一名秀才,但学问则十分浅陋,读起书来,满口都是别字。祖父一时未知他的底细,因其年老,请他每日进上房来教醒秋姊妹三人的书。 她们所读的书无非是三字经、千字文,后来读女四书、幼学琼林。那伯祖有痰火病,时常请假,醒秋姊妹在这一暴十寒的教育环境下,读了将近两年的书,夹生带熟,认识了千把字,书中意义则半点不能了解。试问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凭什么会懂得“人之初,性本善”的哲理?又凭什么能知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境界呢? 那时私塾读书是不作兴讲的,在新学风气扇扬下,父亲要求那位伯祖教书时也带点讲解。伯祖只肯讲给大姊听,醒秋和眠冬,在讲书时,各伏在自己小桌上写字。但醒秋偏是那末刁钻古怪,伯祖替她大姊讲书,她一面伏在桌上写字,一面竖起耳朵听。放学后,便去翻开那本才讲过的书,把耳朵听来的白话,按上书中之乎也者的文理,居然十得八九。有时先生叫大姊覆讲,大姊讲不出,她坐在自己位子上接了下去,先生喊她到跟前,拿书叫她讲,她逐字逐句都讲出了。先生往往瞪着大眼望着她,正不知这个小女孩凭什么法术,居然无师自通地懂得这许多文理。 那位伯祖毕竟因老病辞职回乡而去,醒秋姊妹又失学了。 醒秋既然不能多替祖母服务,她当然比较闲,当她在外面玩厌的时候,便利用她在家塾里认识的千把字,从叔父诸兄那里借小说看,开始困难,以后也便懂了。认不得的字,写在一张纸上,或跑到外书房请教诸兄,或等叔父进入上房时问。这样,醒秋认得的字更多了。小说由征东、扫北、看到西游、封神、三国、水浒,慢慢地能读典雅的文言如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及其他裨史杂记之类了。 叔父和哥哥们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每年寒暑假回家总要带上几网篮的学校教科书和流行杂志之类。英语算术之类,对于醒秋无异是“天书”,她绝不敢去动,其他则她都要抓擒到手,读个通篇。她在中国历史上获知“春秋”、“战国”、“唐”、“宋”、“明”、“清”朝代的名字;也获知“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功业的梗概。由外国历史,她知道拿破仑怎样征服欧洲,哥伦布怎样发现新大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南北战争又是怎样的景况。在地理里,她知道地球上有所谓五大洲,中国居于亚细亚洲,喜马拉雅山是世界高峰,红海黑海是在大地哪个角落。她从这些教科书里获得一些基本知识,再去阅读那些杂志里有关这类知识的论文,了解比较容易,兴趣更觉浓郁起来。对于那类读物中的话,她虽然不能完全懂得,至少她能得其大概。 这时候,她的大姊秀夏所绣的“粉扑”、“油拓”已叠得尺许厚,“扇袋”、“钱囊”、“扇套”、“眼镜套”也足足填满一包袱。从妹眠冬,“挑花布”早已卒业,也改学刺绣了。醒秋却半点女红不会。不过她所说的话,姊妹都听成了《山海经》,瞠目不解。什么地球是圆的,绕着太阳旋转,体积比太阳小得多,这岂不和“天圆地方”之说大相乖戾?什么皇帝不好,百姓可以起来革命,甚至可以把皇帝送上断头台,像法兰西人对付路易十六一样,这岂不是大逆不道的话?但叔父诸兄对她则颇为惊服,说她没有进过一天学校,为什么有时反比他们知道的书多。原来他们是循序而进,而醒秋则是躐等的。他们要读一学期的书,醒秋几天便读完了。不过他们有教员在讲堂上口讲指画,细加分析,有充分的补充材料,醒秋则生吞活剥仅知皮毛;并且观念也不能连贯。