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小刘口出“大话”,令在座的所有人一愣。 卢班长瞪着眼睛问:“爬?这又不是铁索桥,上面还有根铁索抓着,你总不能翻个跟斗就能过去吧!” 小刘在众目睽睽之下有点不好意思:“对,有根铁索就好了。” 战士们哄然大笑,七嘴八舌地取笑小刘:“哎,我说你‘云贵川’,这可不比你们贵州的那种兔子尾巴高的山。尽说孩儿话,有根铁索就好了,要是有架通天梯那更好了。哈哈。” 一个战士学着小刘的腔调“有根铁索就好了”,笑得前仰后合。 小刘有些急眼了,拍着胸脯站起来:“我‘云贵川’说的都是正经话,说到做到。” 卢班长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让小刘讲下去。这时,团政委杨成武和团长黄开湘来到他们旁边,听着小刘的发言。 “我在家时,经常上山采药、打柴,爬大山,攀陡壁。眼下这个悬崖绝壁,只要用一根长竿子,竿头绑上结实的钩子,用它钩住悬崖上的树根、崖缝、石嘴,一段一段地往上爬,就能爬到山顶上去。” 小刘边说边借助手势比划着,攀着卢班长的肩做了一个腾空飞上绝壁的动作。卢班长蹲在地上任凭小刘摆布,听呆了。 “团长,政委,你们说这样行不行。”小刘看到了站在人圈外的黄开湘和杨成武,腼腆地问道。 “好,好。没想到你‘云贵川’还有这两下子!”黄团长高兴地走进人圈,把小刘从卢班长的肩上抱下来。 “我看可以试一试。”杨成武说:“我们就把希望寄托在你这个小战士身上,决心做一次大胆的试验。怎么样?” 小刘高兴地接受了任务。 “机枪掩护,吸引住敌人的注意力。小刘,上!”黄团长下达命令。 腊子河水很急,难以徒涉。黄团长把自己的坐骑牵过来,把小刘送过岸去。 绝壁紧贴着腊子河,红军指战员们紧张地站在小树林里,看着小刘用一根临时制作的长竹竿绑上铁钩攀缘陡壁。这里距离山口上的国民党守军虽然只有300余米,但向外突出的山包,形成了死角,他们看不到这边的行动。加之红军正面攻击部队时紧时歇的机枪射击声,口子上心情紧张的国民党守军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个连猴子也爬不上来的石壁会爬上人来。 小刘赤着脚,拿着长竿,用竿头的铁钩搭住一根胳膊粗细的歪脖子树根,拉了拉,觉得比较牢固后,两手开始使劲地握住竿子,依靠臂力,顺竿用力引体向上,紧贴石壁一点一点往上爬。他双脚轮换着用脚趾抠住石缝或稍微突出的石块。很顺利,小刘“噌噌噌”没几步,爬到了竿头的顶点。在完成这第一竿后,他像猴子似的伏在那根似乎承受不住他身体重量的树根上,稍微喘了口气,又向上寻找可以搭钩的石缝…… 山岩下,红军指挥员们都屏住气息仰视着山顶,生怕惊动了“云贵川”,好像是谁要咳嗽一声,他就会掉下来似的。夕照中,只见小刘的身体比猿猴还要灵活,轻盈的身体,忽而攀登,忽而停下。再往上,小刘瘦小的身影显得越来越小了。崖下的指挥员们高仰着脑袋,小刘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们的心,真是一发系千钧,这一个人的成败,关系着整个战斗的胜负啊! 小刘终于攀登上了石壁,他向崖下摆着手。 眼睛都盯直了的黄团长这才长吁了一口气,摸了摸仰得发僵的脖子,兴奋异常地说:“我的妈呀!总算有办法了。” 小刘又沿着原来的路线返回到石壁下。 大家向他祝贺。小刘反倒不好意思,但又十分自豪。他抿着嘴对黄团长在微笑,好像在说:“怎么样?我说能上去就能上去嘛。” 卢班长挤了过来,两手抓住小刘一甩,放在了自己的肩上,高兴地说:“还是我们班的大英雄厉害!” 小刘拍打着卢班长的头嚷着:“快让我下去,快让我下去。 晚上还得玩真格的向上爬呢。” 