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编 后 记


  施蛰存先生曾经有过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说他一生开了四扇窗户,东窗是文学创作,南窗是古典文学研究,西窗是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北窗则是碑版整理。事实也确实如此,在长达七十余年的文字生涯中,施先生“东南西北”全方位出击,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中外注目,令后学钦慕的成就。然而,就施先生所说的“东窗”而言,长期以来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心理分析小说,探讨他的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的论文已经连篇累牍,这无疑是对的,但却忽视了“东窗”之中还有半扇,那就是同样精彩如行云流水的散文创作。近年有部洋洋五十万言的《中国现代散文史》,竟然只字不提施先生的众多散文,实在是不公正和不应有的疏漏。
  邀我们编选,正可趁此机会向读者展示施先生“东窗”之中又一面灿烂的风景,在当今不断升温的“散文热”中增添一部真正可以称得上是“精品”的散文佳作,何乐而不为?于是不揣浅陋,在施先生亲自指点下,费时半载,终于编竣交卷,了却了一桩心愿。
  施先生的散文创作虽然略晚于小说,却也早在二十年代后期就已起步,佳作纷陈。一九四九年以前他已出版了《灯下集》(一九三七年一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和《待旦录》(一九四七年五月上海怀正文化社初版)二本散文集。近年来他的散文创作更如汩汩的涌泉,大获丰收,接连出版了《施蛰存散文选集》(一九八六年八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初版)、《文艺百话》(一九九四年四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初版)和《沙上的脚迹》(一九九五年三月辽宁教育出版社初版)三本散文集。这部文选首先就从这五本集子中遴选。当然,更注意发掘施先生各个时期未曾收集的散文“遗珠”,收在这里的首次收集的散文作品约占整部文选的一半以上,相信会给读者带来许多新的惊喜。此外,还从脍炙人口的《唐诗百话》中酌选了数篇,聊备一格,因为依我们之见,施先生这些写得文采斐然的诗词赏析文字也完全可以作为散文来读的。
  文选分散文、杂文、诗话词话书话、序跋和书信日记五大类,这是大致的分类,以示醒目,有些篇章其实是两可的。按照出版社所规定的统一的体例,选文篇末不再注明出处,好在选文大致按发表时间先后编排,许多选文结尾作者已自标明写作时间,读者也就不会不明所以了。遗憾的是,限于时间和条件,书信部分未能广泛征集,施先生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如作于抗战初期的《路南日记》等文也未及编入,只能俟来日再作增补。
  施先生在《〈灯下集〉序》中说:“我羡慕弗朗思的《文学生活》那样精劲的批评散文,也羡慕兰姆及史蒂芬孙那样从容的絮语散文,我想我恐怕永远不能写出有他们的文章之一半好的东西来。”这一方面说明了施先生的谦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施先生的追求。施先生虽不以散文名,更确切地说,施先生的散文文名虽为小说所掩,但施先生的散文中确实不乏可以传世的名篇,精劲的批评散文和从容的絮语散文均已有之,像早年的《雨的滋味》、《寓言三则》、《画师洪野》,中年惹祸的《才与德》,近年的《纪念傅雷》、《论老年》等等,都是能够当之无愧的跻身现当代优秀散文之列的。对自然、人生、社会和中外文艺,施先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深刻的见解,他的散文其实是“智者”的散文,他擅于描绘芸芸众生中的一段温情,风云变幻中的一点憬悟,心灵世界中的一星爝火,既平易隽永,又情意酣畅,字里行间闪烁着的机智幽默,更是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这就是我们读施先生散文的一点粗浅的体会,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是为编后记。
            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日于上海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