说句老实话,她那时的知识程度,决不会超过今日一个高小学生,不过在她姊妹群中,算得个出类拔萃的人物而已。 民国初年,祖父困居上海之际,新式学校到处都是,满街走着白褂青裙的女学生,醒秋虽然十分歆羡,但她从来没向祖父和父亲请求入学读书,连请求的念头都没有起过。现代安居地球上的人类,尚有飞到别的星球上开拓世界的野心,当时旧式闺秀决不敢作闺房之外活动的梦想。 既不能拈针引线,在上海那弄堂式屋里,长日悠悠,作些什么事呢?她只是读书,读书,第三个还是读书。那时家中经济虽极困难,诸叔诸兄仍在上海继续他们的学业,醒秋精神粮糈,自然也不愁缺乏。他们由中学升入高级学校,醒秋的知识程度也步步提高。中国旧书,她读过一些《史记》、《汉书》的选本,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传奇的梗概。对历代名家的专集,也都涉猎一些。流行书籍,则她也读过梁任公《饮冰室全集》,严又陵译的《天演论》、《法意》。她最欢喜的是林琴南翻译的小说,如《迦茵小传》、《红礁画桨录》、《火山报仇录》、《劫后英雄传》、《十字军英雄记》。这类小说写儿女则哀感顽艳,沁人心脾,写英雄则忠勇奋发,兴顽立懦。醒秋也读过不少中国旧式描写男女爱情的小说,觉得除了那原始性的兽欲,更无其他,而当时上海滩文人所写的一些爱情小说,她也颇有反感,只有在这些欧美式的罗曼史里,她能够觉察出一种高尚优美的情操,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每为之低徊咏叹不已——这对于她以后处理爱情的态度,不能说没有关系。对于欧洲中古世纪的骑士精神,她所受的启示也不浅。她觉得欧洲骑士的侠义和中国江湖好汉的侠义,实有绝大的距离。前者为了一种最高原则,而慨然献出他们的生命;而后者则无非是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匪徒式的享受;或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私人报仇的痛快。这不是鼓吹盗贼主义么?《红楼梦》里那个只爱向女孩子献殷勤的宝哥哥,她也不甚欢喜。一个男人整天在脂粉阵中,裙钗队里鬼混,还成个什么男人?她所爱的男性,是要有着堂堂丈夫气概,和充分男性尊严的。 那末,她这时已懂得所谓男女之爱了么?她在学问知识上是个早熟的人,在男女之爱上却永远比普通人为晚,况且她那时的年龄其实还是太小,她那时还只是个梳着两条辫子的小姑娘哪!不过梳辫姑娘,对于爱情,也并不是毫无了解,并且有她自己的看法。如前文所述,醒秋是个富于尚武精神的人,她每每幻想,自己不嫁则已,嫁则一定要嫁个将军。她幻想里的将军并不是民国初年头戴鹭羽冠,腰悬指挥刀一类的,却是那身穿锁子黄金甲,手挺丈八长矛,跨着高头大马,出入万马千军,打击敌人如狂风之扫落叶一类的。她尤爱的是中世纪欧洲武士。她同林译《劫后英雄传》里的埃梵诃,《十字军英雄记》里的卧豹将军,的确天真地作过一段时期的精神恋爱,也可说是单面恋爱。 民国三年春间,祖父因在上海已支持不下,只有携家回到故乡,住老屋,啃预置的几十亩薄田。父亲在省城谋得一个差事,他这一房便在省城住。这时醒秋的姊妹秀夏已是出嫁,由于思想比较开明的二叔的劝说,父亲让他女儿醒秋,二叔让他女儿眠冬,进了省城一个基督教办的女子小学,这是醒秋由旧式闺房踏入新式学校的开始。为了教会学校习气太坏,只进了一学期便退出。祖母在乡下带信出来,要醒秋母亲回去替她当家,醒秋和眠冬也就回到乡下。这故乡便是本书第一章 所谓“岭下”的那个乡村。 在家乡住了一年,听见省城女子初级师范恢复,登报招生。醒秋已尝了一点学校生活的滋味,死活要去升学。乡下风气闭塞,听说女孩子们要出外读书,视为奇事,谈论起来,总杂以讥笑与轻视的口气。