大家簇拥着小刘向树林深处走去。黄团长与杨政委开心地笑了。 杨政委望了望腊子口,说道:“我看这倒不像打仗,却很像是在开运动会呢!” 黄团长已经在考虑另外一个问题:“政委呀,我们定个协议吧。过泸定桥你在前面,这次我来带翻山部队迂回敌人,你在正面指挥,怎么样?” 黄团长摆出一副无与争辩的姿态。杨政委笑了笑,说道: “好吧,我在下面掩护你们,并组织强攻。” 两人说着走入树林深处。战士们正隐蔽在树下,将集中的全团指战员的布绑腿,拧成了几条粗粗的长绳,准备晚上攻击时作攀登悬崖用。小刘边拧绳还边问卢班长:“这和泸定桥的铁索比,哪个粗,哪个结实?” “当然我们小刘的这个更粗更结实了。你就给我放心爬吧。”卢班长逗趣地说着,用劲顿了顿手中的长绳。见团长、政委过来了,连忙敬礼。 1个小时后,担负攀登石壁迂回任务的红军指战员一个个背挂冲锋枪,腰携10多颗手榴弹,列队立正站在团首长面前,等待出击命令。 杨成武政委作战前动员报告:“同志们,大家都看到了,我们正面冲锋道路狭窄,敌人已经组成严密的火力网,我们的兵力展不开,英雄无用武之地。我们必须坚决从侧面爬上去,迂回到敌人侧后,打它个突然袭击。这是攻占腊子口决定性的一着,要打得狠,奏效快。迂回部队由团长亲自率领,我在正面负责指挥。毛主席和军团首长派来了炮兵支援我们,我们一定能突破天险腊子口!” 迂回部队开始徒涉腊子河。先下去的两名排长,还没走到河心,便被急流冲得倒在水中,喝了几口水,才被救上来。部队只好用几头骡子来回骑渡。黄团长焦急地望着往返的骡子,头上沁出汗珠。他看了看河边的两棵大树,急中生智,要过一个战士手中的柴刀,向大树奔去。那个战士莫名其妙地望着团长的背影。 黄团长猛挥柴刀,向大树砍去。原来拿柴刀的那个战士明白了团长的用意,跑过去接过柴刀,砍了起来。大树倒下了,向着河对岸的方向。又一棵大树也被另一个战士砍倒,歪向对岸。两根圆木形成了简易的桥梁,担负迂回任务的400余名红军指战员迅速跑步而过。 迂回部队渡过腊子河后,太阳已经落山。黄开湘握住杨成武的手,说:“政委,等着我们迂回成功的信号弹。” 杨政委满怀信心地紧紧握着黄团长的手。 黄团长大步跨过腊子河。 红军正面攻击部队的掩护枪声又不紧不慢地响起来。 暮色中,“云贵川”小刘身背长绳飞足勇登。 长绳顺着石壁向上延伸,小刘的“尾巴”越来越长。 “好一个云贵川的长尾猿!”河两岸的杨成武和黄开湘都在为小刘娴熟的攀岩技艺喝彩。 小刘登上石壁顶端后,将随身带的长绳一头固定在一棵大松树上,向着岩石下挥动着双手。 “上!”黄团长说着,自己首先攀登而上。 天色已经暗下来。石壁下的红军指战员一个接一个顺着长绳爬上去。他们不停地向上爬着,渐渐地看不到人影,只是偶尔传来几块小石子滚落入河的响声,引起隔着大石壁的那边的国民党守军的几声枪响衬托出几分喧闹。 在迂回部队渡河攀登同时,杨成武政委开始向担负正面攻击任务的部队作紧急动员:“同志们,我们的前边是胡宗南的主力部队,北上抗日的道路只有腊子口这一条。这里过不去,我们就不能尽快地到达抗日前线。在这之前,乌江、金沙江、大渡河都没能挡住我们红军前进,雪山、草地我们也走过来了,难道我们能让腊子口挡住吗?” “坚决拿下腊子口!”红军指战员喊出同一个声音。“把主攻任务交给我们连吧。刀山火海也挡不住我们!”红6连的队列中站出了连长杨信义和指导员胡炳云。他们的背后又站出了10多个人,齐声喊道:“政委,我们是共产党员,请考验我们!” 杨政委定下了决心,命令道:“好,主攻腊子口的任务就交给你们6连。在团长他们没有迂回到位前,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住口子上的独木桥,绝不能让敌人破坏掉。你们连先抢占独木桥桥头一侧高地,控制住独木桥!” 红6连的指战员们欢呼雀跃。 “团里再抽出一部分轻、重机枪,由你们指挥使用。”杨成武向身边的杨连长胡指导员交代道:“开始准备吧,怎么样? 先选20名突击队员。” “是!” 部队解散各自准备去了。红6连的战士们接受了主攻腊子口的任务,都像小孩儿要过年除夕一样高兴,忙着抓紧时间作战前准备。有的把刺刀、大刀擦了又擦;有的把手榴弹3个绑成1捆,两个捆成1束,挂满全身。 红1军团的宣传鼓动队上来了。 胡指导员高喊着:“让这位同志给咱们说一段快板,好不好?” 大家齐声道:“好!” “就说段从乌江到腊子口吧。”一位宣传队员说着,竹板在他手中随声而起: 乌江渡,千山护,红军到来齐放路。 金沙江,万马腾,红军面前坦途平。 大渡河,悬铁索,躬身等待红军过。 大雪山,齐天高,见了红军就哈腰。 水草地,无人烟,红军走过喜开颜。 腊子口,险又陡,一见红军就低头,就低头! 杨政委站在战士中间,猛烈地鼓掌。 下一个节目又开始了。杨政委来到右边的陡壁下,参谋长李英华正在这里指挥迂回部队有条不紊地攀登石壁。 哗哗的水声,急骤的枪声掩护着他们的行动。侦察连上去了,红1连上去了,红2连上去了,…… 杨成武仰视山顶,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到晚上9时,迂回部队全部顺利登上石壁顶端。 李参谋长对杨政委说道:“团长他们全部上去了。我们这边开始动手吧。” “命令6连发起攻击!抢占独木桥桥头一侧高地。” 红6连从正面向腊子口上的国民党守军展开猛烈进攻。 20名突击队员在杨连长、胡指导员的指挥下,以密集的火力作掩护,手持大刀和手榴弹,悄悄向隘口独木桥边运动。狡猾的国民党守军,凭着险要的地形和坚固的碉堡,有恃无恐地躲在工事里一枪不发,只等到红军接近桥边时,就投下一大堆手榴弹,一团团的火光在隘口上爆炸。 突击队员们见此情景,急得两眼直喷怒火。待国民党守军的手榴弹一停投,又冲了上去。窄而险的山道有很长一段只容一个人通过,国民党守军的重机枪火力正对向这里。红军突击队的几次冲锋,都没有成功,却先后伤亡了几人。 “打,不能让兔崽子抬起头来!”杨连长见冲不上去,命令机枪手狠狠射击。机枪喷出的火舌吐出很长,映红了半边河水。子弹打在国民党守军阵地的岩石上,火星四窜。但是,这密集的火力仍然压制不住占据有利地形的国民党守军。就在突击队前进的山道上,国民党守军投下的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地爆炸。 军团的炮兵在山下死角中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杨政委对胡指导员说道:“换一种方式试试,用政治攻势。” 胡指导员走近崖边隐蔽处,身后跟着几个带着纸糊话筒的红军战士,开始喊话: “我们是北上抗日的红军,从你们这里借路通过,你们别受长官的欺骗,让路给我们过去吧!” “赶快缴枪,缴枪不杀,还要发大洋给你们回家。” 腊子口上的碉堡内,几个国民党士兵,正各持一挺重机枪,严密注视着山下,翘首细听,但仍不时打出一串串子弹。 由于红军的政治攻势,枪声远远不如刚才激烈。 碉堡门口,国民党军马副团长正神情紧张地向旅部报告,请求增派援兵。 红军的喊话声由山下传来。马副团长走到一个士兵面前,抓过机枪把柄,朝着山下就是一阵猛打,并骂道:“你们就是打到明年今天,也别想通过我们鲁师长的防区腊子口。” 山下随之响起激烈的枪声和冲杀声。红军又开始进攻了。 狭窄的山道上几个突击队员正攀缘而上,一个红军战士被击中,掉入滚滚的腊子河。几个突击队员奋力向碉堡上扔出手榴弹。由于碉堡太高,加之投掷角度不合适,红军突击队员们扔出的手榴弹根本不可能投入碉堡,反而碰上碉堡的石头弹回后,滚落到突击队员的身边爆炸,引得碉堡内的国民党军一阵阵狂笑。 