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狄根司小说中的旅店b



  --------
  b本文所用“旅店”,是英语inn的译文;“酒店”是tavern的译文,都是一种小客栈,管住宿,管饮食。现代所谓hotel,则译作“旅馆”,兼营饮食者,则译作“大饭店”。

  英国的驿车制度,可以说是世界上古代交通事业的好榜样。十八、九世纪的英国作家,常常在作品中提到旅途上打尖和歇夜的旅店,都以为这是享受安闲舒服的好地方。约翰逊博士甚至说过:“一只旅店里的靠背椅是人生快乐的宝座。”他还说:“一个好的旅店或小酒店乃是人们设计出来的最使人感到愉快的地方。”
  海乐特的《格言集》中也有一句:
  让世界纷纷扰扰,我自在旅店里逍遥。
  散文家特昆赛还专门写了一篇著名的散文《英国邮车》来赞扬英国的邮车驿站。我每次读了英国作家的这些叙述,总觉得我们的古代交通旅行设施比他们差得很远。但是,从火车出现之后,驿车很快地被淘汰了,接着被淘汰的就是沿着驿路供旅客打尖歇夜的旅店和酒店。
  狄根司的时代,正是英国驿车交通最繁荣的时代。以伦敦为集中点,从全国各城市各乡镇来的驿车,一日之间,何止千乘?所经由的道路,其干线就有十几条之多。这些路上的旅店、酒店,有许多是很负盛名,为旅客所津津乐道的。它们或则历史悠久,或则以美酒佳肴著名,或则以招待殷勤,宾至如归著名。狄根司浪游全国时,对这些旅店、酒店非常熟悉,因此,他常常把它们写进他的小说中去,或则仍用原来的店名,或则改用一个杜撰的名字,有丰富的旅游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一家。
  十年前,我看过一本雷却逊所著《英国古代的旅店》(一九三四年出版),谈了几十家著名的旅店,极有趣味。其中有一章《文学里的旅店》,引述了英国文学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提到过的旅店,从乔叟起到狄根司,都是极好的社会史料。
  近来又看到一本麦资所著《匹克威克外传中的旅店和酒店》(1921年),专讲狄根司的那本《匹克威克外传》中提到过的那些旅店和酒店,有三十多家,其中有几家还兼见于狄根司的其他小说,可见狄根司对于这些公共场所是很有兴趣的。著者将这些店家详为叙述,常引用狄根司的原文,以证明这位作家在描写这等地方时,也是字字实录,惟妙惟肖,可知他的作品真不愧为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现在我抄译几段,作为这本妙书的经眼记念!

白牡鹿

  在《匹克威克外传》第十章的开头,狄根司把伦敦所有那些古老的旅店客栈作了一个有趣味的概述,然后给我们介绍了一个“白牡鹿”旅店。在这一家旅店里,跟了金格尔先生私奔出来的五十岁的老处女来雪尔小姐终于被她哥哥华尔德先生追上了。一场喜剧就在这个客栈里发生,使这家旅店和当时那个擦皮鞋的赛缪尔·维勒先生永垂于不朽。
  这个白牡鹿旅店确是伦敦最有名的几家客栈之一,它开设在南华克镇上,一向是泰晤士河南岸的一个马车活动的中心点。从大陆上和英国东部及南部来伦敦的旅客大多在这个客栈里歇脚。载客的马车、运货的大车,整天整夜的拥挤在这家客栈的大院子里,甚至还停满在它附近。因此,在马车时代,白牡鹿可以说是旅客和商人都非常熟悉的名字。但是,如果没有狄根司那枝生花妙笔,它决不会成为没有到过伦敦的那些全世界的读者所熟悉的地方。
  这个旅店大约在公元一四○○年以前就有了。白牡鹿的招牌是取自国王李却第二世的徽章。这个旅店无疑地历来都是达官贵人富商豪客的旅邸。十五世纪的《巴斯顿书信集》中,在讲到杰克·凯特的时候,常常提到这个旅店。莎士比亚的剧本《亨利第六》中,也提到过它。一六三五年,由于大主教威廉·劳德的宗教迫害而引起的人民暴动,据说当时的兵士和民众都集合在这家旅店里。一六七六年,南华克镇遭了一场大火灾,这家旅店完全被焚烧了。可是,随即就在原址照原来样子重建了起来。据当时一位宗教史学家约翰·史屈莱普的记载,说这是一家最大的旅店,可以接待二百位客人和他们的仆御车马。狄根司所描写的正是这家旅店的全盛时代,它反映着英国马车交通时代的最繁荣阶段。可是,不到几十年,火车出现了。这个著名的旅店也和其他一切驿路旅店一样,很快就衰败下来。后来,据说,两边的厢楼首先分别出租,不久,内院也住满了人家。几百年来的豪华旅邸,变成为一个大杂院。到一八八九年,终于被拆除掉,代之以新的建筑物。但是,有一条小巷子,至今还叫作白牡鹿。