以下的问答,便是一例。“喂,听见没有?崇善堂(乡下大户每以堂名,譬如‘宝善’、‘耕读’之类。醒秋这一家堂名则为此二字)的二小姐和三小姐要到省城读书去了。” “听见了。外面女学堂专讲自由,也许她们会自己找个姑爷,倒省了家中长辈许多事哩。这是很可恭喜的。” 其实祖父住在上海的时候,已由同乡做媒,把醒秋许字给一家原籍江西在沪经商姓庄的人家了。乡下人也并非不知道,不过他们对于新式学校素抱恶感,以为女孩子进学校并不为求学,却为自己找姑爷。醒秋的祖母因自己是一家之主,对于幼辈的事,她都要干涉,何况婚姻大事与旧家庭名誉有关,她又向来不赞成女孩子念书,听了这些闲言碎语,反对更烈。母亲常抱憾自己未曾读书,不识几个字,听见她大儿子极赞醒秋的资质聪慧,国学已有相当基础,也想她进学校去深造一下。况女儿曾在省城进过半年小学,并没有出过什么岔子,现在又何必对她不放心呢?不过祖母的话她不敢不从,乡党的非议,她不能不注意,遂不肯送醒秋姊妹去省城应考。 眠冬对读书本无兴趣,去不成也就罢了。只有醒秋愈受压抑,求学之心愈加热烈。她哭泣,她背地里和母亲吵闹,到后来竟弄到如醉如痴,饭不吃,觉也不睡的地步。故乡有地名“水口”,合抱的老树,蔽日遮天,中间有一道其深丈余的塘水。醒秋平日最喜独自来此徘徊,打发每个幽寂的黄昏,并觅取诗的灵感——这时她已能作出相当好的诗了——她的心境是十分和平宁静的。但现在的她可不同了。她眼射异光,头发蓬乱,脸色苍白得令人生怕,以急促的步调,沿塘岸转来转去。无疑的这少女的心灵现在正被一种重大的痛苦噬啮着,楚毒到使她要发狂,又像被一股烈焰燃烧着,要把她彻头彻尾,烧到白热化。她来这塘边做行吟泽畔的三闾大夫,已有几天了。 她为什么这么样?原来她要争取升学的机会。为什么叔父兄弟们可以入校读书,她独不能呢?为什么上海那些白褂青裙,挟着书包,满街行走的女学生,她不能学样呢?要说她这时候已完全觉悟女性也是一个人,读书的利权,应该与男人平等,则也未必。她虽也读过不少当代人所倡男女平权的理论,只因自己家庭压力过大,这些话对她并不能发生若何影响;要说她对于自己学成名就以后景况,已在脑海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蓝图,那亦不尽然,她那幼稚简单的头脑也并不能想得那么远。她奋斗的目标是单纯的,是盲动式的,只为“要求上进”的一念所驱策罢了。这“要求上进”的志愿,据醒秋日后自己分析,如食色欲念一般,完全出于先天性。禽兽争夺食物,不避死亡的危险,尚可说是因着肚皮的压迫;一只母鸡,到要孵卵的时候,浑身发热,赖在窝里,水泼不醒,帚驱不出,一定要辛苦廿余日,把小鸡孵出才罢,这便难以理解,只能说它在执行大自然交给它的使命。自然的使命,这还不够神秘么?但禽兽除饮食以维生存,交合以繁种族,更无其他。人类则除了这两大天性以外,还有一端“要求上进”的天性。人类之追求高深的学问和卓越的才能,人类之创造自己光华圆满的人格,人类之建立促进文化,利济人群的事功,都肇端于这“要求上进”的一念。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忝为万物之灵,想必便是为了人类特别赋有这一端天性,而禽兽则缺如吧。 醒秋这时求学意志的坚决,很像谟罕默德想创立新宗教时所说:即使全家庭,全宗族,全世界来反对他,他也要宣传新教义,为真主作证。即使太阳自天边升起,立在他的东边,月亮自天边升起,立在他的西边,来反对他,他也要创立新宗教,为真主作证。现在醒秋也是这样,她要去省城升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家人不让她去呢,她就自杀。她要以“死”来表示抗议,抗议她专制的祖母,抗议那些无知的乡人。对呀,“不自由,无宁死!”