杨政委和各营连干部趴在山下边,焦急地望着。最后不得不下令暂时停止进攻。 碉堡中又传来国民党守军的嘲笑和谩骂声。 红军战士们纷纷要求再次冲锋:“让我们上吧!”“为牺牲的同志们报仇!”“天明前我们一定拿下腊子口!” 红1军团的通信员跑步上来:“报告。毛主席和军团首长要求汇报战况。问红4团部队现在在什么位置,有什么困难,需要不需要增援?” 杨政委额头上不知何时已被弹片擦破,流出了血。满头的汗水和血混杂在一起,愈加显露出他内心的焦急。他知道再多的兵力在腊子口前也没用。他抬头望了望迂回部队攀登的石壁山峰,自言自语但很肯定地说:“黄团长他们那边什么动静也没有,一定是遇到了困难。该是发起总攻的时候了。请你告诉毛主席和军团首长,我们现在不需要增援。红4团一定能完成任务,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 军团通信员返身奔去。树林深处响起“咯噔咯噔”的马蹄声。 腊子口上高高的山峰下。黄开湘团长正带领红4团迂回部队奋力向上攀登。 毛连长第一个爬上了山坡顶,却找不到向前下去的道路,只觉得到处是悬崖陡壁。黑黝黝的夜晚,有电筒也不能用来照明,大家只好摸着黑到处寻路。 黄团长伏在坡顶一块岩石下面,急切地问身旁刚爬过来的小刘:“毛连长找到下山的路没有?” “还没有。这里到处是悬崖。”小刘轻声说道。 “继续找。上得来,就应该下得去。”黄团长说。 腊子口上传来急骤的枪声,在夜空中显得格外响亮。 “这是政委他们在掩护我们的行动。我们早一点找到通向口子上敌碉堡的路,政委他们就能尽快减少一点伤亡。”黄团长焦急地说。 毛连长这个突破乌江的英雄,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摸索着在前探路。随后跟着的1名战士,突然一脚踩空,掉下深渊。沟底只传来几块乱石的碰撞声。一会儿,一切又恢复了寂静。 “让我们记下他的名字吧!”毛连长悲愤地说道,接着问旁边的战士:“他是谁?” “不知道。”一个战士悄声回答。 毛连长凝视了一下黑洞洞的深渊,继续在前探路。 又过了1个小时,毛连长终于找到一条由此出击口子上碉堡的道路。他高兴地转身对一个战士命令道:“快去告诉团长,从这里下山。” 此时已是深夜两点整。黄团长带领迂回部队以急促的速度向前冲去。 腊子口前,激烈的枪声震荡着每个人的心。为了防止国民党守军破坏独木桥,并牵制其注意力,掩护黄团长所带领迂回部队的行动,杨成武命令红4团的重火力配合已经冲到桥一侧的红6连突击队员,坚决压制住国民党守军向独木桥桥头的运动。 国民党守军扔过来的手榴弹,一颗颗在地上乱滚,炸裂的弹片在桥头30米内的崖路上铺了厚厚一层。有的地方,没有爆炸的手榴弹已经堆积在一起。 为了减少伤亡,杨政委对红6连连长说:“不要再猛攻,只进行牵制性战斗,等待迂回部队到达预定位置发出信号后,再一齐给敌人来个总攻击。” 受伤的突击队员被抬下来,救护人员赶紧忙着料理。树林中传出一片嘈杂声,也间杂着埋怨声和发誓声。 炊事员把做好的饭菜送来了。香喷喷的饭菜,可谁也吃不下去。杨政委看着眼前的一切,自己端起碗来,先猛吃了几口,对着6连连长和指导员命令似的说道:“你们两个先带头,吃,不吃怎么能拿下腊子口!” 杨连长和胡指导员勉强吃了一点。 杨成武端起了碗,在沉思着,他心里更是沉甸甸的,端着碗,向一边走去。 等待发起总攻的战士们都做好了一切准备,在离前沿稍远一点的地方靠着石崖一个个坐着。四周黑乎乎的,不见一点光亮,只有河水翻起的浪花偶尔反射出星星的微光。 黑暗中,杨政委听到几个战士在低声议论: “敌人对崖路封锁太严啦。” “6连打得真热闹,可我们在这里看热闹。我看还不如轮换着冲一下,一次攻不上去,次数多了,总会给敌人造成疲劳。” 