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目录 |
十二月十七日《新民晚报》第二版《文学窗》,发表了贾植芳同志谈外国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情况。其中提到天主教神父善秉仁编的《中国文艺批评》把五四新文学划分为“可以公开读”、“不宜公开读”、“只能参考读”和“绝对不要读”四大类。贾植芳同志以为,要看“作品是否合乎天主教义”,用这个标准来为文学作品分类,这是一种“疏误”。 其实,并不是疏误,而正是这本书的任务。善秉仁是徐家汇天主堂的法国神父。他用法文写的《中国文艺批评》,我没有见过。但他用英文编写的《中国现代小说戏剧一千五百种提要》,我倒还有一本。 这本书并不是外国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著作,它是为天主教文化教育政策服务的。这本书中,每一篇提要后都注明在四大类中属于哪一类。书出版后,发给全中国的天主教所办学校及文化单位,以后各图书馆购置文学书,必须参考这本《提要》。各中学图书馆,只许购藏第一类“可以公开读”的书给学生阅读。这些书被称为“洁净的书”。 这本书的作者署名是善秉仁神父。但事实上这本书不是他写的。这本书是许多天主教徒分别担任写稿,而由苏雪林为挂名总编辑的。苏雪林是武汉大学教授,以《棘心》一书成为著名的女作家,又以《李义山恋爱事迹考》一书成为著名的李义山研究者。抗日战争一开始,她立即捐献价值八千元的金饰物为劳军之需。一时声名大噪,又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但她又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对于她是格格不入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她也不会欢迎。一九四八年,我在上海暨南大学任教,住在文化广场旁边暨南大学教师宿舍。暑假中,有一天,苏雪林忽然来看我,说是抗战八年,没有会见,现在要出国了,将来也更无见面的机会,所以抽空来看望我。我问她,要到哪儿去。她说到梵蒂冈去。我问她去干什么?她说:去出家,进修道院。我对她望着,好久无话。最后,我问:“可以不去吗?”她说:“不,后天就走。” 我和苏雪林生平只见面过二次。第一次是在一九三三年,我编《现代》杂志的时候,她到现代书局编辑室来看过我。第二次就是一九四八年这一次。她临走时送了我一本书,就是这一本定价美金二十五元的《中国现代小说戏剧一千五百种提要》,她告诉我:这是她受天主教会委托而主编的。 这本书不能代表法国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著作。对我们来说,它是一本反面教材。这一千五百种文学作品中,被列入“绝对不可读”的,除了一小部分是黄色文艺书之外,绝大部分是革命文艺书。 一九八五年一月十九日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
回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