她口里老是喃喃诵着这两句话。 跳下去!跳下这深塘,什么都完结了。她正预备下跳时,手臂忽然被一双强有力的膀子攀住,回头一看,原来是她的六叔。“不要管我,让我死!”她挣扎,她晕过去了。她胜利了。祖母知孙女儿决心不可动摇,生怕酿出悲剧,不敢再说什么了。母亲于是准备一切,带她和眠冬赴省城应考那省立初级女子师范。 姊妹两个考过后,居然榜上都有名了。眠冬考进预科,醒秋则考进本科,并且名列第一。 她本省是个文化落后的省份,教育程度极低,各县来考的女生连普通文理都不通顺。醒秋国文根底既厚,每次班上作文,她稳拿第一。她的功课除算学、音乐以外,样样都有八九十分以上的成绩,自入学到毕业,她始终是鳌头独占。在这种学校里考第一并不难,只须死背讲义和教科书,答案圆满,能对教员的心路,便可以了。但醒秋之考第一,则还有她的真功夫。这便是她的国文程度确实算得优长。她在上海的时候,便已会写些五七绝之类的小诗,与四叔大哥互相酬和。自省城小学退学,回到故乡,一年之中,摘抄不少名家诗作,她居然能写出洋洋数百字的古体。她有摹仿的天才,学哪一家便逼肖哪一家。她学杜工部能得其沉郁苍凉,学李青莲又能得其新清俊逸,学韩昌黎竟能硬语盘空,学苏东坡又居然诙谐杂出。不过她学诗是由小仓山房入手的,所以她的诗大体是随园一路,浅虽浅,却极见性灵。她又能画几笔山水,虽不如她的诗作远甚,也将就看得过。画成之后,题上自己作的一二首小诗,居然有诗有画,相得益彰。送宣纸,送折扇来求她墨宝的,一年中,倒也不少。于是她才名大噪,在那斗大江城里,人家一提起“杜醒秋”三个字,好像是李易安第二一般,说起来真好笑极了,总而言之,是由于落后省份人们眼光太浅! 这个省份风气既是闭塞,人才甚少,女界尤似凤毛麟角。校长及老师们基于爱才观念,对于醒秋,极其另眼相看,以大器相期。这个省份文化水准既不高,旧时代科举习气,还是十分浓厚。科举时代看见一个有科甲之望的人才,总是人人巴结,以为将来攀附之地。所以全校同学一窝蜂来捧醒秋,钻头觅缝,来争取她的友谊。醒秋在女师三四年,每天都被热烘烘的赞美包围着,随时都被承迎的笑脸款接着,柔声蜜语熨贴着,她真成了一只五彩辉煌的凤凰,独立丹岩,百鸟向着她歌唱翔舞。 这在别一个,恐怕早被这有毒的美酒,灌得飘飘然不知身在何处了。但在天生木瓜气质的她,却并不觉得那些赞美有何可喜,她反而感觉十分讨厌。她讨厌这眼光如豆的省城人,竟把区区初级女师的第一名,当作大魁天下之荣,她讨厌同学们对她过份的阿谀,不知自己这点能耐,有什么了不起?她想逃出这种环境,无奈为家庭经济所限,她女师卒业后,被留在母校附属小学教书,她仍然要生活在这斗大江城里,每日被人强灌那使她恶心的美酒。 在小学教了一年,母校校长又叫她兼母校预科的国文功课。校长虽对她百般器重,恨不得将她永远笼络在母校里,她却不愿甘心做教书匠了此一生。她这时自我意识已很觉醒了,对于自己的前途,也拟出些具体计划。她应该升学,求得比较高深的学问。但那时上海南京虽有些著名女校,譬如女子金陵大学,中西女学等,必须考试而后能入,她只是个落后省份师范学校的卒业生,英文算学程度极其低劣,考试必难录取;再者那些学校,费用甚昂,是有名的贵族学校,也不是她家庭经济能力所能供应得起的。像启明女学,爱国女学等,名誉虽佳,却又仅中学程度,她已女师卒业,再去有何意味。正在四处打听升学之路时,家里来信,说她上海的夫家,向她家提出完婚的要求,母亲叫她暑假回去,好商量准备嫁妆之事。 她回到岭下故乡,与家中尊长谈判,说她还要升学,决不结婚。祖母说道: “上一次,你自女师卒业,你夫家便曾提起这话,被你拒绝了。这一次又不肯,叫我们怎对得住人家?女孩儿读书读到像你一样,也仅够了。只管读下去,难道你还要出洋去留什么学么?” 但祖母又说“一代管一代”,现在孙女也大了,应该由她自己父母作主。