战士们的话提醒了杨政委,他返回身来,走到杨连长和胡指导员身边,说道:“杨连长,我们换一下打法。我们现在就是整个6连从正面扑上去,也很难达到占领腊子口的目的,倒不如抽出部分同志组成突击组,以小分队的形式接二连三地向敌人轮番进攻,疲劳和消耗敌人,等待迂回部队成功到达后,我们再伺机进击敌人,争取夺桥。” “对,这是一个好主意。”杨连长说着扔下饭碗,奔向小树林。 一会,前沿又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和喊杀声。 山上碉堡内,打盹的国民党守军又被激烈的枪声惊醒。头缠绷带的马副团长手持驳壳枪在督战。这时,鲁大昌的王副官赶到了这里,他像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一样,弯腰进了碉堡。 “报告副官。我团正在坚守,已打退共军56次冲锋。”王副官翘着大拇指,说:“好,好。你们为党国立了大功,战后我一定向鲁师长和胡司令举荐提拔你。我押送的迫击炮弹已到,你们的坚守看来更不成问题了。另外,胡司令受蒋委员长委托,转授予坚守腊子口的众官兵每人30两黄金。战后在岷州城下发。” “谢谢长官。”碉堡内的国民党官兵情绪陡然高昂。碉堡眼中的机枪又吼叫起来。 激烈的枪声骤然响起。腊子口正面,红军突击队在轮番进攻。 山下小树林中,杨政委带着几个参谋人员正看望部队。在此休息待命的总攻部队,听着前沿6连指战员那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哪能入睡。他们一见政委来了,都争着上来要任务和打听前面攻击部队的进展情况。 “政委,让我们5连上吧!” “政委,让我们8连上吧!” “前面情况怎么样?” 杨成武说道:“同志们,不要着急。现在是两点半,3点前,全团全部进入总攻位置。现在抓紧开饭,做好向纵深追击的准备。” 杨成武又向前走去,他遥望着对面的山峰,对李英华说:“参谋长,你带3个战士去专门观察右边悬崖上空,黄团长发出的信号,我们别看不到。” “是!”李参谋长返身跑步离去。 怀表上的指针指向3点,红军指战员们睁大眼睛注视着天空,仍不见一丝信号弹的踪影。只有一颗颗忽明忽暗的星星零乱地悬挂在寒空。 表上的指针在奔跑,3点30分过去了。“咔哒咔哒”的钟表声随着时紧时疏的枪炮声跳动着,催人心弦。 红6连又组织了8名突击队员,他们一个个背着大刀,身挂手榴弹,手持短枪,正伏在山岩下等待出击的命令。 此时枪声停了,一切都静了下来。 山上碉堡内,几个国民党军士兵又打起盹来。王副官挥舞着手枪吆喝道:“不许睡觉。共匪到了就会要你们的脑袋!”马副团长伸着懒腰,打着哈欠说:“王副官,我们胜利了。 你听,山下共匪已无力再进攻。” 那几个士兵又吵嚷着:“让我们睡一会儿吧。打一整夜了,天都快亮了。援兵怎么还没到?” 这时,一个国民党军士兵突然跑进来报告:“报告副团长,左边山林中发现共军主力。” 王副官惊恐万状:“啊!什么?不会吧。他们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是真的。他们就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正向这边打来。” 马副团长问:“我们的援兵快到了吧?” 王副官的声音有些变调:“岷县特务团拂晓到达。第12师也可能来援。我们一定要坚守住腊子口。” 一个国民党军连长跑进碉堡来报告:“副团长,我们侧背遭共军袭击,树林里到处都有红军,如不及早退却,天大亮就撤不下去了。副团长,我们刚接到情报,特务团已来不了……” “你动摇军心,该当死罪!”王副官手一扬,“叭”的一声,那位连长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倒在地上。 “王副官,你怎么这样对待我的弟兄?”马副团长的脸色很难看。 “不许动摇军心。谁再敢说一个撤字,我立即打死他。”王副官吹着冒烟的枪口,蛮横地说。 腊子口下,杨政委一边看着突击队勇敢冲杀,一边望着对岸山顶。李参谋长走了过来,说:“黄团长他们一定遇到了困难。” “是啊,天都快亮了,要是天明前,黄团长他们完不成迂回任务,我们和他们不能在腊子口上联合起来给敌人最后的一击,那么,我们整个战斗部署就会暴露,6连突击队就是冲过这一道口子,也难以立即攻击敌人第2道防线。” 通信员向政委这边跑来:“报告政委,6连的突击队冲到桥根下了!” 口子上的独木桥桥头,指导员胡炳云正带着突击队员向对面进攻。这时,前面山峰上突然一道红光闪现,1颗红色信号弹跃上天空。 “信号弹!红色信号弹!”杨成武喊出声来。 紧接着,山峰上又升起1颗绿色信号弹。 一红一绿那正是红4团规定的总攻信号。鲜红色的抛物线一侧,翠绿色的弧线划过大半个天空,如两道拱门,搭在腊子口山巅。耀眼的光芒透过拂晓的薄雾,照亮了腊子口。 “黄团长的信号!” “迂回部队胜利到达预定地点。” 腊子口下,红军指战员们一片欢腾。 “发信号弹!”杨成武命令通信员。 “嗵!嗵!嗵!”接连3发黄色信号弹射向天空。 这信号弹仿佛像3颗金黄色的天星,在拂晓前的茫茫晨雾中闪耀着光辉。与那一红一绿的信号弹在天幕上交相辉映。 “发起总攻!”杨成武命令。 “最后的一击终于盼到了!”参谋长李英华舒了一口气。 山上山下同时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红6连的英雄们爬过了独木桥。 碉堡内,国民党守军王副官和马副团长的督战喊叫声,有时比机枪的吼叫声还大。突然,一个士兵大叫着:“副团长,我的枪!枪……” 碉堡外,只见一名红军战士正抓住滚烫的枪管向下压,向外拖,枪口吐出的串串火舌,从头顶穿空而过。 几个国民党军士兵惊呆了,也连忙过来帮夺枪。那个马副团长拿起1颗手榴弹,拉出弦,慌忙塞了出去。冒着烟的手榴弹从枪眼内推出,滚下腊子河中爆炸了。碉堡外的红军战士仍紧紧抓住枪管不放,桥上几个突击队员正冲杀过来。 碉堡内,国民党士兵抓住枪架拚力抢夺。双方僵持着。枪架扯坏了,一个国民党士兵一屁股摔在地上。碉堡内的机枪已打不响了,碉堡外那个红军战士的双手被烫的冒出了烟,显然烤焦了。但这个无畏的战士仍未松手。 慌张中的王副官拿来1挺轻机枪,但枪眼太小,插不出去。而那挺扯坏了的重机枪又拖不进来。外面的红军战士双手紧扣吊在碉堡下,但因枪身后部大,也推不出去。碉堡中,这边一侧只剩1挺重机枪还在猛烈向山道上爬过的红军战士扫射着。马副团长又拉开1颗手榴弹的弦,稍停了下来,塞出碉堡石孔。 手榴弹在石孔外爆炸,紧握枪管的红军战士随着轰鸣声滚落下腊子河。1挺轻机枪从石孔中伸出来,吐着猛烈的火舌,刚爬近碉堡的红军战士又被弹雨压了下去。几个战士翻身落河。 就在这时,黄团长带领的迂回部队突破几处国民党守军的封锁,已经从后面攻击到口子附近。他们居高临下,看准下面几个没有顶盖的碉堡和国民党军刚设置的迫击炮阵地,扔下一个接一个的手榴弹。 口子上碉堡中的国民党守军经不住来自头顶上的轰击,没有被炸死的只好弃守而逃。碉堡底下的红6连的指战员抡着大刀,端起步枪,冲过独木桥,奋勇追杀。 晨曦中,红4团正面攻击部队登上腊子口。指战员们身背步枪,抡起雪亮的大刀,向着国民党军群中左砍右杀。 红军控制了独木桥,并抢占了隘口上的两个碉堡。 杨政委对李参谋长命令道:“快,兵分两路,沿腊子口向峡谷纵深扩大战果。” 李参谋长跑步离去。从腊子口下冲上的红军分为两路,向国民党军纵深扑去。 国民党军残部在王副官带领下,退到了第2道防线阵地,仍在拚命抵抗。