皮酒囊

  在《匹克威克外传》第十一章中,狄根司曾介绍了一家肯特州科伯姆村里的一家“皮酒囊”酒店。这是特普曼先生在失恋之后打算匿迹的地方。他在那里写了一封牢骚满腹的信给匹克威克,于是匹克威克就和文克尔先生、史拿格拉斯先生一起去找他们的朋友。先雇了一个车到达洛彻斯特,在那里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下午,三个朋友一起步行到科伯姆村。接着,狄根司描写了匹克威克一行三人沿路所见农村风物。这一段文字写得非常好,充分捉到了肯特州农村的典型。原来这里是狄根司最熟悉的地方。当他儿童时代住在都坦村里,可能跟他父亲来这里散步过。后来他在巧克度蜜月,肯定也到这里闲逛过。一八四○年,他在孛洛斯代休养了一时之后,和马克利斯及福斯透一同回到伦敦,也经过科伯姆村,在这里停留过两天。一八四一年,他和福斯透又在科伯姆耽了一天,就是歇在皮酒囊店里的。后来,他定居在盖茨希尔,这里更是他经常散步的地方。所以,他的传记作者记述他在一八五六年的生活,就说:“在科伯姆的周围,沿着公园和村子,经过那个因《匹克威克外传》而著名的皮酒囊,这是狄根司最有兴趣的散步。”
  匹克威克先生一边看风景,一边说:“如果所有的人都像我们的朋友那样受到心病的苦恼,他们来到这里之后,我想他们一定会很快地恢复了对于人世间的留恋。”经过了半小时的行程,到达了那个村庄之后,匹克威克又说道:“对于一个厌世者,把这里作为一个避世隐居之地,再好也没有了,再合适也没有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比这个地方更适宜于避世的地方。”这是匹克威克的话,也是一八三六年狄根司的话。狄根司说:“皮酒囊是一个干净而宽舒的乡村小酒店。”匹克威克先生在那里找到了他的厌世的朋友。饭后,两个人在教堂墓地里散步,匹克威克先生花了半小时,终于说服了特普曼先生放弃了他的想退隐的念头,而欣然回到朋友们身边。
  此后便是匹克威克先生在皮酒囊附近路上发现了一块古代石刻,它使匹克威克先生荣誉地被选为十七个本国和外国的学会的名誉会员。当天晚上,匹克威克先生还在皮酒囊的房间里看完了疯牧师的手稿。第二天早饭之后,他们一行四人带了那块奇妙的石刻坐马车回到伦敦。
  从此以后,皮酒囊成为英国的著名古迹,每年有许多崇拜狄根司的人来到科伯姆村参观这个“宽舒的乡村小酒店”。使人们感到兴趣的是这个村庄和这个小酒店依然还一模一样地保持着狄根司所描写的那个样子。依然是红瓦的屋顶,依然是小窗子和老式的百叶窗。不过原来的那块招牌已移在过道边的右方一扇玻璃窗背后的一个小柜台里了。现在门口挂的招牌上却画了匹克威克先生的像,仿佛他正在向他的社员演说。上面一行写成弧形的字:“狄根司的老匹克威克”。底下一行写着“皮酒囊”。走进门,经过一条很长的过道。过道尽处,就找到了那个“低顶的长房间”。匹克威克先生就是在这里找到他那个厌世的朋友的。现在,这里依然“陈设着许多样式古怪的高背皮垫椅子”。另外还有古老的钟,和其他古色古香的家具。墙上也依然挂着许多古老的肖像画。但是,在每一个可以利用的空缺处却填满了各种狄根司及其小说中人物的画像、小说的插图以及其他纪念狄根司的图片。总之,这里现在已成为一个狄根司的纪念馆了。
  在雷却逊和麦资的书中,都印有一幅皮酒囊的照片,可是,除了那块招牌以外,房屋的外观却不同。麦资的书出版于一九二一年,而且他谈皮酒囊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应该认为他这本书里的照片是可信的。但雷却逊书中所印的那幅照片显示的却是一座较为古老的屋子,这一点却使我不能理解了。