但父母素以祖母意见为意见,祖母想把醒秋早送出门,他们当然无话可说。 醒秋现在对自己的前途,已有明确的蓝图和光明的远景了。她不但要升学,升学以后,还要觅机会出国去深造几年。这一来耽搁的时间,诚然太久,夫家一定不肯答应。家人也预料到她求学野心之无底止,所以要趁这个机会,逼她出嫁了事。 醒秋一面为了寻不到相当的学校,心里感到万分的焦灼,一面又要反抗家人逼婚,终日鼻涕眼泪哭成一团。她的性格是复杂的,复杂到著名心理学家也无法分析。有时她对外界刺激反应非常迟钝,真像只木瓜,有时则反应非常强烈,像一团烧掉自己也要毁掉世界的大火。她这时理智已甚清明,不会再想到什么自杀,但大热天,她偎着一床绵被,不茶不饭,僵蚕似的僵在床上七八天,终于触发了她的宿疾,而害了一场性命危于呼吸的大病。 说到这个宿疾,又不得不感谢祖母的恩赐。她家里不是曾经有两个害痨病的婶娘么?一个兼患淋巴腺结核,这病俗称瘰疬,据说和肺病同一渊源。旧时代人不知病菌传染的可怕,不知隔离,让孩子们随便出入病人房闼。醒秋体中大约有了病菌的潜伏,到九岁时,忽患无名之症,双眼无神,面黄如蜡,发着高度的热。数日热退,左颈根肿起半个桃子大的一块,以手抚之,内有核可以动摇,才知是患了瘰疬。这时醒秋母亲已去山东,祖母留下醒秋姊妹原想把她们当作丫环驱使,现见孙女患病,唯恐将来不能向她母亲交账,倒真有些着急,到处觅方替她治疗,灼灯芯、贴膏药,吃了许多苦头,核子依然如故,并且右颈下又生出一个来,祖母更慌了。后来有个道士传一方,用一种草药熬成浓汤,再以大红枣三四十颗置汤中煮透,食枣喝汤,不限次数。果然不到月余,左核全消,右核则消到豌豆大小。孩子食量大增,只嚷着要添饭,脸色恢复了红润,并且胖了起来。祖母是乡下出身的人,一辈子改不了省俭的习惯,最怕见人多吃饭,虽县衙里的饭,不用她花钱,她也心痛,再者她平日对孙女辈吃零食限制甚严,现见醒秋因病,竟堂而皇之每日享用三四十颗红枣,心里便大不自在;兼之也舍不得那一点医药费,于是便停止了她的医疗。只为这一篑功亏,不久,醒秋右颈之核又复肿大,并生出几颗较小的,但病势已呈平稳,不再有发热的现象。 数年后,母亲自山东回来,醒秋已十二岁,出落得双瞳剪水,秀色迎人,并且装了一肚皮的书,叔父诸兄都戏称她为“女学士”。她幼小时,祖母嫌她太野,老是撺掇母亲骂她打她,母亲自己终日服侍婆婆,也没有心情来照顾儿女。现在见女儿长得秀外慧中,举止也较前文静,她蕴积多年的母爱,不觉勃然发作。碍于祖母,她对于这个女儿,虽不敢竟珍之如掌上明珠,至少要比长女多支付一份怜惜。因知女儿有这病,唯恐她将来活不长。当女儿在她身边静坐看书时,母亲每呆呆地对她注视着,双眼闪着莹然的泪痕。她托人去买那道士所传的草药,买大红枣,亲手煮给女儿吃,但已毫无效果,大概是为耽误太久,病菌已生出反抗力的缘故。有人主张送西医院开刀,母亲听人说这种治法也不妥,核子剜去仍会再生,并且颈部刀疤累累,岂不教好好一个姑娘破了相,故又踌躇不果。 现在醒秋右颈的瘰疬,忽然大发,肿胀得几与肩井相齐,痛彻骨髓,日夜呻唤,母亲十余夕目不交睫伺候着她。及肿势渐消,母亲又伴她到省城就医,肿处溃烂,足足半年,才得收口,颈下留下了一条长约二寸的疮疤。她还是逃不了“破相”的厄运。 因此一场大病,家中尊长,才不敢再逼迫她结婚,并让她到北京,考入了女子高等师范,满足她升学的愿望。但也因此一场大病,她的健康几于完全崩溃,又生出这种病,那种病。她在北京二年,一直被病魔缠纠着,磨折着,不能好好读书。因自己尚能画得几笔,每想改入本校的艺术系,企图以少用脑力的艺术科,适应她那时的生理状况,又以格于校章,未能如愿。“升学”,“升学”,费了那么大的奋斗,付了那么多的牺牲,所获代价,不过尔尔,这是谁之过呢?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