王副官歇斯底里喊着:“快,快!沿山放火!” 溃败的国民党军在长长的峡谷里点起了野火,由于沟的两侧荒草遍地,古木参天,火乘风势,烈焰腾空,“噼噼啪啪”的火烧之声遍山响。但这怎能阻挡住红军勇士们的继续追击,指战员们从忽闪卷腾的火舌之间跳过去,不给国民党军残部一点喘息机会。 慌乱中,王副官突然一脚踩空,摔在地上,身上带的一捆金条也掉了出来。马副团长见状,端起冲锋枪,突然朝着王副官就是一梭子。王副官毙命。马副团长捡起金条向山坡下滚去。 腊子口上飘扬起红旗。红4团部队会合了,黄团长和杨政委紧紧地握着手。 黄团长身上的衣服几乎成了布条,杨政委打趣地说:“哟,老黄穿上花衣服喽!” 杨成武寻视了一下四周,问道:“哎,小刘呢?” 毛振华从后面跑上来,眼里含着泪水,急促地说道:“团长,政委。都查了,就是找不到小刘。今天发起冲锋时,就没见到小刘。是不是掉下峡谷的那个战士就是小刘。” 黄团长的眉毛都拧在了一起:“快,继续找!” 杨成武望着脚下滚滚的腊子河,问道:“小刘叫什么名字?” 毛连长回答:“大家都叫他小刘,只知道他是在贵州入伍的,苗族人。参加过我团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作战,所以大家又叫他‘云贵川’。我们整天忙着打仗,还真不知道他的真名叫什么?原来我也以为他姓云,名贵川呢。” “再找一找看。”杨成武关切地说。 毛连长向着崖顶跑去,边跑边高声喊道:“云—贵—川!” 黄团长和杨政委对着群山,望着漫卷的红旗,也在高喊: “云—贵—川!” 群山沉默,腊子口无声。 杨成武感慨地说道:“云—贵—川,我们艰难的历程。” 腊子口下,一片激战后的景象。这里的树木差不多每株都体无完肤,断枝落叶,原来青青的绿草地到处是被炸翻的黄土,有的地方已成焦土。谷地上,手榴弹木柄和没有爆炸的手榴弹,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红军大队人马从上面踏行而过。指战员们面对眼前的一切,不由肃然起敬,默默地向前奔去。 腊子口上,红军大队正在拥挤地通过。道路两边到处是国民党军的死尸和丢下的枪支、弹药、被服等各种军用物资。红1军团宣传队员站在独木桥桥头,正打着竹板鼓动部队。道旁的石壁上贴着红红绿绿的标语:“不怕肚子饿,就怕敌人跑。”“追到岷州去,活捉鲁大昌!” 山顶上,毛连长仍在大声疾呼:“云—贵—川!”这喊声震撼着腊子口,天地之间发出浑厚的回声,伴着腊子河急促的流水回荡着。滚滚河水为在此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们呜咽,为红军由此踏上新的征程送行。 腊子口一战,中央红军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正是: 峭峰插云一线天,陇蜀千障峡道连。秋风夜雨腊河吼,关险防固敌凶顽。绝壁险岩挡不住,神兵飞下万重山。横扫白云葬深谷,征师高歌进甘陕。 腊子口战斗,是红军长征途中少见的硬仗之一,也是出奇制胜的一仗。这一仗打出了红军的威风,显示了红军战士智勇双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硬骨头精神,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企图把红军困死、饿死在雪山草地的计划。 红军大队长长的队伍,正从腊子口跨向北方,这股铁流一直向前延伸。 感慨万千的杨成武政委即兴赋诗《突破天险腊子口》一首: 腊子天下险, 勇士猛攻关。 为开北上路, 何惜鲜血染。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