乔治和秃鹙

  匹克威克和他的朋友们从伊普斯威契回伦敦后,就搬到伦巴德街乔治广场“乔治和秃鹙”大饭店里去住,从此,匹社总部就设在那里,一直到他退隐为止。因此,乔治和秃鹙大饭店可以说是匹克威克先生后半期的活动据点。
  这家大饭店也不是子虚乌有的地方,它确是伦敦一家历史悠久的著名的公共场所。不过这家饭店的地址现在写作“康希尔区圣匹克尔巷内”。其实都是正确的。如果从伦巴德街进去,虽然有一方墙上写明“古匹克威克旅馆”,可是这些字做在最高的窗楣上,不容易见到;如果从那个狭小的迈克尔巷内进去,差不多紧对面就是这个饭店的大门。
  这座房屋也是几百年的古建筑了。原先是费勒斯伯爵的伦敦府邸。在一一七五年的一个夜里,他的一个胞弟就是在这所房子里被人谋杀的。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这屋子被用来开设“乔治饭店”。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又加上了一个“秃鹙”,成为当时著名人物的集中地。十五世纪最著名的讽刺诗人约翰·史凯尔顿曾经在诗里写到过这个饭店。十七世纪的散文家阿逖生和史谛尔也常常在这里参加宴会。此外,如讽刺散文作家史惠夫特,《鲁滨孙飘流记》的作者但尼尔·迪福,也经常是这里的座上嘉宾。
  一六六六年,伦敦大火,这座老屋也被焚烧了。但是,重建之后,仍然开设乔治与秃鹙饭店。它的名望也愈来愈响亮。史学家史屈莱普在他的《史都氏〈伦敦志〉补遗》中叙述道:“鲍尔巷附近有乔治饭店,大火后重建,屋宇宽敞,仓舍众多。门前有一广场,名为乔治广场。其对面有乔治和秃鹙饭店,亦大厦,营业鼎盛。有一小道,通迈克尔巷。”由此看来,乔治广场是属于另一家乔治饭店,而不是属于乔治和秃鹙饭店的。但现在这个广场上已造起了许多大房子,广场的遗迹不复可见了。乔治和秃鹙饭店现在已成为狄根司的文学遗产,虽然内部已有所改装,但古老的气氛还保存了不少。相传为匹克威克住过的那个房间里,装饰着许多匹克威克和狄根司的画片和纪念物,使客人们想起它过去的光荣。这个饭店现在已不做旅馆营业,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饭店,所有的房间都利用来为伦敦市民果腹之处了。
  这个饭店在狄根司的文学事业上还有一个小故事,极为有趣。据说在一八三七年,当《匹克威克外传》正在每月发表的时候,有一个流通图书馆的委员会设在这个饭店里。这一年的三月三十日,这个委员会在这里开会。有人提议把正在分期发表的《匹克威克外传》列入流通图书范围之内。这个提议遭到两位委员的反对,因而没有通过。这两位委员的理由是认为这本书太粗俗了。但当时仍通过了一个修正案:“待全书完成后,可以一卷本的形式购置流通。”一八三七年,这本著名的《匹克威克外传》就在匹克威克及其朋友聚会的那个房间里举行拍卖,由一位白克汉先生以十三先令六便士买去。这个本子,有收藏者手书的题记,说明此书的历史,现今收藏在不列颠博物院图书馆的珍本书库里,目录卡上就名为“乔治和秃鹙本”。
  以上选抄了与匹克威克或狄根司有关的三家旅店,聊当茶话。麦资的书全部内容都是这样有趣,使我把《匹克威克外传》从头到底重读了一遍,可惜作者所谓“现在”,还是一九二一年以前的情况,到如今又过了三十多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创之后,英国的这一类文化古迹,不知还存留多少?
           一九五七年四月十日写讫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